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哈尔滨医科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6671       资源大小:61.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哈尔滨医科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1、哈尔滨医科大学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总题数:15,分数:15.00)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分数:1.00)A.流行病学是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流行病学是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流行病学是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2.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 (分数:1.00)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数据误差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选择最好是() (分数:1.00)A.新发病例B.现患病例C.死亡病例D.现患病例和

    2、死亡病例4.疾病分布是指:() (分数:1.00)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5.爆发调查时,应采用哪个指标最为合适?() (分数:1.00)A.死亡率B.病死率C.患病率D.罹患率6.对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分数:1.00)A.确定病因B.验证病因C.寻找病因线索D.检验病因7.下列哪种情况指的是“流行” :() (分数:1.00)A.发病率超过 5%的状况B.发病率超过 10%的状况C.在较大范围内都发生了新病例D.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平均发病率水平8.为提高筛检试验

    3、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 (分数:1.00)A.串联使用B.并联使用C.串联后并联使用D.求每个试验的假阳性率低9.确定接触者检疫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分数:1.00)A.前驱期B.恢复期C.传染期D.潜伏期10.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分数:1.00)A.病原体必须从传染源排出B.有病原体存在,并且传播容易实现C.有易感人群存在,使大批人发病D.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存在11.目前我国传染病法规定报告传染病中,甲类传染病包括:() (分数:1.00)A.天花,鼠疫B.鼠疫,霍乱C.霍乱,艾滋病D.艾滋病, 非典型肺炎12.一种疗法可延长

    4、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 (分数:1.00)A.该病患病率减少B.该病患病率增加C.该病发病率减少D.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减少13.甲地与乙地的标准化死亡率相同,甲地粗死亡率低于乙地。根据上述资料,可以认为()。 (分数:1.00)A.甲地与乙地的年龄分布相同B.甲地诊断比乙地准确C.甲地老年人口多于乙地D.甲地年轻人口多于乙地14.在疾病的预防措施中,EPI 是指:() (分数:1.00)A.被动免疫B.流行C.预防接种D.扩大免疫计划15.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分数:1.00)A.母婴垂直传播B.粪口途径C.医源性传播D.性接触传播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30

    5、分)(总题数:9,分数:30.00)16.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是 1、 2、 3;影响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是 4、 5。(分数:5.00)填空项 1:_17.常见的随机抽样的方法有即 1、 2、 3、 4、 5。(分数:5.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18.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 1、 2、 3。 (分数:3.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19.禽流感病毒 H5N1,其中 H代表 1、N 代表 2。(分数:2.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0.儿童的基础免疫接种的疫苗有: 1、 2、 3、 4、 5。 (分数:5.0

    6、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1.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1、 2、 3。 (分数:3.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2.疾病流行强度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 2、 3。 (分数:3.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 1、 2、 3。(分数:3.00)填空项 1:_填空项 1:_填空项 1:_24.在描述行研究中,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三、名词解释(10 题2 分=20 分)(总题数:10,分数:20.00)25.感染率 (分数

    7、:2.00)_爆发_27.疾病监测 (分数:2.00)_28.传染源(分数:2.00)_29.灵敏度 (分数:2.00)_30.筛拣试验(分数:2.00)_冷链_32.混杂因素(分数:2.00)_33.终末消毒 (分数:2.00)_34.AR% (分数:2.00)_四、简答题(5 题5 分=25 分)(总题数:5,分数:25.00)35.为确定某病与某地区的条件有关时应考虑哪些问题?(分数:5.00)_36.进行现场实验研究时,实验现场应具备哪些条件?(分数:5.00)_37.患病率的定义?用途?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有哪些?(分数:5.00)_38.何谓疫源地?疫源地范围大小取决于什么?疫源地

    8、被消灭的条件是什么?(分数:5.00)_39.何谓干预实验?何谓队列研究?两者有何异同? (分数:5.00)_五、应用题(10 分)(总题数:1,分数:10.00)40.一种新的血糖筛检试验在一组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中的结果如下: 某血糖筛检试验的筛检试验结果 (分数:10.00)_哈尔滨医科大学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总题数:15,分数:15.00)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分数:1.00)A.流行病学是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流行病学是从细胞

