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级药士基础知识-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38,分数:76.00)1.下面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膜的基架为脂质双层,其间镶嵌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B.其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 C.水溶性高的物质可自由通过 D.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 E.膜上脂质分子的亲水端朝向膜的内、外表面(分数:2.00)A.B.C.D.E.2.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 A.7%8% B.15% C.20% D.25% E.30%(分数:2.00)A.B.C.D.E.3.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 0期去极的离子基础是 A.K+外流 B.Na
2、+内流 C.K+内流 D.Ca2+外流 E.Ca2+内流(分数:2.00)A.B.C.D.E.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3期复极是由于 A.Na+内流 B.Cl-内流 C.K+外流 D.Ca2+内流 E.K+内流(分数:2.00)A.B.C.D.E.5.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呼吸肌的舒缩 B.肺回缩力 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D.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E.大气压与肺回缩力之差(分数:2.00)A.B.C.D.E.6.参与构成胃黏膜保护屏障的主要离子是ANa +BCa 2+CH +D (分数:2.00)A.B.C.D.E.7.下面关于胃内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胃蛋白酶原在 pH5 的环境中被
3、激活为胃蛋白酶,后者最适 pH为 23 B.胃的蠕动始于胃的中部,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 C.活化的胃蛋白酶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淀粉,生成糊精和麦芽糖 D.内因子与食物中的维生素 B12结合吸收 E.胃酸进入小肠促进胰液和胆汁分泌(分数:2.00)A.B.C.D.E.8.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A.入球动脉压 B.出球动脉压 C.有效滤过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分数:2.00)A.B.C.D.E.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局部电位 D.静息电位 E.后电位(分数:2.00)A.B.C.D.E.10.对脑和长骨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性
4、激素 C.降钙素 D.促甲状腺激素 E.甲状腺激素(分数:2.00)A.B.C.D.E.1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二硫键 B.肽键 C.离子键 D.氢键 E.疏水键(分数:2.00)A.B.C.D.E.12.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是 A.含有大量的碳 B.含氮量平均为 16% C.含少量的硫 D.含氧量为 19%24% E.含有少量金属离子(分数:2.00)A.B.C.D.E.13.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连接的方式是 A.2,3-磷酸二酯键 B.5,3-磷酸二酯键 C.3,5-磷酸二酯键 D.1,3-磷酸二酯键 E.1,5-磷酸二酯键(分数:2.00)A.B.C.D.E.14.DNA
5、变性主要是下列哪种键断裂 A.碱基间氢键 B.磷酸二酯键 C.链中疏水键 D.核苷酸的糖苷键 E.离子键(分数:2.00)A.B.C.D.E.15.酶原没有活性是因为 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整 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酶原的本质是核酸 D.缺少辅酶或辅基 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分数:2.00)A.B.C.D.E.16.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是因为肌肉组织中不含 A.磷酸化酶 B.己糖激酶 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丙酮酸激酶(分数:2.00)A.B.C.D.E.17.酮体合成的限速酶是 A.HMG-CoA合成酶 B.乙酰 CoA羧化酶 C.脂肪酸合成酶系
6、 D.HMG-CoA还原酶 E.丙二酰单酰辅酶 A(分数:2.00)A.B.C.D.E.18.下列哪种物质不是胆固醇转变的 A.胆汁酸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维生素 D3 D.肾上腺素 E.性激素(分数:2.00)A.B.C.D.E.19.某人摄取 60g蛋白质,其中 5g未被消化,经过 24小时后从尿中排出 10g氮,他处于 A.总氮平衡 B.负氮平衡 C.正氮平衡 D.必须明确年龄而后判断 E.必须明确性别而后判断(分数:2.00)A.B.C.D.E.20.体内氨储存及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谷氨酸 B.酪氨酸 C.谷氨酰胺 D.谷胱甘肽 E.天冬酰胺(分数:2.00)A.B.C.D.E.
7、21.下列描述微生物的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分数:2.00)A.B.C.D.E.22.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遗传物质是 A.质粒 B.性菌毛 C.异染颗粒 D.细菌的核蛋白体 E.毒性噬菌体(分数:2.00)A.B.C.D.E.23.乙醇消毒最适宜的浓度应是 A.20% B.25% C.50% D.75% E.90%(分数:2.00)A.B.C.D.E.24.下述微生物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是 A.细菌 B.病毒 C.放线菌 D.衣原体 E.支原体(分数:2.00)A.B.C.D.E.25.可经垂直感染
8、导致胎儿畸形的病毒 A.麻疹病毒 B.风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乙脑病毒 E.甲肝病毒(分数:2.00)A.B.C.D.E.26.下列呈高度多形态性的微生物是 A.真菌 B.螺旋体 C.支原体 D.衣原体 E.立克次体(分数:2.00)A.B.C.D.E.27.下列不属于生物制品的是 A.卡介苗 B.链霉素 C.乙肝疫苗 D.转移因子 E.白喉类毒素(分数:2.00)A.B.C.D.E.28.引起皮肤烫伤样综合征的微生物是 A.肺炎链球菌 B.沙眼衣原体 C.产气荚膜梭菌 D.回归热螺旋体 E.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数:2.00)A.B.C.D.E.29.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弱的是 A.石油醚 B.
