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过程与医学伦理道德及答案解析(总分:42.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34,分数:34.00)1.预见到人体实验有可能对受试者造成较严重的伤害,那么应该采取的正当措施是 A分辨是精神伤害还是身体伤害,如果是精神伤害,可以在加强监护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B请专家论证,如果确信造成较严重伤害的概率小于 50%,可以谨慎进行 C在确证放弃试验经济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放弃试验 D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试验 E不再考虑其他任何情况,立即停止试验(分数:1.00)A.B.C.D.E.2.接诊患者时,医生首先最应注意的是 A让患者情绪放松,消除顾虑 B医
2、生给患者做自我介绍 C适当介绍医院的专长和名气 D为节约时间,应直截了当地询问 E给出明确诊断,使患者及早有思想准备(分数:1.00)A.B.C.D.E.3.目前精神障碍分类的基轴主要依据 A病因 B病理解剖 C症状表现 D处理手段 E病程预后(分数:1.00)A.B.C.D.E.4.诊断精神障碍最好的方法是 A实验室检查 B心理测验 C既往病史资料 D精神状况检查 E横向的精神状况结合纵向的病史资料(分数:1.00)A.B.C.D.E.5.对神经症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 DSM-和 ICD-10一样,CCMD-3 也取消了神经症这一疾病类别 BDSM-系统仍保留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类别
3、C在 CCMD-2-R中抑郁症候群被分为重症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 D在 DSM和 ICD中,仍然保留了癔症这一诊断术语 ECCMD-3 中仍保留了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名称(分数:1.00)A.B.C.D.E.6.有关医德评价,哪项不对 A医德评价一般有社会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两种 B医德评价有教育和调整的作用 C医德评价有法律监控的作用 D医德评价有推动和发展的作用 E医德评价的客观标准有疗效标准、社会标准和科学标准(分数:1.00)A.B.C.D.E.7.目前被我国学者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有哪些 A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第五章(目前为 ICD-10) B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目前为
4、DSM-) C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目前为 CCMD-3)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8.CCMD-3关于癔症分类的变化下面错误的是 A取消癔症 B将癔症从神经症中分出来单列 C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保留癔症的名称 D将癔症分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 E癔症与神经症分离,使神经症总的诊断标准与亚型的一致性更高(分数:1.00)A.B.C.D.E.9.关于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错误的是 A不伤害 B有利 C获益 D尊重 E公正(分数:1.00)A.B.C.D.E.10.尊重患者的自主权,下述提法哪项不对 A尊重患者的理性决定 B履行帮助、劝导,必要时
5、可先帮助患者作出的选择 C提供正确、易于理解、适量、有利于增强患者信心的信息 D当患者的自主选择有可能危及生命时,劝导患者做出最佳选择 E对于疾病诊治手段的选择是否采用,一定由患者自我决定(分数:1.00)A.B.C.D.E.11.正常成人脑脊液检查结果中哪项不对 A侧卧位穿刺压力为 80180mmH 2O B是无色的透明液体 C白细胞数(012)10 6/L,多为单核细胞 D蛋白质:1545mg/dl,糖 5075mg/dl,氯化物 700750mg/dl E免疫球蛋白含量:IgG 1040mg/L,IgA 16mg/L,不含 IgM(分数:1.00)A.B.C.D.E.12.按 ICD-1
6、0分类,心境障碍不包话 A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 B双相情感障碍 C复发性躁狂症 D复发性抑郁障碍 E持续性心境障碍(分数:1.00)A.B.C.D.E.13.精神检查的目的不包括 A获取必要的信息以便确立诊断 B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了解患者 C了解患者所处的环境 D形成良好的医患治疗关系 E让患者认识自己的病情(分数:1.00)A.B.C.D.E.14.以 节律为主的成年人脑电图,应列为 A正常脑电图 B轻度异常脑电图 C中度异常脑电图 D重度异常脑电图 E可以正常也可能是异常脑电图(分数:1.00)A.B.C.D.E.15.医患关系是契约关系,以下哪项不对 A医患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
