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3 级中医专业(临床方向)中国医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1.翰林医官院 (分数:2.00)_2.六气致病说(分数:2.00)_3.导引 (分数:2.00)_4.治百病方(分数:2.00)_5.广惠司(分数:2.00)_6.鬼注、尸注 (分数:2.00)_7.医案 (分数:2.00)_8.郭守敬 (分数:2.00)_9.翰林医官院(分数:2.00)_医师_填空11.宋代设置的保健慈善机构有 1、 2、 3、 4、 5、 6。(分数:6.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
2、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12.在甲骨文中记载的“鬯其酒” 是目前所知关于 1 的最早记载。(分数:1.00)填空项 1:_13.“三品分类法”中上品为 1 药、中品能 2、下品专属 3 药。(分数:3.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14.“五运六气”中五运指 1、 2、 3、 4、 5,六气指 6、 7、 8、 9、 10、 11。(分数:11.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15.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表明,针灸术起源于 1 时代。
3、(分数:1.00)填空项 1:_16. 1 所著的本草蒙筌是便于诵记的 2 性本草。(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三、单项选择(总题数:10,分数:10.00)17.我国现存最早的临证医方专书是( ) (分数:1.00)A.黄帝内经B.肘后救卒方C.五十二病方D.伤寒杂病论E.治百病方18.世界上最早开办管理药事的药局是在我国的( ) (分数:1.00)A.隋代B.唐代C.宋代D.明代E.清代19.系统提出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中药学理论的本草著作是( ) (分数:1.00)A.治百医方B.五十二病方C.药论D.神农本草经E.以上都不是20.素问最早的注释本是( ) (
4、分数:1.00)A.素问悬解B.注黄帝素问C.素问训解D.黄帝内经太素21.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 (分数:1.00)A.小儿要证直诀B.颅囟经C.仁斋直指小儿方D.幼幼新书E.活幼心书22.“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一语见于( ) (分数:1.00)A.尚书B.论语C.礼记D.史记?扁鹊仓公列传E.汉书?艺文志23.我国现存最早医案“诊籍”的作者是( ) (分数:1.00)A.华佗B.涪翁C.郭玉D.淳于意E.程高24.“六气致病说”载于( ) (分数:1.00)A.周礼B.礼记C.左传D.周易E.诗经25.“掌养万民之疾病”职责的是( ) (分数:1.00)A.食医B.疾医C.疡医D
5、.兽医E.医师26.明代地方本草的代表著作是( ) (分数:1.00)A.本草纲目B.食疗本草C.食物本草D.本草备要E.滇南本草四、多项选择(总题数:5,分数:10.00)27.内经运用五行学说的最大特点是( ) (分数:2.00)A.说明疾病发生B.说明疾病传变C.说明疾病预后D.说明诊断原则E.说明脏腑联系28.西周时期对疾病的认识有了较大进步,有相关记载的早期文化典籍有( ) (分数:2.00)A.周礼B.诗经C.山海经D.左传E.尚书29.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 ) (分数:2.00)A.征引书目皆标明版本B.采摭前贤方书皆标明出处C.记述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病证及治疗
6、D.保留了唐以前大量散佚医方E.搜集整理大量的民间单、验方30.黄帝内经整体观包括( ) (分数:2.00)A.人与自然的联系B.人体自身各部分的联系C.人体生理与精神的联系D.人与社会的联系E.生理与病理的联系31.王叔和的贡献有( ) (分数:2.00)A.撰写脉经B.著王叔和脉诀C.整理伤寒杂病论D.首倡诊脉“独取寸口”E.编著脉法五、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2.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专著的年代、作者及主要成就?(分数:6.00)_33.黄帝内经的基本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数:6.00)_34.李杲论脾胃生理功能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分数:6.00)_35.“戾气”学说的主
7、要观点是什么?(分数:6.00)_36.明清时期内经研究有哪些特点?(分数:6.00)_六、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6.00)37.宋代的医学教育及医学分科情况怎样?(分数:6.00)_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3 级中医专业(临床方向)中国医学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1.翰林医官院 (分数:2.00)_正确答案:(翰林医官院:由宋代建立,后改称医官局。主要掌管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负责对军旅、官衙、学校派出医官以及整理民间医药事宜。)解析:2.六气致病说(分数:2.00)_正确答案:(六气致病说: 公元前
