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腔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关于分子生物学测定细胞因子,评价正确的是(分数:2.00)A.测细胞因子基因B.敏感性高C.特异性高D.操作简便E.定量2.下列属于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的特点是(分数:2.00)A.特异性高B.定量C.定位D.半定量E.测活性3.细胞因子检测最可靠的方法是(分数:2.00)A.生物学检测法B.分子生物学法C.免疫学检测法D.动物体内检测法E.以上都不是4.识别抗原肽,提呈抗原的表面功能分子是(分数:2.00)A.T 细胞受体B.B 细胞受体C.MHC 分子
2、D.协同刺激分子E.细胞因子受体5.白细胞黏附受体组属于整合素家族的是(分数:2.00)A.1 组B.3 组C.2 组D.4 组E.5 组6.L 选择素主要分布于(分数:2.00)A.血小板B.白细胞C.活化内皮细胞D.红细胞E.巨噬细胞7.淋巴细胞归巢受体的配体是(分数:2.00)A.血管细胞黏附分子B.血管地址素C.黏膜地址素D.L选择素E.P选择素8.整合素家族分组的依据是(分数:2.00)A. 亚单位B.仅亚单位C.1 亚单位D.2 亚单位E.3 亚单位9.人类中能引起强而迅速的,针对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是(分数:2.00)A.组织相容性抗原B.移植抗原C.白细胞抗原D.主要组
3、织相容性复合体E.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10.人类 HLAI 类抗原 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分数:2.00)A.第 6 号染色体长臂B.第 15 号染色体短臂C.第 9 号染色体长臂D.第 2 号染色体短臂E.第 6 号染色体短臂11.TNF 的编码基因位于(分数:2.00)A.HLA区B.HLAB 区C.HLA区D.HLADR 区E.HLA区12.对人而言,HLA 抗原属于(分数:2.00)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改变的自身抗原D.隐蔽抗原E.异嗜性抗原13.HLAI 类抗原的主要功能是(分数:2.00)A.向 TH 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B.向 Tc 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C.向 Tc
4、 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D.向 TH 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E.向 Tc 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14.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数:2.00)A.识别、活化、排斥三个阶段B.识别、活化、效应三个阶段C.识别、活化、反应三个阶段D.识别、活化、增殖三个阶段E.识别、活化、应答三个阶段15.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能(分数:2.00)A.产生抗体B.表达 TCRC.表达 CD 分子D.分泌细胞因子E.发生基因重排16.下列关于 APC 递呈外源性 Ag 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外源性 Ag 可在局部或局部引流至淋巴组织接触 APCB.外源性 Ag 首先被 APC 摄取、加工和处理C.
5、外源性 Ag 通常被 APC 以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物形式递呈给 CD 8 T 细胞识别D.上列 A、B 和 C 三项E.上列 A 和 B 两项17.B1 细胞所不具备的抗体应答特点是(分数:2.00)A.识别并结合多糖抗原而被激活B.接受抗原刺激后,相应抗体可在 48h 内产生C.产生的抗体以 IgG 为主D.产生的抗体以 IgM 为主E.不产生免疫记忆18.下列关于黏液表皮样癌的治疗方案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术后常规放疗B.以手术治疗为主C.高分化者术中尽量保留面神经D.低分化者应考虑行选择性颈清扫术E.术中分离神经后可加用液氮冷冻19.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一般为(分数:2.0
6、0)A.皮肤及口腔黏膜出现丛集成簇的疱疹,并沿神经排列,病损不超过中线B.口腔黏膜反复出现散在的圆形或椭网形溃疡,边缘整齐C.牙龈、上腭等的口腔黏膜出现簇集的针头大小的透明水疱D.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水疱、丘疹等病损,离心性分布E.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的斑点或斑块,不易擦掉20.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刺激途径是(分数:2.00)A.皮下注射B.腹腔注射C.肌内注射D.静脉注射E.皮内注射21.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最佳时期是(分数:2.00)A.成年期B.幼年期C.胚胎期D.老年期E.青年期22.下列关于抗原因素对免疫耐受形式,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TDAg 无论多少剂量均不易引
