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射科主治医师(骨骼肌肉系统)-试卷 5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20.00)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腰骶椎 E骶尾椎(分数:10.00)(1).最易出现椎旁脓肿的脊柱结核部位是(分数:2.00)A.B.C.D.E.(2).成人脊柱结核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B.C.D.E.(3).儿童脊柱结核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B.C.D.E.(4).容易形成腰大肌脓肿的结核部位是(分数:2.00)A.B.C.D.E.(5).容易形成咽后壁脓肿的结核部位是(分数:2.00)A.B.C.D.E.A局部软组织密度高于邻近正常组
2、织,肌间隙分界不清、层次模糊 B软组织内异常增多的结构,团块状,与邻近正常组织分界清楚 C局部肌肉肿胀,肌间隙模糊,密度正常或减低 D近水样密度,壁厚薄不均,增强环形强化 E软组织内异常增多的结构,分叶团块状,与邻近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楚(分数:10.00)(1).软组织水肿(分数:2.00)A.B.C.D.E.(2).软组织肿胀(分数:2.00)A.B.C.D.E.(3).软组织内良性肿瘤(分数:2.00)A.B.C.D.E.(4).软组织内脓肿(分数:2.00)A.B.C.D.E.(5).软组织内恶性肿瘤(分数:2.00)A.B.C.D.E.二、A1 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1.儿
3、童期长骨发育和 X线解剖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儿童长骨为软骨内化骨B.出生时骨干未完全骨化C.骺软骨尚未完全骨化D.儿童长骨由骨干、干骺端、骨骺板及骨骺组成E.出生时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即可见二次骨化中心2.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骨皮质膨胀呈“吹泡状”见于(分数:2.00)A.动脉瘤样骨囊肿B.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畸形性骨炎D.骨样骨瘤E.孤立性骨囊肿3.股骨颈嵌入骨折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多见B.股骨颈嵌人型骨折占 10,属不稳定骨折C.X线片上不易显示骨折线,易漏诊D.可仅表现为部分骨小梁中断及重叠E.骨折愈合时仅表现为骨折线模糊和骨小梁通
4、过4.以下哪种疾病不发生骨质软化(分数:2.00)A.佝偻病B.氟骨症C.骨质软化症D.甲状腺功能亢进E.肾功能不全5.下列疾病属于骨关节肿瘤的是(分数:2.00)A.骨囊肿B.动脉瘤样骨囊肿C.骨软骨瘤D.滑膜骨软骨瘤病E.腱鞘囊肿6.脊椎结核的影像学检查,CT 优于 X线平片主要是在于显示(分数:2.00)A.骨质破坏B.椎间隙狭窄C.骨质增生D.椎管内脓肿E.钙化7.下列骨关节疾病,除哪项外,均可见关节内游离体(分数:2.00)A.滑膜骨软骨瘤病B.退行性骨关节病C.非骨化性纤维瘤D.神经性关节病E.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8.MRI诊断椎间盘变性,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椎间盘
5、变性时,MRI 其信号和形态改变于 T 2 WI最敏感,T 1 WI显示较差B.T 2 WI,变性的椎间盘以低信号为主,可混杂有不规则斑点状高信号C.椎间盘变性必定发生椎间盘突出D.20岁以下正常人髓核含水量为 8590E.椎间盘变性时,髓核含水量减少,至老年降为 709.MRI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撕裂,错误的表述为(分数:2.00)A.横轴位易于显示B.检查时取仰卧标准解剖正位,也可采用膝关节 1020外旋位,足先进C.交叉韧带扭曲,形态呈波浪状D.T 1 WI、T 2 WI,韧带内均可见不规则高信号灶E.正常韧带轮廓分裂三、A2 型题(总题数:2,分数:4.00)10.男,39 岁,打篮球伤
