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5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作肠溶型包衣材料的物料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丙烯酸树脂号B.聚乙烯酸酯酞酸酯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丙烯酸树脂号2.下列不作为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的是(分数:2.00)A.天然胶B.蜡类和脂肪类C.纤维素衍生物D.高分子聚合物E.非纤维素多糖类3.医院药学的目的不包括(分数:2.00)A.有效B.安全C.经济D.适当E.合理4.下列不属于医院药事管理内容的是(分数:2.00)A.业务技术管理、质量管理B.业务技术管理
2、、信息管理C.信息管理、法规制度管理D.经济管理、信息管理E.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5.下列药品中,数量点收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在场,逐箱验点到最小包装的是(分数:2.00)A.贵重药品B.特殊药品C.生化药品D.冷藏药品E.血液制品6.麻醉药品的管理必须做到(分数:2.00)A.处方限量、专柜加锁、专用账册、账物相符B.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用账册、账物相符C.每日出账、账物相符D.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册登记、专用账册、专用处方E.严格区分、分别存放、定期检查7.下列为药品一级管理的是(分数:2.00)A.贵重药品B.精神药品C.麻醉药品和毒性药品的原料药D.自费药品E.普通药品8.未经取
3、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分数:2.00)A.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 1 倍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B.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 2 倍以上 5 倍以下的罚款C.处违法收入 50%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D.处 2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E.处 1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9.药品出库必须遵循的原则为(分数:2.00)A.近期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液体先出B.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按批号发药C.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液体先出D.近期先出、外用先出、易变先出、按批号发药E.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先进
4、先出、液体先出、按批号发药10.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为(分数:2.00)A.1 年B.2 年C.3 年D.5 年E.10 年11.“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是指(分数:2.00)A.制剂室负责人、注册地址、配制范围的变更B.制剂室负责人、质检人员、配制品种的变更C.制剂室负责人、注册地址、配制品种的变更D.制剂室负责人、配制地址、配制范围的变更E.制剂室负责人、配制地址、质检人员的变更12.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批准部门是(分数:2.00)A.所在地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所在地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D.所在地市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E.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
5、门13.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是(分数:2.00)A.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B.本单位科研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C.本单位临床、科研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D.本单位科研需要而市场上供应不足的品种E.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供应不足的品种14.以下关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必须严格监测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经发现可疑不良反应,需进行详细记录、调查,按附表要求填写并按规定报告B.药品生产企业应对本企业上市 5 年以内的药品的安全有效问题进行密切追踪,并随时收集所有可疑不
6、良反应病例,按季度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集中报告C.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发现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于 15 个工作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D.防疫药品、普查普治用药品、预防用生物制品出现的不良反应群体或个体病例,于 15 个工作日内向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E.个人发现药品引起的可疑不良反应,应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或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未依照规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当及时
7、通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B.接到通报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C.必要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定点批发企业终止向该医疗机构销售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D.对已经发生滥用,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采取在一定期限内终止生产、经营、使用或者限定其使用范围和用途等措施E.对不再作为药品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撤销其药品批准文号和药品标准,并予以公布16.提供虚假材料取得精神药品生产资格的(分数:2.00)A.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且 1 年内不得提出有关精神药品的申请B.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且 3 年内不得提
8、出有关精神药品的申请C.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且 5 年内不得提出有关精神药品的申请D.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且 10 年内不得提出有关精神药品的申请E.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且 15 年内不得提出有关精神药品的申请17.医疗单位开具的儿科处方用纸颜色为(分数:2.00)A.淡红色B.淡蓝色C.白色D.淡黄色E.淡绿色18.以下关于处方保存期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普通处方保存期限 1 年B.急诊处方保存期限 1 年C.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 2 年D.麻醉药品处方保存期限 3 年E.儿科处方保存期限 2 年19.某药品有效期为“2012.08.”
