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口腔颌面外科学基础知识-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0311       资源大小:87.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口腔颌面外科学基础知识-2及答案解析.doc

    1、口腔颌面外科学基础知识-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有(分数:2.00)A.称重法、还原法、比色法B.称重法、吸光度法、比色法C.沉淀法、吸光度法、比色法D.沉淀法、还原法、比色法E.沉淀法、还原法、吸光度法2.影响咀嚼效率最主要的因素是(分数:2.00)A.咀嚼肌B.性别C.牙的功能性接触面积D.颌位E.年龄3.下列不是磨耗的生理意义的是(分数:2.00)A.有利于平衡的建立B.降低牙尖高度C.协调临床冠根比例D.形成反横曲线E.邻面持续磨耗,防止前牙拥挤4.新鲜唾液的 pH 范围约为(分数:2.00)A.6.07.9B.6.06.7C.4

    2、.56.0D.4.56.7E.4.57.95.正常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约为(分数:2.00)A.200300mlB.300500mlC.550700mlD.800990mlE.10001500ml6.上、下切牙向唇侧倾斜的角度约为(分数:2.00)A.10B.15C.45D.60E.707.横 (分数:2.00)A.连接两侧磨牙颊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B.连接两侧磨牙颊、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C.连接两侧磨牙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D.连接两侧同名磨牙颊、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E.连接两侧同名磨牙颊、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上的曲线8.下列关于 Spee 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上颌的纵 曲线 B

    3、是下颌的纵 曲线 C是一条向上凹的曲线 D至第一磨牙远颊尖逐渐降低 E是 (分数:2.00)A.B.C.D.E.9.牙尖交错位时,只与一个牙相对的牙是(分数:2.00)A.下颌 1B.上颌 1 和下颌 1C.上颌 8 和下颌 8D.上颌 8 和下颌 1E.上颌 1 和下颌 810.牙尖交错 (分数:2.00)A.上颌 1 和下颌 1B.上颌 3 和下颌 3C.上颌 6 和下颌 6D.上颌 4 和下颌 4E.上颌 7 和下颌 711.乳牙 (分数:2.00)A.出生时B.6 个月C.1.0 岁D.2.5 岁E.6.0 岁12.口腔细菌种类复杂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口腔内温度保持在 3

    4、637B.口腔内 pH 比较稳定,平均为 6.77.2C.口腔内营养充足D.口腔内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氧化还原电势E.细菌对牙面有黏附、相互协同及拮抗作用13.牙菌斑形成的基础是(分数:2.00)A.获得性膜的形成B.细菌的传递C.细菌在牙面的初期附着D.细菌黏附于牙面E.细菌在牙面共聚14.被称为“龋标志菌”的是(分数:2.00)A.变形链球菌B.消化链球菌C.血链球菌D.乳杆菌E.韦荣球菌15.下列与口腔感染性疾病有关的细菌,能够产生黑色素的是(分数:2.00)A.放线菌属B.韦荣球菌C.拟杆菌属D.普氏菌属E.梭杆菌属16.正常情况下,唾液中氟的浓度为(分数:2.00)A.0.005mmol

    5、/LB.0.01mmol/LC.0.015mmol/LD.0.02mmol/LE.0.05mmol/L17.下面几组唾液腺中,分泌量最大的是(分数:2.00)A.下颌下腺B.腮腺C.舌下腺D.唇腺E.磨牙后腺18.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牙槽骨又称为牙槽突,包括固有牙槽骨、密质骨和松质骨B.固有牙槽骨又称筛状板,是牙槽骨的内壁,围绕牙根周围,与牙周膜相邻C.致密的牙槽骨会使骨吸收过程延长,束状骨比层板状骨更易被吸收D.密质骨位于牙槽骨的外层,骨的外表面是平行骨板,深部为哈弗系统E.松质骨介于固有牙槽骨和密质骨之间,由骨小梁和骨髓所构成,骨髓腔为血管和神经所在部位,内部小的骨髓腔

    6、易形成破骨细胞19.参与口腔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分数:2.00)A.粒细胞B.肥大细胞C.单核一巨噬细胞D.NKT 细胞E.CTL 细胞20.上唇单侧或双侧唇裂是由于(分数:2.00)A.球状突与球状突之间未联合B.球状突与上颌突之间未联合C.球状突与上颌突、侧鼻突之间未联合D.上颌突与侧鼻突之间未联合E.上颌突与下颌突之间未联合21.角质栓塞常见于(分数:2.00)A.白斑B.扁平苔藓C.慢性盘状红斑狼疮D.念珠菌病E.红斑22.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的发生条件是(分数:2.00)A.多见于成年人B.常发生在下前牙C.患牙有较大的穿髓孔D.患牙发生颜色改变E.牙髓发生坏死23.在慢性盘状红斑狼