7、起 T 细胞耐受B.耐受原多为大分子颗粒性物质C.抗原有多种不同的决定簇易形成耐受D.抗原经皮下或肌内注射易形成耐受E.抗原的持续存在是维持免疫耐受的重要条件23.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是(分数:2.00)A.切除成年动物的胸腺B.切除成年动物的脾脏C.注射极大量 AgD.注射佐剂E.注射有丝分裂素和 Ag24.抗原递呈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是(分数:2.00)A.为 T 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B.降解抗原为小分子肽段C.使 MHC 分子与抗原肽结合D.将抗原肽 MHC 复合物递呈给 T 细胞E.促进 T 细胞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25.病毒在下列哪种隋况下可脱离免疫逃逸状态(分数:2.00)A.病毒基因高
8、频突变B.干扰抗原提呈C.免疫抑制D.分子模拟E.病毒急性感染期二、A2 型题(总题数:2,分数:4.00)26.女,45 岁,因左侧面颊部皮肤及左侧舌部黏膜发红、起疤 3 天,伴剧痛来诊。查体:体温 385,左侧面部皮肤及左侧舌背、颊黏膜可见粟粒大小的密集成片的透明水疱,周围皮肤黏膜可见充血性红斑。化验:红细胞 7810 9 L,中性 62,淋巴 34。拟诊断为带状疱疹。你认为此时采取的各项治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分数:2.00)A.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B.注射聚肌胞C.维生素 B 1 2500g维生素 B 1 100mg 肌内注射,隔日 1 次D.口腔局部封闭地塞米松普鲁卡因E.皮肤
9、病损涂炉甘石洗液27.将细胞因子基因导入体内,使之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通过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间接激活抗肿瘤免疫功能等机制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方法是(分数:2.00)A.过继免疫治疗B.基因治疗C.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D.免疫导向治疗E.以上都不是口腔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关于分子生物学测定细胞因子,评价正确的是(分数:2.00)A.测细胞因子基因 B.敏感性高C.特异性高D.操作简便E.定量解析:解析:分子生物学方法是一类利用细胞因子的基因探针检测特定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技术一故选A。
10、2.下列属于细胞因子生物学检测的特点是(分数:2.00)A.特异性高B.定量C.定位D.半定量E.测活性 解析:解析: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法是根据某些细胞因子特定的生物学活性,应用相应的指示系统和标准出来反映待测标本中某种细胞因子的活性水平,一般以活性单位来表示:故选 E。3.细胞因子检测最可靠的方法是(分数:2.00)A.生物学检测法 B.分子生物学法C.免疫学检测法D.动物体内检测法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生物学检测法比较敏感,又可直接测定生物学功能,是最可靠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实验日的,是科研部门最常用的技术,但需要长期培养依赖性细胞株,检测耗时长,步骤繁杂,影响因素多,不容易熟练掌握
11、。故选 A。4.识别抗原肽,提呈抗原的表面功能分子是(分数:2.00)A.T 细胞受体B.B 细胞受体C.MHC 分子 D.协同刺激分子E.细胞因子受体解析:解析:在 APC 与 T 细胞接触的过程中,表达于 APC 表面的抗原肽MHC 复合物被 T 细胞识别,从而将抗原信息提呈给 T 细胞。故选 C。5.白细胞黏附受体组属于整合素家族的是(分数:2.00)A.1 组B.3 组C.2 组 D.4 组E.5 组解析:解析: 2 组亦称为白细胞黏附受体组,表达于门细胞表面,该组的 亚单位胞外区都含有 I 区,参与向细胞与内皮细胞、免疫细胞或与靶细胞间的黏附作用:故选 C。6.L 选择素主要分布于(
12、分数:2.00)A.血小板B.白细胞 C.活化内皮细胞D.红细胞E.巨噬细胞解析:解析:L 选择素广泛存在于各种白细胞的表面,参与炎症部位白细胞的出脉管过程。故选 B。7.淋巴细胞归巢受体的配体是(分数:2.00)A.血管细胞黏附分子B.血管地址素 C.黏膜地址素D.L选择素E.P选择素解析:解析:Lselectin 是决定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结选择性归巢的归巢受体,其相应配体为特异性表达于外周淋巴结血管地址素。故选 B。8.整合素家族分组的依据是(分数:2.00)A. 亚单位 B.仅亚单位C.1 亚单位D.2 亚单位E.3 亚单位解析:解析:整合素家族中至少有 17 种 亚单位和 8 种 亚单
