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磁共振成像技术-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列各项中,不能降低磁共振扫描时间的是(分数:2.00)A.适当降低重复时间 TRB.降低信号激励次数 NEXC.尽可能地加大回波链长度D.将相位编码方向设定与被检部位较窄的方向一致E.在保证相位编码矩阵不变的情况下减小频率编码矩阵2.关于反转时间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反转时间即 TRB.大多数组织的 TI 值约为 400msC.介于 180反转脉冲与 90激励脉冲之间的时间D.TI 值 80120ms 可抑制脂肪E.TI 值 2500ms 可抑制水3.关
2、于回波次数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回波次数,即回波时间B.多次回波峰值点连成的曲线,即 T2 衰减曲线C.回波次数增多时间延长D.多回波次数一般到 4 次E.回波峰值一次比一次低4.关于 FSE 序列参数中的回波链长(ETL)指的是(分数:2.00)A.每个 TR 周期内的回波数目B.每个回波的宽度C.每两个回波之间的时间间隔D.第一回波与最后一个回波之间的时间E.激励脉冲至第一个回波之间的时间5.SE 序列中,90射频脉冲的目的是(分数:2.00)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 37%的水平B.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 63%的水平C.使磁化矢量倒向 XY 平面内进动D.使磁化矢
3、量倒向负 Z 轴E.使失相的质子重聚6.SE 序列相位重聚是指(分数:2.00)A.90脉冲激励时B.90脉冲激励后C.180脉冲激励时D.使离散相位又一致E.横向宏观磁化矢量变小7.SE 序列相位一致是指(分数:2.00)A.180脉冲激励时B.180脉冲激励后C.质子群所有质子在同一方向,同步自旋性质D.质子群所有质子在同一方向,不同步自旋性质E.质子群所有质子在不同方向,不同步自旋性质8.SE 序列中,180RF 的目的是(分数:2.00)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 37%的水平B.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 63%的水平C.使磁化矢量倒向 XY 平面内进动D.使磁化矢量倒向负 Z 轴E
4、.使失相的质子重聚9.在 SE 序列中,T 1 加权像是指(分数:2.00)A.长 TR、短 TE 所成的图像B.长 TR、长 TE 所成的图像C.短 TR、短 TE 所成的图像D.短 TR、长 TE 所成的图像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10.在 SE 序列中,T 2 加权像是指(分数:2.00)A.长 TR、短 TE 所成的图像B.长 TR、长 TE 所成的图像C.短 TR、短 TE 所成的图像D.短 TR、长 TE 所成的图像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11.在 SE 序列中,质子密度加权像是指(分数:2.00)A.长 TR、短 TE 所成的图像B.长 TR、长 TE 所成的图像C.短 TR
5、、短 TE 所成的图像D.短 TR、长 TE 所成的图像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12.SE 序列扫描,下列哪个参数组合得到 T 2 加权图像(分数:2.00)A.TE 8ms,TR 300msB.TE 15ms,TR 400msC.TE 15ms,TR 2000msD.TE 30ms,TR 2000msE.TE 90ms,TR 3000ms13.SE 序列扫描,下列哪个参数组合得到质子密度加权图像(分数:2.00)A.TE 8ms,TR 300msB.TE 15ms,TR 400msC.TE 20ms,TR 2500msD.TE 50ms,TR 2000msE.TE 80ms,TR 2500
