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精神病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0915       资源大小:5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精神病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9及答案解析.doc

    1、精神病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29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正常睡眠波 B发生于眼快动睡眠第三和第四期 C眼快动睡眠相对增加 D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发作E发生在梦中(分数:6.00)(1).见于嗜睡症的是(分数:2.00)A.B.C.D.E.(2).见于失眠症的是(分数:2.00)A.B.C.D.E.(3).见于睡行症的是(分数:2.00)A.B.C.D.E.二、A3/A4 型题(总题数:3,分数:18.00)患者男,37 岁,已婚。自幼性格内向,孤僻,少与人交往,怕羞,对女性交往缺乏能力。由于家庭中缺少女孩,从小父

    2、母让他穿女装,平时也喜爱整洁,有女孩习性,26 岁结婚,夫妻感情好,性生活融洽,有一男孩。近来妻子发现患者喜爱女性衬衣、胸罩、内裤、高跟鞋等,并发现他着女式装束照镜子,并曾偷偷地缝制胸罩。(分数:6.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抑郁症B.人格障碍C.恋物癖D.异装症E.易性别症(2).该疾病属于以下哪类疾病(分数:2.00)A.人格障碍B.性身份障碍C.性偏好障碍D.性指向障碍E.恋物癖(3).以下哪项不是该类障碍的共同特征(分数:2.00)A.性对象选择或性行为方式的明显异常B.行为的后果对个人及社会可能带来损害,能自我控制C.个体对行为有辨认能力D.一般社会适应

    3、良好,无突出的人格障碍E.无智能障碍患者男,40 岁。每天早晚经常乘坐地铁或公共汽车,候车站十分拥挤,他在人群中妇女乘客身后,有意识地用生殖器顶触妇女臀部或在此部位摩擦,以唤起或增强性兴奋从而获得性满足。由于频繁和长期发生,引起焦虑和苦恼。(分数:6.00)(1).此患者诊断为(分数:2.00)A.恋物癖B.窥淫癖C.易性症D.性摩擦癖E.露阴癖(2).该患者疾病属于以下哪类疾病(分数:2.00)A.性身份障碍B.性偏好障碍C.性指向障碍D.人格障碍E.恋物癖(3).该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分数:2.00)A.厌恶行为治疗B.抗精神病药治疗C.情感稳定剂D.认知治疗E.抗抑郁药治疗患者女,34

    4、 岁。自幼性格内向,婚后存在长期的失眠、头痛等症状,但得不到丈夫的理解与关心,也未经有效的治疗,性生活不协调。近半年来,逐渐出现情绪压抑,工作无精打采,对生活厌烦,觉得活着没意思,常常有想死的念头,但顾及孩子一直没有行动。(分数:6.00)(1).目前患者自杀存在的形式是(分数:2.00)A.自杀意念B.自杀未遂C.自杀死亡D.无自杀倾向E.自杀意愿并不强烈(2).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应激障碍B.焦虑症C.适应障碍D.心境恶劣E.抑郁症(3).该患者目前自杀的预防不包括(分数:2.00)A.心理支持B.认知治疗C.告知家属对自杀的防范D.住院治疗E.避免跟她探讨自杀相

    5、关问题三、A1/A2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动机产生的基础是(分数:2.00)A.情绪B.思维C.需要D.能力E.意志2.人的个性特征的核心成分是(分数:2.00)A.能力B.性格C.智力D.气质E.理想3.以下不属于童年期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是(分数:2.00)A.学习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活动B.思维活动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C.开始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掌握书面语言D.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E.可出现多种形式的学习障碍4.注重个体心理发展的最早时期应该是(分数:2.00)A.青年期B.少女期C.婴儿期D.幼儿期E.胚胎期5.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共同特点不包括(分数:2.

