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腔内科学专业知识-3 (1)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牙脱位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A牙髓坏死 B牙髓腔变窄或消失C牙根外吸收 D边缘性牙槽突吸收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2.有关龋病牙菌斑微生物学,以下哪项不正确A血链球菌是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人类患龋者口腔中血链球菌的检出率增高B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主要取决于其产酸性和耐酸性C牙菌斑的产酸活性与龋病发病密切相关D产碱细菌能减轻牙菌斑中酸的有害影响E所有放线菌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分数:1.00)A.B.C.D.E.3.类洞充填备洞时
2、,要求A适当的固位形 B严格的抗力形C必须做鸠尾 D口小底大E底平壁直(分数:1.00)A.B.C.D.E.4.下列与继发龋的发生无关的是A牙体组织折裂 B充填不密合C充填体折裂 D龋坏组织未去尽E未进行窝洞垫底(分数:1.00)A.B.C.D.E.5.下列哪种疾病不引起牙本质过敏症A磨耗 B龋病 C牙髓钙化D楔状缺损 E牙折(分数:1.00)A.B.C.D.E.6.与顽固性根尖周病变和窦道经久不愈可能有关的细菌为A普氏菌 B放线菌 CG +细菌D真杆菌 E梭形杆菌(分数:1.00)A.B.C.D.E.7.对牙髓最具有破坏性的是ANd 激光 BCO 2激光C红激光 D光固化灯E牙髓活力电测定仪
3、(分数:1.00)A.B.C.D.E.8.发生根折的患牙,早期处理不当,未及时进行复位和固定,最不可能出现的愈合方式是A钙化组织联合断端B结缔组织分开断端C结缔组织和骨桥分开断端D慢性炎性组织分开断端E以上愈合方式均可能发生(分数:1.00)A.B.C.D.E.9.家庭漂白术使用的漂白剂是A30%过氧化氢B10%15%过氧化脲C15%过硼酸钠D10%15%过氧化氢E30%过氧化脲(分数:1.00)A.B.C.D.E.10.前磨牙釉质发育不全,其致病因素大约发生在A出生后第 1 年 B出生后第 2 年C出生后第 3 年 D出生后第 4 年E出生后第 5 年(分数:1.00)A.B.C.D.E.1
4、1.釉质发育不全的病因可能是A先天梅毒 B低钙血症C营养缺乏 D乳牙根尖周严重感染E以上均有可能(分数:1.00)A.B.C.D.E.12.龋好发于牙齿的A自洁区 B边缘嵴 C滞留区D舌面 E牙尖(分数:1.00)A.B.C.D.E.13.根尖发育完成的恒牙最容易并发牙髓坏死的外伤类型是A牙震荡 B冠根折C突出性脱位 D嵌入性脱位E完全脱位(分数:1.00)A.B.C.D.E.14.牙髓充血与急性浆液性牙髓炎的鉴别要点是A有无探痛 B有无叩痛C有无自发性痛 D有无温度刺激痛E有无化学刺激痛(分数:1.00)A.B.C.D.E.15.最严重的牙内陷是A锥形牙 B畸形舌侧窝C牙中牙 D畸形根面沟E
5、畸形舌侧尖(分数:1.00)A.B.C.D.E.16.下列不是窝洞基本固位形的是A侧壁固位 B钉道固位C倒凹固位 D鸠尾固位E梯形固位(分数:1.00)A.B.C.D.E.17.静止龋产生的条件是由于病变环境改变使A机体抵抗力增强B口内致龋病菌减少C牙齿抗酸能力增强D原有致龋条件消失E牙齿再矿化能力增强(分数:1.00)A.B.C.D.E.18.牙本质粘结剂的粘结方式主要是A机械性粘结 B化学性粘结C机械与化学性粘结D固位洞形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19.下列间接盖髓的适应证中,不正确的是A深龋B深龋引起的可复性牙髓炎C活髓牙全冠牙体预备后D深龋洞,夜间偶有隐痛E外
6、伤冠折未露髓(分数:1.00)A.B.C.D.E.20.在牙面最早定居的细菌主要是A变形链球菌 B韦荣菌C奈瑟菌 D血链球菌E米勒链球菌(分数:1.00)A.B.C.D.E.21.备洞和充填过程中,保护牙髓的措施为A较大球钻间断磨除B近髓处保留少许软化牙本质C随时用水冲洗窝洞D一般需双层垫底 E包括以上各项(分数:1.00)A.B.C.D.E.22.牙骨质龋属于A浅龋 B慢性龋 C中龋D深龋 E继发龋(分数:1.00)A.B.C.D.E.23.氟牙症的临床表现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恒牙、乳牙均多见B全口牙均受累C15 岁以前居住在高氟区可患氟牙症D患牙釉质形态表现为白垩釉、棕黄色素沉着斑块和带状釉
7、实质缺损E患牙耐磨性差,但对酸蚀的抵抗力强(分数:1.00)A.B.C.D.E.24.深龋的检查应特别注意A叩诊的反应 B龋坏的部位C龋洞的深度 D探有无穿髓孔E洞内温度测验(分数:1.00)A.B.C.D.E.25.下列有关牙内吸收的表述不对的是A牙冠可呈粉红色B牙髓温度测验可正常C叩诊疼痛明显DX 线片见髓腔内局限性不规则膨大透射影E正常牙髓组织变为肉芽组织(分数:1.00)A.B.C.D.E.26.急性龋的临床表现为A多见于中、老年人B病变进展较平稳C龋坏牙本质着色深D龋洞内腐质湿软E进展与全身情况无关(分数:1.00)A.B.C.D.E.27.右下颌第一恒磨牙颊面龋洞破坏越过边缘嵴至咬
