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医学技术基础知识-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康普顿效应又称为A康普顿散射 B光电效应C湮灭辐射 D光电吸收E电子对生成(分数:1.00)A.B.C.D.E.2. 射线和 X 射线既是电磁波,又是A电子 B光电子C光子 D康普顿电子E自由电子(分数:1.00)A.B.C.D.E.3.任何被照射物质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任何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称为A照射量 B吸收剂量C剂量当量 D比释动能E传能线密度(分数:1.00)A.B.C.D.E.4.螺旋 CT 球管旋转 20 周扫描距离为 300mm,准直器宽度为 15mm,此
2、次扫描的螺距为A0.5 B1.0C1.5 D2.0E3.0(分数:1.00)A.B.C.D.E.5.固有空间线性的微分线性由什么表示A由 X 及 Y 方向的线扩展函数峰值偏离距离表示B由 X 及 Y 方向的线扩展函数峰值偏离的平均值表示C由 X 及 Y 方向的线扩展函数峰值偏离的标准差表示D由 X 及 Y 方向的线扩展函数峰值偏离的标准误表示E由 X 及 Y 方向的线扩展函数峰值偏离的方差表示(分数:1.00)A.B.C.D.E.6.我国现行的活度计检定周期不得超过A半年 B1 年C2 年 D3 年E5 年(分数:1.00)A.B.C.D.E.7.关于螺距的选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螺距的增大使
3、得同样扫描范围内的光子量减少,180内插法减少光子量B螺距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固定螺距方式和自由螺距方式C螺距大于 1 时,量子噪声明显增加,密度分辨力降低,减弱了软组织的对比度D自由螺距方式可以实现全景无失真图像重建E扫描颅内血管结构时,螺距应当选择等于 1(分数:1.00)A.B.C.D.E.8.剂量当量的国际制单位是A库仑/千克(C/kg) B伦琴(R)C拉德(rad) D戈瑞(Gy)E西沃特(Sv)(分数:1.00)A.B.C.D.E.9.关于决定电离密度因素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带电粒子速度越大,电离密度越小B电离密度与带电粒子的速度的平方成反比C粒子所带电量越大,电离密度越小D电
4、离密度与粒子所带电量成正比E电离密度与物质的密度成正比(分数:1.00)A.B.C.D.E.10.下列有关断层空间分辨率的描述,错误的是A包含 3 个方向的分辨率:x 方向、y 方向、z 方向B用点源或线源的扩展函数在不同断层中的半高宽(FWHM)来表示C分有散射和无散射两种情况DFWHM 越大,分辨率越高E准直器的类型、衰减校正、散射、晶体厚度、重建算法等都会影响空间分辨率(分数:1.00)A.B.C.D.E.11.SPECT 的系统分辨率等于A固有分辨率 1/2+准直器分辨率 1/2B固有分辨率+准直器分辨率C固有分辨率 2+准直器分辨率 2D固有分辨率准直器分辨率E固有分辨率/准直器分辨
5、率(分数:1.00)A.B.C.D.E.12.1 西沃特(Sv)等于多少雷姆(rem)A0.01 B0.1C1 D10E100(分数:1.00)A.B.C.D.E.13.关于减小重建间隔的描述,正确的是A降低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B可以获得重叠图像,但是需要减少层间距进行重叠扫描C提高 MPR 及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D改善 SSD(surface shaded display,表面遮盖法)的图像质量E改善 VR(volume rendering,容积再现)、VE(virtual endoscopy,仿真内镜)的图像质量(分数:1.00)A.B.C.D.E.14.固有能量分辨率A半高宽与峰值处能量的和
6、表示B半高宽与峰值处能量的积表示C半高宽与峰值处能量的平方和表示D半高宽与峰值处能量的平方根表示E半高宽与峰值处能量的百分比表示(分数:1.00)A.B.C.D.E.15.下列有关系统容积灵敏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反映 SPECT 断层成像的计数效率B对均匀体源成像,系统容积灵敏度为总体积内所有断层计数之和与源的放射性浓度之比C与源模型的大小形状无关D核素的能量、衰减、散射会影响灵敏度E晶体厚度、准直器的类型会影响灵敏度(分数:1.00)A.B.C.D.E.16.下列有关断层对比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反映系统对小病灶的探测能力B断层对比度与病灶的大小有关C空间分辨率影响对比度的大小D不同的重建算法
