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骨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8862       资源大小:216.50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骨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5及答案解析.doc

    1、骨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案例分析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7,分数:100.00)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提问,请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和提示信息,在每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出全部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可能为一个或多个。(注:案例分析题答题在机考中不可逆,即答完一问后不能返回修改)患者男,35 岁,右膝关节疼痛伴低热 1 年,行走困难,查体:右大腿肌肉萎缩,右膝关节肿胀,呈屈曲畸形,X 线片示右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血沉 35mm/h。(分数:20.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类风湿关节炎

    2、 B.膝关节结核 C.风湿性关节炎 D.痛风性关节炎 E.松毛虫性关节炎 F.膝关节滑膜炎(分数:2.00)A.B.C.D.(2).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下列检查最有价值的是 A.CT B.MRI C.ECT D.滑膜活检 E.关节穿刺涂片检查 F.心电图(分数:2.00)A.B.C.D.(3).早期骨关节结核与类风湿关节炎可靠的鉴别诊断依据是 A.单一关节肿胀 B.血沉增快 C.X 线平片关节间隙有无狭窄 D.关节穿刺行关节液检查 E.活组织检查 F.膝关节 MRI 检查(分数:2.00)A.B.C.D.(4).如已确诊为膝关节结核,下一步治疗宜采用 A.抗结核药物 B.休息+营养 C.关节穿刺

    3、抽液+注入抗结核药物 D.病灶清除术 E.抗结核治疗+制动 F.局部冲洗(分数:2.00)A.B.C.D.(5).此患者的膝关节早期 X 线主要表现是 A.以骨质增生为主 B.骨质增生与破坏并存 C.以骨破坏为主 D.局限性脱钙 E.关节间隙消失 F.关节间隙增宽(分数:2.00)A.B.C.D.(6).此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的情况是 A.骨结核的早期 B.滑膜结核 C.混合感染 D.脓肿形成 E.脓肿溃破形成窦道 F.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分数:2.00)A.B.C.D.(7).下列哪项不是病灶清除术的指征的是 A.脓液积聚不易吸收 B.窦道流脓经久不愈 C.全身中毒症状重,抗结核药物效果不佳,产

    4、生耐药 D.病灶破坏明显 E.药物治疗未能控制即将发展为全关节结核 F.反复发作局部破溃形成窦道(分数:2.00)A.B.C.D.(8).如果该患者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发展成全关节结核,并有窦道形成,最合适的治疗是 A.继续抗结核治疗 B.石膏固定+开窗换药 C.全身支持疗法+窦道冲洗 D.病灶清除+关节融合 E.病灶清除+人工膝关节置换 F.膝关节冲洗+抗结核药物灌洗(分数:2.00)A.B.C.D.(9).患者行病灶清除膝关节融合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清除病灶 B.股骨骨质截除约 1.5cm C.胫骨骨质截除约 1cm D.截骨面病灶使用刮勺刮除 E.充分截骨,截骨面不能残留病灶

    5、F.膝关节伸直位融合,便于行走 G.膝关节屈曲 1015融合(分数:2.00)A.B.C.D.(10).患者膝关节融合术后,正规抗结核治疗 1 年后,症状消失,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 3 年,防止出现复发 B.停用抗结核药物 C.如患者功能要求高,可行膝关节置换术 D.侧副韧带完整可选用全髁型假体 E.只能选用铰链式膝关节,以避免膝关节不稳 F.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 1 年,防止出现复发(分数:2.00)A.B.C.D.患者女,65 岁,以“右膝关节肿痛 1 年,加重 2 天”为主诉入院,查体:右膝关节明显肿胀,局部无明显发热,关节屈伸受限,右膝 X

    6、线:右股骨远端近关节面处骨质破坏;既往乳腺癌病史,半年前曾行乳腺切除根治手术。(分数:20.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骨巨细胞瘤 B.乳腺癌术后骨转移 C.骨髓炎 D.骨结核 E.骨肉瘤 F.骨软骨瘤(分数:2.00)A.B.C.D.(2).关于该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种局限性骨的瘤样病损,并非真正的囊肿 B.好发于青少年、中年人 C.病理显示为稠密的纤维组织 D.影像学表现为骨骼膨胀变粗,骨密质变薄,呈磨砂玻璃样 E.治疗以刮除植骨为主,较少复发 F.影像学表现可为溶骨、成骨或混合型(分数:2.00)A.B.C.D.(3).为明确诊断,最需完善的检查是 A.血清碱性磷酸

