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放射科主治医师-49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7942       资源大小:95.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放射科主治医师-49及答案解析.doc

    1、放射科主治医师-4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9,分数:100.00)1.连接邻位椎板的韧带是(分数:2.50)A.黄韧带B.前纵韧带C.后纵韧带D.棘上韧带E.棘间韧带2.男,25 岁,右踝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6 个月,伴午后发热(37.438)。WBC:8.1610 9 /L,ESR:83mm/h。结合右踝平片及 CT 重组图像(MPR),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50)A.类风湿性关节炎B.化脓性关节炎C.关节结核D.痛风性关节炎E.多发性骨髓瘤3.脊膜膨出的影像诊断依据为(分数:2.50)A.椎间孔增大B.椎体受压C.椎间隙变窄

    2、D.脊髓增粗E.椎管周围囊性病变与鞘膜囊相通4.转移性骨肿瘤很少累及(分数:2.50)A.脊椎B.手足骨C.肋骨D.骨盆E.颅骨5.下列骨关节疾病,除哪项外,均可见关节内游离体(分数:2.50)A.滑膜骨软骨瘤病B.退行性骨关节病C.非骨化性纤维瘤D.神经性关节病E.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6.男,5 岁,左踝部肿痛 2 周,CT 平扫 MPR 图像如下,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50)A.Brodie 脓肿B.骨结核C.骨肉瘤D.尤文肉瘤E.骨巨细胞瘤7.骨样骨瘤瘤巢直径一般不超过(分数:2.50)A.0.5cmB.1.0cmC.1.5cmD.2.0cmE.2.5cm8.动脉瘤样骨囊肿 C

    3、T 表现,一般不会出现(分数:2.50)A.病变多呈囊状膨胀性骨破坏B.病变多呈溶骨性骨破坏C.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区可有硬化D.破坏区内一般可见多个含液囊腔E.囊腔间隔为软组织密度,并可见钙化或骨化9.骨样骨瘤特征性 X 线、CT 表现为(分数:2.50)A.好发于胫骨和股骨干骺端B.骨质破坏形成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透亮瘤巢,直径不超过 2cm,周围有反应性骨硬化,其中央常见斑点状钙化或骨化影C.发生于松质骨,很少出现钙化D.起源于骨膜下者表现为紧贴骨皮质的软组织肿块E.好发于颅骨10.骨肉瘤最主要的 X 线和 CT 征象是(分数:2.50)A.骨质破坏B.软组织肿胀C.骨膜反应D.骨质增生硬

    4、化E.瘤骨形成11.骨肉瘤的 CT 表现中,错误的是(分数:2.50)A.松质骨的斑片状缺损和皮质内表面的侵蚀B.骨皮质全层的虫蚀状、斑片状缺损甚至大片缺损C.软组织肿块常偏于病骨一则或围绕病骨生长D.骨质增生表现为松质骨内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和骨皮质增厚E.瘤骨分布在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密度与平片相似12.CT 和 MRI 上骨破坏区显示液-液平面,常见于(分数:2.50)A.动脉瘤样骨囊肿B.内生软骨瘤C.骨样骨瘤D.骨纤维异常增殖症E.骨肉瘤13.骨巨细胞瘤与动脉瘤样骨囊肿 CT 鉴别诊断中,最有意义的征象为(分数:2.50)A.前者可见骨性包壳,后者无B.前者有明显膨胀性改变,后者

    5、无C.前者病灶内可见分隔,后者无D.前者病变中心可见坏死、液化,后者无E.前者病变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后者无14.溶骨型骨转移瘤的 CT 征象中,错误的是(分数:2.50)A.松质骨和皮质骨骨质破坏呈低密度缺损区B.病灶边缘较清晰C.病灶边缘无硬化D.常见骨膜反应E.常见软组织肿块15.软组织脂肪肉瘤的 CT 诊断中,错误的是(分数:2.50)A.多发生于深部软组织,最常见于大腿和腹膜后B.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C.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密度不均D.恶性度越高,则 CT 值越低E.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强化16.CT 诊断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标准是环椎前结节后缘与枢椎齿状突前缘的距离大于(分数

