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0851       资源大小:62.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1、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试卷 4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A4 型题(总题数:4,分数:26.00)患者男,22 岁,大学二年级学生。近 1 年来听课发呆,不作笔记,时有自语自笑,动作迟缓,吃一顿饭要 1 个多小时。患者 5 天前开始终日卧床,不说话,不吃饭。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卧床不动不语,针刺其身体无反应,肌张力增高,令患者张嘴,反把嘴闭得更紧,把患者肢体摆成不舒服的姿势,可以保持很久不变。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分数:6.00)(1).此患者最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分数:2.00)A.阿米替林B.碳酸锂C.舒必利D.地西泮E.氟西汀(2).患者入院

    2、后,最基础的评估是(分数:2.00)A.有无冲动行为B.有无躯体感染C.有无躯体受伤D.基本生理需要量是否满足E.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3).入院后,急需向护理人员交代的注意事项中不包括(分数:2.00)A.防冲动行为B.定时翻身,防治褥疮C.尽量喂食D.口腔护理E.鼓励患者参加病房康复活动患者女,30 岁。反复出现抽搐发作两天,病前曾因工作上的事情与同事发生过争吵。抽搐发作为阵发性,发作时呼之不应,口角歪斜,对光反射存在,1 分钟左右缓解,事后有时能回忆发作时的情况。(分数:6.00)(1).为明确患者的诊断,以下哪项检查最不必要作(分数:2.00)A.脑电图检查B.24 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C

    3、.脑脊液检查D.头部 CT 或 MRI 检查E.经颅多普勒检查(2).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脑脊液压力为 075kPa,白细胞数为 1010 9 L,糖 30mmolL,氯化物129mmolL,蛋白质 025gL,患者抽搐频繁,暗示治疗效果不明显,出现了嗜睡。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病毒性脑炎B.分离性障碍C.原发性癫痫D.心因性反应E.分裂样精神病(3).对于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为(分数:2.00)A.无环鸟苷和对症支持治疗B.心理治疗C.苯妥英钠抗癫痫D.抗精神病药治疗E.暗示治疗患者男,21 岁。自小就不听管教,欺负同学,旷课,敲诈勒索小学生,被小学生家长举报受到学校警

    4、告处分。初中毕业后到某中专学习,经常旷课,不参加考试,在学生宿舍里经常欺负农村来的同学,曾邀约同伙到学校“教训”不服他管教的两个学生。读中专一年后自动退学。楼上邻居曾指责他不该深夜唱卡拉OK,他便于次日深夜将干粉灭火剂喷洒于该邻居的大门上。其母因子宫肌瘤手术住院,他不曾到医院探视,最近一年沉溺于网吧,多次赖账和老板发生冲突并打伤老板。(分数:8.00)(1).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分数:2.00)A.心理社会应激史B.既往躯体疾病史C.早年的人格特点D.生长发育史E.有无脑外伤史(2).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偏执型人格障碍B.冲动型人格障碍C.回避型人格障碍D.反社会型

    5、人格障碍E.表演型人格障碍(3).对于此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可以少量用药B.常规使用精神药物治疗C.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D.行为矫正E.教育(4).如果患者经常出现发脾气,情绪不稳,攻击他人时可考虑给予(分数:2.00)A.大剂量抗精神病药B.苯二氮卓类药C.碳酸锂D.小剂量抗抑郁药E.大剂量抗抑郁药患者女,5 岁。1 岁前妈妈就觉得她跟其他小孩不同,抱她的时候患儿不期待,没有愉悦满足的情感表达,目光一般不追随和注视大人,1 岁会走路,到目前为止仍不会叫爸妈,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总自己玩自己的,有时和别人凑到一起也

    6、只会搞破坏,不会玩过家家的游戏,不与人对视。(分数:6.00)(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Asperger 综合征B.Rett 综合征C.儿童孤独症D.Heller 综合征E.精神分裂症(2).对此患者以下治疗不合适的是(分数:2.00)A.行为治疗B.教育训练C.感觉统合训练D.听觉统合训练E.小剂量利培酮治疗(3).若患儿在培训班上表现明显小动作多,坐不住,很难配合训练,长时间治疗无进展,还影响其他人,则可优先考虑(分数:2.00)A.给予小剂量药物对症治疗B.暂不培训C.给患儿讲道理D.给予行为治疗E.必要时将患者约束起来二、A1/A2 型题(总题数:18,分数:3

