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病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4.00)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E知觉的对比性(分数:6.00)(1).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分数:2.00)A.B.C.D.E.(2).医生在查房时,会把问诊患者的声音、表情、动作等作为知觉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人或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这是(分数:2.00)A.B.C.D.E.(3).对一张 X线片,不懂医学知识的人,是无法从中得到具体信息的,而放
2、射科医师就能从 X线片中看出身体某部分的病变情况,这是(分数:2.00)A.B.C.D.E.A角色不清 B镜像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采择 E角色失败(分数:8.00)(1).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不能恰当的识别(分数:2.00)A.B.C.D.E.(2).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分数:2.00)A.B.C.D.E.(3).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间断的现象(分数:2.00)A.B.C.D.E.(4).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分数:2.00)A.B.C.D.E.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患者女,43 岁。因多饮、多食、多尿、口干、消瘦
3、6个月,1 个月前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乏力、易流泪等症状,曾流露过轻生的念头。自诉既往体健,从未生过病。(分数:6.00)(1).对帮助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项目是(分数:2.00)A.甲状腺功能检查B.空腹血糖检测C.ECG检查D.血氨检查E.Hamilton抑郁量表评定(2).如检查发现空腹血糖为 118mmolL,此时最合理的治疗措施应为(分数:2.00)A.控制糖尿病B.控制糖尿病+SSRI+心理治疗C.单独使用 SSRID.心理治疗E.控制糖尿病+心理治疗(3).门诊治疗 1周后,患者出现乱语,说神道鬼,害怕,多疑,夜晚失眠。治疗时下列哪种药物需要慎用或禁用(分数:2.00)A.氯氮
4、平B.氟哌啶醇C.地西泮D.阿普唑仑E.多塞平患者女,29 岁。患者 3个月前结婚,诉每当进行性生活时就感到阴部疼痛,导致丈夫无法将阴茎插人,因此无法完成性生活而就诊。患者诉自幼认为性生活是肮脏、邪恶的事情,对性生活一直有抵触情绪,是迫于家人和社会的压力而结婚。体查和妇科检查均未见异常。(分数:6.00)(1).该患者最有可能是(分数:2.00)A.性功能障碍B.性心理障碍C.抑郁症D.性知识的问题,不是疾病E.性冷淡(2).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是(分数:2.00)A.心理治疗B.抗抑郁药C.抗精神病药D.抗焦虑药E.无需治疗(3).此类患者的可能病因不包括(分数:2.00)A.性知识缺乏B.有
5、过性创伤C.夫妻配合不好D.对性行为态度不正确E.性取向障碍三、A1/A2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人的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分数:2.00)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E.反应活动2.有关挫折后的直接反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攻击行为B.情感淡漠C.退行D.绝望反应E.回避3.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属于特殊能力的是(分数:2.00)A.记忆能力B.学习能力C.数学能力D.观察能力E.想象能力4.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分数:2.00)A.新生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期E.少年期5.青春期难应对的问题
6、一般不包括(分数:2.00)A.社会适应B.情绪情感C.性困扰D.自我意识矛盾E.学习困难6.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和弗洛伊德的区别在于(分数:2.00)A.是否承认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B.是否承认儿童发展的阶段性C.是否属于环境决定论D.本我决定人格的发展E.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7.关于符号互动理论下列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符号互动理论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B.始于 20世纪 30年代,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C.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D.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主要代表人物E.可分为芝加哥学派(威因斯坦)和艾奥瓦学派(库利)8.关于病毒性脑炎所
7、致精神障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感染症状或明确的病前感染史B.在运动兴奋或运动抑制的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随疾病的进展逐渐加深C.以精神障碍为主的散发性脑炎的神经系统体征,大多在精神症状之前出现,而且部位和性质恒定不变D.恢复期血清抗体的滴度可比急性期增高 4倍以上E.脑脊液中可查到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抗体9.有关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临床上如发现患者有意识、智能、定向或记忆方面的异常时,就应想到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可能性B.有躯体疾病的依据,精神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C.有证据显示精神障碍的出现与躯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8、有时间上的密切联系,躯体疾病在先,精神症状发生其后;若精神症状出现在先,则不能诊断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D.精神障碍常因躯体疾病的好转而好转,或因躯体疾病的恶化而加重E.严重程度达到现实检验能力减退和社会功能受损10.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精神障碍与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发生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B.精神障碍有特异性,不同躯体疾病表现各异的精神症状C.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脑病综合征D.具有相应躯体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阳性发现E.病程与预后取决于原发躯体疾病的状况与治疗是否得当11.以下有关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不正确的是(分数:2.00)