6、及左踝部半个小时,左踝后上方肿痛。结合左踝关节 MRI扫描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00)A.距骨撕脱骨折B.跟腱撕裂C.胫距关节半脱位D.距舟关节半脱位E.跟骨载距突撕脱骨折11.男,38 岁,颈部外伤后 2小时,颈部疼痛、运动受限。四肢不完全瘫痪。结合颈椎 MRI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00)A.颈椎结核B.颈椎化脓性脊椎炎C.骨巨细胞瘤D.颈椎转移瘤并脊髓浸润E.颈椎体爆裂性骨折并颈髓损伤四、X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12.关于副骨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某一骨骼的多个骨化中心在发育过程中没有合并所致B.由一个额外独立的骨化中心发育而来C.多见于
7、腕骨附近D.多见于跗骨附近E.多见于骨骼附近的肌腱中13.关于髋臼角,正确的表述为(分数:2.00)A.经过两侧“Y”形软骨中央连线与髋臼切线的交角B.反映髋臼的发育情况C.正常值为 3012,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D.出生时为 30,1 岁时 23,2 岁 20,10 岁时 12左右E.髋臼角增大为发育异常14.CT诊断脊椎结核的优于 X线平片的表述中,正确的为(分数:2.00)A.容易显示轻微的骨质破坏B.容易显示轻微的椎间隙狭窄C.容易显示椎旁脓肿D.容易显示椎管是否受累E.增强扫描可以显示椎旁脓肿有环形强化15.退变性脊椎滑脱 X线、CT 特点为(分数:2.00)A.椎体移位程度较轻B.椎
8、间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程度较重C.椎管狭窄较重D.椎弓峡部骨质无断裂E.多有外伤史16.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适应证有(分数:2.00)A.下腔静脉游离血栓,抗凝治疗无效B.髂及下肢静脉内游离血栓,抗凝治疗无效C.下腔静脉发育畸形或已阻塞者D.盆腔及下肢外科手术前,疑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者E.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放射科主治医师(骨骼肌肉系统)-试卷 5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2,分数:20.00)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腰骶椎 E骶尾椎(分数:10.00)(1).最易出现椎旁脓肿的脊柱结核部位是(分数:2.00)A.B. C
9、.D.E.解析:(2).成人脊柱结核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B.C. D.E.解析:(3).儿童脊柱结核的好发部位是(分数:2.00)A.B. C.D.E.解析:(4).容易形成腰大肌脓肿的结核部位是(分数:2.00)A.B.C. D.E.解析:(5).容易形成咽后壁脓肿的结核部位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脊柱结核是骨关节结核中最常见的,好发于儿童和青年,发病部位以腰椎最多,胸腰段次之,颈椎较少见。儿童发病以胸椎最多,常累及数个椎体,成人好发于腰椎,常仅侵犯邻近两个椎体。其影像学表现有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后突畸形、梭形脓肿及死骨。冷性脓肿是病椎周围
10、软组织中的干酪性脓肿。腰椎结核可形成腰大肌脓肿,表现为腰大肌呈弧形向外突出。胸椎结核形成椎旁脓肿,表现为胸椎两旁梭形软组织肿胀影。颈椎结核形成咽后壁脓肿,表现为咽后壁软组织影增宽,呈弧形前突。A局部软组织密度高于邻近正常组织,肌间隙分界不清、层次模糊 B软组织内异常增多的结构,团块状,与邻近正常组织分界清楚 C局部肌肉肿胀,肌间隙模糊,密度正常或减低 D近水样密度,壁厚薄不均,增强环形强化 E软组织内异常增多的结构,分叶团块状,与邻近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楚(分数:10.00)(1).软组织水肿(分数:2.00)A.B.C. D.E.解析:(2).软组织肿胀(分数:2.00)A. B.C.D.E.解
11、析:(3).软组织内良性肿瘤(分数:2.00)A.B. C.D.E.解析:(4).软组织内脓肿(分数:2.00)A.B.C.D. E.解析:(5).软组织内恶性肿瘤(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软组织内各种病变的 CT、X 线表现。二、A1 型题(总题数:9,分数:18.00)1.儿童期长骨发育和 X线解剖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儿童长骨为软骨内化骨B.出生时骨干未完全骨化 C.骺软骨尚未完全骨化D.儿童长骨由骨干、干骺端、骨骺板及骨骺组成E.出生时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即可见二次骨化中心解析:解析:儿童长骨来自软骨内化骨,有 3个以上骨化中心,1 个在骨干,另外的
