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射医学技师专业知识(CR、DR 成像原理)-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FPD 用于 DSA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对比度好B.分辨率高C.成像速度慢D.可以动态成像E.视野大2.非晶硒 FPD的优点不包括(分数:2.00)A.成像环节少B.吸收率高C.灵敏度高D.量子检出效率高E.无电离辐射3.间接 FPD的信号转化过程是(分数:2.00)A.X线一电信号一数字图像B.X线一可见光一电信号一数字图像C.X线一可见光一电信号一模拟图像D.X线一电信号一荧光屏一模拟图像E.X线一电信号一荧光屏一
2、数字图像4.DR相比于 CR(分数:2.00)A.成像时间短B.X线利用效率高C.图像质量好D.系统成本高E.以上都是5.多丝正比电离室探测器是(分数:2.00)A.直接探测器B.间接探测器C.模拟探测器D.平板探测器E.动态探测器6.Konica CR系统照射量 1mR时对应的 S值为 200,2mR 对应的 S值是(分数:2.00)A.400B.200C.100D.50E.107.关于 CR的工作原理,正确的是(分数:2.00)A.IP由基层、荧光体层和保护层构成B.IP由基层、晶体层构成C.IP用于检测图像数据D.IP用于存储图像数据E.IP用于传输图像数据8.关于平板探测器的叙述,错误
3、的是(分数:2.00)A.有直接转换型和间接转换型B.其极限分辨率比屏片系统低C.其 MTF比屏片系统低D.其 DQE比屏片系统高E.DQE比 CR系统高9.屏片系统成像与数字平板 X线摄影的共同之处是(分数:2.00)A.图像存储B.成像能源C.转换介质D.成像方式E.传输方式10.CR与 DR系统应用比较,相同点是(分数:2.00)A.成像方式B.操作方式C.床旁摄影D.可应用于常规摄影E.与常规 X线设备匹配11.应用非晶硒和薄膜晶体管阵列技术制成的探测器是(分数:2.00)A.硒鼓检测器B.IP成像转换器C.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D.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E.多丝正比室检测器12.从 X线到影
4、像按“潜影可见光数字影像”这一程序转换的是(分数:2.00)A.II+TV摄像机B.成像板C.闪烁体+CCD 摄像机阵列D.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E.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13.FPD能够成为平板形状,主要是探测器的单元阵列采用的是(分数:2.00)A.薄膜晶体管技术B.光敏照相机技术C.光电倍增管技术D.光激励发光技术E.非晶硒技术14.间接 DR中,位于 FPD顶层的是(分数:2.00)A.非晶硒B.碘化铯C.钨酸钙D.非晶硅E.CCD15.直接平板探测器的线性度范围是(分数:2.00)A.1:10B.1:100C.1:1000D.1:10 000E.1:100 00016.直接 FPD可以由 直
5、接获得像素位置信息(分数:2.00)A.地址编码电路B.信号放大电路C.滤波电路D.AD 转换电路E.显示电路17.关于 CR的叙述,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CR将透过人体的 X线影像信息记录于影像板(IP)上,而不是记录于胶片上B.IP不能重复使用C.IP上的潜影经激光扫描系统读取,并转换为数字信号D.影像的数字化信号经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图像E.CR的数字化图像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和光盘长期保存18.CR摄影和常规 X线摄影不同之处在于(分数:2.00)A.使用影像板代替胶片B.X线发生器不同C.人体 X线吸收系数不同D.对 CR图像的观察与分析不同E.将已摄影的 X
6、线胶片数字化19.CR的缺点有(分数:2.00)A.常规 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B.图像分辨率、显示力高C.降低 X线的辐射量D.时间、空间分辨力不足E.实现 X线信息的数字化储存、再现及传输20.直接数字化 X射线摄影采用多少位的图像数字化转换(分数:2.00)A.8位B.14位C.4位D.16位E.以上都不是21.CR图像处理不包括(分数:2.00)A.灰阶处理B.窗位处理C.伪彩处理D.数字减影处理E.X线吸收率减影处理22.数字化 X射线成像系统的量子检测率可达(分数:2.00)A.60以上B.50以上C.20以上D.30以上E.40以上23.传统 X射线摄影其量子检测效率仅为(分数:2.