13、位,以含有 亚单位的不同可将整合素家族分为 8 个组( 1 组 8 组)。故选 A。9.人类中能引起强而迅速的,针对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的抗原是(分数:2.00)A.组织相容性抗原B.移植抗原C.白细胞抗原D.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E.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解析:解析:机体参与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很多,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被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故选 E。10.人类 HLAI 类抗原 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分数:2.00)A.第 6 号染色体长臂B.第 15 号染色体短臂 C.第 9 号染色体长臂D.第 2 号染色体短臂E.第 6 号染色体短臂解析:解析:HLA类抗原的特异性取决
14、于 重链,由 HLAA、B、C 位点编码;其 轻链是 2微球蛋白,编码基因在第 15 染色体。故选 B。11.TNF 的编码基因位于(分数:2.00)A.HLA区B.HLAB 区C.HLA区D.HLADR 区E.HLA区 解析:解析:HLA 复合体位于第 6 号染色体短臂上,分为三个区域,即类基因区类基因区和类基因区。类基因区位于类基因区之间,内含众多编码血清补体和其他血清成分的基因(相应基因产物主要是 C4,C2,B 因子,TNF 和 HSP70)、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包括抗原肽加工相关转运体 TAP、巨大多功能蛋白酶体和低分子量多肽 LMP 基因等)。故选 E。12.对人而言,HLA 抗
15、原属于(分数:2.00)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 C.改变的自身抗原D.隐蔽抗原E.异嗜性抗原解析:解析:人类的同种异型抗原主要有 HLA 抗原、ABO 抗原、Ig 的同种异型抗原、Rh 抗原。故选 B。13.HLAI 类抗原的主要功能是(分数:2.00)A.向 TH 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B.向 Tc 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C.向 Tc 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 D.向 TH 细胞提呈外源性抗原肽E.向 Tc 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肽解析:解析:HLAI 类分子的主要功能是运载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启动免疫应答。故选 C。14.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数:2.00)A.识别、活化、排斥三个阶段B.识
16、别、活化、效应三个阶段 C.识别、活化、反应三个阶段D.识别、活化、增殖三个阶段E.识别、活化、应答三个阶段解析:解析: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识别阶段;活化阶段;效应阶段。故选 B。15.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能(分数:2.00)A.产生抗体B.表达 TCRC.表达 CD 分子D.分泌细胞因子 E.发生基因重排解析:解析:单核巨噬细胞(MP)来自血液中单核细胞,内含溶酶体,具有黏附能力和强大的吞噬功能。单核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IgG 抗体或 C3b 介导的免疫调理作用;在 IgG 抗体介导下,发挥ADCC 效应杀伤靶细胞;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激发免疫应答;分泌细胞因子
17、(如 IL1、IL12、IFN1和 TNF 等)和某些补体系统成分(如 C1、C2、C4、C5 和 B 因子等),调节免疫应答,介导炎症反应。故选D。16.下列关于 APC 递呈外源性 Ag 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外源性 Ag 可在局部或局部引流至淋巴组织接触 APCB.外源性 Ag 首先被 APC 摄取、加工和处理C.外源性 Ag 通常被 APC 以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物形式递呈给 CD 8 T 细胞识别D.上列 A、B 和 C 三项E.上列 A 和 B 两项 解析:解析:外源性抗原被 APC 摄取、加工、处理为抗原肽,与:MHC类分子形成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物,表达于
