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5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可与在免疫家兔中制备的抗人 IgA抗体反应的是( )(分数:1.00)A.兔 IgMB.人 K轻链C.兔 IgGD.人 轻链E.人 IgA HVR区2.有关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抗体是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结合抗原B.免疫球蛋白是抗体,具有激活补体之功能C.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D.抗体具有免疫原性,可诱发机体产生针对其的抗体E.抗体具有种属之差异性3.抗体中可与抗原决定簇结合的是( )(分数:1.00)A.CH2B.CDRC.HVRD.CH3E.VL+VH4.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免
2、疫细胞包括( )(分数:1.00)A.NK细胞B.TC细胞C.B细胞D.中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5.ELISA法测定肿瘤标志物,常引起误差的原因是( )(分数:1.00)A.抗体来源和纯度不同B.钩状效应C.标本冲洗不当D.抗凝血E.不同工作人员操作6.可激活固定补体的 Ig及其成分包括( )(分数:1.00)A.IgEB.IgG1C.F(ab)2D.FabE.IgM7.外周免疫器官的主要功能是( )(分数:1.00)A.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B.免疫应答发生场所C.淋巴细胞再循环D.免疫细胞形成场所E.淋巴细胞定居场所8.可促进初始 TH细胞增殖的 CK有( )(分数:1.00)A.IL-2B.
3、IL-12C.M-CSFD.GM-CSFE.IL-49.抗原特异性免疫细胞是指( )(分数:1.00)A.单核-巨噬细胞B. +T细胞C.B1-B细胞D.B2-B细胞E. +T细胞10.因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有( )(分数:1.00)A.迟发型超敏反应B.病毒持续感染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自身免疫病E.先天性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11.Ig分子用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分数:1.00)A.Fc段具有种属抗原性差异B.Fab段抗原结合价为 2价,可形成沉淀反应C.Fab段可与抗原结合,但不能形成凝集反应D.Fc可与 FcR结合E.F(ab)2抗原结合价为 2价,但不能形成凝集或沉淀反应12.B
4、细胞可称为( )(分数:1.00)A.法氏囊依赖性淋巴细胞B.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C.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D.抗原提呈细胞E.免疫细胞13.关于 C3分子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可被 C3转化酶裂解成 C3a和 C3bB.C3b可与免疫复合物结合C.具有与 CRI结合位点D.可结合于微生物、靶细胞上,但不能结合在正常细胞膜上E.C3b可被 I因子灭活14.具有 ADCC效应的细胞有( )(分数:1.00)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巨噬细胞D.NK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15.具有 APC性能的细胞不包括( )(分数:1.00)A. +T细胞B.B细胞C. +T细胞D.DC细胞E.单
5、核-巨噬细胞16.免疫复合物活化补体可以导致( )(分数:1.00)A.免疫复合物的清除B.过敏毒素释放C.中性粒细胞的杀伤D.调理作用E.趋化因子释放17.补体的 3条激活途径( )(分数:1.00)A.是各组分的有序的连锁反应B.不同的片段或片段的复合物可在细胞表面固定C.C42、C423、C5b、C567 可在被激活的原始部位就地形成复合物,也可移动至其他部位D.C3是共同参与成分E.活化中的各部分或片段的复合物具有酶活性18.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成分有( )(分数:1.00)A.C2aB.C3aC.C4aD.C5aE.C4b19.TNF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 )(分数:1.00)A.免
6、疫调节作用B.特异性杀伤肿瘤,受 MHC-类分子限制作用C.促进炎症引发恶病质和发热D.抗肿瘤作用E.不会造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临床应推广应用20.能与补体 C1q亚基结合的 Ig有( )(分数:1.00)A.IgG1,IgG 2B.IgG3,IgG 4C.IgM,IgG 3D.IgA,IgEE.IgG3,IgC 2,IgG 121.细胞膜型免疫分子包括( )(分数:1.00)A.补体B.SmIgC.CD分子D.细胞因子E.MHC22.自然被动免疫中,可从母体获得的抗体类别是( )(分数:1.00)A.IgG1B.sIgAC.IgAD.IgME.IgG223.IL-10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7、 )(分数:1.00)A.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B.抑制抗原特异性 T细胞的激活C.促进 B细胞增殖和抗体产生、上调体液免疫应答水平D.抑制巨噬细胞功能,减少抗原呈递和细胞因子的产生E.促进巨噬细胞功能,提高其抗原呈递能力24.Ig不同类别中出现最早的 2种是( )(分数:1.00)A.IgMB.IgGC.IgAD.IgDE.IgE25.补体活化的调节中能与 C3b或 C4b结合的成分是( )(分数:1.00)A.C4bpB.H因子、I 因子C.MCPD.DAFE.HRF26.卵巢癌常用的多标志组合是( )(分数:1.00)A.CEAB.CA125C.TPSD.CA153E.CA19927.
