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恶性肿瘤药-2 及答案解析(总分:4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A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总题数:5,分数:2.50)1.5-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机制是(分数:0.50)A.B.C.D.E.2.甲氨蝶呤的抗癌作用机制是(分数:0.50)A.B.C.D.E.3.阿糖胞苷的抗癌作用机制是(分数:0.50)A.B.C.D.E.4.羟基脲的抗癌作用机制是(分数:0.50)A.B.C.D.E.5.6-巯基嘌呤的抗癌作用机制是(分数:0.50)A.B.C.D.E.三、A博来霉素(总题数:5,分数:2.50)6.睾丸癌首选用药为(分数:0.50)A.B.C.D
2、.E.7.脑的原发或转移瘤首选用药为(分数:0.50)A.B.C.D.E.8.诱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首选用药为(分数:0.50)A.B.C.D.E.9.卵巢癌首选用药为(分数:0.50)A.B.C.D.E.10.头颈部鳞状上皮癌首选用药为(分数:0.50)A.B.C.D.E.四、X 型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1.可与具有骨髓毒性的抗癌药物合用,以提高疗效并减少骨髓毒性发生机率的药物是(分数:1.00)A.鬼臼毒素B.羟基喜树碱C.泼尼松D.左旋门冬酰胺酶E.博来霉素12.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抗恶性肿瘤药物,根据其干扰核酸合成的环节不同,可分为(分数:1.00)A.抗嘌呤药物B.
3、抗嘧啶药物C.抗叶酸药物D.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E.DNA 多聚酶抑制剂13.紫杉醇作为新一代肿瘤化疗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分数:1.00)A.卵巢癌B.乳腺癌C.黑色素瘤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4.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的是(分数:1.00)A.长春新碱B.紫杉醇C.三尖杉生物碱D.左旋门冬酰胺酶E.长春碱15.生长比率高的恶性肿瘤在治疗时,应选用下列药物中的(分数:1.00)A.6-巯基嘌吟B.阿糖胞苷C.羟基脲D.长春新碱E.环磷酰胺16.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中,属于 S 期特异性药物的是(分数:1.00)A.甲氨蝶呤B.5-氟尿嘧啶C.阿糖胞
4、苷D.6-巯基嘌吟E.鬼臼毒素17.鬼臼毒素衍生物类抗恶性肿瘤药物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中的(分数:1.00)A.G1 期B.Gl+G2 期C.S 期D.G2 期E.S+M 期18.烷化剂作为常见的抗恶性肿瘤药物,其主要特征为(分数:1.00)A.本类药物化学活性高,可产生带正电的碳离子中间体,与细胞中的期和作用物质形成共价键B.本类药物能够使细胞中的核酸、蛋白质等烷基化,改变其结构和功能,并引起细胞分裂增殖的抑制,造成细胞死亡C.本类药物对分裂增殖快的骨髓细胞、肠道上皮细胞也会产生抑制,从而表现为毒性反应D.本类药物大多数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E.本类药物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选择性低19
5、.以下抗恶性肿瘤药物作用机制为抗嘌呤药物的是(分数:1.00)A.6-巯基嘌呤B.硫鸟嘌呤C.羟基脲D.喷司他丁E.紫杉醇20.以下药物中,属于周期特异性抗恶性肿瘤药物的是(分数:1.00)A.甲氨蝶呤B.5-氟尿嘧啶C.长春新碱D.秋水仙碱E.鬼臼毒素21.抗恶性肿瘤药物 5-氟尿嘧啶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分数:1.00)A.胃肠道反应B.骨髓抑制C.出血性膀胱炎D.静脉炎及动脉内膜炎E.肺纤维化22.以下对化学治疗药物不敏感的肿瘤有(分数:1.00)A.食道癌B.胃癌C.肝癌D.结肠癌E.直肠癌23.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是(分数:1.00)A.博来霉素B.长春新碱
6、C.羟基喜树碱D.左旋门冬酰胺酶E.鬼臼毒素24.下列药物中,能够破坏 DNA 的抗癌抗生素有(分数:1.00)A.丝裂霉素B.多柔米星C.博来霉素D.放线菌素 DE.柔红霉素25.环磷酰胺为常用抗肿瘤药物,以下有关其作用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本品抗瘤谱较广,抑瘤作用明显B.与 DNA 发生交叉连接,抑制 DNA 合成,干扰 DNA 和 RNA 功能C.对癌细胞选择性较高D.对恶性淋巴瘤疗效较好E.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过量可致化学性膀胱炎26.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中,可导致畸胎而孕妇应禁用的是(分数:1.00)A.甲氨蝶呤B.6-巯基嘌呤C.环磷酰胺D.白消安E.5-氟尿嘧
7、啶27.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可分为以下几期(分数:1.00)A.静止期(Go 期)B.DNA 合成期(S 期)C.合成前期(Gl 期)D.有丝分裂前期(G2 期)E.分裂期(M 期)28.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静脉注射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是(分数:1.00)A.羟基喜树碱B.5-氟尿嘧啶C.甲氨蝶呤D.左旋门冬酰胺酶E.博来霉素29.以下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的肿瘤有(分数:1.00)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霍奇金病C.非霍奇金淋巴瘤D.绒毛膜上皮细胞癌E.睾丸癌30.抗恶性肿瘤药物共有的毒性反应包括(分数:1.00)A.消化道黏膜损害B.骨髓抑制C.抑制免疫功能D.脱发E.肝、肾功能损害31.糖皮质
