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33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A4 型题(总题数:4,分数:22.00)患儿男,8 岁。从小就比同龄很多小孩笨些,学东西慢,但活动量大,从小走路时喜欢跑着走,到哪里都是手脚动个不停,翻箱倒柜爬窗户;脾气大,有任何要求家人都要答应,否则便哭闹不止。上小学后学习总跟不上,成绩在班里排倒数几名,老师觉得他智商有问题。(分数:4.00)(1).若该患儿韦氏智测提示:智商(IQ)72,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儿童多动综合征B.精神发育迟滞C.儿童情绪障碍D.对立违抗障碍E.孤独症(2).进一步向老师和患者父母了解情况,得知
2、患儿做作业常拖拉,在课堂上小动作多,找人小声讲话,东张西望,有时下地跑,常打人和损坏公物,患儿父母为此常要疲于跟其他小孩的父母及学校道歉,其他小朋友也不愿和他玩。此患儿目前最应该得到的治疗是(分数:2.00)A.特殊教育训练B.行为矫正治疗C.家庭治疗D.药物治疗E.听觉统合训练患者男,15 岁,初中二年级学生。家人老师都反映其很聪明,小学成绩一直较好,上初中后学习成绩逐渐退步来诊。患者自诉上课喜欢招惹别人,扯邻座同学的头发,并自诉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忘事,丢三落四,逃避做作业。父母觉得他脾气很差,和他们处不来,甚至觉得他有意对抗他们。(分数:6.00)(1).若患者诉其并非有意对抗父母,
3、只是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则此患者最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分数:2.00)A.多动综合征B.青春期情绪问题C.青春期行为问题D.品行障碍E.精神分裂症(2).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是(分数:2.00)A.认知治疗+行为治疗B.家庭治疗+行为治疗C.父母培训+认知治疗+行为治疗D.药物治疗+父母培训+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社会化技能训练E.行为治疗+药物治疗(3).若患者有睡眠问题,同时常感烦躁、坐立不安,情绪也较低落,选用以下哪一种药物治疗可同时治疗多动又解决情绪问题(分数:2.00)A.哌甲酯控释剂B.哌甲酯C.盐酸托莫西汀D.可乐定贴片E.舍曲林患儿男,4 岁。1 岁前并未见明显异常,1 岁后家长发
4、现患儿不理人,目光不注视人,不会用言语表达要求,也不会用手指;1 岁前本已会叫爸妈,现在也不叫了。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也不会玩玩具,拿到任何玩具都喜欢闻。喜欢旋转的东西,常常一个人无目的地转圈,特别喜欢看天气预报。至今不会认颜色、大小、长短。大小便尚不能自理。(分数:6.00)(1).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考虑为(分数:2.00)A.Asperger综合征B.Rett综合征C.儿童孤独症D.Heller综合征E.以上均不是(2).该患儿同时伴有(分数:2.00)A.精神发育迟滞B.特殊语言发育障碍C.特殊运动发育障碍D.癫痫E.多动综合征(3).此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分数:2.00)A.家庭治疗
5、B.行为治疗C.认知治疗D.药物治疗E.教育训练患者女,5 岁。1 岁前妈妈就觉得她跟其他小孩不同,抱她的时候患儿不期待,没有愉悦满足的情感表达,目光一般不追随和注视大人,1 岁会走路,到目前为止仍不会叫爸妈,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总自己玩自己的,有时和别人凑到一起也只会搞破坏,不会玩过家家的游戏,不与人对视。(分数:6.00)(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Asperger综合征B.Rett综合征C.儿童孤独症D.Heller综合征E.精神分裂症(2).对此患者以下治疗不合适的是(分数:2.00)A.行为治疗B.教育训练C.感觉统合训练D.听觉统合训练E.小剂量利培酮治疗(
6、3).若患儿在培训班上表现明显小动作多,坐不住,很难配合训练,长时间治疗无进展,还影响其他人,则可优先考虑(分数:2.00)A.给予小剂量药物对症治疗B.暂不培训C.给患儿讲道理D.给予行为治疗E.必要时将患者约束起来二、A1/A2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有关利培酮的副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EPS反应与剂量无明显关系B.可引起 QT间期延长C.TD发生率高D.不会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E.小剂量时 EPS发生率相当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2.一位 45岁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到门诊进行常规的复查。经检查发现,该患者对几种抗精神病药物效果均不理想,比如利培酮、奥氮平、
