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核医学基础知识-10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9958       资源大小:7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核医学基础知识-10及答案解析.doc

    1、核医学基础知识-1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列核医学工作场所不属于非限制区的是(分数:2.00)A.核医学工作人员办公室B.核医学工作人员休息室C.工作人员电梯D.工作人员洗手间E.核医学临床诊断室2.权重活度的定义公式为(分数:2.00)A.权重活度=(最大日操作量操作性质修正系数)/核素毒性权重系数B.权重活度=(操作性质修正系数核素毒性权重系数)/最大日操作量C.权重活度=(最大日操作量核素毒性权重系数)/操作性质修正系数D.权重活度=操作性质修正系数/(最大日操作量核素毒性权重系数)E.以上均不是3

    2、.根据 1989 年 1 月 13 号国务院发布的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的核发部门不包括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数:2.00)A.公安部门B.环保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D.卫生检疫部门E.公安和卫生行政部门4.以下哪种政策法规明确了放射性同位素在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的防护、监督与管理(分数:2.00)A.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C.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D.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E.以上均不是5.以下哪种政策法规明确了各种核医学诊断中的活度指导水平(分数:2.00)A.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B.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

    3、准C.临床核医学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D.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E.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6.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分数:2.00)A.50 天B.70 天C.90 天D.110 天E.130 天7.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单核吞噬系统(分数:2.00)A.肝脏内的库普弗细胞B.脾脏内的巨噬细胞C.骨髓内的网状吞噬细胞D.神经系统内的星形胶质细胞E.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8.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骨髓显像的适应证(分数:2.00)A.骨髓栓塞B.股骨头无菌性坏死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恶性淋巴瘤E.肿瘤骨转移9.骨髓显像对下列哪种血液病的辅助诊断、病情演变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定

    4、等方面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分数:2.00)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再生障碍性贫血C.过敏性紫癜D.血友病E.以上均不是10.下列哪种情况应选用变性红细胞法进行显像(分数:2.00)A.胶体显像时可疑的脾脏局限性缺损B.胶体法显像时脾脏显影不良,特别疑有脾脏病变时C.脾脏切除后残留灶的确定D.疑有脾脏数目及位置异常,包括内脏错位、功能性无脾、多脾、副脾、游离脾等E.以上均是11.关于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患者的准备,错误的选项是(分数:2.00)A.注射 99mTc-HMPAO 或 99mTc-ECD 前 0.51 小时,受检者口服过氯酸钾 400mgB.注射 123I-IMP 前 7 天可选

    5、择服用碘剂C.弥散性脑血流显像剂:一般患者无需特殊准备D.注射前 15 分钟受检者应保持安静,在无噪音、较暗的室内休息E.要求患者空腹禁食 8 小时12.关于脑受体显像用放射性配体的要求,错误的选项是(分数:2.00)A.通过血脑屏障B.与特定受体的亲和力强C.特异性高D.带负电荷E.能得到高的靶/非靶比值,以利于显像和进行定量分析13.关于多巴胺受体显像剂,下列不是多巴胺受体显像剂的是(分数:2.00)A.123I-IBZPB.11C-SCH23390C.11C-胆碱D.123I-IBZME.11C-Raclopride14.下列不能作为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的显像剂的是 A (分数:2.

    6、00)A.B.C.D.E.15.常用诊断干燥综合征的核素显像方法是(分数:2.00)A.甲状腺静态显像B.脑脊液显像C.唾液腺显像D.脑血流灌注显像E.肾动态显像16.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出现胆囊持续不显影的原因除了急性胆囊炎之外还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急性腮腺炎B.长期采用静脉营养C.上呼吸道感染D.肝血管瘤E.肝囊肿17.下列药物中可以用来提高肝胆显像介入试验的特异性的是(分数:2.00)A.乙酰唑胺B.吗啡C.腺苷D.多巴酚丁胺E.硝酸甘油18.下列显像剂中不能用于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的是(分数:2.00)A.99mTc-PMTB.99mTc-MebrofeninC.99mT

    7、c-EHIDAD.99mTc-DISIDAE.99mTc-MAA19.消化系统核医学中的非影像学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13C 或 14C 标记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B.胃排空试验C.标记乳糖试验测定肠道转运时间D.14C 标记的脂肪实验判断肠道吸收障碍E.14C 标记的碳水化合物实验判断肠道吸收障碍20.在空气中产生一个电子-离子对所需要的能量是(分数:2.00)A.34eVB.37eVC.74eVD.37keVE.74keV21.放射自显影技术探测射线的依据是(分数:2.00)A.电离作用B.荧光现象C.感光效应D.光电效应E.康普顿效应22.下列有关能谱的描述正确的是(分

