1、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综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案例分析题(总题数:7,分数:70.00)患者,男性,68 岁, (分数:6.00)(1).为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取模前准备最好(分数:2.00)A.拔除B.作基牙备近中颌支托C.作基牙备近远中颌支托D.截冠以改变冠根比例E.冠修复后做冠内精密附着体(2).如 (分数:2.00)A.长冠基牙B.短冠基牙C.种植覆盖基牙D.刚性附着体E.弹性附着体(3).如 (分数:2.00)A.牙体治疗B.牙髓治疗C.牙周治疗D.正畸治疗E.牙体制备患者,女性,76 岁,全口义齿初戴 3 个月,诉美观,
2、发音好,但咀嚼食物时间稍长牙槽嵴疼痛,义齿变松,有时脱落。检查:义齿就位再取下,固位力良好;左下牙槽嵴颊侧黏膜浅白色斑块 3mm5mm,咬合时下颌义齿滑动。(分数:8.00)(1).修复效果不佳原因可能是(分数:2.00)A.印模不正确B.义齿稳定性欠佳C.模型变形D.基托变形不密合E.牙槽嵴窄小(2).如果义齿仅在咀嚼食物时脱位,应重点检查的是(分数:2.00)A.义齿的颌平衡B.基托边缘伸展C.基托面积D.后堤区处理情况E.系带避让情况(3).检查是否有咬合平衡的方法是(分数:2.00)A.患者咬合时医生手感义齿动度B.患者咬合时刀片插入上下颌牙间C.观察咬合时基托的稳定性D.压力指示剂法
3、E.以上都是(4).如果下颌向右侧运动时,工作侧有颌干扰,为达到平衡颌,正确的调磨是(分数:2.00)A.选磨右上后牙颊尖B.选磨右下后牙颊尖C.选磨左上后牙颊尖D.选磨左下后牙颊尖E.选磨上下颊尖患者,男性,75 岁,全口义齿初戴 3 周,诉咀嚼时义齿不稳,检查见前伸运动时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诊断为前伸颌不平衡。(分数:8.00)(1).造成该患者前牙早接触的原因是(分数:2.00)A.切导斜度偏小B.切导斜度偏大C.髁导斜度等于髁道斜度D.后牙牙尖高度偏大E.定位平面斜度偏大(2).关于前伸髁道斜度的测定,不正确的描述是(分数:2.00)A.髁道与颌平面的夹角称髁道斜度B.测定原理根据
4、Christensen 现象C.在正中颌位记录完成后测定D.通常需测 3 次,取接近的 2 次均数E.测定时,可放置烤软的蜡片于下颌托颌平面上(3).如在试戴时发现前伸运动时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时,为取得平衡颌,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分数:2.00)A.加大前牙覆颌B.加大切导斜度C.减小髁导斜度D.增大髁导斜度E.调整(4).如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发生在初戴时,可采取的措施是(分数:2.00)A.选磨上前牙舌面减小切道斜度B.减小切导斜度C.调换牙尖斜度大的后牙D.调换牙尖斜度小的后牙E.选磨患者,男性,78 岁,临床义齿试戴时发现上唇丰满度、骀平面合适,下颌后退,前牙水平开颌约 2mm。诉旧
5、义齿已戴用 10 年,因咀嚼效率不佳,外形不佳重做义齿。(分数:8.00)(1).开骀原因是(分数:2.00)A.排牙有误B.颌位记录时下颌前伸C.颌位记录时下颌后退D.颌位记录时下颌偏斜E.试牙时下颌后退(2).此时最合理的处理是(分数:2.00)A.保留开颌状态上骀架,重排下颌牙B.拆除下颌后牙,重做颌位记录C.拆除全部人工牙,重做颌位记录D.拆除下颌人工牙,重做颌位记录E.拆除上颌人工牙,重做颌位记录(3).不是用来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是(分数:2.00)A.肌监控仪法B.哥特式弓描记法C.吞咽咬合法D.卷舌后舔法E.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颌间隙的方法(4).与核对颌位关系是否正