    6、:2.50)A.1mmB.2mmC.3mmD.4mmE.5mm17.骨盆骨折常可合并邻近器官的外伤,常易损伤的器官不包括(分数:2.50)A.血管B.尿道C.膀胱D.子宫E.直肠18.颈 1、2 椎管前后径不应小于(分数:2.50)A.1112mmB.1213mmC.1314mmD.1415mmE.1516mm19.小关节面综合征的 CT 征象应除外(分数:2.50)A.关节腔真空征B.关节囊钙化C.关节面下囊性变D.椎弓峡部崩裂E.关节突增生并骨赘形成20.腰椎侧隐窝狭窄 CT 诊断标准为前后径(分数:2.50)A.1mmB.2mmC.3mmD.4mmE.5mm21.腰椎间盘突出症直接 CT

    7、 征象是(分数:2.50)A.“局限性”软组织影B.硬膜囊前缘受压C.硬膜囊外脂肪间隙消失D.神经根肿胀E.反应性骨质硬化22.CT 诊断椎间盘膨出的特征性表现是(分数:2.50)A.椎间盘局限性超出椎体边缘B.椎间盘内示气体密度影C.椎间盘对称性、均匀一致地超出椎体边缘D.椎间盘后缘出现弧形钙化E.椎体终板边缘骨质增生23.下列哪种肿瘤常可出现囊状扩张性骨转移(分数:2.50)A.肺癌B.胃癌C.直肠癌D.甲状腺癌E.宫颈癌24.正常颈 37 椎管前后径下限为(分数:2.50)A.10mmB.11mmC.12mmD.13mmE.14mm25.颈椎管狭窄的 CT 诊断标准为正中矢状径小于(分数

    8、:2.50)A.10mmB.11mmC.12mmD.13mmE.15mm26.CT 诊断颈椎创伤,错误的为(分数:2.50)A.寰枢椎脱位既要观察前脱位,还需注意旋转性脱位B.环椎骨折也称为 Jefferson 骨折,MRI 显示优于 CTC.颈椎横突出现骨折,并不一定表明椎动脉损伤D.CT 在显示骨折的同时,尚可显示硬膜囊受压情况E.环椎前结节后缘与枢椎齿状突前缘距离成人2mm、儿童4mm 则说明横韧带撕裂27.齿状突与枢椎如果不联合则成为游离骨组织,称终末骨,其诊断年龄为(分数:2.50)A.4 岁B.8 岁C.10 岁D.12 岁E.18 岁28.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常见于(分数:2.50)

    9、A.颈 23B.颈 34C.胸 56D.腰 34E.腰 5骶 129.男,7 岁,外伤后 1 个月,当时右上臂上部局部肿痛,行夹板固定。根据 CT 平扫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50)A.骨囊肿B.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动脉瘤样骨囊肿D.干骺端结核E.骨肉瘤30.男,41 岁,后枕部不适 1 个月余。根据 CT 平扫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50)A.脊索瘤B.骨瘤C.骨转移瘤D.骨纤维异常增殖症E.骨嗜酸性肉芽肿31.男,11 岁,持续性右足部疼痛,无发热。根据右足正、斜位 X 线片及 CT 平扫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50)A.骨样骨瘤B.疲劳骨折C.尤文肉瘤D.骨软骨瘤