7、舒必利、喹硫平等。门诊医生拟给该患者换用氯氮平。在换药之前,门诊医生最需要做的检查是:(分数:2.00)A.EEGB.甲状腺功能检查C.肝功能检查D.血常规检查E.血尿素氮3.关于快速循环型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1年内发作 4次以上B.多见于女性和双相型患者C.使用抗抑郁药可促发或加重发作D.在抑郁相时应使用抗抑郁剂E.理想的治疗是单用心境稳定剂长期治疗4.患者女,20 岁。因兴奋话多、冲动住院。服用碳酸锂 15gd 和氯氮平 200mgd 治疗 2周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患者仍表现易激惹。此时合适的处理是(分数:2.00)A.将碳酸锂加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B.将氯
8、氮平加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C.将碳酸锂减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D.将氯氮平减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E.将碳酸锂和氯氮平同时减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以下不是神经症的临床症状的是(分数:2.00)A.焦虑B.抑郁C.强制性思维D.慢性疼痛E.恐惧6.下列哪项是治疗癔症的经典方法(分数:2.00)A.药物治疗B.暗示治疗C.电抽搐治疗D.行为治疗E.物理治疗7.患者男,18 岁,高中学生。既往正常但性格内向。因多次到百货商店行窃被拘留,由公安人员带来医院就诊。患者 4个月前由外地迁来本市,近 3个月来行为突然发生变化,三次无证开汽车受到处罚,情绪变得易激惹。初接触时与医生不合作,在几次心理治疗后变为合
9、作。该患者的临床表现最可能属于(分数:2.00)A.焦虑性适应障碍B.品行异常的适应性障碍C.情绪和品行混合的适应性障碍D.混合型情绪表现的适应性障碍E.未分型的适应性障碍8.谵妄患者发生精神运动性兴奋宜选用氟哌啶醇,其机制是(分数:2.00)A.抗胆碱作用较弱B.它的抗胆碱作用较强C.它的 一肾上腺素能作用较强D.它的 一肾上腺素能作用以及抗胆碱作用较弱E.它的抗多巴胺作用较弱9.下列属于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是(分数:2.00)A.酒精所致幻觉症B.柯萨科夫综合征C.Wemicke脑病D.震颤谵妄E.痴呆10.以下有关人格障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人格障碍一般始于未成年时期B.人
10、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一旦形成就会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C.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D.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其症状程度在成年后有所减轻E.部分人格障碍患者是成年后的心理社会应激所致11.由染色体畸变导致精神发育迟滞中,最常见的是(分数:2.00)A.脆性 X综合征B.Down综合征C.Turner综合征D.Klinefelter综合征E.Rett综合征12.多动综合征患儿在以下哪些场景中注意力维持最困难(分数:2.00)A.游乐场玩游戏时B.在课堂上反复抄生字时C.在家里帮妈妈打扫卫生时D.在动物园看野生动物时E.在野外写生课上13.一位 12岁女孩在养母的陪同下就诊。女孩表现安静
11、,但不与医生有目光接触。养母诉:“她存在交友困难并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也难以从全局看待所面临的问题,并经常迷失于所分配的任务的细节,她在人际互动中表现笨拙,但能清晰地发音并且写字很好”。她能告诉你根据一个草图来装配一台收音机的复杂细节。患者简要地与你交谈但还是显得不安,她否认有任何紧张、担心的情绪,未发现明显抑郁和精神病性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Asperger综合征B.孤独症C.回避症D.回避型人格障碍E.创伤后应激障碍14.以下哪种因素对心理治疗的疗效影响比较小(分数:2.00)A.治疗方法B.治疗者的交际能力C.治疗者的倾听、同情心D.患者的动机、求治欲E.医患关系15
