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疾病控制主治医师基础知识-3-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现况调查中可能发生的偏倚有 A选择性偏倚 B无应答偏倚 C幸存者偏倚 D测量偏倚 E以上都包括(分数:1.00)A.B.C.D.E.2.当前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是 A老龄人口高龄化 B缺少卫生人员 C人口增长太块 D缺乏专业机构 E环境污染(分数:1.00)A.B.C.D.E.3.抽样调查中,常用的基本抽样方法不包括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阶段抽样 E分层抽样(分数:1.00)A.B.C.D.E.4.目前,尚不能用毒饵杀灭的宿主动物是 A鼢鼠 B黄鼠 C姬鼠 D沙鼠 E旱獭
2、(分数:1.00)A.B.C.D.E.5.治疗间日疟采用 A成人量氯喹 1.21.5g,3 日分服(第 1 日 0.6g,第 2、3 日各 0.3g 或 0.45g),加伯氨喹90180mg,第 48 日分服(每日 22.5mg) B成人量氯喹 1.21.5g,3 日分服(第 1 日 0.6g,第 2、3 日各 0.3g 或 0.45g),加伯氨喹67.5mg,3 日分服(每日 22.5mg) C青蒿琥酯钠 60mg,加入 5%碳酸氢钠注射液 0.6ml,摇至溶解,由 5%葡萄糖稀释至 6ml 缓慢静注 D咯萘啶注射 E蒿甲醚 80mg 肌内注射,第 1 天 2 次,第 25 天 1 次(分数
3、:1.00)A.B.C.D.E.6.传染病垂直传播的途径是 A接触传播、空气传播 B胎盘传播、注射传播 C血液传播、经口传播 D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 E上行性传播、机械传播(分数:1.00)A.B.C.D.E.7.注射大剂量抗原形成免疫耐受是由于 A抗体形成速度慢,而代谢速度过快 B抗原过剩,多余的抗原中和了抗体 C浆细胞麻痹 D产生无功能抗体 EB 细胞分化增殖受到抑制(分数:1.00)A.B.C.D.E.8.迟发型过敏反应的特点不包括 A对抗原发生反应的细胞是 T 细胞 B-IFN 的产生对反应出现起关键作用 C再次抗原进入体内至反应出现需 24 小时以上 D可用抗体被动转移 E活化的 M
4、 有重要作用(分数:1.00)A.B.C.D.E.9.对使用中度消毒剂进行监测时,所采样品应在多长时间内送检 A1 小时内 B4 小时内 C6 小时内 D24 小时内 E48 小时内(分数:1.00)A.B.C.D.E.10.下列哪种情况最能确定肺结核病的诊断 A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B胸部 X 线片异常 C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 D咳嗽、咳痰 3 周以上,伴有咯血 E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分数:1.00)A.B.C.D.E.11.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有 ATh、Tc、M BT、B、M CT、B、肥大细胞 DT、B、NK ET、B、粒细胞(分数:1.00)A.B.C.D.E.12.在直线相关分析中,
5、r=1 表示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为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完全正相关 D完全负相关 E无相关关系(分数:1.00)A.B.C.D.E.13.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达到多少,可评为消毒合格 A99.99% B90.00% C99.90% D100.00% E99.00%(分数:1.00)A.B.C.D.E.14.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是 A主机及外部设备 B主机、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 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E硬件系统(分数:1.00)A.B.C.D.E.15.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是 AM BK 细胞 CNK 细胞
6、 D浆细胞 ET 细胞(分数:1.00)A.B.C.D.E.16.在统计检验中,已知结果是犯了第二类错误,将意味着 A接受 H0 B接受 H1 C冒 5%的风险 D冒 1%的风险 E拒绝 H0(分数:1.00)A.B.C.D.E.17.某年某地区一幼儿园发生了 15 例麻疹病人,年龄 35 岁,男性儿童 8 名,女性儿童 7 名。引起这起麻疹暴发的传播途径可能是 A直接接触传播 B间接接触传播 C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D空气飞沫传播 E食物传播(分数:1.00)A.B.C.D.E.18.在临床试验中,能有效控制混杂因素干扰试验结果的措施是 A整群随机抽样 B随意分组 C系统随机抽样 D分层分析 E
7、限制(分数:1.00)A.B.C.D.E.19.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合法是指 A具有中国国籍且明确的个体 B具有法律认可且明确的政治团体 C具有法律授权且明确的行政机构 D具有法律认可且明确的企业 E具有法律认可且明确的事业单位(分数:1.00)A.B.C.D.E.20.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部门法为主体,是由下列哪项组成的统一的规范体系 A基本法律和法律 B规章 C法规 D具有法律效力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D.E.21.对氯喹未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的治疗采用 A成人量氯喹 1.21.5g,3 日分服(第 1 日 0.6g,第 2、3 日各 0.3