    10、E.硬化性骨髓炎32.男,47 岁,右侧腰骶部、右髋部疼痛 3 年余,近期加重,无发热。根据骨盆平片及腰骶部、右髋 CT平扫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50)A.骨髓瘤B.骨转移瘤C.骨纤维异常增殖症D.畸形性骨炎E.骨结核33.男,50 岁,腰骶部疼痛 3 个月,近期加重,无发热。根据腰骶椎 CT 平扫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50)A.骨髓瘤B.骨转移瘤C.脊索瘤D.骨肉瘤E.骨巨细胞瘤女,9 岁,右踝疼痛 1 周,局部稍肿胀,皮温不高。(分数:5.00)(1).结合以下右踝部正侧位平片及 CT 多平面重组图(MPR),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50)A.畸形性骨炎B.骨软骨瘤

    11、C.非骨化性纤维瘤D.骨纤维异常增殖症E.慢性化脓性骨髓炎(2).关于本病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分数:2.50)A.本病少见B.恶变率较高,约占 15%C.多恶变为成骨肉瘤D.好发于长骨干骺端E.常发生骨膜反应女,17 岁,左前臂内侧疼痛 6 个月,夜间加重,伴活动受限,局部隆起、质硬,有压痛。(分数:2.50)(1).结合左尺桡骨 CT 平扫及重组图像(MPR,VRT),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1.25)A.Brodie 脓肿B.硬化性骨髓炎C.骨结核D.骨样骨瘤E.骨肉瘤(2).试验性治疗,宜选用何种药物以解除疼痛(分数:1.25)A.杜冷丁B.头孢类抗生素C.磺胺类抗生素D.大环内酯类抗生

    12、素E.水杨酸类药物34.Schmorl 结节是指椎间盘(分数:2.50)A.向后突出B.向前突出C.向椎旁突出D.向椎体内突出E.向椎间孔突出35.患者,女性,61 岁,3 年前腰椎手术史,术后开始左下肢感觉减退、麻木、无力,左足隐痛,期间无外伤史,左足拇趾曾不明原因窦道形成,后自愈,现左足持续疼痛、肿胀,加重半个月,左下肢跛行。其X 线及 CT 图像如下,诊断左足病变为 (分数:2.50)A.疲劳性骨折B.退行性变C.Charcot 关节D.撕脱性骨折E.化脓性关节炎36.患者,男性,42 岁,髋部疼痛,CR 及 CT 图像如下,应诊断为 (分数:2.50)A.髋关节结核B.股骨头缺血坏死C

    13、.股骨头退变性囊肿D.骨岛E.骨质疏松37.患者,女性,50 岁,右股骨下端疼痛 2 个月余,近期加重,右股骨下端外侧触及软组织肿块。膝关节CT 图像如下,右股骨下端病变考虑为何种疾病可能性大 (分数:2.50)A.软骨肉瘤B.骨肉瘤C.骨髓炎D.骨软骨瘤E.软骨瘤放射科主治医师-4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9,分数:100.00)1.连接邻位椎板的韧带是(分数:2.50)A.黄韧带 B.前纵韧带C.后纵韧带D.棘上韧带E.棘间韧带解析:解析 正常解剖。2.男,25 岁,右踝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6 个月,伴午后发热(37.438)。WBC

    14、:8.1610 9 /L,ESR:83mm/h。结合右踝平片及 CT 重组图像(MPR),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50)A.类风湿性关节炎B.化脓性关节炎C.关节结核 D.痛风性关节炎E.多发性骨髓瘤解析:解析 本例影像学示右胫、腓骨远端及距骨边缘部关节面多发虫蚀状、囊状骨质破坏,外踝骨破坏区内见砂粒状死骨影。右踝关节面毛糙,关节间隙稍增宽,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右踝诸骨及跗骨明显骨质疏松。该例特点是关节边缘部骨质破坏,内有砂粒状死骨及多发骨质疏松,结合临床病史较长,午后低热及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当考虑关节结核。3.脊膜膨出的影像诊断依据为(分数:2.50)A.椎间孔增大B.椎体受压C.椎间隙