7、00)A.1020B.2030C.3040D.4050E.506024.CR图像与 X线成像比较,哪项表述不正确(分数:2.00)A.均需要 X线照射B.均为灰度图像C.均为重叠图像D.均为二维图像E.均由像素组成,观察分析相同25.直接数字化 X射线摄影,硒物质直接转换技术 X射线的吸收率高于间接转换技术(分数:2.00)A.34 倍B.68 倍C.59 倍D.12 倍E.以上都不是26.CR的图像处理功能,不包括(分数:2.00)A.灰阶处理B.窗位处理C.时间减影处理D.能量减影处理E.磁信号处理27.关于 CR摄影系统的影像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影像板上的信息可永
8、久保存B.影像板上的信息为模拟信号C.影像板可反复使用D.影像板代替胶片保存 X线影像E.影像板信息未读取时呈潜影状态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透过被照体的 X线照射到平板探测器的非晶硒层时,由于非晶硒的导电特性被激发出电子一空穴对,即一对正负电子。该电子一空穴对在外加偏置电压形成的电场作用下被分离并反向运动,负电子跑向偏压的正极,正电子跑向偏压的负极,于是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与入射 X线光子的数量成正比,这些电流信号被存储在 TFT的极间电容上。每个 TFT形成一个采集图像的最小单元,即像素。每个像素区内有一个场效应管,在读出该像素单元电信号时起开关作用。在读出控制信
9、号的控制下,开关导通,把存储于电容内的像素信号逐一按顺序读出、放大,送到 AD 转换器,从而将对应的像素电荷转化为数字化图像信号。(分数:4.00)(1).关于该平板探测器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属于直接转换B.属于间接转换C.成像效果好于 IPD.数据转换不经过可见光E.需要高压电场(2).场效应管的作用是(分数:2.00)A.产生电荷B.存储电荷C.开关D.AD 转换E.放大CR系统用成像板(IP)来接收 X线的模拟信息,然后经过模数转换来实现影像的数字化。对 IP的曝光过程就是信息采集。(分数:4.00)(1).关于 IP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IP作为辐射接收部
10、件替代了常规 X线摄影用的胶片B.IP在 X线下受到第一次激发时储存连续的模拟信息C.IP被扫描后所获得的信息可以同时进行存储和打印D.曝光后的成像板,由于吸收 X线而发生电化学反应E.IP的影像数据可通过施加强光照射来消除(2).关于 CR的信息采集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IP具有与胶片相同的结构B.IP成为影像记录的载体C.光激励荧光体的晶体结构“陷阱”中存储吸收的 X线能量D.IP以俘获电子的形式存储的能量形成潜影E.随着时间的推移,俘获的信号会呈指数规律逐渐消退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BaFBr:Eu 2+ BNa 2 S 2 O 3 5H 2 O C
11、Na 2 CO 3 DCH 3 COOH Ea-Se(分数:10.00)(1).能用于 IP的是(分数:2.00)A.B.C.D.E.(2).可作定影剂的是(分数:2.00)A.B.C.D.E.(3).DR探测器可用的是(分数:2.00)A.B.C.D.E.(4).作为显示中和剂的是(分数:2.00)A.B.C.D.E.(5).显影液使用的是(分数:2.00)A.B.C.D.E.放射医学技师专业知识(CR、DR 成像原理)-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FPD 用于 DSA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对
12、比度好B.分辨率高C.成像速度慢D.可以动态成像 E.视野大解析:解析:FPD 时间分辨率高,所以可以用于动态成像和 DSA。2.非晶硒 FPD的优点不包括(分数:2.00)A.成像环节少B.吸收率高C.灵敏度高D.量子检出效率高E.无电离辐射 解析:3.间接 FPD的信号转化过程是(分数:2.00)A.X线一电信号一数字图像B.X线一可见光一电信号一数字图像 C.X线一可见光一电信号一模拟图像D.X线一电信号一荧光屏一模拟图像E.X线一电信号一荧光屏一数字图像解析:4.DR相比于 CR(分数:2.00)A.成像时间短B.X线利用效率高C.图像质量好D.系统成本高E.以上都是 解析:5.多丝正