6、ms14.SE 序列扫描层数的多少是由哪个参数决定的(分数:2.00)A.TR 和最大回波时间 TEB.扫描野的大小C.梯度场强度D.频率编码方向E.相位编码方向15.在 SE 序列中,获得 T 1 对比度图像的 TR 时间一般是(分数:2.00)A.2000msB.1500msC.1000msD.500msE.150ms16.自旋回波(SE)脉冲序列(分数:2.00)A.每个 TR 周期采集的数据填充 K 空间的 1 行B.每个 TR 周期采集的数据填充 K 空间的 2 行C.每个 TR 周期采集的数据填充 K 空间的 3 行D.每个 TR 周期采集的数据填充 K 空间的 4 行E.每个 T
7、R 周期采集的数据填充 K 空间的多行17.关于 SE 序列 T 1 加权像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T1 加权像就是 T1 像B.T1 加权像的信号对比主要由组织的 T1 值决定C.短 TR 时,长 T1 组织的信号弱D.短 TE 可减少 T2 影响,突出 T1E.长 TR、长 TE 可获得 T1 加权像18.关于信号平均次数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信号平均次数指激励次数B.有效地控制空间分辨力C.缩短信号平均次数,可以减少扫描时间D.影响信噪比E.SE 序列信号的平均次数一般选择 24 次19.反转恢复(IR)序列中,第一个 180RF 的目的是(分数:2.00)
8、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 37%的水平B.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 63%的水平C.使磁化矢量倒向 XY 平面内进动D.使磁化矢量倒向负 Z 轴E.使失相的质子重聚20.反转恢复脉冲序列的序列构成顺序是(分数:2.00)A.180激发脉冲、90反转脉冲、180复相脉冲B.180激发脉冲、90复相脉冲、180反转脉冲C.180反转脉冲、90复相脉冲、180激发脉冲D.180反转脉冲、90激发脉冲、180复相脉冲E.180反转脉冲、90激发脉冲、180反转脉冲21.关于短 TI 反转恢复脉冲序列成像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鉴别脂肪与非脂肪结构B.受磁场强度影响较小C.可作为脂肪
9、鉴别的金标准D.临床中广泛应用E.增强检查中不适用22.不属于脂肪抑制技术的是(分数:2.00)A.STIRB.FlAIRC.化学饱和法D.dixonE.chopper23.关于频率选择饱和法脂肪抑制技术,正确的是(分数:2.00)A.不受磁场均匀性的影响B.磁场均匀性影响脂肪抑制效果C.不仅抑制脂肪,同时也抑制与脂肪 TI 值相同的组织D.使用时不增加扫描时间E.是一种不经常使用的脂肪抑制技术24.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采用(分数:2.00)A.长 TI 和长 TE,产生液体信号为零的 T1 加权像B.短 TI 和短 TE,产生液体信号为零的 T1 加权像C.长 TI 和长 TE,产生液体
10、信号为零的 T2 加权像D.短 TI 和短 TE,产生液体信号为零的 T2 加权像E.短 TI 和长 TE,产生液体信号为零的 T2 加权像25.关于 FLAIR 序列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1.5 T MRI 设备中,其 TI 为 15002500msB.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C.会使脑脊液信号全部或大部分为零D.FLAIR 像抑制脑脊液呈低信号E.可以获得灰白质对比度反转的图像26.GRE 序列采用小角度激发的优点不包括(分数:2.00)A.可选用较短的 TR,从而加快成像速度B.体内能量沉积减少C.产生的横向磁化矢量比 SE 序列大D.射频脉冲能量较小E.产生横向磁化矢
11、量的效率较高27.在 GRE 脉冲序列中,激发角(小于 90)越大所获图像越接近于(分数:2.00)A.T1 加权像B.T2 加权像C.质子密度加权像D.可以产生任一图像E.图像与激发角无关28.梯度回波序列小于 30激发角得到的图像通常称为(分数:2.00)A.T1 像B.T2 像C.T1 像和 T2 像D.T2*像E.T2*像和 T2 像29.GRE 序列 T 1 WI 如果保持 TR 不变,则(分数:2.00)A.激发角度减小,图像的 T1 权重不变B.激发角度越大,图像的 TT1 权重越大C.激发角度越大,图像的 TT1 权重越小D.激发角度越小,图像的 TT1 权重越大E.激发角度增
