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射科主治医师-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SE 序列相位重聚是指A180脉冲激励时B90脉冲激励时C90脉冲激励后D使离散相位又一致E横向宏观磁化矢量变小(分数:2.00)A.B.C.D.E.2.下列关于射频脉冲(简称 RF)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要激发氢原子核产生磁共振必须使用 RFB90的 RF 能使纵向磁化从 Z 轴旋转 90到 XY 平面而变成横向磁化C使用任一频率的 RF 均能激发氢原子核引起磁共振D180的 RF 能使 XY 平面已存在的横向磁化发生 180的相位变化E只有与质子群频率相同的射频脉冲
2、才能使其产生共振(分数:2.00)A.B.C.D.E.3.T2*值A长于 T2B等于 T2C短于 T2D长于 T1E等于 T1(分数:2.00)A.B.C.D.E.4.在主磁场中,氢原子核共振,需施加A相同带宽的表面线圈B相同幅度的梯度场C不同频率的射频脉冲D相同频率的射频脉冲E不同幅度的梯度场(分数:2.00)A.B.C.D.E.5.SE 序列,T 1加权像,TE 为A150msB15msC50msD80msE100ms(分数:2.00)A.B.C.D.E.6.Cd-DTPA 缩短 T1的机理是A较多的质子数量B较小的质子磁矩C较小的电子磁矩D较大的电子磁矩E较大的质子磁矩(分数:2.00)
3、A.B.C.D.E.7.发生共振现象要求供应者和接受者下列哪种参数一致A形状B频率C密度D重量E体积(分数:2.00)A.B.C.D.E.8.在 MR 成像装置中,共设计有几种梯度磁场A1 种B2 种C3 种D4 种E5 种(分数:2.00)A.B.C.D.E.9.使用磁共振成像对比剂合并哪项技术最有利于病灶的显示A呼吸门控技术B心电门控技术C预饱和技术D梯度运动相位重聚技术E脂肪抑制技术(分数:2.00)A.B.C.D.E.10.扰相梯度回波序列需要在回波采集后A增加横向磁化矢量B稳定横向磁化矢量C去除横向磁化矢量D去除纵向磁化矢量E减少纵向磁化矢量(分数:2.00)A.B.C.D.E.11
4、.“流入性增强”效应是由于A充分弛豫的血液流出切面层B充分弛豫的血液流入切面层C充分弛豫的血液尚未流入切面层D静止组织质子群已充分弛豫E静止组织质子群出现去相位(分数:2.00)A.B.C.D.E.12.如欲行矢状位断层,施加的梯度磁场是AGxBCx+GyCGyDGy+GzEGx+Gy(分数:2.00)A.B.C.D.E.13.磁共振质子群能态跃迁,是指A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B中能态跃迁到高能态C中能态跃迁到高能态D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E低能态跃迁到中能态(分数:2.00)A.B.C.D.E.14.与 SE 序列相比,FSE 或 TSE 序列的主要优点在于A加快了成像速度BT 2对比更好CT 1对
5、比更好D信噪比更高E伪影更少(分数:2.00)A.B.C.D.E.15.选出 MRI 不如 CT 的项目A少量新鲜出血B黑色素瘤定性C可显示视神经、眼外肌D检查无痛苦E可显示眶内软组织结构(分数:2.00)A.B.C.D.E.16.MR 图像上卷褶伪影一般出现在AFOV 大于受检部位时B相位编码上C相位编码前后方向设置时D频率编码方向上E增加采集时间的情况下(分数:2.00)A.B.C.D.E.17.颅底部横轴位 MR 扫描,图像前部出现半环形无信号区,可能为A化学位移伪影B金属异物伪影C卷褶伪影D截断伪影E搏动伪影(分数:2.00)A.B.C.D.E.18.目前临床应用的 MRI 是观察存在
6、于人体内的A质子B电子C分子D原子E光子(分数:2.00)A.B.C.D.E.19.MRI 禁忌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属假肢患者B体内有铁磁性金属植入者C装有心脏起搏器者D铁磁性夹用于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患者E对碘剂过敏者(分数:2.00)A.B.C.D.E.20.T1值规定为AMz 达到最终平衡状态 63%的时间BMz 达到最终平衡状态 37%的时间CMz 达到最终平衡状态 37%的信号强度DMxy 衰减到原来 37%的时间EMxy 衰减到原来 63%的时间(分数:2.00)A.B.C.D.E.21.IR 代表A快速梯度序列B自旋回波序列C梯度回波序列D反转恢复序列E部分饱和序列(分数:2.00
