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病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试卷 9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人格 E自我意识(分数:6.00)(1).在人格结构中,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体征,称为(分数:2.00)A.B.C.D.E.(2).哪项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分数:2.00)A.B.C.D.E.(3).在人格结构中哪项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用的言行上(分数:2.00)A.B.C.D.E.A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 B精神活动内部的分裂及精神活
2、动与环境的不协调 C情感或心境的高涨或低落 D对生活情景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 E常在精神刺激之后发生下列疾病的特征表现分别是(分数:6.00)(1).精神分裂症(分数:2.00)A.B.C.D.E.(2).癫痫发作(分数:2.00)A.B.C.D.E.(3).分离转换性障碍(分数:2.00)A.B.C.D.E.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患者男,13 岁,学生。45 天前诉腹痛,父母为了不影响学习在家里让孩子服阿托品一片治疗,腹痛缓解。34 个小时前因为腹痛再次加重,患者一时心急自服阿托品 67 片止痛后上学,到校后满脸通红,口齿不清,突然诉看到“有狰狞人头像,地上有
3、蛇等”,急躁、紧张、害怕,打同学,被老师送医院就诊。(分数:6.00)(1).此患者目前哪种精神症状比较肯定(分数:2.00)A.被害妄想B.情绪低落C.幻觉D.人格解体E.康金斯基综合征(2).该患者最应考虑何种疾病的诊断(分数:2.00)A.一氧化碳中毒B.精神分裂症C.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D.抗胆碱能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E.急性脑炎所致的精神障碍(3).抗胆碱能药物中毒时的精神障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意识障碍少见B.交感神经抑制C.副交感神经兴奋D.可以出现错觉和幻觉E.出现精神症状时应该首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女,19 岁。家人发现患者半年前出现在晚上入睡约 1小
4、时后,突然起床,吃东西,开抽屉拿东西,眼神茫然,数分钟后又自行上床入睡。次日均否认这些行为。发作没有规律,有时一周一次,有时几周一次,遂来就诊。(分数:6.00)(1).该患者首先需要考虑的诊断是(分数:2.00)A.夜惊B.癫痫C.睡行症D.失眠症E.精神分裂症(2).患者肝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头部 MRI等检查均未见异常,观察 2个月后症状无明显改变,此时,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分数:2.00)A.夜惊B.癫痫C.睡行症D.失眠症E.精神分裂症(3).此患者合适的治疗是(分数:2.00)A.氟西汀B.地西泮C.利培酮D.碳酸锂E.卡马西平三、A1/A2 型题(总题数:18,分数:36.0
5、0)1.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分数:2.00)A.感觉与知觉B.客观现实C.认知过程D.反映活动E.想象2.比较微弱又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指的是(分数:2.00)A.情绪B.心境C.应激D.激情E.以上都不是3.在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中,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与自我同一性混乱相冲突的时期是(分数:2.00)A.婴儿期B.幼儿期C.儿童期D.青少年期E.成年早期4.青春期主要的心理特点不包括哪项(分数:2.00)A.心理发展走向成熟,又尚未成熟B.自我意识矛盾C.心理代沟D.理想与现实的矛盾E.缺乏自我意识5.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人格在下列哪项维度上是比较稳定的(分数:2.00)A.神经质B.内向性
6、C.开放性D.适应性E.精神质6.有关阿尔波特的功能自主不恰当的说法是(分数:2.00)A.是对动机理论的概括B.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C.可独立与外部奖赏而存在D.一个健康的人,其过去的动机和目前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E.动机有自我保持性7.关于群体动力学理论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对一个群体的分析,不能由分析群体中的个人的状况来实现B.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C.研究群体内人际关系、群体形成、群体的凝聚力、领导决策及小群体分化等D.对一个群体的分析,可以通过分析群体中的个人的状况来实现E.该理论是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而
7、建立的8.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多样,大致分为急性发作性和慢性持续性两种。以下关于急性发作性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出现在癫痫发作前、发作时、发作后,成为癫痫发作的组成部分或单独发作B.发作有突然性、短暂性及反复性的特点C.可表现为感觉、知觉、思维障碍及精神运动性发作D.可表现为心境恶劣或短暂分裂样发作E.可表现为人格改变及智能障碍9.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预后好,无后遗症B.EEG在疾病急性期异常程度最高C.EEG随着病情的恢复也逐渐恢复正常D.EEG随着疾病的进展异常程度逐渐减轻E.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为终生免疫