12、在两端(骨骺)。前者称为原始骨化中心或一次骨化中心,最早可在胚胎第 6周出现;后者为继发骨化中心或二次骨化中心。出生时骨干已完全骨化,而两端仍为软骨,称骺软骨。出生后,两端骺软骨内出现继发骨化中心,但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肱骨上端骨骺于出生时即可见二次骨化中心。儿童长骨的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完全骨化,儿童长骨由骨干、干骺端、骨骺板及骨骺组成。2.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骨皮质膨胀呈“吹泡状”见于(分数:2.00)A.动脉瘤样骨囊肿 B.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畸形性骨炎D.骨样骨瘤E.孤立性骨囊肿解析:解析:动脉瘤样骨囊肿好发于 1020 岁青少年,多见于长骨(干骺)端,骺软骨板存在时不累及骨骺,6
13、075发病于股骨上端、椎体及附件。病灶呈显著膨胀的囊状透亮区,多起于骨松质或骨髓,也可位于骨膜下,其外侧为由骨膜形成的薄骨壳,囊内有粗细不等的骨小梁分隔或骨嵴,致病变呈吹泡状改变。3.股骨颈嵌入骨折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多见B.股骨颈嵌人型骨折占 10,属不稳定骨折 C.X线片上不易显示骨折线,易漏诊D.可仅表现为部分骨小梁中断及重叠E.骨折愈合时仅表现为骨折线模糊和骨小梁通过解析:解析:股骨颈嵌入型骨折占股骨颈骨折的 10,属稳定性骨折。4.以下哪种疾病不发生骨质软化(分数:2.00)A.佝偻病B.氟骨症C.骨质软化症D.甲状腺功能亢进 E.肾功能不全
14、解析:解析:骨质软化为全身性骨病,发生于生长期者称为佝偻病,相对较常见;发生于成人者为骨软化症。亦可见于其他全身代谢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中毒性(氟中毒等)疾病。5.下列疾病属于骨关节肿瘤的是(分数:2.00)A.骨囊肿B.动脉瘤样骨囊肿C.骨软骨瘤 D.滑膜骨软骨瘤病E.腱鞘囊肿解析:解析: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其他项均不属于真正的骨关节肿瘤。6.脊椎结核的影像学检查,CT 优于 X线平片主要是在于显示(分数:2.00)A.骨质破坏B.椎间隙狭窄C.骨质增生D.椎管内脓肿 E.钙化解析:解析:CT 显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死骨和椎旁脓肿等优于 X线平片。CT 较之平片的主要优势
15、是显示椎管内硬膜外脓肿。7.下列骨关节疾病,除哪项外,均可见关节内游离体(分数:2.00)A.滑膜骨软骨瘤病B.退行性骨关节病C.非骨化性纤维瘤 D.神经性关节病E.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解析:解析:非骨化性纤维瘤是良性骨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距骺板 34cm 的干骺部,不会出现关节内游离体。8.MRI诊断椎间盘变性,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椎间盘变性时,MRI 其信号和形态改变于 T 2 WI最敏感,T 1 WI显示较差B.T 2 WI,变性的椎间盘以低信号为主,可混杂有不规则斑点状高信号C.椎间盘变性必定发生椎间盘突出 D.20岁以下正常人髓核含水量为 8590E.椎间盘变性时,髓
16、核含水量减少,至老年降为 70解析:解析:椎间盘变性不一定都发生椎间盘突出,当变性的椎间盘破裂后才会突出。9.MRI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撕裂,错误的表述为(分数:2.00)A.横轴位易于显示 B.检查时取仰卧标准解剖正位,也可采用膝关节 1020外旋位,足先进C.交叉韧带扭曲,形态呈波浪状D.T 1 WI、T 2 WI,韧带内均可见不规则高信号灶E.正常韧带轮廓分裂解析:解析:膝关节交叉韧带撕裂时,于 MRI矢状位易于显示,而横轴位则主要作为定位像和其他方位扫描的补充。三、A2 型题(总题数:2,分数:4.00)10.男,39 岁,打篮球伤及左踝部半个小时,左踝后上方肿痛。结合左踝关节 MRI扫