9、A.在甲状腺危象时可给予哌替啶、氯丙嗪和异丙嗪等治疗B.老年患者常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乏力、厌食、消瘦C.谵妄或错乱状态常提示甲状腺危象D.紧张、敏感、情感不稳是甲亢精神障碍的三主症E.约 30的甲亢患者存在 TSH受体自身抗体12.糖尿病伴有的精神障碍最常见的是(分数:2.00)A.精神运动性兴奋B.抑郁和焦虑C.认知障碍D.意识障碍E.幻觉、妄想13.关于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了抑制B.中枢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C.毒蕈碱样症状出现的较晚D.阿托品可以消除或减轻蕈碱样症状等E.呼出的气体有大蒜味14.属于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的是(分
10、数:2.00)A.以类似表现作为自己为别人治病的手段B.以类似表现作为获得财物或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C.可以随意自我诱发或自我终止D.练功者在暗示下进入自我诱发的意识改变状态E.由气功间接引起15.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判定精神患者是否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应(分数:2.00)A.由有关医疗部门鉴定B.由有关医疗部门和法院共同鉴定C.由法院认定D.由法院和公安机关共同调查认定E.由公安机关和有关的医疗部门共同鉴定16.一个原本正常的人,多次醉酒后意识障碍时多次出现犯罪行为,应评定为(分数:2.00)A.部分责任能力B.无责任能力C.视具体情况判定为无责任能力或部分责任能力D.完全责任能力E.视具
11、体情况判定为部分责任能力或完全责任能力17.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出现犯罪行为时评定责任能力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其辨认能力削弱,应为部分责任能力B.尽管其辨认能力削弱,但由于这类人格障碍治疗效果差,且危害大,应评为完全责任能力C.其辨认能力存在,但从人道主义出发,应评为部分责任能力D.其辨认能力充分,应评为完全责任能力E.1由于其控制能力削弱,应为部分责任能力精神病学中级(相关专业知识)-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14.00)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E知觉的对比性(分数:6.0
12、0)(1).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分数:2.00)A.B.C.D. E.解析:(2).医生在查房时,会把问诊患者的声音、表情、动作等作为知觉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人或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这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对一张 X线片,不懂医学知识的人,是无法从中得到具体信息的,而放射科医师就能从 X线片中看出身体某部分的病变情况,这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四个基
13、本特性。整体性指虽然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选择性指人在知觉时,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理解性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恒常性指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恒定。A角色不清 B镜像冲突 C角色中断 D角色采择 E角色失败(分数:8.00)(1).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不能恰当的识别(分数:2.00)A. B.C.D.E.解析:(2).公众对社
14、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分数:2.00)A. B.C.D.E.解析:(3).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间断的现象(分数:2.00)A.B.C. D.E.解析:(4).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分数:2.00)A.B.C.D.E. 解析: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患者女,43 岁。因多饮、多食、多尿、口干、消瘦 6个月,1 个月前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乏力、易流泪等症状,曾流露过轻生的念头。自诉既往体健,从未生过病。(分数:6.00)(1).对帮助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项目是(分数:2.00)A.甲状腺功能检查B.空腹血糖检测 C.ECG检查D.血
15、氨检查E.Hamilton抑郁量表评定解析:(2).如检查发现空腹血糖为 118mmolL,此时最合理的治疗措施应为(分数:2.00)A.控制糖尿病B.控制糖尿病+SSRI+心理治疗 C.单独使用 SSRID.心理治疗E.控制糖尿病+心理治疗解析:(3).门诊治疗 1周后,患者出现乱语,说神道鬼,害怕,多疑,夜晚失眠。治疗时下列哪种药物需要慎用或禁用(分数:2.00)A.氯氮平 B.氟哌啶醇C.地西泮D.阿普唑仑E.多塞平解析:解析:患者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首先考虑糖尿病。故检查血糖最为有意义。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均能在改善抑郁症状的同时促进血糖控制,并
