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腔正畸学(专业实践能力)-试卷 7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MBT 托槽与 Andrews-Roth 托槽的差别,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增大上下前牙特别是尖牙的轴倾度B.增大上切牙根舌向转矩C.增大下切牙冠舌向转矩D.增大上磨牙冠舌转矩E.减小下磨牙冠舌向转矩2.Begg 托槽的槽沟尺寸为(分数:2.00)A.0022 英寸0025 英寸B.0022 英寸0028 英寸C.0020 英寸0045 英寸D.0020 英寸0028 英寸E.0020 英寸0025 英寸3.Begg 矫治技术中
2、支抗磨牙颊面管的直径为(分数:2.00)A.0022 英寸B.0025 英寸C.0028 英寸D.0036 英寸E.0045 英寸4.下列不是磨耗颌特征的是(分数:2.00)A.颌面磨耗B.邻面磨耗C.牙尖磨平D.前牙对刃颌E.后牙接近 Angel类关系5.Begg 矫治技术中需要进行“Z”字牵引的是(分数:2.00)A.第一期B.第二期C.第三期D.保持期E.全部都需要6.上颌快速扩弓可出现的不利倾向有(分数:2.00)A.上磨牙舌倾B.下颌平面角增大C.下牙列直立D.上磨牙远中尖下垂E.腭中缝打开7.使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时,口内弓应(分数:2.00)A.与前牙接触,磨牙颊面管前无阻滞点B
3、.与前牙不接触,磨牙颊面管前无阻滞点C.与前牙接触,磨牙颊面管前加焊阻滞点D.与前牙不接触,磨牙颊面管前加焊阻滞点E.与前牙接触,磨牙颊面管前弯 U 形曲8.Brunski 的“微动度”理论认为当微动度在多少 m 以内时种植体仍能与骨组织发生整合(分数:2.00)A.50B.100C.150D.200E.2509.种植体材料中,不属于生物惰性材料的是(分数:2.00)A.生物活性炭种植体B.生物玻璃体种植体C.纯钛种植体D.钛合金种植体E.钴铬钼合金种植体10.以下不属于牙颌畸形早期矫治内容的是(分数:2.00)A.母体营养、幼儿健康保健B.正常牙弓形态的维持C.第二恒磨牙已建耠完成D.肌功能
4、调整训练治疗E.协调和控制上下颌骨正常生长发育关系11.以下不属于早期矫治有利因素的是(分数:2.00)A.错颌畸形复发的可能性小B.利用生长发育的潜力C.降低某些复杂牙颌畸形的治疗难度D.矫治方法和矫治器简单E.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12.早期矫治的不利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畸形特征未完全表现出来B.医师的不当处理C.畸形特征表现不充分D.骨性畸形可能需要两期矫治E.需要患儿及家长的配合,疗效常难保证13.一般乳牙列的矫治最好在(分数:2.00)A.1 岁左右B.2 岁左右C.3 岁左右D.4 岁左右E.5 岁左右14.颌骨畸形的早期矫治一般在(分数:2.00)A.青春生长高峰期后
5、 12 年,男性约 1012 岁B.青春生长高峰期前 13 年,男性约 1012 岁C.青春生长高峰期后 12 年,女性约 1012 岁D.青春生长高峰期前 13 年,女性约 1012 岁E.青春生长高峰期前 13 年,约 1012 岁15.上颌基骨宽度的扩大,应在腭中缝完全融合前,一般在(分数:2.00)A.不应大于 1215 岁B.不应大于 1517 岁C.不应大于 1015 岁D.不应大于 1217 岁E.不应大于 15 岁16.以下关于早期矫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早期矫治应采用柔和的轻力B.对严重下颌后缩的前导,一般初次不超过 7mmC.早期矫治的矫治器口内戴用时间一