8、合面窝沟是A类洞 B类洞 C类洞D类洞 E类洞(分数:1.00)A.B.C.D.E.28.关于氟的抗龋机制,正确的描述是A降低釉质的溶解性B促进釉质脱矿物质的再矿化C降低釉质表面自由能D干扰细菌代谢 E以上都是(分数:1.00)A.B.C.D.E.29.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因素有A年龄和性别 B种族和家族C遗传 D地理因素E以上全是(分数:1.00)A.B.C.D.E.30.女,19 岁,左下后牙治疗后自觉牙浮出,咬合剧烈疼痛 2 天。检查:左下 7 见白色暂封物,叩(+),松(-),根尖区无压痛及脓肿形成,牙龈充血,病历记载 2 天前该牙行根管预备。主诉牙的初步诊断最有可能为A急性根尖周炎B急
9、性牙髓炎 C残髓炎D冠周炎 E龈乳头炎(分数:1.00)A.B.C.D.E.31.釉质龋损害的 4 个区不包括A坏死区 B透明带 C暗带D损害体部 E釉质表面层(分数:1.00)A.B.C.D.E.32.我国饮用水标准含氟量是A0.1ppm B0.5ppmC0.51.0ppm D1.01.5ppmE1.0ppm(分数:1.00)A.B.C.D.E.33.治疗牙本质过敏的药物不包括A75%氟化钠甘油糊剂B2%碘酊 C38%氟化氨银D0.76%单氟磷酸钠凝胶E75%氯化锶甘油(分数:1.00)A.B.C.D.E.34.下列所描述的牙外伤中,损伤最轻的是A牙折 B牙不全脱位C牙根纵裂 D牙震荡E牙全
10、脱位(分数:1.00)A.B.C.D.E.35.制备倒凹是为了A获得良好的抗力形B获得良好的固位形C便于垫底 D便于充填E便于放置盖髓剂(分数:1.00)A.B.C.D.E.36.下面关于嵌体洞斜面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牙本质内B防止粘结剂被唾液溶解C去除洞缘无基釉D起于釉质厚度的 1/2 处E增加嵌体洞缘封闭性(分数:1.00)A.B.C.D.E.37.关于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正确的说法是A属于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C恒牙列多见,乳牙列较少见D可在一家族中连续出现几代,但亦可隔代遗传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38.感染根管常见的优势菌不包括A普氏菌
11、 B放线菌 CG +细菌D真杆菌 E梭形杆菌(分数:1.00)A.B.C.D.E.39.氟牙症多见于恒牙,乳牙者甚少,是因为A胎盘屏障B8 岁以后生活在高氟区C刷牙时吞服含氟牙膏D氟骨症的表现 E以上都不对(分数:1.00)A.B.C.D.E.40.以下不是根管治疗适应证的是A需进行桩冠修复的冠折牙B牙根纵裂的患牙C牙髓坏死继发根尖周骨吸收的患牙D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的患牙E牙内吸收(分数:1.00)A.B.C.D.E.41.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于A下颌第二前磨牙 B下颌第一前磨牙C上颌第一前磨牙 D上颌第二前磨牙E上颌前磨牙(分数:1.00)A.B.C.D.E.42.在牙本质粘结过程中应用底胶的作
12、用是A使疏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亲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人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疏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B使亲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疏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疏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C使亲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疏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亲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D使疏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亲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亲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E使疏水的牙本质表面
