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腔执业医师-99-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牙龈瘤的起因多为 A激素代谢紊乱 B过勤的刷牙 C机械及慢性炎症刺激 D家庭遗传史 E自发性病变,无明确原因(分数:1.00)A.B.C.D.E.2.与智齿阻生及发生冠周炎病因无关的是 A由于咀嚼器官的退化 B智齿萌出位置不足 C阻生齿常为龈瓣覆盖,龈瓣易被咬伤发生溃疡 D智齿无对颌牙 E全身抵抗力下降(分数:1.00)A.B.C.D.E.3.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二次弹片伤”是指 A多于 2 块的弹片损伤口腔颌面部 B颌面损伤伴牙损伤,折断的牙碎片向邻近组织内飞散
2、C口腔颌面部受到 2 次弹片打击所造成的损伤 D弹片损伤涉及 2 个部位 E骨折致牙列变形、咬合错乱、面部畸形(分数:1.00)A.B.C.D.E.4.采用平阳霉素治疗,效果最佳的是 A囊肿型淋巴管瘤 B海绵型淋巴管瘤 C毛细管型淋巴管瘤 D毛细管型血管瘤 E蔓状血管瘤(分数:1.00)A.B.C.D.E.5.在有感染的肉芽创面上植皮,宜选用 A表层皮片 B全厚皮片 C薄中厚皮片 D厚中厚皮片 E保存真皮下血管网的全厚皮片(分数:1.00)A.B.C.D.E.6.拔牙术引发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肺炎球菌(分数:1.00
3、)A.B.C.D.E.7.口腔颌面部创伤活动性出血时,最可靠的止血方法是 A指压止血 B包扎止血 C填塞止血 D结扎止血 E药物止血(分数:1.00)A.B.C.D.E.8.颞下颁关节外强直患者的病史中,不包括 A严重创伤史 B感染史 C不正确外科手术史 D鼻咽部肿瘤放疗史 E化脓性颞下颌关节炎史(分数:1.00)A.B.C.D.E.9.涎腺黏液囊肿好发于 A上唇和舌下腺 B下唇和舌下腺 C上唇和下颌下腺 D下唇和下颌下腺 E舌下腺和下颌下腺(分数:1.00)A.B.C.D.E.10.腭裂治疗的原则是 A采取综合序列治疗 B尽早关闭腭裂隙 C学龄前关闭腭裂隙 D尽早进行语音训练 E正畸科尽早开
4、始治疗(分数:1.00)A.B.C.D.E.11.不属于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为 A始基囊肿 B甲状舌管囊肿 C角化囊肿 D根尖囊肿 E含牙囊肿(分数:1.00)A.B.C.D.E.12.口底腐败坏死性感染局部处理错误的是 A广泛切开引流 B充分分离口底肌 C3%过氧化氢液反复冲洗 D加压包扎 E高压氧治疗(分数:1.00)A.B.C.D.E.13.皮样、表皮样囊肿的特征性表现是 A生长缓慢 B边界清楚 C无自觉症状 D多见于儿童、青少年 E触诊似面团样,坚韧而有弹性(分数:1.00)A.B.C.D.E.14.牙挺使用的原则中不包括 A不可以邻牙作支点,除非邻牙一并拔除 B龈水平的颊舌侧均不能作支点
5、,除非拔除智齿或颊舌侧需去骨 C必须以手指作保护,以防牙挺滑脱 D用力必须有控制,用力方向必须正确 E可兼作骨凿,用于增隙和去骨(分数:1.00)A.B.C.D.E.15.下颌骨骨折中,影响骨折移位的主要因素是 A外力作用 B骨折线走行的方向 C牙弓上有无牙 D咀嚼肌的牵引 E骨折部位(分数:1.00)A.B.C.D.E.16.关于上颌结节麻醉的特点,错误的是 A适用于上颌磨牙的拔除 B麻醉的是上牙槽中神经 C进针点一般在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前庭沟 D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 45 E进针方向为向上后内方刺入(分数:1.00)A.B.C.D.E.17.关于下颌骨多发性骨折的 X 线诊断,最好的投
6、照位置是 A下颌骨后前位 B下颌骨斜侧位 C下颌咬合片 D曲面断层片 E下颌支切线位(分数:1.00)A.B.C.D.E.18.关于普鲁卡因的特点,错误的是 A对青霉素过敏的病员慎用 B毒、副作用小 C偶发过敏反应 D适用于表面麻醉 E为酯类药物(分数:1.00)A.B.C.D.E.19.在拔牙禁忌证中不包括 A6 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 B不稳定型心绞痛 C充血性心力衰竭 D各种心律失常 E未控制的高血压(分数:1.00)A.B.C.D.E.20.口腔颌面部癌与肉瘤的根本区别是 A组织学来源 B发病年龄 C生长方式 D临床症状 E对全身的影响(分数:1.00)A.B.C.D.E.21.三叉神经