16、全面改善其功能状态。新一代抗抑郁药因安全性好、耐受性较高,不良反应小,临床推荐使用,如 SSRI。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依从性,与药物治疗合用效果更显著。不少抗精神病药物能引起血糖升高,有可能咖重已存在的糖尿病或诱发新的糖尿病。尤其以氯丙嗪、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等较为明显。这一不良反应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很可能是通过 5-HT1A受体,对胰腺 细胞产生直接抑制作用,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或胰岛素分泌减少所致。氟哌啶醇、地西泮、阿普唑仑,多塞平对血糖影响较少或无影响,故可选用。患者女,29 岁。患者 3个月前结婚,诉每当进行性生活时就感到阴部疼痛,导致丈夫无法将阴茎插人,因此无法完成性生活而就诊
17、。患者诉自幼认为性生活是肮脏、邪恶的事情,对性生活一直有抵触情绪,是迫于家人和社会的压力而结婚。体查和妇科检查均未见异常。(分数:6.00)(1).该患者最有可能是(分数:2.00)A.性功能障碍 B.性心理障碍C.抑郁症D.性知识的问题,不是疾病E.性冷淡解析:(2).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是(分数:2.00)A.心理治疗 B.抗抑郁药C.抗精神病药D.抗焦虑药E.无需治疗解析:解析:该患者治疗原则以消除心理障碍为主,鼓励夫妻双方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纠正不良的性行为习惯,学习培养建立新的配合默契的性行为。(3).此类患者的可能病因不包括(分数:2.00)A.性知识缺乏B.有过性创伤C.夫妻配合不
18、好D.对性行为态度不正确E.性取向障碍 解析:解析:引起阴道痉挛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包括对性生活的极端恐惧、对性知识的缺乏、夫妻感情不和以及遭受过性暴力等,但性取向的问题如同性恋一般不会导致阴道痉挛。三、A1/A2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人的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分数:2.00)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E.反应活动解析: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为了具体研究的需要,通常将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两大方面。人在认识和对待事物时产生的心理现象,具有鲜明的动态特征,其活动呈一个明显的发生、发展或变化
19、过程,心理学上将这类心理现象统称为心理过程,其具体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部分。与心理过程相比较,个性是心理现象的静态特征的表现。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2.有关挫折后的直接反应,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攻击行为B.情感淡漠C.退行D.绝望反应E.回避 解析:解析:当趋向既定目标的进程受阻或被延搁时出现的反应就称作挫折,其主要来源之一是动机冲突。挫折后的直接反应有攻击行为、情感淡漠、绝望反应、退行。3.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属于特殊能力的是(分数:2.00)A.记忆能力B.学习能力C.数学能力 D.观察能力E.想象能力解析:4.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分
20、数:2.00)A.新生儿期B.婴儿期 C.幼儿期D.学龄期E.少年期解析:解析:言语发展是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基本在 1014 个月之间。5.青春期难应对的问题一般不包括(分数:2.00)A.社会适应B.情绪情感C.性困扰D.自我意识矛盾E.学习困难 解析:6.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和弗洛伊德的区别在于(分数:2.00)A.是否承认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B.是否承认儿童发展的阶段性C.是否属于环境决定论D.本我决定人格的发展E.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解析:7.关于符号互动理论下列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符号互动理论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
21、行为中的作用B.始于 20世纪 30年代,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C.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D.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主要代表人物E.可分为芝加哥学派(威因斯坦)和艾奥瓦学派(库利) 解析:解析:符号互动论是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始于 20世纪 30年代。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有学者把符号互动论分为两派,一是芝加哥学派(布鲁默、库利、米德、杜威等),另一是艾奥瓦学派(库恩、威因斯坦等)。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8.关于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
2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感染症状或明确的病前感染史B.在运动兴奋或运动抑制的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随疾病的进展逐渐加深C.以精神障碍为主的散发性脑炎的神经系统体征,大多在精神症状之前出现,而且部位和性质恒定不变D.恢复期血清抗体的滴度可比急性期增高 4倍以上E.脑脊液中可查到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抗体解析:解析:精神症状为主的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神经系统体征,一般出现在精神症状之后,而且不一定恒定存在,体征的部位及性质亦可改变,甚至有些病例整个病程中不出现意识障碍及神经系统体征,诊断主要依靠对器质性精神症状的重视。9.有关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不正确的