    8、数:2.00)A. 射线的能量是单一的,脉冲信号的幅度也是单一的B.闪烁探测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的幅度和入射射线的能量成正比C.能谱反映了晶体中接收到的能量的分布情况D.典型的 能谱包含三个独立的峰,分别是全能峰、康普顿连续谱、反散射峰E.一个 光子射入晶体后,晶体吸收的能量总是 射线的全部能量23.产生全能峰的主要效应是(分数:2.00)A.电离作用B.荧光现象C.感光效应D.光电效应E.康普顿效应24.如果要区分不同的核素,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分数:2.00)A. 射线的能量相差小于全能峰的 FWHMB. 射线的能量相差等于全能峰的 FWHMC. 射线的能量相差大于全能峰的 FWHMD. 射线的

    9、能量相差小于反散射峰的 FWHME. 射线的能量相差大于反散射峰的 FWHM25.为解决静态图像采集过程中的计数溢出问题,可以使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增大放射性药物的使用剂量B.增大采集矩阵C.减小采集矩阵D.改列表模式为帧模式采集E.改字模式为字节模式采集26.核医学的定义是(分数:2.00)A.研究核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B.研究放射性药物在机体的代谢C.研究核素在治疗中的应用D.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E.研究核技术在基础医学中的应用27.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优点不包括(分数:2.00)A.灵敏度高B.可进行定性分析C.可进行定量分析D.可进行定位分析E.无需特殊仪器2

    10、8.下面哪一点不是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优点(分数:2.00)A.灵敏度高B.在医学科学中应用广泛C.测量方法简便D.适用于生理条件下的研究E.易引起放射性污染29.脏器功能测定、脏器显像以及体外放射分析等其共同原理是(分数:2.00)A.动态分布原理B.射线能使物质感光的原理C.稀释法原理D.物质转化原理E.示踪技术的原理30.1896 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分数:2.00)A.放射性核素B.放射性衰变C.人工放射性核素D.放射现象E.X 射线31.核医学早期显像的直线扫描机诞生于 1951 年,发明者是(分数:2.00)A.AngerB.FermiC.YalowD.David Koh

    11、lE.Cassen32.SPECt 均匀性校正的频度为(分数:2.00)A.每日一次B.每周一次C.每月一次D.每季度一次E.半年一次33.核医学方法测定血容量的基本原理是(分数:2.00)A.物质转化示踪原理B.质量作用定律原理C.物质与射线相互作用原理D.反稀释原理E.核素稀释法原理34.放射性核素稀释法的原理是(分数:2.00)A.放射性浓度相等B.稀释前后质量相等,总放射性活度不变C.稀释的体积相等D.放射性核素的物理衰变E.生物排泄35.放射性核素物质转化示踪研究的目的是(分数:2.00)A.了解前体与代谢产物间的关系B.了解生物体内物质运动的量变规律C.了解物质在体内的动态平衡D.

    12、了解物质在体内被稀释情况E.了解物质在机体内的总量36.放射自显影主要用于(分数:2.00)A.探测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在生物组织中分布状态B.探测放射性药物在活体组织中的分布状态C.探测被研究物质在组织中的量变规律D.探测脏器功能状态E.了解组织中射线的类型37.下列哪一项不是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优点(分数:2.00)A.灵敏度高B.方法简便、准确C.符合生理条件D.定性、定量与定位研究相结合E.需要专用的实验条件、专业训练的技术人员38.放射自显影的基本原理是(分数:2.00)A.利用感光材料能改变物质的密度B.射线能使感光材料分解C.放射性核素使感光材料发光D.利用射线能使感光材料感光

    13、E.利用自动探测仪器测量组织中的放射性分布39.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所采用的示踪剂是(分数:2.00)A酶B.受体C.配体D.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E.单克隆抗体40.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应用于示踪技术是基于(分数:2.00)A.同位素有相同的化学性质B.体内的生物学行为C.放射性核素射线的可测性D.A 和 C 的结合E.放射性核素的衰变41.放射性核素动态平衡的示踪研究的目的是(分数:2.00)A.了解前体与代谢产物间的关系B.了解生物体内物质运动的动态平衡C.了解物质在体内被稀释情况D.了解物质在机体内的总量E.了解生物体内某种物质运动的量变规律42.放射性制剂的选择条件不包括(分数:

    14、2.00)A.射线类型的选择B.放射化学纯度和化学纯度的选择C.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选择D.药物疗效的选择E.示踪剂射线能量和放射活度的选择43.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分数:2.00)A.物质在体内过程中量变规律的科学B.物质在体内代谢的科学C.抗原和抗体结合反应的科学D.受体与配体结合反应的科学E.物质在体内分布的科学44.核素功能测定与下面哪项无关(分数:2.00)A.131I 测定甲状腺功能B.131I-邻碘马尿酸测定肾功能C.心功能测定D.133Xe 的两肺功能测定E.前庭功能的测定45.下列哪一项不是放射自显影的用途(分数:2.00)A.脏器显像研究B.细胞

    15、动力学研究C.药物的定位分布及代谢研究D.受体的定位研究E.毒物的定位与分布研究46.99m Tc-植酸钠肝脏显像的原理是(分数:2.00)A.细胞吞噬B.循环通路C.选择性摄取浓集D.合成代谢E.通透弥散47.99m Tc-DTPA 进行肾动态显像的原理是(分数:2.00)A.细胞吞噬B.循环通路C.选择性排泄D.合成代谢E.通透弥散48.静脉注射 133 Xe 生理盐水进行肺通气显像的原理是(分数:2.00)A.细胞吞噬B.循环通路C.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D.合成代谢E.通透弥散49.静脉注射 99m Tc-MDP 进行全身骨显像的原理是(分数:2.00)A.细胞吞噬B.循环通路C.化学吸附

    16、和离子交换D.合成代谢E.通透弥散50.99m Tc-EHIDA 和 99m Tc-PMT 进行肝胆动态显像的原理是(分数:2.00)A.细胞吞噬B.循环通路C.选择性排泄D.合成代谢E.通透弥散核医学基础知识-1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列核医学工作场所不属于非限制区的是(分数:2.00)A.核医学工作人员办公室B.核医学工作人员休息室C.工作人员电梯D.工作人员洗手间E.核医学临床诊断室 解析:2.权重活度的定义公式为(分数:2.00)A.权重活度=(最大日操作量操作性质修正系数)/核素毒性权重系数B.权

    17、重活度=(操作性质修正系数核素毒性权重系数)/最大日操作量C.权重活度=(最大日操作量核素毒性权重系数)/操作性质修正系数 D.权重活度=操作性质修正系数/(最大日操作量核素毒性权重系数)E.以上均不是解析:3.根据 1989 年 1 月 13 号国务院发布的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的核发部门不包括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数:2.00)A.公安部门B.环保部门C.卫生行政部门D.卫生检疫部门 E.公安和卫生行政部门解析:4.以下哪种政策法规明确了放射性同位素在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的防护、监督与管理(分数:2.00)A.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18、C.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D.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E.以上均不是解析:5.以下哪种政策法规明确了各种核医学诊断中的活度指导水平(分数:2.00)A.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B.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C.临床核医学中患者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D.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E.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解析:6.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分数:2.00)A.50 天B.70 天C.90 天D.110 天 E.130 天解析:7.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单核吞噬系统(分数:2.00)A.肝脏内的库普弗细胞B.脾脏内的巨噬细胞C.骨髓内的网状吞噬细胞D.神经系统内的星形胶质

    19、细胞 E.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解析:解析 神经系统内星形胶质细胞,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其他细胞提供支架,与神经元突起紧密相连,控制神经元的环境,影响局部神经传导和电解质浓度,与大脑毛细血管连接,调节血脑屏障;小胶质细胞,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通常处于静止状态,在光镜下不明显,但在炎症反应和脱髓鞘疾病时发挥作用。8.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骨髓显像的适应证(分数:2.00)A.骨髓栓塞B.股骨头无菌性坏死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恶性淋巴瘤E.肿瘤骨转移解析:9.骨髓显像对下列哪种血液病的辅助诊断、病情演变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定等方面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分数:2.00)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

    20、.再生障碍性贫血 C.过敏性紫癜D.血友病E.以上均不是解析:10.下列哪种情况应选用变性红细胞法进行显像(分数:2.00)A.胶体显像时可疑的脾脏局限性缺损B.胶体法显像时脾脏显影不良,特别疑有脾脏病变时C.脾脏切除后残留灶的确定D.疑有脾脏数目及位置异常,包括内脏错位、功能性无脾、多脾、副脾、游离脾等E.以上均是 解析:11.关于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患者的准备,错误的选项是(分数:2.00)A.注射 99mTc-HMPAO 或 99mTc-ECD 前 0.51 小时,受检者口服过氯酸钾 400mgB.注射 123I-IMP 前 7 天可选择服用碘剂C.弥散性脑血流显像剂:一般患者无需特殊准备