7、、主从之分 B契约遵守诚实守信、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和医学伦理原则 C经患者及其亲属“知情同意”的诊疗措施,是一种诊治契约 D医患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公平的 E只有门诊患者挂号就诊,住院患者办了住院手续,医患双方才算形成了契约关系。(分数:1.00)A.B.C.D.E.16.下列哪些不属于 CCMD-3诊断标准的内涵标准 A症状学标准 B病情严重程度标准 C功能损害水平 D病期标准 E排除标准(分数:1.00)A.B.C.D.E.17.有关幻觉在诊断中的意义以下哪项不对 A在意识障碍下出现的幻觉以幻视为主 B在意识清晰状况下出现的持续性幻听,只见于精神分裂症 C颞叶癫痫可出现要素性幻
8、视 D顶、枕部位的病灶则产生较复杂的景象性幻视 E假性幻觉、功能性幻觉和反射性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分数:1.00)A.B.C.D.E.18.在下列各项中,对患者不会造成伤害的是 A医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低下 B医务人员的行为疏忽和粗枝大叶 C医务人员强迫患者接受检查和治疗 D医务人员对患者呼叫或提问置之不理 E医务人员为治疗疾病适当地限制或约束患者的自由(分数:1.00)A.B.C.D.E.19.“医师的特殊干涉权”是指 A为了患者的利益,医师可以就医疗机构管理问题作出决定 B为了患者的利益,医师可以代替或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作出治疗上的决定 C为了患者的利益,医师可以对患者的家庭生活作出决定 D
9、为了患者的利益,医师可以对患者的社会活动作出决定 E为了患者的利益,医师可以对患者的法律活动作出决定(分数:1.00)A.B.C.D.E.20.在人体试验中应坚持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 A试验对照与双盲原则 B以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 C以维护受试者利益为前提和出发点 D始终把医学科学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E不能以弱势群体作为受试者(分数:1.00)A.B.C.D.E.21.对于精神科患者,详细了解患者个人史的目的不包括哪一项 A有利于纵向比较患者病前与病后的情况 B有利于预测预后和确立治疗的目标 C有利于家庭治疗的开展 D有利于发现某些影响预后的因素或致病的原因 E有利于发现患者的某些隐私(分数:
10、1.00)A.B.C.D.E.22.关于以儿童作为受试者,正确的是 A儿童是弱势群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儿童作为实验的受试者 B如果以儿童为受试者能够取得比用成人为受试者更好的实验结果,就可以为使用儿童为受试者进行伦理辩护 C以儿童为受试者必须得到其监护人的同意,而且实验必须经过动物或成人实验证明其有益无害 D只要父母同意,使用儿童为人体实验的受试者就可以得到伦理学辩护 E当受试者不满 18周岁时,可以不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分数:1.00)A.B.C.D.E.23.下列哪些不属于 CCMD-3确诊精神障碍所必须达到的标准 A症状学标准 B严重程度标准 C量表评定标准 D病程标准 E排除标准(
11、分数:1.00)A.B.C.D.E.24.以下说法符合人体试验知情同意的原则的是 A将实验目的、预期效果、可能出现的后果及危险等告诉受试者 B明确告诉受试者服用的是否是安慰剂 C当受试者不满 18周岁时,可以不遵循知情同意原则 D对精神患者可以强制实施治疗,不必征求任何人的同意 E在医疗过程中要为患者保守秘密(分数:1.00)A.B.C.D.E.25.下面关于 CCMD-3的分类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CCMD-3 的分类兼顾病因病理学分类和症状学分类 B因为 90%左右的精神障碍病因病理不清楚,所以 CCMD-3的分类只按症状学分类 C国内争议多,一时难定的分类,暂归第 9类 D分类排列次序服
12、从等级诊断原则 E分类排列次序服从 ICD-10分类原则(分数:1.00)A.B.C.D.E.26.按照等级诊断的观点,诊断时应优先考虑 A精神分裂症 B情感障碍 C神经症 D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E人格障碍(分数:1.00)A.B.C.D.E.27.CCMD-3是采用了哪一种分类 A症状分类 B病因分类 C解剖分类 D兼用症状分类和病因病理分类 E病理分类(分数:1.00)A.B.C.D.E.28.有关医学伦理的“尊重”原则,哪项不对 A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自主性或决定 B尊重患者的一切主观意愿 C治疗要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D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可以行使家属、监护人或代理人的权利 E对患者的隐私保