13、比电离室探测器是(分数:2.00)A.直接探测器 B.间接探测器C.模拟探测器D.平板探测器E.动态探测器解析:6.Konica CR系统照射量 1mR时对应的 S值为 200,2mR 对应的 S值是(分数:2.00)A.400B.200C.100 D.50E.10解析:解析:S=QRE1E,照射量 1mR对应的 S=200(11),2mR 对应的 S值时 100。7.关于 CR的工作原理,正确的是(分数:2.00)A.IP由基层、荧光体层和保护层构成 B.IP由基层、晶体层构成C.IP用于检测图像数据D.IP用于存储图像数据E.IP用于传输图像数据解析:8.关于平板探测器的叙述,错误的是(分
14、数:2.00)A.有直接转换型和间接转换型B.其极限分辨率比屏片系统低C.其 MTF比屏片系统低 D.其 DQE比屏片系统高E.DQE比 CR系统高解析:解析:平板探测器的对比度传递能力在中低频区域高于屏片系统。9.屏片系统成像与数字平板 X线摄影的共同之处是(分数:2.00)A.图像存储B.成像能源 C.转换介质D.成像方式E.传输方式解析:10.CR与 DR系统应用比较,相同点是(分数:2.00)A.成像方式B.操作方式C.床旁摄影D.可应用于常规摄影 E.与常规 X线设备匹配解析:11.应用非晶硒和薄膜晶体管阵列技术制成的探测器是(分数:2.00)A.硒鼓检测器B.IP成像转换器C.直接
15、转换平板探测器 D.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E.多丝正比室检测器解析:12.从 X线到影像按“潜影可见光数字影像”这一程序转换的是(分数:2.00)A.II+TV摄像机B.成像板 C.闪烁体+CCD 摄像机阵列D.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E.间接转换平板探测器解析:解析:只有光激励发光荧光体转换过程中存在潜影。13.FPD能够成为平板形状,主要是探测器的单元阵列采用的是(分数:2.00)A.薄膜晶体管技术 B.光敏照相机技术C.光电倍增管技术D.光激励发光技术E.非晶硒技术解析:解析:TFT 阵列可以装配成平板状。14.间接 DR中,位于 FPD顶层的是(分数:2.00)A.非晶硒B.碘化铯 C.钨酸钙D
16、.非晶硅E.CCD解析:解析:碘化铯为常用的间接 DR闪烁体。15.直接平板探测器的线性度范围是(分数:2.00)A.1:10B.1:100C.1:1000D.1:10 000 E.1:100 000解析:16.直接 FPD可以由 直接获得像素位置信息(分数:2.00)A.地址编码电路 B.信号放大电路C.滤波电路D.AD 转换电路E.显示电路解析:17.关于 CR的叙述,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CR将透过人体的 X线影像信息记录于影像板(IP)上,而不是记录于胶片上B.IP不能重复使用 C.IP上的潜影经激光扫描系统读取,并转换为数字信号D.影像的数字化信号经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可在一
17、定范围内调节图像E.CR的数字化图像信息可用磁带、磁盘和光盘长期保存解析:18.CR摄影和常规 X线摄影不同之处在于(分数:2.00)A.使用影像板代替胶片 B.X线发生器不同C.人体 X线吸收系数不同D.对 CR图像的观察与分析不同E.将已摄影的 X线胶片数字化解析:19.CR的缺点有(分数:2.00)A.常规 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B.图像分辨率、显示力高C.降低 X线的辐射量D.时间、空间分辨力不足 E.实现 X线信息的数字化储存、再现及传输解析:20.直接数字化 X射线摄影采用多少位的图像数字化转换(分数:2.00)A.8位B.14位 C.4位D.16位E.以上都不是解析:21.CR图像处
18、理不包括(分数:2.00)A.灰阶处理B.窗位处理C.伪彩处理 D.数字减影处理E.X线吸收率减影处理解析:解析:伪彩常用于断层图像处理。22.数字化 X射线成像系统的量子检测率可达(分数:2.00)A.60以上 B.50以上C.20以上D.30以上E.40以上解析:23.传统 X射线摄影其量子检测效率仅为(分数:2.00)A.1020B.2030 C.3040D.4050E.5060解析:24.CR图像与 X线成像比较,哪项表述不正确(分数:2.00)A.均需要 X线照射B.均为灰度图像C.均为重叠图像D.均为二维图像E.均由像素组成,观察分析相同 解析:25.直接数字化 X射线摄影,硒物质