    6、00)A.行为的习得是许多刺激一反应联结的结果B.遗传决定了人的大部分行为C.人为了生存趋乐避苦D.环境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E.不同类型的强化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6.卡特尔的特质论的创新和贡献之处不包括(分数:2.00)A.采用了临床法和二变量法B.采用多变量方法C.引入因素分析D.从三种来源搜索人格资料E.区分了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7.标志着社会心理学诞生的两本书籍:一本是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另一本是 E.Ross的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此两书的出版时间是(分数:2.00)A.1879年B.1908年C.1936年D.1963年E.1933年8.癫痫发作时的精神障碍表现,不包括(分数:

    7、2.00)A.癫痫自动症B.神游症C.精神运动性发作D.强直一痉挛发作E.刻板动作9.病毒性脑炎最多见的症状是(分数:2.00)A.精神分裂样症状B.类神经症症状C.智能障碍D.神经系统症状E.意识障碍10.关于流行性出血热所致精神障碍,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精神神经症状多发生于发热期和多尿期B.症状持续 12 周,如有严重并发症则预后不良C.精神症状以意识障碍最多见,主要表现为嗜睡和谵妄,症状常波动D.可出现癫痫样痉挛发作、脑膜刺激征等多种神经症状E.精神症状的出现与感染毒素、高热、脑水肿缺氧坏死以及严重并发症有关11.肾陛脑病的临床表现中,哪种状态最不常见(分数:2.00)A.神

    8、经衰弱综合征B.抑郁状态C.意识障碍D.痴呆状态E.躁狂状态12.有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出现高钙血症B.血钙水平与精神障碍的预后无关C.可出现谵妄一健忘综合征D.手术治疗为主E.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13.有关白血病伴发的神经精神障碍,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一旦出现有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烦躁不安时,应考虑脑出血B.神经症状类型比较局限C.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增加了神经精神障碍的发生机会D.脑出血可能是引起精神症状的主要原因E.白血病导致精神障碍的确切机制不清14.关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兴奋状态B

    9、.情感障碍C.幻觉妄想状态D.痴呆E.意识障碍15.有关慢性铅中毒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出现脑神经衰弱综合征B.可伴发神经炎C.肌张力增高,肢体铅管样强直D.癫痫样发作E.便秘、腹绞痛16.关于心身医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研究精神和躯体相互关系的B.广义的心身医学是研究人类和疾病斗争中一切与心身相关的现象C.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D.狭义的心身医学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疗和预防的学科E.心身医学涉及医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17.患者女,14 岁。2 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认为自己不及同学苗条,饮食吃得愈来愈少,体重由头年 36kg降至

    10、就诊时的 22kg,但精神状况尚可,父母因见其明显消瘦,多次带她到当地医院求治,经多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神经性厌食B.神经性呕吐C.抑郁症D.神经性贪食E.焦虑症18.患者男,29 岁。未婚,大学文化,教师。自幼性格内向,很少与人交往,喜欢和表姐、表妹、堂姊妹一起玩耍,学习成绩优秀。自中学开始对男老师及长相英俊的男同学比较感兴趣。参加工作后,很多人给他介绍女朋友,但患者均以种种理由推脱。课余时间常和男学生接触,先后将 3名男生留在宿舍相互玩弄生殖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反社会型人格障碍B.边缘型人格障碍C.同性恋D.异装症E.易性

    11、别症19.有关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自杀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B.青少年因躯体疾病发生率低,自杀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C.老年人的自杀率高于青壮年D.研究发现,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在少年儿童中非常少见E.男性采用暴力手段自杀者多于女性20.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出现犯罪行为时评定责任能力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其辨认能力削弱,应为部分责任能力B.尽管其辨认能力削弱,但由于这类人格障碍治疗效果差,且危害大,应评为完全责任能力C.其辨认能力存在,但从人道主义出发,应评为部分责任能力D.其辨认能力充分,应评为完全责任能力E.由于其控制能力削弱,应为部分责任能力精神病学

    12、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29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正常睡眠波 B发生于眼快动睡眠第三和第四期 C眼快动睡眠相对增加 D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发作E发生在梦中(分数:6.00)(1).见于嗜睡症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见于失眠症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3).见于睡行症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二、A3/A4 型题(总题数:3,分数:18.00)患者男,37 岁,已婚。自幼性格内向,孤僻,少与人交往,怕羞,对女性交往缺乏能力。由于家庭中缺