23、是(分数:2.00)A.临床上如发现患者有意识、智能、定向或记忆方面的异常时,就应想到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可能性B.有躯体疾病的依据,精神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C.有证据显示精神障碍的出现与躯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时间上的密切联系,躯体疾病在先,精神症状发生其后;若精神症状出现在先,则不能诊断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D.精神障碍常因躯体疾病的好转而好转,或因躯体疾病的恶化而加重E.严重程度达到现实检验能力减退和社会功能受损解析:解析: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出现与躯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时间上的密切联系,一般躯体疾病在先,精神症状发生在其后,但有些躯体疾病的早期难以发现,比较隐蔽,或未能引起注意,而造成
24、精神症状出现在先的假象。10.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精神障碍与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发生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B.精神障碍有特异性,不同躯体疾病表现各异的精神症状 C.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脑病综合征D.具有相应躯体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阳性发现E.病程与预后取决于原发躯体疾病的状况与治疗是否得当解析:解析: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发生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急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也可由急性期迁延而来。在急性期、慢性期、迁延期均可以叠加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及神经症症
25、状等;精神障碍缺少独特症状,同一疾病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症状,不同疾病又可表现出类似的精神症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及时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11.以下有关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在甲状腺危象时可给予哌替啶、氯丙嗪和异丙嗪等治疗B.老年患者常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乏力、厌食、消瘦C.谵妄或错乱状态常提示甲状腺危象D.紧张、敏感、情感不稳是甲亢精神障碍的三主症E.约 30的甲亢患者存在 TSH受体自身抗体 解析:解析:紧张,敏感,情感不稳是甲亢精神障碍的三主症。老年患者常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乏力、厌食、消瘦等,易误诊为抑郁症。意识障碍
26、以谵妄常见,常提示甲状腺危象的可能,在甲状腺危象时可给予哌替啶、氯丙嗪和异丙嗪等进行人工冬眠治疗,降低体温。约 90甲亢患者存在 TSH受体自身抗体。12.糖尿病伴有的精神障碍最常见的是(分数:2.00)A.精神运动性兴奋B.抑郁和焦虑 C.认知障碍D.意识障碍E.幻觉、妄想解析:解析: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是抑郁和焦虑,两者可共存或交替出现。慢性糖尿病患者可见轻度认知障碍或轻度痴呆,可能是由于反复低血糖或脑动脉硬化的原因。在发生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情加重后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包括谵妄状态。13.关于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不正确的是(分数:2.0
27、0)A.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了抑制B.中枢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C.毒蕈碱样症状出现的较晚 D.阿托品可以消除或减轻蕈碱样症状等E.呼出的气体有大蒜味解析:解析: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机制是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了抑制,丧失了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造成大量的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枢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临床上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中毒患者呼出的气体可以有大蒜味,毒蕈碱样症状常常较早的出现。特效解毒剂阿托品可以消除或减轻毒蕈碱样症状等。因此,根据题意答案 C为正确答案。14.属于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的是(分数:2.00)A.以类似表现作为自己为别人治病的手段B.以类似表现作
28、为获得财物或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C.可以随意自我诱发或自我终止D.练功者在暗示下进入自我诱发的意识改变状态 E.由气功间接引起解析:解析:气功(民间健身术)偏差所致精神障碍是练功者在锻炼过程中直接引起的精神障碍,患者不能随意自我诱发或自我终止。临床表现包括:感知觉障碍:无明显的精神失常,而仅有一些感知障碍,即所谓“出现特异功能”的异常体验。如练功者体验到“气”或“真气”在体内运行,能感受到周围人发出的气,自己的气也能影响别人等。精神障碍:如类分裂症样精神障碍、类癔症综合征精神障碍、类躁狂或抑郁综合征以及类神经症综合征。不包括练功者以类似表现作为替别人治病或作为获得财物等手段。15.我国有关法律规
29、定,在判定精神患者是否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应(分数:2.00)A.由有关医疗部门鉴定 B.由有关医疗部门和法院共同鉴定C.由法院认定D.由法院和公安机关共同调查认定E.由公安机关和有关的医疗部门共同鉴定解析:16.一个原本正常的人,多次醉酒后意识障碍时多次出现犯罪行为,应评定为(分数:2.00)A.部分责任能力B.无责任能力C.视具体情况判定为无责任能力或部分责任能力D.完全责任能力 E.视具体情况判定为部分责任能力或完全责任能力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17.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出现犯罪行为时评定责任能力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其辨认能力削弱,应为部分责任能力B.尽管其辨认能力削弱,但由于这类人格障碍治疗效果差,且危害大,应评为完全责任能力C.其辨认能力存在,但从人道主义出发,应评为部分责任能力D.其辨认能力充分,应评为完全责任能力 E.1由于其控制能力削弱,应为部分责任能力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