7、)A.B.C.D.E.22.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应使用A90+180B90射频脉冲C90射频脉冲D180射频脉冲E180射频脉冲(分数:2.00)A.B.C.D.E.23.关于进动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自旋频率成正比B与梯度场及场强成正比C与磁旋比成反比D与主磁场的场强成正比E以上都正确(分数:2.00)A.B.C.D.E.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水的自然运动频率高B结合水依附在大分子上,其自然运动频率低于自由水C自由水运动频率明显高于拉摩尔共振频率D结合水运动频率介于自由水与较大分子之间E以上均对(分数:2.00)A.B.C.D.E.25.关于脉冲序列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SE 序列最常应
8、用BSE 序列有两个扫描参数,即 TE 与 TRC选择不同的 TR 与 TE 可分别获得 T1WI、T 2WI 和 PDWID一般 TR 用 3003000ms,TE 用 1590msEMR 信号强度与 TR、T 2成反比,与 TE、T 1成正比(分数:2.00)A.B.C.D.E.26.K 空间周边区域的数据主要决定A图像的矩阵B图像的信噪比C成像的速度D图像的解剖细节E图像的对比(分数:2.00)A.B.C.D.E.27.MR 成像过程中,金属产生伪影是因为它A电阻大B密度大C干扰主磁场的均匀性D部分容积效应E产生热量(分数:2.00)A.B.C.D.E.28.正常情况下,化学位移出现于A
9、任意方向B频率编码方向C整幅图像的边缘D相位编码方向E层面选择方向(分数:2.00)A.B.C.D.E.29.FLAIR 序列的主要特点是A采用短的 T1B很好的 T1对比C很好的 T2对比D扫描速度快E脑脊液的信号得到有效抑制(分数:2.00)A.B.C.D.E.30.飞跃时间(TOF)法 MRA 显示血管的主要机理为A使用了特殊的表面线圈B使用了特殊的射频脉冲C使用了较长的 TRD流动血液和相位变化E流入扫描层面的未饱和血液受到激发(分数:2.00)A.B.C.D.E.31.行冠状位 MRI,对层面选择起决定作用的是AGz 梯度磁场BGx 梯度磁场CGy 梯度磁场D特殊的接受线圈E特殊的射
10、频脉冲(分数:2.00)A.B.C.D.E.32.Gd-DTPA 的临床应用剂量为A0.1mmol/kgB1mmol/kgC2mmol/kgD3mmol/kgE4mmol/kg(分数:2.00)A.B.C.D.E.33.TR 是指A回波时间B重复时间C反转恢复时间D纵向弛豫E横向弛豫(分数:2.00)A.B.C.D.E.34.与 TOF 法 MRA 相比,PC 法 MRA 的优点不包括A背景组织信号抑制更佳B成像时间更短C可以进行血液流速和流量检测D慢速小血管显示较好E平行于扫描层面的血管显示较好(分数:2.00)A.B.C.D.E.35.部分容积效应可以通过下述哪种方法抑制A改变频率编码方向
11、B增加平均次数C全矩阵采集D减少层厚E增加 FOV(分数:2.00)A.B.C.D.E.二、X 型题(总题数:8,分数:24.00)36.对于周围间隙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分数:3.00)A.周围间隙现象是由于部分容积效应造成的B.同一层面上与其垂直且密度不同的组织,边缘 CT 值会出现误差C.相邻组织中密度高的边缘 CT 值大D.通过薄层扫描可克服周围间隙现象E.相邻组织中密度低的边缘 CT 值小37.CT 机设备本身产生的伪影包括(分数:3.00)A.条状伪影B.指纹状伪影C.环状伪影D.点条状伪影E.血管流空伪影38.对于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分数:3.00)A.部分容积效应是指
12、 CT 值不能如实反映各种组织本身的 CT 值B.高密度组织中较低密度的病灶 CT 值测量偏高C.低密度组织中较小的高密度病灶 CT 值偏低D.部分容积效应是可以避免的E.通过薄层扫描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39.CT 增强中最常用的对比剂是(分数:3.00)A.硫酸钡B.离子型有机碘水C.非离子型有机碘水D.氧气E.碘油40.哪些部位在 CT 扫描时需口服对比剂(分数:3.00)A.胸部B.四肢关节C.腹部D.颅脑E.盆腔41.关于 CT 图像后处理的概念,正确的为(分数:3.00)A.多平面重组(MPR)是在横断面图像上按需要任意画线,并沿该线将一系列横断面图像重组,得到该画线平面重组的三维图像