8、性疾病,治愈后不复发10.有利于防治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分数:2.00)A.患者留在医院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返回工作岗位B.可通过预防性心理治疗防止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C.精神症状严重时可大剂量抗精神病药与抗焦虑药联合治疗D.可给予小剂量的抗焦虑剂E.可应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减轻症状11.胰腺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错误的是(分数:2.00)A.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均可导致精神障碍B.急性胰腺炎所致精神障碍与多脏器功能衰竭有关C.慢性胰腺炎所致精神障碍主要有神经衰弱、抑郁、谵妄和错乱状态D.胰腺癌所致精神障碍以抑郁为主,精神运动性抑制明显E.胰腺癌伴发精神障碍可出现幻
9、觉妄想状态12.有关呆小症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躯体矮小B.智力障碍C.精神运动性抑制常见D.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E.情感淡漠常见13.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精神症状的发生率约 1750B.多发生于女性,男女比例为 1:79C.神经精神症状常出现于疾病晚期,亦可出现于疾病静止期D.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较多见E.精神症状可适当使用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14.铅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药物不包括(分数:2.00)A.奋乃静B.巯乙胺C.二巯基丁二酸钠D.二巯基丙醇E.依地酸钙钠15.在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 3版(CCMD-3)中,心理生理障碍和心
10、身疾病的主要区别是(分数:2.00)A.两者没有区别B.两者区别的标准是有无形态学变化C.两者区别的标准是疾病的严重程度D.两者区别的标准是与心理因素关系的密切程度E.两者区别的标准是有无生理障碍16.以下有关自杀的概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自杀是“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B.自杀者把自杀行动看作是解决某种问题的最好办法C.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D.广义的自杀论者认为自杀指有害生命的一切人类行为E.广义的自杀论者认为意识障碍者的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因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17.自杀意念是指(分数:2.00)A.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B.有毁
11、灭自我的行为,但并未导致死亡C.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D.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E.反映死亡愿望并不强烈的一种行为18.在自杀的社会学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自杀不仅是个人决定的行为,也受社会环境影响B.独身、离婚、丧偶者自杀率高于婚姻稳定者C.高社会阶层者的自杀率最低D.国外资料显示,在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约为 3:1E.社会文化对自杀率也有影响精神病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试卷 9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人格 E自我意识(分数:6.00)(1).在人格
12、结构中,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体征,称为(分数:2.00)A.B. C.D.E.解析:(2).哪项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分数:2.00)A. B.C.D.E.解析:(3).在人格结构中哪项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用的言行上(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能力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完成各种活动都需要的共同能力。特殊能力是从事某种特殊活动或专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
13、的性情、秉性和脾气。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特征的核心,受意识倾向性的制约,能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本质属性。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和功能性。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它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A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 B精神活动内部的分裂及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 C情感或心境的高涨或低落 D对生活情景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 E常在精神刺激之后发生下列疾病的特征表现分别是(分数:6.00)(1).精神分裂症(分数:2.00)A.B. C.D.E