8、g 或 0.45g),加伯氨喹67.5mg,3 日分服(每日 22.5mg) B哌喹 1.5g,3 日分服,加伯氨喹 45mg 或 67.5mg,2 日或 3 日分服 C咯萘啶 0.81.0g,加磺胺多辛 1.01.5g,加乙胺嘧啶 5075mg,均于 2 日分服 D青蒿琥酯 600mg,5 日分服(第 1 日 100mg2 次,第 25 日每日 50mg2 次),加伯氨喹67.5mg,3 日分服(每日 22.5mg) E氯喹 0.6g 顿服,或哌喹 0.6g 顿服(分数:1.00)A.B.C.D.E.22.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和 A字处理软件 B应用软件 C管理软件 D多媒体软件
9、E作图软件(分数:1.00)A.B.C.D.E.23.关于健康的描述,错误的是 A健康是一种基本人权 B人民健康水平的问题影响社会的发展 C社会经济与国民健康具有互动作用 D健康不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 E保障健康需要政治行动(分数:1.00)A.B.C.D.E.24.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有 A疾病 伤害 健康 B疾病 弱智 身心损害 C传染病 非传染病 健康 D一切疾病 残疾 生理功能障碍 E传染病 地方病 非传染性疾病(分数:1.00)A.B.C.D.E.25.地方性氟中毒是 A生活习惯病 B急性中毒性疾病 C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D化学元素性疾病 E遗传性疾病(分数:1.00)A.B.C
10、.D.E.26.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应如何处理 A加重处罚 B从轻处罚 C减轻处罚 D队重处罚 E不予处罚(分数:1.00)A.B.C.D.E.2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A随机偏倚混杂偏倚系统偏倚 B随机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 C选择偏倚信息偏倚系统偏倚 D混杂偏倚选择偏倚随机偏倚 E混杂偏倚信息偏倚选择偏倚(分数:1.00)A.B.C.D.E.28.从因素出发猜测该因素与发病有关,按其时间顺序是 A回顾性研究 B前赡性研究 C回顾前瞻性研究 D验证性研究 E探索性研究(分数:1.00)A.B.C.D.E.29.抗体产生的再次应答的特点是
11、 AIgG 为主 B持续时间短 C没有免疫记忆 DIgM 为主 E亲和力低(分数:1.00)A.B.C.D.E.30.因素 A、B、C 均可独立的引起某病而无须其他两种因素存在,但都必须是在因素 X 存在的前提下。因素 X 单独存在不会引起该病。因素 A 是 A必要且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D既不是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E以上都不对(分数:1.00)A.B.C.D.E.31.反映一个筛检项目收益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阳性预测值 D灵敏度 E特异度(分数:1.00)A.B.C.D.E.32.下列指标中,描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是 A变异系数 B标准
12、差 C标准误 D极差 E四分位数间距(分数:1.00)A.B.C.D.E.33.下列各机构中,可以依法实施行政处罚的机构是 A市卫生局 B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C市政府办公厅 D县人民医院 E市监察局(分数:1.00)A.B.C.D.E.34.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的事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事实 B理由 C依据 D依法享有的权利 E处罚的审批程序(分数:1.00)A.B.C.D.E.35.注射百白破三联菌苗之后,免疫有效的指标是 A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 1:40 B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 1:80 C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 1:160 D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 1:32
13、0 E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 1:100(分数:1.00)A.B.C.D.E.36.某人在行走时被卡车撞死,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第 1 部分 (a)外伤性休克 (b)多发性骨折 (c)行人被卡车撞死(交通事故),则根本死因是A外伤性休克B多发性骨折C交通事故D脑死亡E呼吸功能衰竭(分数:1.00)A.B.C.D.E.37.关于细胞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需有抗原刺激 BT 细胞介导 C释放淋巴因子引起迟发型炎症 D不需非 T 细胞参与 E特异地杀伤靶细胞(分数:1.00)A.B.C.D.E.38.将干预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与全部预计成本的现值来评价备选方案称为 A成本分析 B最小成本分析 C成本效
14、益分析 D成本效果分析 E成本效用分析(分数:1.00)A.B.C.D.E.39.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有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 B有病原体及播散的环境 C有传染源,能实现的传播途径和高易感人群 D有易感人群存在,使大批人发病 E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分数:1.00)A.B.C.D.E.40.下列资料中可用均数与标准差全面描述其特征的是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泊松分布(分数:1.00)A.B.C.D.E.41.Mill 准则包括的实验方法有 A求同法差异法共变法剩余法同异并用法 B求同法差异法共变法剩余法 C类推法共变法