13、变成亲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亲水性的粘结树脂进人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分数:1.00)A.B.C.D.E.43.以下不属于盖髓剂的是A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B氢氧化钙制剂 C抗生素+激素D玻璃离子水门汀 EDycal(分数:1.00)A.B.C.D.E.44.全酸蚀体系是指A能酸蚀釉质的制剂B能酸蚀牙本质的制剂C能酸蚀牙骨质的制剂D既酸蚀釉质又能酸蚀牙本质的制剂E既酸蚀釉质又能酸蚀牙骨质的制剂(分数:1.00)A.B.C.D.E.45.下列按损害程度分类龋病的是A急性龋 B慢性龋 C中龋D静止龋 E窝沟龋(分数:1.00)A.B.C.D.E
14、.46.恒牙龋病最好发牙位是A上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二磨牙C下颌第一磨牙 D下颌第二磨牙E上颌第二前磨牙(分数:1.00)A.B.C.D.E.47.垫底的部位为A仅在髓壁 B仅在轴壁C仅在侧壁 D仅在髓壁和轴壁E任何壁均可垫(分数:1.00)A.B.C.D.E.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男性患龋率略高于女性B龋病流行率主要随社会经济模式而变化C龋病流行模式依靠地理环境而改变D遗传因素对龋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E环境因素对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无影响(分数:1.00)A.B.C.D.E.49.牙体大面积龋损修复时,关于固位钉下面错误的是A固位钉在修复体中的部分为抗力臂B避让牙尖下的髓角和正对根分叉
15、的薄弱区C钉道的方向与牙面平行D对修复体和牙体组织均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作用E粘固钉对牙体组织几乎不产生应力,因此固位力不强(分数:1.00)A.B.C.D.E.50.在根尖及根中 1/3 根折的转归中,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两断端由钙化组织联合,与骨损伤的愈合很相似B结缔组织将各段分开,断面上有牙骨质生长,但不出现联合C未联合的各段由结缔组织和骨桥分开D断端由慢性炎症组织分开,根端多为活髓,冠侧段牙髓常坏死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口腔内科学专业知识-3 (1)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牙脱
16、位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A牙髓坏死 B牙髓腔变窄或消失C牙根外吸收 D边缘性牙槽突吸收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 解析:2.有关龋病牙菌斑微生物学,以下哪项不正确A血链球菌是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人类患龋者口腔中血链球菌的检出率增高B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主要取决于其产酸性和耐酸性C牙菌斑的产酸活性与龋病发病密切相关D产碱细菌能减轻牙菌斑中酸的有害影响E所有放线菌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分数:1.00)A. B.C.D.E.解析:3.类洞充填备洞时,要求A适当的固位形 B严格的抗力形C必须做鸠尾 D口小底大E底平壁直(分数:1.00)A. B.C.D.E.解析:4.下列与继
17、发龋的发生无关的是A牙体组织折裂 B充填不密合C充填体折裂 D龋坏组织未去尽E未进行窝洞垫底(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继发龋产生的原因。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体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为致病条件,产生继发龋。也可因治疗时未将病变组织除尽,以后再发展而来,这种继发龋比较隐蔽,不易被查出。窝洞是否垫底与充填后牙髓症状出现可能有关,与继发龋出现与否无因果关系。5.下列哪种疾病不引起牙本质过敏症A磨耗 B龋病 C牙髓钙化D楔状缺损 E牙折(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18、凡能使牙釉质完整性受到破坏,牙本质暴露的各种牙体疾病,均可引发牙本质过敏症。6.与顽固性根尖周病变和窦道经久不愈可能有关的细菌为A普氏菌 B放线菌 CG +细菌D真杆菌 E梭形杆菌(分数:1.00)A.B. C.D.E.解析:7.对牙髓最具有破坏性的是ANd 激光 BCO 2激光C红激光 D光固化灯E牙髓活力电测定仪(分数:1.00)A.B.C. D.E.解析:8.发生根折的患牙,早期处理不当,未及时进行复位和固定,最不可能出现的愈合方式是A钙化组织联合断端B结缔组织分开断端C结缔组织和骨桥分开断端D慢性炎性组织分开断端E以上愈合方式均可能发生(分数:1.00)A. B.C.D.E.解析:9.