13、密(分数:1.00)A.B.C.D.E.29.临床面谈的技巧哪项是错误的 A注意观察患者的言行、表情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B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述 C有针对性的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 D对妄想患者的胡言乱语及时予以纠正,以免病情加重 E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分数:1.00)A.B.C.D.E.30.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下哪项不对 A尊重患者的人格,平等待人,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接近患者 B容忍患者的各种病态行为所带来的烦忧,不表示厌恶、鄙视 C以商量的口气表达医师的态度,不伤患者的自尊心 D尽量满足患者的一切要求 E坚决避免其他不良目的和意图(分数:1.00)A.B.C.D.E.31.医疗人际
14、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 A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B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医疗卫生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D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E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分数:1.00)A.B.C.D.E.32.下列不属于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 A权利与义务 B情感与良心 C保密与审慎 D内因与外因 E荣誉(分数:1.00)A.B.C.D.E.33.关于精神疾病分类目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找出具有相似临床特征的患者群体 B有利于相互交流 C有助于合理的治疗与预防 D有助于预测疾病的转归 E有利于形成不同文化特色的疾病分类体系(分数:1.00)A.B.C.D.E.34.以下哪项不符合医学伦理的“
15、有利”原则 A医务人员的行动与解除患者的疾苦有关 B医务人员的行动使患者受益而可能给别的患者带来损害 C医务人员的行动使患者受益而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D医务人员的行动可能解除患者的痛苦 E受患者或家庭条件的限制,医务人员选择的诊治手段不是最佳的(分数:1.00)A.B.C.D.E.二、B 型题(总题数:5,分数:8.50) A精神分裂症 B器质性精神障碍 C应激所致精神障碍 D精神病性抑郁 E急性妄想发作(分数:1.50)(1).在意识清晰时出现被动体验,如强制性思维、思维被控制感等多见于(分数:0.50)A.B.C.D.E.(2).急起出现的幻觉、妄想,内容片段且变化不定,前后复述常
16、不一致,多见于(分数:0.50)A.B.C.D.E.(3).持续短暂,突然产生,突然消失的一个或多个妄想,且间歇期正常(分数:0.50)A.B.C.D.E. A情感淡漠、倒错、不协调,无故发笑 B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动作行为减少,自我贬低,自责自罪等 C带有焦虑成分的抑郁症状,常起伏不定,且可找到心理、生理学上的解释 D情感欣快、不稳、幼稚,甚至出现隋绪失禁、病理性激情与强制性哭笑 E无故出现紧张、担心、害怕、坐立不安等(分数:1.50)(1).焦虑症的情绪特征(分数:0.50)A.B.C.D.E.(2).抑郁症的情绪特征(分数:0.50)A.B.C.D.E.(3).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情绪特征(
17、分数:0.50)A.B.C.D.E. ASCL-90 BMMPI CPANSS DWAIS E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分数:1.50)(1).用于评定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水平(分数:0.50)A.B.C.D.E.(2).了解受评者的个性特征,也可以对精神科的诊断起到一定提示(分数:0.50)A.B.C.D.E.(3).用于评定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存在与否及其严重程度(分数:0.50)A.B.C.D.E. A头部 X光片 B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C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摄影(CT) D磁共振成像(MRI) 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影(SP
18、ECT)(分数:1.50)(1).怀疑有脊髓病变如脱髓鞘疾病、脑白质病变等时应首选(分数:0.50)A.B.C.D.E.(2).在急性颅脑外伤、怀疑颅骨骨折、颅内出血时首选(分数:0.50)A.B.C.D.E.(3).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脑膜瘤和血管丰富、恶性程度高的脑瘤检出率高(分数:0.50)A.B.C.D.E. A躯体疾病或状况 B个性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C临床症状群、全面或特殊发育障碍 D一年前最高适应功能水平 E社会心理刺激(分数:2.50)(1).DSM-的多轴诊断系统轴是指(分数:0.50)A.B.C.D.E.(2).DSM-的多轴诊断系统轴是指(分数:0.50)A.B.C.D.