18、APC 表面,供 CD4T 细胞识别的过程。故选 E。17.B1 细胞所不具备的抗体应答特点是(分数:2.00)A.识别并结合多糖抗原而被激活B.接受抗原刺激后,相应抗体可在 48h 内产生C.产生的抗体以 IgG 为主 D.产生的抗体以 IgM 为主E.不产生免疫记忆解析:解析:B1 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产生 IgM 类抗体。故选 C。18.下列关于黏液表皮样癌的治疗方案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术后常规放疗 B.以手术治疗为主C.高分化者术中尽量保留面神经D.低分化者应考虑行选择性颈清扫术E.术中分离神经后可加用液氮冷冻解析:解析:黏液表皮样癌的治疗取决于病理分级,高分化者若手
19、术切除彻底,可不加术后放疗;若为保留神经未能保证彻底切除时,可加用术后放疗。低分化者宜加用术后放疗。故选 A。19.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一般为(分数:2.00)A.皮肤及口腔黏膜出现丛集成簇的疱疹,并沿神经排列,病损不超过中线 B.口腔黏膜反复出现散在的圆形或椭网形溃疡,边缘整齐C.牙龈、上腭等的口腔黏膜出现簇集的针头大小的透明水疱D.口腔黏膜、手掌、足底出现水疱、丘疹等病损,离心性分布E.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的斑点或斑块,不易擦掉解析:20.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刺激途径是(分数:2.00)A.皮下注射B.腹腔注射C.肌内注射D.静脉注射 E.皮内注射解析:解析:一般情况下,抗原经静脉注射最
20、易诱导耐受性,腹腔注射次之,皮下及肌肉注射最难。故选D。21.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最佳时期是(分数:2.00)A.成年期B.幼年期C.胚胎期 D.老年期E.青年期解析:解析:免疫系统处于未成熟状态时,如胎儿、新生期,经适当的免疫抑制措施后,易诱导形成免疫耐受性,且维持时间长。故选 C。22.下列关于抗原因素对免疫耐受形式,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TDAg 无论多少剂量均不易引起 T 细胞耐受B.耐受原多为大分子颗粒性物质C.抗原有多种不同的决定簇易形成耐受D.抗原经皮下或肌内注射易形成耐受E.抗原的持续存在是维持免疫耐受的重要条件 解析:解析:抗原的持续存在是维持机体免疫耐受状态的重要
21、条件。这是因为免疫系统中不断有新的淋巴细胞产生,一旦耐受原在体内消失,机体对该特异性的抗原可重新产生免疫应答。多次注射耐受原可使免疫耐受状态延长。有些耐受原,如淋巴细胞和病毒等能在体内长期存活故可诱导长时间的免疫耐受。分解缓慢的抗原较分解迅速的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持续时间长。故选 E。23.诱导免疫耐受的方法是(分数:2.00)A.切除成年动物的胸腺B.切除成年动物的脾脏C.注射极大量 Ag D.注射佐剂E.注射有丝分裂素和 Ag解析:24.抗原递呈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是(分数:2.00)A.为 T 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B.降解抗原为小分子肽段C.使 MHC 分子与抗原肽结合D.将抗原肽 MHC
22、复合物递呈给 T 细胞E.促进 T 细胞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 解析:25.病毒在下列哪种隋况下可脱离免疫逃逸状态(分数:2.00)A.病毒基因高频突变B.干扰抗原提呈C.免疫抑制D.分子模拟E.病毒急性感染期 解析:解析:病毒免疫逃逸是指在机体通过免疫系统设法清除病毒的同时,病毒也会通过多种方式逃避机体免疫防护机制的作用而在体内长期存在,从而引起多种疾病。但在病毒急性感染期可脱离免疫逃逸状态。故选 E。二、A2 型题(总题数:2,分数:4.00)26.女,45 岁,因左侧面颊部皮肤及左侧舌部黏膜发红、起疤 3 天,伴剧痛来诊。查体:体温 385,左侧面部皮肤及左侧舌背、颊黏膜可见粟粒大小的密集成
23、片的透明水疱,周围皮肤黏膜可见充血性红斑。化验:红细胞 7810 9 L,中性 62,淋巴 34。拟诊断为带状疱疹。你认为此时采取的各项治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分数:2.00)A.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B.注射聚肌胞C.维生素 B 1 2500g维生素 B 1 100mg 肌内注射,隔日 1 次D.口腔局部封闭地塞米松普鲁卡因 E.皮肤病损涂炉甘石洗液解析:解析:对于带状疱疹的镇痛治疗,可用镇痛剂(如水杨酸类药)及维生素 B1 内服;维生素B12015mg,肌内注射,每日 1 次;卡马西平,止痛效果明显。不能用口腔局部封闭地塞米松普鲁卡因。故选 D。27.将细胞因子基因导入体内,使之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通过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间接激活抗肿瘤免疫功能等机制达到治疗肿瘤目的的方法是(分数:2.00)A.过继免疫治疗B.基因治疗 C.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D.免疫导向治疗E.以上都不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