7、痛病人疼痛部位在一侧眶下及上唇区者,其诊断为三叉神经 A第支痛 B第支痛 C第支痛 D第、支痛 E第、支痛(分数:1.00)A.B.C.D.E.22.颌面部战伤感染率约为 A40% B35% C30% D25% E20%(分数:1.00)A.B.C.D.E.23.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X 线 4 期表现不包括 A弥散破坏期 B局限期 C新骨形成期 D消退期 E痊愈期(分数:1.00)A.B.C.D.E.24.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最常见的发病年龄是 A7 岁左右 B5 岁左右 C3 岁左右 D2 岁左右 E1 岁左右(分数:1.00)A.B.C.D.E.25.可影响胚胎发育,成为唇腭裂发生的可能诱
8、因中母亲罹患的病毒感染是 A水痘 B风疹 C麻疹 D流行性腮腺炎 E流行性乙型脑炎(分数:1.00)A.B.C.D.E.26.核素诊断颌骨恶性肿瘤主要用 A 99m锝 B 131碘 C 32磷 D 35锶 E 67镓(分数:1.00)A.B.C.D.E.27.X 线片上拔牙窝的影像完全消失至出现正常骨结构的时间是在牙拔除后约 A68 周 B36 个月 C710 个月 D1112 个月 E1 年以上(分数:1.00)A.B.C.D.E.28.拔上颌磨牙时牙根完整拔除,拔牙后发现口腔上颌窦瘘,但穿孔不大时 A必须做瘘口修补术 B使拔牙创充满血块 C冲洗拔牙创 D填塞明胶海绵 E行上颌窦根治(分数:
9、1.00)A.B.C.D.E.29.常用的牙种植体种类为 A骨内种植体 B骨膜下种植体 C黏膜下种植体 D牙内种植体 E牙内骨内种植体(分数:1.00)A.B.C.D.E.30.颞下颌关节脱位,口内法复位的用力方向是 A向下、后、上 B向前、上、后 C向下、后 D向上、后 E向下、前(分数:1.00)A.B.C.D.E.31.关于舍格伦综合征临床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全身免疫性疾病 B它是一种主要破坏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C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男性 D它大多发生于单侧腮腺 E唇腺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分数:1.00)A.B.C.D.E.32.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
10、期较长 B关节内微小创伤是主要致病因素 C经常反复发作 D有自限性 E长期不愈,可能发生关节强直(分数:1.00)A.B.C.D.E.33.张口度的正确测量方法是 A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 B上下磨牙胎面之间的距离 C上下尖牙的牙尖之间的距离 D上下侧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 E上下前磨牙颊尖之间的距离(分数:1.00)A.B.C.D.E.34.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导管较长导致的唾液滞留 B导管口黏膜损伤致导管口狭窄 C导管异物 D导管结石 E增龄性改变,导致唾液黏滞(分数:1.00)A.B.C.D.E.35.牙及牙槽外科手术时,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牙根尖部位骨膜外面的是 A骨膜下浸润
11、B黏膜下浸润 C骨膜上浸润 D表面麻醉 E阻滞麻醉(分数:1.00)A.B.C.D.E.36.不属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是 A睡眠打鼾、憋气 B极度日间嗜睡 C睡眠中哮喘 D梦游症 E心律失常(分数:1.00)A.B.C.D.E.37.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A链球菌 B大肠杆菌 C肺炎双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白色念珠菌(分数:1.00)A.B.C.D.E.38.与前臂皮瓣桡动脉相吻合的最常用的血管是 A颈外动脉 B面动脉 C上颌动脉 D舌动脉 E甲状腺动脉(分数:1.00)A.B.C.D.E.39.恶性黑色素瘤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手术治疗 B放射治疗 C化疗 D免疫
