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鼻咽喉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在声音感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振动膜是(分数:2.00)A.鼓膜B.前庭膜C.蜗窗膜D.基底膜E.盖膜2.整个中耳的增压效率约为(分数:2.00)A.15dBB.20dBC.25dBD.30dBE.35dB3.下述几种病理状态,对听力影响最大的是(分数:2.00)A.声波直接作用于前庭窗B.声波直接作用于圆窗C.鼓膜完整,听骨链中断D.鼓膜穿孔,听骨链中断E.以上状态均不影响听力4.在整个中耳增压过程中贡献最大的阶段是(分数:2.00)A.鼓膜的弧形杠杆作用
2、B.听骨链的杠杆作用C.鼓膜有效振动面积和镫骨足板之比的水力学作用D.鼓膜的振动形式E.听骨链的运动形式5.声反射衰减阳性见于的病变是(分数:2.00)A.传导性病变B.蜗性病变C.蜗后性病变D.脑干病变E.以上均不是6.下述哪一肌肉在调节中耳内外气压平衡中起主要作用(分数:2.00)A.腭帆提肌B.咽鼓管咽肌C.腭舌肌D.腭咽肌。E.腭帆张肌7.下面哪项不是咽鼓管的功能(分数:2.00)A.防声作用B.引流作用C.维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D.对内耳的保护作用E.阻声、消声作用8.耳蜗感受低频声的部位是(分数:2.00)A.蜗底区B.蜗顶区C.耳蜗中间区D.三者均可E.以上都不是9.耳声发射来源于
3、耳蜗 Corti 器中(分数:2.00)A.内毛细胞的主动运动B.内毛细胞的被动运动C.外毛细胞的主动运动D.外毛细胞的被动运动E.以上都是10.Kemp 回声指(分数:2.00)A.自发性耳声发射B.诱发性耳声发射C.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D.刺激频率性耳声发射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11.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刺激声为(分数:2.00)A.窄带噪声B.连续声C.短声D.双声E.纯音12.维持机体平衡最重要的系统是(分数:2.00)A.前庭系统B.视觉系统C.本体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E.以上均不是13.半规管主要感受(分数:2.00)A.直线加速度B.角加速度C.角恒速运动D.直线恒速运动E.以上均正确
4、14.以下关于半规管空间排列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每侧的 3 个半规管所围成的平面互相垂直B.两侧外半规管在同一平面上,即头前倾 30时外半规管和地面平行C.双侧前半规管所在平面向前延长互相垂直D.一侧前半规管与对侧后半规管互相平行E.半规管平面和眼外肌平面相近15.半规管受刺激时壶腹嵴帽发生偏移是由于(分数:2.00)A.内淋巴的流动作用B.外淋巴的流动作用C.壶腹顶的弹性作用D.壶腹顶的惯性作用E.耳石的压迫作用16.旋转试验中,人体开始在水平面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眼震呈(分数:2.00)A.旋转性B.垂直向上C.垂直向下D.水平向左E.水平向右17.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
5、2.00)A.前庭毛细胞呈极性排列B.垂直半规管壶腹嵴的毛细胞的动纤毛位于远离椭圆囊的一侧C.在外半规管,内淋巴离壶腹流动时引起较强反应D.前庭毛细胞静纤毛束向动纤毛方向弯曲可以使毛细胞去极化而兴奋E.病理状态下,半规管可对线性加速度敏感18.关于耳石器超微结构,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球囊和椭圆囊位置相互垂直B.球囊动纤毛均背离微纹排列C.椭圆囊动纤毛均朝向微纹排列D.球囊斑略与同侧后半规管平行E.椭圆囊斑略与外半规管平行19.人体直立时,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均可感受(分数:2.00)A.左右方向直线加速度B.前后方向直线加速度C.头一足轴向直线加速度D.角加速度E.角减速度20.