6、确不相关的检查是(分数:2.00)A.正中咬合时,基托是否有移动B.大张口时义齿是否脱落C.正中咬合时上下中线是否一致D.正中咬合时指感颞肌收缩E.正中咬合时髁突触诊患者,女性,37 岁。咬硬物时 (分数:20.00)(1).诊断治疗前,最需做的辅助检查为(分数:2.00)A.探诊B.X 线检查C.叩诊D.冷热诊E.触诊(2).探诊见折裂至龈下 3mm,余留牙体无松动,X 线检查有近中根尖阴影,无根折线,牙槽骨无明显吸收。最佳修复方法是(分数:2.00)A.钢丝结扎固定折裂片B.钢丝结扎固定折裂片,根管治疗术C.拔除折裂片,根管治疗术后全冠修复D.拔除折裂片,根管治疗术后桩核冠修复E.拔除折裂
7、片,根管治疗术+龈切术桩核冠修复(3).如果不行龈切术,直接进行修复,修复后容易出现(分数:2.00)A.过敏性疼痛B.自发性疼痛C.咬合痛D.食物嵌塞E.龈缘炎(4).患者根管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叩痛等症状,术后多久可进行修复(分数:2.00)A.35 天B.12 周确定无临床症状C.12 周确定病变完全恢复D.34 周确定无临床症状E.34 周确定病变完全恢复(5).患牙咬合较紧,牙冠短小,牙尖斜度较大,桩核冠修复后,容易发生(分数:2.00)A.咬合痛B.过敏性疼痛C.食物嵌塞D.龈缘炎E.修复体松动、脱落(6).该牙短小,修复后易发生以一侧冠边缘为支点的旋转。可采取以下措施增加修复体抗旋转
8、能力(分数:2.00)A.尽量增加胎龈径B.增加轴壁聚合度C.增加颈部肩台D.增加修复体牙尖斜度E.增加辅助固位沟(7).该修复体采用以下粘结材料,粘结力最大的为(分数:2.00)A.磷酸锌粘固剂B.玻璃离子水门汀C.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D.氢氧化钙水门汀E.树脂粘结剂(8).欲提高该修复体的粘结力,可以(分数:2.00)A.选择树脂粘结剂B.减小轴壁聚合度C.增加粘结剂厚度D.增加修复体边缘密合度E.选择 90角肩台(9).如果患牙 X 线片显示伴斜行根折,至根中 13,但余留牙体无松动,无叩痛。应采取的治疗方案为(分数:2.00)A.钢丝结扎固定折裂片,根管治疗术B.拔除折裂片,根管治疗术+
9、龈切术,全冠修复C.拔除折裂片,根管治疗术+龈切术,桩核冠修复D.拔除折裂片,根管治疗术+牙冠延长术,全冠修复E.拔除(10).拔除患牙后,应该采取的修复方案为(分数:2.00)A.拔牙 1 个月后局部可摘义齿修复B.拔牙 1 个月后以C.拔牙 1 个月后以D.拔牙 3 个月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E.拔牙 3 个月后以患者,男性,53 岁, 近中倾斜,颌面银汞充填物,X 线片显示已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 远中倾斜,I 度松动, 之间有间隙,且食物嵌塞。 (分数:10.00)(1).患者的牙列缺损属于 Kennedy 分类的(分数:2.00)A.第二类第一亚类B.第一类第二亚类C.第一类第一亚类D.第
10、二类第二亚类E.第三类第一亚类(2).患者上颌牙列缺损可选择的修复方式有(分数:2.00)A.可摘局部义齿修复B.固定义齿修复C.种植义齿修复D.套筒冠义齿修复E.覆盖义齿修复(3).若选择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制取印模前,还需要进行的治疗包括(分数:2.00)A.根管治疗B.牙周洁治C.拔除松动牙D.牙槽嵴修整术E.充填治疗(4).若采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卡环固位体可以选择(分数:2.00)A.RPI 卡环组B.对半卡环C.联合卡环D.回力卡环E.三臂卡环(5).可摘局部义齿初戴后,基牙出现疼痛的原因可能有(分数:2.00)A.牙体预备造成牙本质过敏B.卡环与基牙接触过紧C.硬区缓冲不够D.咬
