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10-2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20071       资源大小:5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10-2及答案解析.doc

    1、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 10-2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以下是有关防止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其中有一条是重复的(分数:2.00)A.参与规划设计审查B.综合利用,化害为利C.设置卫生防护带D.工艺改革,废气净化处理E.执行国家卫生标准,进行卫生监测2.各种有害物质在大气中容许存在的限量浓度,称为(分数:2.00)A.最低限量浓度B.最高有害浓度C.最高容许浓度D.最低安全浓度E.最低有害浓度3.以下都是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其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剂量与反应关系B.作用时间与反应关系C.多因素的综合影

    2、响D.个体感受差异E.摄入量与作用关系4.表层土壤受污染后,深层土壤受影响较轻的原因是(分数:2.00)A.土壤的自净作用:阻挡、吸附、生物膜过滤B.污染物易形成二次污染物,滞留于表面土壤C.表层土壤日久风化,形成有毒物质D.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将污染物排出地表E.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将污染物排出地表5.大气污染监测,每年至少采样季节和采样次数是(分数:2.00)A.春夏两季各一次B.夏秋两季各一次C.冬夏两季各一次D.冬夏两季各两次E.一年四季各一次6.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态平衡,是何种性质的平衡(分数:2.00)A.自然的、暂时的相对平衡B.封闭的绝对平衡C.间断性子衡D.波动式平衡E.永恒的

    3、开放式平衡7.生态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即(分数:2.00)A.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分解者B.生物群体、空气、土壤、水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命物质D.生态平衡、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E.水圈、气圈、岩石圈、生物圈8.以下是土壤污染的特点,除外(分数:2.00)A.土壤污染物主要通过与人的直接接触而影响人体健康B.土壤污染物以间接影响人体为主,主要途径是土植物人,或土水人C.土壤污染的来源很复杂,有来自空气、水、废渣、垃圾等D.土壤污染物的性质很多样化,有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等E.土壤受重金属和农药的污染后,很难消除,污染期很长9.饮水中硝酸盐进入体内引起亚

    4、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胃肠道内何种细菌的作用(分数:2.00)A.亚硝酸盐氧化菌的作用B.亚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C.硝酸盐氧化菌的作用D.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E.氨化菌的氧化作用10.水的总硬度是指水中的(分数:2.00)A.钾钠离子的总含量B.钙镁离子的总含量C.铜铁离子的总含量D.重金属离子的总含量E.杂质的总含量11.空气中氧气在什么水平下对健康有害(分数:2.00)A.20.95%B.14%15%C.12%.D.8%E.过低或过高对健康都有害12.以下有关“总大肠菌群“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在人体肠道内,大肠菌群的数量最多B.在外环境中的生存条件与肠道致病菌相似C.

    5、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D.是反映水体受粪便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E.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每升水中不得超过 3个13.通过对建设项目及水源选择进行环境卫生监督属(分数:2.00)A.经常性卫生监督B.预防性卫生监督C.环境调查D.环境监测E.环境监督14.当前水质指标中,表示硬度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碳酸钙B.氧化钙C.重碳酸钙D.氯化钙E.硫酸钙15.呼吸带的高度是(分数:2.00)A.0.5mB.1.0mC.1.5mD.108mE.2.0m16.排放有害工业废水的工厂,应建在饮用水水源的(分数:2.00)A.上游B.下游C.对岸D.上游对岸E.上风向17.作为制定卫生标准或环境

    6、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的是(分数:2.00)A.发病剂量和中毒剂量B.耐受剂量和蓄积剂量C.阈上剂量或最高有作用剂量D.阈剂量或最高无作用剂量E.吸入剂量或吸收剂量18.新鲜空气中,重离子与轻离子的比值是(分数:2.00)A.不超过 100B.不超过 50C.不超过 10D.不超过 5E.不超过 119.土壤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不能称为(分数:2.00)A.无害化过程B.无机化过程C.自净过程D.腐殖质化过程E.生物氧化过程20.当前我国农村给水的特点是(分数:2.00)A.以生活用水为主,用水点分散,取水时间相对集中B.用水点分散、取水时间也分散C.用水点分散,需用自动化控制设备D.用水点