12、大,图像的 TT1 权重不变30.梯度回波序列射频脉冲激发后,在频率编码方向上先后施加两个相位相反的梯度场,分别是(分数:2.00)A.离相位梯度场,聚相位梯度场B.聚相位梯度场,离相位梯度场C.离相位梯度场,离相位梯度场D.聚相位梯度场,聚相位梯度场E.X 轴梯度场,Y 轴梯度场31.True FISP 序列的优点不包括(分数:2.00)A.成像速度快B.软组织对比良好C.含水结构与软组织的对比良好D.可用于心脏的检查E.可用于水成像32.关于回波链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FSE 序列在一次 90脉冲后施加多次 180相位重聚脉冲,形成回波链B.回波链越长,扫描时间越短C.回波
13、链越长,信噪比也越低D.回波链越长,允许扫描的层数增多E.主要用于 FSE 及 IR 序列33.“梯度回波”正确的英文表达是(分数:2.00)A.Gradual EchoB.Grade EchoC.Grand EchoD.Gradient EchoE.Gradation Echo34.梯度回波序列采用(分数:2.00)A.正方向梯度来重新使快速衰减的横向磁矩再现,获得回波信号B.正方向梯度来重新使快速衰减的纵向磁矩再现,获得回波信号C.反方向梯度来重新使快速衰减的横向磁矩再现,获得回波信号D.反方向梯度来重新使快速衰减的纵向磁矩再现,获得回波信号E.180复相脉冲来重新使快速衰减的横向磁矩再现
14、,获得回波信号35.“快速自旋回波”的英文简写表达是(分数:2.00)A.GREB.FLAIRC.Turbo-FLASHD.FISPE.FSE 或 TSE36.与 SE 序列相比,FSE 序列的优点是(分数:2.00)A.成像速度加快B.图像对比度增加C.脂肪信号增高D.能量沉积减少E.图像模糊效应减轻37.HASTE 脉冲序列中的半傅立叶采集方式是指(分数:2.00)A.采集正相位编码行以及少数几个负相位编码行的数据B.采集正相位编码行以及负相位编码行的数据C.采集正相位编码行以及零编码行的数据D.采集正相位编码行、零编码以及少数几个负相位编码行的数据E.采集负相位编码行以及零编码行的数据3
15、8.在 SE 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分数:2.00)A.90B.9090C.90180D.90180180E.1809018039.在 TSE 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分数:2.00)A.90B.9090C.901 80D.90180180E.1809018040.在 IR 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分数:2.00)A.90B.9090C.90180D.90180。180E.1809018041.在具有 SE 特征的 EPI 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分数:2.00)A.90B.9090C.90。180D.90180180E.1809018042.在具有 IR 特征的 E
16、PI 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分数:2.00)A.90B.9090C.90180D.90180180E.1809018043.多次激发 EPI 所需要进行的激发次数取决于(分数:2.00)A.K 空间相位编码步级和 TE 值B.K 空间相位编码步级和 TR 值C.K 空间相位编码步级和回波链长度D.TR 值和回波链长度E.TE 值和回波链长度44.有关单次激发:EPI 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一次射频脉冲激发后连续采集的梯度回波B.MR 信号强度低C.空间分辨力高D.视野受限E.磁敏感性伪影明显45.多次激发 EPI 所需要进行的激发次数取决于(分数:2.00)A.K 空间