    15、变窄D.脊髓增粗E.椎管周围囊性病变与鞘膜囊相通 解析:解析 脊膜膨出的影像学表现。4.转移性骨肿瘤很少累及(分数:2.50)A.脊椎B.手足骨 C.肋骨D.骨盆E.颅骨解析:解析 脊椎为转移性骨肿瘤最好发的部位,肋骨、骨盆、颅骨、胸骨、肩胛骨及股骨和肱骨近端等红骨髓集中的骨骼亦多见。膝、肘关节以下骨转移瘤少见。5.下列骨关节疾病,除哪项外,均可见关节内游离体(分数:2.50)A.滑膜骨软骨瘤病B.退行性骨关节病C.非骨化性纤维瘤 D.神经性关节病E.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解析:解析 非骨化性纤维瘤是良性骨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距骺板 34cm 的干骺部,不会出现关节内游离体。6.男,5 岁,

    16、左踝部肿痛 2 周,CT 平扫 MPR 图像如下,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50)A.Brodie 脓肿 B.骨结核C.骨肉瘤D.尤文肉瘤E.骨巨细胞瘤解析:解析 左胫骨远侧干骺端及邻近骺板、骨骺见一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区,边缘清楚、硬化,其中心有一小斑片状死骨影。干骺端及骨骺病灶周围呈片状骨质增生硬化,邻近软组织稍肿胀,应首先考虑慢性局限性骨脓肿(Brodie 脓肿)。本病属慢性骨髓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为低毒性细菌感染,或机体抵抗力强而使病灶局限。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胫骨上、下端和股骨下端的干骺区。本例主要需与干骺端、骨骺结核相区别,后者骨质破坏区邻近无明显骨质增生,病变早期即可见骨质疏松,据此

    17、可以鉴别。7.骨样骨瘤瘤巢直径一般不超过(分数:2.50)A.0.5cmB.1.0cmC.1.5cmD.2.0cm E.2.5cm解析:解析 骨样骨瘤瘤巢直径一般不超过 2cm。8.动脉瘤样骨囊肿 CT 表现,一般不会出现(分数:2.50)A.病变多呈囊状膨胀性骨破坏B.病变多呈溶骨性骨破坏 C.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区可有硬化D.破坏区内一般可见多个含液囊腔E.囊腔间隔为软组织密度,并可见钙化或骨化解析:解析 动脉瘤样骨囊肿为肿瘤样病变,病变多呈囊状膨胀性骨破坏,而不是溶骨性骨破坏。9.骨样骨瘤特征性 X 线、CT 表现为(分数:2.50)A.好发于胫骨和股骨干骺端B.骨质破坏形成圆形或卵圆形低

    18、密度、透亮瘤巢,直径不超过 2cm,周围有反应性骨硬化,其中央常见斑点状钙化或骨化影 C.发生于松质骨,很少出现钙化D.起源于骨膜下者表现为紧贴骨皮质的软组织肿块E.好发于颅骨解析:解析 本病好发于胫骨和股骨的骨干,偶见于颅骨。85%发生于骨皮质,次为骨松质和骨膜下。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瘤巢所在部位的类圆形骨质破坏区及其周围反应性骨硬化,瘤巢大小不超过 2cm,其内常见斑点状钙化/骨化影。10.骨肉瘤最主要的 X 线和 CT 征象是(分数:2.50)A.骨质破坏B.软组织肿胀C.骨膜反应D.骨质增生硬化E.瘤骨形成 解析:解析 X 线和 CT 显示瘤骨形成是影像学诊断骨肉瘤的可靠依据。11.骨肉

    19、瘤的 CT 表现中,错误的是(分数:2.50)A.松质骨的斑片状缺损和皮质内表面的侵蚀B.骨皮质全层的虫蚀状、斑片状缺损甚至大片缺损C.软组织肿块常偏于病骨一则或围绕病骨生长D.骨质增生表现为松质骨内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和骨皮质增厚E.瘤骨分布在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密度与平片相似 解析:解析 CT 发现骨肉瘤的肿瘤骨较平片敏感,瘤骨分布在骨破坏区和软组织肿块内,形态(而不是密度)与平片所见相似,但密度差别较大,从几十至数百 HU 或更高。12.CT 和 MRI 上骨破坏区显示液-液平面,常见于(分数:2.50)A.动脉瘤样骨囊肿 B.内生软骨瘤C.骨样骨瘤D.骨纤维异常增殖症E.骨肉瘤解析