8、激素对下列恶性肿瘤不但无治疗作用,反而促进其生长的是(分数:1.00)A.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肺癌C.肝癌D.胃癌E.恶性淋巴瘤32.以下药物中,属于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的是(分数:1.00)A.环磷酰胺B.甲酰溶肉瘤素C.更生霉素D.柔红霉素E.强地松33.下列有关抗恶性肿瘤药羟基脲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为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B.对 S 期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C.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疗效D.可使肿瘤细胞集中于 G1 期,可用作同步化药物,增加化疗敏感性E.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可致畸胎34.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中为选择性拓朴异构酶抑制剂的是(分数:1.00)A.羟基喜
9、树碱B.拓扑特肯C.喜树碱D.鬼臼噻吩苷E.鬼臼乙叉苷35.肿瘤细胞对抗恶性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包括(分数:1.00)A.肿瘤细胞对药物摄取减少B.肿瘤细胞对药物活化减少,灭活增加C.肿瘤细胞对药物外排增加D.肿瘤细胞改变药物作用的受体和靶酶E.肿瘤细胞 DNA 修复增加36.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恶性肿瘤药物是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中的(分数:1.00)A.Co 期B.G1+G2+G0 期C.S+M 期D.G1+G2+S+M 期E.Go+S+M 期37.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特异性抗恶性肿瘤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仅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某一时相敏感B.有些药物对 Go 期敏感C.此类药
10、物对肿瘤细胞作用往往较弱D.此类药物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其杀伤效力E.量效反应曲线是一条渐近线38.肿瘤细胞对抗恶性肿瘤药物会产生耐药性,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肿瘤细胞对抗恶性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B.耐药性包括天然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C.肿瘤细胞在接触某一种抗恶性肿瘤药物后,可以对多种结构不同作用机制各异的其他抗恶性肿瘤药物产生耐药D.肿瘤细胞分裂次数越多,耐药性瘤株出现的机率越大E.大剂量间歇用药有利于减少耐药性的产生39.抗恶性肿瘤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类(分数:1.00)A.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B.破坏 DNA 结构和功能从而阻止其复制的药
11、物C.嵌入 DNA 中干扰转录过程阻止 RNA 合成的药物D.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E.影响体内激素水平而发挥抗癌作用的药物40.塞替派为常用抗肿瘤药物,以下有关其作用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本品为烷化剂,抑瘤作用明显B.抗瘤谱较广C.与 DNA 发生交叉连接,抑制 DNA 合成,从而产生细胞毒作用D.对乳腺癌、卵巢癌疗效较好E.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有时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41.甲氨蝶呤为常用抗肿瘤药物,以下有关其作用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化学结构与叶酸类似,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B.使四氢叶酸不能变成二氢叶酸,从而干扰 DNA 和 RNA 合成C.临床主要用于儿童急
12、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主要不良反应时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脱发等E.妊娠早期应用可致畸胎42.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分数:1.00)A.甲氨蝶呤B.长春新碱C.环磷酰胺D.左旋门冬酰胺酶E.柔红霉素43.下列有关喜树碱类药物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为拓扑异构酶选择性抑制剂B.为拓扑异构酶 I 选择性抑制剂C.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D.可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绒毛膜上皮细胞癌E.不良反应主要为泌尿道刺激44.使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紫杉醇后,肿瘤细胞较多的处于增殖周期中的哪一期(分数:1.00)A.Co 期B.G1 期C.S 期D.G2 期E.M 期45.关
