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35,分数:70.00)1.关于丹毒的物理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超短波疗法:早期患部无热量 B.气压治疗,促进淋巴回流(急性期) C.紫外线疗法 D.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 E.短波治疗:早期患部无热量(分数:2.00)A.B.C.D.E.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物理治疗不用 A.超短波疗法:早期无热量 B.直流电疗法 C.蜡疗法 D.红外线治疗 E.直流电抗生素离子导入(分数:2.00)A.B.C.D.E.3.关于颞下颌关节病的治疗哪项不正确 A.NASID 类止痛药 B.纠正不良
2、咀嚼习惯 C.矫正咬合关系 D.局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E.鼓励患者多做张口运动(分数:2.00)A.B.C.D.E.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自然疗法不包括下列中的哪一项 A.户外运动锻炼 B.药物治疗 C.日光浴 D.空气浴 E.冷水浴(分数:2.00)A.B.C.D.E.5.关于 LOTCA 认知评测,错误的说法是 A.包括定向评测,知觉评测,视运动组织检查和思维运作评测四大项 B.评测方法简单,实用,信度、效度高 C.评测内容包括四大项,总分 20 分 D.是作业治疗认知评定的缩写 E.得分越低,认知功能越差(分数:2.00)A.B.C.D.E.6.脊髓损伤水平定位在 C5平面的关键肌
3、为 A.屈肘肌 B.伸腕肌 C.伸肘肌 D.中指屈肌 E.小指外展肌(分数:2.00)A.B.C.D.E.7.T12脊髓损伤不会出现的表现是 A.大便功能障碍 B.小便功能障碍 C.双下肢感觉障碍 D.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E.四肢瘫(分数:2.00)A.B.C.D.E.8.下列关于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治疗,不正确的是 A.早期应用红光、蜡疗等可改善循环,促进水肿吸收,缓解疼痛 B.激光治疗有消炎、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C.早期应用短波、微波透热疗法,可以消除炎症、促进水肿吸收,利于神经再生 D.用温水浸浴、旋涡浴,可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循环,松解粘连 E.早期应用夹板将关节固定于功能位,可防止
4、挛缩等畸形发生(分数:2.00)A.B.C.D.E.9.以下哪个量表属于社会功能量表 A.SDI B.SAS C.Fugl-Meyer 运动量表 D.LSR E.MAS(分数:2.00)A.B.C.D.E.10.对于哮喘的患者,不适宜发作期的康复治疗是 A.放松训练 B.电疗法 C.超声雾化吸入 D.光疗法 E.运动疗法(分数:2.00)A.B.C.D.E.11.超声波在人体哪一种组织传播最快 A.软组织 B.肌肉 C.脂肪 D.骨骼 E.血(分数:2.00)A.B.C.D.E.12.不同的肌肉收缩形式产生不同的力量,一般来说 A.等长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肌力最大,其次为离心收缩,最小的为向心收缩
5、 B.离心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肌力最大,其次为向心收缩,最小的为等长收缩 C.向心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肌力最大,其次为离心收缩,最小的为等长收缩 D.离心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肌力最大,其次为等长收缩,最小的为向心收缩 E.等长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肌力最大,其次为向心收缩,最小的为离心收缩(分数:2.00)A.B.C.D.E.13.以下关于肌张力过高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肌张力过高时的阻力包括动态成分和静态成分 B.肌张力过高动态成分为肌肉被动拉伸时神经性(反射性的)因素和非神经性(生物力学的)因素所致的阻力 C.肌张力过高的静态成分为神经性因素所致的阻力 D.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肌张力过高是神经性因素和非神
6、经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E.痉挛与肌张力过高并非等同(分数:2.00)A.B.C.D.E.14.以下哪种情况是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禁忌证 A.骨关节伤病及手术后患者 B.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 C.神经系统疾患 D.关节急性炎症期 E.康复治疗的效果评定(分数:2.00)A.B.C.D.E.15.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其康复处理的方法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A.心理治疗 B.增强肌力训练 C.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D.应用矫形器与辅助具 E.环境改造(分数:2.00)A.B.C.D.E.16.以下哪个不是冠心病期康复的适应证 A.无明显心绞痛 B.安静心率为 120 次/分 C.血压基本正常 D.无心衰 E
