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药士基础知识-5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临床诊疗行为中的基本道德原则不包括(分数:2.00)A.及时原则与准确原则B.平等原则C.择优原则D.知情同意原则E.保密原则2.葡萄糖在小肠黏膜的吸收为(分数:2.00)A.胞吞B.单纯扩散C.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D.经通道膜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E.主动转运3.细胞具有兴奋性的基础为 A.膜内、外 Na+、K +的浓度差 B.膜内、外 Na+的浓度差 C.膜内、外 K+的浓度差 D.膜内、外 Ca2+、K +的浓度差 E.膜内、外 Na+、Ca 2+的浓度差(分数:
2、2.00)A.B.C.D.E.4.细胞运输 O 2 的功能,主要靠何种物质实现的(分数:2.00)A.血红蛋白B.血色素C.球蛋白D.白蛋白E铁5.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分数:2.00)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6.左心室容积下降速度最快是在(分数:2.00)A.等容收缩期B.等容舒张期C.快速充盈期D.减慢射血期E.快速射血期7.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分数:2.00)A.脊髓B.大脑皮质C.下丘脑D.中脑E.延髓8.下列关于肺换气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肺泡中 O2 分压低于静脉血B.静脉血流经肺泡时,血液中 O2 向肺泡扩散C.肺泡中 CO2
3、 分压高于静脉血D.静脉血流经肺泡时,肺泡中 CO2 向血液扩散E.气体交换的结果是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9.能消化三大营养物质成分的消化液为(分数:2.00)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E.小肠液10.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分数:2.00)A.入球动脉压B.出球动脉压C.有效滤过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11.当神经冲动传导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分数:2.00)A.去极化B.极化C.超极化D.复极化E.后点位12.下列不属于激素作用的方式的是(分数:2.00)A.远距分泌B.近距分泌C.旁分泌D.自分泌E.神经分泌13.下列属于碱性氨基酸的一组是(分数:2.00
4、)A.天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B.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C.天冬氨酸、谷氨酸D.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E.色氨酸、丝氨酸、苏氨酸14.在酶分子表面由必需基团组成的与酶活性有关的一个区域称为(分数:2.00)A.结合域B.手性中心C.酶的活性中心D.变构调节中心E.化学修饰中心15.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分数:2.00)A.240nmB.260nmC.280nmD.300nmE.320nm16.某蛋白质的等电点为 7.5,在 pH6.0 的条件下进行电泳,它的泳动方向是(分数:2.00)A.在原点不动B.向正极移动C.向负极移动D.先向正极移动后向负极移动E.无法预测17.某双链 DNA
5、中已知一条链中 A=28%,C=22%,其互补链的碱基组成是(分数:2.00)A.T 和 C 46%B.A 和 G 54%C.A 和 G 46%D.T 和 C 60%E.T 和 C 50%18.关于 tRNA 的二级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倒 L 型B.三叶草型C.有二氢尿嘧啶环,含有稀有碱基 DHUD.反密码环上有反密码子E.氨基酸臂19.下列关于酶特性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分数:2.00)A.催化效率高B.专一性强C.作用条件温和D.酶的稳定性强E.酶的活性易受调节20.下列有关糖有氧氧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糖有氧氧化的产物有 CO2B.糖有氧氧化
6、可抑制糖酵解C.糖有氧氧化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D.三羧酸循环是在糖有氧氧化时三大营养素相互转变的途径E.糖有氧氧化的产物有 H2O21.糖酵解的关键酶是(分数:2.00)A.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B.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C.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2、己糖激酶D.丙酮酸激酶、6-磷酸葡萄糖激酶-1、己糖激酶E.6-磷酸果糖激酶-2、已糖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22.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分数:2.00)A.HMGCoA 合成酶B.HMGCoA 裂解酶C.HMGCoA 还原酶D.乙酰 CoA 脱氢酶E.硫激酶23.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
7、方式是(分数:2.00)A.氧化脱氨基作用B.联合脱氨基作用C.转氨基作用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E.脱水脱氨基作用24.尿素的合成部位是(分数:2.00)A肝B肺C脾D肾E.膀胱25.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的终产物是(分数:2.00)A.尿素B.肌酸C.肌酸酐D.尿酸E.-丙氨酸26.真菌的最适宜的温度是(分数:2.00)A.49B.1015C.1621D.2228E.293627.属于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分数:2.00)A.类风湿性关节炎B.新生儿溶血症C.皮肤过敏反应D.血清过敏症E.接触性皮炎28.可经垂直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的病毒(分数:2.00)A.麻疹病毒B.风疹病毒C.流感病毒D.乙脑
8、病毒E.甲肝病毒29.在环境适宜时能发育成细菌繁殖体的是(分数:2.00)A.病毒B.螺旋体C.细胞壁D.芽孢E.荚膜30.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措施是(分数:2.00)A.少量多次使用抗生素B.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C.大剂量使用抗生素D.依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E.多种抗生素长期联合使用3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分数:2.00)A.核心B.衣壳C.包膜D.核衣壳E.刺突32.具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微生物是(分数:2.00)A.立克次体B.螺旋体C.衣原体D.支原体E.病毒33.有关乙型肝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核酸是 RNAB.主要经粪-口传播C.与肝癌无任何关系D.