15、求同法 D排除法剩余法求异法 E求同法排除法求异法(分数:1.00)A.B.C.D.E.42.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 A系统误差越大 B可靠程度越大 C抽样误差越大 D可比性越差 E离散程度越大(分数:1.00)A.B.C.D.E.43.统计学研究的指标特性是 A可加性 B变异性 C对称性 D稳定性 E正态性(分数:1.00)A.B.C.D.E.44.大骨节病关节畸形的最重要特征是 A关节增粗 B炎性增粗 C有骨赘形成 D多发性、对称性、非炎性增粗 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E.45.下面哪条符合实验性研究的情况 A实验进行的方向是随着实验开始向前进行的
16、B必须设立对照 C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D对实验组施加控制的干预措施或消除某种因素 E以上都正确(分数:1.00)A.B.C.D.E.46.半抗原是 A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B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 C有免疫原性,没有反应原性 D没有免疫原性,也没有反应原性 E多数为蛋白质(分数:1.00)A.B.C.D.E.47.卫生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是 A卫生费用 B卫生设施与装备 C卫生知识和技术 D卫生信息 E卫生人力(分数:1.00)A.B.C.D.E.48.危险因素是 A特指致病因素 B泛指条件因素 C特指混杂因素 D泛指与发病有关因素 E泛指各种相关因素(分数:1.00)A.B.C
17、.D.E.49.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发病率和患病率一样 B现患率等于发病率 C发病率是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老病人所占的比例 D罹患率是一种特殊的患病率 E发病率计算公式的分子只包括新发病例(分数:1.00)A.B.C.D.E.50.筛查的主要目的是 A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B提供患病率资料 C开展流行病学监测 D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E以上都不对(分数:1.00)A.B.C.D.E.疾病控制主治医师基础知识-3-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现况调查中可能发生的偏倚有 A选择性偏倚 B无应答偏倚 C幸存者偏倚 D测量偏倚 E以上都包括(分数:1.00)A
18、.B.C.D.E. 解析:现况调查中常见的偏倚包括选择性偏倚、无应答偏倚、测量偏倚、幸存者偏倚等。2.当前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是 A老龄人口高龄化 B缺少卫生人员 C人口增长太块 D缺乏专业机构 E环境污染(分数:1.00)A.B.C.D.E. 解析:当前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是环境污染,要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3.抽样调查中,常用的基本抽样方法不包括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阶段抽样 E分层抽样(分数:1.00)A. B.C.D.E.解析:单纯随机抽样不是抽样调查中常用的基本抽样,但它是理解其他抽样的基础。4.目前,尚不能用毒饵杀灭的宿主动物是 A鼢鼠
19、 B黄鼠 C姬鼠 D沙鼠 E旱獭(分数:1.00)A.B.C.D.E. 解析:早獭是尚不能用毒饵杀灭的宿主动物。5.治疗间日疟采用 A成人量氯喹 1.21.5g,3 日分服(第 1 日 0.6g,第 2、3 日各 0.3g 或 0.45g),加伯氨喹90180mg,第 48 日分服(每日 22.5mg) B成人量氯喹 1.21.5g,3 日分服(第 1 日 0.6g,第 2、3 日各 0.3g 或 0.45g),加伯氨喹67.5mg,3 日分服(每日 22.5mg) C青蒿琥酯钠 60mg,加入 5%碳酸氢钠注射液 0.6ml,摇至溶解,由 5%葡萄糖稀释至 6ml 缓慢静注 D咯萘啶注射 E
20、蒿甲醚 80mg 肌内注射,第 1 天 2 次,第 25 天 1 次(分数:1.00)A. B.C.D.E.解析:氯喹和伯氨喹治疗红细胞内期和肝细胞内期的间日疟。6.传染病垂直传播的途径是 A接触传播、空气传播 B胎盘传播、注射传播 C血液传播、经口传播 D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 E上行性传播、机械传播(分数:1.00)A.B.C.D. E.解析:7.注射大剂量抗原形成免疫耐受是由于 A抗体形成速度慢,而代谢速度过快 B抗原过剩,多余的抗原中和了抗体 C浆细胞麻痹 D产生无功能抗体 EB 细胞分化增殖受到抑制(分数:1.00)A.B.C.D.E. 解析:8.迟发型过敏反应的特点不包括 A对抗原发
21、生反应的细胞是 T 细胞 B-IFN 的产生对反应出现起关键作用 C再次抗原进入体内至反应出现需 24 小时以上 D可用抗体被动转移 E活化的 M 有重要作用(分数:1.00)A.B.C.D. E.解析:迟发型超敏反应是效应 T 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此超敏反应发生较慢,但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通常需经 2472 小时方可出现炎症反应,此超敏反应发生与抗体和补体无关,而与效应 T 细胞和吞噬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性介质有关。9.对使用中度消毒剂进行监测时,所采样品应在多长时间内送检 A1 小时内 B4 小时内 C6 小时内