    7、疮的病理诊断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上皮增厚B.棘细胞水肿C.基底细胞增生活跃D.固有层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E.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基底膜不清晰24.属于颌面部发育性囊肿的是(分数:2.00)A.黏液囊肿B.根尖周囊肿C.舌下囊肿D.腺牙源性囊肿E.表皮样囊肿25.口腔黏膜防御屏障包括(分数:2.00)A.唾液屏障B.上皮屏障C.免疫细胞屏障D.免疫球蛋白屏障E.以上均是26.有影细胞出现的肿瘤是(分数:2.00)A.牙源性钙化囊肿B.牙源性钙化上皮瘤C.牙源性腺样瘤D.多形性腺瘤E.组合性牙瘤27.舌背上数目最多与舌苔形成有关的结构是(分数:2.00)A.丝状乳头B.叶状乳头C.菌状乳头

    8、D.轮廓乳头E.C 和 D28.残余囊肿的衬里上皮可能来源于(分数:2.00)A.Malassez 上皮剩余B.牙板上皮剩余C.牙龈上皮D.结合上皮E.缩余釉上皮29.成釉细胞瘤有下列组织学分型,除了(分数:2.00)A.滤泡型B.丛状型C.梭形细胞型D.基底细胞型E.棘皮瘤型30.唾液腺最常见的肿瘤是(分数:2.00)A.黏液表皮样癌B.腺样囊性癌C.多形性腺瘤D.上皮一肌上皮癌E.导管癌31.面部发育异常出现于(分数:2.00)A.胚胎第 34 周B.胚胎第 67 周C.胚胎第 78 周D.胚胎第 89 周E.胚胎第 45 个月32.取口内腭部一肿瘤组织,镜下见瘤细胞呈不规则团块,团块内可

    9、见多个囊腔,腔大小不等,排列似藕的断面,囊内有微嗜碱性黏液样物质。另外一些区域可见瘤细胞排列成实体团块或条索。最可能的病理诊断为(分数:2.00)A.黏液表皮样癌B.腺样囊性癌C.唾液腺导管癌D.Warthin 瘤E.肌上皮瘤33.支配舌后 1/3 感觉的是(分数:2.00)A.舌神经B.舌咽神经C.舌下神经D.鼓索神经E.下颌神经34.下面的印模材料不属于弹性印模材料的是(分数:2.00)A.琼脂B.藻酸盐C.印模膏D.硅橡胶E.聚醚橡胶35.下面不是藻酸盐印模材料性能的是(分数:2.00)A.一种弹性不可逆水胶体印模材料B.完成印模后可以复制多个模型C.完成印模后尽快灌注模型D.具有良好的

    10、流动性、弹性、可塑性、准确性、尺寸稳定等优点E.与模型材料不发生化学反应 A.5% B.20% C.40% D.50% E.80%(分数:4.00)(1).下颌中切牙唇舌向双根管者约为(分数:2.00)A.B.C.D.E.(2).上颌第二前磨牙单根管的约为(分数:2.00)A.B.C.D.E. A.8001000mg B.300400mg C.200300mg D.100150mg E.60100mg(分数:6.00)(1).普鲁卡因一次最大剂量是(分数:2.00)A.B.C.D.E.(2).利多卡因一次最大剂量是(分数:2.00)A.B.C.D.E.(3).地卡因一次最大剂量是(分数:2.0

    11、0)A.B.C.D.E. A.内氏放线菌 B.黏性放线菌 C.溶牙放线菌 D.乳酸杆菌 E.变形链球菌(分数:6.00)(1).与根面龋有关的是(分数:2.00)A.B.C.D.E.(2).感染根管、龈炎、牙周炎及冠周炎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B.C.D.E.(3).从牙本质深龋中检出的是(分数:2.00)A.B.C.D.E. A.第一鳃弓 B.第二鳃弓 C.第三鳃弓 D.侧鼻突 E.球状突(分数:6.00)(1).形成咬肌、腭帆张肌、鼓膜张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的是(分数:2.00)A.B.C.D.E.(2).形成镫骨、茎突、舌骨小角、舌骨体上部、茎突舌骨韧带的是(分数:2.00