6、般不超过 612 个月D.早期矫治又称有限矫治E.上颌骨前牵引治疗一般每侧力值为 500g 以上17.判断和评价早期矫治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包括(分数:2.00)A.病因是否得到控制B.牙位置是否已正常,是否建立良好咬合C.是否有足够的必须间隙,并可持续到牙替换结束D.牙弓形态是否协调,没有咬合障碍及干扰E.原有的颌骨异常是否得到控制和改善,并能保持到生长结束18.下列不属于早期矫治方法的是(分数:2.00)A.序列拔牙治疗B.功能矫治器治疗C.口外矫形力装置治疗D.心理维护治疗E.肌功能训练19.以下不属于去除不良习惯的矫治器的是(分数:2.00)A.腭刺B.腭屏C.腭杆D.唇挡E.颊屏20.以
7、下不是序列拔牙适应证的是(分数:2.00)A.严重的牙列拥挤B.无恒牙胚缺失C.双颌前突的患儿D.肌功能基本正常E.无明显牙颌面关系异常21.关于序列拔牙错误的是(分数:2.00)A.序列拔牙又称为萌出诱导及颌诱导B.序列拔牙的目的是最终减数拔除第一前磨牙C.需要长期监控,一般每半年应摄全颌曲面断层片D.序列拔牙可能会减少前牙深覆颌E.序列拔牙治疗的病例一般不可能完全自行调整得很理想22.预防矫治系从(分数:2.00)A.自胚胎第 3 周开始B.自胚胎第 4 周开始C.自胚胎第 5 周开始D.自胚胎第 6 周开始E.自胚胎第 7 周开始23.关于婴儿时期的预防错误的是(分数:2.00)A.提倡
8、母乳喂养,婴儿睡着吮吸B.喂养的姿势为约 45角的斜卧位或半卧位C.正确的喂养姿势和足够的喂养时间,是婴儿正常吮吸活动的保障D.应经常更换睡眠的体位与头位E.破除不良习惯24.恒牙釉质的钙化发育期错误的是(分数:2.00)A.第一恒磨牙在出生当时B.上下中切牙、下侧切牙在出生后第 35 个月C.上、下尖牙在出生后第 2 年初D.第一前磨牙在出生后第 3 年左右开始E.第二前磨牙在出生后第 4 年左右开始25.乳牙或恒牙早失的临床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下乳尖牙早,失常造成前牙深覆颌及中线偏移B.第二乳磨牙早失后,致后继第一恒磨牙前移C.多数乳磨牙早失,造成前伸下颌咀嚼习惯,单侧后牙反颌
9、或前牙反颌D.恒上切牙早失,致上牙中线丧失E.第一恒磨牙早失,邻牙向缺隙倾斜,造成单侧咀嚼26.乳牙早失的诊断依据不包括(分数:2.00)A.乳牙提前脱落B.后继恒牙牙根尚未发育C.后继恒牙牙根仅形成不到 12D.恒牙胚已暴露E.牙冠颌面有较厚的牙槽骨质覆盖27.关于缺隙保持器适应证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乳牙早失,恒牙胚牙根形成大于 12B.间隙有缩小的趋势C.多数乳磨牙早失,影响患儿咀嚼功能D.牙冠上覆盖有较厚的骨组织E.乳牙早失,恒牙胚牙根尚未发育28.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恒牙胚因外伤、异位、萌出道异常,使乳牙根完全或部分未被吸收而滞留B.恒牙早萌,X 线片显
10、示恒牙根尚未形成或仅有近颈牙根形成 13C.囊肿、牙瘤、牙龈纤维组织增生等妨碍了恒牙的萌出D.萌出道异常的恒牙常压迫邻牙牙根,造成牙根吸收E.多生牙或残根使恒牙的萌出道受阻29.恒切牙替换后唇系带位置为(分数:2.00)A.唇系带中的纤维组织伸人腭侧龈乳头B.唇系带一般附着于牙槽嵴顶C.唇系带一般距龈缘约 23mmD.唇系带一般距龈缘约 34mmE.唇系带一般距龈缘约 45mm30.关于错颌畸形矫治结束后需要保持,其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肌肉动力平衡的最终改建尚未完成B.牙周膜纤维的张力未恢复平衡C.颌的平衡尚未建立D.第三磨牙的萌出E.生长型不会影响矫治效果,保持时不用考虑这一
11、因素口腔正畸学(专业实践能力)-试卷 7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MBT 托槽与 Andrews-Roth 托槽的差别,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增大上下前牙特别是尖牙的轴倾度 B.增大上切牙根舌向转矩C.增大下切牙冠舌向转矩D.增大上磨牙冠舌转矩E.减小下磨牙冠舌向转矩解析:2.Begg 托槽的槽沟尺寸为(分数:2.00)A.0022 英寸0025 英寸B.0022 英寸0028 英寸C.0020 英寸0045 英寸 D.0020 英寸0028 英寸E.0020 英寸0025 英寸解析:3.B