    7、酶 B.核素骨扫描 C.CT 检查 D.局部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 E.乳腺相关检查 F.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4).该患者 X 线片与骨肉瘤的主要区别是 A.日光放射现象 B.葱皮样骨膜反应 C.大量棉絮样肿瘤骨 D.偏心性、溶骨性、囊性破坏 E.中心性、溶骨性破坏 F.“皂泡”样改变(分数:2.00)A.B.C.D.(5).乳腺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不包括 A.胸椎 B.肘关节 C.股骨 D.腰椎 E.腕关节 F.胸骨(分数:2.00)A.B.C.D.(6).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途径有 A.肺转移后进入体循环 B.胸导管 C.淋巴管 D.肋间静脉 E.椎静脉 F.肋间动脉(分数

    8、:2.00)A.B.C.D.(7).下列治疗措施较为合理的是 A.化疗 B.内分泌治疗 C.生物治疗 D.双磷酸盐治疗 E.手术治疗 F.放疗(分数:2.00)A.B.C.D.(8).患者未及时诊治,2 个月后肿胀明显加重,夜间剧烈难忍、无法入睡,右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首要的治疗措施是 A.立即手术治疗 B.给予口服弱阿片类药物,必要时肌注吗啡等强镇痛药 C.非甾体类药物治疗 D.神经阻滞治疗 E.化疗或放疗 F.都不正确(分数:2.00)A.B.C.D.(9).患者行 MR 检查发现肿瘤侵犯胫后神经、血管,核素检查未发现转移灶,此时治疗的目标为 A.缓解疼痛 B.改善生活质量 C.预防和治疗

    9、骨折 D.控制肿瘤进展 E.彻底切除病灶 F.延长生存期(分数:2.00)A.B.C.D.(10).关于骨转移癌的临床特点,下列正确的是 A.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为 65%75% B.可表现为癌性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 C.转移癌释放可溶性介质,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促进转移部位的增殖和骨破坏 D.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 E.只出现溶骨性改变 F.10%左右的患者可能引发病理性骨折(分数:2.00)A.B.C.D.患者男,20 岁,因右踝关节扭伤,在当地医院就诊,行 X 线片检查,未见明显骨折征象,考虑右踝关节扭伤,行右下肢石膏托外固定,回家后感觉右小腿麻木、无力,3 天后遂来我院就

    10、诊,查体:右小腿石膏固定在位,右足 (分数:22.00)(1).该患者可能损伤 A.坐骨神经 B.胫神经 C.腓总神经 D.腓肠神经 E.股神经 F.腓深神经(分数:2.00)A.B.C.D.(2).最可能的损伤原因 A.扭伤 B.石膏压迫 C.手术误伤 D.膝关节损伤合并伤 E.神经炎 F.一过性神经麻痹(分数:2.00)A.B.C.D.(3).腓总神经最易损伤的部位 A.腓骨头或腓骨颈 B.股骨外侧髁 C.胫腓骨近段 D.胫腓骨中下段 E.腘窝处 F.胫腓骨下段(分数:2.00)A.B.C.D.(4).腓总神经由以下神经分出 A.坐骨神经 B.胫神经 C.闭孔神经 D.股神经 E.腓肠神经

    11、 F.骨间神经(分数:2.00)A.B.C.D.(5).腓总神经分出腓浅神经和 A.腓深神经 B.腓肠神经 C.胫后神经 D.胫神经 E.骨间神经 F.胫前神经(分数:2.00)A.B.C.D.(6).下列不是腓总神经支配的肌肉的是 A腓骨长短肌 B胫前肌 C胫后肌 D趾长伸肌 E 长伸肌 F (分数:2.00)A.B.C.D.(7).腓总神经支配的皮肤感觉区域有 A.小腿外侧和足背 B.小腿内侧和足背 C.小腿外侧和足底 D.小腿内侧和足底 E.小腿内侧 F.小腿后侧(分数:2.00)A.B.C.D.(8).腓总神经损伤后出现 A.高弓马蹄内翻足 B.患足下垂内翻 C.跖屈内翻畸形 D.剪刀

