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3 及答案解析(总分:4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案例分析题(总题数:7,分数:45.00)患者,男,61 岁,因脑出血患右侧肢体偏瘫,说话不清,少语,但能听懂别人讲话。(分数:9.00)(1).该患者的失语症类型为(分数:1.00)A.感觉性失语B.运动性失语C.混合性失语D.流畅性失语E.非流蛹性失语F.传导性失语(2).对该失语症患者的评定程序中包括(分数:1.00)A.家庭背景B.初步检查C.经济状况D.中期评定E.结局评定F.标准化失语症测验(3).该患者的言语训练内容不包括(分数:1.00)A.口语命名B.文字训练C.构音训练D.复述训练
2、E.会话训练F.听写训练(4).对该失语症患者的预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1.00)A.训练开始越早越好B.性格内向者比外向好C.病情轻度比重度好D.没有感觉损伤效果好E.左利手或双利手比右利手者好F.有自纠能力和意识者好(5).失语症患者最常出现的功能障碍有(分数:1.00)A.听觉理解障碍B.口语表达障碍C.阅读理解障碍D.构音障碍E.书写障碍F.复述障碍(6).该患者最有可能的损伤部位是(分数:1.00)A.右半球额下回后部B.左侧半球顶、枕、颓叶交界处C.左半球额下回后部D.右半球 39区和 40区E.左半球 44区、45 区F.左半球颞上回后部(7).对该失语症患者的言语治疗可
3、采用(分数:1.00)A.反复听觉刺激B.听觉理解训练C.利用书面语、手势语、画图等代偿手段传递信息D.图片信息的双相交互传递E.书写训练F.复述训练(8).该患者的口语表达训练包括(分数:1.00)A.语音练习B.阅读练习C.命名练习D.复述练习E.叙述练习F.实用化练习(9).言语训练时的注意事项描述正确的有(分数:1.00)A.当患者训练出现错误时,为了引起患者重视,要给予批评,实行奖惩制B.急性期已过,患者病情稳定,能够耐受集中训练至少 30分钟,即可逐渐开始训练C.意识障碍、重度痴呆、拒绝或无训练动机及要求者不适合进行语言训练D.对于患者细微的进步,也不要忘了鼓励,要使患者总是处在有
4、可能成功的状态E.语言治疗师必须充分理解患者,并以认真、耐心的态度帮助患者改善;尊重患者的人格F.对于情绪不稳定,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应调整到较容易的课题上男,62 岁,脑卒中后 3个月,左侧肢体偏瘫,自诉在坐、站时不能有效维持姿势,不能独立行走。检查提示:患者在坐、站时,体重分配不均匀,偏向健侧,不能维持坐、站的静态平衡。(分数:5.00)(1).拟进一步对该患者的平衡功能进行评定,可选用的量表是(分数:1.00)A.Brunnstrom量表B.Berg量表C.Barthel指数D.FIM量表E.Ashworth量表F.Glasgow量表(2).Tinnetti量表可用于平衡功能的评定,低于多
5、少分提示有摔倒的危险(分数:1.00)A.40分B.34分C.30分D.24分E.20分F.14分(3).与平衡相关的感觉输入包括(分数:1.00)A.视觉系统B.听觉系统C.皮肤感觉D.本体感觉E.前庭系统F.内脏感觉(4).为帮助该患者学习、掌握重心转移技能,提高平衡功能,在训练中可借助(分数:1.00)A.平衡板B.体重秤C.木钉板D.砂磨板E.姿势镜F.楔形垫(5).平衡反应的形成时间有一定的规律,则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的时间是(分数:1.00)A.56 个月B.67 个月C.78 个月D.89 个月E.910 个月F.1012 个月男,46 岁,T 12完全性脊髓损伤,因双下肢僵