12、治疗 E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分数:1.00)A.B.C.D.E.40.腺源性感染最常见于 A咽旁间隙 B翼下颌间隙 C下颌下间隙 D舌下间隙 E颞下间隙(分数:1.00)A.B.C.D.E.41.按唇裂裂隙程度分类的是 A完全性唇裂 B不完全性唇裂 C度唇裂 D隐形唇裂 E混合性唇裂(分数:1.00)A.B.C.D.E.42.牙颌面畸形的临床分类中,不包括 A颌骨发育过度 B颌骨发育不足 C长面畸形 D不对称畸形 E后天性畸形(分数:1.00)A.B.C.D.E.43.葡萄酒斑状血管瘤属于 A毛细管型血管瘤 B海绵状血管瘤 C混合型血管瘤 D蔓状血管瘤 E杨梅状血管瘤(分数:1.00)A.B
13、.C.D.E.44.涎石病最好发于 A腭腺 B唇腺 C舌下腺 D下颌下腺 E腮腺(分数:1.00)A.B.C.D.E.45.对于腮腺区肿物不宜进行的检查是 A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BCT 或 MRI C涎腺造影 D切取活检术 EB 超(分数:1.00)A.B.C.D.E.46.成釉细胞瘤的穿刺液常为 A淡黄色 B不凝的血性液体 C清亮的黏液 D褐色液体 E草黄色液体(分数:1.00)A.B.C.D.E.47.关于牙根拔除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根钳拔除法为牙根拔除术时首选的方法 B根钳和牙挺均不能拔除的牙根,可考虑用翻瓣去骨拔除 C拔除牙根时要有良好的照明 D应用牙挺拔除牙根时,要注意选择挺刃大小
14、,宽度应与牙根相适应 E利用牙挺的楔力挺牙根时,应从牙根断面的最低点楔入(分数:1.00)A.B.C.D.E.48.贝尔面瘫患者急性期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是 A大剂量激素+阿司匹林+神经营养药 B立即行面神经管减压术 C尽快给予强电流刺激,促进肌运动 D大剂量激素+肌兴奋剂 E阿司匹林+神经营养药(分数:1.00)A.B.C.D.E.49.怀疑下颌下腺导管阳性结石,首选检查方法是 A下颌骨侧位片 B下颌前部 片 C下颌横断 (分数:1.00)A.B.C.D.E.50.局部麻醉常造成的医源性间隙感染中不包括o A颞下间隙o B翼下颌间隙o C咽旁间隙o D舌下间隙o E咬肌间隙(分数:1.00)A.
15、B.C.D.E.口腔执业医师-99-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牙龈瘤的起因多为 A激素代谢紊乱 B过勤的刷牙 C机械及慢性炎症刺激 D家庭遗传史 E自发性病变,无明确原因(分数:1.00)A.B.C. D.E.解析:一般认为牙龈瘤是局部刺激形成的反应性增生物。2.与智齿阻生及发生冠周炎病因无关的是 A由于咀嚼器官的退化 B智齿萌出位置不足 C阻生齿常为龈瓣覆盖,龈瓣易被咬伤发生溃疡 D智齿无对颌牙 E全身抵抗力下降(分数:1.00)A.B.C.D. E.解析:其他均可能为阻生智齿和冠周炎的病因。3.口腔颌面部损
16、伤的“二次弹片伤”是指 A多于 2 块的弹片损伤口腔颌面部 B颌面损伤伴牙损伤,折断的牙碎片向邻近组织内飞散 C口腔颌面部受到 2 次弹片打击所造成的损伤 D弹片损伤涉及 2 个部位 E骨折致牙列变形、咬合错乱、面部畸形(分数:1.00)A.B. C.D.E.解析:二次弹片伤是外伤时对牙齿的不利一面。4.采用平阳霉素治疗,效果最佳的是 A囊肿型淋巴管瘤 B海绵型淋巴管瘤 C毛细管型淋巴管瘤 D毛细管型血管瘤 E蔓状血管瘤(分数:1.00)A.B.C.D. E.解析:婴儿或儿童期血管瘤对激素治疗较敏感。5.在有感染的肉芽创面上植皮,宜选用 A表层皮片 B全厚皮片 C薄中厚皮片 D厚中厚皮片 E保
17、存真皮下血管网的全厚皮片(分数:1.00)A. B.C.D.E.解析:表层皮片生命力强,抗感染力也强。6.拔牙术引发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E肺炎球菌(分数:1.00)A.B.C.D. E.解析:拔牙术引发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7.口腔颌面部创伤活动性出血时,最可靠的止血方法是 A指压止血 B包扎止血 C填塞止血 D结扎止血 E药物止血(分数:1.00)A.B.C.D. E.解析:结扎止血是最可靠的止血方法。8.颞下颁关节外强直患者的病史中,不包括 A严重创伤史 B感染史 C不正确外科手术史 D鼻咽部肿