    9、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D.流行病学是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解析:2.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 (分数:1.00)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D.数据误差解析: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选择最好是() (分数:1.00)A.新发病例 B.现患病例C.死亡病例D.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解析:4.疾病分布是指:() (分数:1.00)A.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解析:5.爆发调查时,应采用哪个指标最为合适?() (分数:1.00)A.死亡率B.病死率C.患病率D.罹患率

    10、 解析:6.对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分数:1.00)A.确定病因B.验证病因C.寻找病因线索 D.检验病因解析:7.下列哪种情况指的是“流行” :() (分数:1.00)A.发病率超过 5%的状况B.发病率超过 10%的状况C.在较大范围内都发生了新病例D.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平均发病率水平 解析:8.为提高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 (分数:1.00)A.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C.串联后并联使用D.求每个试验的假阳性率低解析:9.确定接触者检疫期限长短的主要依据是:() (分数:1.00)A.前驱期B.恢复期C.传染期 D.潜伏期解析:10.传染病流行必

    11、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分数:1.00)A.病原体必须从传染源排出B.有病原体存在,并且传播容易实现C.有易感人群存在,使大批人发病D.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存在 解析:11.目前我国传染病法规定报告传染病中,甲类传染病包括:() (分数:1.00)A.天花,鼠疫B.鼠疫,霍乱 C.霍乱,艾滋病D.艾滋病, 非典型肺炎解析:12.一种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 (分数:1.00)A.该病患病率减少B.该病患病率增加 C.该病发病率减少D.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减少解析:13.甲地与乙地的标准化死亡率相同,甲地粗死亡率低于乙地。根据上述资料,可

    12、以认为()。 (分数:1.00)A.甲地与乙地的年龄分布相同B.甲地诊断比乙地准确C.甲地老年人口多于乙地D.甲地年轻人口多于乙地 解析:14.在疾病的预防措施中,EPI 是指:() (分数:1.00)A.被动免疫B.流行C.预防接种D.扩大免疫计划 解析:15.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分数:1.00)A.母婴垂直传播B.粪口途径 C.医源性传播D.性接触传播解析: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30分)(总题数:9,分数:30.00)16.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是 1、 2、 3;影响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是 4、 5。(分数:5.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

    13、感人群。社会因素、自然因素。)解析:17.常见的随机抽样的方法有即 1、 2、 3、 4、 5。(分数:5.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单纯随机抽样)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分层抽样)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系统抽样)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整群抽样)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多级抽样。)解析:18.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 1、 2、 3。 (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病原体)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宿主)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环境。)解析:19.禽流感病毒 H5N1,其中 H代表 1、N 代表 2。(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血

    14、凝素抗原)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神经氨酸酶抗原。)解析:20.儿童的基础免疫接种的疫苗有: 1、 2、 3、 4、 5。 (分数:5.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乙肝疫苗)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卡介苗)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白百破疫苗)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脊髓灰质炎疫苗)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麻疹疫苗。)解析:21.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1、 2、 3。 (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血行传播)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性传播)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母婴垂直传播)解析:22.疾病流行强度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 2、 3。 (

    15、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散发)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爆发)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流行。)解析:2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 1、 2、 3。(分数:3.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社区试验)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个体试验)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临床试验。)解析:24.在描述行研究中,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 1。(分数:1.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患病率。)解析:三、名词解释(10 题2 分=20 分)(总题数:10,分数:20.00)25.感染率 (分数:2.00)_正确答案:(感染率:是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整个人群

    16、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感染率的性质与患病率相似。)解析:爆发_正确答案:(爆发: 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解析:27.疾病监测 (分数:2.00)_正确答案:(疾病监测的定义: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定义强调要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资料,这样才能发现疾病的分布规律、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同时定义强调了信息的利用和反馈,疾病监测