8、541 年秦医和为晋侯诊疾时用“六气”致病说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原因。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解析:3.导引 (分数:2.00)_正确答案:(导引:是一种由舞蹈动作演变而来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与后来的按摩、推拿及体育疗法等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解析:4.治百病方(分数:2.00)_正确答案:(治百病方:1972 年 11 月,在甘肃武威县出土的一批木质简牍,是东汉早期的临床医学专书。有医药简牍 92 枚,其中木简 78 枚,木牍 14 枚。保存了较完整的医方 30 余首,方中涉及药物约100 味。所论涉及内、外、妇、五官各科。该书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其二,药物学、方剂学均
9、达到相当的水平。初名武威汉代医简,但因简中有“治百病方”的字样,遂改名为治百病方。)解析:5.广惠司(分数:2.00)_正确答案:(广惠司:是元代的医疗机构,多修制御用的回回药物,后在其下属专设有回回药物院。)解析:6.鬼注、尸注 (分数:2.00)_正确答案:(鬼注、尸注:相当于肺结核一类的病,葛洪在肘后方中除记述其低热、慢性消耗性症状以外,还明确指出了它“乃至灭门”的传染性。)解析:7.医案 (分数:2.00)_正确答案:(医案:即西汉淳于意所述 25 个患者的姓名、性别、职业、里居、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情况,载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我国现存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解析:8.郭守敬
10、 (分数:2.00)_正确答案:(郭守敬:是元代卓越的天文学家,研制了十余种天文仪器,在北京建立了天文台,又是我国地理学上用海拔测量地形的第一人。)解析:9.翰林医官院(分数:2.00)_正确答案:(翰林医官院:由宋代建立,后改称医官局。主要掌管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负责对军旅、官衙、学校派出医官以及整理民间医药事宜。)解析:医师_正确答案:(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解析:填空11.宋代设置的保健慈善机构有 1、 2、 3、 4、 5、 6。(分数:6.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保寿粹和馆)填空项 1:_
11、(正确答案:养济院)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安济坊)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福田院)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慈幼局)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漏泽园)解析:12.在甲骨文中记载的“鬯其酒” 是目前所知关于 1 的最早记载。(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药酒)解析:13.“三品分类法”中上品为 1 药、中品能 2、下品专属 3 药。(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营养滋补)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抑制疾病兼补虚弱)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攻治疾病)解析:14.“五运六气”中五运指 1、 2、 3、 4、 5,六气指 6、 7、 8、 9、 10
12、、 11。(分数:1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木)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火)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土)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金)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水)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风)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寒)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热)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湿)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燥)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火)解析:15.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表明,针灸术起源于 1 时代。(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新石器)解析:16. 1 所著的本草蒙筌是便于诵记的 2 性本草。(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