13、B.表面阴影显示(SSD)是将三维容积数据中蕴含物体表面加上的明暗阴影进行显示的方法C.表面阴影显示为三维表面数学模式成像,立体感强D.容积再现法又称为体积重建法E.仿真内镜成像是用源影像(如 CT、MR 等)所提供的容积数据,采用仿真技术,重建出管道器官如胃肠道、呼吸道等内表面的三维立体图像42.关于 CT 的窗宽、窗位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3.00)A.增加窗宽可使图像的信息量增加B.它能抑制无用的信息C.它能增强显示有用的信息D.窗宽、窗位的调节并不能增加图像本身的信息E.窗宽、窗位是 CT 中一项重要的图像处理技术43.螺旋 CT 扫描时,X 线束为何种形式(分数:3.00)A.一束
14、 射线B.散射线C.锥形 X 线束D.扇形 X 线束E.混合能谱射线三、B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重叠扫描B靶扫描C薄层扫描D图像堆积扫描E高分辨率扫描(分数:6.00)(1).肺部的弥漫性、间质性疾病,扫描的方法是(分数:2.00)A.B.C.D.E.(2).层厚大于层间距的扫描是(分数:2.00)A.B.C.D.E.(3).对兴趣区局部放大后再进行扫描的方法是(分数:2.00)A.B.C.D.E.放射科主治医师-1-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SE 序列相位重聚是指A180脉冲激励时B90脉冲激励时
15、C90脉冲激励后D使离散相位又一致E横向宏观磁化矢量变小(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SE 序列先发射一个 90射频脉冲,间隔数至数十毫秒再发射一个 180射频脉冲,使相位离散的质子群绕 X 轴转 180,180脉冲后质子群离散的相位又相互趋于一致,称为相位重聚。2.下列关于射频脉冲(简称 RF)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要激发氢原子核产生磁共振必须使用 RFB90的 RF 能使纵向磁化从 Z 轴旋转 90到 XY 平面而变成横向磁化C使用任一频率的 RF 均能激发氢原子核引起磁共振D180的 RF 能使 XY 平面已存在的横向磁化发生 180的相位变化E只有与质子群频率相同的
16、射频脉冲才能使其产生共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在主磁场以 Larmor 频率运动的质子群,受到同样频率的射频脉冲激励时,质子群宏观磁化矢量 M 不再与原来主磁场平行,M 的方位离开原来的平衡状态而发生变化,此即核磁共振。3.T2*值A长于 T2B等于 T2C短于 T2D长于 T1E等于 T1(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SE 序列的 180脉冲可剔除主磁场不均匀造成的质子失相位从而获得真正的 T2 弛豫信息。CRE 序列中的聚相位梯度场只能剔除离相位梯度场造成的质子失相位,但并不能剔除主磁场不均匀造成的质子失相位,因而获得组织的 T2*弛豫很
17、快,明显快于 T2弛豫,故 T2*值短于 T2。4.在主磁场中,氢原子核共振,需施加A相同带宽的表面线圈B相同幅度的梯度场C不同频率的射频脉冲D相同频率的射频脉冲E不同幅度的梯度场(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在主磁场中,氢原子磁共振,需施加相同频率的射频脉冲。5.SE 序列,T 1加权像,TE 为A150msB15msC50msD80msE100ms(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SE 序列 T1加权像中,T 为 1525ms。6.Cd-DTPA 缩短 T1的机理是A较多的质子数量B较小的质子磁矩C较小的电子磁矩D较大的电子磁矩E较大的质子磁矩(分数