14、.解析:(2).癫痫发作(分数:2.00)A. B.C.D.E.解析:(3).分离转换性障碍(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经系统疾病,由各种原因引起,以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运动、感觉、行为、自主神经等不同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及智能障碍,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心境障碍以情感或心境的高涨或低落等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广泛性焦虑症是以慢性的、弥散性的对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为特征,伴有自主神经
15、功能兴奋症状及运动性不安等。分离转换性障碍发作有时需与癫痫发作相鉴别,分离转换性障碍起病有心因,一般均在明显的精神刺激之后发生,可表现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一般来说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无阳性结果,常表现自我中心和爱表演的个性特征,通过暗示或自我暗示发病,暗示治疗有效。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患者男,13 岁,学生。45 天前诉腹痛,父母为了不影响学习在家里让孩子服阿托品一片治疗,腹痛缓解。34 个小时前因为腹痛再次加重,患者一时心急自服阿托品 67 片止痛后上学,到校后满脸通红,口齿不清,突然诉看到“有狰狞人头像,地上有蛇等”,急躁、紧张、害怕,
16、打同学,被老师送医院就诊。(分数:6.00)(1).此患者目前哪种精神症状比较肯定(分数:2.00)A.被害妄想B.情绪低落C.幻觉 D.人格解体E.康金斯基综合征解析:(2).该患者最应考虑何种疾病的诊断(分数:2.00)A.一氧化碳中毒B.精神分裂症C.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D.抗胆碱能药物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 E.急性脑炎所致的精神障碍解析:(3).抗胆碱能药物中毒时的精神障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意识障碍少见B.交感神经抑制C.副交感神经兴奋D.可以出现错觉和幻觉 E.出现精神症状时应该首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解析:解析:该患者男性,13 岁,因腹痛后在使用阿托品 67 片后
17、出现精神失常,患者诉看到有“狰狞人头像,看到地上有蛇等”,而未被其他同学证实,是幻视的可能性较大。另外从描述中未发现有比较典型的被害妄想、情绪低落、人格解体、康金斯基综合征的表现。其临床特点为: 因腹痛后有使用大剂量阿托品史; 然后出现精神失常; 精神症状有幻视、恐惧、害怕,冲动攻击行为等; 有阿托品过量的体征,如满脸通红,口齿不清等。因此,考虑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抗胆碱能药物有阻断乙酰胆碱能的作用,因而此类药物中毒时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其中毒时精神障碍表现是:意识障碍最多见,可以为嗜睡、谵妄、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常出现鲜明生动的错觉和幻觉。对精
18、神障碍的治疗可给予抗焦虑药物以及巴比妥类药物,一般不宜使用精神病药物治疗。患者女,19 岁。家人发现患者半年前出现在晚上入睡约 1小时后,突然起床,吃东西,开抽屉拿东西,眼神茫然,数分钟后又自行上床入睡。次日均否认这些行为。发作没有规律,有时一周一次,有时几周一次,遂来就诊。(分数:6.00)(1).该患者首先需要考虑的诊断是(分数:2.00)A.夜惊B.癫痫 C.睡行症D.失眠症E.精神分裂症解析:解析:成年人经常出现睡行发作,首先需要排除精神运动性癫痫的可能,相对于其他可能的诊断,癫痫带来的风险最大,所以首先要考虑癫痫的诊断。(2).患者肝肾功能、心电图、脑电图、头部 MRI等检查均未见异
19、常,观察 2个月后症状无明显改变,此时,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分数:2.00)A.夜惊B.癫痫C.睡行症 D.失眠症E.精神分裂症解析:解析:脑电图等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提示患者诊断为癫痫的可能性较小,应考虑睡行症的诊断。(3).此患者合适的治疗是(分数:2.00)A.氟西汀B.地西泮 C.利培酮D.碳酸锂E.卡马西平解析:解析:对睡行症患者而言,发作不频繁者不需要药物治疗,对发作频繁者可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延长生理睡眠。三、A1/A2 型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分数:2.00)A.感觉与知觉B.客观现实 C.认知过程D.反映活动E.想象解析:解析:大脑是心理的
20、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人脑必须在客观现实的影响下才能实现其反映的功能,从而把客观存在转化为主观的心理。因此,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2.比较微弱又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指的是(分数:2.00)A.情绪B.心境 C.应激D.激情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情绪状态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情绪活动在强度、紧张性和持续性上的综合表现。人类有三种基本的情绪状态,分别是: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情。如心情舒畅、郁郁寡欢、恬静、烦闷等,都是心境的表现。它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感色彩。例如,当人心情愉快时,无论遇到什么事心里都乐滋