    12、)A.B.C.D.E.(3).形成筛骨、犁骨、前颌骨、上颌切牙、鼻骨的是(分数:2.00)A.B.C.D.E. A.腺泡细胞癌 B.黏液表皮样癌 C.腺样囊性癌 D.上皮肌上皮癌 E.导管癌(分数:8.00)(1).在唾液腺恶性肿瘤中具有粉刺癌之称的是(分数:2.00)A.B.C.D.E.(2).镜下病理表现具有双层管状结构的唾液腺恶性肿瘤是(分数:2.00)A.B.C.D.E.(3).肿瘤实质细胞有腺泡样、闰管样、空泡样,同时 PAS 染色阴性的肿瘤是(分数:2.00)A.B.C.D.E.(4).最容易侵犯神经的唾液腺肿瘤是(分数:2.00)A.B.C.D.E.口腔颌面外科学基础知识-2 答

    13、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有(分数:2.00)A.称重法、还原法、比色法B.称重法、吸光度法、比色法 C.沉淀法、吸光度法、比色法D.沉淀法、还原法、比色法E.沉淀法、还原法、吸光度法解析:2.影响咀嚼效率最主要的因素是(分数:2.00)A.咀嚼肌B.性别C.牙的功能性接触面积 D.颌位E.年龄解析:3.下列不是磨耗的生理意义的是(分数:2.00)A.有利于平衡的建立B.降低牙尖高度C.协调临床冠根比例D.形成反横曲线 E.邻面持续磨耗,防止前牙拥挤解析:4.新鲜唾液的 pH 范围约为(分数:2.00)A.6.07.9 B.6.06.7C.4.56

    14、.0D.4.56.7E.4.57.9解析:5.正常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约为(分数:2.00)A.200300mlB.300500mlC.550700mlD.800990mlE.10001500ml 解析:6.上、下切牙向唇侧倾斜的角度约为(分数:2.00)A.10B.15C.45D.60 E.70解析:7.横 (分数:2.00)A.连接两侧磨牙颊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B.连接两侧磨牙颊、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C.连接两侧磨牙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D.连接两侧同名磨牙颊、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下的曲线 E.连接两侧同名磨牙颊、舌尖所构成的凸向上的曲线解析:8.下列关于 Spee 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15、 A是上颌的纵 曲线 B是下颌的纵 曲线 C是一条向上凹的曲线 D至第一磨牙远颊尖逐渐降低 E是 (分数:2.00)A. B.C.D.E.解析:9.牙尖交错位时,只与一个牙相对的牙是(分数:2.00)A.下颌 1B.上颌 1 和下颌 1C.上颌 8 和下颌 8D.上颌 8 和下颌 1 E.上颌 1 和下颌 8解析:10.牙尖交错 (分数:2.00)A.上颌 1 和下颌 1B.上颌 3 和下颌 3C.上颌 6 和下颌 6 D.上颌 4 和下颌 4E.上颌 7 和下颌 7解析:11.乳牙 (分数:2.00)A.出生时B.6 个月C.1.0 岁D.2.5 岁 E.6.0 岁解析:12.口腔细菌种类复

    16、杂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口腔内温度保持在 3637B.口腔内 pH 比较稳定,平均为 6.77.2C.口腔内营养充足D.口腔内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氧化还原电势 E.细菌对牙面有黏附、相互协同及拮抗作用解析:解析 口腔内细菌种类复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氧化还原电势,适宜多种需氧、兼性厌氧和专性厌氧细菌的生长,而温度、pH 及营养等因素是口腔内适合绝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的原因。13.牙菌斑形成的基础是(分数:2.00)A.获得性膜的形成 B.细菌的传递C.细菌在牙面的初期附着D.细菌黏附于牙面E.细菌在牙面共聚解析:解析 牙菌斑的形成一般分为 7 个阶段,其中获得性膜的形成是菌斑形