6、控制眼球方向与头部运动相反的方向移动以维持清晰视力的前庭传导束是(分数:2.00)A.前庭脊髓束B.前庭小脑束C.前庭网状束D.前庭眼束E.以上均不是21.以下不是球囊可以感受的刺激信号是(分数:2.00)A.次声波B.800Hz 低频声波C.直线加速度D.超声波E.重力22.关于前庭小脑束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部分传入纤维为来自前庭终器的一级纤维B.多数传入纤维来自前庭神经外核与下核C.调节躯干纵向肌群和眼外肌的反射性运动和肌张力D.和随意运动有关E.以上均正确23.关于前庭反应协调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病变位于前庭神经核以上B.多见于中枢性眩晕C.部分前庭传导束受到影
7、响D.一部分前庭反应异常,另一部分保持正常E.以上均不正确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窄带噪声 B连续声 C短声 D双声 E纯音(分数:6.00)(1).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刺激声为(分数:2.00)A.B.C.D.E.(2).音衰变实验的刺激声为(分数:2.00)A.B.C.D.E.(3).ABR 的刺激声为(分数:2.00)A.B.C.D.E.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A比较受试耳气导和骨导的长短 B比较受试者两耳的气导听力 C比较受试者两耳的骨导听力 D比较受试者与正常人的骨导听力 E对鼓膜完整者,检查其镫骨是否活动(分数:8.00)(1).Gelle
8、试验是(分数:2.00)A.B.C.D.E.(2).Rinne 试验是(分数:2.00)A.B.C.D.E.(3).Schwabach 试验是(分数:2.00)A.B.C.D.E.(4).Weber 试验是(分数:2.00)A.B.C.D.E.耳鼻咽喉科学(基础知识)-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在声音感受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振动膜是(分数:2.00)A.鼓膜B.前庭膜C.蜗窗膜D.基底膜 E.盖膜解析:2.整个中耳的增压效率约为(分数:2.00)A.15dBB.20dBC.25dBD.30dB E.35dB解析
9、:3.下述几种病理状态,对听力影响最大的是(分数:2.00)A.声波直接作用于前庭窗B.声波直接作用于圆窗C.鼓膜完整,听骨链中断 D.鼓膜穿孔,听骨链中断E.以上状态均不影响听力解析:解析:声波直接作用于圆窗或前庭窗时,中耳的增压效应将完全丧失,听力损失约 30dB。鼓膜穿孔且听骨链中断时,声波同时作用于两窗造成两窗间声波相位差消失,听力损失可达 45dB。听骨链中断而鼓膜完整时,除 30dB 中耳增压效应丧失和 15dB 的两窗声压抵消作用外,另有鼓膜对声压的衰减作用,此时听力损失约为 60dB。4.在整个中耳增压过程中贡献最大的阶段是(分数:2.00)A.鼓膜的弧形杠杆作用B.听骨链的杠
10、杆作用C.鼓膜有效振动面积和镫骨足板之比的水力学作用 D.鼓膜的振动形式E.听骨链的运动形式解析:解析:中耳的增压效应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圆锥形鼓膜的弧形杠杆作用、鼓膜有效面积与镫骨足板之比的水力学作用以及听骨链的杠杆作用。其中,弧形鼓膜的杠杆作用可使声压提高 1 倍,听骨链的杠杆作用可使传至前庭窗的作用增加 13 倍,鼓膜有效振动面积与镫骨足板面积之比约为 17:1,因此鼓膜通过水力学作用可使传至前庭窗的声压提高 17 倍。5.声反射衰减阳性见于的病变是(分数:2.00)A.传导性病变B.蜗性病变C.蜗后性病变 D.脑干病变E.以上均不是解析:6.下述哪一肌肉在调节中耳内外气压平衡中起主要作
11、用(分数:2.00)A.腭帆提肌B.咽鼓管咽肌C.腭舌肌D.腭咽肌。E.腭帆张肌 解析:解析:中耳气压的调节主要依靠咽鼓管的开放。司咽鼓管开放的肌肉包括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咽鼓管咽肌,其中腭帆张肌起主要作用。7.下面哪项不是咽鼓管的功能(分数:2.00)A.防声作用B.引流作用C.维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D.对内耳的保护作用 E.阻声、消声作用解析:8.耳蜗感受低频声的部位是(分数:2.00)A.蜗底区B.蜗顶区 C.耳蜗中间区D.三者均可E.以上都不是解析:9.耳声发射来源于耳蜗 Corti 器中(分数:2.00)A.内毛细胞的主动运动B.内毛细胞的被动运动C.外毛细胞的主动运动 D.外毛细胞的
12、被动运动E.以上都是解析:10.Kemp 回声指(分数:2.00)A.自发性耳声发射B.诱发性耳声发射C.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 D.刺激频率性耳声发射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解析:11.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刺激声为(分数:2.00)A.窄带噪声B.连续声C.短声D.双声E.纯音 解析:解析: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是由两个不同频率但相互间呈一定频比关系的持续性纯音刺激所诱发的、频率与刺激频率不同的耳声发射信号。12.维持机体平衡最重要的系统是(分数:2.00)A.前庭系统 B.视觉系统C.本体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E.以上均不是解析:13.半规管主要感受(分数:2.00)A.直线加速度B.角加速度 C.角恒速运