21、滋的“人逢喜事精神爽”,正是心境弥漫性的表现。激情是强烈的、时间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惊恐、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激情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对立意识的冲突、过度的抑制或兴奋引起的。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往往会遇到突如其来的事件和意想不到的危险,它要求人们立即做出决策,并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以应付这些突然事件,这时产生的情绪状态就是应激。3.在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中,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与自我同一性混乱相冲突的时期是(分数:2.00)A.婴儿期B.幼儿期C.儿童期D.青少年期 E.成年早期解析:4.青春期主
22、要的心理特点不包括哪项(分数:2.00)A.心理发展走向成熟,又尚未成熟B.自我意识矛盾C.心理代沟D.理想与现实的矛盾E.缺乏自我意识 解析:5.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人格在下列哪项维度上是比较稳定的(分数:2.00)A.神经质B.内向性 C.开放性D.适应性E.精神质解析:6.有关阿尔波特的功能自主不恰当的说法是(分数:2.00)A.是对动机理论的概括B.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 C.可独立与外部奖赏而存在D.一个健康的人,其过去的动机和目前的动机在机能上没有联系E.动机有自我保持性解析:7.关于群体动力学理论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对一个群体的分析,不能由分析群体中的个人的
23、状况来实现B.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C.研究群体内人际关系、群体形成、群体的凝聚力、领导决策及小群体分化等D.对一个群体的分析,可以通过分析群体中的个人的状况来实现 E.该理论是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而建立的解析:解析:勒温将群体视为一个动力整体。他认为,对一个群体的分析,不能由分析群体中的个人的状况来实现。群体大于个人之和,有其独有的属性,必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群体动力学基于整体比部分重要的观点,认为群体作为一种由内在关系组成的系统,其影响力或作用远大于互不相干的个体。8.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多样,大致分为急性发作性和慢性持续
24、性两种。以下关于急性发作性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出现在癫痫发作前、发作时、发作后,成为癫痫发作的组成部分或单独发作B.发作有突然性、短暂性及反复性的特点C.可表现为感觉、知觉、思维障碍及精神运动性发作D.可表现为心境恶劣或短暂分裂样发作E.可表现为人格改变及智能障碍 解析:9.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预后好,无后遗症B.EEG在疾病急性期异常程度最高C.EEG随着病情的恢复也逐渐恢复正常 D.EEG随着疾病的进展异常程度逐渐减轻E.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为终生免疫性疾病,治愈后不复发解析:解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预后差
25、,有报道其自然死亡率为 70,采用阿糖腺苷治疗的病死率为 40;本病的 EEG异常率达 8596,一般在急性期 EEG异常程度轻,随着疾病的进展异常程度逐渐加重,在疾病的高峰期异常程度最高,随着病情的恢复 EEG也逐渐恢复正常;在疾病的恢复期病毒可能潜伏于脑内一定部位,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毒再趋活跃,其复发率为 10。10.有利于防治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分数:2.00)A.患者留在医院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返回工作岗位B.可通过预防性心理治疗防止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C.精神症状严重时可大剂量抗精神病药与抗焦虑药联合治疗 D.可给予小剂量的抗焦虑剂E.可应用改善脑代谢
26、的药物减轻症状解析:解析:由于受伤前人格和受伤场合在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发生上所起的作用较脑部损伤本身更为重要。因此,对于大多数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留在医院的时间不宜过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返回工作岗位;对于病前人格缺陷者可通过预防性心理治疗防止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生;如果脑外伤后出现慢性精神障碍,可根据表现的形式可予以短时间小剂量抗焦虑、抗抑郁或抗精神病药物,因这些药物对认知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禁止大剂量应用抗精神病或抗焦虑药物。11.胰腺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错误的是(分数:2.00)A.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均可导致精神障碍B.急性胰腺炎所致精神障碍与多脏器功能衰竭有关C.慢性胰腺炎所致