    13、少女孩,从小父母让他穿女装,平时也喜爱整洁,有女孩习性,26 岁结婚,夫妻感情好,性生活融洽,有一男孩。近来妻子发现患者喜爱女性衬衣、胸罩、内裤、高跟鞋等,并发现他着女式装束照镜子,并曾偷偷地缝制胸罩。(分数:6.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抑郁症B.人格障碍C.恋物癖D.异装症 E.易性别症解析:(2).该疾病属于以下哪类疾病(分数:2.00)A.人格障碍B.性身份障碍C.性偏好障碍 D.性指向障碍E.恋物癖解析:(3).以下哪项不是该类障碍的共同特征(分数:2.00)A.性对象选择或性行为方式的明显异常B.行为的后果对个人及社会可能带来损害,能自我控制 C.个体

    14、对行为有辨认能力D.一般社会适应良好,无突出的人格障碍E.无智能障碍解析:解析:性心理障碍常常有以下共同特征:性冲动行为表现为性对象选择或性行为方式的明显异常,这种行为较固定且不易纠正;行为的后果对个人及社会可能带来损害,但不能自我控制;患者本人具有对行为的辨认能力,自知行为不符合一般社会规范,迫于法律及舆论的压力,可出现回避行为;除了单一的性心理障碍所表现的变态行为外,一般社会适应良好,无突出的人格障碍;无智能障碍。患者男,40 岁。每天早晚经常乘坐地铁或公共汽车,候车站十分拥挤,他在人群中妇女乘客身后,有意识地用生殖器顶触妇女臀部或在此部位摩擦,以唤起或增强性兴奋从而获得性满足。由于频繁和

    15、长期发生,引起焦虑和苦恼。(分数:6.00)(1).此患者诊断为(分数:2.00)A.恋物癖B.窥淫癖C.易性症D.性摩擦癖 E.露阴癖解析:(2).该患者疾病属于以下哪类疾病(分数:2.00)A.性身份障碍B.性偏好障碍 C.性指向障碍D.人格障碍E.恋物癖解析:(3).该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分数:2.00)A.厌恶行为治疗 B.抗精神病药治疗C.情感稳定剂D.认知治疗E.抗抑郁药治疗解析:患者女,34 岁。自幼性格内向,婚后存在长期的失眠、头痛等症状,但得不到丈夫的理解与关心,也未经有效的治疗,性生活不协调。近半年来,逐渐出现情绪压抑,工作无精打采,对生活厌烦,觉得活着没意思,常常有想死

    16、的念头,但顾及孩子一直没有行动。(分数:6.00)(1).目前患者自杀存在的形式是(分数:2.00)A.自杀意念 B.自杀未遂C.自杀死亡D.无自杀倾向E.自杀意愿并不强烈解析:(2).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A.应激障碍B.焦虑症C.适应障碍D.心境恶劣E.抑郁症 解析:(3).该患者目前自杀的预防不包括(分数:2.00)A.心理支持B.认知治疗C.告知家属对自杀的防范D.住院治疗E.避免跟她探讨自杀相关问题 解析:解析:自杀意念系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自杀未遂是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自杀死亡则为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该患者目前

    17、以持续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相,病程有半年以上,社会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对该患者目前的自杀意念要尽早发现并解决自杀意念的原因,必要时采取药物和心理治疗,甚至可考虑住院治疗,预防自杀的发生。同时也应当同情和理解患者,不要歧视,帮助其重新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重新适应社会,而不是尽量回避或不能与其探讨自杀相关问题。对于患者目前的自杀风险要告知患者家属,做好防范,以防意外发生。三、A1/A2 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动机产生的基础是(分数:2.00)A.情绪B.思维C.需要 D.能力E.意志解析:解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

    18、外部环境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2.人的个性特征的核心成分是(分数:2.00)A.能力B.性格 C.智力D.气质E.理想解析:解析:人格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它是人格中较为稳定的方面,体现了个体的独特心理活动和行为,人的个性特征的核心成分是性格。3.以下不属于童年期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是(分数:2.00)A.学习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活动B.思维活动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C.开始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掌握书面语言D.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E.可出现多种形式的学习障碍解析:解析:从 67 岁开始,儿童进入学校教育阶段,学习活动逐步取代游戏而成为儿童的重要活动形式。