    7、6.00)1.以下不属于 Sclneide 首级症状的是(分数:2.00)A.思维被撤走B.评论性幻听C.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D.情感被动体验E.牵连观念2.有关心境障碍的遗传因素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双相障碍先证者一级亲属中的同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高 818 倍B.抑郁症先证者一级亲属中的同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高 23 倍C.如果双亲中有一位患有双相障碍,其子女发生情感障碍的几率为 50D.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显著高于双卵双生子E.寄养子研究提示遗传因素较环境因素的作用明显3.关于快速循环型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1 年内发作 4 次以上B.多见于女

    8、性和双相型患者C.使用抗抑郁药可促发或加重发作D.在抑郁相时应使用抗抑郁剂E.理想的治疗是单用心境稳定剂长期治疗4.有关环性心境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一类以轻躁狂发作和轻性抑郁发作反复交替发作的慢性心境障碍B.持续性心境不稳,心境高涨和低落多次反复交替出现C.躁狂症状的数目,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都够不上躁狂发作的标准D.抑郁症状的数目,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够不上重性抑郁发作的标准E.轻度躁狂和抑郁发作,一般与生活事件有关,而与性格基础无关5.有关心境障碍的病程,描述最准确的是(分数:2.00)A.多数躁狂发作患者终生仅发作一次,平均自然病程约为 3 个月B.多数躁狂发作患者

    9、终生可反复发作,平均自然病程约为 6 个月C.多数单相抑郁发作患者终生仅发作一次,平均自然病程为 68 个月D.多数单相抑郁发作患者终生可反复发作,平均自然病程为 68 个月E.躁狂与抑郁常交替发作,如不经治疗,病情会持久恶化,不会自然恢复6.患者女,45 岁,家庭主妇。因发作性话多,兴奋,疑人害,凭空闻声 23 年就诊。此患者曾多次在当地医院住院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但每次住院经治疗后,被害妄想和幻听较快消失,仍留有话多,脾气大。出院后没有坚持服药,社会功能保持尚可。此次有幻听,疑人害,话多,在病房表现为喜欢帮助别人,把年龄小的病友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照顾。病史中曾有二次出现过不愿说话,不愿

    10、活动,饮食减少等,每次持续一月余。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精神分裂症B.双相情感障碍C.复发性躁狂症D.抑郁症E.分裂情感性精神病7.有关谵妄的治疗原则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分数:2.00)A.病因治疗为主B.支持对症治疗为辅C.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宜太大D.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时间 1 年左右E.首选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8.VD 的诊断要点不包括(分数:2.00)A.有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史并伴有卒中发作史B.起病相对较急病程波动或呈阶梯性发展C.临床表现以近记忆障碍和人格改变为主D.常可见局灶性神经系统阳性体征E.CT 或 MRI 常可见脑血管疾病病灶9.以下不是阿尔茨海默病(A

    11、D)轻度患者的临床表现的是(分数:2.00)A.近记忆障碍B.常有时间定向障碍,计算能力减退,思维迟缓C.可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D.个人生活基本能自理E.经常忘记自己的姓名和年龄10.与苯丙胺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B.可导致出现幻觉、妄想症状C.与可卡因有类似的药理作用D.使用后很快体会到快感E.极易产生躯体依赖,较难产生精神依赖11.患者男,21 岁。因为出汗,腹痛,焦虑不安,打哈欠,流涕 2 小时入院。体查发现双上肢有很多针孔瘢痕,患者承认有吸毒史。患者目前的情况最可能是(分数:2.00)A.急性中毒B.戒断状态C.慢性中毒D.药物所

    12、致快感E.精神依赖12.符合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是(分数:2.00)A.主动活动少,大部分可在指导下做简单劳动B.对陌生环境表现恐惧,不安或无反应,无劳动能力C.大部分能在他人照顾下从事较简单劳动,日常生活可以自理D.生活能力极低,完全依靠他人照料而生存E.可以建立友谊和家庭,遇有特殊事件需给予支持13.多动综合征患儿在以下哪些场景中注意力维持最困难(分数:2.00)A.游乐场玩游戏时B.在课堂上反复抄生字时C.在家里帮妈妈打扫卫生时D.在动物园看野生动物时E.在野外写生课上14.下列关于慢性抽动障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表现为简单的或复杂的发声抽动B.表现为简单的或复杂的运动抽