7、、选用不同的滤波函数及截止频率对对比度也有影响E对比度=断层图像内病灶平均计数/断层图像内本底平均计数(分数:1.00)A.B.C.D.E.17.光电效应也称为A湮灭辐射 B轫致辐射C电子对生成 D光电吸收E湮灭辐射(分数:1.00)A.B.C.D.E.18.单个组织的恶性疾患率所占全身总的疾患率的份额称为A照射量 B吸收剂量C剂量当量 D组织权重因子E有效剂量(分数:1.00)A.B.C.D.E.19.带电粒子在物质中运动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称为A电离密度 B传能线密度C路径 D径迹E射程(分数:1.00)A.B.C.D.E.20.吸收剂量的国际制单位是A库仑/千克(C/kg) B伦琴(R
8、)C库仑/(千克秒)C/(kgs)D戈瑞(Gy) E西沃特(Sv)(分数:1.00)A.B.C.D.E.21.具有直接电离作用的粒子是A 粒子和中子 B 粒子和光子C 粒子和 粒子 D 光子E中子(分数:1.00)A.B.C.D.E.22.下列仪器不属于放射防护仪器的是A活度计 B表面沾污检测仪C环境辐射监测仪 D个人剂量仪E放射剂量报警仪(分数:1.00)A.B.C.D.E.23.各组织或器官 T 接受的当量剂量 HT 与相应的组织权重因子 wT 的乘积之和称之为A照射量 B吸收剂量C剂量当量 D组织权重因子E有效剂量(分数:1.00)A.B.C.D.E.24.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场,当辐射主
9、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戴在A前胸中间 B左胸前C右胸前 D后背中间E右腰部(分数:1.00)A.B.C.D.E.25.下列有关计数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当视野中的活度较低时, 相机计数率随活度的增加而增加B当活度增加到一定值时,计数率开始随活度的增加而保持不变C计数率特征是描述计数率随活度的变化特征D由最大观察计数率、20%丢失时观察计数率及观察计数率随活度的变化曲线表示E计数率特征分固有(无准直器,源在空气中)计数率特征和有散射系统(有准直器,源在水中)计数率特征两种情况(分数:1.00)A.B.C.D.E.26.1Gy 等于多少焦耳/千克(J/kg)A0.01 B0.1C1 D10
10、E100(分数:1.00)A.B.C.D.E.27.电离密度最大的粒子是A 粒子 B -粒子C D中子E +粒子(分数:1.00)A.B.C.D.E.28.下列有关探头屏蔽性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描述探头对视野之外的源的屏蔽能力B对患者本身 FOV 之外放射性的屏蔽:用与探头平面的垂直距离为 20cm 点源,在距探头 FOV 边缘前后10cm、20cm、30cm 的最大屏蔽计数与在 FOV 中心处计数率的百分比表示C对周围环境放射性的屏蔽:将点源置于距探头中心 1m,距探头两侧及前后 2m 处。用探头分别朝上、下、左、右时的计数率与 FOV 中心处计数率的百分比表示对周围环境放射性的屏蔽性能D屏
11、蔽泄漏=最大屏蔽计数率/FOV 中心计数率100%E探头屏蔽性能反映了患者本身 FOV 之外放射性和周围环境放射性这两种影响的程度(分数:1.00)A.B.C.D.E.29. 粒子的质量与电子的质量相比,倍数是A100 B300C3000 D3700E7300(分数:1.00)A.B.C.D.E.30.SPECT 重建断层图像“热边”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A傅里叶变换B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C代数重建技术 D滤波反投影法E 光子在人体内的衰减(分数:1.00)A.B.C.D.E.31.用适当修正系数对吸收剂量进行修正,把吸收剂量与射线对生物机体的影响统一起来的量是A照射量 B吸收剂量C剂量当量