13、陈嘉谟)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启蒙)解析:三、单项选择(总题数:10,分数:10.00)17.我国现存最早的临证医方专书是( ) (分数:1.00)A.黄帝内经B.肘后救卒方C.五十二病方 D.伤寒杂病论E.治百病方解析:18.世界上最早开办管理药事的药局是在我国的( ) (分数:1.00)A.隋代B.唐代C.宋代 D.明代E.清代解析:19.系统提出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中药学理论的本草著作是( ) (分数:1.00)A.治百医方B.五十二病方C.药论D.神农本草经 E.以上都不是解析:20.素问最早的注释本是( ) (分数:1.00)A.素问悬解B.注黄帝素问C.素问训解 D
14、.黄帝内经太素解析:21.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 (分数:1.00)A.小儿要证直诀B.颅囟经 C.仁斋直指小儿方D.幼幼新书E.活幼心书解析:22.“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一语见于( ) (分数:1.00)A.尚书B.论语C.礼记D.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E.汉书?艺文志解析:23.我国现存最早医案“诊籍”的作者是( ) (分数:1.00)A.华佗B.涪翁C.郭玉D.淳于意 E.程高解析:24.“六气致病说”载于( ) (分数:1.00)A.周礼B.礼记C.左传 D.周易E.诗经解析:25.“掌养万民之疾病”职责的是( ) (分数:1.00)A.食医B.疾医 C.疡医D.兽医E.医师解
15、析:26.明代地方本草的代表著作是( ) (分数:1.00)A.本草纲目B.食疗本草C.食物本草D.本草备要E.滇南本草 解析:四、多项选择(总题数:5,分数:10.00)27.内经运用五行学说的最大特点是( ) (分数:2.00)A.说明疾病发生 B.说明疾病传变C.说明疾病预后 D.说明诊断原则E.说明脏腑联系解析:28.西周时期对疾病的认识有了较大进步,有相关记载的早期文化典籍有( ) (分数:2.00)A.周礼 B.诗经 C.山海经 D.左传 E.尚书解析:29.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 ) (分数:2.00)A.征引书目皆标明版本B.采摭前贤方书皆标明出处 C.记述了内、外、妇、儿、
16、五官、针灸各科病证及治疗D.保留了唐以前大量散佚医方 E.搜集整理大量的民间单、验方解析:30.黄帝内经整体观包括( ) (分数:2.00)A.人与自然的联系 B.人体自身各部分的联系 C.人体生理与精神的联系 D.人与社会的联系 E.生理与病理的联系解析:31.王叔和的贡献有( ) (分数:2.00)A.撰写脉经 B.著王叔和脉诀 C.整理伤寒杂病论 D.首倡诊脉“独取寸口”E.编著脉法解析:五、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30.00)32.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专著的年代、作者及主要成就?(分数:6.00)_正确答案:( 现存第一部针灸专著为西晋早期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它内容丰富,叙述系统,理
17、论完备,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禁忌等多方面内容。其主要成就有:系统整理了人体腧穴 ;提出了分部划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方法 ;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 ;总结了临床针灸的治疗经验,按病论穴 ;甲乙经的重要成就还在于,它既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晋以前业已亡佚的针灸文献,多赖此书而存其精要,又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提出和建立了规范。后世多以此为教习课本或编辑针灸著作的参考。因此,甲乙经不仅成为中医学宝库中的珍藏,而且由此建立了较完整的针灸理论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较强,理论、经验咸备的针灸学专书。)解析:33.黄帝内经的基本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分数:6.00)_正确答案:(
18、内经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问题,正是这些重要论述,构建起了中医学基本理论的体系,它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体现的基本精神和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整体观念。内经既强调人体自身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人的心身是统一的,又强调人与天地自然,人与社会是统一的,这种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基本特点之一 重视脏腑经络。内经所论述的脏腑经络学说,构成了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辨证论治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既是哲理,又是最基本的医理。既用以说明普遍问题,也用以说明具体问题。 除以上三个主要方面成就之外,内经对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等内容也都