6、硬、被动活动困难,不能舒适佩戴下肢矫形器,就诊康复科。查体: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反射亢进,跟腱反射亢进,躁跖屈肌群肌张力中度增加,可完成躁关节全范围的被动活动,踝阵挛检查阵挛 2次以上。(分数:6.00)(1).根据综合痉挛量表(CSS),该患者跟腱反射评分是(分数:1.00)A.0分B.1分C.2分D.3分E.4分F.5分(2).根据综合痉挛量表(CSS),该患者踝跖屈肌群肌张力评分是(分数:1.00)A.0分B.2分C.4分D.6分E.7分F.8分(3).根据综合痉挛量表(CSS),该患者踝阵挛评分是(分数:1.00)A.0分B.1分C.2分D.3分E.4分F.5分(4).根据 CSS的评
7、分结果,该患者的踝关节痉挛程度属(分数:1.00)A.无痉挛B.轻度痉挛C.中度痉挛D.重度痉挛E.强直F.极重度痉挛(5).针对该患者的踝跖屈痉挛情况,可选用的物理因子治疗包括(分数:1.00)A.直流电刺激疗法B.肌电生物反馈刺激C.红外线疗法D.超短波疗法E.紫外线疗法F.磁疗(6).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下列哪些诱发、加重痉挛的因素(分数:1.00)A.便秘B.尿路感染C.腹泻D.焦虑E.气温下降F.气温上升患者,男性,45 岁,左股骨颈骨折术后 2个月入康复科功能训练。(分数:7.00)(1).关于髋关节的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髋关节仅能屈伸、内收、外展、内外旋B.
8、受检者体位必须为仰卧位C.髋关节屈活动范围为 0150D.髋关节内收、外展、内外旋的活动范围均为 045E.测量内外旋时量角器轴心为髌骨下端F.髋关节后伸活动度为 020(2).评估左髋关节活动度,量角器的轴心应放在(分数:1.00)A.髂前上棘B.髂前下棘C.股骨大转子D.股骨小转子E.股骨外踝F.髂后上棘(3).测量时注意事项错误的是(分数:1.00)A.先测量关节主动活动范围B.先测量关节被动活动范围C.准确记录结果D.须按摩后测量E.检查者熟练操作仪器F.患者体位适当(4).如左髋在屈曲 100时出现异常抵抗,哪项不是它的原因(分数:1.00)A.心理反应B.局部疼痛C.左髋滑囊炎D.
9、软组织肿胀E.体位摆放不当F.软组织挛缩(5).经康复训练后,左下肢可抗重力做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但不抗阻力。根据 Lovett肌力分级,此时的肌力是(分数:1.00)A.1级B.2级C.2+级D.3级E.4级F.5级(6).若两下肢长度相差 4cm以上,则出现(分数:1.00)A.短腿步态B.剪刀步态C.减痛步态D.画圈步态E.慌张步态F.膝塌陷步态(7).关于该患者康复评定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肌力评定常用 MMT法B.平衡功能评定常用 VAS法C.神经功能评定常用 Hoffer法D.ADL评定常用改良 Barthel指数E.肢体周径的测量取髌上 10cmF.平衡功能评估常用
10、 Berg表患者,男,30 岁,高空坠落致 T6完全性脊髓损伤,术后 6周就诊康复科。查体:第 6肋间平面以下感觉缺失,双下肢无主动活动,大、小便不能控制。(分数:6.00)(1).根据患者病况,若针刺胸椎棘突下的穴位,进针方向是(分数:1.00)A.直刺B.斜刺C.向上斜刺D.向下斜刺E.向上或向下平刺F.平刺(2).行针的手法可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大类,其中辅助手法有(分数:1.00)A.循法B.刮柄法C.提插法D.震颤法E.捻转法F.弹柄法(3).对患者实施体针治疗,进针方向采用斜刺,其角度应为(分数:1.00)A.10左右B.15左右C.30左右D.45左右E.50左右F.55左右
11、(4).针刺治疗常根据病情进行手法补泻,其中捻转补泻法中的补法是(分数:1.00)A.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B.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C.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D.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E.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重F.