12、egg 矫治技术中支抗磨牙颊面管的直径为(分数:2.00)A.0022 英寸B.0025 英寸C.0028 英寸D.0036 英寸 E.0045 英寸解析:4.下列不是磨耗颌特征的是(分数:2.00)A.颌面磨耗B.邻面磨耗C.牙尖磨平D.前牙对刃颌E.后牙接近 Angel类关系 解析:5.Begg 矫治技术中需要进行“Z”字牵引的是(分数:2.00)A.第一期B.第二期 C.第三期D.保持期E.全部都需要解析:6.上颌快速扩弓可出现的不利倾向有(分数:2.00)A.上磨牙舌倾B.下颌平面角增大C.下牙列直立D.上磨牙远中尖下垂 E.腭中缝打开解析:7.使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时,口内弓应(分数
13、:2.00)A.与前牙接触,磨牙颊面管前无阻滞点B.与前牙不接触,磨牙颊面管前无阻滞点C.与前牙接触,磨牙颊面管前加焊阻滞点D.与前牙不接触,磨牙颊面管前加焊阻滞点 E.与前牙接触,磨牙颊面管前弯 U 形曲解析:8.Brunski 的“微动度”理论认为当微动度在多少 m 以内时种植体仍能与骨组织发生整合(分数:2.00)A.50B.100 C.150D.200E.250解析:9.种植体材料中,不属于生物惰性材料的是(分数:2.00)A.生物活性炭种植体B.生物玻璃体种植体C.纯钛种植体D.钛合金种植体E.钴铬钼合金种植体 解析:10.以下不属于牙颌畸形早期矫治内容的是(分数:2.00)A.母体
14、营养、幼儿健康保健B.正常牙弓形态的维持C.第二恒磨牙已建耠完成 D.肌功能调整训练治疗E.协调和控制上下颌骨正常生长发育关系解析:解析:对第二恒磨牙已建验完成,已过生长高峰期儿童的正畸治疗,一般不列入早期矫治的范畴。11.以下不属于早期矫治有利因素的是(分数:2.00)A.错颌畸形复发的可能性小 B.利用生长发育的潜力C.降低某些复杂牙颌畸形的治疗难度D.矫治方法和矫治器简单E.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解析:解析:早期矫治后,儿童仍处于生长发育期,一些骨性畸形或生长型可能会延续到生长发育停止,因此畸形复发的可能性大,矫治期可能延长,很多患儿都需要双期矫治。12.早期矫治的不利因素不包括(分数:
15、2.00)A.畸形特征未完全表现出来B.医师的不当处理 C.畸形特征表现不充分D.骨性畸形可能需要两期矫治E.需要患儿及家长的配合,疗效常难保证解析:13.一般乳牙列的矫治最好在(分数:2.00)A.1 岁左右B.2 岁左右C.3 岁左右D.4 岁左右 E.5 岁左右解析:14.颌骨畸形的早期矫治一般在(分数:2.00)A.青春生长高峰期后 12 年,男性约 1012 岁B.青春生长高峰期前 13 年,男性约 1012 岁C.青春生长高峰期后 12 年,女性约 1012 岁D.青春生长高峰期前 13 年,女性约 1012 岁E.青春生长高峰期前 13 年,约 1012 岁 解析:15.上颌基骨
16、宽度的扩大,应在腭中缝完全融合前,一般在(分数:2.00)A.不应大于 1215 岁B.不应大于 1517 岁 C.不应大于 1015 岁D.不应大于 1217 岁E.不应大于 15 岁解析:16.以下关于早期矫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早期矫治应采用柔和的轻力 B.对严重下颌后缩的前导,一般初次不超过 7mmC.早期矫治的矫治器口内戴用时间一般不超过 612 个月D.早期矫治又称有限矫治E.上颌骨前牵引治疗一般每侧力值为 500g 以上解析:解析:早期矫治的施力应根据治疗的对象不同而异,通常对牙的矫治应采用柔和的轻力,而对颌骨的矫形应施用重力。17.判断和评价早期矫治是否成功的