    7、分散,需引入城市自来水E.已逐步引用城市用水21.毒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分数:2.00)A.吸收、转运、转化、排泄B.水解、氧化、还原、结合C.吸收、氧化、结合、排泄D.吸收、结合、转化、转运E.吸收、水解、转运、排泄22.以下是农药污染土壤的特征,除外(分数:2.00)A.在土壤中半衰期长,长期蓄积,不易分解B.在农作物上有残留,食品加工时不易清除C.易随农作物的可食部分进入人体,造成人体急慢性危害D.某些农药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E.有些农药可引起富营养化23.水体自净作用的概念是(分数:2.00)A.水污染后可通过水体自身的理化生物学作用,将污染浓度逐渐降至污染前的状况B.水污染

    8、后可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使之达到污染前状况C.投入相应的净化剂,使污染物分解掉D.投入大量需氧菌,使污染物分解掉E.污水经综合利用后再排出24.湖泊、水库水质监测的对照点应设在(分数:2.00)A.上游来水入口处B.用水点周围C.污染源排入口上游D.未受污染的岸边E.湖水、库水、出口处25.环境污染的特征是(分数:2.00)A.影响范围大,作用时间长B.影响人群面广C.多为低剂量、高浓度、多种物质联合作用D.环境污染一旦形成,消除很困难E.以上都是26.不利子大气煤烟型污染扩散的气象条件是(分数:2.00)A.气温高,气湿低,风速大,无逆温B.气温低,气湿高,风速小,有逆温C.有湍流,大气

    9、稳定度小D.紫外线强烈,出现反气旋E.夏秋季节,午后至日落以前27.化学性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分数:2.00)A.皮肤、黏膜、结膜B.鼻腔、口腔、鼻窦C.呼吸道、消化道、皮肤D.血液、唾液、淋巴液E.腮腺、淋巴腺、扁桃腺28.监测水体底质的目的是(分数:2.00)A.可进一步反映水体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B.估计水体的自净效果C.估计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D.估计底层鱼的受害情况E.估计水体的重金属容纳量29.哪项不是环境流行病学分析的常用指标(分数:2.00)A.发病率、死亡率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C.生长发育调查、某些生理生化指标测定D.检查血、尿、头发等组织中污染物含量E.测定骨头中

    10、重金属含量30.环境毒物引起的“三致“作用是(分数:2.00)A.致癌、致敏、致突变B.致癌、致畸、致敏C.致敏、致畸、致突变D.致癌、致畸、致突变E.致癌、致畸、致变应31.调查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进行医学检查时,被查人群应该是(分数:2.00)A.年幼人群B.年老人群C.残疾人群D.敏感人群E.病人32.在大气严重污染地区儿童易发生何种疾病(分数:2.00)A.腰腿痛B.高血压C.肩周炎D.儿童佝偻病发病率较高E.关节炎33.关于“有效排放高度“的概念(分数:2.00)A.是烟囱的垂直高度B.是烟囱高度的两倍C.是烟囱本身高度与烟气上升高度之和D.是烟囱高度与地基高度之和E.是烟囱高度

    11、与地面高度之和34.有效氯的定义是(分数:2.00)A.氯的价数大于-1 价B.氧的价数小于-1 价C.氧的价数等于 0价D.氯的价数大于+3 价E.氯的价数小于+3 价35.由于污水灌溉,污染土壤,又随稻米进入人体引起痛痛病的是(分数:2.00)A.汞B.镉C.砷D.铬E.有机氧36.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泄漏毒气事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气污染急性中毒事件,该厂泄漏的毒气是(分数:2.00)A.二氧化硫和飘尘B.光化学烟雾C.过氧乙酰基硝酸酯D.甲基异氰酸甲酯E.放射性毒物37.下列都是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内容,除外(分数:2.00)A.调查环境中已知有害因素是否已影响人群健康,并研究其流行病

    12、学特征B.调查人群中已知的健康危害是否与环境有关C.调查传染病的爆发特征D.研究环境污染物与人群健康的剂量反应关系E.考核环境改善后的效果38.属于化学性污染的污染物是(分数:2.00)A.有毒物质B.病原体C.冷却水D.放射性物质E.动物代谢排泄物39.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较小,但容易进入深部呼吸道的大气污染物是(分数:2.00)A.飘尘B.二氧化硫C.氮氧化物D.一氧化碳E.光化学烟雾40.以下是氯化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除外(分数:2.00)A.水的 pHB.水的温度C.水的混浊度D.消毒剂用量和接触时间E.水的硬度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 10-2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13、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以下是有关防止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其中有一条是重复的(分数:2.00)A.参与规划设计审查B.综合利用,化害为利C.设置卫生防护带 D.工艺改革,废气净化处理E.执行国家卫生标准,进行卫生监测解析:2.各种有害物质在大气中容许存在的限量浓度,称为(分数:2.00)A.最低限量浓度B.最高有害浓度C.最高容许浓度 D.最低安全浓度E.最低有害浓度解析:3.以下都是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其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剂量与反应关系B.作用时间与反应关系C.多因素的综合影响D.个体感受差异E.摄入量与作用关系 解析:4.表层土壤