17、描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00)A.距骨撕脱骨折B.跟腱撕裂 C.胫距关节半脱位D.距舟关节半脱位E.跟骨载距突撕脱骨折解析:解析:片示左侧跟腱于跟骨结节上方约 6cm处断裂,出现斜形裂隙,肌腱断端退缩致其近侧段矢状位上呈开塞钻样改变,跟腱撕裂部及其周围可见片状长 T 1 、长 T 2 液体信号影。左踝关节面光滑、整齐,关节腔无明显狭窄或增宽,内无积液。左踝关节组成诸骨骨质未见异常信号。综上分析,本例应诊断为左跟腱完全性撕裂。11.男,38 岁,颈部外伤后 2小时,颈部疼痛、运动受限。四肢不完全瘫痪。结合颈椎 MRI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00)A.颈椎结核B.颈椎化脓性脊椎炎
18、C.骨巨细胞瘤D.颈椎转移瘤并脊髓浸润E.颈椎体爆裂性骨折并颈髓损伤 解析:解析:片示颈椎结构不稳,正常生理曲度消失,呈反曲现象,以 C4为中心明显后突成角。C4 椎体明显变扁,呈楔形变,上、下终板不规则,累及前、中柱,整个椎体呈不均质长 T 1 、长 T 2 信号,前后径增大,向后压迫硬脊膜囊,颈段脊髓变形移位,C3C5 水平脊髓内可见条状稍长 T 1 长 T 2 信号影。以上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外伤史,应诊断为第 4颈椎体爆裂性骨折并颈髓损伤(C3 一 C5平面)。四、X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12.关于副骨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某一骨骼的多个骨化中心在发育过程中
19、没有合并所致 B.由一个额外独立的骨化中心发育而来 C.多见于腕骨附近 D.多见于跗骨附近 E.多见于骨骼附近的肌腱中解析:解析:副骨是由于某一骨骼的多个骨化中心在发育过程中没能合并,致使多出一块或几块骨;也可由一个额外独立的骨化中心发育而来。副骨最常见于腕骨和跗骨周围。子骨产生于骨骼附近的肌腱中。13.关于髋臼角,正确的表述为(分数:2.00)A.经过两侧“Y”形软骨中央连线与髋臼切线的交角 B.反映髋臼的发育情况 C.正常值为 3012,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D.出生时为 30,1 岁时 23,2 岁 20,10 岁时 12左右 E.髋臼角增大为发育异常 解析:解析:髋臼角正常值为 3012,
20、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小,10 岁时为 12左右,即成人的髋臼角。髋臼角增大表明髋臼发育异常。14.CT诊断脊椎结核的优于 X线平片的表述中,正确的为(分数:2.00)A.容易显示轻微的骨质破坏 B.容易显示轻微的椎间隙狭窄C.容易显示椎旁脓肿 D.容易显示椎管是否受累 E.增强扫描可以显示椎旁脓肿有环形强化 解析:解析:CT 显示椎体及附件的骨质破坏、死骨和椎旁脓肿等优于 X线平片。椎体骨质破坏可引起椎体塌陷后突,造成椎管狭窄。CT 能显示椎管内硬膜外脓肿。增强扫描可以显示椎旁脓肿周缘有环形强化。15.退变性脊椎滑脱 X线、CT 特点为(分数:2.00)A.椎体移位程度较轻 B.椎间关节退行性骨关
21、节炎程度较重 C.椎管狭窄较重 D.椎弓峡部骨质无断裂 E.多有外伤史解析:解析:本病多无外伤史,且椎弓峡部骨质无断裂,为其重要特点。16.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适应证有(分数:2.00)A.下腔静脉游离血栓,抗凝治疗无效 B.髂及下肢静脉内游离血栓,抗凝治疗无效 C.下腔静脉发育畸形或已阻塞者D.盆腔及下肢外科手术前,疑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者 E.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解析:解析:置放下腔静脉滤器的适应证: 容易引起肺动脉栓塞的各种疾病者,如下腔静脉、髂及下肢等静脉内有游离血栓,并抗凝治疗无效或不能接受抗凝治疗者。 盆腔及下肢外科手术前,疑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者,可放置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 禁忌证: 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 下腔静脉发育畸形或已阻塞者。 下腔静脉以上水平静脉内血栓所引起的肺动脉栓塞不是安放下腔静脉滤器的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