    19、从小学开始,儿童的思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语言的发展也开始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掌握书面语言。进入小学后自我意识发展比较平缓。儿童阶段,在理解或应用语言的基本过程上,可以表现出一种或多种的异常状态,导致各种学习障碍。因此,此题的答案为 D。4.注重个体心理发展的最早时期应该是(分数:2.00)A.青年期B.少女期C.婴儿期D.幼儿期E.胚胎期 解析:5.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共同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行为的习得是许多刺激一反应联结的结果B.遗传决定了人的大部分行为 C.人为了生存趋乐避苦D.环境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E.不同类型的强化对行为产生不同

    20、的影响解析:解析: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共同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行为的习得是许多刺激一反应联结的结果;人为了生存趋乐避苦,不同类型的强化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环境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6.卡特尔的特质论的创新和贡献之处不包括(分数:2.00)A.采用了临床法和二变量法 B.采用多变量方法C.引入因素分析D.从三种来源搜索人格资料E.区分了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解析:7.标志着社会心理学诞生的两本书籍:一本是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另一本是 E.Ross的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此两书的出版时间是(分数:2.00)A.1879年B.1908年 C.1936年D.1963年E.1933年解析:8

    21、.癫痫发作时的精神障碍表现,不包括(分数:2.00)A.癫痫自动症B.神游症C.精神运动性发作D.强直一痉挛发作 E.刻板动作解析:解析:癫痫发作时的精神障碍包括癫痫自动症、神游症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癫痫自动症是指发作时或发作刚结束时出现的意识混浊状态,此时患者仍可维持一定的姿势和肌张力,在无意识中完成简单或复杂的动作和行为。发作时突然变得目瞪口呆、意识模糊、无意识地重复动作如咀嚼、咂嘴等,偶可完成较复杂的技术性工作。事后患者对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完全遗忘。神游症比自动症少,历时可达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异常行为较为复杂,对周围环境有一定感知能力,亦能做出相应的反应。表现为无目的

    22、地外出漫游,患者可出远门,也能从事协调的活动,如购物、简单交谈。发作后遗忘或回忆困难。精神运动性发作主要以反复发作性非定性动作及行为障碍取代痉挛发作,发作时可见脑电图异常。发作多数与颞叶和边缘系统发作有关,甚至把它当作颞叶癫痫的同义词。9.病毒性脑炎最多见的症状是(分数:2.00)A.精神分裂样症状B.类神经症症状C.智能障碍D.神经系统症状E.意识障碍 解析:解析:病毒性脑炎精神障碍的出现率可达 81,出现在病情的各个时期,其中以意识障碍最多见,国内报道达 90,可为首发症状,也可出现在其他精神障碍之后。10.关于流行性出血热所致精神障碍,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精神神经症状多发生于

    23、发热期和多尿期 B.症状持续 12 周,如有严重并发症则预后不良C.精神症状以意识障碍最多见,主要表现为嗜睡和谵妄,症状常波动D.可出现癫痫样痉挛发作、脑膜刺激征等多种神经症状E.精神症状的出现与感染毒素、高热、脑水肿缺氧坏死以及严重并发症有关解析:解析:流行性出血热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以发热、出血、休克、和急性肾衰竭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五期。精神症状主要有意识障碍、烦躁多动等兴奋状态、偶发的假性痴呆,其中以意识障碍最多见,多出现在低血压期和少尿期。11.肾陛脑病的临床表现中,哪种状态最不常见(分数:2.00)A.神经衰弱综合征B.抑

    24、郁状态C.意识障碍D.痴呆状态E.躁狂状态 解析:解析:肾性脑病常见的精神症状包括:神经衰弱综合征,常见于肾衰竭前期和高氮血症初期,是尿毒症诊断、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抑郁、焦虑症状很常见,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幻觉、妄想,以关系被害为主,或躁狂表现,有的可出现木僵状态。意识障碍,当肾衰竭严重时可出现轻重不等的意识障碍,直至昏迷。痴呆,在慢性肾衰竭时患者可出现记忆减退、智能障碍等。12.有关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出现高钙血症B.血钙水平与精神障碍的预后无关 C.可出现谵妄一健忘综合征D.手术治疗为主E.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解析:解析:甲状旁腺的功能是维持正常血钙水平,功