19、E.(3).DSM-的多轴诊断系统轴是指(分数:0.50)A.B.C.D.E.(4).DSM-的多轴诊断系统轴是指(分数:0.50)A.B.C.D.E.(5).DSM-的多轴诊断系统轴是指(分数:0.50)A.B.C.D.E.精神障碍的分类和诊断过程与医学伦理道德答案解析(总分:42.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34,分数:34.00)1.预见到人体实验有可能对受试者造成较严重的伤害,那么应该采取的正当措施是 A分辨是精神伤害还是身体伤害,如果是精神伤害,可以在加强监护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B请专家论证,如果确信造成较严重伤害的概率小于 50%,可以谨慎进行 C在确证
20、放弃试验经济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放弃试验 D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试验 E不再考虑其他任何情况,立即停止试验(分数:1.00)A.B.C.D.E. 解析:2.接诊患者时,医生首先最应注意的是 A让患者情绪放松,消除顾虑 B医生给患者做自我介绍 C适当介绍医院的专长和名气 D为节约时间,应直截了当地询问 E给出明确诊断,使患者及早有思想准备(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只有让患者情绪放松了,消除了顾虑,才能配合好随后的精神检查,我们才能获得准确的诊断所需的信息。3.目前精神障碍分类的基轴主要依据 A病因 B病理解剖 C症状表现 D处理手段 E病程预后(分数:1.00
21、)A.B.C. D.E.解析:解析 按病因对疾病进行诊断分类,是医学各科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在实践中,就全部精神疾病而言,只有 10%左右的病例可以说是病因已明,而 90%左右的病例都属于病因未明的被称为“功能性”精神病这一类,所以使得整个精神疾病的诊断和分类不能贯彻病因学分类的原则。功能性精神障碍目前既不知明确的病因,也无法如神经内科或外科等疾病那样确定疾病的解剖部位,我们对精神疾病的了解还主要停留在现象描述、即症状表现的层面上,这也是目前精神障碍分类的基轴主要依据症状表现的原因。4.诊断精神障碍最好的方法是 A实验室检查 B心理测验 C既往病史资料 D精神状况检查 E横向的精神状况结合纵向
22、的病史资料(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等均无客观的实验室证据为基础,亦无特异性的心理测量学指标,因此,尽管实验室检查和心理测验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很难据此作出诊断。精神疾病的诊断主要是依靠精神状况检查所见,并结合既往病史资料,这是目前诊断精神障碍最好的方法。5.对神经症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 DSM-和 ICD-10一样,CCMD-3 也取消了神经症这一疾病类别 BDSM-系统仍保留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类别 C在 CCMD-2-R中抑郁症候群被分为重症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 D在 DSM和 ICD中,仍然保
23、留了癔症这一诊断术语 ECCMD-3 中仍保留了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名称(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在 CCMD-2-R中抑郁症候群被分为重症抑郁和抑郁性神经症,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疾病类别;而在 CCMD-3中则进一步向 ICD系统靠拢而进行了相应的更改,即将抑郁性神经症从神经症中分离出来归入抑郁症的范畴,不再有单独的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名称。同时 CCMD-3仍然保留了神经症和癔症的诊断术语,但将癔症从神经症中分离出来单列,使神经症的概念与涵盖内容更趋完善,使神经症总的诊断标准与亚型的一致性更高。DSM-系统取消了神经衰弱这一疾病类别。6.有关医德评价,哪项不对 A医德评价
24、一般有社会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两种 B医德评价有教育和调整的作用 C医德评价有法律监控的作用 D医德评价有推动和发展的作用 E医德评价的客观标准有疗效标准、社会标准和科学标准(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医德评价是医德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使医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医德行为的重要杠杆,是维护医德规范的保障。医德评价一般有两种类型:社会性的评价和自我评价。医德评价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有着教育和调整,监督和裁决,推动和发展的作用。医德评价的客观标准有:疗效标准、社会标准和科学标准。7.目前被我国学者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有哪些 A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第五章(目前为 ICD-
