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射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CT 成像理论)-试卷 2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下列关于 CT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CT图像是数字图像B.CT成像仍使用 X射线C.CT是多参数成像D.CT扫描层是二维体积E.CT可以进行薄层扫描2.CT成像过程中需要测量体素的(分数:2.00)A.质量B.密度C.线性衰减系数D.体积E.每千克电子数3.在 Lambert-Beer吸收定律中 I=I 0 e -d ,其中 I 0 为(分数:2.00)A.入射 X线强度B.出射 X线强度C.线性衰减系数D.X线穿过物
2、体的厚度E.X线穿过物体时间4.不属于 CT重建方法的有(分数:2.00)A.反投影法B.迭代法C.滤波反投影法D.傅里叶重建法E.扫场法5.CT扫描时,球管连续旋转曝光,检查床不停顿单向移动并采集数据的方式是(分数:2.00)A.步进扫描B.螺旋扫描C.间隔扫描D.持续扫描E.高速扫描A.常规扫描B.螺旋扫描C.间隔扫描D.持续扫描E.高速扫描7.多层螺旋 CT与单层螺旋 CT的主要区别是(分数:2.00)A.球管数目多B.计算机多C.探测器排数多D.准直器多E.滤线栅多8.螺旋 CT技术的实现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分数:2.00)A.滑环与电刷技术B.电缆与高压发生器技术C.球管与准直器技术D
3、.信号放大技术E.图像处理技术9.有关“窗口技术”的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利用窗技术可将任一范围的 CT值调到人眼可识别的 16个灰阶显示B.窗位是指窗宽上限与下限 CT、值的平均值(中点)C.窗位与窗中心指的是同一个概念D.调窗目的是为了适应胶片的感光度E.视不同组织影像,应适当地调整窗宽窗位10.关于灰阶与 CT值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高 CT值部分被转换为黑色B.高 CT值部分被转换为白色C.X射线衰减越大,转换成灰阶后颜色越深D.图像中 X射线未被衰减,它将显示为白色图像E.改变窗宽,也可改变被显示物体的 CT值11.CT成像利用的是(分数:2.00)
4、A.多方位成像特性B.横断面图像显示特性C.X线的吸收衰减特性D.数据采集系统(DAS)特性E.X线透过被照体之后的直进性12.CT值的单位是(分数:2.00)A.KWB.HUC.WD.LE.CM13.CT与常规 X线检查相比,突出的特点是(分数:2.00)A.曝光时间短B.空间分辨率高C.密度分辨率高D.病变定位定性明确E.适于全身各部位检查14.有关窗宽的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窗宽决定显示 CT值范围的大小B.窗宽加大,提高图像中低密度组织对比C.组织的 CT值大于窗宽规定范围时呈白色D.窗宽加大,显示图像原灰阶层次增多E.调节窗宽可改变图像的密度差15.CT滤过器作用的关键
5、在于(分数:2.00)A.吸收低能量 X线B.优化射线的能谱C.减少病人照射剂量D.使射线能量分布均匀E.使射线近似单一性16.与传统 CT比较,滑环技术改进的核心是(分数:2.00)A.高压电缆B.X线球管C.扫描机架D.馈电方式E.高压发生器17.多层螺旋 CT对 X线球管的要求最关键的是(分数:2.00)A.旋转速度B.外形尺寸C.焦点大小D.阳极热容量大E.冷却方式18.目前应用的降低多层 CT剂量的措施之一是(分数:2.00)A.“不变焦点”技术B.“可变焦点”技术C.“焦点增大”技术D.“焦点减小”技术E.“焦点对称”技术19.常规 CT扫描层厚的确定是通过改变 X线束的(分数:2
6、.00)A.准直宽度B.硬度C.强度D.剂量E.强弱20.CT成像中与产生伪影无关的准备工作是(分数:2.00)A.做好病人呼吸训练B.不吃含有金属类药物C.给予镇静剂D.病人更衣,换鞋入室E.去掉金属饰物21.CT成像,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是(分数:2.00)A.探测器B.准直器C.阵列处理机D.AD 转换器E.DA 转换器22.CT值定义公式中的常数(k)通常是(分数:2.00)A.500B.1000C.2000D.一 1000E.一 200023.CT机的前准直器位于(分数:2.00)A.探测器前B.探测器后C.X线管窗口D.X线管右侧E.X线管左侧24.CT扫描与常规体层摄影相比,
7、根本区别是(分数:2.00)A.空间分辨力的高低B.图像显示范围大小C.病人受线量的多少D.无层面外组织重叠E.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像二、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总之,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对微腺瘤的诊断。(分数:4.00)(1).下面对垂体微腺瘤的 CT放大动态扫描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8、B.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C.在晚期阶段,微腺瘤皆为高密度病灶D.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E.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2).下面对颅脑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B.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C.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D.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部位而定E.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 50ml时开始扫描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雷登 B豪斯菲尔德 C曼斯菲尔德 D傅里叶 E爱迪生(分
9、数:4.00)(1).CT图像重建理论来源于奥地利数学家_的理论(分数:2.00)A.B.C.D.E.(2).CT的发明人是(分数:2.00)A.B.C.D.E.放射医学主管技师专业知识(CT 成像理论)-试卷 2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A2 型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下列关于 CT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数:2.00)A.CT图像是数字图像B.CT成像仍使用 X射线C.CT是多参数成像 D.CT扫描层是二维体积E.CT可以进行薄层扫描解析:解析:CT 成像只依赖 CT值即转化后的衰减系数成像,不是多参数成像。2.CT成像过程中需要测量体素的(分
10、数:2.00)A.质量B.密度C.线性衰减系数 D.体积E.每千克电子数解析:3.在 Lambert-Beer吸收定律中 I=I 0 e -d ,其中 I 0 为(分数:2.00)A.入射 X线强度 B.出射 X线强度C.线性衰减系数D.X线穿过物体的厚度E.X线穿过物体时间解析:4.不属于 CT重建方法的有(分数:2.00)A.反投影法B.迭代法C.滤波反投影法D.傅里叶重建法E.扫场法 解析:5.CT扫描时,球管连续旋转曝光,检查床不停顿单向移动并采集数据的方式是(分数:2.00)A.步进扫描B.螺旋扫描 C.间隔扫描D.持续扫描E.高速扫描解析:A.常规扫描 B.螺旋扫描C.间隔扫描D.