17、相位编码步级和 TE 值B.K 空间相位编码步级和 TR 值C.K 空间相位编码步级和回波链长度D.TR 值和回波链长度E.TE 值和回波链长度46.平面回波成像中的相位编码梯度场在(分数:2.00)A.每个回波采集之前施加,其持续时间的中点正好与读出梯度场切换过零点时重叠B.每个回波采集之前施加,其持续时间的终点正好与读出梯度场切换过零点时重叠C.每个回波采集结束后施加,其持续时间的中点正好与读出梯度场切换过零点时重叠D.每个回波采集结束后施加,其持续时间的终点正好与读出梯度场切换过零点时重叠E.每个读出梯度场之前施加,其持续时间的中点正好与读出梯度场切换过零点时重叠47.关于短 TI 反转
18、恢复脉冲序列成像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抑制骨髓、眶窝、腹部等部位的脂肪信号B.降低运动伪影C.鉴别脂肪与非脂肪结构D.脂肪组织具有很短的 T1 值,纵向磁矩恢复较快E.可在 T1 加权像中抑制脂肪的长 T2 高信号48.STIR 技术的优点在于(分数:2.00)A.信号抑制的选择性较高B.由于 TR 缩短,扫描时间较短C.场强依赖性低,对磁场均匀度的要求也较低D.用于增强扫描可增加强化效果E.小的 FOV 扫描可取得好的脂肪抑制效果49.若于两种组织交界处见到“化学位移”伪影,则这两种组织(分数:2.00)A.水及脂质含量相似B.水及脂质含量相差很大C.水含量相似D.血液含量相
19、似E.血液含量相差很大50.大蛋白质分子的共振频率(分数:2.00)A.显著高于拉摩尔共振频率B.显著低于拉摩尔共振频率C.接近拉摩尔共振频率D.达亿万 HzE.为 665Hz磁共振成像技术-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列各项中,不能降低磁共振扫描时间的是(分数:2.00)A.适当降低重复时间 TRB.降低信号激励次数 NEXC.尽可能地加大回波链长度D.将相位编码方向设定与被检部位较窄的方向一致E.在保证相位编码矩阵不变的情况下减小频率编码矩阵 解析:解析 影响磁共振扫描时间的参数有重复时间 TR、信号激励次数
20、NEX、回波链长及相位编码矩阵等。频率编码矩阵变动一般不会影响扫描时间变化。2.关于反转时间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反转时间即 TR B.大多数组织的 TI 值约为 400msC.介于 180反转脉冲与 90激励脉冲之间的时间D.TI 值 80120ms 可抑制脂肪E.TI 值 2500ms 可抑制水解析:解析 TR 是指重复时间。3.关于回波次数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回波次数,即回波时间 B.多次回波峰值点连成的曲线,即 T2 衰减曲线C.回波次数增多时间延长D.多回波次数一般到 4 次E.回波峰值一次比一次低解析:解析 回波次数与回波时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
21、混淆。4.关于 FSE 序列参数中的回波链长(ETL)指的是(分数:2.00)A.每个 TR 周期内的回波数目 B.每个回波的宽度C.每两个回波之间的时间间隔D.第一回波与最后一个回波之间的时间E.激励脉冲至第一个回波之间的时间解析:5.SE 序列中,90射频脉冲的目的是(分数:2.00)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 37%的水平B.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 63%的水平C.使磁化矢量倒向 XY 平面内进动 D.使磁化矢量倒向负 Z 轴E.使失相的质子重聚解析:解析 SE 序列中 90射频(RF)脉冲的目的是使磁化矢量倒向 XY 平面内进动。6.SE 序列相位重聚是指(分数:2.00)A.90
22、脉冲激励时B.90脉冲激励后C.180脉冲激励时D.使离散相位又一致 E.横向宏观磁化矢量变小解析:解析 SE 序列相位重聚是指质子群在 180聚焦脉冲的作用下经过 TE/2 时间间隔后从相位离散的状态变为相位一致的状态。7.SE 序列相位一致是指(分数:2.00)A.180脉冲激励时B.180脉冲激励后C.质子群所有质子在同一方向,同步自旋性质D.质子群所有质子在同一方向,不同步自旋性质 E.质子群所有质子在不同方向,不同步自旋性质解析:解析 根据质子群的运动状态,SE 序列相位一致是指质子群所有质子在同一方向但是其自旋性质不一定同步,主要取决于质子本身是否一样。8.SE 序列中,180RF