    12、步态 E.蹒跚步态 F.足外翻(分数:2.00)A.B.C.D.(9).下列辅助检查能确切显示外周神经特别是腓总神经的是 A.超声检查 B.肌电图检查 C.神经电生理检查 D.CT 检查 E.X 线检查 F.脑电图(分数:2.00)A.B.C.D.(10).腓总神经损伤后手术效果最好的时间是 A.1 个月内 B.3 个月内 C.6 个月内 D.12 个月内 E.2 年内 F.8 个月内(分数:2.00)A.B.C.D.(11).腓总神经损伤常用的手术方式不包括 A.神经松解术 B.神经吻合术 C.神经移植术 D.神经旷置术 E.张力大时适度游离神经后直接缝合 F.神经探查术(分数:2.00)A

    13、.B.C.D.患者男,50 岁,因腰背部疼痛来院就诊,10 年前因肺结核行抗结核治疗后治愈。近半年来,午后潮热,夜间盗汗症状逐渐加重,伴腰背部疼痛。门诊 X 线片提示:左下肺少量结核结节。(分数:12.00)(1).脊柱结核最为好发的部位是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骶椎 E.腰骶椎 F.胸腰椎(分数:1.20)A.B.C.D.(2).骨与关节结核中,最常受累的部位是 A.脊柱 B.长骨干骺端 C.膝关节 D.髋关节 E.腕关节 F.踝关节(分数:1.20)A.B.C.D.(3).脊柱结核的手术适应证不包括 A.死骨、脓肿和窦道形成 B.结核病灶压迫脊髓出现神经症状 C.晚期结核引起迟

    14、发性瘫痪 D.抗结核药物治疗有效 E.脊柱结核造成脊柱明显不稳 F.反复发作致窦道形成(分数:1.20)A.B.C.D.(4).脊柱结核并发截瘫好发于 A.颈椎 B.胸椎 C.胸腰段 D.腰椎 E.腰骶椎 F.颈胸椎交界(分数:1.20)A.B.C.D.(5).脊柱结核并发截瘫病变早期压迫脊髓的病变不包括 A.结核性脓肿 B.干酪样坏死物质 C.后纵韧带 D.坏死的椎间盘 E.塌陷的骨质 F.前纵韧带(分数:1.20)A.B.C.D.(6).脊柱结核并发截瘫影响预后的因素不包括 A.年龄 B.病变位置 C.脊髓受损程度 D.手术时间 E.脊髓受压时间 F.局部破坏情况(分数:1.20)A.B.

    15、C.D.(7).脊柱结核患者一般不采用的手术方式是 A.单纯椎板减压 B.前路病灶清除 C.前路椎管减压 D.支撑植骨 E.后路病灶清除 F.病灶清除+抗结核药物灌洗(分数:1.20)A.B.C.D.(8).脊柱结核并发截瘫临床表现有 A.运动功能障碍 B.感觉功能障碍 C.大小便功能障碍 D.反射消失 E.有明确感觉平面 F.以上都是(分数:1.20)A.B.C.D.(9).脊柱结核并发截瘫首先出现 A.感觉功能障碍 B.运动功能障碍 C.混合性功能障碍 D.中枢性功能障碍 E.大小便功能障碍 F.感觉运动分离(分数:1.20)A.B.C.D.(10).脊髓缓慢受压,逐渐导致脊髓传导功能障碍

    16、,反射弧仍完整,临床表现为 A.痉挛性瘫痪 B.弛缓性瘫痪 C.中枢性瘫痪 D.混合性瘫痪 E.以上都是 F.以上都不是(分数:1.20)A.B.C.D.患者男,21 岁,不慎从 3 米高处坠落,双足着地,出现双足跟肿胀疼痛,腰痛不能站立。查体:腰 1 棘突有压痛和叩击痛,双足足跟部肿胀,触痛(+),可触及骨擦音,双下肢感觉正常,双足伸足 (分数:10.00)(1).正确的搬运方法是 A.一人一手抬头,另手抱腿放于担架上 B.一人抬头,另人抬足放于木板上 C.俩人架起上肢走上木板 D.俩人将其躯干成一体滚动至木板 E.三人分别抬头和俩腿放于担架上 F.以上均可(分数:1.00)A.B.C.D.