7、.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分数:2.00)A.B.C.D.E.17.紫外线红斑反应高峰一般出现在 A.68 小时 B.810 小时 C.1012 小时 D.1224 小时 E.2448 小时(分数:2.00)A.B.C.D.E.18.应用磁刺激运动皮质,产生的诱发电位是 A.SEP B.BAEP C.VEP D.MEP E.ERP(分数:2.00)A.B.C.D.E.19.脊髓损伤水平定位在 C6平面的关键肌为 A.屈肘肌 B.伸腕肌 C.伸肘肌 D.中指屈肌 E.小指外展肌(分数:2.00)A.B.C.D.E.20.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不包括 A.使用翻身床、气垫床等预防压疮 B.按摩促进
8、血液淋巴回流,减轻水肿,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C.床上被动运动尽快过渡到主动活动,防治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 D.床上被动运动维持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E.患者主动运动为主,强度越大越好(分数:2.00)A.B.C.D.E.21.颅脑外伤的康复与脑卒中的康复重点区别是 A.前者以认知康复为主 B.言语康复 C.运动功能康复 D.心理康复 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分数:2.00)A.B.C.D.E.22.脊髓损伤水平定位在 L3平面的关键肌为 A.踝跖屈肌 B.长伸趾肌 C.踝背伸肌 D.伸膝肌 E.屈髋肌(分数:2.00)A.B.C.D.E.23.判断脊髓休克是否结束,不正确的
9、是 A.球海绵体反射的消失为休克期,反射的再现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B.损伤平面以下出现疼痛感觉和肌肉张力升高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C.损伤平面以下可引出反射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D.患者意识清醒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E.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肌肉收缩运动表示脊髓休克结束(分数:2.00)A.B.C.D.E.24.以下哪项不是肌张力的正常特征 A.近端关节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时收缩 B.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 C.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换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D.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E.具有部分抵抗肢体重力的运动能力(分数:2.00)A.B.C.D.E.25.关于痉挛的益
10、处,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借助伸肌痉挛等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 B.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向心收缩的肌力 C.可相对保持肌容积 D.充当静脉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E.降低麻痹肢体的依赖性水肿(分数:2.00)A.B.C.D.E.26.以下哪种情况是肌力评定的禁忌证 A.小儿脑瘫 B.脊髓损伤 C.急性渗出性滑膜炎 D.重症肌无力 E.骨关节炎(分数:2.00)A.B.C.D.E.27.哪一条不符合烧伤早期创面治疗目的 A.预防和控制感染 B.促进肉芽生长 C.促进上皮生长 D.加速创面愈合 E.软化瘢痕(分数:2.00)A.B.C.D.E.28.早期肥厚性瘢痕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1、是 A.夹板 B.激光 C.蜡疗 D.药物 E.压力治疗(分数:2.00)A.B.C.D.E.29.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肌肉的横截面表明了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和肌纤维的粗细,因而可反映肌肉的发达程度 B.肌肉的横截面积越大,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也越大 C.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称为一个运动单位 D.运动单位的激活及其释放速率被认为是与肌力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 E.每一运动单位所含的肌纤维不一定属于同一类型(分数:2.00)A.B.C.D.E.30.多发性硬化症的康复治疗,不正确的是 A.遵循早期开始、循序渐进、因人而异、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原则 B.由于患者易疲劳和不耐热,肌力训练