23、 的目的是(分数:2.00)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 37%的水平B.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 63%的水平C.使磁化矢量倒向 XY 平面内进动D.使磁化矢量倒向负 Z 轴E.使失相的质子重聚 解析:解析 SE 序列中,180RF 的目的是使失相的质子重聚,产生重聚焦的作用。9.在 SE 序列中,T 1 加权像是指(分数:2.00)A.长 TR、短 TE 所成的图像B.长 TR、长 TE 所成的图像C.短 TR、短 TE 所成的图像 D.短 TR、长 TE 所成的图像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解析:10.在 SE 序列中,T 2 加权像是指(分数:2.00)A.长 TR、短 TE 所成的图
24、像B.长 TR、长 TE 所成的图像 C.短 TR、短 TE 所成的图像D.短 TR、长 TE 所成的图像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解析:11.在 SE 序列中,质子密度加权像是指(分数:2.00)A.长 TR、短 TE 所成的图像 B.长 TR、长 TE 所成的图像C.短 TR、短 TE 所成的图像D.短 TR、长 TE 所成的图像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解析:12.SE 序列扫描,下列哪个参数组合得到 T 2 加权图像(分数:2.00)A.TE 8ms,TR 300msB.TE 15ms,TR 400msC.TE 15ms,TR 2000msD.TE 30ms,TR 2000msE.TE
25、 90ms,TR 3000ms 解析:解析 T 2 加权成像主要反映组织 T 2 值的不同,成像时要选择长 TR 和长 TE,结合临床实践应选 E。13.SE 序列扫描,下列哪个参数组合得到质子密度加权图像(分数:2.00)A.TE 8ms,TR 300msB.TE 15ms,TR 400msC.TE 20ms,TR 2500ms D.TE 50ms,TR 2000msE.TE 80ms,TR 2500ms解析:解析 质子密度加权像反映单位组织中质子含量的多少,成像时一般选择较长的 TR 和较短的TE,结合临床实践应选 C。14.SE 序列扫描层数的多少是由哪个参数决定的(分数:2.00)A.
26、TR 和最大回波时间 TE B.扫描野的大小C.梯度场强度D.频率编码方向E.相位编码方向解析:15.在 SE 序列中,获得 T 1 对比度图像的 TR 时间一般是(分数:2.00)A.2000msB.1500msC.1000msD.500ms E.150ms解析:解析 根据 SE 序列相关知识,在 SE 序列中 T 1 加权成像时间要选择较短的 TR 和 TE 值,一般 TR为 500ms 左右,TE 为 20ms 左右。16.自旋回波(SE)脉冲序列(分数:2.00)A.每个 TR 周期采集的数据填充 K 空间的 1 行 B.每个 TR 周期采集的数据填充 K 空间的 2 行C.每个 TR
27、 周期采集的数据填充 K 空间的 3 行D.每个 TR 周期采集的数据填充 K 空间的 4 行E.每个 TR 周期采集的数据填充 K 空间的多行解析:17.关于 SE 序列 T 1 加权像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T1 加权像就是 T1 像B.T1 加权像的信号对比主要由组织的 T1 值决定C.短 TR 时,长 T1 组织的信号弱D.短 TE 可减少 T2 影响,突出 T1E.长 TR、长 TE 可获得 T1 加权像 解析:解析 SE 序列可以进行 T 1 加权成像(TT 1 WI)、T 2 加权成像(T 2 WI)及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T 1 WI 主要反映组织 T 1
28、 差别,成像时要选择较短的 TR 值和 TE 值;TT 2 加权成像主要反映组织 T 2 值的不同,成像时要选择长 TR 和长 TE 值;质子密度加权像反映单位组织中质子含量的多少,成像时一般选择较长的 TR 和较短的 TE。18.关于信号平均次数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信号平均次数指激励次数B.有效地控制空间分辨力 C.缩短信号平均次数,可以减少扫描时间D.影响信噪比E.SE 序列信号的平均次数一般选择 24 次解析:解析 信号平均次数也叫信号激励次数(NEX)或信号采集次数(NA),指脉冲序列中每一个相位编码步级的重复次数。NEX 增大有利于增加图像信噪比和减少图像伪影,但所