9、,表示该药品可以使用至(分数:2.00)A.2012 年 8 月 31 日B.2012 年 9 月 31 日C.2012 年 8 月 30 日D.2012 年 7 月 31 日E.2012 年 10 月 31 日20.第一类精神药品缓控释制剂处方量不得超过(分数:2.00)A.1 日用量B.2 日用量C.3 日用量D.5 日用量E.7 日用量21.下列情形,按假药论处的是(分数:2.00)A.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B.不注明或更改生产批号的C.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D.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E.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22.根据处方管理
10、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医师开具处方应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也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开具处方B.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三查七对”C.普通、急诊、儿科处方保存 1 年,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存 2 年,麻醉药品处方保存3 年D.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7 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3 日用量E.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普通处方时,需同时打印出纸质处方,其格式与手写处方一致,打印的纸质处方经签名或者加盖签章后有效23.我国规定,二级和三级医院设置的临床药师不得少于(分数:2.00)A
11、.1 名和 3 名B.都是两名C.3 名和 5 名D.3 名和 4 名E.2 名和 5 名24.以下关于处方书写规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B.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C.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D.西药和中成药应当分别开具处方E.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25.处方正文的内容不包括(分数:2.00)A.药品名称B.规格C.数量D.用法用量E.药品金额26.国家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的依据是(分数:2.00)A.安全性B.有效性C.经济性D.稳定性E.均一性27.急诊处方一
12、般不得超过(分数:2.00)A.1 日用量B.2 日用量C.3 日用量D.4 日用量E.7 日用量28.以下不属于西药毒药品种的是(分数:2.00)A.美沙酮B.三氧化二砷C.升汞D.亚砷酸钾E.士的宁29.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中药饮片包装必须印有或者贴有(分数:2.00)A.中药饮片标识B.批准文号C.标签D.英文名称E.禁忌内容30.医疗机构住院药品调剂室对口服制剂药品实行(分数:2.00)A.隔日剂量调剂配发B.日剂量调剂配发C.单剂量调剂配发D.集中调配供应E.分散调配供应二、B 型题(总题数:6,分数:40.00) A.38 B.79 C.816 D.1316 E
13、.1518(分数:10.00)(1).增溶剂的 HLB 最适范围是(分数:2.00)A.B.C.D.E.(2).去污剂的 HLB 最适范围是(分数:2.00)A.B.C.D.E.(3).O/W 型乳化剂的 HLB 最适范围是(分数:2.00)A.B.C.D.E.(4).W/O 型乳化剂的 HLB 最适范围是(分数:2.00)A.B.C.D.E.(5).湿润剂与铺展剂的 HLB 最适范围是(分数:2.00)A.B.C.D.E. A.明胶 B.乙基纤维素 C.聚乳酸 D.-CD E.枸橼酸(分数:4.00)(1).属于生物可降解性合成高分子囊材的是(分数:2.00)A.B.C.D.E.(2).属于
14、天然高分子囊材的是(分数:2.00)A.B.C.D.E. A.降低介电常数使注射液稳定 B.防止药物水解 C.防止药物氧化 D.防止金属离子的影响 E.防止药物聚合(分数:6.00)(1).巴比妥钠注射液中加入 60%丙二醇的目的是(分数:2.00)A.B.C.D.E.(2).维生素 C 注射液中加入依地酸二钠的目的是(分数:2.00)A.B.C.D.E.(3).青霉素钾制成粉针剂的目的是(分数:2.00)A.B.C.D.E. A.丙二醇 B.氟氯烷烃 C.PVP D.枸橼酸钠 E.PVA(分数:4.00)(1).气雾剂中的抛射剂有(分数:2.00)A.B.C.D.E.(2).气雾剂中的潜溶剂
15、有(分数:2.00)A.B.C.D.E. A.1 日常用量 B.2 日常用量 C.3 日常用量 D.7 日常用量 E.15 日常用量(分数:8.00)(1).哌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分数:2.00)A.B.C.D.E.(2).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分数:2.00)A.B.C.D.E.(3).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分数:2.00)A.B.C.D.E.(4).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第一类精神药品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分数:2.00)A.B.C.