    21、D.注射前 15 分钟受检者应保持安静,在无噪音、较暗的室内休息E.要求患者空腹禁食 8 小时 解析:解析 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不需禁食、空腹。12.关于脑受体显像用放射性配体的要求,错误的选项是(分数:2.00)A.通过血脑屏障B.与特定受体的亲和力强C.特异性高D.带负电荷 E.能得到高的靶/非靶比值,以利于显像和进行定量分析解析:解析 带负电荷的显像剂不能通过血脑屏障。13.关于多巴胺受体显像剂,下列不是多巴胺受体显像剂的是(分数:2.00)A.123I-IBZPB.11C-SCH23390C.11C-胆碱 D.123I-IBZME.11C-Raclopride解析:14.下列不能作为放射

    22、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的显像剂的是 A (分数:2.00)A.B.C. D.E.解析:15.常用诊断干燥综合征的核素显像方法是(分数:2.00)A.甲状腺静态显像B.脑脊液显像C.唾液腺显像 D.脑血流灌注显像E.肾动态显像解析:解析 唾液腺显像是了解干燥综合征唾液腺摄取、分泌、排泄功能的常用方法。16.放射性核素肝胆显像出现胆囊持续不显影的原因除了急性胆囊炎之外还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00)A.急性腮腺炎B.长期采用静脉营养 C.上呼吸道感染D.肝血管瘤E.肝囊肿解析:17.下列药物中可以用来提高肝胆显像介入试验的特异性的是(分数:2.00)A.乙酰唑胺B.吗啡 C.腺苷D.多巴酚丁胺E.硝

    23、酸甘油解析:解析 吗啡介入肝胆显像可缩短检查时间并提高特异性。18.下列显像剂中不能用于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的是(分数:2.00)A.99mTc-PMTB.99mTc-MebrofeninC.99mTc-EHIDAD.99mTc-DISIDAE.99mTc-MAA 解析:解析 99m Tc-MAA 不能用于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常用于肺灌注显像。19.消化系统核医学中的非影像学方法不包括(分数:2.00)A.13C 或 14C 标记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B.胃排空试验 C.标记乳糖试验测定肠道转运时间D.14C 标记的脂肪实验判断肠道吸收障碍E.14C 标记的碳水化合物实验判断肠道

    24、吸收障碍解析:解析 胃排空试验是显像方法。20.在空气中产生一个电子-离子对所需要的能量是(分数:2.00)A.34eV B.37eVC.74eVD.37keVE.74keV解析:21.放射自显影技术探测射线的依据是(分数:2.00)A.电离作用B.荧光现象C.感光效应 D.光电效应E.康普顿效应解析:22.下列有关能谱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 射线的能量是单一的,脉冲信号的幅度也是单一的B.闪烁探测器输出的脉冲信号的幅度和入射射线的能量成正比C.能谱反映了晶体中接收到的能量的分布情况 D.典型的 能谱包含三个独立的峰,分别是全能峰、康普顿连续谱、反散射峰E.一个 光子射入晶体后,

    25、晶体吸收的能量总是 射线的全部能量解析:23.产生全能峰的主要效应是(分数:2.00)A.电离作用B.荧光现象C.感光效应D.光电效应 E.康普顿效应解析:24.如果要区分不同的核素,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分数:2.00)A. 射线的能量相差小于全能峰的 FWHMB. 射线的能量相差等于全能峰的 FWHMC. 射线的能量相差大于全能峰的 FWHM D. 射线的能量相差小于反散射峰的 FWHME. 射线的能量相差大于反散射峰的 FWHM解析:25.为解决静态图像采集过程中的计数溢出问题,可以使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增大放射性药物的使用剂量B.增大采集矩阵 C.减小采集矩阵D.改列表模式为帧

    26、模式采集E.改字模式为字节模式采集解析:26.核医学的定义是(分数:2.00)A.研究核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B.研究放射性药物在机体的代谢C.研究核素在治疗中的应用D.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 E.研究核技术在基础医学中的应用解析:解析 备选答案 A、B、C 和 E 部分反映了核医学的定义,只有 D 最全面地描述了核医学的内容。27.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优点不包括(分数:2.00)A.灵敏度高B.可进行定性分析C.可进行定量分析D.可进行定位分析E.无需特殊仪器 解析:解析 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学技术是应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物质在体内过程中量变规律的技术。28.下面哪一点不是放射性