    13、动C.症状累及广泛D.常累及上下肢及躯干E.病程往往少于 1 年15.以下有关心理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人际互动过程B.就是谈话治疗,通过言语交流影响患者或求助者C.目的是引起心理和躯体功能的积极变化,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D.与心理咨询在一定程度上互相重叠、相通E.与医学各学科、社会人文各学科都有着广泛联系16.以下哪种学说会弱化对心理病理的关注(分数:2.00)A.精神分析B.行为治疗C.人本主义D.认知治疗E.生物医学17.一位中年妇女因车祸丧偶,内心十分痛苦。她来到心理门诊,向心理医生倾诉了遭遇和苦闷。心理医生很耐心地倾听了患者的叙述,深表同

    14、情和理解,并给予劝慰和适当的应答。结果患者在倾吐感受后情绪有所平静。这位医生所给予患者的一般心理治疗称为(分数:2.00)A.疏泄B.鼓励C.支持D.聆听E.解释18.以下哪种药物没有明显抗焦虑作用(分数:2.00)A.地西泮B.普萘洛尔C.卡马西平D.坦度螺酮E.氯硝西泮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试卷 4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A4 型题(总题数:4,分数:26.00)患者男,22 岁,大学二年级学生。近 1 年来听课发呆,不作笔记,时有自语自笑,动作迟缓,吃一顿饭要 1 个多小时。患者 5 天前开始终日卧床,不说话,不吃饭。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卧床不动

    15、不语,针刺其身体无反应,肌张力增高,令患者张嘴,反把嘴闭得更紧,把患者肢体摆成不舒服的姿势,可以保持很久不变。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分数:6.00)(1).此患者最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分数:2.00)A.阿米替林B.碳酸锂C.舒必利 D.地西泮E.氟西汀解析:(2).患者入院后,最基础的评估是(分数:2.00)A.有无冲动行为B.有无躯体感染C.有无躯体受伤D.基本生理需要量是否满足 E.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解析:(3).入院后,急需向护理人员交代的注意事项中不包括(分数:2.00)A.防冲动行为B.定时翻身,防治褥疮C.尽量喂食D.口腔护理E.鼓励患者参加病房康复活动 解析:解析:此患者最

    16、可能为精神分裂症紧张型,表现为紧张性木僵,有运动性抑制及违拗症状。舒必利对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效果较好,亦能改善患者的情绪及与周围人的接触。静脉滴注舒必利200600mgd,连续 12 周,有较好的缓解紧张症的疗效。对卧床多日的木僵患者在入院时必须立即评估生命体征及基本生理需要是否被满足,有无营养不良情况。入院后要加强护理,保证安全,以防止患者伤人或被他人伤害。做好基础护理:定时做口腔护理,排除口腔积液。床铺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预防褥疮。注意排便情况,要保持大小便通畅。每日定时按摩肢体,防止肌肉萎缩或足下垂。注意饮食护理,保证鼻饲奶的营养成分。紧张性木僵患者可突然发生紧张性兴奋,比如

    17、患者突然起床,伤人毁物,持续数日或数周,又转入木僵状态。因此护理上需注意突发的冲动行为。患者女,30 岁。反复出现抽搐发作两天,病前曾因工作上的事情与同事发生过争吵。抽搐发作为阵发性,发作时呼之不应,口角歪斜,对光反射存在,1 分钟左右缓解,事后有时能回忆发作时的情况。(分数:6.00)(1).为明确患者的诊断,以下哪项检查最不必要作(分数:2.00)A.脑电图检查B.24 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C.脑脊液检查D.头部 CT 或 MRI 检查E.经颅多普勒检查 解析:解析:因该患者反复出现抽搐发作,虽然发病前有心因,但并不能完全排除癫痫发作的可能,这种情况经常在临床上能遇到。临床医生仅凭患者由心因

    18、诱发,暂时找不到器质性证据和可接受语言暗示就诊断为癔症,并不十分可靠,因此准确的临床诊断应该建立在充分排除可能出现分离和转换症状的各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基础之上。该患者事后有时并不能回忆发作时的情况,提醒医务人员要对该患者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因此可对该患者做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头部 CT 或 MRI 检查,但经颅多普勒检查主要检查患者的脑血流情况,因此对明确患者的诊断意义不大,因此答案为 E。(2).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脑脊液压力为 075kPa,白细胞数为 1010 9 L,糖 30mmolL,氯化物129mmolL,蛋白质 025gL,患者抽搐频繁,暗示治疗效果不明显,出现了嗜睡。此患者最