11、持续扫描E.高速扫描解析:7.多层螺旋 CT与单层螺旋 CT的主要区别是(分数:2.00)A.球管数目多B.计算机多C.探测器排数多 D.准直器多E.滤线栅多解析:8.螺旋 CT技术的实现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分数:2.00)A.滑环与电刷技术 B.电缆与高压发生器技术C.球管与准直器技术D.信号放大技术E.图像处理技术解析:解析:滑环与电刷技术解决了螺旋 CT的馈电技术,使螺旋 CT成为可能。9.有关“窗口技术”的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利用窗技术可将任一范围的 CT值调到人眼可识别的 16个灰阶显示B.窗位是指窗宽上限与下限 CT、值的平均值(中点)C.窗位与窗中心指的是同一个概念
12、D.调窗目的是为了适应胶片的感光度 E.视不同组织影像,应适当地调整窗宽窗位解析:10.关于灰阶与 CT值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高 CT值部分被转换为黑色B.高 CT值部分被转换为白色 C.X射线衰减越大,转换成灰阶后颜色越深D.图像中 X射线未被衰减,它将显示为白色图像E.改变窗宽,也可改变被显示物体的 CT值解析:11.CT成像利用的是(分数:2.00)A.多方位成像特性B.横断面图像显示特性C.X线的吸收衰减特性 D.数据采集系统(DAS)特性E.X线透过被照体之后的直进性解析:12.CT值的单位是(分数:2.00)A.KWB.HU C.WD.LE.CM解析:解析:即
13、豪斯菲尔德单位的英文简写 HU。13.CT与常规 X线检查相比,突出的特点是(分数:2.00)A.曝光时间短B.空间分辨率高C.密度分辨率高 D.病变定位定性明确E.适于全身各部位检查解析:14.有关窗宽的论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窗宽决定显示 CT值范围的大小B.窗宽加大,提高图像中低密度组织对比 C.组织的 CT值大于窗宽规定范围时呈白色D.窗宽加大,显示图像原灰阶层次增多E.调节窗宽可改变图像的密度差解析:15.CT滤过器作用的关键在于(分数:2.00)A.吸收低能量 X线 B.优化射线的能谱C.减少病人照射剂量D.使射线能量分布均匀E.使射线近似单一性解析:16.与传统 CT
14、比较,滑环技术改进的核心是(分数:2.00)A.高压电缆B.X线球管C.扫描机架D.馈电方式 E.高压发生器解析:17.多层螺旋 CT对 X线球管的要求最关键的是(分数:2.00)A.旋转速度B.外形尺寸C.焦点大小D.阳极热容量大 E.冷却方式解析:解析:螺旋 CT需要球管连续旋转曝光,因此要求散热能力强,热容量大。18.目前应用的降低多层 CT剂量的措施之一是(分数:2.00)A.“不变焦点”技术B.“可变焦点”技术 C.“焦点增大”技术D.“焦点减小”技术E.“焦点对称”技术解析:19.常规 CT扫描层厚的确定是通过改变 X线束的(分数:2.00)A.准直宽度 B.硬度C.强度D.剂量E
15、.强弱解析:解析:非螺旋 CT中,准直器宽度决定层厚。20.CT成像中与产生伪影无关的准备工作是(分数:2.00)A.做好病人呼吸训练B.不吃含有金属类药物C.给予镇静剂D.病人更衣,换鞋入室 E.去掉金属饰物解析:21.CT成像,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是(分数:2.00)A.探测器 B.准直器C.阵列处理机D.AD 转换器E.DA 转换器解析:22.CT值定义公式中的常数(k)通常是(分数:2.00)A.500B.1000 C.2000D.一 1000E.一 2000解析:23.CT机的前准直器位于(分数:2.00)A.探测器前B.探测器后C.X线管窗口 D.X线管右侧E.X线管左侧解析:
16、24.CT扫描与常规体层摄影相比,根本区别是(分数:2.00)A.空间分辨力的高低B.图像显示范围大小C.病人受线量的多少D.无层面外组织重叠 E.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像解析:解析:常规体层摄影会产生层面外组织的重叠,CT 解决了这一点。二、A3/A4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总之,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有利于对微腺瘤的诊断。(分数:4.00)(1).下面对垂体微腺瘤的 CT放大动态扫描的
17、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垂体微腺瘤放大动态扫描能清楚地观察微腺瘤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B.在增强扫描的早期阶段,在增强的垂体组织内微腺瘤呈局限性低密度影,边界多数清楚C.在晚期阶段,微腺瘤皆为高密度病灶 D.在晚期阶段,微腺瘤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E.动态扫描可观察微腺瘤血供的全过程解析:(2).下面对颅脑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B.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C.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D.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部位而定 E.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 50ml时开始扫描解析:三、B1 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雷登 B豪斯菲尔德 C曼斯菲尔德 D傅里叶 E爱迪生(分数:4.00)(1).CT图像重建理论来源于奥地利数学家_的理论(分数:2.00)A. B.C.D.E.解析:(2).CT的发明人是(分数:2.00)A.B. C.D.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