8、关于补体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溶解细菌B.37,30 分钟可被灭活C.可经血清被动转移D.都是 B球蛋白E.与抗原刺激相关28.可通过胎盘的 IgC亚类有( )(分数:1.00)A.IgG1B.IgG2C.IgG3D.IgG4E.IgG529.用人 IgM免疫家兔可获得( )(分数:1.00)A.抗 链抗体B.抗 K链抗体C.抗 J链抗体D.抗分泌片抗体E.抗独特型抗体30.C3b黏附的细胞主要包括( )(分数:1.00)A.红细胞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血小板E.肥大细胞31.实验室常采用的肿瘤标志物质控有( )(分数:1.00)A.阴性B.低阳性浓度C.中阳性浓
9、度D.高阳性浓度E.以上都是32.细胞因子拮抗治疗可用于( )(分数:1.00)A.实体肿瘤B.血细胞减少症C.型超敏反应D.类风湿关节炎E.细菌性脓毒血症休克33.下列哪些情况时需要补体( )(分数:1.00)A.卵磷脂酶溶解红细胞B.特异性抗体介导红细胞溶解C.ADCCD.促进吞噬作用E.免疫黏附34.细胞因子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CK多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过 30KDB.可作为生物应答调节剂应用于临床C.具有特异性作用D.正常的静止或休止状态细胞可产生 CKE.CK之间具有协同相加和拮抗作用而形成网络结构35.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者容易发生( )(分数:1.00)A.免
10、疫缺陷B.肿瘤C.自身免疫病D.病毒持续性感染E.超敏反应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敏感性、特异性和决定值有关B.决定值偏低,敏感性增加,特异性降低C.决定值偏高,敏感性降低,特异性增加D.决定值偏低,敏感性降低,特异性增加E.决定值偏高,敏感性增加,特异性降低37.补体旁路激活途径激活效应的扩大是因为( )(分数:1.00)A.血清中有足够的 C3、B 因子和 Mg2+B.激活物的持续存在C.血清 H和 I因子的下降D.正常情况下血清中保持有低水平的 C3bE.以上都是38.IgV区( )(分数:1.00)A.含有结合抗原位点B.具有抗原决定簇C.含有独特型抗原决定簇
11、D.含有非可变的骨架区E.具有免疫原性39.人类 IgV区与抗原决定簇结合区是( )(分数:1.00)A.CDR1区B.CDR2区C.CDR3区D.C区E.骨架区40.McAb( )(分数:1.00)A.可应用于导向药物B.区分不同的细胞膜分子C.检测 T细胞亚群D.检测外周血的 B细胞数目E.白血病分型41.具有前炎症 CK作用的是( )(分数:1.00)A.IL-1、IL-6B.IL-6、IL-8C.IL-10、IL-12D.IL-2、IL-3E.TNF、IL-142.IFN- 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分数:1.00)A.促进 APC细胞表达 MHC-类分子B.增强 CTL作用C.增强
12、NK细胞的杀伤活性D.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杀伤功能E.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43.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因素不包括( )(分数:1.00)A.补体B.B1-B细胞C. +T细胞D.中性粒细胞E.B2-B细胞44.可与 IgG Fe段结合的有( )(分数:1.00)A.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B.NK细胞、巨噬细胞C.SPA、酶D.荧光素、同位素E.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45.不以聚合体形式存在的 Ig类别是( )(分数:1.00)A.IgMB.IgGC.血清型 IgAD.IgDE.IgE46.补体旁路激活途径区别于其他途径的特点是( )(分数:1.00)A.可以识别“自己”和“非己”B.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
13、一样C.具有放大机制D.形成 MACE.有 B、D、P 因子参与47.细胞因子表达过高可见于( )(分数:1.00)A.浆细胞瘤B.AIDSC.类风湿关节炎D.超敏反应E.细菌性脓毒血症休克48.消化道肿瘤常用的多标志组合是( )(分数:1.00)A.CEAB.CA199C.SAD.CA724E.AFP49.抗体( )(分数:1.00)A.由 B细胞分泌产生B.具有同种异型标记C.具有独特型抗原决定簇D.由浆细胞分泌合成E.是由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分子50.在补体旁路激活中( )(分数:1.00)A.补体 C5、C6、C8 不参与B.可产生 C3a、C5aC.需要 Ca+D.需要免疫复合物E.具
14、正反馈效应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5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可与在免疫家兔中制备的抗人 IgA抗体反应的是( )(分数:1.00)A.兔 IgMB.人 K轻链 C.兔 IgGD.人 轻链 E.人 IgA HVR区 解析:2.有关抗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抗体是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结合抗原 B.免疫球蛋白是抗体,具有激活补体之功能C.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D.抗体具有免疫原性,可诱发机体产生针对其的抗体 E.抗体具有种属之差异性 解析:3.抗体中可与抗原决定簇结合的是( )(分数:1.00)A.CH2B.CDR C.HVR D.CH3E.V