    17、(2).如果患者伤后腹胀、腹痛、粪便秘结,可能是由于 A.肾脏损伤 B.直肠损伤 C.膀胱损伤 D.尿道损伤 E.腹膜后血肿刺激 F.肠穿孔(分数:1.00)A.B.C.D.(3).为了明确诊断需要做的检查是 A.双足 X 线片 B.腰椎 X 线片 C.腰椎 CT D.腰椎 MRI E.全身骨扫描 F.穿刺活检 G.抽血测 ESR、C-反应蛋白(分数:1.00)A.B.C.D.(4).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腰 1 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双侧跟骨骨折 B.腰 1 椎体爆裂骨折 C.腰 1 椎体骨折脱位 D.腰 1 椎体骨折并后凸畸形 E.腰 1 椎体骨折并椎管狭窄 F.腰 1 椎体陈旧性骨折(分数

    18、:1.00)A.B.C.D.(5).该患者的治疗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保守治疗卧床 3 个月 B.后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撑开复位,植骨融合 C.侧方前入路腰 1 椎体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椎体钉内固定 D.后入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 E.后入路椎板切除减压 F.以上均可(分数:1.00)A.B.C.D.(6).关于胸腰椎骨折脊髓手术探查的适应证,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椎管内有骨折块压迫脊髓者,如椎板骨折下陷压迫脊髓者,需行椎板切除减压,椎体骨折自前方压迫脊髓者,行侧前方减压 B.患者为完全截瘫,估计脊髓并未横断,而为完全性脊髓损伤者,或者严重不全截瘫,拟对脊髓进行探查治疗者 C.腰椎严重骨折

    19、脱位,完全截瘫,估计马尾横断,拟手术缝合修复者 D.不完全截瘫,伴有严重神经根疼痛,表示神经根被压者,或者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者 E.无神经症状者 F.以上均适合(分数:1.00)A.B.C.D.(7).胸腰椎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有 A.脊髓损伤 B.马尾神经损伤 C.褥疮 D.尿路感染 E.肺部感染 F.下肢静脉栓塞(分数:1.00)A.B.C.D.(8).按照 Frankel 分级,脊髓损害的分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完全性损害:骶段骶 4、骶 5 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保留 B.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骶段以下存在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

    20、分关键肌的肌力小于 3 级 D.不完全性损害:在神经平面以下存在运动功能,大部分关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 3 级 E.正常:感觉和运动功能,包括盆腔脏器(膀胱直肠)功能正常 F.在神经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均消失可判断为完全性损害(分数:1.00)A.B.C.D.(9).关于脊髓损伤的临床类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完全截瘫:骶段骶 4、骶 5 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保留 B.脊髓半伤:一侧脊髓损伤,损伤同侧的本体感和运动功能丧失,而对侧的温痛觉丧失,除锐器伤外,多是不完全损伤 C.中央脊髓综合征:几乎只发生于颈脊髓损伤,感觉及运动均为不完全四肢瘫,骶部感觉未受损,运动瘫痪上肢重于下肢,手部最重 D.前脊

    21、髓综合征:脊髓前侧大部分受损,仅后索白质保留,其本体感觉保存,温痛触觉及运动功能丧失或障碍 E.脊髓圆锥综合征:脊髓骶段损伤,此处圆锥与骶神经根共存,圆锥与神经根均损伤时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膀胱与直肠功能障碍或丧失,仅圆锥损伤时腰骶神经根支配之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保留但骶区会阴区感觉障碍,膀胱与直肠功能障碍或丧失,肛门反射与球海绵体反射消失 F.马尾综合征:腰 2 以下为马尾损伤,下肢感觉与运动功能、膀胱与直肠功能部分障碍或完全丧失,双侧可不在同一平面 G.无放射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多见于脊髓损伤,亦见于胸脊髓损伤,儿童多见,X 线片上未见脊椎异常,但 MRI 有的可见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分数:

    22、1.00)A.B.C.D.(10).关于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脊髓损伤后尽早治疗 B.整复脊柱骨折脱位 C.治疗脊髓损伤 D.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E.功能重建与康复 F.优先稳定生命体征,尽早解除神经压迫(分数:1.00)A.B.C.D.患者男,摔伤致右前臂中段肿胀、畸形、异常活动 2 小时。查体:前臂骨擦音存在,异常活动明显。(分数:8.00)(1).最可能的诊断是 A.Colles 骨折 B.尺桡骨双骨折 C.Smith 骨折 D.孟氏骨折 E.盖氏骨折 F.尺骨鹰嘴骨折(分数:1.00)A.B.C.D.(2).摄 X 线片明确诊断为右尺桡骨双骨折,关于本病的治疗,下列错误