25、10) B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目前为 DSM-) C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目前为 CCMD-3)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目前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有:疾病及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分类,目前已出版到第 10版,其中第五章是关于精神障碍的分类;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目前为 DSM-;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目前为 3版。8.CCMD-3关于癔症分类的变化下面错误的是 A取消癔症 B将癔症从神经症中分出来单列 C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保留癔症的名称 D将癔症分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 E癔症与神经症分离,使神经症总的诊
26、断标准与亚型的一致性更高(分数:1.00)A. B.C.D.E.解析:9.关于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错误的是 A不伤害 B有利 C获益 D尊重 E公正(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主要有不伤害、有利、尊重、公正四个原则。10.尊重患者的自主权,下述提法哪项不对 A尊重患者的理性决定 B履行帮助、劝导,必要时可先帮助患者作出的选择 C提供正确、易于理解、适量、有利于增强患者信心的信息 D当患者的自主选择有可能危及生命时,劝导患者做出最佳选择 E对于疾病诊治手段的选择是否采用,一定由患者自我决定(分数:1.00)A.B.C.D.E. 解析:11.正常成人脑
27、脊液检查结果中哪项不对 A侧卧位穿刺压力为 80180mmH 2O B是无色的透明液体 C白细胞数(012)10 6/L,多为单核细胞 D蛋白质:1545mg/dl,糖 5075mg/dl,氯化物 700750mg/dl E免疫球蛋白含量:IgG 1040mg/L,IgA 16mg/L,不含 IgM(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一般认为,脑脊液中自细胞数超过 10106/L视为异常。12.按 ICD-10分类,心境障碍不包话 A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 B双相情感障碍 C复发性躁狂症 D复发性抑郁障碍 E持续性心境障碍(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ICD-
28、10 相对于 ICD-9有很大的变化,即在(F3)心境障碍中将躁狂或抑郁发作按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另加(F33)复发性抑郁障碍和(F34)持续性心境障碍。所以 ICD-10从来就没有复发性躁狂症的诊断概念。13.精神检查的目的不包括 A获取必要的信息以便确立诊断 B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了解患者 C了解患者所处的环境 D形成良好的医患治疗关系 E让患者认识自己的病情(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只有等患者恢复自知力后才能认识自己的病情,那是治疗的目的之一,而不是精神检查的目的。14.以 节律为主的成年人脑电图,应列为 A正常脑电图 B轻度异常脑电图 C中度异常脑电图 D重度
29、异常脑电图 E可以正常也可能是异常脑电图(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节律为 0.53 次/秒的脑电波,正常成人仅散见于头前部,如脑电以 节律为主则为重度异常脑电图。正常人的脑电波的基本节律是 a波,频率为 813Hz,平均为 10Hz,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是相当恒定的,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眼时该节律最明显,睁开眼睛或接受其他刺激时,该波即刻消失。15.医患关系是契约关系,以下哪项不对 A医患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主从之分 B契约遵守诚实守信、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和医学伦理原则 C经患者及其亲属“知情同意”的诊疗措施,是一种诊治契约 D医患当事人的权