12、 D比释动能E传能线密度(分数:1.00)A.B.C.D.E.32.吸收剂量的旧单位是A库仑/千克(C/kg) B伦琴(R)C拉德(rad) D戈瑞(Gy)E西沃特(Sv)(分数:1.00)A.B.C.D.E.33.光子在与原子的作用中,把全部能量传递给一个轨道电子,使其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原子被电离,光子本身消失。这种作用方式是A康普顿效应 B光电效应C电子对生成 D弹性散射E湮灭辐射(分数:1.00)A.B.C.D.E.34.下列有关旋转中心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个虚设的机械点,位于旋转轴上B是机械坐标系统、探头电子坐标和计算机图像重建坐标共同的重合点C任何不重合都表现为旋转轴倾斜和旋转
13、中心漂移D旋转中心漂移可能会在 SPECT 图像上产生伪影E系统对准包括旋转中心漂移及轴向对准(分数:1.00)A.B.C.D.E.35.螺旋 CT 行容积采样,扫描范围为 500mm,螺距为 2,准直器宽度为 10mm,如果重建间隔为 20mm,最终获得的重建图像数为A25 B50C100 D200E250(分数:1.00)A.B.C.D.E.36.照射量的国际制单位是A库仑/千克(C/kg) B伦琴(R)C库仑/(千克秒)C/(kgs)D戈瑞(Gy) E西沃特(Sv)(分数:1.00)A.B.C.D.E.37.1 戈瑞(Gy)等于多少拉德(rad)A0.01 B0.1C1 D10E100(
14、分数:1.00)A.B.C.D.E.38.下列有关系统平面灵敏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描述探头对源的响应能力B指某一探头对特定点源的灵敏度C用单位活度在单位时间内的计数表示D系统平面灵敏度也称灵敏度E与准直器的类型、窗宽、源的种类及形状有关(分数:1.00)A.B.C.D.E.39.活度计工作原理为电流电离室,其工作区为A饱和区 B不饱和区C正比区 D反比区EC-M 区(分数:1.00)A.B.C.D.E.40.活度计在 7 小时内等时间间隔测量 10 次,用每次测量值减第一次测量值,找出最大差值,用该最大差值的绝对值与第一次测量值的百分比表示A重复性 B稳定性C基本误差 D线性E几何响应(分数:
15、1.00)A.B.C.D.E.41.对于工作中穿戴铅围裙的场合,通常应佩戴在围裙里面躯干上。当受照剂量相当大时,为估算人体未被屏蔽部分的剂量,还需在佩戴另一个剂量计在A围裙外面前胸中间B围裙外面左胸前 C围裙外面右胸前D围裙外面右肘部 E围裙外面衣领上(分数:1.00)A.B.C.D.E.42.照射量的旧单位是A库仑/千克(C/kg) B伦琴(R)C库仑/(千克秒)C/(kgs)D戈瑞(Gy) E西沃特(Sv)(分数:1.00)A.B.C.D.E.43.下列有关全身扫描空间分辨率的描述,错误的是A描述全身扫描图像的分辨率B分平行于运动方向及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分辨率C与扫描速度无关D与 相机探头性
16、能有关E与系统的机械性能、精度有关(分数:1.00)A.B.C.D.E.44.下列有关断层均匀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指对均匀体源所成的断层图像中放射性分布的均匀性B断层图像的均匀性比 相机平面图像的均匀性好C重建过程对非均匀性有放大作用D实际上是 SPECT 对核素在体内三维分布能否真实再现的指标E断层均匀性与重建算法及总计数有关(分数:1.00)A.B.C.D.E.45. 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是A电离 B轫致辐射C激发 D弹性散射E电子对生成、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分数:1.00)A.B.C.D.E.46.剂量当量的旧单位是A库仑/千克(C/kg) B雷姆(rem)C拉德(rad) D戈瑞
17、(Gy)E西沃特(Sv)(分数:1.00)A.B.C.D.E.47.67Ga 标记的放射性药物需要选用的准直器是ALEGP BLEHRCMEGP DHEGPEUHEHR(分数:1.00)A.B.C.D.E.48.下列有关螺旋 CT 的描述,错误的是A螺旋 CT 是在旋转式 CT 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B螺旋 CT 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 X 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C扫描是连续的,没有扫描间隔时间D螺旋 CT 的突出优点是快速容积扫描E多层螺旋 CT 增加辐射剂量,难以用于疾病筛查(分数:1.00)A.B.C.D.E.49.X 射线和 光子对空气电离能力量度