29、需的时间也相应延长。题中空间分辨力与信号平均次数无关,它是由 FOV 大小及矩阵来决定。19.反转恢复(IR)序列中,第一个 180RF 的目的是(分数:2.00)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 37%的水平B.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 63%的水平C.使磁化矢量倒向 XY 平面内进动D.使磁化矢量倒向负 Z 轴 E.使失相的质子重聚解析:20.反转恢复脉冲序列的序列构成顺序是(分数:2.00)A.180激发脉冲、90反转脉冲、180复相脉冲B.180激发脉冲、90复相脉冲、180反转脉冲C.180反转脉冲、90复相脉冲、180激发脉冲D.180反转脉冲、90激发脉冲、180复相脉冲 E.180
30、反转脉冲、90激发脉冲、180反转脉冲解析:21.关于短 TI 反转恢复脉冲序列成像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可鉴别脂肪与非脂肪结构B.受磁场强度影响较小C.可作为脂肪鉴别的金标准 D.临床中广泛应用E.增强检查中不适用解析:解析 短 TI 反转恢复脉冲序列即 STIR 序列一般临床上用做脂肪抑制序列,可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脂肪抑制,更好地显示被脂肪信号遮蔽的病变,同时可以鉴别脂肪和非脂肪的结构。STIR 与频率选择饱和法相比虽然都能实现脂肪抑制,但 STIR 对磁场的强度及均匀度要求均较低,大的 FOV 也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并且信号抑制的选择性低,一般不用于增强扫描,因为被增强组织的
31、 T 1 值有司能缩短到与脂肪组织相接近信号,被抑制从而影响对增强的判断。22.不属于脂肪抑制技术的是(分数:2.00)A.STIRB.FlAIR C.化学饱和法D.dixonE.chopper解析:解析 FLAIR 是水抑制技术,其余均为脂肪抑制技术。23.关于频率选择饱和法脂肪抑制技术,正确的是(分数:2.00)A.不受磁场均匀性的影响B.磁场均匀性影响脂肪抑制效果 C.不仅抑制脂肪,同时也抑制与脂肪 TI 值相同的组织D.使用时不增加扫描时间E.是一种不经常使用的脂肪抑制技术解析:解析 频率选择饱和法是最常用的脂肪抑制技术之一,也被称为化学位移选择饱和(CHESS)技术。其优点在于高选择
32、性或特异性,可用于多种序列;缺点在于场强依赖性大,对磁场的均匀度要求很高,进行大 FOV 扫描时周边区域脂肪抑制效果较差,增加了人体吸收射频的能量等。24.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采用(分数:2.00)A.长 TI 和长 TE,产生液体信号为零的 T1 加权像B.短 TI 和短 TE,产生液体信号为零的 T1 加权像C.长 TI 和长 TE,产生液体信号为零的 T2 加权像 D.短 TI 和短 TE,产生液体信号为零的 T2 加权像E.短 TI 和长 TE,产生液体信号为零的 T2 加权像解析:25.关于 FLAIR 序列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1.5 T MRI 设备中,其 T
33、I 为 15002500msB.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C.会使脑脊液信号全部或大部分为零D.FLAIR 像抑制脑脊液呈低信号E.可以获得灰白质对比度反转的图像 解析:解析 FIAIR 序列即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是采用长 TI 和长 TE 产生液体(如脑脊液)信号为零的 T 2 WI,是一种水抑制的成像方法,在 1.5T 场强的设备中 FLAIR 序列的 TI 一般为15002500ms。题中可以获得灰白质对比度反转的图像是指由反转恢复序列获得的图像,即重 T 1 WI。26.GRE 序列采用小角度激发的优点不包括(分数:2.00)A.可选用较短的 TR,从而加快成像速度B.体内能量沉