11、合早接触E.基托边缘过长患者,男性,65 岁,因下颌后牙缺失多年没有修复,习惯于前牙咀嚼,近日前牙开始出现冷热过敏症状。检查发现:患者面下 13 距离稍短。上颌牙列完整,全口无龋坏, 颈部楔状缺损。 缺失,牙槽骨斜坡型,缺牙区牙槽嵴明显吸收,狭窄低平。牙龈健康,无结石, (分数:10.00)(1).患者牙列缺损可采用的修复方式有(分数:2.00)A.固定义齿修复B.可摘局部义齿修复C.覆盖义齿修复D.种植义齿修复E.套筒冠义齿修复(2).若选择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制取印模前,还需要进行的治疗可能有(分数:2.00)A.根管治疗B.牙周洁治C.脱敏治疗D.牙槽嵴修整术E.充填治疗(3).若选择覆
12、盖义齿修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短冠基牙是指牙冠截断后断面平齐牙龈缘或在龈上 5mm 以内者B.可以通过调整金属顶盖的轴面聚合度来调整义齿的固位力C.若基牙只起支持义齿的作用,基牙应保留龈上 3mm 的高度D.覆盖义齿患者应每隔 36 个月进行一次复查E.有金属顶盖的基牙不需要特别的防龋措施(4).为确定患者的颌位关系,可选用(分数:2.00)A.在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颌牙的颌关系B.用蜡颌记录确定上下颌关系C.用骀堤记录上下颌关系D.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颌间隙的方法E.卷舌后舔法(5).对于上颌咬至下颌牙龈的伸长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分数:2.00)A.拔除B
13、.拔除C.根管治疗后截冠到正确位置D.截冠后冠修复E.根管治疗后截冠,并行冠修复口腔主治医师(口腔医学综合)专业实践能力-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案例分析题(总题数:7,分数:70.00)患者,男性,68 岁, (分数:6.00)(1).为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取模前准备最好(分数:2.00)A.拔除B.作基牙备近中颌支托C.作基牙备近远中颌支托D.截冠以改变冠根比例 E.冠修复后做冠内精密附着体解析:(2).如 (分数:2.00)A.长冠基牙B.短冠基牙 C.种植覆盖基牙D.刚性附着体E.弹性附着体解析:(3).如 (分数:2.00)A.牙体治疗B.牙髓
14、治疗 C.牙周治疗 D.正畸治疗E.牙体制备 解析:患者,女性,76 岁,全口义齿初戴 3 个月,诉美观,发音好,但咀嚼食物时间稍长牙槽嵴疼痛,义齿变松,有时脱落。检查:义齿就位再取下,固位力良好;左下牙槽嵴颊侧黏膜浅白色斑块 3mm5mm,咬合时下颌义齿滑动。(分数:8.00)(1).修复效果不佳原因可能是(分数:2.00)A.印模不正确B.义齿稳定性欠佳 C.模型变形D.基托变形不密合E.牙槽嵴窄小解析:解析:平时无碍,只有咀嚼时义齿松动,产生疼痛,是义齿不稳定的表现。白色斑块提示黏膜过度角化,也是基托翘动所致。(2).如果义齿仅在咀嚼食物时脱位,应重点检查的是(分数:2.00)A.义齿的
15、颌平衡 B.基托边缘伸展C.基托面积D.后堤区处理情况E.系带避让情况解析:解析:全口义齿颌平衡包括:正中颌平衡、前伸颌平衡和侧方颌平衡。颌平衡不好的义齿,在咀嚼运动时易翘动。(3).检查是否有咬合平衡的方法是(分数:2.00)A.患者咬合时医生手感义齿动度B.患者咬合时刀片插入上下颌牙间C.观察咬合时基托的稳定性D.压力指示剂法E.以上都是 解析:(4).如果下颌向右侧运动时,工作侧有颌干扰,为达到平衡颌,正确的调磨是(分数:2.00)A.选磨右上后牙颊尖 B.选磨右下后牙颊尖C.选磨左上后牙颊尖D.选磨左下后牙颊尖E.选磨上下颊尖解析:解析:下颌向右侧运动,右侧为工作侧,左侧称平衡侧。根据