9、抗-HBs 保护作用不强E.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34.有效成分是指(分数:2.00)A.需要提取的成分B.含量高的化学成分C.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治疗作用的成分D.主要成分E.可以提取的含量最高的成分35.下列专属检识二氢黄酮的试剂是(分数:2.00)A.四氢硼钠B.三氯化铝C.二氯化锶D.锆-枸橼酸E.盐酸-镁粉36.香豆素的基本母核是(分数:2.00)A.苯骈 -吡喃酮B.反式邻羟基桂皮酸C.苯骈 -吡喃酮D.对羟基桂皮酸E.顺式邻羟基桂皮酸37.常用于香豆素的检识方法有(分数:2.00)A.异羟酸肟铁反应B.碱液呈色反应C.锆盐-枸橼酸反应D.醋酸镁反应E.盐酸镁粉反应38.蒽醌类衍
10、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分数:2.00)A.含两个以上 -OH含-COOH含一个 -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B.含-CO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C.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含-COOHD.含-COOH含一个 -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E.含-COOH含一个 -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含两个以上 -OH39.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分数:2.00)A.酸提碱沉B.碱提酸沉C.沸水提取D.乙醇提取E.甲醇提取40.下列类型化合物中,大多具有芳香气味
11、的是(分数:2.00)A.甾体皂苷元B.三萜皂苷元C.香豆素苷元D.蒽醌苷元E.黄酮苷元41.属于倍半萜类的抗疟药为(分数:2.00)A.磷酸伯氨喹B.乙胺嘧啶C.磷酸氯喹D.青蒿素E.奎宁42.能发生 Keller-Kiliani 反应的为(分数:2.00)A.甾体B.黄酮C.萜类D.香豆素E.毛花苷丙43.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介质通常是(分数:2.00)A.酸性水溶液B.碱性水溶液C.中性水溶液D.盐水溶液E.醇水溶液44.下列药物哪一个属于全身麻醉药中的静脉麻醉药(分数:2.00)A.氟烷B.羟丁酸钠C.乙醚D.盐酸利多卡因E.盐酸布比卡因45.下列关于盐酸普鲁卡因的性质述说正确的是(分
12、数:2.00)A.不易被水解B.有重氮化-偶合反应C.水溶液显碱性D.对光不敏感,不需避光保存E.pH7-9 时本品水溶液最稳定46.可与吡啶-硫酸铜试液作用显绿色的药物是(分数:2.00)A.苯巴比妥B.硫喷妥钠C.苯妥英钠D.舒必利E.氯丙嗪47.关于氯丙嗪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氯丙嗪结构稳定,不易被氧化B.本品结构中有噻唑母核C.在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中加入维生素 BD.本品与三氯化铁反应显棕黑色E.盐酸氯丙嗪在空气或日光中放置,渐变为红棕色48.吗啡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毒性代谢物为(分数:2.00)A.双吗啡B.去甲吗啡C.哌替啶D.阿扑吗啡E.去甲哌替啶49.下列不能用于解救有
13、机磷中毒的药物是(分数:2.00)A.氯解磷定B.碘解磷定C.硫酸阿托品D.氢溴酸东莨菪碱E.氯唑沙宗50.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不能用高压灭菌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水解B.氧化C.异构化D.聚合E.脱水初级药士基础知识-5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 型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临床诊疗行为中的基本道德原则不包括(分数:2.00)A.及时原则与准确原则B.平等原则 C.择优原则D.知情同意原则E.保密原则解析:解析 医务工作者在临床诊疗行为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包括:及时原则;准确原则;择优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保密原则。而医患关系的
14、道德调节原则有:尊重科学、相互协作原则;平等原则。故答案选 B。2.葡萄糖在小肠黏膜的吸收为(分数:2.00)A.胞吞B.单纯扩散C.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D.经通道膜蛋白介导的易化扩散E.主动转运 解析:解析 葡萄糖在小肠黏膜的吸收是 Na + -葡萄糖同向转运,主要是利用膜两侧 Na + 浓度梯度完成跨膜转运,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3.细胞具有兴奋性的基础为 A.膜内、外 Na+、K +的浓度差 B.膜内、外 Na+的浓度差 C.膜内、外 K+的浓度差 D.膜内、外 Ca2+、K +的浓度差 E.膜内、外 Na+、Ca 2+的浓度差(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膜内、外