    23、的是 A.可作手法复位外固定 B.需要矫正重叠移位 C.应将前臂固定在旋前位 D.需要矫正成角移位 E.复位应达到良好的对线对位 F.手法复位不理想者,则需手术治疗(分数:1.00)A.B.C.D.(3).该患者的手术指征,下列错误的是 A.手法复位失败 B.青枝骨折 C.多发骨折 D.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E.合并肌腱断裂 F.手法复位成功,但复位丢失者(分数:1.00)A.B.C.D.(4).若该患者为开放性骨折,尺骨断端戳出,可见一长约 2cm 伤口,应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清创缝合 B.石膏托外固定 C.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D.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E.外固定架固定 F.急诊行清创和骨折切开

    24、复位内固定(分数:1.00)A.B.C.D.(5).若该患者为闭合骨折,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24 小时后,出现患肢持续性剧烈疼痛,进行性加重。此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抬高患者肢体以减轻疼痛 B.予以确切有效的止痛药 C.立即解除石膏外固定 D.局部予以硫酸镁湿敷 E.改用其他外固定方法 F.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6).若患肢由疼痛转为无痛,出现皮肤苍白,感觉异常,肌力减退,最可能的诊断是 A.骨筋膜室综合征 B.DIC C.动脉栓塞 D.静脉栓塞 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F.桡动脉损伤(分数:1.00)A.B.C.D.(7).下列是本病的有效处理方法的是 A.扩张血

    25、管药物的应用 B.急诊施行截肢术 C.立即切开筋膜 D.立即给予神经阻滞 E.对症处理后继续观察 F.哌替啶肌内注射(分数:1.00)A.B.C.D.(8).该患者如术后 1 年后出现尺骨骨不连,此时应 A.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 B.石膏托外固定 C.补钙 D.夹板外固定 E.切开复位自体骨植骨内固定 F.切开复位同种异体骨植骨内固定(分数:1.00)A.B.C.D.患者男,42 岁,左手背玻璃割伤 3h,查体:左手背尺侧多处皮肤裂伤,深达皮下,伤口流血,中指、环指掌指关节呈屈曲位。(分数:8.00)(1).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中指、环指指伸、指屈肌腱断裂 B.中指、环指指浅屈肌腱断裂 C

    26、.第 3、4 掌骨骨折 D.中指、环指指伸肌腱断裂 E.中指、环指指深屈肌腱断裂 F.尺神经损伤(分数:1.00)A.B.C.D.(2).此时最简便而有效的止血方法是 A.局部加压包扎 B.气囊止血带缚于前臂中段 C.气囊止血带缚于上臂上 1/3 D.橡皮管止血带缚于上臂上 1/3 E.橡皮管捆扎腕部止血 F.血管介入栓塞止血(分数:1.00)A.B.C.D.(3).此时应首选的处理方式 A.冲洗伤口,包扎止血,石膏固定 B.单纯清创,延迟缝合伤口 C.清创,探查,一期缝合肌腱,包扎 D.清创,探查,一期缝合肌腱,石膏固定 E.清创,探查,缝合皮肤 F.清创,二期缝合肌腱(分数:1.00)A.

    27、B.C.D.(4).术后 9 天,患者体温 39.1,最可能的原因是 A.吸收热 B.上呼吸道感染 C.伤口感染 D.泌尿系统感染 E.应激反应 F.局部坏死(分数:1.00)A.B.C.D.(5).换药时见伤口局部红肿、压痛,有波动感,穿刺抽出脓性液体,最佳处理方案是 A.穿刺抽脓,注入抗生素 B.清除坏死组织,重新缝合伤口 C.拆除缝线充分引流,加强抗感染治疗 D.加强抗感染治疗,暂不处理脓肿 E.局部理疗,暂不处理脓肿 F.局部红光照射,静脉使用抗生素(分数:1.00)A.B.C.D.(6).处理开放性手外伤的最基本要求是 A.抗生素的应用 B.彻底清创 C.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 D.肌腱