    17、成的基础。获得性膜是由唾液、龈沟液和细菌产物所组成的被覆在牙表面的一层薄膜,细菌的初期附着是细菌表面电子和获得性膜结合电子间静电引力而结合,细菌的黏附是其表面的黏附素与获得性膜表面受体的结合,细菌的传递和共聚也与获得性膜密切相关。14.被称为“龋标志菌”的是(分数:2.00)A.变形链球菌B.消化链球菌C.血链球菌D.乳杆菌 E.韦荣球菌解析:解析 乳杆菌属是 G + 无芽胞厌氧杆菌,口腔中主要菌种包括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唾液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及发酵乳杆菌,具有强产酸性和耐酸性,在龋病,尤其是牙本质深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流行病学调查中,通过测定唾液中乳杆菌数量来预测龋病的进展趋势,因此被

    18、称为“龋标志菌”。15.下列与口腔感染性疾病有关的细菌,能够产生黑色素的是(分数:2.00)A.放线菌属B.韦荣球菌C.拟杆菌属D.普氏菌属 E.梭杆菌属解析:解析 普氏菌属分为不产黑色素和产黑色素两类,后者不仅能产黑色素,而且发出恶臭味及发酵糖类,A、B、C、E 不能产生黑色素,因此答案选 D。16.正常情况下,唾液中氟的浓度为(分数:2.00)A.0.005mmol/LB.0.01mmol/L C.0.015mmol/LD.0.02mmol/LE.0.05mmol/L解析:17.下面几组唾液腺中,分泌量最大的是(分数:2.00)A.下颌下腺 B.腮腺C.舌下腺D.唇腺E.磨牙后腺解析:解析

    19、 唾液 25%来自腮腺,60%来自颌下腺,5%来自舌下腺,5%10%来自小涎腺。18.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牙槽骨又称为牙槽突,包括固有牙槽骨、密质骨和松质骨B.固有牙槽骨又称筛状板,是牙槽骨的内壁,围绕牙根周围,与牙周膜相邻C.致密的牙槽骨会使骨吸收过程延长,束状骨比层板状骨更易被吸收D.密质骨位于牙槽骨的外层,骨的外表面是平行骨板,深部为哈弗系统E.松质骨介于固有牙槽骨和密质骨之间,由骨小梁和骨髓所构成,骨髓腔为血管和神经所在部位,内部小的骨髓腔易形成破骨细胞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牙槽骨组织形态特点的掌握,包括固有牙槽骨、密质骨和松质骨。考生应该掌握各种牙槽骨的特点

    20、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即答案为 E。松质骨内部小的骨髓腔由于常常被深染的纤维层所覆盖,破骨细胞不容易形成。19.参与口腔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分数:2.00)A.粒细胞B.肥大细胞C.单核一巨噬细胞D.NKT 细胞E.CTL 细胞 解析:解析 备选答案中容易误选 D,NKT 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细胞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是固有免疫细胞;CTL 细胞是特异性杀伤靶细胞,因此本题选择 E。20.上唇单侧或双侧唇裂是由于(分数:2.00)A.球状突与球状突之间未联合B.球状突与上颌突之间未联合 C.球状突与上颌突、侧鼻突之间未联合D.上颌突与侧鼻突之间未联合E.上颌突与下颌突之间未联合解析:21.角质栓

    21、塞常见于(分数:2.00)A.白斑B.扁平苔藓C.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D.念珠菌病E.红斑解析:22.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的发生条件是(分数:2.00)A.多见于成年人B.常发生在下前牙C.患牙有较大的穿髓孔 D.患牙发生颜色改变E.牙髓发生坏死解析:23.在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诊断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上皮增厚B.棘细胞水肿C.基底细胞增生活跃D.固有层淋巴细胞呈带状浸润E.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基底膜不清晰 解析:24.属于颌面部发育性囊肿的是(分数:2.00)A.黏液囊肿B.根尖周囊肿C.舌下囊肿D.腺牙源性囊肿 E.表皮样囊肿解析:25.口腔黏膜防御屏障包括(分数:2.00)A.唾液

    22、屏障B.上皮屏障C.免疫细胞屏障D.免疫球蛋白屏障E.以上均是 解析:26.有影细胞出现的肿瘤是(分数:2.00)A.牙源性钙化囊肿 B.牙源性钙化上皮瘤C.牙源性腺样瘤D.多形性腺瘤E.组合性牙瘤解析:27.舌背上数目最多与舌苔形成有关的结构是(分数:2.00)A.丝状乳头 B.叶状乳头C.菌状乳头D.轮廓乳头E.C 和 D解析:28.残余囊肿的衬里上皮可能来源于(分数:2.00)A.Malassez 上皮剩余 B.牙板上皮剩余C.牙龈上皮D.结合上皮E.缩余釉上皮解析:29.成釉细胞瘤有下列组织学分型,除了(分数:2.00)A.滤泡型B.丛状型C.梭形细胞型 D.基底细胞型E.棘皮瘤型解析