13、于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抗恶性肿瘤药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本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大多与细胞生长繁殖所必需的代谢物质相似B.本类药物能够竞争性的与酶结合,干扰正常的核酸嘌呤、嘧啶的反应C.本类药物可以与核酸结合,取代相应正常核苷酸D.本类药物大多数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E.本类药物包括抗嘌呤药、抗嘧啶药、抗叶酸药、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DNA 多聚酶抑制剂46.下列药物中,其作用机制为拓朴异构酶 I 抑制剂的抗恶性肿瘤药物是(分数:1.00)A.羟基喜树碱B.多柔米星C.喷司他丁D.拓扑特肯E.依托泊苷47.关于紫杉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1.00)A.适用于阻止微管解聚药B.干扰
14、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其分裂和增殖C.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及其他部位的实体瘤和白血病D.应用本药有时会出现严重的急性过敏反应E.较大剂量时会出现神经毒性反应48.以下抗恶性肿瘤药物中,直接破坏 DNA 的药物有(分数:1.00)A.紫杉醇B.丝裂霉素C.顺铂D.博来霉素E.阿糖胞苷49.以下抗恶性肿瘤药物作用机制为嵌入 DNA 中干扰转录过程阻止 RNA 合成的药物是(分数:1.00)A.紫杉醇B.放线菌素 DC.羟基脲D.柔红霉素E.多柔米星50.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中,骨髓抑制作用较轻微的是(分数:1.00)A.环磷酰胺B.苯丁酸氮芥C.博来霉素D.长春新碱E.强地松抗恶性肿瘤药
15、-2 答案解析(总分:4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 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A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总题数:5,分数:2.50)1.5-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机制是(分数:0.50)A.B. C.D.E.解析:2.甲氨蝶呤的抗癌作用机制是(分数:0.50)A. B.C.D.E.解析:3.阿糖胞苷的抗癌作用机制是(分数:0.50)A.B.C.D.E. 解析:4.羟基脲的抗癌作用机制是(分数:0.50)A.B.C.D. E.解析:5.6-巯基嘌呤的抗癌作用机制是(分数:0.50)A.B.C. D.E.解析:三、A博来霉素(总题数:5,分数:2.50)6.睾丸癌首选用药为(分数
16、:0.50)A.B.C. D.E.解析:7.脑的原发或转移瘤首选用药为(分数:0.50)A.B.C.D.E. 解析:8.诱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首选用药为(分数:0.50)A.B. C.D.E.解析:9.卵巢癌首选用药为(分数:0.50)A.B.C.D. E.解析:10.头颈部鳞状上皮癌首选用药为(分数:0.50)A. B.C.D.E.解析:四、X 型题(总题数:40,分数:40.00)11.可与具有骨髓毒性的抗癌药物合用,以提高疗效并减少骨髓毒性发生机率的药物是(分数:1.00)A.鬼臼毒素B.羟基喜树碱C.泼尼松 D.左旋门冬酰胺酶E.博来霉素 解析:12.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抗恶性肿瘤药
17、物,根据其干扰核酸合成的环节不同,可分为(分数:1.00)A.抗嘌呤药物 B.抗嘧啶药物 C.抗叶酸药物 D.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E.DNA 多聚酶抑制剂 解析:13.紫杉醇作为新一代肿瘤化疗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分数:1.00)A.卵巢癌 B.乳腺癌 C.黑色素瘤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解析:14.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的是(分数:1.00)A.长春新碱 B.紫杉醇 C.三尖杉生物碱D.左旋门冬酰胺酶E.长春碱 解析:15.生长比率高的恶性肿瘤在治疗时,应选用下列药物中的(分数:1.00)A.6-巯基嘌吟 B.阿糖胞苷 C.羟基脲 D.长春新碱
18、 E.环磷酰胺解析:16.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中,属于 S 期特异性药物的是(分数:1.00)A.甲氨蝶呤 B.5-氟尿嘧啶 C.阿糖胞苷 D.6-巯基嘌吟 E.鬼臼毒素解析:17.鬼臼毒素衍生物类抗恶性肿瘤药物主要作用于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中的(分数:1.00)A.G1 期B.Gl+G2 期C.S 期 D.G2 期 E.S+M 期解析:18.烷化剂作为常见的抗恶性肿瘤药物,其主要特征为(分数:1.00)A.本类药物化学活性高,可产生带正电的碳离子中间体,与细胞中的期和作用物质形成共价键 B.本类药物能够使细胞中的核酸、蛋白质等烷基化,改变其结构和功能,并引起细胞分裂增殖的抑制,造成细胞死亡 C.本