18、的指标是A吸收剂量 B剂量当量C线质系数 D照射量E比释动能(分数:1.00)A.B.C.D.E.50.多窗空间配准度是指A描述多能窗成像时, 相机对同一能量光子的定位能力B用不同能窗时一点源的图像在 X 及 Y 方向上的最大位移表示C用不同能窗时一点源的图像在 X 及 Y 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和表示D用不同能窗时一点源的图像在 X 及 Y 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平方和表示E用不同能窗时一点源的图像在 X 及 Y 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平方根表示(分数:1.00)A.B.C.D.E.核医学技术基础知识-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康
19、普顿效应又称为A康普顿散射 B光电效应C湮灭辐射 D光电吸收E电子对生成(分数:1.00)A. B.C.D.E.解析:康普顿效应又称为康普顿-吴有训效应和康普顿散射。2. 射线和 X 射线既是电磁波,又是A电子 B光电子C光子 D康普顿电子E自由电子(分数:1.00)A.B.C. D.E.解析:3.任何被照射物质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任何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称为A照射量 B吸收剂量C剂量当量 D比释动能E传能线密度(分数:1.00)A.B. C.D.E.解析:4.螺旋 CT 球管旋转 20 周扫描距离为 300mm,准直器宽度为 15mm,此次扫描的螺距为A0.5 B1.0C1.5 D2.0E3.0
20、(分数:1.00)A.B. C.D.E.解析:5.固有空间线性的微分线性由什么表示A由 X 及 Y 方向的线扩展函数峰值偏离距离表示B由 X 及 Y 方向的线扩展函数峰值偏离的平均值表示C由 X 及 Y 方向的线扩展函数峰值偏离的标准差表示D由 X 及 Y 方向的线扩展函数峰值偏离的标准误表示E由 X 及 Y 方向的线扩展函数峰值偏离的方差表示(分数:1.00)A.B.C. D.E.解析:6.我国现行的活度计检定周期不得超过A半年 B1 年C2 年 D3 年E5 年(分数:1.00)A.B.C. D.E.解析:7.关于螺距的选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螺距的增大使得同样扫描范围内的光子量减少,18
21、0内插法减少光子量B螺距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固定螺距方式和自由螺距方式C螺距大于 1 时,量子噪声明显增加,密度分辨力降低,减弱了软组织的对比度D自由螺距方式可以实现全景无失真图像重建E扫描颅内血管结构时,螺距应当选择等于 1(分数:1.00)A.B.C.D.E. 解析:当观察颅内血管结构时,不仅要求高的空间分辨力,而且要求高的密度分辨力,此时的螺距就应当选择小于 1,以利细小血管的显示。8.剂量当量的国际制单位是A库仑/千克(C/kg) B伦琴(R)C拉德(rad) D戈瑞(Gy)E西沃特(Sv)(分数:1.00)A.B.C.D.E. 解析:9.关于决定电离密度因素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带
22、电粒子速度越大,电离密度越小B电离密度与带电粒子的速度的平方成反比C粒子所带电量越大,电离密度越小D电离密度与粒子所带电量成正比E电离密度与物质的密度成正比(分数:1.00)A.B.C. D.E.解析:带电粒子速度越大,电离密度越小;电离密度与带电粒子的速度的平方成反比;粒子所带电量越大,电离密度越大,电离密度与粒子所带电量成正比;电离密度与物质的密度成正比,物质的密度等于单位体积内物质原子数与其原子量的乘积。10.下列有关断层空间分辨率的描述,错误的是A包含 3 个方向的分辨率:x 方向、y 方向、z 方向B用点源或线源的扩展函数在不同断层中的半高宽(FWHM)来表示C分有散射和无散射两种情
23、况DFWHM 越大,分辨率越高E准直器的类型、衰减校正、散射、晶体厚度、重建算法等都会影响空间分辨率(分数:1.00)A.B.C.D. E.解析:11.SPECT 的系统分辨率等于A固有分辨率 1/2+准直器分辨率 1/2B固有分辨率+准直器分辨率C固有分辨率 2+准直器分辨率 2D固有分辨率准直器分辨率E固有分辨率/准直器分辨率(分数:1.00)A.B.C. D.E.解析:12.1 西沃特(Sv)等于多少雷姆(rem)A0.01 B0.1C1 D10E100(分数:1.00)A.B.C.D.E. 解析:13.关于减小重建间隔的描述,正确的是A降低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B可以获得重叠图像,但是需要
