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大学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动物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A及答案解析(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共 22分,每空 0(总题数:18,分数:18.00)1.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每种物种都有一个科学的名称,即学名。请问学名 Lycosa sinica Schenkel, 1953中画横线的部分分别代表_(1)、(2)、(3)和_(4)。(分数:1.00)_2.根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不同,细胞间质的多少和结构上的差异,可将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分成 (5) 、 (6) 、 (7) 和 (8) 四大类。(分数:1.00)_3.假体腔动物人蛔虫的背线、腹线和侧线内分别有_(
2、9)_、_(10)和_(11)。(分数:1.00)_4.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口形成动物的肛门或封闭,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内胚层内陷形成口的动物,以这种方式形成口的动物为 (12) ,如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分数:1.00)_5.原生动物鞭毛纲的营养方式主要有_(13)_、_(14)_、_(15)_。(分数:1.00)_6.腔肠动物水螅的外胚层主要有 6种细胞,其中数量最多的是 (16) 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细胞是 (17) 细胞。 (分数:1.00)_7.节肢动物之所以叫节肢动物是因为 (18) 也分节。(分数:1.00)_8.一般多细胞动物组织中相邻细胞可以通过_(19)_、_(20
3、)_、_(21) _三种方式连在一起。 (分数:1.00)_9.扁形动物的体壁中央为 (22)组织,此组织产生于中胚层,有储藏水分和养料的功能,提高了抗干旱和耐饥饿的能力。(分数:1.00)_10.文昌鱼身体除口以外,还有两个孔与外界相通,即(23)(又称围鳃腔孔)和 (24) 。 (分数:1.00)_11.七鳃鳗脊索发达。脊索背面的每一个体节出现 2对极小的 (25) 弧片,无任何支持作用,但代表 (26) 的脊椎骨。(分数:1.00)_12.硬骨鱼纲含(27)亚纲、(28)亚纲和 (29) 亚纲。 (分数:1.00)_13.两栖类的腰带由 (30) 、(31) 、(32) 组成。(分数:1
4、.00)_14.爬行类的鼓膜下陷形成 (33) ;中耳仅有一块(34) 骨。 (分数:1.00)_15.鸟类形成(35) 骨盆,便于产大型硬壳卵。(分数:1.00)_16.哺乳类的脊椎椎体为(36) 型,椎体间有软骨的 (37)相隔,可吸收和缓冲运动时对脊柱的震动,增加脊柱的(38) 。(分数:1.00)_17.哺乳动物的耳部听小骨 3块:(39) 、 (40)和 (41) (分数:1.00)_18.大熊猫的分类地位是 (42) 纲 (43) 亚纲 (44) 目。 (分数:1.00)_二、名词解释:(共 18分,每小题 3分)(总题数:6,分数:24.00)19.混合式体腔 (分数:4.00)
5、_20.闭管式循环 (分数:4.00)_21.五辐射对称(分数:4.00)_22.背神经管 (分数:4.00)_23.卵黄囊胎盘 (分数:4.00)_24.生物多样性 (分数:4.00)_三、判断题:(共 20分,每题 1分,在答题纸上(总题数:20,分数:20.00)25.五界系统是 1980年由我国学者陈世襄提出的。(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26.我国重点防治的 5大寄生虫病的黑热病是由利氏曼原虫引起的。(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27.大草履虫的无性生殖方式是结合生殖。 (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28.海绵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逆转现象。(
6、)(分数:1.00)A.正确B.错误29.腔肠动物刺细胞使用时象手套的指端,由内向外翻出,放出后能再收回并反复利用。(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0.人蛔虫的雄性生殖系统一般为单管型,而雌性生殖系统一般为双管型。(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1.环毛蚓为雌雄同体,其雌性生殖孔位于第 18节。(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2.肌肉组织主要有平滑肌、横纹肌和心肌三种。(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3.腔肠动物的身体均为两辐射对称。(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4.棘皮动物是最高等的无脊椎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的后口动物。( )(分数:
7、1.00)A.正确B.错误35.鱼类的脑神经 11对,脊髓在每 1体节发出 1对脊神经。(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6.两栖动物的静脉系统与鱼类的静脉系统差别较大。 (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7.蛇类围颞窝的骨片全部失去而不存在颞窝,属于无颞窝类。(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8.鸟类的颈椎数目多,椎体马鞍型,椎间关节活动性极大。(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39.哺乳动物的胎儿与母体的两套血液循环系统是通连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可弥散进行交换。(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0.哺乳动物的视觉很敏锐,辨色能力也都很敏锐。
8、(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1.中国陆地动物区系可划分为 6个区。(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2.脊椎动物成体均为两侧对称。(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3.爬行动物时代是指中生代。(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4.哺乳动物只有一条左体动脉弓。( )(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论述题:(共 40分,每题 10分)(总题数:4,分数:40.00)45.简述从原生动物门到棘皮动物门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分数:10.00)_46.以蝗虫为例,说明适应陆栖飞翔生活的特征(分数:10.00)_47.试述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呼吸系统的演变。
9、(分数:10.00)_48.鸟类有哪些进步性特征?(分数:10.00)_河北大学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动物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A答案解析(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共 22分,每空 0(总题数:18,分数:18.00)1.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每种物种都有一个科学的名称,即学名。请问学名 Lycosa sinica Schenkel, 1953中画横线的部分分别代表_(1)、(2)、(3)和_(4)。(分数:1.00)_正确答案:((1)属名、(2)种名、(3)定名人、(4)定名时间;)解析:2.根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的不同,细胞间质的多少和结构上的差异,可将
10、多细胞动物的组织分成 (5) 、 (6) 、 (7) 和 (8) 四大类。(分数:1.00)_正确答案:((5)上皮组织、(6)结缔组织、(7)肌肉组织、(8)神经组织)解析:3.假体腔动物人蛔虫的背线、腹线和侧线内分别有_(9)_、_(10)和_(11)。(分数:1.00)_正确答案:((9)背神经、(10)腹神经、(11)排泄管; )解析:4.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口形成动物的肛门或封闭,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内胚层内陷形成口的动物,以这种方式形成口的动物为 (12) ,如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分数:1.00)_正确答案:((12)后口动物)解析:5.原生动物鞭毛纲的营养方式主要有_(
11、13)_、_(14)_、_(15)_。(分数:1.00)_正确答案:((13)植物性营养、(14)动物性营养、(15)腐生性营养; )解析:6.腔肠动物水螅的外胚层主要有 6种细胞,其中数量最多的是 (16) 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细胞是 (17) 细胞。 (分数:1.00)_正确答案:((16)皮肌细胞、(17)刺细胞; )解析:7.节肢动物之所以叫节肢动物是因为 (18) 也分节。(分数:1.00)_正确答案:((18)附肢;)解析:8.一般多细胞动物组织中相邻细胞可以通过_(19)_、_(20)_、_(21) _三种方式连在一起。 (分数:1.00)_正确答案:((19)桥粒、(20)紧密
12、连接、(21)间隙连接;)解析:9.扁形动物的体壁中央为 (22)组织,此组织产生于中胚层,有储藏水分和养料的功能,提高了抗干旱和耐饥饿的能力。(分数:1.00)_正确答案:(、(22)实质组织)解析:10.文昌鱼身体除口以外,还有两个孔与外界相通,即(23)(又称围鳃腔孔)和 (24) 。 (分数:1.00)_正确答案:((23)腹孔、(24)肛门)解析:11.七鳃鳗脊索发达。脊索背面的每一个体节出现 2对极小的 (25) 弧片,无任何支持作用,但代表 (26) 的脊椎骨。(分数:1.00)_正确答案:((25)软骨、(26)雏形; )解析:12.硬骨鱼纲含(27)亚纲、(28)亚纲和 (2