15、Na + 、K + 的浓度差是细胞具有兴奋性的基础。4.细胞运输 O 2 的功能,主要靠何种物质实现的(分数:2.00)A.血红蛋白 B.血色素C.球蛋白D.白蛋白E铁解析:解析 红细胞运输 O 2 的功能是主要靠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实现的。5.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分数:2.00)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 D.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解析:解析 生理性止血首先表现为受损血管局部及附近的小血管收缩,使局部血流减少。引起血管收缩的原因有:损伤性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血管壁的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 5-羟色胺、TXA2 等收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
16、的形成,是指血管局部受损红细胞释放的 ADP 及局部凝血过程中生成的凝血酶均可使血小板活化而释放内源性 ADP 及TXA2,促使血小板发生不可逆的聚集,黏着在已黏附固定于内皮下胶原上的血小板上,将伤口堵塞,达到初步止血。血管受损也会启动凝血系统,在局部迅速发生血液凝固,使血浆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形成血凝块,达到永久性止血。6.左心室容积下降速度最快是在(分数:2.00)A.等容收缩期B.等容舒张期C.快速充盈期D.减慢射血期E.快速射血期 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心动周期的概念。在等容收缩期末,由于室内压不断升高,当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射入主动脉,
17、进入射血期。在射血早期,由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较多,血流速度快,心室容积明显缩小,这段时期称为快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过后进入减慢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和主动脉压下降较缓慢。7.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分数:2.00)A.脊髓B.大脑皮质C.下丘脑 D.中脑E.延髓解析:解析 早期研究认为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视交叉后方的下丘脑较靠前侧的区域主要是促进散热,较靠后侧的区域主要是促进产热。8.下列关于肺换气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肺泡中 O2 分压低于静脉血B.静脉血流经肺泡时,血液中 O2 向肺泡扩散C.肺泡中 CO2 分压高于静脉血D.静脉血流经肺泡时,肺泡中 CO2
18、向血液扩散E.气体交换的结果是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解析:解析 肺换气是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换气时,混合静脉血流经肺毛细血管时,血液 PO 2 比肺泡气 PO 2 低,肺泡气中的 O 2 便在分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呼吸膜向血液净扩散;混合静脉血中的 PCO 2 大于肺泡中 PCO 2 ,所以 CO 2 向肺泡中扩散。肺换气的结果是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故答案选 E。9.能消化三大营养物质成分的消化液为(分数:2.00)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 E.小肠液解析:解析 胰液中含有三大营养物质消化酶,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能力最强和最重要的。10.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分数:2.00)
19、A.入球动脉压B.出球动脉压C.有效滤过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滤过的动力。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内压)。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在不断生成原尿的同时,血液中血浆蛋白浓度也逐渐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随之升高,有效滤过压逐渐下降。当有效滤过压下降到零,滤过停止。11.当神经冲动传导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分数:2.00)A.去极化 B.极化C.超极化D.复极化E.后点位解析:解析 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引起电压门控 Ca 2+ 通道开放,细胞外液中的 Ca 2+ 进入突触
20、前膜内。12.下列不属于激素作用的方式的是(分数:2.00)A.远距分泌B.近距分泌 C.旁分泌D.自分泌E.神经分泌解析:解析 激素的作用方式包括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四类。13.下列属于碱性氨基酸的一组是(分数:2.00)A.天冬氨酸、赖氨酸、精氨酸B.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C.天冬氨酸、谷氨酸D.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 E.色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 20 种天然氨基酸的分类。非极性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 7 种;极性中性氨基酸:色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 8 种;酸性氨基