16、选磨原则,侧方颌工作侧干扰应调磨非支持尖。又称“Bull”原则,即调磨上后牙颊尖和下后牙舌尖。患者,男性,75 岁,全口义齿初戴 3 周,诉咀嚼时义齿不稳,检查见前伸运动时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诊断为前伸颌不平衡。(分数:8.00)(1).造成该患者前牙早接触的原因是(分数:2.00)A.切导斜度偏小B.切导斜度偏大 C.髁导斜度等于髁道斜度D.后牙牙尖高度偏大E.定位平面斜度偏大解析:(2).关于前伸髁道斜度的测定,不正确的描述是(分数:2.00)A.髁道与颌平面的夹角称髁道斜度 B.测定原理根据 Christensen 现象C.在正中颌位记录完成后测定D.通常需测 3 次,取接近的 2 次
17、均数E.测定时,可放置烤软的蜡片于下颌托颌平面上解析:解析:髁道与眶耳平面的夹角为髁道斜度。这是一个概念问题。BF 是测定前伸髁道斜度的方法。(3).如在试戴时发现前伸运动时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时,为取得平衡颌,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分数:2.00)A.加大前牙覆颌B.加大切导斜度C.减小髁导斜度D.增大髁导斜度E.调整 解析:解析:根据全口义齿前伸颌平衡的五因素十定律理论,当前伸运动时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可采取加大补偿曲线曲度或减小切导斜度的方法解决。本案例中患者的髁导斜度是由髁道斜度测定而来,不能改变;措施 A、B 使切导斜度加大,只有 E 加大补偿曲线曲度,所以正确答案是 E。(4).如
18、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发生在初戴时,可采取的措施是(分数:2.00)A.选磨上前牙舌面减小切道斜度 B.减小切导斜度C.调换牙尖斜度大的后牙D.调换牙尖斜度小的后牙E.选磨解析:解析:义齿初戴时已经完成制作,解决的办法首选选磨。选磨时的处理是将接触的切道斜度减小。故正确答案是 A。患者,男性,78 岁,临床义齿试戴时发现上唇丰满度、骀平面合适,下颌后退,前牙水平开颌约 2mm。诉旧义齿已戴用 10 年,因咀嚼效率不佳,外形不佳重做义齿。(分数:8.00)(1).开骀原因是(分数:2.00)A.排牙有误B.颌位记录时下颌前伸 C.颌位记录时下颌后退D.颌位记录时下颌偏斜E.试牙时下颌后退解析:解析
19、:对已有旧义齿而要求重做的患者,修复前应认真检查。有的患者因义齿人工牙严重磨耗,垂直距离降低,已呈反颌状。再次义齿修复,正中咬合时易习惯性前伸。(2).此时最合理的处理是(分数:2.00)A.保留开颌状态上骀架,重排下颌牙B.拆除下颌后牙,重做颌位记录 C.拆除全部人工牙,重做颌位记录D.拆除下颌人工牙,重做颌位记录E.拆除上颌人工牙,重做颌位记录解析:解析:前牙水平开颌时,垂直距离增高,必须重新确定颌位关系。拆除下颌后牙,留前牙重做颌位记录,便于观察下颌后退程度,避免再次前伸,重蹈覆辙。(3).不是用来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是(分数:2.00)A.肌监控仪法B.哥特式弓描记法C.吞咽咬合法D
20、.卷舌后舔法E.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颌间隙的方法 解析:解析:AD 是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C、D 两项均为直接咬合法,是利用颌颌堤及颌间记录材料,嘱患者下颌后退并直接咬合在一起的方法。哥特式弓描记法是应用描记针和描记板记录下颌运动的方法,在确定上下颌关系时可观察下颌后退程度,有准确、客观的优点。肌监控仪法是先用微量直流电刺激三叉神经运动支,咀嚼肌有节律地收缩,使肌肉解除疲劳和紧张,处于自然状况,再用直接咬合法记录颌关系。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颌间隙的方法是颌位记录时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4).与核对颌位关系是否正确不相关的检查是(分数:2.00)A.正中咬合时,基托是否有移动