13、9) 亚纲。 (分数:1.00)_正确答案:((27)总鳍鱼、(28)肺鱼、(29) 辐鳍鱼;)解析:13.两栖类的腰带由 (30) 、(31) 、(32) 组成。(分数:1.00)_正确答案:(、(30)髂骨;(31)坐骨、(32)耻骨)解析:14.爬行类的鼓膜下陷形成 (33) ;中耳仅有一块(34) 骨。 (分数:1.00)_正确答案:((33)外耳道;(34)耳柱;)解析:15.鸟类形成(35) 骨盆,便于产大型硬壳卵。(分数:1.00)_正确答案:((35)开放)解析:16.哺乳类的脊椎椎体为(36) 型,椎体间有软骨的 (37)相隔,可吸收和缓冲运动时对脊柱的震动,增加脊柱的(38
14、) 。(分数:1.00)_正确答案:((36)双平 。(37)椎间盘 、(38)灵活性;)解析:17.哺乳动物的耳部听小骨 3块:(39) 、 (40)和 (41) (分数:1.00)_正确答案:((39) 锤骨;(40)镫骨;(41)砧骨)解析:18.大熊猫的分类地位是 (42) 纲 (43) 亚纲 (44) 目。 (分数:1.00)_正确答案:((42)哺乳;(43) 真兽;(44)食肉目。)解析:二、名词解释:(共 18分,每小题 3分)(总题数:6,分数:24.00)19.混合式体腔 (分数:4.00)_正确答案:(混合式体腔:节肢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也出现体腔囊,但它不继续扩大成像环节
15、动物那样宽阔的体腔,而是退化、断裂,形成围心腔、心脏、生殖腔、排泄系统的体腔管等几部分,后期发育过程中,围心腔壁消溶,消化管与体壁之间的初生体腔和次生体腔相混合。因此节肢动物的体腔为混合体腔。以肠体腔法形成体腔,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故又被称为血腔。 )解析:20.闭管式循环 (分数:4.00)_正确答案:(闭管式循环:血液自始至终在一个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这种循环方式称为闭管式循环)解析:21.五辐射对称(分数:4.00)_正确答案:(五辐射对称:棘皮动物的成体通过身体的中央轴(从反口面到口面)有 5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成基本相等的两部分,称为五辐对称。 )解析:22.背神经管
16、(分数:4.00)_正确答案:(背神经管:是位于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神经管前端膨大成脑,脑后的部分形成脊髓。 )解析:23.卵黄囊胎盘 (分数:4.00)_正确答案:(卵黄囊胎盘 :卵黄囊胎盘是胚胎借卵黄囊(而不是尿囊)与母体子宫壁接触,幼仔发育不完全即产出,需在母体腹部育儿袋中含着母兽的乳头继续发育直至成熟。如胎生的有袋类的胎盘,不是真正的胎盘。)解析:24.生物多样性 (分数:4.00)_正确答案:(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解析:三、判断题:(共 20分,每题 1分,在答题纸上(总题数:20,分数:20.00)25.五界系统是 19
17、80年由我国学者陈世襄提出的。(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26.我国重点防治的 5大寄生虫病的黑热病是由利氏曼原虫引起的。( )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27.大草履虫的无性生殖方式是结合生殖。 (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28.海绵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逆转现象。(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29.腔肠动物刺细胞使用时象手套的指端,由内向外翻出,放出后能再收回并反复利用。(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0.人蛔虫的雄性生殖系统一般为单管型,而雌性生殖系统一般为双管型。( ) (分数:1.00)A
18、.正确 B.错误解析:31.环毛蚓为雌雄同体,其雌性生殖孔位于第 18节。(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2.肌肉组织主要有平滑肌、横纹肌和心肌三种。(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33.腔肠动物的身体均为两辐射对称。(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4.棘皮动物是最高等的无脊椎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的后口动物。(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35.鱼类的脑神经 11对,脊髓在每 1体节发出 1对脊神经。(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6.两栖动物的静脉系统与鱼类的静脉系统差别较大。 ( ) (分数:1.0
19、0)A.正确 B.错误解析:37.蛇类围颞窝的骨片全部失去而不存在颞窝,属于无颞窝类。(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38.鸟类的颈椎数目多,椎体马鞍型,椎间关节活动性极大。( )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39.哺乳动物的胎儿与母体的两套血液循环系统是通连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可弥散进行交换。(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40.哺乳动物的视觉很敏锐,辨色能力也都很敏锐。(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41.中国陆地动物区系可划分为 6个区。(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2.脊椎动物成体均为两侧对称。(