13、动D.直线恒速运动E.以上均正确解析:解析:头部角加速度或角减速度时,半规管内淋巴因惰性或惯性作用,内淋巴相对半规管发生位移,使壶腹嵴帽发生偏斜,毛细胞静纤毛束弯曲,从而产生眼动、眩晕、倾倒等反应。身体恒速运动时,内淋巴相对半规管的流动停止,壶腹嵴帽恢复到正常位置,刺激信号消失。因此半规管在生理状态下只能感受角加速度。14.以下关于半规管空间排列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每侧的 3 个半规管所围成的平面互相垂直B.两侧外半规管在同一平面上,即头前倾 30时外半规管和地面平行C.双侧前半规管所在平面向前延长互相垂直 D.一侧前半规管与对侧后半规管互相平行E.半规管平面和眼外肌平面相近解析
14、:解析:双侧前半规管所在平面向后延长互相垂直。15.半规管受刺激时壶腹嵴帽发生偏移是由于(分数:2.00)A.内淋巴的流动作用 B.外淋巴的流动作用C.壶腹顶的弹性作用D.壶腹顶的惯性作用E.耳石的压迫作用解析:16.旋转试验中,人体开始在水平面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眼震呈(分数:2.00)A.旋转性B.垂直向上C.垂直向下D.水平向左E.水平向右 解析:解析:人体作顺时针旋转时(向右),因惯性内淋巴液呈逆时针旋转(向左),右侧外半规管壶腹嵴向椭圆囊侧倾斜,即向动纤毛侧呈兴奋状态,按 Ewald定律,眼震方向向兴奋侧,出现水平向右的眼震。17.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前庭毛细胞呈
15、极性排列B.垂直半规管壶腹嵴的毛细胞的动纤毛位于远离椭圆囊的一侧C.在外半规管,内淋巴离壶腹流动时引起较强反应 D.前庭毛细胞静纤毛束向动纤毛方向弯曲可以使毛细胞去极化而兴奋E.病理状态下,半规管可对线性加速度敏感解析:解析:外半规管壶腹嵴毛细胞的动纤毛均位于靠近椭圆囊的一侧,而静纤毛束向动纤毛方向弯曲时(即内淋巴向壶腹侧流动时),毛细胞呈去极化状态而兴奋,产生较强反应。18.关于耳石器超微结构,以下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球囊和椭圆囊位置相互垂直B.球囊动纤毛均背离微纹排列C.椭圆囊动纤毛均朝向微纹排列D.球囊斑略与同侧后半规管平行 E.椭圆囊斑略与外半规管平行解析:解析:球囊斑略
16、与同侧前半规管平行。19.人体直立时,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均可感受(分数:2.00)A.左右方向直线加速度B.前后方向直线加速度 C.头一足轴向直线加速度D.角加速度E.角减速度解析:20.控制眼球方向与头部运动相反的方向移动以维持清晰视力的前庭传导束是(分数:2.00)A.前庭脊髓束B.前庭小脑束C.前庭网状束D.前庭眼束 E.以上均不是解析:21.以下不是球囊可以感受的刺激信号是(分数:2.00)A.次声波B.800Hz 低频声波C.直线加速度D.超声波 E.重力解析:解析:球囊主要感受直线加速度运动的刺激,重力也是直线加速度的一种形式。此外,球囊还可感受次声波和800Hz 的低声。22.关于
17、前庭小脑束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部分传入纤维为来自前庭终器的一级纤维B.多数传入纤维来自前庭神经外核与下核 C.调节躯干纵向肌群和眼外肌的反射性运动和肌张力D.和随意运动有关E.以上均正确解析:解析:前庭传入小脑的纤维有前庭终器来的一级纤维,其越过前庭核直接达到小脑绒球、蚓小结和顶核。多数纤维为次级纤维,来自前庭内侧核和下核。23.关于前庭反应协调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病变位于前庭神经核以上B.多见于中枢性眩晕C.部分前庭传导束受到影响D.一部分前庭反应异常,另一部分保持正常E.以上均不正确 解析:解析:刺激前庭感受器后可出现眩晕、眼震、平衡失调、倾倒以及自主神经反应。当
18、病变位于前庭神经核以下时,因病理性刺激均先上传到前庭神经核,继而影响到所有传导束,故可产生全部或近乎全部前庭反应。多见于周围性眩晕。二、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窄带噪声 B连续声 C短声 D双声 E纯音(分数:6.00)(1).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刺激声为(分数:2.00)A.B.C.D.E. 解析:(2).音衰变实验的刺激声为(分数:2.00)A.B. C.D.E.解析:(3).ABR 的刺激声为(分数:2.00)A.B.C. D.E.解析: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A比较受试耳气导和骨导的长短 B比较受试者两耳的气导听力 C比较受试者两耳的骨导听力 D比较受试者与正常人的骨导听力 E对鼓膜完整者,检查其镫骨是否活动(分数:8.00)(1).Gelle 试验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Rinne 试验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Schwabach 试验是(分数:2.00)A.B.C.D. E.解析:(4).Weber 试验是(分数:2.00)A.B.C. D.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