18、:2.00)A.B.C.D. E.解析:解析 顺磁性物质所具有的磁矩较质子大。7.发生共振现象要求供应者和接受者下列哪种参数一致A形状B频率C密度D重量E体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射频脉冲的频率只有在与质子群的旋进频率一致时,才出现共振。8.在 MR 成像装置中,共设计有几种梯度磁场A1 种B2 种C3 种D4 种E5 种(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在 MR 成像装置中,共设计有 3 种梯度磁场:一是层面选择梯度,二是频率编码梯度,三是相位编码梯度。9.使用磁共振成像对比剂合并哪项技术最有利于病灶的显示A呼吸门控技术B心电门控技术C预饱和技
19、术D梯度运动相位重聚技术E脂肪抑制技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时,为使高信号的脂肪组织与强化的病灶分开,常并用脂肪抑制技术。10.扰相梯度回波序列需要在回波采集后A增加横向磁化矢量B稳定横向磁化矢量C去除横向磁化矢量D去除纵向磁化矢量E减少纵向磁化矢量(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当 GRE 序列的 TR 小于组织的 T2值时,下一次 脉冲激发前,前一次 脉冲激发产生的横向磁化矢量尚未完全衰减,这种残留的横向磁化矢量将对下一次 脉冲产生的横向磁化矢量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以带状伪影的方式出现,且组织的 T2值越大、TR 越短、
20、激发角度越大,带状伪影越明显。为了消除这种伪影,采用的方法就是在前一次 脉冲的 MR 信号采集后,下一次 脉冲来临前对质子的相位进行干扰,使其失相位加快,从而消除这种残留的横向磁化矢量,称扰相 GRE 序列。11.“流入性增强”效应是由于A充分弛豫的血液流出切面层B充分弛豫的血液流入切面层C充分弛豫的血液尚未流入切面层D静止组织质子群已充分弛豫E静止组织质子群出现去相位(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当充分弛豫的血液流入采样平面时,该层面的质子已经接受了一定的能量,不能再接受新的能量,处于预饱和状态时,只有流入的充分弛豫的血液能够受到新的激发,产生 MR 信号。利用流入增强
21、效应可进行血流成像,即时间飞跃法(TOF)MRA。12.如欲行矢状位断层,施加的梯度磁场是AGxBCx+GyCGyDGy+GzEGx+Gy(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矢状断层时,梯度场加于 Gx 上,轴位断层时,加于冠位上。13.磁共振质子群能态跃迁,是指A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B中能态跃迁到高能态C中能态跃迁到高能态D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E低能态跃迁到中能态(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给予与质子的进动频率相同频率的射频脉冲后,射频脉冲的能量将传递给处于低能级的质子,处于低能级的质子获得能量后将跃迁到高能级,这种现象称为磁共振现象。14.与 SE 序列
22、相比,FSE 或 TSE 序列的主要优点在于A加快了成像速度BT 2对比更好CT 1对比更好D信噪比更高E伪影更少(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FSE 或 TSE 序列是在一次 90射频脉冲后利用多个 180复相脉冲产生多个自旋回波,每个回波的相位编码不同,填充 K 空间的不同位置上,因此采集时间将成比例缩短。15.选出 MRI 不如 CT 的项目A少量新鲜出血B黑色素瘤定性C可显示视神经、眼外肌D检查无痛苦E可显示眶内软组织结构(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对于少量新鲜出血,CT 较 MRI 敏感。16.MR 图像上卷褶伪影一般出现在AFOV 大于
23、受检部位时B相位编码上C相位编码前后方向设置时D频率编码方向上E增加采集时间的情况下(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MR 信号在图像上的位置取决于信号的相位和频率,信号的相位和频率分别由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梯度场获得。信号的相位和频率具有一定范围,这个范围仅能对 FOV 内的信号进行空间编码,当FOV 外的组织信号融入图像后,将发生相位或频率的错误,把 FOV 外一侧的组织信号错当成另一侧的组织信号,因而把信号卷褶到对侧,形成伪影。由于在频率方向上扩大信号空间定位编码范围,不增加采集时间,目前 MR 仪均采用频率方向超范围编码技术,频率编码方向不出现卷褶伪影,因此 MRI 图