21、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14.在酶分子表面由必需基团组成的与酶活性有关的一个区域称为(分数:2.00)A.结合域B.手性中心C.酶的活性中心 D.变构调节中心E.化学修饰中心解析:解析 酶分子中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结合,并将其转变为产物,该区域称酶的活性中心。15.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分数:2.00)A.240nmB.260nmC.280nm D.300nmE.320nm解析:解析 蛋白质中含有苯丙氨酸、色氨酸以及酪氨酸,它们都有共轭体系如苯环、吲哚环以及苯酚环,在紫外的 280nm 波长处有特征性的最大吸收
22、。所以答案为 C。16.某蛋白质的等电点为 7.5,在 pH6.0 的条件下进行电泳,它的泳动方向是(分数:2.00)A.在原点不动B.向正极移动C.向负极移动 D.先向正极移动后向负极移动E.无法预测解析:解析 在 pH6.0 的条件下,pI 为 7.5 的蛋白质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所以答案为 C。17.某双链 DNA 中已知一条链中 A=28%,C=22%,其互补链的碱基组成是(分数:2.00)A.T 和 C 46%B.A 和 G 54%C.A 和 G 46%D.T 和 C 60%E.T 和 C 50% 解析:解析 DNA 的碱基组成有严格规律,即按 mol 量计算,A=T、C=G。因此
23、,如此 DNA 分子 A=28%,则互补 T=28%,同样如 G=22%,则互补链 C=22%,T+C=50%。所以答案为 E。18.关于 tRNA 的二级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倒 L 型 B.三叶草型C.有二氢尿嘧啶环,含有稀有碱基 DHUD.反密码环上有反密码子E.氨基酸臂解析: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 tRNA 的二级结构特点。tRNA 的二级结构特点是整体上呈三叶草型,含有反密码环:环上含有反密码子;含有二氢尿嘧啶环:含有稀有碱基二氢尿嘧啶(DHU);氨基酸臂及可变环。tRNA 的三级结构是倒 L 型。19.下列关于酶特性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分数:2.00)A.催化效率高
24、B.专一性强C.作用条件温和D.酶的稳定性强 E.酶的活性易受调节解析:解析 酶促反应的特点有:高效性、专一性、可调节性。所以答案为 D。20.下列有关糖有氧氧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糖有氧氧化的产物有 CO2B.糖有氧氧化可抑制糖酵解C.糖有氧氧化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D.三羧酸循环是在糖有氧氧化时三大营养素相互转变的途径 E.糖有氧氧化的产物有 H2O解析:解析 糖有氧氧化是指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为 CO 2 和 H 2 O 的反应过程。三羧酸循环是糖有氧氧化反应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因此,在糖有氧氧化时就不涉及三大营养素的相互转变问题。所以答案为 D。21.糖
25、酵解的关键酶是(分数:2.00)A.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 B.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C.丙酮酸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2、己糖激酶D.丙酮酸激酶、6-磷酸葡萄糖激酶-1、己糖激酶E.6-磷酸果糖激酶-2、已糖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糖酵解的关键酶。糖酵解的关键酶有 3 个是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和 6-磷酸果糖激酶-1。所以答案为 A。22.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分数:2.00)A.HMGCoA 合成酶B.HMGCoA 裂解酶C.HMGCoA 还原酶 D.乙酰 CoA 脱氢酶E.硫激酶解析:解析 HMCCoA 还原酶是胆固醇生物
26、合成的限速酶。所以答案为 C。23.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方式是(分数:2.00)A.氧化脱氨基作用B.联合脱氨基作用 C.转氨基作用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E.脱水脱氨基作用解析:解析 联合脱氨基作用是体内主要的脱氨基方式。所以答案为 B。24.尿素的合成部位是(分数:2.00)A肝 B肺C脾D肾E.膀胱解析:解析 尿素在肝细胞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使有毒的氨合成无毒的尿素,随尿液排出体外。故尿素的合成部位是肝脏。答案选 A。25.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的终产物是(分数:2.00)A.尿素B.肌酸C.肌酸酐D.尿酸 E.-丙氨酸解析:解析 尿酸是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AMP 生成次黄嘌呤后,后
27、者在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氧化成黄嘌呤,最后生成尿酸;GMP 生成鸟嘌呤,后者转变成黄嘌呤,最后也生成尿酸。所以答案为 D。26.真菌的最适宜的温度是(分数:2.00)A.49B.1015C.1621D.2228 E.2936解析:解析 真菌的培养:真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成分简单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真菌的温度为2228,最适 pH 为 4.06.0。27.属于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分数:2.00)A.类风湿性关节炎B.新生儿溶血症 C.皮肤过敏反应D.血清过敏症E.接触性皮炎解析:解析 临床常见的型变态反应有: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呼吸道变态反应、消化道变态反应和皮肤变态反应;型变态