24、减少层间距进行重叠扫描C提高 MPR 及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D改善 SSD(surface shaded display,表面遮盖法)的图像质量E改善 VR(volume rendering,容积再现)、VE(virtual endoscopy,仿真内镜)的图像质量(分数:1.00)A.B. C.D.E.解析:当螺旋扫描的容积采样结束后,二维图像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重建,而且数据可以反复使用。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重建间隔。常规断层也可以获得重叠图像,但是需要减少层间距进行重叠扫描,无疑增加了辐射量,螺旋扫描的重建间隔减少并不增加额外的辐射量,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之一。14.固有能量分辨率A半高宽
25、与峰值处能量的和表示B半高宽与峰值处能量的积表示C半高宽与峰值处能量的平方和表示D半高宽与峰值处能量的平方根表示E半高宽与峰值处能量的百分比表示(分数:1.00)A.B.C.D.E. 解析:15.下列有关系统容积灵敏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反映 SPECT 断层成像的计数效率B对均匀体源成像,系统容积灵敏度为总体积内所有断层计数之和与源的放射性浓度之比C与源模型的大小形状无关D核素的能量、衰减、散射会影响灵敏度E晶体厚度、准直器的类型会影响灵敏度(分数:1.00)A.B.C. D.E.解析:16.下列有关断层对比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反映系统对小病灶的探测能力B断层对比度与病灶的大小有关C空间分辨率
26、影响对比度的大小D不同的重建算法、选用不同的滤波函数及截止频率对对比度也有影响E对比度=断层图像内病灶平均计数/断层图像内本底平均计数(分数:1.00)A.B.C.D.E. 解析:在重建图像上,设病灶内的像素计数为 Nsphere,背景的像素计数为 Nbackground,则对比度=Nsphere-Nbackground/Nsphere+Nbackground。17.光电效应也称为A湮灭辐射 B轫致辐射C电子对生成 D光电吸收E湮灭辐射(分数:1.00)A.B.C.D. E.解析:18.单个组织的恶性疾患率所占全身总的疾患率的份额称为A照射量 B吸收剂量C剂量当量 D组织权重因子E有效剂量(分
27、数:1.00)A.B.C.D. E.解析:在均匀照射下,各组织或器官可能诱发的恶性疾患的几率占全身的总几率的份额就不同。权重因子即单个组织的恶性疾患率所占全身总的疾患率的份额。19.带电粒子在物质中运动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称为A电离密度 B传能线密度C路径 D径迹E射程(分数:1.00)A.B.C.D.E. 解析:20.吸收剂量的国际制单位是A库仑/千克(C/kg) B伦琴(R)C库仑/(千克秒)C/(kgs)D戈瑞(Gy) E西沃特(Sv)(分数:1.00)A.B.C.D. E.解析:21.具有直接电离作用的粒子是A 粒子和中子 B 粒子和光子C 粒子和 粒子 D 光子E中子(分数:1.0
28、0)A.B.C. D.E.解析:电离作用是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 粒子和 粒子均为带电粒子。22.下列仪器不属于放射防护仪器的是A活度计 B表面沾污检测仪C环境辐射监测仪 D个人剂量仪E放射剂量报警仪(分数:1.00)A. B.C.D.E.解析:23.各组织或器官 T 接受的当量剂量 HT 与相应的组织权重因子 wT 的乘积之和称之为A照射量 B吸收剂量C剂量当量 D组织权重因子E有效剂量(分数:1.00)A.B.C.D.E. 解析:24.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场,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戴在A前胸中间 B左胸前C右胸前 D后背中间E右腰部(分数:1.00)A.B.C.D. E