    14、受污染后,深层土壤受影响较轻的原因是(分数:2.00)A.土壤的自净作用:阻挡、吸附、生物膜过滤 B.污染物易形成二次污染物,滞留于表面土壤C.表层土壤日久风化,形成有毒物质D.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将污染物排出地表E.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将污染物排出地表解析:5.大气污染监测,每年至少采样季节和采样次数是(分数:2.00)A.春夏两季各一次B.夏秋两季各一次C.冬夏两季各一次 D.冬夏两季各两次E.一年四季各一次解析:6.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态平衡,是何种性质的平衡(分数:2.00)A.自然的、暂时的相对平衡 B.封闭的绝对平衡C.间断性子衡D.波动式平衡E.永恒的开放式平衡解析:7.生态系统由四

    15、部分组成,即(分数:2.00)A.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分解者B.生物群体、空气、土壤、水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命物质 D.生态平衡、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E.水圈、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解析:8.以下是土壤污染的特点,除外(分数:2.00)A.土壤污染物主要通过与人的直接接触而影响人体健康 B.土壤污染物以间接影响人体为主,主要途径是土植物人,或土水人C.土壤污染的来源很复杂,有来自空气、水、废渣、垃圾等D.土壤污染物的性质很多样化,有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等E.土壤受重金属和农药的污染后,很难消除,污染期很长解析:9.饮水中硝酸盐进入体内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16、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胃肠道内何种细菌的作用(分数:2.00)A.亚硝酸盐氧化菌的作用B.亚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C.硝酸盐氧化菌的作用D.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 E.氨化菌的氧化作用解析:10.水的总硬度是指水中的(分数:2.00)A.钾钠离子的总含量B.钙镁离子的总含量 C.铜铁离子的总含量D.重金属离子的总含量E.杂质的总含量解析:11.空气中氧气在什么水平下对健康有害(分数:2.00)A.20.95%B.14%15%C.12%.D.8%E.过低或过高对健康都有害 解析:12.以下有关“总大肠菌群“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在人体肠道内,大肠菌群的数量最多B.在外环境中的生存条件与肠道

    17、致病菌相似C.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 D.是反映水体受粪便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E.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每升水中不得超过 3个解析:13.通过对建设项目及水源选择进行环境卫生监督属(分数:2.00)A.经常性卫生监督B.预防性卫生监督 C.环境调查D.环境监测E.环境监督解析:14.当前水质指标中,表示硬度的化合物是(分数:2.00)A.碳酸钙 B.氧化钙C.重碳酸钙D.氯化钙E.硫酸钙解析:15.呼吸带的高度是(分数:2.00)A.0.5mB.1.0mC.1.5m D.108mE.2.0m解析:16.排放有害工业废水的工厂,应建在饮用水水源的(分数:2.00)A.上游B.下游 C.对岸D

    18、.上游对岸E.上风向解析:17.作为制定卫生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的科学依据的是(分数:2.00)A.发病剂量和中毒剂量B.耐受剂量和蓄积剂量C.阈上剂量或最高有作用剂量D.阈剂量或最高无作用剂量 E.吸入剂量或吸收剂量解析:18.新鲜空气中,重离子与轻离子的比值是(分数:2.00)A.不超过 100B.不超过 50 C.不超过 10D.不超过 5E.不超过 1解析:19.土壤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不能称为(分数:2.00)A.无害化过程B.无机化过程 C.自净过程D.腐殖质化过程E.生物氧化过程解析:20.当前我国农村给水的特点是(分数:2.00)A.以生活用水为主,用水点分散,取水时间相对

    19、集中 B.用水点分散、取水时间也分散C.用水点分散,需用自动化控制设备D.用水点分散,需引入城市自来水E.已逐步引用城市用水解析:21.毒物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包括(分数:2.00)A.吸收、转运、转化、排泄B.水解、氧化、还原、结合 C.吸收、氧化、结合、排泄D.吸收、结合、转化、转运E.吸收、水解、转运、排泄解析:22.以下是农药污染土壤的特征,除外(分数:2.00)A.在土壤中半衰期长,长期蓄积,不易分解B.在农作物上有残留,食品加工时不易清除C.易随农作物的可食部分进入人体,造成人体急慢性危害D.某些农药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E.有些农药可引起富营养化 解析:23.水体自净作用的概念是