12、尽量安排在很少使体温升高的冷环境中进行 C.开始训练时强度宜小,逐步加大运动量,防止患者疲劳 D.感觉障碍多无须特殊处理,随临床病情的好转,患者感觉功能逐渐改善恢复 E.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波动,预防和治疗抑郁症(分数:2.00)A.B.C.D.E.31.以下哪一项内容不符合癌症患者康复的原则 A.能下地活动的患者可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以及其他较低强度的运动 B.血小板降低者谨慎运动,过低者禁忌运动 C.贫血及心肺功能下降者应控制运动强度 D.骨转移癌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禁忌患部运动 E.已发生病理性骨折者禁忌患部运动(分数:2.00)A.B.C.D.E.32.在癌症疼痛的物理治疗方法
13、中,以下哪一种治疗方法禁用 A.肿瘤局部强电流刺激 B.高热 C.毫米波 D.脊髓电刺激 E.经皮电神经刺激(分数:2.00)A.B.C.D.E.33.肌电异常的表现不包括 A.插入电位异常 B.在静止的肌肉中出现自发电位 C.出现运动单位电位的形态、大小、数量、速率或节律异常 D.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异常 E.无自发电位(分数:2.00)A.B.C.D.E.34.以下关于稳定极限(LOS)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稳定极限是指正常人站立时身体可倾斜的最大角度,或在能够保持平衡的范围内倾斜时与垂直线形成的最大角度 B.正常人双足自然分开站在平整而坚实的地面上时,LOS 前后方向的最大倾斜或摆动角
14、度约为12.5 C.LOS 的大小取决于支持面的形状和性质 D.正常人可以通过跨一步及自动姿势反应重新建立平衡 E.正常人双足自然分开站在平整而坚实的地面上时,LOS 左右方向的最大倾斜或摆动角度约为16(分数:2.00)A.B.C.D.E.35.以下哪种情况适宜进行心电运动试验 A.判定心内膜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B.判定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C.判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 D.判定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E.判断心肌梗死后非稳定期的预后(分数:2.00)A.B.C.D.E.二、B/B(总题数:4,分数:20.00)B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考题。请根据各考题
15、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 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B患者,女,46 岁,右手麻痛 2 年,有时夜间因麻痛而醒,近一个月来症状加重。查体:右鱼际肌轻度萎缩,肌力 4 级,右手桡侧三指半皮肤刺痛觉减退,腕部Tinel 征阳性,临床诊断为右腕管综合征。(分数:4.00)(1).患者做右上肢神经传导检查,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正中神经腕部 CMAP 潜伏时延长,示指 SNAP 波幅低 B.尺神经腕部 CMAP 潜伏时延长,小指 SNAP 波幅低 C.正中神经腕部 CMAP 潜伏时正常,示指 SNAP 波幅正常 D.尺神经腕部 CMAP 潜伏时正常,小指 SNAP
16、波幅正常 E.正中神经腕部 CMAP 潜伏时延长,小指 SNAP 波幅低(分数:2.00)A.B.C.D.E.(2).患者做右上肢针极肌电图检查,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小指展肌出现正尖纤颤电位及混合相 B.拇短展肌出现正尖纤颤电位及混合相 C.旋前圆肌出现正尖纤颤电位及混合相 D.拇长屈肌出现正尖纤颤电位及混合相 E.桡侧腕屈肌出现正尖纤颤电位及混合相(分数:2.00)A.B.C.D.E.患者,女,60 岁,脑出血恢复期,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左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站立位能伸手够物并保持平衡,但是在外力推动下不能站稳。(分数:6.00)(1).该患者的站立平衡属于几级 A.0 B.