    19、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病毒性脑炎 B.分离性障碍C.原发性癫痫D.心因性反应E.分裂样精神病解析:解析:脑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并不能否定病毒性脑炎或者癫痫的诊断,但脑电图发现了癫痫波却可以诊断癫痫发作,不论是原发还是继发的癫痫。但脑脊液检查除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外,其余检查结果正常,该患者抽搐发作频繁,出现了嗜睡,暗示治疗效果不明显,这时提示癔症的可能性不大,而器质性的可能性更大,本题中指向器质性的选项只有选项 A 和选项 C,显然上述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不符合原发性癫痫的诊断,而临床中也发现引起抽搐发作的常见疾病是病毒性脑炎,因此目前该患者最需要考虑的诊断是病毒性脑炎,进一步的确诊还可

    20、作脑部 CT 或 MRI 检查等。随着病情的进展,神经系统检查时也可以出现病理征,腱反射改变等更多的依据。(3).对于该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为(分数:2.00)A.无环鸟苷和对症支持治疗 B.心理治疗C.苯妥英钠抗癫痫D.抗精神病药治疗E.暗示治疗解析:解析:由于该患者考虑为病毒性脑炎,因此是以病因治疗(抗病毒)为主,同时采用减轻组织反应和恢复受损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选项 A 中的无环鸟苷是临床较常用于抗病毒的药物,同时如果患者抽搐频繁,且发现有脑水肿等,要给予抗癫痫治疗和脱水等对症治疗,这些治疗均包括在选项 A 的对症支持治疗范围之内。心理治疗和暗示治疗对该患者不适合,而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治

    21、疗只有在精神症状明显的情况下才能使用,该治疗也包括在选项 A 中的对症治疗之内。患者男,21 岁。自小就不听管教,欺负同学,旷课,敲诈勒索小学生,被小学生家长举报受到学校警告处分。初中毕业后到某中专学习,经常旷课,不参加考试,在学生宿舍里经常欺负农村来的同学,曾邀约同伙到学校“教训”不服他管教的两个学生。读中专一年后自动退学。楼上邻居曾指责他不该深夜唱卡拉OK,他便于次日深夜将干粉灭火剂喷洒于该邻居的大门上。其母因子宫肌瘤手术住院,他不曾到医院探视,最近一年沉溺于网吧,多次赖账和老板发生冲突并打伤老板。(分数:8.00)(1).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分数:2.00)A.心理社会应激史B.既

    22、往躯体疾病史C.早年的人格特点 D.生长发育史E.有无脑外伤史解析:解析:尽管其他选项也是采集病史所要了解的,但就此患者来讲,由于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主要因为人际关系不佳,纠纷较多等社会适应不良来就诊,因此首先考虑人格问题,需要仔细了解儿童、青少年期人格发育特点。(2).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偏执型人格障碍B.冲动型人格障碍C.回避型人格障碍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E.表演型人格障碍解析:(3).对于此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可以少量用药B.常规使用精神药物治疗 C.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D.行为矫正E.

    23、教育解析:解析:一般而言,药物难以改变人格结构,但在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少量用药仍有帮助。一般不主张长期应用和常规使用精神药物治疗。(4).如果患者经常出现发脾气,情绪不稳,攻击他人时可考虑给予(分数:2.00)A.大剂量抗精神病药B.苯二氮卓类药C.碳酸锂 D.小剂量抗抑郁药E.大剂量抗抑郁药解析:解析:情绪不稳定者可少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攻击行为者可给予少量碳酸锂,亦可酌情试用其他心境稳定剂。患者女,5 岁。1 岁前妈妈就觉得她跟其他小孩不同,抱她的时候患儿不期待,没有愉悦满足的情感表达,目光一般不追随和注视大人,1 岁会走路,到目前为止仍不会叫爸妈,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总自己玩

    24、自己的,有时和别人凑到一起也只会搞破坏,不会玩过家家的游戏,不与人对视。(分数:6.00)(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Asperger 综合征B.Rett 综合征C.儿童孤独症 D.Heller 综合征E.精神分裂症解析:解析:此题考点为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社会交往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能与别人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方式,没有目光对视,表情贫乏,没有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或拒绝父母的拥抱和爱抚。在患者得到别人的关爱时也没有流露出愉快满足感。分不清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对待亲人