    28、一期修复 E.神经一期修复 F.创面一期修复(分数:1.00)A.B.C.D.(7).关于清创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于外伤后 68 小时内清创为宜 B.于外伤后 812 小时内清创为宜 C.于外伤后 1224 小时内清创为宜 D.于外伤后 2430 小时内清创为宜 E.于外伤后 2448 小时内清创为宜 F.于外伤后 72 小时内清创为宜(分数:1.00)A.B.C.D.(8).关于清创术后的处理,错误的是 A.组织愈合后尽早去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 B.神经、肌腱、血管修复后于无张力位固定 C.手部各关节应固定于休息位 D.抬高患肢消肿 E.石膏外固定患肢,以利组织修复 F.手部各关节应固定于

    29、功能位(分数:1.00)A.B.C.D.骨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案例分析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7,分数:100.00)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提问,请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和提示信息,在每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出全部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可能为一个或多个。(注:案例分析题答题在机考中不可逆,即答完一问后不能返回修改)患者男,35 岁,右膝关节疼痛伴低热 1 年,行走困难,查体:右大腿肌肉萎缩,右膝关节肿胀,呈屈曲畸形,X 线片示右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血沉 35mm/h。(分数:20.00)(1).

    30、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类风湿关节炎 B.膝关节结核 C.风湿性关节炎 D.痛风性关节炎 E.松毛虫性关节炎 F.膝关节滑膜炎(分数:2.00)A.B. C.D.解析:年轻患者膝关节疼痛伴低热 1 年,行走困难,查体:右大腿肌肉萎缩,右膝关节肿胀,呈屈曲畸形,X 线片示右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血沉 35nmm/h。结合低热、膝关节肿胀屈曲畸形等病史、症状、体征,诊断考虑膝关节结核。(2).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下列检查最有价值的是 A.CT B.MRI C.ECT D.滑膜活检 E.关节穿刺涂片检查 F.心电图(分数:2.00)A.B.C.D. 解析:滑膜活检是诊断膝关节结核的金标准。(

    31、3).早期骨关节结核与类风湿关节炎可靠的鉴别诊断依据是 A.单一关节肿胀 B.血沉增快 C.X 线平片关节间隙有无狭窄 D.关节穿刺行关节液检查 E.活组织检查 F.膝关节 MRI 检查(分数:2.00)A.B.C.D.解析:鉴别诊断的金标准同样要依靠病理检查。(4).如已确诊为膝关节结核,下一步治疗宜采用 A.抗结核药物 B.休息+营养 C.关节穿刺抽液+注入抗结核药物 D.病灶清除术 E.抗结核治疗+制动 F.局部冲洗(分数:2.00)A.B.C. D.解析:对于膝关节结核目前较为主张的治疗方式是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需要将关节积液抽出后注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5).此患者的膝关节早期 X

    32、 线主要表现是 A.以骨质增生为主 B.骨质增生与破坏并存 C.以骨破坏为主 D.局限性脱钙 E.关节间隙消失 F.关节间隙增宽(分数:2.00)A.B.C. D.解析:膝关节结核早期的 X 线表现主要是虫蚀样改变,病理变化为局限性的骨质破坏。(6).此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的情况是 A.骨结核的早期 B.滑膜结核 C.混合感染 D.脓肿形成 E.脓肿溃破形成窦道 F.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分数:2.00)A.B.C. D.解析:膝关节结核一般不至于引起高热,临床上出现高热、寒战多见于混合其他菌类的感染。(7).下列哪项不是病灶清除术的指征的是 A.脓液积聚不易吸收 B.窦道流脓经久不愈 C.全身中毒

    33、症状重,抗结核药物效果不佳,产生耐药 D.病灶破坏明显 E.药物治疗未能控制即将发展为全关节结核 F.反复发作局部破溃形成窦道(分数:2.00)A.B.C. D.解析:全身中毒症状重不宜手术,待一般情况好转后病情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8).如果该患者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发展成全关节结核,并有窦道形成,最合适的治疗是 A.继续抗结核治疗 B.石膏固定+开窗换药 C.全身支持疗法+窦道冲洗 D.病灶清除+关节融合 E.病灶清除+人工膝关节置换 F.膝关节冲洗+抗结核药物灌洗(分数:2.00)A.B.C.D. 解析:全关节结核合并有窦道形成需行彻底的病灶清除+关节融合,融合确定,感染彻底控制后可再行