21、B.大张口时义齿是否脱落 C.正中咬合时上下中线是否一致D.正中咬合时指感颞肌收缩E.正中咬合时髁突触诊解析:解析:除了 B 是用来检查基托边缘适合性的方法,其他五项都可核对全口义齿是否在下颌的正中关系位建颌。患者,女性,37 岁。咬硬物时 (分数:20.00)(1).诊断治疗前,最需做的辅助检查为(分数:2.00)A.探诊 B.X 线检查 C.叩诊D.冷热诊E.触诊解析:解析:牙体缺损到龈下者,要判断修复效果,需探诊检查缺损至龈下的程度。另外还需要 X 线检查是否伴有根折。折裂已露髓,如果保留该牙,必须进行根管治疗,所以不必要进行冷热诊、牙髓活力检查等。(2).探诊见折裂至龈下 3mm,余留
22、牙体无松动,X 线检查有近中根尖阴影,无根折线,牙槽骨无明显吸收。最佳修复方法是(分数:2.00)A.钢丝结扎固定折裂片B.钢丝结扎固定折裂片,根管治疗术C.拔除折裂片,根管治疗术后全冠修复D.拔除折裂片,根管治疗术后桩核冠修复E.拔除折裂片,根管治疗术+龈切术桩核冠修复 解析:解析:患牙虽然折裂片至龈下 3mm,但牙周健康,牙根有足够长度,可以保留。因折裂范围较大,全冠不能获得足够的固位力,宜行桩核冠修复。缺损在龈下较深,必须经龈切术暴露出缺损面。患牙根尖有炎症表现,需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因此最佳方案为拔除折裂片,根管治疗术+龈切术,桩核冠修复。(3).如果不行龈切术,直接进行修复,修复后容易
23、出现(分数:2.00)A.过敏性疼痛B.自发性疼痛C.咬合痛D.食物嵌塞E.龈缘炎 解析:解析:牙体缺损位于龈下者,如果不进行龈切术暴露出缺损面,不能很好地处理修复体边缘与牙体缺损面的关系,容易出现边缘过短或过长、不密合、悬突等问题,造成该处龈缘炎,龈组织充血、水肿、易出血、疼痛等。(4).患者根管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叩痛等症状,术后多久可进行修复(分数:2.00)A.35 天B.12 周确定无临床症状 C.12 周确定病变完全恢复D.34 周确定无临床症状E.34 周确定病变完全恢复解析:解析:一般情况下,经过成功的根管治疗术后,应观察 12 周,确定无临床症状时,可以进行桩核冠修复。(5).患
24、牙咬合较紧,牙冠短小,牙尖斜度较大,桩核冠修复后,容易发生(分数:2.00)A.咬合痛B.过敏性疼痛C.食物嵌塞D.龈缘炎E.修复体松动、脱落 解析:解析:患牙牙冠颌龈径小,修复体固位力小。而且患者咬合紧,牙尖斜度较大,侧向力大容易导致冠脱落。另外,由于患牙短小,牙预备量不宜大,材料强度不高,而患者咬合力大,易使修复体折断。(6).该牙短小,修复后易发生以一侧冠边缘为支点的旋转。可采取以下措施增加修复体抗旋转能力(分数:2.00)A.尽量增加胎龈径 B.增加轴壁聚合度C.增加颈部肩台 D.增加修复体牙尖斜度E.增加辅助固位沟 解析:解析:颌龈径大,约束力大,接触面积大所以粘结力大,因此抵抗旋转
25、力作用大。轴壁聚合度越小,约束力越大,而且接触面积大,抵抗旋转力作用大。增加颈部肩台可以使旋转半径减小,从而减小旋转力。减小修复体牙尖斜度,可以减小侧向力。增加辅助固位沟、保存牙尖、边缘嵴都可以增加约束力,对抗旋转力。所以 A、C、E 为正确答案。(7).该修复体采用以下粘结材料,粘结力最大的为(分数:2.00)A.磷酸锌粘固剂B.玻璃离子水门汀C.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D.氢氧化钙水门汀E.树脂粘结剂 解析:解析:磷酸锌粘固剂、玻璃离子水门汀、聚羧酸锌水门汀等属于无机类粘固剂。树脂类粘结剂对釉质、牙本质及金属表面的粘结力大于无机盐类的粘固剂,因为其与被粘结物体界面的机械结合力更强,且具有一定的化