12、.以下不属于家庭治疗技巧的为(分数:2.00)A.注重感情交流B.注重当前的问题C.强化、挖掘积极方面D.保持中立E.积极给予建议和决定16.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 15mgd 2 周后,疗效不明显又无明显副作用,下一步治疗应(分数:2.00)A.改用另一种抗精神病药B.加用另一种抗精神病药C.最好方法是换用氯氮平治疗D.加大奥氮平剂量E.维持原剂量,继续观察17.碳酸锂重度中毒时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对症支持治疗B.停用碳酸锂C.补充大量的高渗糖水D.血液透析E.利尿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 33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A4 型
13、题(总题数:4,分数:22.00)患儿男,8 岁。从小就比同龄很多小孩笨些,学东西慢,但活动量大,从小走路时喜欢跑着走,到哪里都是手脚动个不停,翻箱倒柜爬窗户;脾气大,有任何要求家人都要答应,否则便哭闹不止。上小学后学习总跟不上,成绩在班里排倒数几名,老师觉得他智商有问题。(分数:4.00)(1).若该患儿韦氏智测提示:智商(IQ)72,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儿童多动综合征 B.精神发育迟滞C.儿童情绪障碍D.对立违抗障碍E.孤独症解析:解析:此患儿智商处于临界正常的水平,应该能完成小学学业,因此考虑患儿的学习困难系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所致,不考虑精神发育迟滞及其他诊断。(2).进
14、一步向老师和患者父母了解情况,得知患儿做作业常拖拉,在课堂上小动作多,找人小声讲话,东张西望,有时下地跑,常打人和损坏公物,患儿父母为此常要疲于跟其他小孩的父母及学校道歉,其他小朋友也不愿和他玩。此患儿目前最应该得到的治疗是(分数:2.00)A.特殊教育训练B.行为矫正治疗C.家庭治疗D.药物治疗 E.听觉统合训练解析:解析:此患儿因冲动、行为控制能力差,有明显的学校及伙伴关系方面的社会功能损害,且严重影响学习,药物可改善其对冲动行为的控制能力,改善认知行为和交往的技能,因此应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社会化技能训练等治疗方法。患者男,15 岁,初中二年级学生。家人
15、老师都反映其很聪明,小学成绩一直较好,上初中后学习成绩逐渐退步来诊。患者自诉上课喜欢招惹别人,扯邻座同学的头发,并自诉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容易忘事,丢三落四,逃避做作业。父母觉得他脾气很差,和他们处不来,甚至觉得他有意对抗他们。(分数:6.00)(1).若患者诉其并非有意对抗父母,只是有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则此患者最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分数:2.00)A.多动综合征 B.青春期情绪问题C.青春期行为问题D.品行障碍E.精神分裂症解析:解析:题干所述为典型的以注意力不集中为主要表现的多动综合征,年长一些的患儿尤其易以注意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2).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是(分数:2.00)A.认知治疗
16、+行为治疗B.家庭治疗+行为治疗C.父母培训+认知治疗+行为治疗D.药物治疗+父母培训+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社会化技能训练 E.行为治疗+药物治疗解析:解析:患者因注意缺陷严重影响其学业和人际关系,应予以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其他治疗方法。(3).若患者有睡眠问题,同时常感烦躁、坐立不安,情绪也较低落,选用以下哪一种药物治疗可同时治疗多动又解决情绪问题(分数:2.00)A.哌甲酯控释剂B.哌甲酯C.盐酸托莫西汀 D.可乐定贴片E.舍曲林解析:解析:治疗多动综合征的药物有:中枢兴奋剂(哌甲酯、哌甲酯控释剂)、非中枢兴奋剂(盐酸托莫西汀,三环类抗抑郁剂如去甲米帕明、去甲替林,非三环类抗抑郁剂即丁胺苯丙
17、酮,抗高血压药)。其中,除中枢兴奋剂(哌甲酯、哌甲酯控释剂)及抗高血压药没有改善情绪的作用外,其余几种都因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而对情绪改善起到一定的作用。舍曲林不能够用于改善多动综合征的症状。患儿男,4 岁。1 岁前并未见明显异常,1 岁后家长发现患儿不理人,目光不注视人,不会用言语表达要求,也不会用手指;1 岁前本已会叫爸妈,现在也不叫了。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也不会玩玩具,拿到任何玩具都喜欢闻。喜欢旋转的东西,常常一个人无目的地转圈,特别喜欢看天气预报。至今不会认颜色、大小、长短。大小便尚不能自理。(分数:6.00)(1).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考虑为(分数:2.00)A.Asperg