    25、和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于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在幼儿园多独处,不与同伴一起玩耍,没有观看其他儿童做游戏的兴趣,也缺乏参与其中的愿望。即使被迫与同伴在一起玩耍,也不会主动接触别人,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之中。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一般在两、三岁时还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和最简单的句子,不可能用语言进行人际交流。四、五岁开始能说单词,然后说出简单句子,但仍然不会使用代词,或者错用代词,尤其是你、我、他等人称代词。患者可能突然讲出一些语句,但内容与当时的环境、与别人正在谈论的主题完全不相关。患者讲话时也毫不在意别人是否在听,好像是在自言自语

    26、。说话时语句单调平淡,缺乏抑扬顿挫和感情,很少注视对方的目光。不会主动地找人交谈,也不会向他人提出问题。常有模仿语言或刻板重复语言,如模仿曾经从电视里听到的句子,重复别人刚说过的话,或反复询问同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兴趣范围狭窄、动作行为刻板,表现为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活动、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却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段废铁丝、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下水道的流水等,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不厌倦。对玩具独有的特点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玩具的某一个非主要特征。(2).对此患者以下治疗不合适的是(分数:2.00)A.行为治疗B.教育训练C.感觉统合训练D.听觉统合训练E.小剂量

    27、利培酮治疗 解析:解析:此题考点为儿童孤独症的治疗。孤独症尚无特效治疗,以教育训练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患者有一定帮助。有研究显示:通过行为治疗、感觉统合治疗及听觉统合治疗患者可学会一定的社会适应、运动及认知方面的特殊技能,对孤独症症状的改善有一定作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多用于有刻板的冲动、自伤及伤人行为的患者,此患儿没有需要使用抗精神药的症状。(3).若患儿在培训班上表现明显小动作多,坐不住,很难配合训练,长时间治疗无进展,还影响其他人,则可优先考虑(分数:2.00)A.给予小剂量药物对症治疗 B.暂不培训C.给患儿讲道理D.给予行为治疗E.必要时将患者约束起来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孤独症的治疗。

    28、患儿 5 岁,处于言语发育的重要阶段,目前言语发育基本缺乏,并有多动综合症状,可考虑小剂量中枢兴奋剂(如盐酸可乐定贴片)或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托莫西汀)控制多动综合症状,以抓紧时机训练。二、A1/A2 型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以下不属于 Sclneide 首级症状的是(分数:2.00)A.思维被撤走B.评论性幻听C.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D.情感被动体验E.牵连观念 解析:解析:Sclmeide 认为,以自我意识障碍为中心的所谓一级症状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最有价值。他提出了以下一级症状: 争论性幻听; 评论性幻听; 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 思维被扩散; 思维被撤走;

    29、 思维阻塞; 思维插入; 躯体被动体验; 情感被动体验; 冲动被动体验及妄想知觉。 Sclmeide 的首级症状与 Bleuler 的 4A 症状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影响很大,但各有其不足之处,Bleuler 的 4A 症状对阳性症状的诊断价值有所忽视,而 Sclaneide 的一级症状则对阴性症状的诊断价值重视不够。其后的研究表明,“一级症状”并非精神分裂症的特异性症状,其他一些精神障碍如双相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中均可见到。2.有关心境障碍的遗传因素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双相障碍先证者一级亲属中的同病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高 818 倍B.抑郁症先证者一级亲属中的同病率

    30、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高 23 倍C.如果双亲中有一位患有双相障碍,其子女发生情感障碍的几率为 50 D.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显著高于双卵双生子E.寄养子研究提示遗传因素较环境因素的作用明显解析:解析:遗传学研究发现,在情感障碍的发病中遗传学因素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遗传因素对双相障碍的影响较抑郁症为强。选项 C 如果双亲中有一位患有双相障碍,其子女发生情感障碍的几率约为 25,不是 50。3.关于快速循环型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1 年内发作 4 次以上B.多见于女性和双相型患者C.使用抗抑郁药可促发或加重发作D.在抑郁相时应使用抗抑郁剂 E.理想的治疗是单用心境稳定剂长期治疗解