26、学结合力。(8).欲提高该修复体的粘结力,可以(分数:2.00)A.选择树脂粘结剂 B.减小轴壁聚合度 C.增加粘结剂厚度D.增加修复体边缘密合度 E.选择 90角肩台解析:解析:选择粘结性能高的树脂粘结剂,可以提高粘结力。轴壁聚合度越小,粘结面积越大,粘结力越大。修复体边缘密合度越高,粘固剂不容易溶解,有利于粘结力的保持。修复体和牙面有水分、污染时粘结力下降,彻底清洁、干燥粘结表面利于提高粘结力。相反,粘结剂越厚,粘结强度越低。90角肩台的边缘密合性差,不利于保持粘结性能。所以,正确答案应为 A、B、D。(9).如果患牙 X 线片显示伴斜行根折,至根中 13,但余留牙体无松动,无叩痛。应采取
27、的治疗方案为(分数:2.00)A.钢丝结扎固定折裂片,根管治疗术B.拔除折裂片,根管治疗术+龈切术,全冠修复C.拔除折裂片,根管治疗术+龈切术,桩核冠修复D.拔除折裂片,根管治疗术+牙冠延长术,全冠修复E.拔除解析:解析:牙槽骨以下的斜行根折,如果牙周健康,牙根有足够长度,经龈切术、牙冠延长术或根牵引术能暴露出缺损面者,可以作为桩核冠的适应证。但该患牙根折已经到根中 13,没有足够的根长,不能获得足够的固位力和强度,故不宜保留。(10).拔除患牙后,应该采取的修复方案为(分数:2.00)A.拔牙 1 个月后局部可摘义齿修复B.拔牙 1 个月后以C.拔牙 1 个月后以D.拔牙 3 个月后可摘局部
28、义齿修复 E.拔牙 3 个月后以解析:解析:拔牙创口完全愈合,牙槽嵴吸收基本稳定一般在拔牙后 3 个月。如牙槽嵴吸收未稳定,立即做固定桥修复,容易在桥体龈面和黏膜之间形成间隙,影响自洁和美观。第二磨牙游离缺失,如果对颌为黏膜支持式可摘义齿,因其颌力比一般天然牙明显减小,而且 牙周情况好,可以患者,男性,53 岁, 近中倾斜,颌面银汞充填物,X 线片显示已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 远中倾斜,I 度松动, 之间有间隙,且食物嵌塞。 (分数:10.00)(1).患者的牙列缺损属于 Kennedy 分类的(分数:2.00)A.第二类第一亚类 B.第一类第二亚类C.第一类第一亚类D.第二类第二亚类E.第三类
29、第一亚类解析:(2).患者上颌牙列缺损可选择的修复方式有(分数:2.00)A.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B.固定义齿修复C.种植义齿修复 D.套筒冠义齿修复E.覆盖义齿修复解析:解析:通常情况下,肯氏分类应该将 8 考虑在内。如果不考虑,那么事先会有约定成规定(3).若选择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制取印模前,还需要进行的治疗包括(分数:2.00)A.根管治疗B.牙周洁治 C.拔除松动牙D.牙槽嵴修整术E.充填治疗 解析:解析:在制取印模前,由于患者牙周卫生状况差,需要对其进行牙周洁治和口腔卫生宣教;楔状缺损需要进行充填治疗;(4).若采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卡环固位体可以选择(分数:2.00)A.RPI 卡
30、环组 B.对半卡环C.联合卡环 D.回力卡环 E.三臂卡环 解析:解析:RPI 卡环组和回力卡环可用于游离端缺失的基牙,以减少基牙的负荷。联合卡环多用相邻两牙之间有间隙或有食物嵌塞的情况,因而均适用于上述病例,但不一定同时使用。对半卡环多用于孤立的前磨牙或磨牙;连续卡环多用于牙周夹板,因而不适用。(5).可摘局部义齿初戴后,基牙出现疼痛的原因可能有(分数:2.00)A.牙体预备造成牙本质过敏 B.卡环与基牙接触过紧 C.硬区缓冲不够D.咬合早接触 E.基托边缘过长解析:解析:硬区缓冲不够和基托边缘过长主要是造成软组织的疼痛;基托不密合,边缘密封差可造成义齿的固定与稳定不良。而牙体预备造成牙本质