    23、:30.唾液腺最常见的肿瘤是(分数:2.00)A.黏液表皮样癌B.腺样囊性癌C.多形性腺瘤 D.上皮一肌上皮癌E.导管癌解析:31.面部发育异常出现于(分数:2.00)A.胚胎第 34 周B.胚胎第 67 周 C.胚胎第 78 周D.胚胎第 89 周E.胚胎第 45 个月解析:32.取口内腭部一肿瘤组织,镜下见瘤细胞呈不规则团块,团块内可见多个囊腔,腔大小不等,排列似藕的断面,囊内有微嗜碱性黏液样物质。另外一些区域可见瘤细胞排列成实体团块或条索。最可能的病理诊断为(分数:2.00)A.黏液表皮样癌B.腺样囊性癌 C.唾液腺导管癌D.Warthin 瘤E.肌上皮瘤解析:33.支配舌后 1/3 感

    24、觉的是(分数:2.00)A.舌神经B.舌咽神经 C.舌下神经D.鼓索神经E.下颌神经解析:34.下面的印模材料不属于弹性印模材料的是(分数:2.00)A.琼脂B.藻酸盐C.印模膏 D.硅橡胶E.聚醚橡胶解析:解析 根据印模塑形后有无弹性,分为弹性印模材料和非弹性印模材料两类。弹性印模材料是经塑形后印模具有弹性;非弹性印模材料是经塑形后印模无弹性的材料。35.下面不是藻酸盐印模材料性能的是(分数:2.00)A.一种弹性不可逆水胶体印模材料B.完成印模后可以复制多个模型 C.完成印模后尽快灌注模型D.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弹性、可塑性、准确性、尺寸稳定等优点E.与模型材料不发生化学反应解析:解析 藻酸

    25、盐印模材料是一种弹性不可逆水胶体印模材料。水胶体凝胶吸收水分出现膨胀,水含量减少出现凝胶裂隙,即水胶体印模材料的渗润和凝溢,可使印模改变其尺寸的稳定性,影响印模的准确性,所以完成印模后尽快灌注模型,且印模只能复制一次模型。 A.5% B.20% C.40% D.50% E.80%(分数:4.00)(1).下颌中切牙唇舌向双根管者约为(分数:2.00)A. B.C.D.E.解析:(2).上颌第二前磨牙单根管的约为(分数:2.00)A.B.C.D. E.解析: A.8001000mg B.300400mg C.200300mg D.100150mg E.60100mg(分数:6.00)(1).普鲁

    26、卡因一次最大剂量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利多卡因一次最大剂量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地卡因一次最大剂量是(分数:2.00)A.B.C.D.E. 解析: A.内氏放线菌 B.黏性放线菌 C.溶牙放线菌 D.乳酸杆菌 E.变形链球菌(分数:6.00)(1).与根面龋有关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2).感染根管、龈炎、牙周炎及冠周炎的病原菌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从牙本质深龋中检出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黏性放线菌与根面龋有关,其型菌毛是细菌黏附牙

    27、面的粘结素,型菌毛有助于细菌间的聚集。衣氏放线菌、内氏放线菌是感染根管、龈炎、牙周炎、冠周炎的病原菌。溶牙放线菌多从牙本质深龋中检出。 A.第一鳃弓 B.第二鳃弓 C.第三鳃弓 D.侧鼻突 E.球状突(分数:6.00)(1).形成咬肌、腭帆张肌、鼓膜张肌、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形成镫骨、茎突、舌骨小角、舌骨体上部、茎突舌骨韧带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形成筛骨、犁骨、前颌骨、上颌切牙、鼻骨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 A.腺泡细胞癌 B.黏液表皮样癌 C.腺样囊性癌 D.上皮肌上皮癌 E.导管癌(分数:8.00)(1).在唾液腺恶性肿瘤中具有粉刺癌之称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镜下病理表现具有双层管状结构的唾液腺恶性肿瘤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肿瘤实质细胞有腺泡样、闰管样、空泡样,同时 PAS 染色阴性的肿瘤是(分数:2.00)A. B.C.D.E.解析:(4).最容易侵犯神经的唾液腺肿瘤是(分数:2.00)A.B.C. D.E.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口腔颌面外科学基础知识-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