16、D.E. A.按季度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 B.应分析评价后及时报告 C.进行核实,于 3 日内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 D.15 个工作日内报告 E.每季度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报告(分数:8.00)(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对严重或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分数:2.00)A.B.C.D.E.(2).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对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分数:2.00)A.B.C.D.E.(3).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收到严重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分数:2.00)A.B.C.D.E.(4).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收
17、到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分数:2.00)A.B.C.D.E.初级药士相关专业知识-5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下列作肠溶型包衣材料的物料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丙烯酸树脂号B.聚乙烯酸酯酞酸酯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E.丙烯酸树脂号解析: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常用的肠溶型薄膜包衣材料。肠溶型薄膜包衣材料是指胃酸条件下不溶,到肠液环境下才开始溶解的高分子薄膜包衣材料,包括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HPMCP)、聚乙烯酸酯酞酸酯(PVAP)、丙烯酸树脂号、丙烯酸树
18、脂号。所以不包含羟丙基甲基纤维素。2.下列不作为缓、控释制剂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的是(分数:2.00)A.天然胶B.蜡类和脂肪类 C.纤维素衍生物D.高分子聚合物E.非纤维素多糖类解析:解析 亲水凝胶骨架材料:主要是一些亲水性聚合物,可分为四类:天然胶,如海藻酸盐、琼脂、黄原胶、西黄蓍胶等;纤维素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乙基纤维素(HEC)等;非纤维素多糖类,如甲壳素、甲壳胺、脱乙酰壳聚糖(壳聚糖)、卡波姆、半乳糖甘露聚糖等;高分子聚合物,如聚维酮(PVP)、乙烯聚合物、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PVA)等。亲水凝胶骨架材料的特点是遇水
19、或消化液后经水合作用而膨胀,并在释药系统周围形成一层稠厚的凝胶屏障,药物可以通过扩散作用透过凝胶屏障而释放,释放速度因凝胶屏障的作用而延缓,材料的亲水能力是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3.医院药学的目的不包括(分数:2.00)A.有效B.安全C.经济D.适当 E.合理解析:解析 医院药学是以药学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以用药有效、安全、经济、合理为目的,研究并实施以优质的药品用于患者之应用性、综合性分支学科。所以答案为 D。4.下列不属于医院药事管理内容的是(分数:2.00)A.业务技术管理、质量管理B.业务技术管理、信息管理C.信息管理、法规制度管理D.经济管理、信息管理E.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管理
20、 解析:解析 医院药事管理包括了医院药事的组织管理、法规制度管理、业务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信息管理等内容。5.下列药品中,数量点收时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在场,逐箱验点到最小包装的是(分数:2.00)A.贵重药品B.特殊药品 C.生化药品D.冷藏药品E.血液制品解析:解析 数量点收就是根据随货单据或入库通知单所列药品的名称、单位、规格、剂型、厂牌、数量进行核对清点。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必须有两人以上同时在场,逐箱验点到最小包装。所以答案为 B。6.麻醉药品的管理必须做到(分数:2.00)A.处方限量、专柜加锁、专用账册、账物相符B.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用账册、账物相
21、符C.每日出账、账物相符D.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册登记、专用账册、专用处方 E.严格区分、分别存放、定期检查解析:解析 麻醉药品必须按麻醉药品管理条例使用,做到“五专”,即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册登记,专用账册,专用处方,每日每班清点,做到账物相符。所以答案为 D。7.下列为药品一级管理的是(分数:2.00)A.贵重药品B.精神药品C.麻醉药品和毒性药品的原料药 D.自费药品E.普通药品解析:解析 卫生部明确规定,医院对药品的管理要实行“金额管理,重点统计”管理办法。目前,一般医院都对药品实行三级管理。一级管理的范围是麻醉药品和毒性药品的原料药,管理办法是处方要求单独存放,每日清点,必须做到
22、账物相符。所以答案为 C。8.未经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分数:2.00)A.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 1 倍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B.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 2 倍以上 5 倍以下的罚款 C.处违法收入 50%以上 3 倍以下的罚款D.处 2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E.处 1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解析:解析 依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未经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 2 倍以上 5 倍以下的罚款。9.药品出库必须遵循的原则为(分数:2.00)
23、A.近期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液体先出B.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按批号发药 C.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液体先出D.近期先出、外用先出、易变先出、按批号发药E.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先进先出、液体先出、按批号发药解析:解析 我国规定,药品的出库必须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按批号发药原则。10.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为(分数:2.00)A.1 年B.2 年C.3 年D.5 年 E.10 年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为 5 年,期满 6 个月重新提出申请,程序与第一次相同。所以答案为 D。11.“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是指(分数:
24、2.00)A.制剂室负责人、注册地址、配制范围的变更B.制剂室负责人、质检人员、配制品种的变更C.制剂室负责人、注册地址、配制品种的变更D.制剂室负责人、配制地址、配制范围的变更 E.制剂室负责人、配制地址、质检人员的变更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配制制剂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许可事项变更是指制剂室负责人、配制地址、配制范围的变更。12.医疗机构配制制剂的批准部门是(分数:2.00)A.所在地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B.所在地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所在地市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E.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解析:解析 申请配制医疗机构制剂向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