30、利和义务是对等、公平的 E只有门诊患者挂号就诊,住院患者办了住院手续,医患双方才算形成了契约关系。(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医患关系是“契约关系”。门诊患者挂号就诊,住院患者办了住院手续,医患双方就形成了医疗活动的权利与义务的约定,从而形成了契约关系。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与患者的行为既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以下特点:在契约中,医患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具有独立的人格没有高低、主从之分;医患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公平的;经患者及其亲属“知情同意”的诊疗措施,是一种诊治契约;契约遵守诚实守信、法律、法规,遵守社会
31、公德和医学伦理原则;医患事实契约关系。如患方未办理挂号,但医疗方已开始实施医疗行为,即医疗方事实已履行契约内容,视为契约成立,此谓医患事实契约关系,如医疗方对通过绿色通道送入的急危重患者的诊治行为。16.下列哪些不属于 CCMD-3诊断标准的内涵标准 A症状学标准 B病情严重程度标准 C功能损害水平 D病期标准 E排除标准(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诊断标准包括内涵标准和排除标准两个主要部分。内涵标准又包括症状学、病情严重程度、功能损害、病期、特定亚型、病因学等指标,其中症状学指标是最基本的,又分必备症状和伴随症状。17.有关幻觉在诊断中的意义以下哪项不对 A在意识障碍
32、下出现的幻觉以幻视为主 B在意识清晰状况下出现的持续性幻听,只见于精神分裂症 C颞叶癫痫可出现要素性幻视 D顶、枕部位的病灶则产生较复杂的景象性幻视 E假性幻觉、功能性幻觉和反射性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临床观察表明,在意识清晰状况下出现的持续性幻听,除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外,还有其他一些精神障碍也可以出现,如慢性酒精中毒性幻觉症。所以选项 B的说法是错误的。18.在下列各项中,对患者不会造成伤害的是 A医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低下 B医务人员的行为疏忽和粗枝大叶 C医务人员强迫患者接受检查和治疗 D医务人员对患者呼叫或提问置之不理 E医务人员为治疗疾病
33、适当地限制或约束患者的自由(分数:1.00)A.B.C.D.E. 解析:19.“医师的特殊干涉权”是指 A为了患者的利益,医师可以就医疗机构管理问题作出决定 B为了患者的利益,医师可以代替或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作出治疗上的决定 C为了患者的利益,医师可以对患者的家庭生活作出决定 D为了患者的利益,医师可以对患者的社会活动作出决定 E为了患者的利益,医师可以对患者的法律活动作出决定(分数:1.00)A.B. C.D.E.解析:20.在人体试验中应坚持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 A试验对照与双盲原则 B以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 C以维护受试者利益为前提和出发点 D始终把医学科学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E不能以弱势
34、群体作为受试者(分数:1.00)A.B.C. D.E.解析:21.对于精神科患者,详细了解患者个人史的目的不包括哪一项 A有利于纵向比较患者病前与病后的情况 B有利于预测预后和确立治疗的目标 C有利于家庭治疗的开展 D有利于发现某些影响预后的因素或致病的原因 E有利于发现患者的某些隐私(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详细了解患者个人史的目的不一定要涉及隐私,同时,要保护患者的隐私。22.关于以儿童作为受试者,正确的是 A儿童是弱势群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儿童作为实验的受试者 B如果以儿童为受试者能够取得比用成人为受试者更好的实验结果,就可以为使用儿童为受试者进行伦理辩护
35、 C以儿童为受试者必须得到其监护人的同意,而且实验必须经过动物或成人实验证明其有益无害 D只要父母同意,使用儿童为人体实验的受试者就可以得到伦理学辩护 E当受试者不满 18周岁时,可以不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分数:1.00)A.B.C. D.E.解析:23.下列哪些不属于 CCMD-3确诊精神障碍所必须达到的标准 A症状学标准 B严重程度标准 C量表评定标准 D病程标准 E排除标准(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在 CCMD-3诊断标准中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学标准、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标准和排除标准,同时达到上述四大标准则可以确诊是否患有精神障碍。只符合其中几项则诊断
36、可疑,并同时考虑有其他诊断的可能。量表评定可以作为建立诊断的参考,但不能作为诊断标准,也不能替代临床诊断面谈与诊断分析。24.以下说法符合人体试验知情同意的原则的是 A将实验目的、预期效果、可能出现的后果及危险等告诉受试者 B明确告诉受试者服用的是否是安慰剂 C当受试者不满 18周岁时,可以不遵循知情同意原则 D对精神患者可以强制实施治疗,不必征求任何人的同意 E在医疗过程中要为患者保守秘密(分数:1.00)A. B.C.D.E.解析:25.下面关于 CCMD-3的分类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CCMD-3 的分类兼顾病因病理学分类和症状学分类 B因为 90%左右的精神障碍病因病理不清楚,所以 C