17、C. D. E.(分数:2.00)A.B.C.D.E.(2).此类患者最常见的异常步态是 A.划圈步态 B.剪刀步态 C.慌张步态 D.蹒跚步态 E.鸭步(分数:2.00)A.B.C.D.E.(3).对该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可采用 A.ASIA 分级 B.MMSE C.Fugl-Meyer 法 D.FIM E.改良 Barthel 指数(分数:2.00)A.B.C.D.E.患者,男,13 岁,1 个月前右肘前方刀刺伤,经清创缝合,创口愈合,但右手逐渐呈猿手畸形,不能握手写字。(分数:6.00)(1).其病变为以下哪一种 A.尺神经损伤 B.正中神经损伤 C.屈拇屈指肌断裂 D.屈拇屈指肌粘连
18、 E.右手诸关节失用性强直(分数:2.00)A.B.C.D.E.(2).查体时可发现 A.尺侧一指半皮肤感觉消失 B.拇指对掌功能障碍 C.手指夹纸试验阳性 D.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被动弯曲障碍 E.15 指主动屈曲障碍(分数:2.00)A.B.C.D.E.(3).该采用哪一项治疗措施 A.手术探查修补 B.运动治疗 C.电刺激治疗 D.激光治疗 E.药物治疗(分数:2.00)A.B.C.D.E.患者,男,10 岁,发热,咳嗽,咽痛,1 周,近 2 日颈背痛,头部不能屈伸和旋转,四肢无异常。(分数:4.00)(1).考虑的诊断为 A.落枕 B.颈 1、2 椎体自发性脱位 C.风湿性肌炎 D.强直性
19、脊柱炎 E.颈椎结核(分数:2.00)A.B.C.D.E.(2).最简便有效的检查为 A.颈椎侧位和张口位 X 线平片 B.颈部 CT C.颈段 MRI D.外周血白细胞分类 E.风湿全套化验(分数:2.00)A.B.C.D.E.三、B/B(总题数:2,分数:10.00)B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B A.摄食-吞咽准备期 B.口腔期 C.咽期 D.食管期 E.摄食-吞咽准备期、口腔期(分数:4.00)(1).假性延髓性麻痹性摄食-吞咽障碍在哪个阶段较严重(分数:2.00)A.B.C.D.E.(
20、2).真性延髓性麻痹性摄食-吞咽障碍在哪个阶段较严重(分数:2.00)A.B.C.D.E. A.He-Ne 激光照射体穴或耳穴 B.紫外线疗法 C.神经肌肉电刺激 D.调制中频电疗法 E.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分数:6.00)(1).痛经治疗可采用(分数:2.00)A.B.C.D.E.(2).产后排尿无力可采用(分数:2.00)A.B.C.D.E.(3).产后缺乳可采用(分数:2.00)A.B.C.D.E.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知识-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35,分数:70.00)1.关于丹毒的物理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超短波疗法:早期
21、患部无热量 B.气压治疗,促进淋巴回流(急性期) C.紫外线疗法 D.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治疗 E.短波治疗:早期患部无热量(分数:2.00)A.B. C.D.E.解析: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物理治疗不用 A.超短波疗法:早期无热量 B.直流电疗法 C.蜡疗法 D.红外线治疗 E.直流电抗生素离子导入(分数:2.00)A.B.C.D.E. 解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是感染造成的,因此,物理治疗不用直流电抗生素离子导入。3.关于颞下颌关节病的治疗哪项不正确 A.NASID 类止痛药 B.纠正不良咀嚼习惯 C.矫正咬合关系 D.局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E.鼓励患者多做张口运动(分数:2.00)A
22、.B.C.D.E. 解析:颞下颌关节病特别为急性期肘要保证颞下颌的休息,避免过多运动,如果过多讲话、大笑,过多咀嚼等会加重病情。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自然疗法不包括下列中的哪一项 A.户外运动锻炼 B.药物治疗 C.日光浴 D.空气浴 E.冷水浴(分数:2.00)A.B. C.D.E.解析:自然疗法包括合适的户外运动锻炼、保健按摩等,空气浴、森林浴、日光浴、冷水浴等均有一定效果。5.关于 LOTCA 认知评测,错误的说法是 A.包括定向评测,知觉评测,视运动组织检查和思维运作评测四大项 B.评测方法简单,实用,信度、效度高 C.评测内容包括四大项,总分 20 分 D.是作业治疗认知评定的缩写
23、E.得分越低,认知功能越差(分数:2.00)A.B.C. D.E.解析:6.脊髓损伤水平定位在 C5平面的关键肌为 A.屈肘肌 B.伸腕肌 C.伸肘肌 D.中指屈肌 E.小指外展肌(分数:2.00)A. B.C.D.E.解析:关键肌是指肌力 3 级的肌肉,但该平面以上的肌力必须4 级。7.T12脊髓损伤不会出现的表现是 A.大便功能障碍 B.小便功能障碍 C.双下肢感觉障碍 D.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E.四肢瘫(分数:2.00)A.B.C.D.E. 解析:四肢瘫患者见于颈髓损伤,而不会出现于 T12脊髓损伤患者中。8.下列关于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治疗,不正确的是 A.早期应用红光、蜡疗等可改善循环