25、社区的市级药品(食品)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报送有关资料和制剂详实。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全部资料后 40 日内组织完成技术审评,符合规定的发给医疗机构制剂临床研究批件。13.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是(分数:2.00)A.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 B.本单位科研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C.本单位临床、科研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D.本单位科研需要而市场上供应不足的品种E.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供应不足的品种解析:解析 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并须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
26、可配制。所以答案为 A。14.以下关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必须严格监测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经发现可疑不良反应,需进行详细记录、调查,按附表要求填写并按规定报告B.药品生产企业应对本企业上市 5 年以内的药品的安全有效问题进行密切追踪,并随时收集所有可疑不良反应病例,按季度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集中报告C.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发现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于 15 个工作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D.防疫药品、普查普治用药品、预防用生物制品出
27、现的不良反应群体或个体病例,于 15 个工作日内向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 E.个人发现药品引起的可疑不良反应,应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或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解析:解析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必须严格监测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经发现可疑不良反应,需进行详细记录、调查,按附表要求填写并按规定报告。药品生产企业应对本企业上市 5 年以内的药品的安全有效问题进行密切追踪,并随时收集所有可疑不良反应病例,按季度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集中报告,对其中严重、罕见或新的药品不良反
28、应病例,须用有效方式快速报告,最迟不超过 15 个工作日。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发现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和在外单位使用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后来本单位就诊的病例,应先经医护人员诊治和处理,并在 15 个工作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个人发现药品引起的可疑不良反应,应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或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而防疫药品、普查普治用药品、预防用生物制品出现的不良反应群体或个体病例,须随时向所在地卫生厅(局)、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并于 10 个工作日内向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
29、所以答案为 D。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未依照规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时,应当及时通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 B.接到通报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C.必要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定点批发企业终止向该医疗机构销售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D.对已经发生滥用,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采取在一定期限内终止生产、经营、使用或者限定其使用范围和用途等措施E.对不再作为药品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撤销其药品批准文号和药品标准,并予以公布解析:解析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0、管理条例第六十条对已经发生滥用,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采取在一定期限内中止生产、经营、使用或者限定其使用范围和用途等措施。对不再作为药品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撤销其药品批准文号和药品标准,并予以公布。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发现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其立即排除或者限期排除;对有证据证明可能流入非法渠道的,应当及时采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在 7 日内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并通报同级公安机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取得印鉴卡的医疗机构未依照规定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
31、药品时,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接到通报的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立即调查处理。必要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定点批发企业中止向该医疗机构销售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所以答案为 A。16.提供虚假材料取得精神药品生产资格的(分数:2.00)A.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且 1 年内不得提出有关精神药品的申请B.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且 3 年内不得提出有关精神药品的申请C.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且 5 年内不得提出有关精神药品的申请 D.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且 10 年内不得提出有关精神药品的申请E.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且 15 年内不得提出有关精神药