18、er综合征B.Rett综合征C.儿童孤独症 D.Heller综合征E.以上均不是解析:解析:此题考点为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A、B、C、D 四项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以男孩多见,主要特征为严重的内向性孤独,对他人全面缺乏情感反应,言语发育不良或发育迟缓,刻板单调的行为方式,约 34 的患儿智力低下,该患儿符合上述特征。Asperger 综合征有类似儿童孤独症的某些特征,男孩多见,一般到学龄期 7岁左右才症状明显,和孤独症相比,它没有明显的言语和智能障碍。Rett 综合征是 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病,只见于女孩,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的手的刻板性扭转,目的性手部活动丧失及
19、过度换气,病程进展快,预后差。Heller 综合征又叫婴儿痴呆,一般 34 岁前发育正常,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各种能力迅速倒退(一般 1年内),下降至中到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水平,常会夭折。(2).该患儿同时伴有(分数:2.00)A.精神发育迟滞 B.特殊语言发育障碍C.特殊运动发育障碍D.癫痫E.多动综合征解析:解析:此题考点为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征。儿童孤独症有 34 伴有精神发育迟滞,该患儿有明显的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且发生于 18岁以前,故考虑患儿同时伴有精神发育迟滞。(3).此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分数:2.00)A.家庭治疗B.行为治疗C.认知治疗D.药物治疗E.教育训练 解析:解
20、析:此题考点为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孤独症至今病因未明,预后不好,早诊断早治疗很关键。教育训练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药物可用于有行为问题的患儿的对症治疗。患者女,5 岁。1 岁前妈妈就觉得她跟其他小孩不同,抱她的时候患儿不期待,没有愉悦满足的情感表达,目光一般不追随和注视大人,1 岁会走路,到目前为止仍不会叫爸妈,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总自己玩自己的,有时和别人凑到一起也只会搞破坏,不会玩过家家的游戏,不与人对视。(分数:6.00)(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Asperger综合征B.Rett综合征C.儿童孤独症 D.Heller综合征E.精神分裂症解析:解析:此题考点为儿
21、童孤独症的诊断。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社会交往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能与别人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方式,没有目光对视,表情贫乏,没有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或拒绝父母的拥抱和爱抚。在患者得到别人的关爱时也没有流露出愉快满足感。分不清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对待亲人和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于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在幼儿园多独处,不与同伴一起玩耍,没有观看其他儿童做游戏的兴趣,也缺乏参与其中的愿望。即使被迫与同伴在一起玩耍,也不会主动接触别人,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之中。
22、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一般在两、三岁时还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和最简单的句子,不可能用语言进行人际交流。四、五岁开始能说单词,然后说出简单句子,但仍然不会使用代词,或者错用代词,尤其是你、我、他等人称代词。患者可能突然讲出一些语句,但内容与当时的环境、与别人正在谈论的主题完全不相关。患者讲话时也毫不在意别人是否在听,好像是在自言自语。说话时语句单调平淡,缺乏抑扬顿挫和感情,很少注视对方的目光。不会主动地找人交谈,也不会向他人提出问题。常有模仿语言或刻板重复语言,如模仿曾经从电视里听到的句子,重复别人刚说过的话,或反复询问同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兴趣范围狭窄、动作行为刻板,表现为对于正常儿童所热