37、CMD-3的分类只按症状学分类 C国内争议多,一时难定的分类,暂归第 9类 D分类排列次序服从等级诊断原则 E分类排列次序服从 ICD-10分类原则(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CCMD-3 分类排列次序服从等级诊断和 ICD-10分类原则,对于病因明确,病理清楚的一些脑器质性、躯体疾病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等采用病因病理学分类;而对病因未明,病理不清的功能性精神障碍,则采用症状学分类。国内争议多,一时难定的分类,暂归第 9类。所以 CCMD-3的分类兼顾病因病理学分类和症状学分类,而并非只按症状学分类,因而选项 B是错误的。26.按照等级诊断的观点,诊断时应优先考
38、虑 A精神分裂症 B情感障碍 C神经症 D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E人格障碍(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在诊断过程中,按精神障碍等级诊断的观点,首先要确定患者是否有器质性因素,只有排除了器质性问题,才能考虑“功能性”精神障碍;在诊断“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过程中,只有排除了精神病性(有幻觉、妄想、现实检验能力丧失等)的,即重性精神障碍,才能考虑诊断为非精神病性的(神经症性,没有上述重性精神病性特征),即轻性的精神障碍;同时还要考虑人格因素和心理应激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所以答案 D是正确选项。27.CCMD-3是采用了哪一种分类 A症状分类 B病因分类 C解剖分类 D兼用症状分类和病
39、因病理分类 E病理分类(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CCMD-3 是兼用症状分类和病因病理分类。即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病因明确、病理清楚的精神障碍主要采用病因病理分类,如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可卡因所致精神障碍等。对占精神障碍绝大多数的“功能性精神障碍”则采用症状学分类,如焦虑性障碍、疑病症等。28.有关医学伦理的“尊重”原则,哪项不对 A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自主性或决定 B尊重患者的一切主观意愿 C治疗要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D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可以行使家属、监护人或代理人的权利 E对患者的
40、隐私保密(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医学伦理的“尊重”原则主要包括: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自主性或决定;治疗要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保守患者的秘密和隐私。“尊重”原则是指医务人员要尊重患者及其做出的理性决定。这里所说的自主性是指患者对有关自己的医疗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所做出的合乎理性的决定,并据此采取的行动。如:知情同意、知情选择、要求保守秘密和隐私等,都是患者的自主性的体现。对缺乏或丧失自主能力的患者,医务人员要尊重其家属、监护人或代理人的自主性。如果在患者生命危急时刻,家属、监护人或代理人又来不及赶到现场,医务人员出于患者的利益和自身责任,可以行使家属、监护人或代理人的权利。
41、这里要强调的是: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自主性,决不意味要放弃自己的责任。29.临床面谈的技巧哪项是错误的 A注意观察患者的言行、表情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B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述 C有针对性的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 D对妄想患者的胡言乱语及时予以纠正,以免病情加重 E寻找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随时打断患者的言谈很容易使其反感并进而不再暴露内心体验,这样会对我们获取真实、全面的诊断信息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妄想不是可以用言语就可以纠正的,反而有可能使自己陷入患者的妄想对象之中。30.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下哪项不对 A尊重患者的人格,平等待人,以和蔼可亲