24、,促进水肿吸收,缓解疼痛 B.激光治疗有消炎、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C.早期应用短波、微波透热疗法,可以消除炎症、促进水肿吸收,利于神经再生 D.用温水浸浴、旋涡浴,可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局部循环,松解粘连 E.早期应用夹板将关节固定于功能位,可防止挛缩等畸形发生(分数:2.00)A. B.C.D.E.解析:9.以下哪个量表属于社会功能量表 A.SDI B.SAS C.Fugl-Meyer 运动量表 D.LSR E.MAS(分数:2.00)A.B.C.D. E.解析:社会功能量表:如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ife sat
25、isfaction rating scale,LSR)、总体情感量表(general well being schedule);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如 SF-36 等。10.对于哮喘的患者,不适宜发作期的康复治疗是 A.放松训练 B.电疗法 C.超声雾化吸入 D.光疗法 E.运动疗法(分数:2.00)A.B.C.D.E. 解析:哮喘的康复分期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的康复方案是:放松训练、光疗法、电疗法、超声雾化吸入等。缓解期康复方案包括运动疗法、控制体重、健康教育和控制环境诱发因素等。11.超声波在人体哪一种组织传播最快 A.软组织 B.肌肉 C.脂肪 D.骨
26、骼 E.血(分数:2.00)A.B.C.D. E.解析: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与超声波的频率无关,与介质的弹性、密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固体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介质的温度越高,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越快。12.不同的肌肉收缩形式产生不同的力量,一般来说 A.等长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肌力最大,其次为离心收缩,最小的为向心收缩 B.离心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肌力最大,其次为向心收缩,最小的为等长收缩 C.向心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肌力最大,其次为离心收缩,最小的为等长收缩 D.离心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肌力最大,其次为等长收缩,最小的为向心收缩 E.等长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肌力最大,其次为向心收缩
27、,最小的为离心收缩(分数:2.00)A.B.C.D. E.解析:13.以下关于肌张力过高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肌张力过高时的阻力包括动态成分和静态成分 B.肌张力过高动态成分为肌肉被动拉伸时神经性(反射性的)因素和非神经性(生物力学的)因素所致的阻力 C.肌张力过高的静态成分为神经性因素所致的阻力 D.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肌张力过高是神经性因素和非神经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E.痉挛与肌张力过高并非等同(分数:2.00)A.B.C. D.E.解析:肌张力过强静态成分是肌肉从拉长状态回复到正常静息状态的势能,为非神经性因素。14.以下哪种情况是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禁忌证 A.骨关节伤病及手术后患者 B
28、.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 C.神经系统疾患 D.关节急性炎症期 E.康复治疗的效果评定(分数:2.00)A.B.C.D. E.解析: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禁忌证:关节急性炎症期;关节内骨折未作处理。15.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其康复处理的方法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A.心理治疗 B.增强肌力训练 C.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D.应用矫形器与辅助具 E.环境改造(分数:2.00)A.B. C.D.E.解析:16.以下哪个不是冠心病期康复的适应证 A.无明显心绞痛 B.安静心率为 120 次/分 C.血压基本正常 D.无心衰 E.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分数:2.00)A.B. C.D.E.解析:冠心病期康复的适应证:
29、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心绞痛,安静心率110 次/分,无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血压基本正常,体温正常。因而安静心率为 120 次/分不是其适应证。17.紫外线红斑反应高峰一般出现在 A.68 小时 B.810 小时 C.1012 小时 D.1224 小时 E.2448 小时(分数:2.00)A.B.C.D. E.解析:紫外线照射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才能出现红斑反应,称为潜伏期,长波紫外线红斑的潜伏期较长,一般 46 小时,短波紫外线潜伏期较短,一般为 1.52 小时。红斑反应于 1224 小时达高峰,之后渐消退。18.应用磁刺激运动皮质,产生的诱发电位是 A.SEP B.BAEP C
30、.VEP D.MEP E.ERP(分数:2.00)A.B.C.D. E.解析:19.脊髓损伤水平定位在 C6平面的关键肌为 A.屈肘肌 B.伸腕肌 C.伸肘肌 D.中指屈肌 E.小指外展肌(分数:2.00)A.B. C.D.E.解析:需要记忆运动关键肌。关键肌是指确定神经平面的标志性肌肉。根据神经节段与肌肉的关系,用肌力 3 级以上的关键肌来确定运动神经平面,但该平面以上的关键肌的肌力必须达到 4 级。20.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不包括 A.使用翻身床、气垫床等预防压疮 B.按摩促进血液淋巴回流,减轻水肿,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C.床上被动运动尽快过渡到主动活动,防治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
31、 D.床上被动运动维持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E.患者主动运动为主,强度越大越好(分数:2.00)A.B.C.D.E. 解析: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可使用翻身床、气垫床等预防压疮。预防关节挛缩变形:按摩可促进血液淋巴回流,减轻水肿,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床上被动运动尽快过渡到主动活动,防治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被动运动维持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变形。21.颅脑外伤的康复与脑卒中的康复重点区别是 A.前者以认知康复为主 B.言语康复 C.运动功能康复 D.心理康复 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分数:2.00)A. B.C.D.E.解析:脑外伤与脑卒中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康复
32、治疗原则和目标与脑卒中相似,但颅脑外伤患者多合并认知功能受损。22.脊髓损伤水平定位在 L3平面的关键肌为 A.踝跖屈肌 B.长伸趾肌 C.踝背伸肌 D.伸膝肌 E.屈髋肌(分数:2.00)A.B.C.D. E.解析:23.判断脊髓休克是否结束,不正确的是 A.球海绵体反射的消失为休克期,反射的再现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B.损伤平面以下出现疼痛感觉和肌肉张力升高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C.损伤平面以下可引出反射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D.患者意识清醒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E.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肌肉收缩运动表示脊髓休克结束(分数:2.00)A.B.C.D. E.解析:球海绵体反射再现,损伤平面以下可引出反射或有疼痛感
33、觉、肌肉张力升高、肌肉收缩运动表示脊髓休克结束,患者意识不是判断脊髓休克是否结束的指征。24.以下哪项不是肌张力的正常特征 A.近端关节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时收缩 B.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的抵抗感 C.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换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D.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E.具有部分抵抗肢体重力的运动能力(分数:2.00)A.B.C.D.E. 解析:肌张力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25.关于痉挛的益处,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借助伸肌痉挛等帮助患者站立和行走 B.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向心收缩的肌力 C.可相对保持肌容积 D.充当静脉