34、积减少C.产生的横向磁化矢量比 SE 序列大D.射频脉冲能量较小 E.产生横向磁化矢量的效率较高解析:27.在 GRE 脉冲序列中,激发角(小于 90)越大所获图像越接近于(分数:2.00)A.T1 加权像 B.T2 加权像C.质子密度加权像D.可以产生任一图像E.图像与激发角无关解析:解析 根据 GRE 序列的成像原理,激发角度越大其纵向磁化矢量残留的就会较少,纵向弛豫恢复至平衡状态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当采集图像信号时对图像的作用就越大,因而图像就会越接近于 T 1 加权像。28.梯度回波序列小于 30激发角得到的图像通常称为(分数:2.00)A.T1 像B.T2 像C.T1 像和 T2 像D
35、.T2*像 E.T2*像和 T2 像解析:解析 梯度回波序列获得的图像通常称为 T 2 * 像。29.GRE 序列 T 1 WI 如果保持 TR 不变,则(分数:2.00)A.激发角度减小,图像的 T1 权重不变B.激发角度越大,图像的 TT1 权重越大 C.激发角度越大,图像的 TT1 权重越小D.激发角度越小,图像的 TT1 权重越大E.激发角度增大,图像的 TT1 权重不变解析:解析 在 090内,GRE 序列的激发角度与图像的 T 1 权重成正比关系。30.梯度回波序列射频脉冲激发后,在频率编码方向上先后施加两个相位相反的梯度场,分别是(分数:2.00)A.离相位梯度场,聚相位梯度场
36、B.聚相位梯度场,离相位梯度场C.离相位梯度场,离相位梯度场D.聚相位梯度场,聚相位梯度场E.X 轴梯度场,Y 轴梯度场解析:31.True FISP 序列的优点不包括(分数:2.00)A.成像速度快B.软组织对比良好 C.含水结构与软组织的对比良好D.可用于心脏的检查E.可用于水成像解析:32.关于回波链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FSE 序列在一次 90脉冲后施加多次 180相位重聚脉冲,形成回波链B.回波链越长,扫描时间越短C.回波链越长,信噪比也越低D.回波链越长,允许扫描的层数增多 E.主要用于 FSE 及 IR 序列解析:解析 FSE 序列中回波链就是在一次 90脉冲后施
37、加多次 180相位重聚脉冲形成,回波链越长其扫描时间越短,但图像信噪比越低,同时允许扫描的层数也越少。有关回波链主要出现在 FSE 序列里及其衍生序列 IR FSE 里。33.“梯度回波”正确的英文表达是(分数:2.00)A.Gradual EchoB.Grade EchoC.Grand EchoD.Gradient Echo E.Gradation Echo解析:34.梯度回波序列采用(分数:2.00)A.正方向梯度来重新使快速衰减的横向磁矩再现,获得回波信号B.正方向梯度来重新使快速衰减的纵向磁矩再现,获得回波信号C.反方向梯度来重新使快速衰减的横向磁矩再现,获得回波信号 D.反方向梯度来
38、重新使快速衰减的纵向磁矩再现,获得回波信号E.180复相脉冲来重新使快速衰减的横向磁矩再现,获得回波信号解析:解析 与 SE 及 FSE 序列理论不同,GRE 序列不用 180脉冲来重聚焦,而是用一个反方向梯度来重新使快速衰减的横向磁矩再现,获得一个回波,进行成像。35.“快速自旋回波”的英文简写表达是(分数:2.00)A.GREB.FLAIRC.Turbo-FLASHD.FISPE.FSE 或 TSE 解析:解析 A 为梯度回波缩写,B 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C 为快速梯度回波脉冲序列,D 为稳态梯度回波脉冲序列。36.与 SE 序列相比,FSE 序列的优点是(分数:2.00)A.成像
39、速度加快 B.图像对比度增加C.脂肪信号增高D.能量沉积减少E.图像模糊效应减轻解析:解析 考查 SE 与 FSE 最主要的区别在成像速度上,另外图像对比降低、脂肪信号增高、能量沉积增加以及图像模糊效应增加都是 FSE 的缺点。37.HASTE 脉冲序列中的半傅立叶采集方式是指(分数:2.00)A.采集正相位编码行以及少数几个负相位编码行的数据B.采集正相位编码行以及负相位编码行的数据C.采集正相位编码行以及零编码行的数据D.采集正相位编码行、零编码以及少数几个负相位编码行的数据 E.采集负相位编码行以及零编码行的数据解析:38.在 SE 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分数:2.00)A.90