20、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43.爬行动物时代是指中生代。(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4.哺乳动物只有一条左体动脉弓。(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四、论述题:(共 40分,每题 10分)(总题数:4,分数:40.00)45.简述从原生动物门到棘皮动物门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分数:10.00)_正确答案:(原生动物无神经系统,有纤毛系统联系纤毛,有感觉传递作用(1 分);多孔动物门无神经系统,借原生质来传递刺激,反应迟钝(1 分);腔肠动物有散漫神经系统,如水螅的神经系统呈网状(1 分);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呈梯形(1 分);假体腔动物的
21、神经系统呈筒形(1 分);软体动物的神经系统由三对神经节和其间的神经索相连(1 分);环节动物的神经系统呈链状(1 分);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呈链状(1 分);棘皮动物由下、内、外三个环神经系统组成,不形成集中的脑,并与上皮还没有分开,是一类特殊的现象(1 分)。总之,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进化过程(1 分)。 )解析:46.以蝗虫为例,说明适应陆栖飞翔生活的特征(分数:10.00)_正确答案:(外形:1) 身体分部,附肢分节;(1 分)2) 具几丁质外骨骼;(1 分)3) 具步足,翅;(1 分)4) 具发达的感觉器官(触角,单眼,复眼等),咀嚼式口器,可摄取不同的食物,减少竞争;(
22、1 分)5) 具气门;(1 分)6) 具外生殖器,有利于体内交配,受精,产卵器把卵产于土壤中)。内部结构 :1)气管呼吸,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具气囊,可储存气体,增加浮力,减小比重;(1 分)2)马氏管排泄,排出的是尿酸;(1 分)3)生殖系统发达,繁殖能力大;(1 分)4)个体小,不要多少能量就能完成生活史(1 分)。 )解析:47.试述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呼吸系统的演变。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软骨鱼在两个相邻的鳃裂中间有发达的鳃间隔,由鳃弧延伸至体表与皮肤相连,鳃裂外露。(1 分)在硬骨鱼类,鳃区有鳃盖保护,呼吸作用主要是由鳃盖的启闭运动来完成。(1 分)低等两栖类和蝌蚪
23、也用鳃呼吸。从两栖类开始,肺已成为专门的呼吸器官,但两栖类的的肺非常简单,只是一对薄壁的囊或囊中稍有隔膜而已。(2 分)爬行类肺的内面积由于有很多隔层而大为增加,并开始出现了支气管和胸廓。(2 分)鸟类的肺非常致密,除内腔隔膜得到更充分的发展之外,还形成了特殊的支气管网。同时,肺还与发达的气囊系统相连通,能进行特殊的“双重呼吸”。 (2 分) 哺乳类的肺结构最为复杂,与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等组成标准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2 分))解析:48.鸟类有哪些进步性特征?(分数:10.00)_正确答案:(高效的双重呼吸系统:鸟类的肺是一个由各级支气管形成的彼此吻合的密网状管道
24、系统。形成气体在肺内沿一定方向流动,即从背支气管平行支气管腹支气管,称为“d-p-v 系统”。也就是呼气与吸气时,气体在肺内均为单向流动。微支气管的管径仅有 310 微米,分支彼此吻合,外围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在此处进行,它是鸟肺的功能单位。这种肺体积不大,但接触气体面积大,比人肺约大 10倍。鸟类特有气囊,是呼吸的辅助系统,由单层上皮细胞膜围成,无气体交换功能,共 4对半,位于体壁与内脏之间,使鸟类无论在吸气或呼气时均有新鲜空气进入肺部进行交换。这种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气囊还可减少身体比重、减少脏器间摩擦、调节体温等。(3 分) 循环系统的完善:鸟类的心脏完全地分为 4室,即左、右
25、心房和左、右心室,多氧血和缺氧血在心脏得以完全分开,并以完全双循环的路线流经全身各器官组织。心脏比例大约为自身体重的 0.952.37,一般是同等体重的哺乳类的心脏的 1.42 倍。右体动脉弓保留而左体动脉弓退化。肾门静脉明显退化使血压和血流速度提高,循环加速,心跳加快,这些特点使鸟体供氧充分,保证了高的代谢率和体温的恒定。(3 分) 神经系统较爬行类发达,但新脑皮的发展程度仍停留在爬行类水平上。小脑很发达且体积大;大脑的纹状体极为发达,而使大脑体积增大。纹状体是鸟类复杂的本能行为(求偶、营巢、孵卵、育雏等)和学习行为的中枢。与鸟类视觉相关的中脑视叶发达,大脑嗅叶退化。(2 分) 眼大,具有一般脊椎动物眼的结构,有复杂的适应性特征如:多数外观扁圆形,鹰类球状,鸮类筒状。眼球的前巩膜角膜肌能改变角膜的屈度,后巩膜角膜肌能改变晶体的屈度,因而它不仅能改变晶体的形状(以及晶体与角膜间的距离),而且还能改变角膜的屈度,称之为双重调节。此外,视网膜上视锥细胞数量极多,密度大,有极强的分辨物像和色彩的能力。位听器官具有发达的听觉和平衡功能。中耳只有一块听小骨即耳柱骨,具雏形的外耳道。夜行性鸟类听力尤为敏锐。(2 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