22、D24 小时内 E48 小时内(分数:1.00)A.B.C. D.E.解析:对使用中度消毒剂进行监测时,所采样品应在 6 小时内送检。10.下列哪种情况最能确定肺结核病的诊断 A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B胸部 X 线片异常 C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 D咳嗽、咳痰 3 周以上,伴有咯血 E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分数:1.00)A.B.C. D.E.解析: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最能确定肺结核病的诊断。11.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有 ATh、Tc、M BT、B、M CT、B、肥大细胞 DT、B、NK ET、B、粒细胞(分数:1.00)A. B.C.D.E.解析: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是 Thl 型 CD4+
23、T 细胞和 CD8+CTL 细胞,前者经活化 M 中而诱生炎症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在宿主细胞内病原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后者借分泌细胞毒素及诱导细胞凋亡以及杀死带抗原的靶细胞。12.在直线相关分析中,r=1 表示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为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完全正相关 D完全负相关 E无相关关系(分数:1.00)A.B.C. D.E.解析:13.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效果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达到多少,可评为消毒合格 A99.99% B90.00% C99.90% D100.00% E99.00%(分数:1.00)A.B.C. D.E.解析: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
24、效果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达到99.90%,可评为消毒合格。14.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是 A主机及外部设备 B主机、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 C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E硬件系统(分数:1.00)A.B.C.D. E.解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是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15.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是 AM BK 细胞 CNK 细胞 D浆细胞 ET 细胞(分数:1.00)A.B.C.D.E. 解析:CD4 +T 细胞识别由 1317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抗原肽,CD8 +T 细胞识别 810 个氨基酸组成的抗原肽。16.在统计检验中,已知结果是犯了第二类错
25、误,将意味着 A接受 H0 B接受 H1 C冒 5%的风险 D冒 1%的风险 E拒绝 H0(分数:1.00)A. B.C.D.E.解析:统计检验的二类错误指的是,纳假错误,假设本身不正确的情况下接受假设所犯的错误。17.某年某地区一幼儿园发生了 15 例麻疹病人,年龄 35 岁,男性儿童 8 名,女性儿童 7 名。引起这起麻疹暴发的传播途径可能是 A直接接触传播 B间接接触传播 C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D空气飞沫传播 E食物传播(分数:1.00)A.B.C.D. E.解析:麻疹的传播途径为飞沫直接传播,由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18.在临床试验中,能有效控制混杂因素干扰试验结果的措施是 A整群
26、随机抽样 B随意分组 C系统随机抽样 D分层分析 E限制(分数:1.00)A.B.C.D. E.解析:在临床试验中,能有效控制混杂因素于扰试验结果的措施是分层分析。19.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合法是指 A具有中国国籍且明确的个体 B具有法律认可且明确的政治团体 C具有法律授权且明确的行政机构 D具有法律认可且明确的企业 E具有法律认可且明确的事业单位(分数:1.00)A.B.C. D.E.解析:行政诉讼中,被告合法包含两层意义:第一,被告必须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构;第二,有明确的被告主体。20.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部门法为主体,是由下列哪项组成的统一的规范体系 A基本法律和法律
27、 B规章 C法规 D具有法律效力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E以上均是(分数:1.00)A.B.C.D.E. 解析:21.对氯喹未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的治疗采用 A成人量氯喹 1.21.5g,3 日分服(第 1 日 0.6g,第 2、3 日各 0.3g 或 0.45g),加伯氨喹67.5mg,3 日分服(每日 22.5mg) B哌喹 1.5g,3 日分服,加伯氨喹 45mg 或 67.5mg,2 日或 3 日分服 C咯萘啶 0.81.0g,加磺胺多辛 1.01.5g,加乙胺嘧啶 5075mg,均于 2 日分服 D青蒿琥酯 600mg,5 日分服(第 1 日 100mg2 次,第 25 日每日 50mg2