    20、:解析 动脉瘤样骨囊肿好发于长骨(干骺)端,60%75%发病于股骨上端、椎体及附件。CT 和 MRI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破坏,骨壳菲薄,破坏区内可见多个含液囊腔,液-液平面是本病的重要特点,检查前保持不动 10 分钟易于显示此征。T 2 WI 上层为高信号,可能为浆液或高铁血红蛋白;下层为低信号,代表含铁血黄素成分。骨破坏区液平也偶见于骨巨细胞瘤、骨囊肿和成软骨细胞瘤。13.骨巨细胞瘤与动脉瘤样骨囊肿 CT 鉴别诊断中,最有意义的征象为(分数:2.50)A.前者可见骨性包壳,后者无B.前者有明显膨胀性改变,后者无C.前者病灶内可见分隔,后者无D.前者病变中心可见坏死、液化,后者无E.前者病变周围

    21、可见软组织肿块,后者无 解析:解析 骨巨细胞瘤又称破骨细胞瘤,肿瘤局部破坏性较大,侵袭性强,有良性(级)、生长活跃(级)和恶性(级)之分。恶性骨巨细胞瘤病变周围可见较大软组织肿块,而动脉瘤样骨囊肿周围一般无软组织肿块影。所列其他征象鉴别意义不大。14.溶骨型骨转移瘤的 CT 征象中,错误的是(分数:2.50)A.松质骨和皮质骨骨质破坏呈低密度缺损区B.病灶边缘较清晰C.病灶边缘无硬化D.常见骨膜反应 E.常见软组织肿块解析:解析 溶骨型骨转移瘤一般不发生骨膜反应。15.软组织脂肪肉瘤的 CT 诊断中,错误的是(分数:2.50)A.多发生于深部软组织,最常见于大腿和腹膜后B.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软组

    22、织肿块C.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密度不均D.恶性度越高,则 CT 值越低 E.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强化解析:解析 脂肪肉瘤恶性度越高,脂肪细胞分化越低,脂肪含量越少,则 CT 密度越高。16.CT 诊断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标准是环椎前结节后缘与枢椎齿状突前缘的距离大于(分数:2.50)A.1mmB.2mm C.3mmD.4mmE.5mm解析:解析 CT 诊断本病的标准。17.骨盆骨折常可合并邻近器官的外伤,常易损伤的器官不包括(分数:2.50)A.血管B.尿道C.膀胱D.子宫 E.直肠解析:解析 骨盆骨折常可合并血管、尿道、膀胱、直肠的损伤。18.颈 1、2 椎管前后径不应小于(分数:2.50)

    23、A.1112mmB.1213mmC.1314mmD.1415mmE.1516mm 解析:解析 颈 1、2 椎管前后径不应小于 1516mm。19.小关节面综合征的 CT 征象应除外(分数:2.50)A.关节腔真空征B.关节囊钙化C.关节面下囊性变D.椎弓峡部崩裂 E.关节突增生并骨赘形成解析:解析 椎弓峡部崩裂为椎弓的关节突间部的不连,不是小关节面综合征的 CT 征象。20.腰椎侧隐窝狭窄 CT 诊断标准为前后径(分数:2.50)A.1mmB.2mm C.3mmD.4mmE.5mm解析:解析 腰椎侧隐窝前后径2mm 者肯定为狭窄。21.腰椎间盘突出症直接 CT 征象是(分数:2.50)A.“局