23、衷的活动、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却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段废铁丝、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下水道的流水等,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不厌倦。对玩具独有的特点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玩具的某一个非主要特征。(2).对此患者以下治疗不合适的是(分数:2.00)A.行为治疗B.教育训练C.感觉统合训练D.听觉统合训练E.小剂量利培酮治疗 解析:解析:此题考点为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孤独症尚无特效治疗,以教育训练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患者有一定帮助。有研究显示:通过行为治疗、感觉统合治疗及听觉统合治疗患者可学会一定的社会适应、运动及认知方面的特殊技能,对孤独症症状的改善有一定作用。小剂量抗精神病
24、药物多用于有刻板的冲动、自伤及伤人行为的患者,此患儿没有需要使用抗精神药的症状。(3).若患儿在培训班上表现明显小动作多,坐不住,很难配合训练,长时间治疗无进展,还影响其他人,则可优先考虑(分数:2.00)A.给予小剂量药物对症治疗 B.暂不培训C.给患儿讲道理D.给予行为治疗E.必要时将患者约束起来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孤独症的治疗。患儿 5岁,处于言语发育的重要阶段,目前言语发育基本缺乏,并有多动综合症状,可考虑小剂量中枢兴奋剂(如盐酸可乐定贴片)或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托莫西汀)控制多动综合症状,以抓紧时机训练。二、A1/A2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有
25、关利培酮的副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EPS反应与剂量无明显关系B.可引起 QT间期延长 C.TD发生率高D.不会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E.小剂量时 EPS发生率相当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解析:解析:利培酮 EPS副反应与剂量相关,小剂量时 EPS发生率低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迟发性运动障碍(TD)发生率低。也可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可引起 QT间期延长。2.一位 45岁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到门诊进行常规的复查。经检查发现,该患者对几种抗精神病药物效果均不理想,比如利培酮、奥氮平、舒必利、喹硫平等。门诊医生拟给该患者换用氯氮平。在换药之前,门诊医生最需要做的检查是:(分数:2.00)A.
26、EEGB.甲状腺功能检查C.肝功能检查D.血常规检查 E.血尿素氮解析:解析:氯氮平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该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在于粒细胞缺乏症。因此需要在治疗前,治疗中监测白细胞。3.关于快速循环型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1年内发作 4次以上B.多见于女性和双相型患者C.使用抗抑郁药可促发或加重发作D.在抑郁相时应使用抗抑郁剂 E.理想的治疗是单用心境稳定剂长期治疗解析:解析:快速循环型是在 1年内躁狂或抑郁发作 4次或以上,占双相障碍的 1320,多见于女性和双相型患者。使用抗抑郁药或甲状腺轴功能失调可促发或加重发作。因此抑郁相时不能使用抗