    25、能亢进时出现高钙血症,功能低下时引起低钙血症。血钙水平与精神障碍相关,血钙越高,精神障碍越重。临床表现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抑郁焦虑状态,智能障碍较轻,多见于儿童,可出现谵妄一健忘综合征。意识障碍多见于急性发病者。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13.有关白血病伴发的神经精神障碍,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一旦出现有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烦躁不安时,应考虑脑出血B.神经症状类型比较局限 C.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增加了神经精神障碍的发生机会D.脑出血可能是引起精神症状的主要原因E.白血病导致精神障碍的确切机制不清解析:解析:白血病导致精神障碍的原因尚不清楚,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说认为白血病性脑出血是引起

    26、神经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增加了神经精神障碍的发生机会。神经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几乎包括了所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当白血病患者一旦出现有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烦躁不安时,应即刻考虑有脑出血的可能,当嗜睡进一步发展至昏迷或出现有偏瘫等局限性神经症状时,脑部 CT检查常可发现出血灶。14.关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兴奋状态B.情感障碍C.幻觉妄想状态D.痴呆 E.意识障碍解析:15.有关慢性铅中毒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出现脑神经衰弱综合征B.可伴发神经炎C.肌张力增高,肢体铅管样强直 D.癫痫样发

    27、作E.便秘、腹绞痛解析:解析:慢性铅中毒在精神方面可出现脑神经衰弱综合征,严重病例可以出现中毒性脑病的表现。躯体方面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可以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肌肉无力、麻痹等。手震颤、肌肉痉挛、癫痫样发作等。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口中有金属甜味,齿龈铅线,恶心,便秘,铅中毒性腹绞痛。造血系统症状:血液中出现大量的含嗜碱性物质的幼稚红细胞等。因此,C 为正确答案。16.关于心身医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是研究精神和躯体相互关系的B.广义的心身医学是研究人类和疾病斗争中一切与心身相关的现象C.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D.狭义的心身医学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疗和

    28、预防的学科E.心身医学涉及医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解析:解析:心身医学是研究精神和躯体相互关系的一个医学科学分支,心身医学的基本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心身医学是指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疗和预防的学科。广义的心身医学是指研究人类和疾病斗争中一切与心身相关的现象,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所以答案 C不正确。17.患者女,14 岁。2 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认为自己不及同学苗条,饮食吃得愈来愈少,体重由头年 36kg降至就诊时的 22kg,但精神状况尚可,父母因见其明显消瘦,多次带她到当地医院求治,经多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29、(分数:2.00)A.神经性厌食 B.神经性呕吐C.抑郁症D.神经性贪食E.焦虑症解析:解析:该患者存在有意控制自己的进食,体重明显下降,而且这些表现也不是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造成的,这些都符合神经性厌食的临床表现。18.患者男,29 岁。未婚,大学文化,教师。自幼性格内向,很少与人交往,喜欢和表姐、表妹、堂姊妹一起玩耍,学习成绩优秀。自中学开始对男老师及长相英俊的男同学比较感兴趣。参加工作后,很多人给他介绍女朋友,但患者均以种种理由推脱。课余时间常和男学生接触,先后将 3名男生留在宿舍相互玩弄生殖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反社会型人格障碍B.边缘型人格障碍C.同性恋 D

    30、.异装症E.易性别症解析:19.有关自杀的流行病学资料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自杀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B.青少年因躯体疾病发生率低,自杀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C.老年人的自杀率高于青壮年D.研究发现,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在少年儿童中非常少见 E.男性采用暴力手段自杀者多于女性解析:解析:自杀率一般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女性自杀死亡的高峰年龄分别为 45岁和 55岁左右;青少年因躯体疾病的发生率低,自杀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在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所占的比例虽然因躯体疾病的增加而降低,但其自杀率还是高于青壮年;在自杀死亡者中,采用暴力性手段比较多,而自杀未遂者则相反,男性采用暴力手段者多于女性;虽然研究发现 14岁以下儿童自杀死亡者罕见,但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在少年儿童中并不少见。20.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出现犯罪行为时评定责任能力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其辨认能力削弱,应为部分责任能力B.尽管其辨认能力削弱,但由于这类人格障碍治疗效果差,且危害大,应评为完全责任能力C.其辨认能力存在,但从人道主义出发,应评为部分责任能力D.其辨认能力充分,应评为完全责任能力 E.由于其控制能力削弱,应为部分责任能力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精神病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