    24、限性”软组织影 B.硬膜囊前缘受压C.硬膜囊外脂肪间隙消失D.神经根肿胀E.反应性骨质硬化解析:解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直接 CT 征象是腰椎间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形成密度与相应椎间盘一致的局限性软组织影,其形态不一,可有钙化,多与椎间盘相连。22.CT 诊断椎间盘膨出的特征性表现是(分数:2.50)A.椎间盘局限性超出椎体边缘B.椎间盘内示气体密度影C.椎间盘对称性、均匀一致地超出椎体边缘 D.椎间盘后缘出现弧形钙化E.椎体终板边缘骨质增生解析:解析 为椎间盘膨出的较具特征的 CT 表现。23.下列哪种肿瘤常可出现囊状扩张性骨转移(分数:2.50)A.肺癌B.胃癌C.直肠癌D.甲状腺癌 E.宫

    25、颈癌解析:解析 甲状腺癌及肾癌发生骨转移时可表现为囊状扩张性骨质破坏。24.正常颈 37 椎管前后径下限为(分数:2.50)A.10mmB.11mmC.12mm D.13mmE.14mm解析:解析 正常 CT 值。25.颈椎管狭窄的 CT 诊断标准为正中矢状径小于(分数:2.50)A.10mm B.11mmC.12mmD.13mmE.15mm解析:解析 颈椎管狭窄的 CT 诊断标准。26.CT 诊断颈椎创伤,错误的为(分数:2.50)A.寰枢椎脱位既要观察前脱位,还需注意旋转性脱位B.环椎骨折也称为 Jefferson 骨折,MRI 显示优于 CT C.颈椎横突出现骨折,并不一定表明椎动脉损伤

    26、D.CT 在显示骨折的同时,尚可显示硬膜囊受压情况E.环椎前结节后缘与枢椎齿状突前缘距离成人2mm、儿童4mm 则说明横韧带撕裂解析:解析 环椎骨折 CT 扫描显示最佳。环椎骨折的骨折线常与椎弓垂直或斜行,故 CT 可清晰显示骨折线和环椎爆裂的骨折片移位情况,同时可发现环椎侧块内缘的撕脱骨折,此为横韧带撕裂的征象,提示骨折不稳定。MRI 对骨折的观察不如 CT,主要用于观察环椎横韧带断裂和脊髓受压情况的判定。27.齿状突与枢椎如果不联合则成为游离骨组织,称终末骨,其诊断年龄为(分数:2.50)A.4 岁B.8 岁C.10 岁D.12 岁 E.18 岁解析:解析 齿状突尖部在 24 岁时出现继发

    27、骨化中心,12 岁时齿状突与枢椎联合,如此时不联合,则成为游离骨组织,称终末骨。28.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常见于(分数:2.50)A.颈 23B.颈 34C.胸 56D.腰 34E.腰 5骶 1 解析:解析 椎间盘突出以腰 45 和腰 5骶 1 最常见,其次为颈 56、颈 45、颈 67 等椎间盘。29.男,7 岁,外伤后 1 个月,当时右上臂上部局部肿痛,行夹板固定。根据 CT 平扫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50)A.骨囊肿 B.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动脉瘤样骨囊肿D.干骺端结核E.骨肉瘤解析:解析 本例为儿童,CT 片表现为肱骨近侧干骺端骨质破坏,轻度膨胀,CT 值 1640HU,合并病理

    28、骨折,有骨痂形成,其内可见碎骨片,形成“骨片陷落征”。此为骨囊肿的典型征象。30.男,41 岁,后枕部不适 1 个月余。根据 CT 平扫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50)A.脊索瘤B.骨瘤C.骨转移瘤D.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E.骨嗜酸性肉芽肿解析:解析 本例 CT 特点为枕骨基底及枕骨粗隆部多发磨玻璃样改变,枕骨粗隆部内外板和板障骨质膨大,增厚,其内见小囊性改变,符合枕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31.男,11 岁,持续性右足部疼痛,无发热。根据右足正、斜位 X 线片及 CT 平扫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50)A.骨样骨瘤B.疲劳骨折 C.尤文肉瘤D.骨软骨瘤E.硬化性骨髓炎解析:解析 长期