17、标准不包括(分数:2.00)A.病因是否得到控制B.牙位置是否已正常,是否建立良好咬合 C.是否有足够的必须间隙,并可持续到牙替换结束D.牙弓形态是否协调,没有咬合障碍及干扰E.原有的颌骨异常是否得到控制和改善,并能保持到生长结束解析:解析:早期矫治目标要求牙基本正常。18.下列不属于早期矫治方法的是(分数:2.00)A.序列拔牙治疗B.功能矫治器治疗C.口外矫形力装置治疗D.心理维护治疗 E.肌功能训练解析:解析:心理维护属于早期预防。19.以下不属于去除不良习惯的矫治器的是(分数:2.00)A.腭刺B.腭屏C.腭杆 D.唇挡E.颊屏解析:20.以下不是序列拔牙适应证的是(分数:2.00)A
18、.严重的牙列拥挤B.无恒牙胚缺失C.双颌前突的患儿 D.肌功能基本正常E.无明显牙颌面关系异常解析:解析:双颌前突的患儿过早拔除牙可造成支抗丧失,不利于后期切牙的大量后移的正畸治疗等。21.关于序列拔牙错误的是(分数:2.00)A.序列拔牙又称为萌出诱导及颌诱导B.序列拔牙的目的是最终减数拔除第一前磨牙C.需要长期监控,一般每半年应摄全颌曲面断层片D.序列拔牙可能会减少前牙深覆颌 E.序列拔牙治疗的病例一般不可能完全自行调整得很理想解析:解析:序列拔牙过早拔除下乳尖牙,可因下牙弓前段缩小而加深前牙深覆颌。22.预防矫治系从(分数:2.00)A.自胚胎第 3 周开始B.自胚胎第 4 周开始C.自
19、胚胎第 5 周开始D.自胚胎第 6 周开始 E.自胚胎第 7 周开始解析:23.关于婴儿时期的预防错误的是(分数:2.00)A.提倡母乳喂养,婴儿睡着吮吸 B.喂养的姿势为约 45角的斜卧位或半卧位C.正确的喂养姿势和足够的喂养时间,是婴儿正常吮吸活动的保障D.应经常更换睡眠的体位与头位E.破除不良习惯解析:解析:长期睡着吮吸,可能使下颌过度前伸及偏斜而形成上下颌骨矢状向及侧向位置不调。24.恒牙釉质的钙化发育期错误的是(分数:2.00)A.第一恒磨牙在出生当时B.上下中切牙、下侧切牙在出生后第 35 个月C.上、下尖牙在出生后第 2 年初 D.第一前磨牙在出生后第 3 年左右开始E.第二前磨
20、牙在出生后第 4 年左右开始解析:解析:恒牙釉质的钙化发育期为:上、下中切牙、下侧切牙及上、下尖牙在出生后第 35 个月,上侧切牙在出生后第 2 年初。25.乳牙或恒牙早失的临床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下乳尖牙早,失常造成前牙深覆颌及中线偏移B.第二乳磨牙早失后,致后继第一恒磨牙前移C.多数乳磨牙早失,造成前伸下颌咀嚼习惯,单侧后牙反颌或前牙反颌D.恒上切牙早失,致上牙中线丧失E.第一恒磨牙早失,邻牙向缺隙倾斜,造成单侧咀嚼 解析:解析:第一恒磨牙早失邻牙向缺隙倾斜、移位,对颌磨牙伸长。26.乳牙早失的诊断依据不包括(分数:2.00)A.乳牙提前脱落B.后继恒牙牙根尚未发育C.后继恒牙
21、牙根仅形成不到 12D.恒牙胚已暴露 E.牙冠颌面有较厚的牙槽骨质覆盖解析:27.关于缺隙保持器适应证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乳牙早失,恒牙胚牙根形成大于 12 B.间隙有缩小的趋势C.多数乳磨牙早失,影响患儿咀嚼功能D.牙冠上覆盖有较厚的骨组织E.乳牙早失,恒牙胚牙根尚未发育解析:28.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恒牙胚因外伤、异位、萌出道异常,使乳牙根完全或部分未被吸收而滞留B.恒牙早萌,X 线片显示恒牙根尚未形成或仅有近颈牙根形成 13 C.囊肿、牙瘤、牙龈纤维组织增生等妨碍了恒牙的萌出D.萌出道异常的恒牙常压迫邻牙牙根,造成牙根吸收E.多生牙或残根使恒牙的萌出道受阻解析:解析:恒牙萌出过早,X 线片显示恒牙根尚未形成或仅有近颈 13 牙根形成。29.恒切牙替换后唇系带位置为(分数:2.00)A.唇系带中的纤维组织伸人腭侧龈乳头B.唇系带一般附着于牙槽嵴顶C.唇系带一般距龈缘约 23mmD.唇系带一般距龈缘约 34mmE.唇系带一般距龈缘约 45mm 解析:30.关于错颌畸形矫治结束后需要保持,其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肌肉动力平衡的最终改建尚未完成B.牙周膜纤维的张力未恢复平衡C.颌的平衡尚未建立D.第三磨牙的萌出E.生长型不会影响矫治效果,保持时不用考虑这一因素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