24、像上卷褶伪影一般出现在相位编码方向上。17.颅底部横轴位 MR 扫描,图像前部出现半环形无信号区,可能为A化学位移伪影B金属异物伪影C卷褶伪影D截断伪影E搏动伪影(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铁磁性物体周围呈大片无信号区,使邻近组织发生严重的变形。18.目前临床应用的 MRI 是观察存在于人体内的A质子B电子C分子D原子E光子(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氢原子是人体内数量最多的物质,原子核中只含 1 个质子,而不含中子,最不稳定,最易受外加磁场的影响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所以现阶段临床中应用的磁共振成像中主要涉及氢质子。19.MRI 禁忌证的叙述不正
25、确的是A金属假肢患者B体内有铁磁性金属植入者C装有心脏起搏器者D铁磁性夹用于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患者E对碘剂过敏者(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磁共振采用高场强扫描成像,为防止意外,下列情况应视为禁忌证:带有心脏起搏器及神经刺激器者;曾做过动脉瘤手术及颅内带有动脉瘤夹者;曾做心脏手术,并带有人工心脏瓣膜者;有眼球内金属异物或内耳植入金属假体者。20.T1值规定为AMz 达到最终平衡状态 63%的时间BMz 达到最终平衡状态 37%的时间CMz 达到最终平衡状态 37%的信号强度DMxy 衰减到原来 37%的时间EMxy 衰减到原来 63%的时间(分数:2.00)A. B.C.
26、D.E.解析:解析 T 1值的本质。21.IR 代表A快速梯度序列B自旋回波序列C梯度回波序列D反转恢复序列E部分饱和序列(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反转恢复序列(IR)是用 180射频脉冲使宏观磁化矢量翻转 Mz 由正向转为负向。脉冲结束后,质子群弛豫。Mz 逐渐由最大负值,经零逐渐增加到最大值。反转恢复与自旋回波序列相结合,则为反转恢复脉冲序列,即 180-T1-90-TE/2-180-TE/2。22.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应使用A90+180B90射频脉冲C90射频脉冲D180射频脉冲E180射频脉冲(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梯度回波(GRE)
27、脉冲序列是用90的射频脉冲激励,纵横向磁化矢量可快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使重复时间 TR 明显缩短。23.关于进动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自旋频率成正比B与梯度场及场强成正比C与磁旋比成反比D与主磁场的场强成正比E以上都正确(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根据 Larmor=B 0公式得知进动频率与主磁场成正比,B 0为主磁场强度。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水的自然运动频率高B结合水依附在大分子上,其自然运动频率低于自由水C自由水运动频率明显高于拉摩尔共振频率D结合水运动频率介于自由水与较大分子之间E以上均对(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游离水的自
28、然运动频率高,明显高于拉摩尔共振频率;结合水依附在大分子上,其自然运动频率低。25.关于脉冲序列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ASE 序列最常应用BSE 序列有两个扫描参数,即 TE 与 TRC选择不同的 TR 与 TE 可分别获得 T1WI、T 2WI 和 PDWID一般 TR 用 3003000ms,TE 用 1590msEMR 信号强度与 TR、T 2成反比,与 TE、T 1成正比(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在脉冲序列中,最常用 SE 序列,SE 序列有两个参数,即 TE 与 TR,由操作者掌握。选择不同的 TR 与 TE 可分别获得 T1WI、T 2WI 和 PDWI。在