19、类药物对分裂增殖快的骨髓细胞、肠道上皮细胞也会产生抑制,从而表现为毒性反应 D.本类药物大多数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E.本类药物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选择性低 解析:19.以下抗恶性肿瘤药物作用机制为抗嘌呤药物的是(分数:1.00)A.6-巯基嘌呤 B.硫鸟嘌呤 C.羟基脲D.喷司他丁 E.紫杉醇解析:20.以下药物中,属于周期特异性抗恶性肿瘤药物的是(分数:1.00)A.甲氨蝶呤 B.5-氟尿嘧啶 C.长春新碱 D.秋水仙碱 E.鬼臼毒素 解析:21.抗恶性肿瘤药物 5-氟尿嘧啶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分数:1.00)A.胃肠道反应 B.骨髓抑制 C.出血性膀胱炎D.静脉炎及动脉内膜炎 E.肺纤
20、维化解析:22.以下对化学治疗药物不敏感的肿瘤有(分数:1.00)A.食道癌 B.胃癌 C.肝癌 D.结肠癌 E.直肠癌 解析:23.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的是(分数:1.00)A.博来霉素B.长春新碱C.羟基喜树碱 D.左旋门冬酰胺酶E.鬼臼毒素 解析:24.下列药物中,能够破坏 DNA 的抗癌抗生素有(分数:1.00)A.丝裂霉素 B.多柔米星C.博来霉素 D.放线菌素 DE.柔红霉素解析:25.环磷酰胺为常用抗肿瘤药物,以下有关其作用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本品抗瘤谱较广,抑瘤作用明显 B.与 DNA 发生交叉连接,抑制 DNA 合成,干扰 DNA
21、 和 RNA 功能 C.对癌细胞选择性较高 D.对恶性淋巴瘤疗效较好 E.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过量可致化学性膀胱炎 解析:26.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中,可导致畸胎而孕妇应禁用的是(分数:1.00)A.甲氨蝶呤 B.6-巯基嘌呤 C.环磷酰胺 D.白消安 E.5-氟尿嘧啶 解析:27.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可分为以下几期(分数:1.00)A.静止期(Go 期)B.DNA 合成期(S 期) C.合成前期(Gl 期) D.有丝分裂前期(G2 期) E.分裂期(M 期) 解析:28.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静脉注射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是(分数:1.00)A.羟基喜树碱B.5-氟尿嘧啶C.甲氨蝶呤D.左旋门冬酰胺
22、酶 E.博来霉素 解析:29.以下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的肿瘤有(分数:1.00)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霍奇金病 C.非霍奇金淋巴瘤 D.绒毛膜上皮细胞癌 E.睾丸癌 解析:30.抗恶性肿瘤药物共有的毒性反应包括(分数:1.00)A.消化道黏膜损害 B.骨髓抑制 C.抑制免疫功能 D.脱发 E.肝、肾功能损害 解析:31.糖皮质激素对下列恶性肿瘤不但无治疗作用,反而促进其生长的是(分数:1.00)A.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肺癌 C.肝癌 D.胃癌 E.恶性淋巴瘤解析:32.以下药物中,属于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的是(分数:1.00)A.环磷酰胺 B.甲酰溶肉瘤素 C.更生霉素 D.柔红
23、霉素 E.强地松 解析:33.下列有关抗恶性肿瘤药羟基脲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为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B.对 S 期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 C.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显著疗效 D.可使肿瘤细胞集中于 G1 期,可用作同步化药物,增加化疗敏感性 E.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可致畸胎 解析:34.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中为选择性拓朴异构酶抑制剂的是(分数:1.00)A.羟基喜树碱B.拓扑特肯C.喜树碱D.鬼臼噻吩苷 E.鬼臼乙叉苷 解析:35.肿瘤细胞对抗恶性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包括(分数:1.00)A.肿瘤细胞对药物摄取减少 B.肿瘤细胞对药物活化减少,灭活增加 C.肿瘤细胞对药物外排增
24、加 D.肿瘤细胞改变药物作用的受体和靶酶 E.肿瘤细胞 DNA 修复增加 解析:36.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恶性肿瘤药物是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中的(分数:1.00)A.Co 期B.G1+G2+G0 期C.S+M 期 D.G1+G2+S+M 期 E.Go+S+M 期解析:37.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特异性抗恶性肿瘤药物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仅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某一时相敏感 B.有些药物对 Go 期敏感C.此类药物对肿瘤细胞作用往往较弱 D.此类药物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其杀伤效力 E.量效反应曲线是一条渐近线 解析:38.肿瘤细胞对抗恶性肿瘤药物会产生耐药性,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1.