32、品的申请解析:解析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提供虚假材料取得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资格的,由原审批部门撤销其已取得的资格且 5 年内不得提出有关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申请。17.医疗单位开具的儿科处方用纸颜色为(分数:2.00)A.淡红色B.淡蓝色C.白色D.淡黄色E.淡绿色 解析:解析 麻醉药品处方为淡红色;儿科处方为淡绿色;急诊处方为淡黄色;普通处方则是白色。18.以下关于处方保存期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普通处方保存期限 1 年B.急诊处方保存期限 1 年C.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 2 年D.麻醉药品处方保存期限 3 年E.儿科处方保存
33、期限 2 年 解析:解析 处方由调剂处方药品的医疗机构妥善保存。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 1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 2 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 年。所以答案为 E。19.某药品有效期为“2012.08.”,表示该药品可以使用至(分数:2.00)A.2012 年 8 月 31 日 B.2012 年 9 月 31 日C.2012 年 8 月 30 日D.2012 年 7 月 31 日E.2012 年 10 月 31 日解析:解析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指出,药品有效期的表示方式有“有效期至年月”、“有效期至,”或者“有效期至年月日”、
34、“有效期至/”。有效期的算法:若有效期标注到日,应当为起算日期对应年月日的前一天,若标注到月,应当为起算月份对应年月的前一个月。所以若标注有效期至 2012.08 表示该药可以用到 2012 年8 月 31 日。20.第一类精神药品缓控释制剂处方量不得超过(分数:2.00)A.1 日用量B.2 日用量C.3 日用量D.5 日用量E.7 日用量 解析:解析 第一类精神药品缓控释制剂处方限量为 7 日用量。21.下列情形,按假药论处的是(分数:2.00)A.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B.不注明或更改生产批号的C.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D.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35、E.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解析:解析 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变质的;被污染的;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题目中其他四项均应按劣药论处,所以答案为 E。22.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医师开具处方应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也可以使用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称开具
36、处方B.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三查七对” C.普通、急诊、儿科处方保存 1 年,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存 2 年,麻醉药品处方保存3 年D.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7 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3 日用量E.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普通处方时,需同时打印出纸质处方,其格式与手写处方一致,打印的纸质处方经签名或者加盖签章后有效解析:解析 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所以答案为 B。23.我国规定,二级和三级医院设置的临床药师不得少于(分数:2.00)A.1
37、 名和 3 名B.都是两名C.3 名和 5 名 D.3 名和 4 名E.2 名和 5 名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三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性质、任务、规模配备适当数量临床药师,三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 5 名,二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 3 名。24.以下关于处方书写规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B.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C.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D.西药和中成药应当分别开具处方 E.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解析:解析 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
38、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所以答案为 D。25.处方正文的内容不包括(分数:2.00)A.药品名称B.规格C.数量D.用法用量E.药品金额 解析:解析 药品金额是处方后记记载的事项。26.国家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的依据是(分数:2.00)A.安全性 B.有效性C.经济性D.稳定性E.均一性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国家依据非处方药品的安全性,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所以答案为 A。27.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分数:2.00)A.1 日用量B.2 日用量C.3 日用量 D.4 日用
39、量E.7 日用量解析:解析 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7 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 3 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所以答案为 C。28.以下不属于西药毒药品种的是(分数:2.00)A.美沙酮 B.三氧化二砷C.升汞D.亚砷酸钾E.士的宁解析:解析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规定了 11 种西药毒性药品,分别为去乙酰毛花苷丙、阿托品、洋地黄毒苷、氢溴酸后马托品、三氧化二砷、毛果芸香碱、升汞、水杨酸毒扁豆碱、亚砷酸钾、氢溴酸东莨菪碱、士的宁。美沙酮为麻醉药品,所以答案为 A。29.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中药饮片
40、包装必须印有或者贴有(分数:2.00)A.中药饮片标识B.批准文号C.标签 D.英文名称E.禁忌内容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中药饮片包装必须印有或者贴有标签,标签必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药品批准文号。所以答案为 C。30.医疗机构住院药品调剂室对口服制剂药品实行(分数:2.00)A.隔日剂量调剂配发B.日剂量调剂配发C.单剂量调剂配发 D.集中调配供应E.分散调配供应解析:解析 医疗机构门、急诊药品调剂室应当实行大窗口或者柜台上发药。住院(病房)药品室对注射剂按日剂量配发,对口服制剂药品实行单剂量调
41、剂配发。肠外营养液、危害药品静脉用药应当实行集中调配供应。二、B 型题(总题数:6,分数:40.00) A.38 B.79 C.816 D.1316 E.1518(分数:10.00)(1).增溶剂的 HLB 最适范围是(分数:2.00)A.B.C.D.E. 解析:(2).去污剂的 HLB 最适范围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O/W 型乳化剂的 HLB 最适范围是(分数:2.00)A.B.C. D.E.解析:(4).W/O 型乳化剂的 HLB 最适范围是(分数:2.00)A. B.C.D.E.解析:(5).湿润剂与铺展剂的 HLB 最适范围是(分数:2.00)A.B.