42、的态度接近患者 B容忍患者的各种病态行为所带来的烦忧,不表示厌恶、鄙视 C以商量的口气表达医师的态度,不伤患者的自尊心 D尽量满足患者的一切要求 E坚决避免其他不良目的和意图(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只可能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31.医疗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 A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B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医疗卫生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D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E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分数:1.00)A.B.C.D. E.解析:32.下列不属于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 A权利与义务 B情感与良心 C保密与审慎 D内因与外因 E荣誉(分数:1.0
43、0)A.B.C.D. E.解析:解析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医学道德实践的总结和概括,是反映医疗活动中的最基本、最普遍的道德现象的基本概念,是指导医务人员践行医德规范的最基本医德观念。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主要有权利、义务、情感、良心、保密、审慎、荣誉、幸福。33.关于精神疾病分类目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找出具有相似临床特征的患者群体 B有利于相互交流 C有助于合理的治疗与预防 D有助于预测疾病的转归 E有利于形成不同文化特色的疾病分类体系(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疾病分类学的目的是把种类繁多的不同疾病按各自的特点和从属关系,划分为类、种、型,以便归成系统。精神障碍的分
44、类是将纷繁复杂的精神现象根据拟定的标准加以分门别类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找出具有相似临床特征的患者群体、促进相互交流、合理的治疗与预防、以及预测疾病的转归。34.以下哪项不符合医学伦理的“有利”原则 A医务人员的行动与解除患者的疾苦有关 B医务人员的行动使患者受益而可能给别的患者带来损害 C医务人员的行动使患者受益而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D医务人员的行动可能解除患者的痛苦 E受患者或家庭条件的限制,医务人员选择的诊治手段不是最佳的(分数:1.00)A.B. C.D.E.解析:二、B 型题(总题数:5,分数:8.50) A精神分裂症 B器质性精神障碍 C应激所致精神障碍 D精神病性抑郁 E急
45、性妄想发作(分数:1.50)(1).在意识清晰时出现被动体验,如强制性思维、思维被控制感等多见于(分数:0.50)A. B.C.D.E.解析:(2).急起出现的幻觉、妄想,内容片段且变化不定,前后复述常不一致,多见于(分数:0.50)A.B. C.D.E.解析:(3).持续短暂,突然产生,突然消失的一个或多个妄想,且间歇期正常(分数:0.50)A.B.C.D.E. 解析:解析 临床观察表明: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被动体验,如强制性思维、思维被控制感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由于意识障碍,故可能急起出现幻觉、妄想,内容片段且变化不定,由于在意识障碍时常伴有记忆(主要是近记忆)障碍,所以
46、前后复述的情况常不一致;持续短暂,突然产生,突然消失的一个或多个妄想,且间歇期正常,这是短暂性精神障碍急性妄想发作的典型表现。 A情感淡漠、倒错、不协调,无故发笑 B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动作行为减少,自我贬低,自责自罪等 C带有焦虑成分的抑郁症状,常起伏不定,且可找到心理、生理学上的解释 D情感欣快、不稳、幼稚,甚至出现隋绪失禁、病理性激情与强制性哭笑 E无故出现紧张、担心、害怕、坐立不安等(分数:1.50)(1).焦虑症的情绪特征(分数:0.50)A.B.C.D.E. 解析:(2).抑郁症的情绪特征(分数:0.50)A.B. C.D.E.解析:(3).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情绪特征(分数:0.50)A.B.C.D. E.解析: ASCL-90 BMMPI CPANSS DWAIS E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分数:1.50)(1).用于评定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水平(分数:0.50)A. B.C.D.E.解析:(2).了解受评者的个性特征,也可以对精神科的诊断起到一定提示(分数:0.50)A.B. C.D.E.解析:(3).用于评定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存在与否及其严重程度(分数: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