15、L+VH 解析:4.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免疫细胞包括( )(分数:1.00)A.NK细胞 B.TC细胞C.B细胞D.中性粒细胞 E.巨噬细胞 解析:5.ELISA法测定肿瘤标志物,常引起误差的原因是( )(分数:1.00)A.抗体来源和纯度不同 B.钩状效应 C.标本冲洗不当 D.抗凝血E.不同工作人员操作解析:6.可激活固定补体的 Ig及其成分包括( )(分数:1.00)A.IgEB.IgG1 C.F(ab)2D.FabE.IgM 解析:7.外周免疫器官的主要功能是( )(分数:1.00)A.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B.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C.淋巴细胞再循环 D.免疫细胞形成场所E.淋巴细胞定居
16、场所 解析:8.可促进初始 TH细胞增殖的 CK有( )(分数:1.00)A.IL-2B.IL-12 C.M-CSFD.GM-CSFE.IL-4 解析:9.抗原特异性免疫细胞是指( )(分数:1.00)A.单核-巨噬细胞B. +T细胞 C.B1-B细胞D.B2-B细胞 E. +T细胞解析:10.因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有( )(分数:1.00)A.迟发型超敏反应 B.病毒持续感染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自身免疫病 E.先天性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 解析:11.Ig分子用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分数:1.00)A.Fc段具有种属抗原性差异 B.Fab段抗原结合价为 2价,可形成沉淀反应C.Fa
17、b段可与抗原结合,但不能形成凝集反应 D.Fc可与 FcR结合 E.F(ab)2抗原结合价为 2价,但不能形成凝集或沉淀反应解析:12.B细胞可称为( )(分数:1.00)A.法氏囊依赖性淋巴细胞 B.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C.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 D.抗原提呈细胞E.免疫细胞 解析:13.关于 C3分子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可被 C3转化酶裂解成 C3a和 C3b B.C3b可与免疫复合物结合 C.具有与 CRI结合位点 D.可结合于微生物、靶细胞上,但不能结合在正常细胞膜上 E.C3b可被 I因子灭活 解析:14.具有 ADCC效应的细胞有( )(分数:1.00)A.中性粒细胞
18、 B.单核细胞 C.巨噬细胞 D.NK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解析:15.具有 APC性能的细胞不包括( )(分数:1.00)A. +T细胞 B.B细胞C. +T细胞 D.DC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解析:16.免疫复合物活化补体可以导致( )(分数:1.00)A.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B.过敏毒素释放 C.中性粒细胞的杀伤 D.调理作用 E.趋化因子释放 解析:17.补体的 3条激活途径( )(分数:1.00)A.是各组分的有序的连锁反应 B.不同的片段或片段的复合物可在细胞表面固定 C.C42、C423、C5b、C567 可在被激活的原始部位就地形成复合物,也可移动至其他部位 D.C3是共同参与成
19、分 E.活化中的各部分或片段的复合物具有酶活性 解析:18.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成分有( )(分数:1.00)A.C2aB.C3a C.C4a D.C5a E.C4b解析:19.TNF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 )(分数:1.00)A.免疫调节作用B.特异性杀伤肿瘤,受 MHC-类分子限制作用 C.促进炎症引发恶病质和发热D.抗肿瘤作用E.不会造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临床应推广应用 解析:20.能与补体 C1q亚基结合的 Ig有( )(分数:1.00)A.IgG1,IgG 2 B.IgG3,IgG 4C.IgM,IgG 3 D.IgA,IgEE.IgG3,IgC 2,IgG 1 解析:21.细胞
20、膜型免疫分子包括( )(分数:1.00)A.补体B.SmIg C.CD分子 D.细胞因子E.MHC 解析:22.自然被动免疫中,可从母体获得的抗体类别是( )(分数:1.00)A.IgG1 B.sIgA C.IgAD.IgME.IgG2 解析:23.IL-10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分数:1.00)A.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B.抑制抗原特异性 T细胞的激活 C.促进 B细胞增殖和抗体产生、上调体液免疫应答水平 D.抑制巨噬细胞功能,减少抗原呈递和细胞因子的产生 E.促进巨噬细胞功能,提高其抗原呈递能力解析:24.Ig不同类别中出现最早的 2种是( )(分数:1.00)A.IgM B.Ig