    20、(分数:2.00)A.水污染后可通过水体自身的理化生物学作用,将污染浓度逐渐降至污染前的状况 B.水污染后可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使之达到污染前状况C.投入相应的净化剂,使污染物分解掉D.投入大量需氧菌,使污染物分解掉E.污水经综合利用后再排出解析:24.湖泊、水库水质监测的对照点应设在(分数:2.00)A.上游来水入口处B.用水点周围C.污染源排入口上游D.未受污染的岸边 E.湖水、库水、出口处解析:25.环境污染的特征是(分数:2.00)A.影响范围大,作用时间长B.影响人群面广C.多为低剂量、高浓度、多种物质联合作用D.环境污染一旦形成,消除很困难E.以上都是 解析:26.不利子大气煤

    21、烟型污染扩散的气象条件是(分数:2.00)A.气温高,气湿低,风速大,无逆温B.气温低,气湿高,风速小,有逆温 C.有湍流,大气稳定度小D.紫外线强烈,出现反气旋E.夏秋季节,午后至日落以前解析:27.化学性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分数:2.00)A.皮肤、黏膜、结膜B.鼻腔、口腔、鼻窦C.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D.血液、唾液、淋巴液E.腮腺、淋巴腺、扁桃腺解析:28.监测水体底质的目的是(分数:2.00)A.可进一步反映水体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 B.估计水体的自净效果C.估计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D.估计底层鱼的受害情况E.估计水体的重金属容纳量解析:29.哪项不是环境流行病学分析的常用指标(

    22、分数:2.00)A.发病率、死亡率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C.生长发育调查、某些生理生化指标测定D.检查血、尿、头发等组织中污染物含量E.测定骨头中重金属含量 解析:30.环境毒物引起的“三致“作用是(分数:2.00)A.致癌、致敏、致突变B.致癌、致畸、致敏C.致敏、致畸、致突变D.致癌、致畸、致突变 E.致癌、致畸、致变应解析:31.调查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进行医学检查时,被查人群应该是(分数:2.00)A.年幼人群B.年老人群C.残疾人群D.敏感人群 E.病人解析:32.在大气严重污染地区儿童易发生何种疾病(分数:2.00)A.腰腿痛B.高血压C.肩周炎D.儿童佝偻病发病率较高 E

    23、.关节炎解析:33.关于“有效排放高度“的概念(分数:2.00)A.是烟囱的垂直高度B.是烟囱高度的两倍C.是烟囱本身高度与烟气上升高度之和 D.是烟囱高度与地基高度之和E.是烟囱高度与地面高度之和解析:34.有效氯的定义是(分数:2.00)A.氯的价数大于-1 价 B.氧的价数小于-1 价C.氧的价数等于 0价D.氯的价数大于+3 价E.氯的价数小于+3 价解析:35.由于污水灌溉,污染土壤,又随稻米进入人体引起痛痛病的是(分数:2.00)A.汞B.镉 C.砷D.铬E.有机氧解析:36.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泄漏毒气事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气污染急性中毒事件,该厂泄漏的毒气是(分数:2.00)A

    24、.二氧化硫和飘尘B.光化学烟雾C.过氧乙酰基硝酸酯D.甲基异氰酸甲酯 E.放射性毒物解析:37.下列都是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内容,除外(分数:2.00)A.调查环境中已知有害因素是否已影响人群健康,并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B.调查人群中已知的健康危害是否与环境有关C.调查传染病的爆发特征 D.研究环境污染物与人群健康的剂量反应关系E.考核环境改善后的效果解析:38.属于化学性污染的污染物是(分数:2.00)A.有毒物质 B.病原体C.冷却水D.放射性物质E.动物代谢排泄物解析:39.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较小,但容易进入深部呼吸道的大气污染物是(分数:2.00)A.飘尘B.二氧化硫C.氮氧化物 D.一氧化碳E.光化学烟雾解析:40.以下是氯化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除外(分数:2.00)A.水的 pHB.水的温度C.水的混浊度D.消毒剂用量和接触时间E.水的硬度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环境卫生学练习试卷10-2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