28、反应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药物过敏性白细胞减少症,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特殊的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有:血清病、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型变态反应有:移植排斥反应、接触性皮炎等。28.可经垂直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的病毒(分数:2.00)A.麻疹病毒B.风疹病毒 C.流感病毒D.乙脑病毒E.甲肝病毒解析:解析 人是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风疹,儿童易感,主要症状为发热、麻疹样皮疹,耳后和枕下淋巴结肿大,成人感染则症状较重,还可出现关节炎等。若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垂直传播,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29.在环境适宜时能发育成细菌繁殖体的
29、是(分数:2.00)A.病毒B.螺旋体C.细胞壁D.芽孢 E.荚膜解析:解析 芽孢: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的小体称为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状态。细菌形成芽孢后失去繁殖能力。芽孢带有完整的核质、酶系统和合成菌体组分的结构,能保存细菌全部生命活动的物质,不直接引起疾病。当环境适宜时,芽孢又能发育成细菌的繁殖体。繁殖体大量繁殖而致病。一个细菌只能形成一个芽孢,一个芽孢只能形成一个繁殖体。芽孢的大小、形状和在菌体内的位置随菌种而异,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芽孢对外界抵抗力强,在自然界可存在几年或几十年。其原因与其结构有关。30.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的主
30、要措施是(分数:2.00)A.少量多次使用抗生素B.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C.大剂量使用抗生素D.依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E.多种抗生素长期联合使用解析:解析 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主要预防措施是依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3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分数:2.00)A.核心B.衣壳C.包膜D.核衣壳 E.刺突解析:解析 最简单的病毒中心是核酸,外面包被着一层有规律地排列的蛋白亚单位,称为衣壳。构成衣壳的形态亚单位称为壳粒,由核酸和衣壳蛋白所构成的粒子称为核壳。32.具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微生物是(分数:2.00)A.立克次体B.螺旋体C.衣原体 D.支原体E.病毒解析:解
31、析 衣原体是一类体积微小、专性活细胞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33.有关乙型肝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核酸是 RNAB.主要经粪-口传播C.与肝癌无任何关系D.抗-HBs 保护作用不强E.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解析:解析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 DNA 病毒科,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主要的传播途径有经血液、性接触、母婴和日常生活接触等。部分肝炎患者可演变成肝硬化或肝癌。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乙肝疫苗。故答案选 E。34.有效成分是指(分数:2.00)A.需要提取的成分B.含量高的化学成分C.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治疗作用的成分 D.主要成分E.可以提取的含量最高
32、的成分解析:解析 有效成分是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起治疗作用,可以用分子式和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物理常数(如熔点、沸点、溶解度、旋光度等)的单体化合物。35.下列专属检识二氢黄酮的试剂是(分数:2.00)A.四氢硼钠 B.三氯化铝C.二氯化锶D.锆-枸橼酸E.盐酸-镁粉解析:解析 四氢硼钠是对二轻黄铜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产生红至紫色,与其他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可与之区别。36.香豆素的基本母核是(分数:2.00)A.苯骈 -吡喃酮 B.反式邻羟基桂皮酸C.苯骈 -吡喃酮D.对羟基桂皮酸E.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解析:解析 香豆素的基本母核为苯骈 -吡喃酮,环上常有