27、抑郁剂。理想的治疗是单用心境稳定剂长期治疗,但因对锂盐的疗效不好,最好选用丙戊酸盐。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4.患者女,20 岁。因兴奋话多、冲动住院。服用碳酸锂 15gd 和氯氮平 200mgd 治疗 2周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患者仍表现易激惹。此时合适的处理是(分数:2.00)A.将碳酸锂加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B.将氯氮平加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C.将碳酸锂减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D.将氯氮平减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E.将碳酸锂和氯氮平同时减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解析: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碳酸锂的不良反应及如何处理,该患者的诊断是明确的,是一个躁狂发作的急性期,使用了心境稳定剂(碳酸锂)和第二
28、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由于碳酸锂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因此在使用时容易出现中毒反应,早期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因此服用锂盐的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等情况,应警惕碳酸锂中毒的可能。本题中的碳酸锂剂量已经不低而且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差,因此应考虑为是碳酸锂剂量偏大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将碳酸锂减量,但氯氮平的剂量并不大,且患者目前仍有易激惹,如果将氯氮平减量,可能会导致患者行为紊乱,难于管理,所以本患者目前合理的处理是将碳酸锂适当减量观察,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以下不是神经症的临床症状的是(分数:2.00)A.焦虑B.抑郁C.强制性思维 D.慢性疼痛E.恐惧解析:解析:神经症
29、的症状繁多,最常见的症状有:脑功能失调症状,如精神易兴奋、易疲劳;情绪症状,如焦虑、恐惧、抑郁、易激惹;强迫症状;疑病症状;躯体不适症状,如慢性疼痛、头昏、自主神经症状群;睡眠障碍等。强制性思维系患者体验到强制性地涌入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该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有重要意义。6.下列哪项是治疗癔症的经典方法(分数:2.00)A.药物治疗B.暗示治疗 C.电抽搐治疗D.行为治疗E.物理治疗解析:7.患者男,18 岁,高中学生。既往正常但性格内向。因多次到百货商店行窃被拘留,由公安人员带来医院就诊。患者 4个月前由外地迁来本市,近 3个月来行为突然发生变化,三次无证开汽车受到处罚,情绪变得易激惹。初
30、接触时与医生不合作,在几次心理治疗后变为合作。该患者的临床表现最可能属于(分数:2.00)A.焦虑性适应障碍B.品行异常的适应性障碍 C.情绪和品行混合的适应性障碍D.混合型情绪表现的适应性障碍E.未分型的适应性障碍解析:解析:品行异常的适应性障碍属于适应性障碍的一种临床类型。品行异常的表现有对他人权利的侵犯,不履行法律责任,违反社会公德;常见的例子如逃学、毁坏公物、打架和饮酒过量等。这类病例多见于青少年。8.谵妄患者发生精神运动性兴奋宜选用氟哌啶醇,其机制是(分数:2.00)A.抗胆碱作用较弱B.它的抗胆碱作用较强C.它的 一肾上腺素能作用较强D.它的 一肾上腺素能作用以及抗胆碱作用较弱 E
31、.它的抗多巴胺作用较弱解析:解析:谵妄患者发生精神运动性兴奋时一般宜选用氟哌啶醇治疗,因为氟哌啶醇的抗胆碱作用以及肾上腺素能作用相对较弱,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小,也不因为中枢的抗胆碱作用而加重谵妄的症状。因此,D 为正确答案。9.下列属于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是(分数:2.00)A.酒精所致幻觉症B.柯萨科夫综合征C.Wemicke脑病D.震颤谵妄 E.痴呆解析:解析:酒精戒断反应是指酒已经形成躯体依赖,一旦断酒,就会出现一定的躯体和精神症状。常见的酒精戒断反应包括:单纯性戒断反应:指长期大量饮酒后停止或减少饮酒量,在数小时后出现手、舌或眼睑震颤,并有恶心或呕吐、失眠、头痛、焦虑、情绪不稳和自主神经
32、功能亢进,如心跳加快、出汗、血压增高等,少数患者可有短暂性幻觉或错觉。震颤谵妄:长期大量饮酒者如果突然断酒,大约在 48小时后出现,表现为意识模糊,时间、空间及人物定向障碍,大量的知觉异常,如常见形象歪曲而恐怖的毒蛇猛兽、妖魔鬼怪,患者极不安宁、情绪激越、大叫大喊。另一重要的特征是全身肌肉粗大震颤。尚有发热、大汗淋漓、心跳加快,部分患者因高热、衰竭、感染、外伤而死亡。癫痫样发作:多在停饮后1248 小时后出现,多为大发作。 酒精性幻觉症是指慢性酒依赖患者所出现的持久的精神病性障碍,也可能是酒依赖者突然停饮后(一般在 48小时后)出现器质性幻觉,表现为在意识清晰状态出现生动、持续性的视听幻觉,属