29、 SE 序列中,MR 信号强度决定着 MR 影像的黑与白或暗与亮。强信号,称为高信号,为白影;弱信号,称为低信号,为黑影。可以推论,MR 信号强度与 TR、T 2成正比,与 TE、T 1成反比。26.K 空间周边区域的数据主要决定A图像的矩阵B图像的信噪比C成像的速度D图像的解剖细节E图像的对比(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愈靠近 K 空间周边的 MR 信号所含的空间信息越多,图像的解剖细节显得越细。27.MR 成像过程中,金属产生伪影是因为它A电阻大B密度大C干扰主磁场的均匀性D部分容积效应E产生热量(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金属产生伪影是因为
30、它干扰主磁场的均匀性。非铁磁性金属伪影为圆形低信号区,边缘可见高信号环带。铁磁性伪影表现为信号畸变,铁磁场周围呈大片无信号区。28.正常情况下,化学位移出现于A任意方向B频率编码方向C整幅图像的边缘D相位编码方向E层面选择方向(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相位编码方向,因为化学位移技术基于脂肪和水分子的化学位移效应,由于分子结构不同,脂肪中的质子周围受电子云的屏蔽作用比水分子的质子明显,我们检测到的 MR 信号实际上是组织的宏观横向磁化向量,在某一场强下,水分子和脂肪中的质子进动频率是一致的。29.FLAIR 序列的主要特点是A采用短的 T1B很好的 T1对比C很好的 T
31、2对比D扫描速度快E脑脊液的信号得到有效抑制(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脑脊液的信号得到有效抑制,其出现在频率编码垂直轴上,此序列是 IR 序列与 FSE 序列结合的组合序列,又称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30.飞跃时间(TOF)法 MRA 显示血管的主要机理为A使用了特殊的表面线圈B使用了特殊的射频脉冲C使用了较长的 TRD流动血液和相位变化E流入扫描层面的未饱和血液受到激发(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TOF 技术基于质子饱和程度差别来成像,流入层面质子饱和 T1短为低信号,流入层面质子未饱和 T1长为高信号。31.行冠状位 MRI,对层面选择起决
32、定作用的是AGz 梯度磁场BGx 梯度磁场CGy 梯度磁场D特殊的接受线圈E特殊的射频脉冲(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MRI 基础理论。32.Gd-DTPA 的临床应用剂量为A0.1mmol/kgB1mmol/kgC2mmol/kgD3mmol/kgE4mmol/kg(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Cd-DTPA 的常规应用量为 0.1mmol/kg。33.TR 是指A回波时间B重复时间C反转恢复时间D纵向弛豫E横向弛豫(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把两次相邻的 90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定义为重复时间(TR)。34.与 TOF 法
33、 MRA 相比,PC 法 MRA 的优点不包括A背景组织信号抑制更佳B成像时间更短C可以进行血液流速和流量检测D慢速小血管显示较好E平行于扫描层面的血管显示较好(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要施加三个方向的流速编码梯度场,所以成像时间较 TOF 法 MRA 长。35.部分容积效应可以通过下述哪种方法抑制A改变频率编码方向B增加平均次数C全矩阵采集D减少层厚E增加 FOV(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层面越厚,产生的信号越多,信噪比越高。但是层面越厚,垂直于层面方向的空间分辨率越低,则部分容积效应也大。二、X 型题(总题数:8,分数:24.00)36.