33、羟基、烷氧基、苯基、异戊烯基等取代基,且 90%以上的香豆素 7-位有羟基或醚基。37.常用于香豆素的检识方法有(分数:2.00)A.异羟酸肟铁反应 B.碱液呈色反应C.锆盐-枸橼酸反应D.醋酸镁反应E.盐酸镁粉反应解析:解析 常用于香豆素的检识方法有:异羟肟酸铁反应、三氯化铁反应、Gibb 反应、Emerson 反应。38.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分数:2.00)A.含两个以上 -OH含-COOH含一个 -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B.含-CO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 C.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34、 -OH含-COOHD.含-COOH含一个 -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E.含-COOH含一个 -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含两个以上 -OH解析:解析 葱醌类衍生物酸性强弱的排列顺序为:含-CO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含两个以上 -OH含一个 -OH。39.黄酮苷类化合物不能采用的提取方法是(分数:2.00)A.酸提碱沉 B.碱提酸沉C.沸水提取D.乙醇提取E.甲醇提取解析:解析 酸提碱沉法多用于生物碱的提取分离。40.下列类型化合物中,大多具有芳香气味的是(分数:2.00)A.甾体皂苷元B.三萜皂苷元C.香豆素苷元 D.蒽醌苷元E.黄酮苷元
35、解析:解析 大多数天然游离香豆素多为结晶,大多有香味。分子量小者有挥发性或升华性,能随水蒸气蒸馏。41.属于倍半萜类的抗疟药为(分数:2.00)A.磷酸伯氨喹B.乙胺嘧啶C.磷酸氯喹D.青蒿素 E.奎宁解析:解析 青蒿素是具有过氧结构的倍半萜内酯,具有抗恶性疟疾的作用。42.能发生 Keller-Kiliani 反应的为(分数:2.00)A.甾体B.黄酮C.萜类D.香豆素E.毛花苷丙 解析:解析 此反应为 -去氧糖的显色反应,毛花苷丙中的 D-洋地黄毒糖属于 -去氧糖。43.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的介质通常是(分数:2.00)A.酸性水溶液 B.碱性水溶液C.中性水溶液D.盐水溶液E.醇水溶液解析
36、:解析 生物碱沉淀反应是在酸水中进行。44.下列药物哪一个属于全身麻醉药中的静脉麻醉药(分数:2.00)A.氟烷B.羟丁酸钠 C.乙醚D.盐酸利多卡因E.盐酸布比卡因解析:解析 氟烷和乙醚为吸入性全身麻醉药,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为局部麻醉药,羟丁酸钠为静脉麻醉药,故正确答案为 B。45.下列关于盐酸普鲁卡因的性质述说正确的是(分数:2.00)A.不易被水解B.有重氮化-偶合反应 C.水溶液显碱性D.对光不敏感,不需避光保存E.pH7-9 时本品水溶液最稳定解析:解析 盐酸普鲁卡因分子中含有酯键,易被水解,水解后生成对氨基苯甲酸和二乙氨基乙醇,本品中含有芳伯胺基故能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本
37、品化学名为 4-氨基苯甲酸-2-(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又名奴佛卡因,水溶液为酸性,C 项错误;本品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对光敏感易被氧化变色,故需避光保存;本品最稳定 pH 在 3-3.5。所以本题答案选 B。46.可与吡啶-硫酸铜试液作用显绿色的药物是(分数:2.00)A.苯巴比妥B.硫喷妥钠 C.苯妥英钠D.舒必利E.氯丙嗪解析:解析 巴比妥类药物可与吡啶和硫酸铜试液作用,生成紫蓝色的络合物。吡啶硫酸铜试液可与含硫的巴比妥显绿色。所以答案为 B。47.关于氯丙嗪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氯丙嗪结构稳定,不易被氧化B.本品结构中有噻唑母核C.在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中加入维生素 BD.本品
38、与三氯化铁反应显棕黑色E.盐酸氯丙嗪在空气或日光中放置,渐变为红棕色 解析:解析 氯丙嗪具有吩噻嗪环,在空气和日光中放置,易被氧化生成红色的醌型化合物和亚砜化合物而失效。故本品注射液中常加入对氢醌、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抗氧化剂,并充氮气,且不能高压灭菌,以防止氧化变质。48.吗啡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毒性代谢物为(分数:2.00)A.双吗啡 B.去甲吗啡C.哌替啶D.阿扑吗啡E.去甲哌替啶解析:解析 吗啡在光照条件下氧化生成伪吗啡和 N-氧化吗啡,伪吗啡又称双吗啡,毒性较大。所以答案为 A。49.下列不能用于解救有机磷中毒的药物是(分数:2.00)A.氯解磷定B.碘解磷定C.硫酸阿托品D.氢溴酸东莨菪碱E.氯唑沙宗 解析:解析 氯唑沙宗属于中枢性肌肉松弛药,通过阻滞中枢内中间神经元的冲动传递,使骨骼肌松弛,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骨骼肌疾病和肌肉痉挛疼痛。所以答案为 E。50.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不能用高压灭菌的主要原因是(分数:2.00)A.水解B.氧化 C.异构化D.聚合E.脱水解析: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肾上腺素的结构和性质,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儿茶酚结构,易被氧化,所以不能用高压灭菌法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