    17、的最终目的是为控制疾病服务。 )解析:28.传染源(分数:2.00)_正确答案:(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解析:29.灵敏度 (分数:2.00)_正确答案:(筛检试验就是用于识别健康人群中未被发现的某病患者或可疑患者,或高危个体的特殊方法。)解析:30.筛拣试验(分数:2.00)_正确答案:(筛检试验就是用于识别健康人群中未被发现的某病患者或可疑患者,或高危个体的特殊方法。)解析:冷链_正确答案:(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在适当的冷藏条件下进行而所需要的多环节链式贮存、运输设备称为冷链。它是实施计划免疫的重要

    18、内容,是保证疫苗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解析:32.混杂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混杂是指所研究因素与结果的联系被其它外部因素所混淆,这个外部因素就叫混杂变量.它是疾病的一个危险因子,又与所研究的因素有联系,它在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分布是不均衡的 )解析:33.终末消毒 (分数:2.00)_正确答案:(指传染源痊愈、死亡或者离开住所后对疫源地进行一次彻底消毒,以完全清除传染源散播、留下的致病微生物。一般来说,致病微生物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的疾病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解析:34.AR% (分数:2.00)_正确答案:(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又称为病因分值 EF(etiologic fra

    19、ction),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解析:四、简答题(5 题5 分=25 分)(总题数:5,分数:25.00)35.为确定某病与某地区的条件有关时应考虑哪些问题?(分数:5.00)_正确答案:(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1 分)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发病率均低,甚至不发病。(1 分)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1 分)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1 分)除人之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1 分) )解析:36.进行现场实验研究时,实验现场应具备哪些条件?(分数:

    20、5.00)_正确答案:(有足够数量人口,流动性小、稳定(1 分)该病发病率高、稳定(1 分)疫苗免疫学效果评价要求该地近期无该病流行(1 分)该地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好(1 分)领导重视、群众支持(1分))解析:37.患病率的定义?用途?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有哪些?(分数:5.00)_正确答案:(患病率: 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患病率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病率和时点患病率两种。(1 分) 1)影响患病率升高的因素包括: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2 分) 用途:患病率通常用来

    21、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费用的技人等提供科学的依据。(2 分))解析:38.何谓疫源地?疫源地范围大小取决于什么?疫源地被消灭的条件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一般将范围较小的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较大范围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时称为疫区。如一个或几个村、居委或街道。(1 分) 1)形成疫源地的条件 形成疫源地的条件包括两方面:传染源的存在和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疫源地范围大小

    22、因病而异,取决于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当传染源活动范围较大、传播距离较远(如生物媒介传播、水型传播)、或周围易感者比例较高时,疫源地的范围相应较大。(2 分) 2)疫源地消灭的条件 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下述条件:传染源已被移走(住院或死亡)或不再排除病原体(治愈);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未受感染。(2分) )解析:39.何谓干预实验?何谓队列研究?两者有何异同? (分数:5.00)_正确答案:(干预试验是指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后,随

    23、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死亡)情况或健康状况有无差别及差别大小,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 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不同点干预试验是在人为控制的的现场条件下进行观察,队列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在验证病因假设方面,干预试验比队列研究效力更强。干预试验是按照随机分配原则进行分组,队列研究是按照暴露因素进行分组。 )解析:五、应用题(10 分)(总题数:1,分数:10.00)40.一种新的血糖筛检试验在一组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

    24、者中的结果如下: 某血糖筛检试验的筛检试验结果 (分数:10.00)_正确答案:(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5%、(2 分)96.3%、(2分)86.1%、(2 分)95.8%、93.7%。(2 分)结果表明该筛检试验有较高的特异度,能够将 96.3%的非患者辨别开来。而灵敏度则相对较低,仅能将 84.5%的患者识别出来。试验的一致率也比较低。但是该筛检试验有较高的预测值,无论是阳性预测值还是阴性预测值均在 90%以上。 不同意将该试验应用于人群进行糖尿病的筛检。因为试验有 15.5%(184.5%)的漏诊率,而就糖尿病而言,筛检试验阳性者有进一步确诊和治疗的方法,并且能很好的控制疾病的发展。此外,被漏诊的糖尿病患者如没有得到治疗可能发生肾功能衰竭、黑脚病等严重继发性疾病。(2 分) )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哈尔滨医科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