    31、析:解析:快速循环型是在 1 年内躁狂或抑郁发作 4 次或以上,占双相障碍的 1320,多见于女性和双相型患者。使用抗抑郁药或甲状腺轴功能失调可促发或加重发作。因此抑郁相时不能使用抗抑郁剂。理想的治疗是单用心境稳定剂长期治疗,但因对锂盐的疗效不好,最好选用丙戊酸盐。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4.有关环性心境障碍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是一类以轻躁狂发作和轻性抑郁发作反复交替发作的慢性心境障碍B.持续性心境不稳,心境高涨和低落多次反复交替出现C.躁狂症状的数目,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都够不上躁狂发作的标准D.抑郁症状的数目,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够不上重性抑郁发作的标准E.轻度躁狂和抑郁发作

    32、,一般与生活事件有关,而与性格基础无关 解析:解析:在 DSM-和 ICD-10 中指一种轻度而反复发作的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类以轻躁狂发作和轻性抑郁发作反复交替发生的慢性心境障碍,表现为持续性心境不稳,心境高涨和低落多次反复交替出现,患者躁狂和抑郁症状的数目、严重程度或持续时间都够不上躁狂发作的标准,可有长达数月的间歇期。这种轻度的躁狂和抑郁发作,一般与生活事件无关,而与性格基础有密切关系。5.有关心境障碍的病程,描述最准确的是(分数:2.00)A.多数躁狂发作患者终生仅发作一次,平均自然病程约为 3 个月B.多数躁狂发作患者终生可反复发作,平均自然病程约为 6 个月C.多数单相抑郁发作患者终

    33、生仅发作一次,平均自然病程为 68 个月D.多数单相抑郁发作患者终生可反复发作,平均自然病程为 68 个月 E.躁狂与抑郁常交替发作,如不经治疗,病情会持久恶化,不会自然恢复解析:解析:躁狂发作的自然病程一般持续数周至 6 个月,平均 3 个月。单相抑郁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比躁狂症长,平均病程为 68 个月。无论单相或双相患者均可反复发作,一生仅有一次发作的占少数。对于每次发作而言,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必要的,但有些患者即使未经过任何治疗也会自然恢复。6.患者女,45 岁,家庭主妇。因发作性话多,兴奋,疑人害,凭空闻声 23 年就诊。此患者曾多次在当地医院住院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但每次住院经治疗后,

    34、被害妄想和幻听较快消失,仍留有话多,脾气大。出院后没有坚持服药,社会功能保持尚可。此次有幻听,疑人害,话多,在病房表现为喜欢帮助别人,把年龄小的病友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照顾。病史中曾有二次出现过不愿说话,不愿活动,饮食减少等,每次持续一月余。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精神分裂症B.双相情感障碍 C.复发性躁狂症D.抑郁症E.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解析:解析:该患者的病情特点是在每次发病时都出现了精神病性症状如幻听,被害妄想,也有话多兴奋;病程特点是发作性病程,社会功能没有明显衰退;经住院治疗后精神病性症状消失后每次都遗留有情感症状。此次有躁狂发作的表现,在病史中也提到出现过两次少语少

    35、动少食的情况,均没有住院治疗而是自然缓解,因此极有可能是抑郁发作,可进一步向患者本人和家属追问当时的情感症状及思维症状等来明确是否为抑郁发作。根据以上信息对该患者尚不能作出精神分裂症和复发性躁狂症的诊断,更不能作出抑郁症的诊断,因此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双相障碍,但需要与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相鉴别,根据该疾病的诊断标准,符合症状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状与情感柱精神障碍症状在整个病程中同时存在至少 2 周以上,并且出现与消失的时间较接近,显然该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与上述标准不符合。7.有关谵妄的治疗原则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分数:2.00)A.病因治疗为主B.支持对症治疗为辅C.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宜太大D.抗精

    36、神病药物维持治疗时间 1 年左右 E.首选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解析:解析:谵妄的治疗原则,首先在于寻找病因,如控制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包括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适当给予营养,预防衰竭以及针对精神病性症状的必要的处理,如小剂量氟哌啶醇肌内注射即可有效控制兴奋躁动。当精神症状被控制后即应减量或停用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因能加重意识障碍,对于谵妄患者应慎用(慢性酒中毒性震颤谵妄患者例外)。8.VD 的诊断要点不包括(分数:2.00)A.有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史并伴有卒中发作史B.起病相对较急病程波动或呈阶梯性发展C.临床表现以近记忆障碍和人格改变为主 D.常可见局灶性神经系统阳性体征E.CT 或