33、于慢性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酒精依赖者神经系统的特有症状之一是记忆障碍,称之为柯萨科夫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虚构、定向障碍三大特征,患者还可能有幻觉、夜间谵妄等表现。 Wemicke 脑病是由于长期饮酒导致维生素 B 1 缺乏所致,表现为眼球震颤、眼球不能外展和明显的意识障碍,伴定向障碍、记忆障碍、震颤谵妄等,大量补充维生素 B 1 可使眼球的症状很快消失,但记忆障碍的恢复较为困难,一部分患者转为柯萨科夫综合征,成为不可逆的疾病。所以答案是 D。10.以下有关人格障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人格障碍一般始于未成年时期B.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一旦形成就会持续到成年乃至
34、终生C.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D.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其症状程度在成年后有所减轻E.部分人格障碍患者是成年后的心理社会应激所致 解析:解析: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在成年后有所缓和,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一个人原本人格正常,在遭受严重的生活事件之后个性偏离正常,称为人格改变。11.由染色体畸变导致精神发育迟滞中,最常见的是(分数:2.00)A.脆性 X综合征B.Down综合征 C.Turner综合征D.Klinefelter综合征E.Rett综合征解析:解析:Down 综合征,又称 21一三体综合征,
35、在由染色体畸变导致精神发育迟滞中最为常见,其次为脆性 X综合征。12.多动综合征患儿在以下哪些场景中注意力维持最困难(分数:2.00)A.游乐场玩游戏时B.在课堂上反复抄生字时 C.在家里帮妈妈打扫卫生时D.在动物园看野生动物时E.在野外写生课上解析:解析:多动综合征患儿在做作业,从事重复性或需巨大努力的活动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时,注意力维持最困难。在有吸引力、不熟悉的环境中多动综合征可能减轻。13.一位 12岁女孩在养母的陪同下就诊。女孩表现安静,但不与医生有目光接触。养母诉:“她存在交友困难并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也难以从全局看待所面临的问题,并经常迷失于所分配的任务的细节,她在人际互动中表现笨
36、拙,但能清晰地发音并且写字很好”。她能告诉你根据一个草图来装配一台收音机的复杂细节。患者简要地与你交谈但还是显得不安,她否认有任何紧张、担心的情绪,未发现明显抑郁和精神病性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Asperger综合征 B.孤独症C.回避症D.回避型人格障碍E.创伤后应激障碍解析:解析:该患者显示了精神发育不全患者的共同特征。社交困难和忽视全局而迷失于细节是孤独症和Asperger综合征的共同表现。主要区别点是语言障碍的有无。Asperger 综合征中语言功能保留,而在孤独症中语言严重受损。应当注意排除焦虑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患有这两种疾病的儿童可能在社交上也会表现出孤僻。1
37、4.以下哪种因素对心理治疗的疗效影响比较小(分数:2.00)A.治疗方法 B.治疗者的交际能力C.治疗者的倾听、同情心D.患者的动机、求治欲E.医患关系解析:15.以下不属于家庭治疗技巧的为(分数:2.00)A.注重感情交流B.注重当前的问题C.强化、挖掘积极方面D.保持中立E.积极给予建议和决定 解析:16.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 15mgd 2 周后,疗效不明显又无明显副作用,下一步治疗应(分数:2.00)A.改用另一种抗精神病药B.加用另一种抗精神病药C.最好方法是换用氯氮平治疗D.加大奥氮平剂量E.维持原剂量,继续观察 解析:解析:精神分裂症急性症状在有效剂量治疗 24 周后可开始改善。不同的患者,症状的缓解程度不一,恢复的时间长短不定。如剂量足够,治疗 46 周无效或疗效不明显者,可考虑换药。此患者已达到有效治疗剂量,只是疗程尚不足,故需继续观察。17.碳酸锂重度中毒时治疗措施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对症支持治疗B.停用碳酸锂C.补充大量的高渗糖水 D.血液透析E.利尿解析:解析:一旦出现重度毒性反应时需要立即停用锂盐,大量给予生理盐水或高渗钠盐加速锂的排泄,或进行人工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