34、对于周围间隙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分数:3.00)A.周围间隙现象是由于部分容积效应造成的 B.同一层面上与其垂直且密度不同的组织,边缘 CT 值会出现误差 C.相邻组织中密度高的边缘 CT 值大 D.通过薄层扫描可克服周围间隙现象 E.相邻组织中密度低的边缘 CT 值小 解析:解析 以上说法都对。37.CT 机设备本身产生的伪影包括(分数:3.00)A.条状伪影 B.指纹状伪影 C.环状伪影 D.点条状伪影 E.血管流空伪影解析:解析 血管流空伪影是 MRI 成像中的一个特点。38.对于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解,正确的是(分数:3.00)A.部分容积效应是指 CT 值不能如实反映各种组织本身的 C
35、T 值 B.高密度组织中较低密度的病灶 CT 值测量偏高 C.低密度组织中较小的高密度病灶 CT 值偏低 D.部分容积效应是可以避免的E.通过薄层扫描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 解析:解析 部分容积效应在任何档次的 CT 机都存在,不可避免。39.CT 增强中最常用的对比剂是(分数:3.00)A.硫酸钡B.离子型有机碘水 C.非离子型有机碘水 D.氧气E.碘油解析:解析 硫酸钡用于消化道造影;碘油常用于支气管与子宫、输卵管造影;氧气不是在 CT 增强中使用的对比剂。40.哪些部位在 CT 扫描时需口服对比剂(分数:3.00)A.胸部B.四肢关节C.腹部 D.颅脑E.盆腔 解析:解析 口服对比剂的目的是
36、采用人工的办法,改变组织和器官与邻近组织的对比度。41.关于 CT 图像后处理的概念,正确的为(分数:3.00)A.多平面重组(MPR)是在横断面图像上按需要任意画线,并沿该线将一系列横断面图像重组,得到该画线平面重组的三维图像B.表面阴影显示(SSD)是将三维容积数据中蕴含物体表面加上的明暗阴影进行显示的方法 C.表面阴影显示为三维表面数学模式成像,立体感强 D.容积再现法又称为体积重建法 E.仿真内镜成像是用源影像(如 CT、MR 等)所提供的容积数据,采用仿真技术,重建出管道器官如胃肠道、呼吸道等内表面的三维立体图像 解析:解析 多平面重组(MPR)是在横断面图像上按需要任意画线,并沿该
37、线将一系列横断面图像重组,最后得到该画线平面重组的二维图像。其余选项均对。42.关于 CT 的窗宽、窗位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3.00)A.增加窗宽可使图像的信息量增加B.它能抑制无用的信息 C.它能增强显示有用的信息 D.窗宽、窗位的调节并不能增加图像本身的信息 E.窗宽、窗位是 CT 中一项重要的图像处理技术 解析:解析 窗宽、窗位是 CT 中一项重要的图像处理技术,它并不能增加图像本身的信息,但通过调节可根据诊断需要增强或抑制某些信息。43.螺旋 CT 扫描时,X 线束为何种形式(分数:3.00)A.一束 射线B.散射线C.锥形 X 线束 D.扇形 X 线束 E.混合能谱射线解析:解析
38、 多层螺旋 CT 使用的 X 线束是可调节宽度的锥形线束,单层螺旋 CT 则采用扇形 X 线束。三、B 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重叠扫描B靶扫描C薄层扫描D图像堆积扫描E高分辨率扫描(分数:6.00)(1).肺部的弥漫性、间质性疾病,扫描的方法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层厚大于层间距的扫描是(分数:2.00)A. B.C.D.E.解析:(3).对兴趣区局部放大后再进行扫描的方法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高分辨率扫描是一种采用较薄的扫描层厚(12mm)和采用高分辨率图像重建算法的扫描技术,获得的是高分辨率的扫描图像,对肺部的弥漫性、间质性病变和小结节显示得更加清晰。重叠扫描是指层厚大于层距,使相邻的扫描层面之间有部分重叠的扫描方法,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一般只用于感兴趣区的局部扫描,以提高小病灶检出的机会。靶扫描是对兴趣区局部放大后再进行扫描的方法,可提高空间分辨力,主要用于小器官和小病灶的显示。图像堆积扫描是利用多个薄层扫描图像,通过图像叠加功能进行重建图像的检查方法,可改善信噪比,减少伪影,可用于颅底部的 CT 检查,有助于发现脑干和颅后窝的病变。薄层扫描是指层厚小于 5mm 的扫描方法,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