34、肌肉泵,降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 E.降低麻痹肢体的依赖性水肿(分数:2.00)A.B. C.D.E.解析:活动过强的牵张反射可促进等长和离心自主收缩的肌力,但向心收缩力弱。26.以下哪种情况是肌力评定的禁忌证 A.小儿脑瘫 B.脊髓损伤 C.急性渗出性滑膜炎 D.重症肌无力 E.骨关节炎(分数:2.00)A.B.C. D.E.解析:27.哪一条不符合烧伤早期创面治疗目的 A.预防和控制感染 B.促进肉芽生长 C.促进上皮生长 D.加速创面愈合 E.软化瘢痕(分数:2.00)A.B.C.D.E. 解析:软化搬痕是烧伤后期创面治疗目的。28.早期肥厚性瘢痕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夹板 B.激光
35、 C.蜡疗 D.药物 E.压力治疗(分数:2.00)A.B.C.D.E. 解析:压力治疗是指应用机械压力施加于肥厚性瘢痕的体表,可以达到减轻和消除病理变化而达到治疗的目的。29.以下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肌肉的横截面表明了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和肌纤维的粗细,因而可反映肌肉的发达程度 B.肌肉的横截面积越大,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也越大 C.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称为一个运动单位 D.运动单位的激活及其释放速率被认为是与肌力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 E.每一运动单位所含的肌纤维不一定属于同一类型(分数:2.00)A.B.C.D.E. 解析:每一运动单位所含的肌纤维均属于同一类型(即或全部为型
36、纤维,或全部为型纤维)。30.多发性硬化症的康复治疗,不正确的是 A.遵循早期开始、循序渐进、因人而异、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原则 B.由于患者易疲劳和不耐热,肌力训练尽量安排在很少使体温升高的冷环境中进行 C.开始训练时强度宜小,逐步加大运动量,防止患者疲劳 D.感觉障碍多无须特殊处理,随临床病情的好转,患者感觉功能逐渐改善恢复 E.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波动,预防和治疗抑郁症(分数:2.00)A.B.C. D.E.解析:多发性硬化症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应遵循早期开始、循序渐进、因人而异、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原则进行康复治疗,包括增强肌力的训练,关节功能训练,共济失调和步态训练,感觉
37、障碍的处理等,技术上没有特异性,但要注意患者易疲劳和不耐热的特点,训练尽量安排在很少使体温升高的冷环境中进行。31.以下哪一项内容不符合癌症患者康复的原则 A.能下地活动的患者可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以及其他较低强度的运动 B.血小板降低者谨慎运动,过低者禁忌运动 C.贫血及心肺功能下降者应控制运动强度 D.骨转移癌与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禁忌患部运动 E.已发生病理性骨折者禁忌患部运动(分数:2.00)A.B.C.D. E.解析:骨转移癌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应谨慎运动或使用适当辅助用具。32.在癌症疼痛的物理治疗方法中,以下哪一种治疗方法禁用 A.肿瘤局部强电流刺激 B.高热 C.毫米波 D.脊髓电刺激
38、 E.经皮电神经刺激(分数:2.00)A. B.C.D.E.解析:癌症疼痛物理治疗时禁忌在肿瘤局部进行按摩、热敷、一般温热疗法、强电流刺激。33.肌电异常的表现不包括 A.插入电位异常 B.在静止的肌肉中出现自发电位 C.出现运动单位电位的形态、大小、数量、速率或节律异常 D.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异常 E.无自发电位(分数:2.00)A.B.C.D.E. 解析:肌电异常包括插入电位延长、缩短或缺如;有自发电位(正尖波、纤颤电位、束颤电位等)存在;运动单位电位可能异常增大、减少或多相;最大用力时出现早募集或单混相。34.以下关于稳定极限(LOS)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稳定极限是指正常人站立时身
39、体可倾斜的最大角度,或在能够保持平衡的范围内倾斜时与垂直线形成的最大角度 B.正常人双足自然分开站在平整而坚实的地面上时,LOS 前后方向的最大倾斜或摆动角度约为12.5 C.LOS 的大小取决于支持面的形状和性质 D.正常人可以通过跨一步及自动姿势反应重新建立平衡 E.正常人双足自然分开站在平整而坚实的地面上时,LOS 左右方向的最大倾斜或摆动角度约为16(分数:2.00)A.B.C. D.E.解析:LOS 的大小取决于支持面的大小和性质。35.以下哪种情况适宜进行心电运动试验 A.判定心内膜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B.判定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C.判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 D.