    29、、反复的外力作用于骨,如集中于骨的某一部位,可逐渐发生慢性骨折,到临床诊断时骨痂已形成,称为疲劳骨折或应力骨折。好发于第二、三跖骨和胫腓骨。骨折线的特点是横行、边缘模糊、有明显不规则硬化,周围有梭形骨痂包围。32.男,47 岁,右侧腰骶部、右髋部疼痛 3 年余,近期加重,无发热。根据骨盆平片及腰骶部、右髋 CT平扫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50)A.骨髓瘤B.骨转移瘤C.骨纤维异常增殖症D.畸形性骨炎 E.骨结核解析:解析 片示右股骨近段、右髋骨、骶骨及腰 5 椎体骨小梁粗大、稀疏、紊乱,骨密度减低。患骨略增大、变形,同侧骶髂关节消失,见有骨小梁通过。右侧髋臼变深,股骨头内陷,右髋关节间

    30、隙狭窄。左髋骨及股骨近端未见明显异常异常。综上,本例应首先考虑为畸形性骨炎(Paget 病),其特点为骨增大、变形,既有骨破坏又有骨质增生,后者失去正常骨结构。33.男,50 岁,腰骶部疼痛 3 个月,近期加重,无发热。根据腰骶椎 CT 平扫片,最可能的诊断为 (分数:2.50)A.骨髓瘤B.骨转移瘤 C.脊索瘤D.骨肉瘤E.骨巨细胞瘤解析:解析 片示骶骨右侧部及右髂骨后部见大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邻近骶髂关节骨性关节面破坏、消失。髂骨病变向外突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左侧骶髂关节未见异常。综上,本例应首先考虑为骶骨及右髂骨骨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明显的骨质疏松,本例骨质疏松并不明显。脊索

    31、瘤好发于中线部位脊椎两端,即骶尾部及颅底,前者多侵犯骶 2 以下的骶尾椎,表现为囊性膨胀性骨破坏,其内散在分布斑片状钙化影。骶椎前、后方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女,9 岁,右踝疼痛 1 周,局部稍肿胀,皮温不高。(分数:5.00)(1).结合以下右踝部正侧位平片及 CT 多平面重组图(MPR),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50)A.畸形性骨炎B.骨软骨瘤 C.非骨化性纤维瘤D.骨纤维异常增殖症E.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解析:(2).关于本病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分数:2.50)A.本病少见B.恶变率较高,约占 15%C.多恶变为成骨肉瘤D.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E.常发生骨膜反应解析:解析 本例影像学显示右胫骨

    32、远侧干骺端增粗、变形,其外侧见局限性骨质隆起,骨皮质略变薄,局部骨小梁结构增粗、稀疏、紊乱,透亮度增加(密度减低),右胫骨远端骨骺外侧部发育不良,相邻腓骨下段受压变形,向外侧呈弧形凹陷,CT 示相邻外侧软组织影略增厚。依据上述影像学表现首先应诊断为右胫骨下端骨软骨瘤,并右腓骨受压变形。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多见于1030 岁。根据骨性基底部形态不同,而分为带蒂和广基两种,本例即属后者,呈半球状骨性突起。肿瘤可压迫相邻骨骼产生弯曲移位、压迫吸收。本病很少恶变,仅约 1%骨软骨瘤可恶变为软骨肉瘤,极少数为骨肉瘤。女,17 岁,左前臂内侧疼痛 6 个月,夜间加重,伴活动受限