    34、关节置换术。(9).患者行病灶清除膝关节融合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清除病灶 B.股骨骨质截除约 1.5cm C.胫骨骨质截除约 1cm D.截骨面病灶使用刮勺刮除 E.充分截骨,截骨面不能残留病灶 F.膝关节伸直位融合,便于行走 G.膝关节屈曲 1015融合(分数:2.00)A. B. C. D. 解析:病灶清除膝关节加压融合术应充分清除病灶,股骨骨质截除约 1.5cm,胫骨骨质截除约 1cm,下肢短缩约 2.5cm,截骨面病灶使用刮勺刮除,膝关节屈曲 1015融合便于日常活动。(10).患者膝关节融合术后,正规抗结核治疗 1 年后,症状消失,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5、 A.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 3 年,防止出现复发 B.停用抗结核药物 C.如患者功能要求高,可行膝关节置换术 D.侧副韧带完整可选用全髁型假体 E.只能选用铰链式膝关节,以避免膝关节不稳 F.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 1 年,防止出现复发(分数:2.00)A.B. C. D. 解析:患者膝关节融合术后,正规抗结核治疗 1 年后,症状消失,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融合确定、感染彻底控制后可再行关节置换术,如侧副韧带完整可选用全髁型假体,侧副韧带损伤可采用铰链式膝关节。患者女,65 岁,以“右膝关节肿痛 1 年,加重 2 天”为主诉入院,查体:右膝关节明显肿胀,局部无明显发热,关节屈伸受限,右膝 X 线:右

    36、股骨远端近关节面处骨质破坏;既往乳腺癌病史,半年前曾行乳腺切除根治手术。(分数:20.00)(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骨巨细胞瘤 B.乳腺癌术后骨转移 C.骨髓炎 D.骨结核 E.骨肉瘤 F.骨软骨瘤(分数:2.00)A.B. C.D.解析:(2).关于该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种局限性骨的瘤样病损,并非真正的囊肿 B.好发于青少年、中年人 C.病理显示为稠密的纤维组织 D.影像学表现为骨骼膨胀变粗,骨密质变薄,呈磨砂玻璃样 E.治疗以刮除植骨为主,较少复发 F.影像学表现可为溶骨、成骨或混合型(分数:2.00)A.B.C.D.解析:(3).为明确诊断,最需完善的检查是 A.血清

    37、碱性磷酸酶 B.核素骨扫描 C.CT 检查 D.局部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 E.乳腺相关检查 F.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解析:(4).该患者 X 线片与骨肉瘤的主要区别是 A.日光放射现象 B.葱皮样骨膜反应 C.大量棉絮样肿瘤骨 D.偏心性、溶骨性、囊性破坏 E.中心性、溶骨性破坏 F.“皂泡”样改变(分数:2.00)A. B. C.D.解析:(5).乳腺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不包括 A.胸椎 B.肘关节 C.股骨 D.腰椎 E.腕关节 F.胸骨(分数:2.00)A.B. C.D.解析:(6).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途径有 A.肺转移后进入体循环 B.胸导管 C.淋巴管 D.肋间静脉

    38、 E.椎静脉 F.肋间动脉(分数:2.00)A. B.C.D. 解析:乳腺癌骨转移都是由血行转移的,除了经由肺转移进入体循环发生血行转移外,还可通过肋间静脉进入椎静脉系统转移。(7).下列治疗措施较为合理的是 A.化疗 B.内分泌治疗 C.生物治疗 D.双磷酸盐治疗 E.手术治疗 F.放疗(分数:2.00)A. B. C. D. 解析:(8).患者未及时诊治,2 个月后肿胀明显加重,夜间剧烈难忍、无法入睡,右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首要的治疗措施是 A.立即手术治疗 B.给予口服弱阿片类药物,必要时肌注吗啡等强镇痛药 C.非甾体类药物治疗 D.神经阻滞治疗 E.化疗或放疗 F.都不正确(分数:2.