    37、MRI 常可见脑血管疾病病灶解析:解析:血管性痴呆(VD)早期人格保持较好,晚期才有人格改变。而临床上遗忘综合征以近事记忆障碍及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伴有虚构,定向力障碍,而智能相对完好。9.以下不是阿尔茨海默病(AD)轻度患者的临床表现的是(分数:2.00)A.近记忆障碍B.常有时间定向障碍,计算能力减退,思维迟缓C.可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D.个人生活基本能自理E.经常忘记自己的姓名和年龄 解析:10.与苯丙胺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致欣快作用B.可导致出现幻觉、妄想症状C.与可卡因有类似的药理作用D.使用后很快体会到快感E.极易产生躯体依赖,较难产

    38、生精神依赖 解析:解析:一般认为,苯丙胺较难产生躯体依赖而更容易产生精神依赖。11.患者男,21 岁。因为出汗,腹痛,焦虑不安,打哈欠,流涕 2 小时入院。体查发现双上肢有很多针孔瘢痕,患者承认有吸毒史。患者目前的情况最可能是(分数:2.00)A.急性中毒B.戒断状态 C.慢性中毒D.药物所致快感E.精神依赖解析:12.符合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是(分数:2.00)A.主动活动少,大部分可在指导下做简单劳动 B.对陌生环境表现恐惧,不安或无反应,无劳动能力C.大部分能在他人照顾下从事较简单劳动,日常生活可以自理D.生活能力极低,完全依靠他人照料而生存E.可以建立友谊和家庭,遇有特殊事件需给予支持解

    39、析:解析:该题考查各级精神发育迟滞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劳动力。对陌生环境表现恐惧,不安或无反应,无劳动能力为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表现;大部分能在他人照顾下从事较简单劳动,日常生活可以自理,可以建立友谊和家庭,遇有特殊事件需给予支持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水平的表现;生活能力极低,完全依靠他人照料而生存为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水平的表现。13.多动综合征患儿在以下哪些场景中注意力维持最困难(分数:2.00)A.游乐场玩游戏时B.在课堂上反复抄生字时 C.在家里帮妈妈打扫卫生时D.在动物园看野生动物时E.在野外写生课上解析:解析:多动综合征患儿在做作业,从事重复性或需巨大努力的活动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时,注意力维持最

    40、困难。在有吸引力、不熟悉的环境中多动综合征可能减轻。14.下列关于慢性抽动障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表现为简单的或复杂的发声抽动B.表现为简单的或复杂的运动抽动C.症状累及广泛D.常累及上下肢及躯干E.病程往往少于 1 年 解析:解析:此题考点为慢性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多数患者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运动抽动,少数患者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发声抽动,一般不会同时存在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抽动部位除头面部、颈部和肩部肌群外,也常发生在上下肢或躯干肌群,且症状表现形式一般持久不变。某些患者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在病程中交替出现。例如,首发为简单的皱额和踢腿,持续半年后这些

    41、症状消退,继之以清嗓声的发声抽动。抽动的频度可能每天发生,也可能断续出现,但发作的间隙期不会超过 2 个月。慢性抽动障碍病程持续,往往超过 1 年以上。15.以下有关心理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人际互动过程B.就是谈话治疗,通过言语交流影响患者或求助者 C.目的是引起心理和躯体功能的积极变化,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D.与心理咨询在一定程度上互相重叠、相通E.与医学各学科、社会人文各学科都有着广泛联系解析:解析:除了言语方式,非言语方式也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如东方的森田疗法、内观疗法,西方的行为疗法、家庭雕塑、沙盘治疗等。16.以下哪种学说会弱化对心理

    42、病理的关注(分数:2.00)A.精神分析B.行为治疗C.人本主义 D.认知治疗E.生物医学解析:17.一位中年妇女因车祸丧偶,内心十分痛苦。她来到心理门诊,向心理医生倾诉了遭遇和苦闷。心理医生很耐心地倾听了患者的叙述,深表同情和理解,并给予劝慰和适当的应答。结果患者在倾吐感受后情绪有所平静。这位医生所给予患者的一般心理治疗称为(分数:2.00)A.疏泄 B.鼓励C.支持D.聆听E.解释解析:18.以下哪种药物没有明显抗焦虑作用(分数:2.00)A.地西泮B.普萘洛尔C.卡马西平 D.坦度螺酮E.氯硝西泮解析:解析:抗焦虑药应用最广的为苯二氮卓类,其他还有丁螺环酮、-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卡马西平为心境稳定剂。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精神病学中级(专业知识)-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