    33、,局部隆起、质硬,有压痛。(分数:2.50)(1).结合左尺桡骨 CT 平扫及重组图像(MPR,VRT),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1.25)A.Brodie 脓肿B.硬化性骨髓炎C.骨结核D.骨样骨瘤 E.骨肉瘤解析:(2).试验性治疗,宜选用何种药物以解除疼痛(分数:1.25)A.杜冷丁B.头孢类抗生素C.磺胺类抗生素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E.水杨酸类药物 解析:解析 本例 CT 示左侧尺骨干中、上段内侧骨皮质呈梭形明显增厚,其内可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灶(瘤巢),截面约 0.8cm2.0cm,瘤巢中心见斑片状高密度钙化影,周围软组织略受压变扁,应首先考虑骨样骨瘤。应用水杨酸类药物疼痛可解除,为本

    34、病特点。34.Schmorl 结节是指椎间盘(分数:2.50)A.向后突出B.向前突出C.向椎旁突出D.向椎体内突出 E.向椎间孔突出解析:解析 Schmorl 结节为椎间盘突出的一种表现,在 CT 图像上表现为椎体上或下缘边缘清楚的隐窝状压迹,多位于椎体上下缘的中后 1/3 交界部,常上下对称出现,其中心密度低,为突出的髓核及软骨板,边缘密度高,为反应性骨硬化带。35.患者,女性,61 岁,3 年前腰椎手术史,术后开始左下肢感觉减退、麻木、无力,左足隐痛,期间无外伤史,左足拇趾曾不明原因窦道形成,后自愈,现左足持续疼痛、肿胀,加重半个月,左下肢跛行。其X 线及 CT 图像如下,诊断左足病变为

    35、 (分数:2.50)A.疲劳性骨折B.退行性变C.Charcot 关节 D.撕脱性骨折E.化脓性关节炎解析:解析 Charcot 关节又称为夏科关节、神经营养性关节病,是中枢和周围神经损害所致的关节骨质吸收、崩解、碎裂,伴有关节结构和功能紊乱。其发病机理为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关节的神经保护和肌肉支撑作用减弱或消失、神经血管营养失调及重力作用等所致的相应关节骨质改变。本病好发于 3060 岁。本例患者 61 岁,腰椎手术史,并于术后开始出现下肢感觉减退、无力症状,从而考虑为手术损伤相应神经导致神经营养性关节病发生。36.患者,男性,42 岁,髋部疼痛,CR 及 CT 图像如下,应诊断为 (分数:2.

    36、50)A.髋关节结核B.股骨头缺血坏死 C.股骨头退变性囊肿D.骨岛E.骨质疏松解析:解析 股骨头缺血坏死好发于 3060 岁男性。股骨头出现斑片状密度增高区伴周边不规则硬化带、新月征(股骨头皮质下线形或新月形软组织低密度区)及股骨头塌陷而髋关节间隙正常是其典型 X 线表现,但此时病变已处于中晚期。MRI 则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诊断较为敏感和特异,可诊断 X 线阴性的早期股骨头坏死。股骨头退变性囊肿局限于骨性关节面下方,形态规整,无明显股骨头塌陷。骨岛为孤立的圆形硬化区。37.患者,女性,50 岁,右股骨下端疼痛 2 个月余,近期加重,右股骨下端外侧触及软组织肿块。膝关节CT 图像如下,右股骨下端病变考虑为何种疾病可能性大 (分数:2.50)A.软骨肉瘤 B.骨肉瘤C.骨髓炎D.骨软骨瘤E.软骨瘤解析:解析 软骨肉瘤是一种起源于软骨或成软骨结缔组织的较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CT 扫描可见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和钙化、骨化影。其典型钙化为点状、环形或半环形,有时密集堆积成块状致密影但境界较清,骨膜反应较少,可有囊变、坏死区。骨肉瘤的瘤骨呈斑片或大块状,边界较模糊,并见各种骨膜反应。软骨瘤多见于手足短管状骨。骨软骨瘤发生于长管状骨干骺端,带蒂或宽基底,远离关节生长,内有与起源骨相延续的皮质和骨小梁结构,无骨质破坏。骨髓炎局部不形成软组织肿块。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放射科主治医师-49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hopesteam2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