19、直接转换技术 X射线的吸收率高于间接转换技术(分数:2.00)A.34 倍 B.68 倍C.59 倍D.12 倍E.以上都不是解析:26.CR的图像处理功能,不包括(分数:2.00)A.灰阶处理B.窗位处理C.时间减影处理D.能量减影处理E.磁信号处理 解析:27.关于 CR摄影系统的影像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影像板上的信息可永久保存 B.影像板上的信息为模拟信号C.影像板可反复使用D.影像板代替胶片保存 X线影像E.影像板信息未读取时呈潜影状态解析:解析:IP 上的影像信息 8小时后会丢失 25左右的信息。二、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透过被照体的
20、X线照射到平板探测器的非晶硒层时,由于非晶硒的导电特性被激发出电子一空穴对,即一对正负电子。该电子一空穴对在外加偏置电压形成的电场作用下被分离并反向运动,负电子跑向偏压的正极,正电子跑向偏压的负极,于是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与入射 X线光子的数量成正比,这些电流信号被存储在 TFT的极间电容上。每个 TFT形成一个采集图像的最小单元,即像素。每个像素区内有一个场效应管,在读出该像素单元电信号时起开关作用。在读出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开关导通,把存储于电容内的像素信号逐一按顺序读出、放大,送到 AD 转换器,从而将对应的像素电荷转化为数字化图像信号。(分数:4.00)(1).关于该平板探测器的叙述错误
21、的是(分数:2.00)A.属于直接转换B.属于间接转换 C.成像效果好于 IPD.数据转换不经过可见光E.需要高压电场解析:(2).场效应管的作用是(分数:2.00)A.产生电荷B.存储电荷C.开关 D.AD 转换E.放大解析:CR系统用成像板(IP)来接收 X线的模拟信息,然后经过模数转换来实现影像的数字化。对 IP的曝光过程就是信息采集。(分数:4.00)(1).关于 IP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IP作为辐射接收部件替代了常规 X线摄影用的胶片B.IP在 X线下受到第一次激发时储存连续的模拟信息C.IP被扫描后所获得的信息可以同时进行存储和打印D.曝光后的成像板,由于吸收 X线
22、而发生电化学反应 E.IP的影像数据可通过施加强光照射来消除解析:解析:曝光后的成像板,由于吸收 X线而发生电离,在光激励荧光体的晶体中产生电子一空穴对。(2).关于 CR的信息采集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IP具有与胶片相同的结构 B.IP成为影像记录的载体C.光激励荧光体的晶体结构“陷阱”中存储吸收的 X线能量D.IP以俘获电子的形式存储的能量形成潜影E.随着时间的推移,俘获的信号会呈指数规律逐渐消退解析: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10.00)ABaFBr:Eu 2+ BNa 2 S 2 O 3 5H 2 O CNa 2 CO 3 DCH 3 COOH Ea-Se(分数:1
23、0.00)(1).能用于 IP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可作定影剂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DR探测器可用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4).作为显示中和剂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5).显影液使用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Na 2 S 2 O 3 5H 2 O(含 5个结晶水的硫代硫酸钠)和(NH 4 ) 2 S 2 O(硫代硫酸铵)是定影剂;CH 4 COOH(冰醋酸)是中和剂;KAl(SO 4 ) 2 (钾矾)是坚膜剂;以上均是定影液中所需的药物。Na 2 CO 3 (碳酸钠)在显影液中才应用。a-Se 是直接 FPD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