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轻(5).由于截瘫患者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功能差,对出现胃痛可取“中脘”穴治疗,主要原因是(分数:1.00)A.任脉经穴B.近部取穴C.胃的募穴D.八会穴之一E.足阳明经的交会穴F.胃经络脉(6).对患者出现尿潴留,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注意掌握(分数:1.00)A.针刺角度B.针刺深度C.不可捻转D.不可提插E.不可留针F.可以留针患者,男
12、,26 岁,酒店服务员,半小时前不慎摔倒,玻璃碎片划伤左腕掌侧。体检发现患者左手拇指外展无力,无感觉异常,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感觉消失,夹纸试验阳性。(分数:6.00)(1).手部创口清创处理,一般不迟于(分数:1.00)A.8小时B.10小时C.9小时D.11小时E.12小时F.13小时(2).最适合的治疗措施是(分数:1.00)A.清创缝合术B.清创术,切口延期缝合C.清创缝合石膏托外固定术D.清创缝合肌腱神经探查术E.清创缝合术,术后肌内注射 TATF.清创争取伤后 68 小时内进行(3).术中发现可能损伤的神经是(分数:1.00)A.正中神经B.尺神经C.桡神经D.前臂内侧皮神经E.前臂骨
13、间背神经F.前臂外侧皮神经(4).术中发现可能损伤的肌腱是(分数:1.00)A.桡侧腕屈肌腱B.桡侧腕长伸肌C.拇长屈肌腱D.揖短展肌腱E.拇长伸肌腱F.掌长肌腱(5).该患者术后处理正确的是(分数:1.00)A.早期有适当功能锻炼B.石膏外固定 68 周C.2周后行关节松动术D.早期行感觉功能训练E.中药熏洗预防肌腱粘连F.辅以适当的理疗(6).下列康复评定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手术后即行肌力评定B.需行 Jebsen手功能测试C.需 9孔插板试验D.关节活动度评定E.术后即行肌萎缩评定F.9孔插板试验是手功能的一种女性,30 岁,银行出纳,3 个月前上班粗心忘记锁保险门,父母说
14、了其几句后痛哭一场,严重失眠 2天,以后反复多次检查是否锁门且无法控制,心慌,总担心“万一没锁好呢?”近来上班付钱给客户也要反复检查,十分苦恼。1 周前开始担心自己会得精神病,情绪低落,食欲下降,经常哭泣。反复到精神科检查,每次都要医生反复保证自己不会得精神病,但坚决不吃药。(分数:6.00)(1).求助者的精神状态主要有(分数:1.00)A.焦虑情绪B.抑郁情绪C.强迫行为D.强迫思维E.紧张情绪F.失眠G.思维奔逸(2).求助者的心理、生理症状不包括(分数:1.00)A.心慌B.失眠C.头痛D.厌食E.哭泣F.食欲下降G.强迫(3).求助者的行为症状主要表现为(分数:1.00)A.反复检查
15、B.反复询问C.反复哭泣D.反复拒绝E.逃避现状F.拒绝治疗(4).排除求助者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依据不包括(分数:1.00)A.人格特征稳定B.无幻觉症状C.无冲动行为D.无妄想症状E.无抑郁症状F.有自知力G.主动求医(5).求助者的心理状态符合(分数:1.00)A.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性B.精神活动的内在一致性C.身心状况的统一性D.个性的相对稳定性E.出现幻觉F.未泛化(6).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属于(分数:1.00)A.心理健康B.心理不健康C.心理正常D.心理不正常E.心理可能不正常F.无法鉴别康复治疗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3 答案解析(总分:45.00,做题时间:90 分钟)