25、00)A.肿瘤细胞对抗恶性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B.耐药性包括天然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 C.肿瘤细胞在接触某一种抗恶性肿瘤药物后,可以对多种结构不同作用机制各异的其他抗恶性肿瘤药物产生耐药 D.肿瘤细胞分裂次数越多,耐药性瘤株出现的机率越大 E.大剂量间歇用药有利于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解析:39.抗恶性肿瘤药物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几类(分数:1.00)A.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B.破坏 DNA 结构和功能从而阻止其复制的药物 C.嵌入 DNA 中干扰转录过程阻止 RNA 合成的药物 D.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E.影响体内激素水平而发挥抗癌作用的药物 解析:40.塞替派为常用
26、抗肿瘤药物,以下有关其作用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本品为烷化剂,抑瘤作用明显 B.抗瘤谱较广 C.与 DNA 发生交叉连接,抑制 DNA 合成,从而产生细胞毒作用 D.对乳腺癌、卵巢癌疗效较好 E.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有时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解析:41.甲氨蝶呤为常用抗肿瘤药物,以下有关其作用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化学结构与叶酸类似,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B.使四氢叶酸不能变成二氢叶酸,从而干扰 DNA 和 RNA 合成C.临床主要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主要不良反应时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脱发等 E.妊娠早期应用可致畸胎 解析:42.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治
27、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分数:1.00)A.甲氨蝶呤 B.长春新碱 C.环磷酰胺 D.左旋门冬酰胺酶 E.柔红霉素 解析:43.下列有关喜树碱类药物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为拓扑异构酶选择性抑制剂B.为拓扑异构酶 I 选择性抑制剂 C.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D.可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绒毛膜上皮细胞癌 E.不良反应主要为泌尿道刺激 解析:44.使用抗恶性肿瘤药物紫杉醇后,肿瘤细胞较多的处于增殖周期中的哪一期(分数:1.00)A.Co 期B.G1 期C.S 期D.G2 期 E.M 期 解析:45.关于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抗恶性肿瘤药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
28、A.本类药物的化学结构大多与细胞生长繁殖所必需的代谢物质相似 B.本类药物能够竞争性的与酶结合,干扰正常的核酸嘌呤、嘧啶的反应 C.本类药物可以与核酸结合,取代相应正常核苷酸 D.本类药物大多数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E.本类药物包括抗嘌呤药、抗嘧啶药、抗叶酸药、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DNA 多聚酶抑制剂 解析:46.下列药物中,其作用机制为拓朴异构酶 I 抑制剂的抗恶性肿瘤药物是(分数:1.00)A.羟基喜树碱 B.多柔米星C.喷司他丁D.拓扑特肯 E.依托泊苷解析:47.关于紫杉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1.00)A.适用于阻止微管解聚药 B.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其分裂和增殖 C.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及其他部位的实体瘤和白血病 D.应用本药有时会出现严重的急性过敏反应 E.较大剂量时会出现神经毒性反应 解析:48.以下抗恶性肿瘤药物中,直接破坏 DNA 的药物有(分数:1.00)A.紫杉醇B.丝裂霉素 C.顺铂 D.博来霉素 E.阿糖胞苷解析:49.以下抗恶性肿瘤药物作用机制为嵌入 DNA 中干扰转录过程阻止 RNA 合成的药物是(分数:1.00)A.紫杉醇B.放线菌素 D C.羟基脲D.柔红霉素 E.多柔米星 解析:50.下列抗恶性肿瘤药物中,骨髓抑制作用较轻微的是(分数:1.00)A.环磷酰胺B.苯丁酸氮芥C.博来霉素 D.长春新碱 E.强地松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