19、家庭漂白术使用的漂白剂是A30%过氧化氢B10%15%过氧化脲C15%过硼酸钠D10%15%过氧化氢E30%过氧化脲(分数:1.00)A.B. C.D.E.解析:10.前磨牙釉质发育不全,其致病因素大约发生在A出生后第 1 年 B出生后第 2 年C出生后第 3 年 D出生后第 4 年E出生后第 5 年(分数:1.00)A.B. C.D.E.解析:11.釉质发育不全的病因可能是A先天梅毒 B低钙血症C营养缺乏 D乳牙根尖周严重感染E以上均有可能(分数:1.00)A.B.C.D.E. 解析:12.龋好发于牙齿的A自洁区 B边缘嵴 C滞留区D舌面 E牙尖(分数:1.00)A.B.C. D.E.解析:
20、13.根尖发育完成的恒牙最容易并发牙髓坏死的外伤类型是A牙震荡 B冠根折C突出性脱位 D嵌入性脱位E完全脱位(分数:1.00)A.B.C.D. E.解析:14.牙髓充血与急性浆液性牙髓炎的鉴别要点是A有无探痛 B有无叩痛C有无自发性痛 D有无温度刺激痛E有无化学刺激痛(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自发痛、夜间痛等是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特征性表现,而牙髓充血亦即可复性牙髓炎没有自发痛出现。15.最严重的牙内陷是A锥形牙 B畸形舌侧窝C牙中牙 D畸形根面沟E畸形舌侧尖(分数:1.00)A.B.C. D.E.解析:16.下列不是窝洞基本固位形的是A侧壁固位 B钉道固位C倒凹固位 D
21、鸠尾固位E梯形固位(分数:1.00)A.B. C.D.E.解析:17.静止龋产生的条件是由于病变环境改变使A机体抵抗力增强B口内致龋病菌减少C牙齿抗酸能力增强D原有致龋条件消失E牙齿再矿化能力增强(分数:1.00)A.B.C.D. E.解析:18.牙本质粘结剂的粘结方式主要是A机械性粘结 B化学性粘结C机械与化学性粘结D固位洞形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19.下列间接盖髓的适应证中,不正确的是A深龋B深龋引起的可复性牙髓炎C活髓牙全冠牙体预备后D深龋洞,夜间偶有隐痛E外伤冠折未露髓(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夜间有隐痛即有自发痛,深龋已
22、发展为不可复性牙髓炎,需做牙髓治疗。20.在牙面最早定居的细菌主要是A变形链球菌 B韦荣菌C奈瑟菌 D血链球菌E米勒链球菌(分数:1.00)A.B.C.D. E.解析:21.备洞和充填过程中,保护牙髓的措施为A较大球钻间断磨除B近髓处保留少许软化牙本质C随时用水冲洗窝洞D一般需双层垫底 E包括以上各项(分数:1.00)A.B.C.D.E. 解析:22.牙骨质龋属于A浅龋 B慢性龋 C中龋D深龋 E继发龋(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龋病的病变程度,牙骨质龋为浅龋。其他有关病变程度的干扰答案都不正确,或者是有关不同类型的龋病。23.氟牙症的临床表现以下描述
23、正确的是A恒牙、乳牙均多见B全口牙均受累C15 岁以前居住在高氟区可患氟牙症D患牙釉质形态表现为白垩釉、棕黄色素沉着斑块和带状釉实质缺损E患牙耐磨性差,但对酸蚀的抵抗力强(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氟牙症的临床表现特点是在同一时期萌出牙的釉质上出现白垩釉、棕黄色素沉着斑块和蜂窝状或云雾状釉实质缺损,患牙耐磨性差,但对酸蚀的抵抗力强,带状釉质缺损一般出现于釉质发育不全;在 67 岁之前长期居住在高氟区者即使日后迁往他处也不能避免发生氟牙症,但 7 岁后迁入高氟区者不出现氟牙症;多见于恒牙,由于胎盘对氟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发生在乳牙者甚少。24.深龋的检查应特别注意A叩诊的反
24、应 B龋坏的部位C龋洞的深度 D探有无穿髓孔E洞内温度测验(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深龋的检查应注意探明是否有穿髓孔。因为龋达牙本质深层时,病原刺激物可以通过牙本质小管刺激牙髓组织,而且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因此检查深龋时,探明是否有穿髓孔和牙髓的情况是重要的,其他选项不具有特异性。25.下列有关牙内吸收的表述不对的是A牙冠可呈粉红色B牙髓温度测验可正常C叩诊疼痛明显DX 线片见髓腔内局限性不规则膨大透射影E正常牙髓组织变为肉芽组织(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牙内吸收叩诊呈不适感或同正常对照牙。26.急性龋的临床表现为A多见于中、老年人B病变进展