42、 C.D.E.解析:解析 HLB 值是亲水亲油平衡值,表示亲水亲油性的强弱,但是具体的值是一种人为的界定,根据经验,将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范围限定在 040。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与其应用性质有密切关系,HLB值在 13 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做消泡剂;HLB 值在 38 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做水/油乳化剂;HLB 值在79 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做润湿剂与铺展剂;HLB 值在 816 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做油/水乳化剂;HLB值在 1316 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做去污剂;HLB 值在 1518 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做增溶剂。 A.明胶 B.乙基纤维素 C.聚乳酸 D.-CD E.枸橼酸(分数:4.00
43、)(1).属于生物可降解性合成高分子囊材的是(分数:2.00)A.B.C. D.E.解析:(2).属于天然高分子囊材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微囊常用的囊材。聚乳酸为生物可降解性合成高分子囊材,明胶为天然高分子囊材。 A.降低介电常数使注射液稳定 B.防止药物水解 C.防止药物氧化 D.防止金属离子的影响 E.防止药物聚合(分数:6.00)(1).巴比妥钠注射液中加入 60%丙二醇的目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维生素 C 注射液中加入依地酸二钠的目的是(分数:2.00)A.B.C.D. E.解析:(3).青霉素钾制成粉针
44、剂的目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药物制剂的稳定化方法。在处方中采用介电常数低的溶剂将低药物分解的速度,故巴比妥钠注射液用介电常数低的溶剂,例如丙二醇(60%)可使注射液稳定性提高;维生素 C 注射液中加入依地酸二钠就可以避免金属离子对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提高维生素 C 注射液的稳定性;青霉素钾制成注射用灭菌粉针剂就是为防止青霉素钾在水溶液中的水解,提高稳定性。 A.丙二醇 B.氟氯烷烃 C.PVP D.枸橼酸钠 E.PVA(分数:4.00)(1).气雾剂中的抛射剂有(分数:2.00)A.B. C.D.E.解析:(2).气雾剂中的潜溶剂有(分数:2.00
45、)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气雾剂的常用抛射剂、附加剂。抛射剂一般分为氟氯烷烃、碳氢化合物及压缩气体三类,丙二醇为气雾剂的潜溶剂。 A.1 日常用量 B.2 日常用量 C.3 日常用量 D.7 日常用量 E.15 日常用量(分数:8.00)(1).哌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分数:2.00)A.B.C.D.E. 解析:(2).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分数:2.00)A.B.C.D. E.解析:(3).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分数:2.00)A.B.C. D.E.解析:(4
46、).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第一类精神药品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哌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15 日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7 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3 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15 日常用量,其他剂型不得超过 7 日常用量。 A.按季度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 B.
47、应分析评价后及时报告 C.进行核实,于 3 日内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 D.15 个工作日内报告 E.每季度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报告(分数:8.00)(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对严重或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分数:2.00)A.B. C.D.E.解析:(2).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对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分数:2.00)A.B.C.D.E. 解析:(3).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收到严重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分数:2.00)A.B.C. D.E.解析:(4).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收到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规定,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须及时对严重、罕见或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调查核实或组织药品不良反应专家咨询委员会进行分析、评价,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统计资料形式按季度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收到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须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关联性评价意见,于 72 小时内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同时抄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厅(局)。其他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按季度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集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