16、一、案例分析题(总题数:7,分数:45.00)患者,男,61 岁,因脑出血患右侧肢体偏瘫,说话不清,少语,但能听懂别人讲话。(分数:9.00)(1).该患者的失语症类型为(分数:1.00)A.感觉性失语B.运动性失语 C.混合性失语D.流畅性失语E.非流蛹性失语 F.传导性失语解析:(2).对该失语症患者的评定程序中包括(分数:1.00)A.家庭背景B.初步检查 C.经济状况D.中期评定 E.结局评定 F.标准化失语症测验 解析:(3).该患者的言语训练内容不包括(分数:1.00)A.口语命名B.文字训练 C.构音训练 D.复述训练E.会话训练F.听写训练解析:(4).对该失语症患者的预后,以
17、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1.00)A.训练开始越早越好 B.性格内向者比外向好C.病情轻度比重度好 D.没有感觉损伤效果好 E.左利手或双利手比右利手者好 F.有自纠能力和意识者好 解析:(5).失语症患者最常出现的功能障碍有(分数:1.00)A.听觉理解障碍 B.口语表达障碍 C.阅读理解障碍 D.构音障碍E.书写障碍 F.复述障碍 解析:(6).该患者最有可能的损伤部位是(分数:1.00)A.右半球额下回后部B.左侧半球顶、枕、颓叶交界处C.左半球额下回后部 D.右半球 39区和 40区E.左半球 44区、45 区 F.左半球颞上回后部解析:(7).对该失语症患者的言语治疗可采用(分数:1
18、.00)A.反复听觉刺激 B.听觉理解训练C.利用书面语、手势语、画图等代偿手段传递信息 D.图片信息的双相交互传递 E.书写训练F.复述训练 解析:(8).该患者的口语表达训练包括(分数:1.00)A.语音练习 B.阅读练习C.命名练习 D.复述练习 E.叙述练习 F.实用化练习 解析:(9).言语训练时的注意事项描述正确的有(分数:1.00)A.当患者训练出现错误时,为了引起患者重视,要给予批评,实行奖惩制B.急性期已过,患者病情稳定,能够耐受集中训练至少 30分钟,即可逐渐开始训练 C.意识障碍、重度痴呆、拒绝或无训练动机及要求者不适合进行语言训练 D.对于患者细微的进步,也不要忘了鼓励
19、,要使患者总是处在有可能成功的状态 E.语言治疗师必须充分理解患者,并以认真、耐心的态度帮助患者改善;尊重患者的人格 F.对于情绪不稳定,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应调整到较容易的课题上 解析:男,62 岁,脑卒中后 3个月,左侧肢体偏瘫,自诉在坐、站时不能有效维持姿势,不能独立行走。检查提示:患者在坐、站时,体重分配不均匀,偏向健侧,不能维持坐、站的静态平衡。(分数:5.00)(1).拟进一步对该患者的平衡功能进行评定,可选用的量表是(分数:1.00)A.Brunnstrom量表B.Berg量表 C.Barthel指数D.FIM量表E.Ashworth量表F.Glasgow量表解析:(2).Tinn
20、etti量表可用于平衡功能的评定,低于多少分提示有摔倒的危险(分数:1.00)A.40分B.34分C.30分D.24分 E.20分F.14分解析:(3).与平衡相关的感觉输入包括(分数:1.00)A.视觉系统 B.听觉系统C.皮肤感觉 D.本体感觉 E.前庭系统 F.内脏感觉解析:(4).为帮助该患者学习、掌握重心转移技能,提高平衡功能,在训练中可借助(分数:1.00)A.平衡板 B.体重秤 C.木钉板D.砂磨板E.姿势镜 F.楔形垫解析:(5).平衡反应的形成时间有一定的规律,则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的时间是(分数:1.00)A.56 个月B.67 个月C.78 个月 D.89 个月E.9
21、10 个月F.1012 个月解析:男,46 岁,T 12完全性脊髓损伤,因双下肢僵硬、被动活动困难,不能舒适佩戴下肢矫形器,就诊康复科。查体: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反射亢进,跟腱反射亢进,躁跖屈肌群肌张力中度增加,可完成躁关节全范围的被动活动,踝阵挛检查阵挛 2次以上。(分数:6.00)(1).根据综合痉挛量表(CSS),该患者跟腱反射评分是(分数:1.00)A.0分B.1分C.2分D.3分E.4分 F.5分解析:(2).根据综合痉挛量表(CSS),该患者踝跖屈肌群肌张力评分是(分数:1.00)A.0分B.2分C.4分D.6分 E.7分F.8分解析:(3).根据综合痉挛量表(CSS),该患者踝阵