28、次),加伯氨喹67.5mg,3 日分服(每日 22.5mg) E氯喹 0.6g 顿服,或哌喹 0.6g 顿服(分数:1.00)A. B.C.D.E.解析:22.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和 A字处理软件 B应用软件 C管理软件 D多媒体软件 E作图软件(分数:1.00)A.B. C.D.E.解析:计算机软件系统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23.关于健康的描述,错误的是 A健康是一种基本人权 B人民健康水平的问题影响社会的发展 C社会经济与国民健康具有互动作用 D健康不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 E保障健康需要政治行动(分数:1.00)A.B.C.D. E.解析:健康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医疗保险就是
29、一种形式。24.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有 A疾病 伤害 健康 B疾病 弱智 身心损害 C传染病 非传染病 健康 D一切疾病 残疾 生理功能障碍 E传染病 地方病 非传染性疾病(分数:1.00)A. B.C.D.E.解析: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有疾病伤害健康。25.地方性氟中毒是 A生活习惯病 B急性中毒性疾病 C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D化学元素性疾病 E遗传性疾病(分数:1.00)A.B.C. D.E.解析: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地壳中化学元素分布不均衡所引起的一组地方病,包括元素水平过低所引起的缺乏性疾病,例如碘缺乏病;元索水平过高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例如地方性氟病。26.根据行政处罚法
30、的规定,当事人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应如何处理 A加重处罚 B从轻处罚 C减轻处罚 D队重处罚 E不予处罚(分数:1.00)A.B.C.D.E. 解析:27.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 A随机偏倚混杂偏倚系统偏倚 B随机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 C选择偏倚信息偏倚系统偏倚 D混杂偏倚选择偏倚随机偏倚 E混杂偏倚信息偏倚选择偏倚(分数:1.00)A.B.C.D.E. 解析: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是混杂偏倚信息偏倚选择偏倚。28.从因素出发猜测该因素与发病有关,按其时间顺序是 A回顾性研究 B前赡性研究 C回顾前瞻性研究 D验证性研究 E探索性研究(分数:1.00)A.B. C.
31、D.E.解析:从因素出发猜测该因素与发病有关,按其时间顺序是前瞻性研究。29.抗体产生的再次应答的特点是 AIgG 为主 B持续时间短 C没有免疫记忆 DIgM 为主 E亲和力低(分数:1.00)A. B.C.D.E.解析:二次应答的特点:潜伏期短,抗体浓度增加快,达到平台期快,平台高,时间长,下降期持久,用较少量抗原刺激即可诱发,产生抗体主要为 IgG,抗体的亲和力高。30.因素 A、B、C 均可独立的引起某病而无须其他两种因素存在,但都必须是在因素 X 存在的前提下。因素 X 单独存在不会引起该病。因素 A 是 A必要且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D既
32、不是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E以上都不对(分数:1.00)A.B.C.D. E.解析:充分病因指有该病因存在,必定导致疾病发土。必要病因是指相应疾病发生以前必定有该病因存在。31.反映一个筛检项目收益的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阳性预测值 D灵敏度 E特异度(分数:1.00)A.B.C. D.E.解析:筛检工作的收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检出新病例的数量;筛检获得病例较自发就医的病例其预后的改善情况;预测值;成本效益分析。32.下列指标中,描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是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标准误 D极差 E四分位数间距(分数:1.00)A.B.C. D.E.解析:33.下列各机构中,可以依法
33、实施行政处罚的机构是 A市卫生局 B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C市政府办公厅 D县人民医院 E市监察局(分数:1.00)A. B.C.D.E.解析:市卫生局可以依法实施行政处罚。34.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的事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事实 B理由 C依据 D依法享有的权利 E处罚的审批程序(分数:1.00)A.B.C.D.E. 解析:35.注射百白破三联菌苗之后,免疫有效的指标是 A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 1:40 B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 1:80 C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 1:160 D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 1:320 E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 1:100(分数:1.00)A.B.C.D. E.解析:注射百白破三联菌苗之后,免疫有效的指标是微量凝集试验的效价达到 1:320。36.某人在行走时被卡车撞死,死亡医学证明书上第 1 部分 (a)外伤性休克 (b)多发性骨折 (c)行人被卡车撞死(交通事故),则根本死因是A外伤性休克B多发性骨折C交通事故D脑死亡E呼吸功能衰竭(分数:1.0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