40、判定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E.判断心肌梗死后非稳定期的预后(分数:2.00)A.B.C. D.E.解析:心电运动试验可用于确定功能状态,包括:判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判定心功能、体力活动能力和残疾程度;评定康复治疗效果。二、B/B(总题数:4,分数:20.00)B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考题。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 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B患者,女,46 岁,右手麻痛 2 年,有时夜间因麻痛而醒,近一个月来症状加重。查体:右鱼际肌轻度萎缩,肌力 4 级,右手桡侧三指半皮肤刺痛觉减退,腕部Tinel 征阳性,临床诊断
41、为右腕管综合征。(分数:4.00)(1).患者做右上肢神经传导检查,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正中神经腕部 CMAP 潜伏时延长,示指 SNAP 波幅低 B.尺神经腕部 CMAP 潜伏时延长,小指 SNAP 波幅低 C.正中神经腕部 CMAP 潜伏时正常,示指 SNAP 波幅正常 D.尺神经腕部 CMAP 潜伏时正常,小指 SNAP 波幅正常 E.正中神经腕部 CMAP 潜伏时延长,小指 SNAP 波幅低(分数:2.00)A. B.C.D.E.解析:腕管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或神经本身的病变,致正中神经受到卡压而发生的功能障碍。所以做右上肢神经传导检查时正中神经腕部 CMAP 潜伏
42、时延长,远端感觉波幅低;卡压远端的肌肉针电极检查时会出现神经源性损害的改变,而近端肌和尺神经及其支配肌不会受到影响。(2).患者做右上肢针极肌电图检查,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小指展肌出现正尖纤颤电位及混合相 B.拇短展肌出现正尖纤颤电位及混合相 C.旋前圆肌出现正尖纤颤电位及混合相 D.拇长屈肌出现正尖纤颤电位及混合相 E.桡侧腕屈肌出现正尖纤颤电位及混合相(分数:2.00)A.B. C.D.E.解析:患者,女,60 岁,脑出血恢复期,查体:患者神志清楚,左侧中枢性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站立位能伸手够物并保持平衡,但是在外力推动下不能站稳。(分数:6.00)(1).该患者的站立平衡属于几级
43、A.0 B. C. D. E.(分数:2.00)A.B.C. D.E.解析:(2).此类患者最常见的异常步态是 A.划圈步态 B.剪刀步态 C.慌张步态 D.蹒跚步态 E.鸭步(分数:2.00)A. B.C.D.E.解析:(3).对该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可采用 A.ASIA 分级 B.MMSE C.Fugl-Meyer 法 D.FIM E.改良 Barthel 指数(分数:2.00)A.B.C. D.E.解析:患者,男,13 岁,1 个月前右肘前方刀刺伤,经清创缝合,创口愈合,但右手逐渐呈猿手畸形,不能握手写字。(分数:6.00)(1).其病变为以下哪一种 A.尺神经损伤 B.正中神经损伤
44、C.屈拇屈指肌断裂 D.屈拇屈指肌粘连 E.右手诸关节失用性强直(分数:2.00)A.B. C.D.E.解析:猿手畸形是正中神经损伤的标志,故选 B。(2).查体时可发现 A.尺侧一指半皮肤感觉消失 B.拇指对掌功能障碍 C.手指夹纸试验阳性 D.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被动弯曲障碍 E.15 指主动屈曲障碍(分数:2.00)A.B. C.D.E.解析:拇指与小指不能对掌是正中神经损伤诊治的要点之一。(3).该采用哪一项治疗措施 A.手术探查修补 B.运动治疗 C.电刺激治疗 D.激光治疗 E.药物治疗(分数:2.00)A. B.C.D.E.解析:神经损伤 1 个月内尽可能行手术探查修补,选项 B、C
45、、D、E 治疗正中神经损伤疗效不肯定。患者,男,10 岁,发热,咳嗽,咽痛,1 周,近 2 日颈背痛,头部不能屈伸和旋转,四肢无异常。(分数:4.00)(1).考虑的诊断为 A.落枕 B.颈 1、2 椎体自发性脱位 C.风湿性肌炎 D.强直性脊柱炎 E.颈椎结核(分数:2.00)A.B. C.D.E.解析:颈 1、2 椎体自发性脱位常由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2).最简便有效的检查为 A.颈椎侧位和张口位 X 线平片 B.颈部 CT C.颈段 MRI D.外周血白细胞分类 E.风湿全套化验(分数:2.00)A. B.C.D.E.解析:颈椎侧位和张口位 X 线平片能有效明确颈 1、2 椎体的解剖结构。三、B/B(总题数:2,分数:10.00)B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B A.摄食-吞咽准备期 B.口腔期 C.咽期 D.食管期 E.摄食-吞咽准备期、口腔期(分数:4.00)(1).假性延髓性麻痹性摄食-吞咽障碍在哪个阶段较严重(分数:2.00)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