29、.解析:25.下列有关计数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当视野中的活度较低时, 相机计数率随活度的增加而增加B当活度增加到一定值时,计数率开始随活度的增加而保持不变C计数率特征是描述计数率随活度的变化特征D由最大观察计数率、20%丢失时观察计数率及观察计数率随活度的变化曲线表示E计数率特征分固有(无准直器,源在空气中)计数率特征和有散射系统(有准直器,源在水中)计数率特征两种情况(分数:1.00)A.B. C.D.E.解析:26.1Gy 等于多少焦耳/千克(J/kg)A0.01 B0.1C1 D10E100(分数:1.00)A.B.C. D.E.解析:27.电离密度最大的粒子是A 粒子 B -粒子C
30、 D中子E +粒子(分数:1.00)A. B.C.D.E.解析: 射线电离本领最强, 射线最弱。例如,对具有 2MeV 能量的 、 和 射线的电离密度分别为 6000 离子对/cm、60 离子对/cm 和 0.6 离子对/cm。28.下列有关探头屏蔽性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描述探头对视野之外的源的屏蔽能力B对患者本身 FOV 之外放射性的屏蔽:用与探头平面的垂直距离为 20cm 点源,在距探头 FOV 边缘前后10cm、20cm、30cm 的最大屏蔽计数与在 FOV 中心处计数率的百分比表示C对周围环境放射性的屏蔽:将点源置于距探头中心 1m,距探头两侧及前后 2m 处。用探头分别朝上、下、左、
31、右时的计数率与 FOV 中心处计数率的百分比表示对周围环境放射性的屏蔽性能D屏蔽泄漏=最大屏蔽计数率/FOV 中心计数率100%E探头屏蔽性能反映了患者本身 FOV 之外放射性和周围环境放射性这两种影响的程度(分数:1.00)A.B.C. D.E.解析:29. 粒子的质量与电子的质量相比,倍数是A100 B300C3000 D3700E7300(分数:1.00)A.B.C.D.E. 解析: 粒子在介质中穿行时没有散射,因为 粒子的质量是电子的 7300 多倍,它在介质中运行时,和电子的碰撞如同又大又重的物碰撞又小又轻的物一样,基本上不改变运动的方向,因此它在物质中穿行的路径几乎是直线的。30.
32、SPECT 重建断层图像“热边”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A傅里叶变换B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C代数重建技术 D滤波反投影法E 光子在人体内的衰减(分数:1.00)A.B.C.D.E. 解析:31.用适当修正系数对吸收剂量进行修正,把吸收剂量与射线对生物机体的影响统一起来的量是A照射量 B吸收剂量C剂量当量 D比释动能E传能线密度(分数:1.00)A.B.C. D.E.解析:剂量当量是用适当的修正系数对吸收剂量进行修正,把吸收剂量与射线对生物机体的影响统一起来,使修正后的吸收剂量能更好地反映辐射对机体的危害。32.吸收剂量的旧单位是A库仑/千克(C/kg) B伦琴(R)C拉德(rad) D戈瑞(G
33、y)E西沃特(Sv)(分数:1.00)A.B.C. D.E.解析:33.光子在与原子的作用中,把全部能量传递给一个轨道电子,使其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原子被电离,光子本身消失。这种作用方式是A康普顿效应 B光电效应C电子对生成 D弹性散射E湮灭辐射(分数:1.00)A.B. C.D.E.解析:光电效应也称光电吸收,是指光子在与原子的作用中,把全部能量传递给一个轨道电子,使其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原子被电离,光子本身消失。34.下列有关旋转中心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个虚设的机械点,位于旋转轴上B是机械坐标系统、探头电子坐标和计算机图像重建坐标共同的重合点C任何不重合都表现为旋转轴倾斜和旋转中心
34、漂移D旋转中心漂移可能会在 SPECT 图像上产生伪影E系统对准包括旋转中心漂移及轴向对准(分数:1.00)A.B.C.D. E.解析:35.螺旋 CT 行容积采样,扫描范围为 500mm,螺距为 2,准直器宽度为 10mm,如果重建间隔为 20mm,最终获得的重建图像数为A25 B50C100 D200E250(分数:1.00)A. B.C.D.E.解析:当螺旋扫描的容积采样结束后,二维图像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重建,而且数据可以反复使用。重建间隔的定义是每两层重建图像之间的间隔。36.照射量的国际制单位是A库仑/千克(C/kg) B伦琴(R)C库仑/(千克秒)C/(kgs)D戈瑞(Gy) E西