19、有丰富的阐述。这些内容对中医学在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解析:34.李杲论脾胃生理功能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 李杲学术思想的中心是“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李杲论脾胃生理功能的主要观点有二个:是脾胃为元气之本,一是脾胃为升降枢纽。所谓脾胃为元气之本,是说人体元气依赖脾胃之气滋养,因元气是人体健康之本,所以脾胃之气旺盛,元气充足,则疾病无以由生;若脾胃之气受伤,元气不足,则诸病由此而生。 李氏此说旨在阐明造成人体生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故治病须从补脾胃入手。所谓脾胃为升降枢纽,是讲人体清浊之气的升降取决于脾胃。脾胃之气充沛则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其中清阳先
20、升,浊阴后降,升已而降;若脾胃之气受损,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就会导致只降不升,或只升不降等两类疾病的发生,其中以只降不升的病变更为多见及严重。 李氏此说意在强调脾胃升清是主要的。故治疗脾胃病变宜注重升阳。)解析:35.“戾气”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分数:6.00)_正确答案:(“戾气”学说是由吴有性提出,该学说的主要观点是:“戾气”通过口鼻侵犯人体,使人感染温疫,而是否致病,既与戾气的量、毒力大小有关,也与人体抵抗力强弱有关;温疫有强烈的传染性;人和畜禽都会因戾气致病,但是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也就不同;人类的疫病和禽兽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气所引起的; “戾气”也是一切外科感染疾患的病因
21、;戾气是物质性的,可用物质性的药物治愈。)解析:36.明清时期内经研究有哪些特点?(分数:6.00)_正确答案:( 明清医家研究内经,注释发挥等传统形式居于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分类编纂,尤其是简要节选的分类文献,成为这一时期一种新的研究形式。注释发挥经典著作是历代医家治学的基本方法,而明清独盛。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是两书最早全注本,也是现存灵枢最早的全注本。明吴昆素问吴注对素问全文通注,注文简明。清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论理较详,切近临床。清张琦素问释义,注释较为精炼。由滑寿原注,汪机续注的读素问钞是素问较早的节注本,分为 12 类。张介宾类经是现存分类注释素问、灵枢最完整
22、者。其他如薛雪医经原旨,沈又彭医经读,陈念祖灵枢素问节要浅注等亦属此类。此外还有学习医经的心得记录类著作。)解析:六、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6.00)37.宋代的医学教育及医学分科情况怎样?(分数:6.00)_正确答案:( 宋初的太医署已不同隋唐时期的太医署,它不再兼医疗行政,而成为专门医学教育机构。庆历四年(公元 l044 年)又改进了考试制度,使医学教育进一步得到提高。 熙宁九年(公元 1076 年)改太医署为太医局。太医局置提举一名,判局二名,全面负责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并且规定判局要由懂医术的人充任。当时太医局教学编制及医学分科较细。 学生学业将成,要临床实习,并在实践中进行考察,根
23、据治愈率来评定成绩,分上、个、下三等,适当给予奖学金。十全为上,限二十人,月津十五千;十失一为中,限二十人,月津十千;十失二为下,限五十人,月津五千;十不全七者降级;十失其五开除太医局。这是医学史上的重大教育改革。 元丰年间(公元 10781085 年),医学教学缩编为三科:1、方脉科,2、针科,3、疡科。各科教材亦不同,方脉科分大小经,大经有素问、难经、脉经;小经有巢氏病源、 龙树论、千金翼方。每年春季进行招生考试,自由参加。崇宁二年(公元 1103年),医学制度改三舍之制,上舍四十人,内舍六十人,外舍一百二十人。共设博士四人,正录四人,掌管太医局的教学行政。各舍又置长、谕各一人,负责每舍的
24、工作。其教学分科及教学设置如下: 三科基础教材:素问、难经、巢氏病源、补注神农本草经; 方脉科:(包括风科、大方脉、小方脉)兼习脉经、伤寒论; 针科:(包括针、灸、口齿、咽喉、耳、眼)兼习黄帝三部针灸经、龙树论; 疮科:(包括疮肿、伤折、金疮、书禁)兼习黄帝三部针灸经、干金翼方。 学生考试制度也很健全,分私试、公试两种。考试内容有医经大义、五运六气、假令病法(病案分析),根据成绩由“外舍”递升至“内舍”、“上舍”。学生毕业分配亦根据成绩优劣分别录用,艺业精优者分配到尚药局任医师等职,其余分别充任本专业博士、正录,或分配到各州充任医学教授。可见当时领导机构、教学分科、课程设置、考试制度、毕业分配制度等,已初具规模。 宋代的医教体制曾有几次大的改革,不如唐代太医署的医学教育长期稳定,但比唐代更为完善健全。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