18、瘤放疗史 E化脓性颞下颌关节炎史(分数:1.00)A.B.C.D.E. 解析:此项可能是关节内强直的病史。9.涎腺黏液囊肿好发于 A上唇和舌下腺 B下唇和舌下腺 C上唇和下颌下腺 D下唇和下颌下腺 E舌下腺和下颌下腺(分数:1.00)A.B. C.D.E.解析:黏液囊肿一般是由黏膜下腺体受伤或导管系统阻塞所致。10.腭裂治疗的原则是 A采取综合序列治疗 B尽早关闭腭裂隙 C学龄前关闭腭裂隙 D尽早进行语音训练 E正畸科尽早开始治疗(分数:1.00)A. B.C.D.E.解析:腭裂的治疗原则是综合序列治疗。11.不属于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为 A始基囊肿 B甲状舌管囊肿 C角化囊肿 D根尖囊肿 E含牙
19、囊肿(分数:1.00)A.B. C.D.E.解析:B 属于软组织囊肿。12.口底腐败坏死性感染局部处理错误的是 A广泛切开引流 B充分分离口底肌 C3%过氧化氢液反复冲洗 D加压包扎 E高压氧治疗(分数:1.00)A.B.C.D. E.解析:其他几项都是正确的治疗方法。13.皮样、表皮样囊肿的特征性表现是 A生长缓慢 B边界清楚 C无自觉症状 D多见于儿童、青少年 E触诊似面团样,坚韧而有弹性(分数:1.00)A.B.C.D.E. 解析:其他几项也是其特点,但 E 为特征性表现。14.牙挺使用的原则中不包括 A不可以邻牙作支点,除非邻牙一并拔除 B龈水平的颊舌侧均不能作支点,除非拔除智齿或颊舌
20、侧需去骨 C必须以手指作保护,以防牙挺滑脱 D用力必须有控制,用力方向必须正确 E可兼作骨凿,用于增隙和去骨(分数:1.00)A.B.C.D.E. 解析:牙挺不可用于增隙和去骨。15.下颌骨骨折中,影响骨折移位的主要因素是 A外力作用 B骨折线走行的方向 C牙弓上有无牙 D咀嚼肌的牵引 E骨折部位(分数:1.00)A.B.C.D. E.解析:其他几项也是影响因素。16.关于上颌结节麻醉的特点,错误的是 A适用于上颌磨牙的拔除 B麻醉的是上牙槽中神经 C进针点一般在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前庭沟 D注射针与上颌牙的长轴成 45 E进针方向为向上后内方刺入(分数:1.00)A.B. C.D.E.解析:
21、麻醉的是上牙槽后神经。17.关于下颌骨多发性骨折的 X 线诊断,最好的投照位置是 A下颌骨后前位 B下颌骨斜侧位 C下颌咬合片 D曲面断层片 E下颌支切线位(分数:1.00)A.B.C.D. E.解析:曲面断层片可以较好地观察下颌骨多发性骨折。18.关于普鲁卡因的特点,错误的是 A对青霉素过敏的病员慎用 B毒、副作用小 C偶发过敏反应 D适用于表面麻醉 E为酯类药物(分数:1.00)A.B.C.D. E.解析:普鲁卡因穿透性和弥散性差,不适用于表面麻醉。19.在拔牙禁忌证中不包括 A6 个月内发生过心肌梗死 B不稳定型心绞痛 C充血性心力衰竭 D各种心律失常 E未控制的高血压(分数:1.00)
22、A.B.C.D. E.解析:严重的心律失常是拔牙的禁忌证。20.口腔颌面部癌与肉瘤的根本区别是 A组织学来源 B发病年龄 C生长方式 D临床症状 E对全身的影响(分数:1.00)A. B.C.D.E.解析:癌来源于上皮组织,而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21.三叉神经痛病人疼痛部位在一侧眶下及上唇区者,其诊断为三叉神经 A第支痛 B第支痛 C第支痛 D第、支痛 E第、支痛(分数:1.00)A.B. C.D.E.解析:即上颌支痛。22.颌面部战伤感染率约为 A40% B35% C30% D25% E20%(分数:1.00)A.B.C.D.E. 解析:颌面部战伤感染率约为 20%。23.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
23、髓炎 X 线 4 期表现不包括 A弥散破坏期 B局限期 C新骨形成期 D消退期 E痊愈期(分数:1.00)A.B.C.D. E.解析:其他几项属于 4 个分期。24.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最常见的发病年龄是 A7 岁左右 B5 岁左右 C3 岁左右 D2 岁左右 E1 岁左右(分数:1.00)A.B. C.D.E.解析:任何儿童期都可发生,但以 5 岁左右最常见。25.可影响胚胎发育,成为唇腭裂发生的可能诱因中母亲罹患的病毒感染是 A水痘 B风疹 C麻疹 D流行性腮腺炎 E流行性乙型脑炎(分数:1.00)A.B. C.D.E.解析:26.核素诊断颌骨恶性肿瘤主要用 A 99m锝 B 131碘 C 3