22、挛评分是(分数:1.00)A.0分B.1分C.2分D.3分 E.4分F.5分解析:(4).根据 CSS的评分结果,该患者的踝关节痉挛程度属(分数:1.00)A.无痉挛B.轻度痉挛C.中度痉挛D.重度痉挛 E.强直F.极重度痉挛解析:(5).针对该患者的踝跖屈痉挛情况,可选用的物理因子治疗包括(分数:1.00)A.直流电刺激疗法 B.肌电生物反馈刺激C.红外线疗法 D.超短波疗法 E.紫外线疗法F.磁疗解析:(6).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下列哪些诱发、加重痉挛的因素(分数:1.00)A.便秘 B.尿路感染 C.腹泻D.焦虑 E.气温下降 F.气温上升解析:患者,男性,45 岁,左股骨颈骨折术后 2个
23、月入康复科功能训练。(分数:7.00)(1).关于髋关节的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髋关节仅能屈伸、内收、外展、内外旋 B.受检者体位必须为仰卧位C.髋关节屈活动范围为 0150D.髋关节内收、外展、内外旋的活动范围均为 045 E.测量内外旋时量角器轴心为髌骨下端 F.髋关节后伸活动度为 020解析:(2).评估左髋关节活动度,量角器的轴心应放在(分数:1.00)A.髂前上棘B.髂前下棘C.股骨大转子 D.股骨小转子E.股骨外踝F.髂后上棘解析:(3).测量时注意事项错误的是(分数:1.00)A.先测量关节主动活动范围B.先测量关节被动活动范围 C.准确记录结果D.须按摩后
24、测量 E.检查者熟练操作仪器F.患者体位适当解析:(4).如左髋在屈曲 100时出现异常抵抗,哪项不是它的原因(分数:1.00)A.心理反应B.局部疼痛C.左髋滑囊炎D.软组织肿胀E.体位摆放不当 F.软组织挛缩解析:(5).经康复训练后,左下肢可抗重力做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但不抗阻力。根据 Lovett肌力分级,此时的肌力是(分数:1.00)A.1级B.2级C.2+级D.3级 E.4级F.5级解析:(6).若两下肢长度相差 4cm以上,则出现(分数:1.00)A.短腿步态 B.剪刀步态C.减痛步态D.画圈步态E.慌张步态F.膝塌陷步态解析:(7).关于该患者康复评定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
25、00)A.肌力评定常用 MMT法 B.平衡功能评定常用 VAS法C.神经功能评定常用 Hoffer法D.ADL评定常用改良 Barthel指数 E.肢体周径的测量取髌上 10cm F.平衡功能评估常用 Berg表 解析:患者,男,30 岁,高空坠落致 T6完全性脊髓损伤,术后 6周就诊康复科。查体:第 6肋间平面以下感觉缺失,双下肢无主动活动,大、小便不能控制。(分数:6.00)(1).根据患者病况,若针刺胸椎棘突下的穴位,进针方向是(分数:1.00)A.直刺B.斜刺C.向上斜刺 D.向下斜刺E.向上或向下平刺F.平刺解析:(2).行针的手法可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大类,其中辅助手法有(分数
26、:1.00)A.循法 B.刮柄法 C.提插法D.震颤法 E.捻转法F.弹柄法 解析:(3).对患者实施体针治疗,进针方向采用斜刺,其角度应为(分数:1.00)A.10左右B.15左右C.30左右D.45左右 E.50左右F.55左右解析:(4).针刺治疗常根据病情进行手法补泻,其中捻转补泻法中的补法是(分数:1.00)A.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B.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C.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D.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 E.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重F.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轻解析:(5).由于截瘫患者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功能差,对出现胃痛可取“中脘”穴治疗,主要原因是(分数