27、精神障碍主要有神经衰弱、抑郁、谵妄和错乱状态D.胰腺癌所致精神障碍以抑郁为主,精神运动性抑制明显 E.胰腺癌伴发精神障碍可出现幻觉妄想状态解析:解析:引起精神障碍的胰腺疾病包括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等。急性胰腺炎往往由于胰腺出血或坏死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影响脑功能。慢性胰腺炎所致精神障碍主要有神经衰弱、抑郁、谵妄和错乱状态。胰腺癌所致精神障碍以抑郁、焦虑、悲观为主,但精神运动性抑制不明显,也可出现幻觉妄想状态。12.有关呆小症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躯体矮小B.智力障碍C.精神运动性抑制常见D.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见 E.情感淡漠常见解析:解析:呆小症以躯体矮小和智力障碍为特征。精
28、神障碍表现为:智力障碍,发育不良。意志障碍,精神运动性抑制,活动慢、迟缓、冷淡、孤独。情感反应迟钝或淡漠,对周围不关心。13.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精神症状的发生率约 1750B.多发生于女性,男女比例为 1:79C.神经精神症状常出现于疾病晚期,亦可出现于疾病静止期 D.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较多见E.精神症状可适当使用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解析:解析:SLE 多发生于女性,男女比例为 1:71:9,精神症状是 SLE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生率约1750。神经精神症状常出现于疾病晚期,亦可出现于疾病初期,有神经精神(NP)狼疮表现的均为病情活动患者。急性脑器质性
29、精神障碍较多见,可表现为谵妄状态,幻觉、妄想、猜疑以及冲动行为和情绪波动等。精神症状可适当使用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但应注意治疗 SLE的药物本身可引起精神症状。14.铅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药物不包括(分数:2.00)A.奋乃静B.巯乙胺C.二巯基丁二酸钠D.二巯基丙醇 E.依地酸钙钠解析:解析:铅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包括:驱铅病因治疗: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是依地酸钙钠,其次还有二巯基丁二酸钠等,有机铅中毒可以使用巯乙胺;对于精神症状可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如奋乃静、氯丙嗪等。二巯基丙醇为汞中毒的解毒剂。因此,根据题意 D应该为正确答案。15.在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 3版(CCM
30、D-3)中,心理生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的主要区别是(分数:2.00)A.两者没有区别B.两者区别的标准是有无形态学变化 C.两者区别的标准是疾病的严重程度D.两者区别的标准是与心理因素关系的密切程度E.两者区别的标准是有无生理障碍解析:解析:在 CCMD-3中,区别心理生理障碍和心身疾病两者的标准是有无形态学变化,凡是有形态学变化的均列入心身疾病中。16.以下有关自杀的概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自杀是“有意或者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B.自杀者把自杀行动看作是解决某种问题的最好办法C.自杀是有意的自我伤害导致的死亡D.广义的自杀论者认为自杀指有害生命的一切人类行为E.广义的自杀论者
31、认为意识障碍者的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因其行为失去控制力,不应作为自杀 解析:解析:广义的自杀论者认为自杀是指有害生命的一切人类行为。17.自杀意念是指(分数:2.00)A.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 B.有毁灭自我的行为,但并未导致死亡C.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导致了死亡D.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E.反映死亡愿望并不强烈的一种行为解析:解析:自杀是指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根据自杀发生的情况,一般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三种形式。自杀意念是指有寻死的愿望,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自杀未遂是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自杀死亡则为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并
32、导致了死亡。18.在自杀的社会学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自杀不仅是个人决定的行为,也受社会环境影响B.独身、离婚、丧偶者自杀率高于婚姻稳定者C.高社会阶层者的自杀率最低 D.国外资料显示,在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约为 3:1E.社会文化对自杀率也有影响解析:解析:总的来说,自杀率是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进入老年后上升更加明显,14 岁以下儿童自杀死亡者罕见。国外资料显示,在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约为 3:1,而在自杀未遂者中男女性别比约为 1:3,而我国男女两性的自杀率却是 1:11。独身、离婚、丧偶者中自杀率高于婚姻状况稳定者,混乱或冲突性的家庭关系自杀率高,关系和睦、气氛融洽的家庭自杀率低。在已婚者中,无子女者的自杀率高于有子女者。社会各阶层的自杀率两侧高,呈“U”字形,失业者、无固定职业者、非技术工人及高社会阶层的自杀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