25、较平稳C龋坏牙本质着色深D龋洞内腐质湿软E进展与全身情况无关(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急性龋的临床特征。急性龋一般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病变进展较快,病变组织颜色较浅,质地较软且湿润,有些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或未注意口腔卫生可出现急性龋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即猖獗龋。由此可见答案为 D。27.右下颌第一恒磨牙颊面龋洞破坏越过边缘嵴至咬合面窝沟是A类洞 B类洞 C类洞D类洞 E类洞(分数:1.00)A. B.C.D.E.解析:28.关于氟的抗龋机制,正确的描述是A降低釉质的溶解性B促进釉质脱矿物质的再矿化C降低釉质表面自由能D干扰细菌代谢 E以
26、上都是(分数:1.00)A.B.C.D.E. 解析:29.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因素有A年龄和性别 B种族和家族C遗传 D地理因素E以上全是(分数:1.00)A.B.C.D.E. 解析:30.女,19 岁,左下后牙治疗后自觉牙浮出,咬合剧烈疼痛 2 天。检查:左下 7 见白色暂封物,叩(+),松(-),根尖区无压痛及脓肿形成,牙龈充血,病历记载 2 天前该牙行根管预备。主诉牙的初步诊断最有可能为A急性根尖周炎B急性牙髓炎 C残髓炎D冠周炎 E龈乳头炎(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如工作长度有误,同步准确冲洗不当或不足以及强力推进器械等,均可能将根管内感染物推
27、出根尖孔,刺激根尖组织引起急性根尖周炎。31.釉质龋损害的 4 个区不包括A坏死区 B透明带 C暗带D损害体部 E釉质表面层(分数:1.00)A. B.C.D.E.解析:32.我国饮用水标准含氟量是A0.1ppm B0.5ppmC0.51.0ppm D1.01.5ppmE1.0ppm(分数:1.00)A.B.C. D.E.解析:33.治疗牙本质过敏的药物不包括A75%氟化钠甘油糊剂B2%碘酊 C38%氟化氨银D0.76%单氟磷酸钠凝胶E75%氯化锶甘油(分数:1.00)A.B. C.D.E.解析:34.下列所描述的牙外伤中,损伤最轻的是A牙折 B牙不全脱位C牙根纵裂 D牙震荡E牙全脱位(分数:
28、1.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目的是考查医师对所学习过的牙急、慢性损伤基本概念特征的掌握情况。应记忆分辨各种疾病的基本概念特征,便于分析判断,在鉴别诊断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这些备选答案中,牙折是指外力直接撞击而引起,按解剖部位分为冠折、根折和冠根联合折;就其损伤与牙髓的关系,分为露髓和未露髓。牙脱位是指牙受外力作用而脱离牙槽窝,可分为牙不全脱位和牙全脱位。牙根纵裂是指发生在牙根的纵裂,未波及牙冠者。牙震荡是指牙周膜的轻度损伤,通常不伴牙体组织的缺损。所以正确答案是 D。35.制备倒凹是为了A获得良好的抗力形B获得良好的固位形C便于垫底 D便于充填E便于放置盖髓剂(分数:1.0
29、0)A.B. C.D.E.解析:36.下面关于嵌体洞斜面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牙本质内B防止粘结剂被唾液溶解C去除洞缘无基釉D起于釉质厚度的 1/2 处E增加嵌体洞缘封闭性(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嵌体洞斜面一般在洞缘牙釉质内,成 45斜面,宽约 1.5mm。目的是去除洞缘无基釉,增加密合度,防止粘结剂被唾液溶解。37.关于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正确的说法是A属于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C恒牙列多见,乳牙列较少见D可在一家族中连续出现几代,但亦可隔代遗传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属于常染色体显性
30、遗传病,可在一家族中连续出现几代,但亦可隔代遗传,男女患病率均等,乳、恒牙均可受累。38.感染根管常见的优势菌不包括A普氏菌 B放线菌 CG +细菌D真杆菌 E梭形杆菌(分数:1.00)A.B.C. D.E.解析:39.氟牙症多见于恒牙,乳牙者甚少,是因为A胎盘屏障B8 岁以后生活在高氟区C刷牙时吞服含氟牙膏D氟骨症的表现 E以上都不对(分数:1.00)A. B.C.D.E.解析:40.以下不是根管治疗适应证的是A需进行桩冠修复的冠折牙B牙根纵裂的患牙C牙髓坏死继发根尖周骨吸收的患牙D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的患牙E牙内吸收(分数:1.00)A.B. C.D.E.解析:41.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于A下颌