21、G C.IgAD.IgDE.IgE解析:25.补体活化的调节中能与 C3b或 C4b结合的成分是( )(分数:1.00)A.C4bp B.H因子、I 因子 C.MCP D.DAF E.HRF解析:26.卵巢癌常用的多标志组合是( )(分数:1.00)A.CEA B.CA125 C.TPS D.CA153E.CA199解析:27.关于补体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溶解细菌B.37,30 分钟可被灭活 C.可经血清被动转移D.都是 B球蛋白 E.与抗原刺激相关 解析:28.可通过胎盘的 IgC亚类有( )(分数:1.00)A.IgG1 B.IgG2 C.IgG3 D.IgG4 E
22、.IgG5解析:29.用人 IgM免疫家兔可获得( )(分数:1.00)A.抗 链抗体 B.抗 K链抗体 C.抗 J链抗体 D.抗分泌片抗体E.抗独特型抗体 解析:30.C3b黏附的细胞主要包括( )(分数:1.00)A.红细胞 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血小板 E.肥大细胞解析:31.实验室常采用的肿瘤标志物质控有( )(分数:1.00)A.阴性 B.低阳性浓度 C.中阳性浓度D.高阳性浓度 E.以上都是解析:32.细胞因子拮抗治疗可用于( )(分数:1.00)A.实体肿瘤B.血细胞减少症C.型超敏反应 D.类风湿关节炎 E.细菌性脓毒血症休克 解析:33.下列哪些情况时需要补体( )(
23、分数:1.00)A.卵磷脂酶溶解红细胞B.特异性抗体介导红细胞溶解 C.ADCCD.促进吞噬作用 E.免疫黏附 解析:34.细胞因子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CK多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过 30KDB.可作为生物应答调节剂应用于临床C.具有特异性作用 D.正常的静止或休止状态细胞可产生 CK E.CK之间具有协同相加和拮抗作用而形成网络结构解析:35.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者容易发生( )(分数:1.00)A.免疫缺陷B.肿瘤 C.自身免疫病D.病毒持续性感染 E.超敏反应解析: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敏感性、特异性和决定值有关 B.决定值偏低,敏感性增加,
24、特异性降低 C.决定值偏高,敏感性降低,特异性增加 D.决定值偏低,敏感性降低,特异性增加E.决定值偏高,敏感性增加,特异性降低解析:37.补体旁路激活途径激活效应的扩大是因为( )(分数:1.00)A.血清中有足够的 C3、B 因子和 Mg2+ B.激活物的持续存在 C.血清 H和 I因子的下降D.正常情况下血清中保持有低水平的 C3b E.以上都是解析:38.IgV区( )(分数:1.00)A.含有结合抗原位点 B.具有抗原决定簇 C.含有独特型抗原决定簇 D.含有非可变的骨架区 E.具有免疫原性 解析:39.人类 IgV区与抗原决定簇结合区是( )(分数:1.00)A.CDR1区 B.C
25、DR2区 C.CDR3区 D.C区E.骨架区解析:40.McAb( )(分数:1.00)A.可应用于导向药物 B.区分不同的细胞膜分子 C.检测 T细胞亚群 D.检测外周血的 B细胞数目 E.白血病分型 解析:41.具有前炎症 CK作用的是( )(分数:1.00)A.IL-1、IL-6 B.IL-6、IL-8C.IL-10、IL-12D.IL-2、IL-3E.TNF、IL-1 解析:42.IFN- 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分数:1.00)A.促进 APC细胞表达 MHC-类分子 B.增强 CTL作用 C.增强 NK细胞的杀伤活性 D.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杀伤功能 E.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 解析:4
26、3.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因素不包括( )(分数:1.00)A.补体B.B1-B细胞C. +T细胞 D.中性粒细胞E.B2-B细胞 解析:44.可与 IgG Fe段结合的有( )(分数:1.00)A.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B.NK细胞、巨噬细胞 C.SPA、酶 D.荧光素、同位素 E.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解析:45.不以聚合体形式存在的 Ig类别是( )(分数:1.00)A.IgMB.IgG C.血清型 IgA D.IgD E.IgE 解析:46.补体旁路激活途径区别于其他途径的特点是( )(分数:1.00)A.可以识别“自己”和“非己” B.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一样C.具有放大机制 D.形成
27、 MACE.有 B、D、P 因子参与 解析:47.细胞因子表达过高可见于( )(分数:1.00)A.浆细胞瘤 B.AIDSC.类风湿关节炎 D.超敏反应 E.细菌性脓毒血症休克 解析:48.消化道肿瘤常用的多标志组合是( )(分数:1.00)A.CEA B.CA199 C.SA D.CA724 E.AFP解析:49.抗体( )(分数:1.00)A.由 B细胞分泌产生B.具有同种异型标记 C.具有独特型抗原决定簇 D.由浆细胞分泌合成 E.是由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分子 解析:50.在补体旁路激活中( )(分数:1.00)A.补体 C5、C6、C8 不参与B.可产生 C3a、C5a C.需要 Ca+D.需要免疫复合物E.具正反馈效应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