    27、核素示踪技术的优点(分数:2.00)A.灵敏度高B.在医学科学中应用广泛C.测量方法简便D.适用于生理条件下的研究E.易引起放射性污染 解析:解析 容易引起放射性污染是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缺点。29.脏器功能测定、脏器显像以及体外放射分析等其共同原理是(分数:2.00)A.动态分布原理B.射线能使物质感光的原理C.稀释法原理D.物质转化原理E.示踪技术的原理 解析:解析 示踪技术的原理是脏器功能测定、脏器显像以及体外放射分析的共同原理,故 E 正确。30.1896 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了(分数:2.00)A.放射性核素B.放射性衰变C.人工放射性核素D.放射现象 E.X 射线解析:31.

    28、核医学早期显像的直线扫描机诞生于 1951 年,发明者是(分数:2.00)A.AngerB.FermiC.YalowD.David KohlE.Cassen 解析:32.SPECt 均匀性校正的频度为(分数:2.00)A.每日一次B.每周一次 C.每月一次D.每季度一次E.半年一次解析:33.核医学方法测定血容量的基本原理是(分数:2.00)A.物质转化示踪原理B.质量作用定律原理C.物质与射线相互作用原理D.反稀释原理E.核素稀释法原理 解析:解析 核素稀释法其原理是根据化学反应物在稀释前后质量相等的原理。分为正稀释法和反稀释法。可用于测定血容量、全身水含量及细胞外液量等。34.放射性核素稀

    29、释法的原理是(分数:2.00)A.放射性浓度相等B.稀释前后质量相等,总放射性活度不变 C.稀释的体积相等D.放射性核素的物理衰变E.生物排泄解析:解析 核素稀释法其原理是根据化学反应物在稀释前后质量相等的原理,稀释前后总放射性活度不变。35.放射性核素物质转化示踪研究的目的是(分数:2.00)A.了解前体与代谢产物间的关系 B.了解生物体内物质运动的量变规律C.了解物质在体内的动态平衡D.了解物质在体内被稀释情况E.了解物质在机体内的总量解析:解析 放射性核素物质转化的示踪研究是为了了解前体与代谢产物间的关系、中间代谢产物顺序的比活度测定等。36.放射自显影主要用于(分数:2.00)A.探测

    30、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在生物组织中分布状态 B.探测放射性药物在活体组织中的分布状态C.探测被研究物质在组织中的量变规律D.探测脏器功能状态E.了解组织中射线的类型解析:解析 放射性自显影是利用射线能使感光材料感光的原理,探测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在生物组织中分布状态的一种显影技术。37.下列哪一项不是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优点(分数:2.00)A.灵敏度高B.方法简便、准确C.符合生理条件D.定性、定量与定位研究相结合E.需要专用的实验条件、专业训练的技术人员 解析:解析 核素示踪技术需要专用的实验条件、技术人员,有严格的放射性操作程序,是其局限性。38.放射自显影的基本原理是(分数:2.0

    31、0)A.利用感光材料能改变物质的密度B.射线能使感光材料分解C.放射性核素使感光材料发光D.利用射线能使感光材料感光 E.利用自动探测仪器测量组织中的放射性分布解析:解析 放射自显影是利用射线能使感光材料感光的原理,探测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在生物组织中分布状态的一种显影技术。39.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所采用的示踪剂是(分数:2.00)A酶B.受体C.配体D.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 E.单克隆抗体解析:解析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以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探测仪器探测其行踪,达到研究示踪剂在生物体或外界环境中分布及运动规律的技术。40.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应用于示踪技术是

    32、基于(分数:2.00)A.同位素有相同的化学性质B.体内的生物学行为C.放射性核素射线的可测性D.A 和 C 的结合 E.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解析:解析 放射性核素之所以能作为示踪剂是基于同一性(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和相应的非标记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和可测性(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与相应的未标记化合物尽管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行为,但是它们的物理学性能却不同,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可发出各种不同的射线,且能够被放射性探测仪器所测定或被感光材料所记录)。41.放射性核素动态平衡的示踪研究的目的是(分数:2.00)A.了解前体与代谢产物间的关系B.了解生物体内物质运动的动态平