31、第二前磨牙 B下颌第一前磨牙C上颌第一前磨牙 D上颌第二前磨牙E上颌前磨牙(分数:1.00)A. B.C.D.E.解析:42.在牙本质粘结过程中应用底胶的作用是A使疏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亲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人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疏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B使亲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疏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疏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C使亲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疏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亲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D使疏水
32、的牙本质表面变成亲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亲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E使疏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亲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亲水性的粘结树脂进人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底胶既含有亲水单体又含有疏水单体,亲水单体对胶原纤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有效湿润牙本质,疏水单体可与粘结树脂发生共聚;应用底胶使亲水的牙本质表面变成疏水的,有利于粘结剂有效地湿润和渗入暴露的胶原纤维微孔中;引导疏水性的粘结树脂进入脱矿的牙本质层;稳定混合层,形成树脂突
33、。43.以下不属于盖髓剂的是A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B氢氧化钙制剂 C抗生素+激素D玻璃离子水门汀 EDycal(分数:1.00)A.B.C. D.E.解析:44.全酸蚀体系是指A能酸蚀釉质的制剂B能酸蚀牙本质的制剂C能酸蚀牙骨质的制剂D既酸蚀釉质又能酸蚀牙本质的制剂E既酸蚀釉质又能酸蚀牙骨质的制剂(分数:1.00)A.B.C.D. E.解析:45.下列按损害程度分类龋病的是A急性龋 B慢性龋 C中龋D静止龋 E窝沟龋(分数:1.00)A.B.C. D.E.解析:46.恒牙龋病最好发牙位是A上颌第一磨牙 B上颌第二磨牙C下颌第一磨牙 D下颌第二磨牙E上颌第二前磨牙(分数:1.00)A.B.C.
34、D.E.解析:47.垫底的部位为A仅在髓壁 B仅在轴壁C仅在侧壁 D仅在髓壁和轴壁E任何壁均可垫(分数:1.00)A.B.C.D. E.解析: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男性患龋率略高于女性B龋病流行率主要随社会经济模式而变化C龋病流行模式依靠地理环境而改变D遗传因素对龋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E环境因素对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无影响(分数:1.00)A.B. C.D.E.解析:49.牙体大面积龋损修复时,关于固位钉下面错误的是A固位钉在修复体中的部分为抗力臂B避让牙尖下的髓角和正对根分叉的薄弱区C钉道的方向与牙面平行D对修复体和牙体组织均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作用E粘固钉对牙体组织几乎不产生应力,因此固位力不强(分数:1.00)A. B.C.D.E.解析:50.在根尖及根中 1/3 根折的转归中,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两断端由钙化组织联合,与骨损伤的愈合很相似B结缔组织将各段分开,断面上有牙骨质生长,但不出现联合C未联合的各段由结缔组织和骨桥分开D断端由慢性炎症组织分开,根端多为活髓,冠侧段牙髓常坏死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