31、过敏、卡环与基牙接触过紧和咬合早接触均有可能引起基牙的疼痛,可通过调颌、调整卡环、牙本质脱敏治疗等消除基牙的疼痛。患者,男性,65 岁,因下颌后牙缺失多年没有修复,习惯于前牙咀嚼,近日前牙开始出现冷热过敏症状。检查发现:患者面下 13 距离稍短。上颌牙列完整,全口无龋坏, 颈部楔状缺损。 缺失,牙槽骨斜坡型,缺牙区牙槽嵴明显吸收,狭窄低平。牙龈健康,无结石, (分数:10.00)(1).患者牙列缺损可采用的修复方式有(分数:2.00)A.固定义齿修复B.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C.覆盖义齿修复 D.种植义齿修复E.套筒冠义齿修复 解析:解析:由于是双侧游离端缺失,且涉及颌重建,所以不考虑固定义齿修复
32、;由于缺牙区牙槽嵴明显吸收,狭窄、低平,因而若采用种植义齿修复,可能存在骨量不足的情况,需要植骨,加上患者年龄偏大,种植成功率较低,因而不考虑种植义齿修复。覆盖义齿、套筒冠义齿和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属于固定一活动联合修复,可用于多数牙缺失,少数牙残留的患者,尤其适合需要铪重建的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基牙状况和经济条件进行选择。可摘局部义齿是最常用的修复方式,可采用颌垫式活动义齿,以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2).若选择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在制取印模前,还需要进行的治疗可能有(分数:2.00)A.根管治疗 B.牙周洁治C.脱敏治疗 D.牙槽嵴修整术E.充填治疗 解析:解析:由于下颌前牙重度磨耗,且有冷热刺激
33、敏感症状,需要进行脱敏治疗;上、下颌牙列中有楔状缺损的牙齿,需要进行充填治疗;另外,也可通过下前牙的冠修复恢复患者正常的垂直距离与咬合关系;若已经有牙髓炎症的症状,也可先行根管治疗。(3).若选择覆盖义齿修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短冠基牙是指牙冠截断后断面平齐牙龈缘或在龈上 5mm 以内者B.可以通过调整金属顶盖的轴面聚合度来调整义齿的固位力 C.若基牙只起支持义齿的作用,基牙应保留龈上 3mm 的高度D.覆盖义齿患者应每隔 36 个月进行一次复查 E.有金属顶盖的基牙不需要特别的防龋措施 解析:解析:覆盖义齿的短冠基牙是指牙冠截断后断面平齐牙龈缘或在龈上 3mm 以内者;
34、若基牙只起支持义齿的作用,基牙应保留龈上 1mm 的高度,否则基牙将承受侧向力,对条件不好的基牙将造成损害。对于牙周退缩,临床牙冠增长,需要调整冠根比例者只能选用短冠基牙;而长冠基牙应具有良好的支持骨,牙周健康,冠长不能超过根长的 12。(4).为确定患者的颌位关系,可选用(分数:2.00)A.在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颌牙的颌关系B.用蜡颌记录确定上下颌关系C.用骀堤记录上下颌关系D.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颌间隙的方法 E.卷舌后舔法 解析:解析:对于因咬合磨损或其他原因造成垂直距离太低,或多数后牙游离缺失,咬合关系紊乱且需要加高咬合时,在口内要重新确定患者的垂直距离和正中颌关系,具体方法应按照全口义齿确定颌关系的方法,包括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5).对于上颌咬至下颌牙龈的伸长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分数:2.00)A.拔除B.拔除C.根管治疗后截冠到正确位置D.截冠后冠修复E.根管治疗后截冠,并行冠修复 解析:解析:对于伸长到对颌牙龈的牙,如果牙体、牙周情况良好,可行根管治疗后截冠,并行冠修复,以恢复患者正确的咬合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