    33、衡C.了解物质在体内被稀释情况D.了解物质在机体内的总量E.了解生物体内某种物质运动的量变规律 解析:解析 放射性核素动态平衡的示踪研究主要是了解正常情况下或疾病状态下,生物体内某种物质运动的量变规律。42.放射性制剂的选择条件不包括(分数:2.00)A.射线类型的选择B.放射化学纯度和化学纯度的选择C.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选择D.药物疗效的选择 E.示踪剂射线能量和放射活度的选择解析:解析 放射性制剂的选择条件包括放射性制剂标记位置的选择,射线类型的选择,对放化纯度和放射性核素纯度的要求,放射性核素半衰期的选择,示踪剂射线能量与放射性活度的选择等。43.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

    34、技术研究(分数:2.00)A.物质在体内过程中量变规律的科学 B.物质在体内代谢的科学C.抗原和抗体结合反应的科学D.受体与配体结合反应的科学E.物质在体内分布的科学解析:解析 放射性核素示踪动力学应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物质在体内过程中量变规律的技术。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示踪概念,二是动力学概念。44.核素功能测定与下面哪项无关(分数:2.00)A.131I 测定甲状腺功能B.131I-邻碘马尿酸测定肾功能C.心功能测定D.133Xe 的两肺功能测定E.前庭功能的测定 解析:解析 核素脏器功能与血流量测定包括心肌血流量测定、脑血流量、肝血流指数、有效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等。45.下列哪一项

    35、不是放射自显影的用途(分数:2.00)A.脏器显像研究 B.细胞动力学研究C.药物的定位分布及代谢研究D.受体的定位研究E.毒物的定位与分布研究解析:解析 放射性自显影主要用于细胞动力学研究、药物的定位分布及代谢研究、受体及抗原的定位研究等。46.99m Tc-植酸钠肝脏显像的原理是(分数:2.00)A.细胞吞噬 B.循环通路C.选择性摄取浓集D.合成代谢E.通透弥散解析:解析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异物的功能。将放射性胶体颗粒或聚合人血清白蛋白等由静脉或皮下注入体内,放射性胶体作为机体的异物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含单核-巨噬细胞丰富的组织如肝、脾、骨髓和淋巴的显像原理均基于此

    36、。47.99m Tc-DTPA 进行肾动态显像的原理是(分数:2.00)A.细胞吞噬B.循环通路C.选择性排泄 D.合成代谢E.通透弥散解析:解析 某些脏器对一些引入体内的放射性药物具有选择性摄取并排泄的功能,这样不仅可显示脏器的形态,还可观察其分泌、排泄功能和排泄通道通畅情况。如静脉注入经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 131 I-OIH)或肾小球滤过( 99m Tc-DTPA)的放射性药物,动态显像可以显示肾的形态、功能以及尿路通畅情况。48.静脉注射 133 Xe 生理盐水进行肺通气显像的原理是(分数:2.00)A.细胞吞噬B.循环通路C.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D.合成代谢E.通透弥散 解析:解析 进

    37、入体内的某些放射性药物借助简单的通透弥散作用可使脏器和组织显像。例如,静脉注入 133 Xe 生理盐水后,放射性惰性气体( 133 Xe)流经肺组织时从血液中弥散至肺泡内可同时进行肺灌注和肺通气显影。49.静脉注射 99m Tc-MDP 进行全身骨显像的原理是(分数:2.00)A.细胞吞噬B.循环通路C.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 D.合成代谢E.通透弥散解析:解析 静脉注入 99m Tc 标记的各种磷或膦酸盐如 99m Tc-PYP、 99m Tc-亚甲基二膦酸盐( 99m Tc-MDP)后可使骨骼清晰显像,骨骼类似于一个很大的离子交换柱,其中的羟基磷灰石晶体除含有丰富的 50.99m Tc-EHIDA 和 99m Tc-PMT 进行肝胆动态显像的原理是(分数:2.00)A.细胞吞噬B.循环通路C.选择性排泄 D.合成代谢E.通透弥散解析:解析 某些脏器对一些引入体内的放射性药物具有选择性摄取并排泄的功能,这样不仅可显示脏器的形态,还可观察其分泌、排泄功能和排泄通道通畅情况。使用经肝多角细胞分泌至毛细胆管并随胆汁排泄到肠道的放射性药物如 99m Tc-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基二乙酸( 99m Tc-EHIDA)及 99m Tc-吡哆醛-5-甲基色氨酸( 99m Tc-PMT)等,则可显示肝、胆囊、胆道及其通道的影像,用以判断肝、胆疾患,胆道是否通畅、有无扩张及有无胆汁反流等。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核医学基础知识-10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ingprove23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