    39、00)A.B. C.D.解析:(9).患者行 MR 检查发现肿瘤侵犯胫后神经、血管,核素检查未发现转移灶,此时治疗的目标为 A.缓解疼痛 B.改善生活质量 C.预防和治疗骨折 D.控制肿瘤进展 E.彻底切除病灶 F.延长生存期(分数:2.00)A. B. C. D. 解析:根据 GTM 外科分级系统,结合患者病史及体征,应属于 G1T2M0或 G2T2M0。(10).关于骨转移癌的临床特点,下列正确的是 A.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为 65%75% B.可表现为癌性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 C.转移癌释放可溶性介质,激活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促进转移部位的增殖和骨破坏 D.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根治方

    40、法 E.只出现溶骨性改变 F.10%左右的患者可能引发病理性骨折(分数:2.00)A. B. C. D. 解析:患者男,20 岁,因右踝关节扭伤,在当地医院就诊,行 X 线片检查,未见明显骨折征象,考虑右踝关节扭伤,行右下肢石膏托外固定,回家后感觉右小腿麻木、无力,3 天后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右小腿石膏固定在位,右足 (分数:22.00)(1).该患者可能损伤 A.坐骨神经 B.胫神经 C.腓总神经 D.腓肠神经 E.股神经 F.腓深神经(分数:2.00)A.B.C. D.解析:右下肢石膏压迫腓总神经导致足*趾背伸功能障碍。(2).最可能的损伤原因 A.扭伤 B.石膏压迫 C.手术误伤 D.膝

    41、关节损伤合并伤 E.神经炎 F.一过性神经麻痹(分数:2.00)A.B. C.D.解析:腓总神经损伤的原因有:夹板、石膏压伤及手术误伤;膝关节韧带损伤合并腓总神经损伤;危重患者长期卧床;下肢在外旋位压伤。(3).腓总神经最易损伤的部位 A.腓骨头或腓骨颈 B.股骨外侧髁 C.胫腓骨近段 D.胫腓骨中下段 E.腘窝处 F.胫腓骨下段(分数:2.00)A. B.C.D.解析:(4).腓总神经由以下神经分出 A.坐骨神经 B.胫神经 C.闭孔神经 D.股神经 E.腓肠神经 F.骨间神经(分数:2.00)A. B.C.D.解析:(5).腓总神经分出腓浅神经和 A.腓深神经 B.腓肠神经 C.胫后神经

    42、D.胫神经 E.骨间神经 F.胫前神经(分数:2.00)A. B.C.D.解析:(6).下列不是腓总神经支配的肌肉的是 A腓骨长短肌 B胫前肌 C胫后肌 D趾长伸肌 E 长伸肌 F (分数:2.00)A.B.C. D.解析:腓总神经支配腓骨长短肌,胫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短伸肌,趾短伸肌及小腿外侧和足背皮肤感觉。(7).腓总神经支配的皮肤感觉区域有 A.小腿外侧和足背 B.小腿内侧和足背 C.小腿外侧和足底 D.小腿内侧和足底 E.小腿内侧 F.小腿后侧(分数:2.00)A. B.C.D.解析:(8).腓总神经损伤后出现 A.高弓马蹄内翻足 B.患足下垂内翻 C.跖屈内翻畸形 D.剪刀步

    43、态 E.蹒跚步态 F.足外翻(分数:2.00)A.B. C.D.解析:腓总神经损伤后由于小腿伸肌群的腓骨长短肌,胫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短伸肌,趾短伸肌瘫痪,出现患足下垂内翻。(9).下列辅助检查能确切显示外周神经特别是腓总神经的是 A.超声检查 B.肌电图检查 C.神经电生理检查 D.CT 检查 E.X 线检查 F.脑电图(分数:2.00)A. B.C.D.解析:超声检查能确切显示外周神经特别是腓总神经,能为临床提供腓总神经病理状况的形态学资料,可为手术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10).腓总神经损伤后手术效果最好的时间是 A.1 个月内 B.3 个月内 C.6 个月内 D.12 个月内 E.2 年内 F.8 个月内(分数:2.00)A.B. C.D.解析:腓总神经损伤后 3 个月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超过 3 个月后属于陈旧性损伤,治疗效果较差。(11).腓总神经损伤常用的手术方式不包括 A.神经松解术 B.神经吻合术 C.神经移植术 D.神经旷置术 E.张力大时适度游离神经后直接缝合 F.神经探查术(分数:2.00)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骨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egisterpick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