35、沃特(Sv)(分数:1.00)A. B.C.D.E.解析:37.1 戈瑞(Gy)等于多少拉德(rad)A0.01 B0.1C1 D10E100(分数:1.00)A.B.C.D.E. 解析:38.下列有关系统平面灵敏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描述探头对源的响应能力B指某一探头对特定点源的灵敏度C用单位活度在单位时间内的计数表示D系统平面灵敏度也称灵敏度E与准直器的类型、窗宽、源的种类及形状有关(分数:1.00)A.B. C.D.E.解析:39.活度计工作原理为电流电离室,其工作区为A饱和区 B不饱和区C正比区 D反比区EC-M 区(分数:1.00)A. B.C.D.E.解析:40.活度计在 7 小时内
36、等时间间隔测量 10 次,用每次测量值减第一次测量值,找出最大差值,用该最大差值的绝对值与第一次测量值的百分比表示A重复性 B稳定性C基本误差 D线性E几何响应(分数:1.00)A.B. C.D.E.解析:41.对于工作中穿戴铅围裙的场合,通常应佩戴在围裙里面躯干上。当受照剂量相当大时,为估算人体未被屏蔽部分的剂量,还需在佩戴另一个剂量计在A围裙外面前胸中间B围裙外面左胸前 C围裙外面右胸前D围裙外面右肘部 E围裙外面衣领上(分数:1.00)A.B.C.D.E. 解析:42.照射量的旧单位是A库仑/千克(C/kg) B伦琴(R)C库仑/(千克秒)C/(kgs)D戈瑞(Gy) E西沃特(Sv)(
37、分数:1.00)A.B. C.D.E.解析:43.下列有关全身扫描空间分辨率的描述,错误的是A描述全身扫描图像的分辨率B分平行于运动方向及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分辨率C与扫描速度无关D与 相机探头性能有关E与系统的机械性能、精度有关(分数:1.00)A.B.C. D.E.解析:44.下列有关断层均匀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指对均匀体源所成的断层图像中放射性分布的均匀性B断层图像的均匀性比 相机平面图像的均匀性好C重建过程对非均匀性有放大作用D实际上是 SPECT 对核素在体内三维分布能否真实再现的指标E断层均匀性与重建算法及总计数有关(分数:1.00)A.B. C.D.E.解析:45. 光子与物质相互作
38、用的方式是A电离 B轫致辐射C激发 D弹性散射E电子对生成、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分数:1.00)A.B.C.D.E. 解析: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生成三种方式。46.剂量当量的旧单位是A库仑/千克(C/kg) B雷姆(rem)C拉德(rad) D戈瑞(Gy)E西沃特(Sv)(分数:1.00)A.B. C.D.E.解析:47.67Ga 标记的放射性药物需要选用的准直器是ALEGP BLEHRCMEGP DHEGPEUHEHR(分数:1.00)A.B.C. D.E.解析:48.下列有关螺旋 CT 的描述,错误的是A螺旋 CT 是在旋转式 CT 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
39、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B螺旋 CT 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 X 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C扫描是连续的,没有扫描间隔时间D螺旋 CT 的突出优点是快速容积扫描E多层螺旋 CT 增加辐射剂量,难以用于疾病筛查(分数:1.00)A.B.C.D.E. 解析:多层螺旋 CT 可行低辐射剂量扫描,给肺癌与结肠癌的普查创造了有利条件。49.X 射线和 光子对空气电离能力量度的指标是A吸收剂量 B剂量当量C线质系数 D照射量E比释动能(分数:1.00)A.B.C.D. E.解析:照射量是 X 射线和 光子对空气的电离能力的量度。50.多窗空间配准度是指A描述多能窗成像时, 相机对同一能量光子的定位能力B用不同能窗时一点源的图像在 X 及 Y 方向上的最大位移表示C用不同能窗时一点源的图像在 X 及 Y 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和表示D用不同能窗时一点源的图像在 X 及 Y 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平方和表示E用不同能窗时一点源的图像在 X 及 Y 方向上的最大位移平方根表示(分数:1.00)A.B. C.D.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