27、:1.00)A.任脉经穴B.近部取穴 C.胃的募穴 D.八会穴之一 E.足阳明经的交会穴 F.胃经络脉解析:(6).对患者出现尿潴留,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应注意掌握(分数:1.00)A.针刺角度 B.针刺深度 C.不可捻转D.不可提插E.不可留针F.可以留针解析:患者,男,26 岁,酒店服务员,半小时前不慎摔倒,玻璃碎片划伤左腕掌侧。体检发现患者左手拇指外展无力,无感觉异常,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感觉消失,夹纸试验阳性。(分数:6.00)(1).手部创口清创处理,一般不迟于(分数:1.00)A.8小时B.10小时C.9小时D.11小时E.12小时 F.13小时解析:(2).最适合的治疗措施是(分数:1
28、.00)A.清创缝合术B.清创术,切口延期缝合C.清创缝合石膏托外固定术D.清创缝合肌腱神经探查术 E.清创缝合术,术后肌内注射 TATF.清创争取伤后 68 小时内进行解析:(3).术中发现可能损伤的神经是(分数:1.00)A.正中神经B.尺神经 C.桡神经D.前臂内侧皮神经E.前臂骨间背神经F.前臂外侧皮神经解析:(4).术中发现可能损伤的肌腱是(分数:1.00)A.桡侧腕屈肌腱B.桡侧腕长伸肌C.拇长屈肌腱D.揖短展肌腱 E.拇长伸肌腱F.掌长肌腱解析:(5).该患者术后处理正确的是(分数:1.00)A.早期有适当功能锻炼 B.石膏外固定 68 周C.2周后行关节松动术D.早期行感觉功能
29、训练 E.中药熏洗预防肌腱粘连 F.辅以适当的理疗 解析:(6).下列康复评定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A.手术后即行肌力评定B.需行 Jebsen手功能测试 C.需 9孔插板试验 D.关节活动度评定 E.术后即行肌萎缩评定F.9孔插板试验是手功能的一种解析:女性,30 岁,银行出纳,3 个月前上班粗心忘记锁保险门,父母说了其几句后痛哭一场,严重失眠 2天,以后反复多次检查是否锁门且无法控制,心慌,总担心“万一没锁好呢?”近来上班付钱给客户也要反复检查,十分苦恼。1 周前开始担心自己会得精神病,情绪低落,食欲下降,经常哭泣。反复到精神科检查,每次都要医生反复保证自己不会得精神病,但坚决不吃
30、药。(分数:6.00)(1).求助者的精神状态主要有(分数:1.00)A.焦虑情绪B.抑郁情绪C.强迫行为 D.强迫思维E.紧张情绪F.失眠G.思维奔逸解析:(2).求助者的心理、生理症状不包括(分数:1.00)A.心慌B.失眠C.头痛 D.厌食 E.哭泣F.食欲下降G.强迫解析:(3).求助者的行为症状主要表现为(分数:1.00)A.反复检查 B.反复询问 C.反复哭泣D.反复拒绝E.逃避现状F.拒绝治疗解析:(4).排除求助者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依据不包括(分数:1.00)A.人格特征稳定B.无幻觉症状C.无冲动行为D.无妄想症状E.无抑郁症状 F.有自知力G.主动求医解析:(5).求助者的心理状态符合(分数:1.00)A.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性B.精神活动的内在一致性C.身心状况的统一性D.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E.出现幻觉F.未泛化解析:(6).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属于(分数:1.00)A.心理健康B.心理不健康 C.心理正常D.心理不正常E.心理可能不正常F.无法鉴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