40、B.9090C.90180 D.90180180E.18090180解析:39.在 TSE 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分数:2.00)A.90B.9090C.901 80D.90180180 E.18090180解析:40.在 IR 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分数:2.00)A.90B.9090C.90180D.90180。180E.18090180 解析:41.在具有 SE 特征的 EPI 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分数:2.00)A.90B.9090C.90。180 D.90180180E.18090180解析:42.在具有 IR 特征的 EPI 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41、分数:2.00)A.90B.9090C.90180D.90180180E.18090180 解析:43.多次激发 EPI 所需要进行的激发次数取决于(分数:2.00)A.K 空间相位编码步级和 TE 值B.K 空间相位编码步级和 TR 值C.K 空间相位编码步级和回波链长度 D.TR 值和回波链长度E.TE 值和回波链长度解析:44.有关单次激发:EPI 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一次射频脉冲激发后连续采集的梯度回波B.MR 信号强度低C.空间分辨力高 D.视野受限E.磁敏感性伪影明显解析:解析 考查单次激发 EPI 相关知识。它是指在一次 RF 脉冲激发后连续采集的梯度回波。单次
42、激发EPI 存在信号强度低、空间分辨力差、视野受限及磁敏感伪影明显等缺点。单次激发是目前最快的 MR 成像序列。45.多次激发 EPI 所需要进行的激发次数取决于(分数:2.00)A.K 空间相位编码步级和 TE 值B.K 空间相位编码步级和 TR 值C.K 空间相位编码步级和回波链长度 D.TR 值和回波链长度E.TE 值和回波链长度解析:46.平面回波成像中的相位编码梯度场在(分数:2.00)A.每个回波采集之前施加,其持续时间的中点正好与读出梯度场切换过零点时重叠B.每个回波采集之前施加,其持续时间的终点正好与读出梯度场切换过零点时重叠C.每个回波采集结束后施加,其持续时间的中点正好与读
43、出梯度场切换过零点时重叠 D.每个回波采集结束后施加,其持续时间的终点正好与读出梯度场切换过零点时重叠E.每个读出梯度场之前施加,其持续时间的中点正好与读出梯度场切换过零点时重叠解析:47.关于短 TI 反转恢复脉冲序列成像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抑制骨髓、眶窝、腹部等部位的脂肪信号B.降低运动伪影C.鉴别脂肪与非脂肪结构D.脂肪组织具有很短的 T1 值,纵向磁矩恢复较快E.可在 T1 加权像中抑制脂肪的长 T2 高信号 解析:解析 短 TI 反转恢复脉冲序列即 STIR 序列是一种脂肪抑制技术,它是通过抑制脂肪的短 T 1 高信号来实现的。48.STIR 技术的优点在于(分数:
44、2.00)A.信号抑制的选择性较高B.由于 TR 缩短,扫描时间较短C.场强依赖性低,对磁场均匀度的要求也较低 D.用于增强扫描可增加强化效果E.小的 FOV 扫描可取得好的脂肪抑制效果解析:解析 STIR 技术信号抑制的选择性较低。由于 TR 延长其扫描时间也相应延长,STIR 技术如果用于增强扫描,对比剂信号将被抑制,故一般不用于增强后检查。小的 FOV 扫描可取得好的脂肪抑制效果不是评判标准,应该改成大的 FOV。49.若于两种组织交界处见到“化学位移”伪影,则这两种组织(分数:2.00)A.水及脂质含量相似B.水及脂质含量相差很大 C.水含量相似D.血液含量相似E.血液含量相差很大解析:解析 化学位移是指因分子环境不同引起的共振频率的差异。在磁共振成像里主要运用的化学位移为脂肪与水的化学位移,如果在所得的图像上能见到化学位移伪影则说明其中含有脂肪与水并且两者含量相差较大。50.大蛋白质分子的共振频率(分数:2.00)A.显著高于拉摩尔共振频率B.显著低于拉摩尔共振频率 C.接近拉摩尔共振频率D.达亿万 HzE.为 665Hz解析:解析 生物体中含有游离态的自由水和结合态(与蛋白质等大分子结合)的结合水,MR 信号主要来自于自由水质子,而与蛋白质结合的结合水其共振频率大为降低,显著低于拉摩尔共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