24、2磷 D 35锶 E 67镓(分数:1.00)A. B.C.D.E.解析:核素诊断颌骨恶性肿瘤主要用 9m锝。27.X 线片上拔牙窝的影像完全消失至出现正常骨结构的时间是在牙拔除后约 A68 周 B36 个月 C710 个月 D1112 个月 E1 年以上(分数:1.00)A.B. C.D.E.解析:28.拔上颌磨牙时牙根完整拔除,拔牙后发现口腔上颌窦瘘,但穿孔不大时 A必须做瘘口修补术 B使拔牙创充满血块 C冲洗拔牙创 D填塞明胶海绵 E行上颌窦根治(分数:1.00)A.B. C.D.E.解析:穿孔较小时有望其自然愈合。29.常用的牙种植体种类为 A骨内种植体 B骨膜下种植体 C黏膜下种植体
25、 D牙内种植体 E牙内骨内种植体(分数:1.00)A. B.C.D.E.解析:其他种类均不常用。30.颞下颌关节脱位,口内法复位的用力方向是 A向下、后、上 B向前、上、后 C向下、后 D向上、后 E向下、前(分数:1.00)A.B.C. D.E.解析:目的是使髁突避开关节结节而复位。31.关于舍格伦综合征临床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全身免疫性疾病 B它是一种主要破坏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C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男性 D它大多发生于单侧腮腺 E唇腺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分数:1.00)A.B.C.D. E.解析:多累及双侧腮腺。32.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期较长 B关
26、节内微小创伤是主要致病因素 C经常反复发作 D有自限性 E长期不愈,可能发生关节强直(分数:1.00)A.B.C.D.E. 解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有自限性,一般不会发生关节强直。33.张口度的正确测量方法是 A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 B上下磨牙胎面之间的距离 C上下尖牙的牙尖之间的距离 D上下侧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 E上下前磨牙颊尖之间的距离(分数:1.00)A. B.C.D.E.解析:张口度的正确测量方法是测量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34.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导管较长导致的唾液滞留 B导管口黏膜损伤致导管口狭窄 C导管异物 D导管结石 E增龄性改变,导致唾液黏滞(分数:1.0
27、0)A.B. C.D.E.解析:其他几项也可能是原因之一。35.牙及牙槽外科手术时,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牙根尖部位骨膜外面的是 A骨膜下浸润 B黏膜下浸润 C骨膜上浸润 D表面麻醉 E阻滞麻醉(分数:1.00)A.B.C. D.E.解析:骨膜上浸润是将局麻药注射到牙根尖部位骨膜外面。36.不属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是 A睡眠打鼾、憋气 B极度日间嗜睡 C睡眠中哮喘 D梦游症 E心律失常(分数:1.00)A.B.C. D.E.解析:其他几项都属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37.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A链球菌 B大肠杆菌 C肺炎双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白色念珠菌(分数:1.00)A.B.C.D. E.解析:其次为链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