9、三氯甲烷 C.丙酮 D.醋酸乙酯 E.苯(分数:2.00)A.B.C.D.E.30.下列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A.酮基 B.酚羟基 C.甲氧基 D.酯基 E.醛基(分数:2.00)A.B.C.D.E.31.最难水解的苷类是 A.碳苷 B.硫苷 C.氮苷 D.酚苷 E.醇苷(分数:2.00)A.B.C.D.E.32.茵陈中具有利胆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桂皮酸 B.奎宁酸 C.阿魏酸 D.绿原酸 E.咖啡酸(分数:2.00)A.B.C.D.E.33.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之一是 A.大黄酸 B.大黄素 C.大黄酚 D.番泻苷 A E.大黄素-8-葡萄糖苷(分数:2.00)A.B.C.D.E.34.下列
10、检识黄酮的首选试剂是 A.四氢硼钠反应 B.三氯化铝反应 C.二氯化锶反应 D.锆-枸橼酸反应 E.盐酸-镁粉反应(分数:2.00)A.B.C.D.E.35.薄荷油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龙脑 B.樟脑 C.薄荷醇 D.梓醇 E.茴香醇(分数:2.00)A.B.C.D.E.36.属于甾体皂苷类结构的是 A.四环三萜 B.五环三萜 C.螺甾烷醇型 D.强心甾烷型 E.达玛烷型(分数:2.00)A.B.C.D.E.37.具有强心作用的化合物是 A.异羟基洋地黄毒苷 B.薯蓣皂苷 C.贝母碱 D.甘草酸 E.儿茶素(分数:2.00)A.B.C.D.E.38.具有止痛作用的生物碱是 A.吗啡 B.秋水仙
11、碱 C.苦参碱 D.麻黄碱 E.小檗碱(分数:2.00)A.B.C.D.E.二、B/B(总题数:4,分数:24.00) A.败血症 B.毒血症 C.菌血症 D.脓毒血症 E.菌群失调症(分数:4.00)(1).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可引起(分数:2.00)A.B.C.D.E.(2).病菌不侵入血流,其产生的毒素入血可引起(分数:2.00)A.B.C.D.E. A.酰胺类生物碱 B.有机胺类生物碱 C.异喹啉类生物碱 D.莨菪烷类生物碱 E.喹啉类生物碱(分数:6.00)(1).麻黄碱的结构属于(分数:2.00)A.B.C.D.E.(2).阿托品的结构属于(分数:2.00)A.B.C.D.E.(3
12、).小檗碱的结构属于(分数:2.00)A.B.C.D.E. A.去甲肾上腺素 B.阿替洛尔 C.盐酸普萘洛尔 D.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E.盐酸麻黄碱(分数:6.00)(1).主要作用于 受体的是(分数:2.00)A.B.C.D.E.(2).主要作用于 1受体的是(分数:2.00)A.B.C.D.E.(3).既作用于 受体,又作用于 受体的是(分数:2.00)A.B.C.D.E. 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B. 肾上腺素受体 C.羟甲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 D.钙离子通道 E.钾离子通道(分数:8.01)(1).洛伐他汀的作用靶点是(分数:2.67)A.B.C.D.E.(2).卡托普利的作用靶点是(分数
13、:2.67)A.B.C.D.E.(3).硝苯地平的作用靶点是(分数:2.67)A.B.C.D.E.初级药士基础知识-3 答案解析(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B(总题数:38,分数:76.00)1.下面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膜的基架为脂质双层,其间镶嵌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B.其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 C.水溶性高的物质可自由通过 D.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通过 E.膜上脂质分子的亲水端朝向膜的内、外表面(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膜结构的液态镶嵌模型认为,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
14、间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大部分物质的跨膜转运都与镶嵌在膜上的这些特殊蛋白质有关。膜的两侧均为水环境,膜上脂质分子的亲水端朝向膜的内、外表面。一般来讲,由于膜的基架为脂质双层,所以水溶性物质不能自由通过,而脂溶性物质则可自由通过。2.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 A.7%8% B.15% C.20% D.25% E.30%(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血液的总量。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 7%8%。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构成,其中数量最多的细胞种类为红细胞。3.窦房结自律细胞动作电位 0期去极的离子基础是 A.K+外流 B.Na+内流 C.K
15、+内流 D.Ca2+外流 E.Ca2+内流(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心肌自律细胞的电活动。心肌自律细胞包括窦房结细胞和普肯耶细胞。窦房结自律细胞 0期去极化导致膜上 L型 Ca2+通道开放,引起 Ca2+内流,使 0期去极化。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3期复极是由于 A.Na+内流 B.Cl-内流 C.K+外流 D.Ca2+内流 E.K+内流(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心肌工作细胞的电活动。心肌工作细胞包括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和神经细胞明显不同,通常将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为 0、1、2、3、
16、4 五期。0期指心室肌细胞的去极化过程。1、2、3 期为复极化过程,其中 3期复极是由于 L型 Ca2+通道关闭,内向离子流终止,外向 K+增强所致。4 期为心室肌细胞的静息期。5.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呼吸肌的舒缩 B.肺回缩力 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D.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E.大气压与肺回缩力之差(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肺通气。呼吸肌的舒张和收缩引起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6.参与构成胃黏膜保护屏障的主要离子是ANa +BCa 2+CH +D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胃液的成分和作
17、用。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内因子、碳酸氢盐和水。其中黏液和碳酸氢盐构成不溶性黏液覆盖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抵抗胃酸的侵蚀,有润滑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7.下面关于胃内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胃蛋白酶原在 pH5 的环境中被激活为胃蛋白酶,后者最适 pH为 23 B.胃的蠕动始于胃的中部,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 C.活化的胃蛋白酶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和淀粉,生成糊精和麦芽糖 D.内因子与食物中的维生素 B12结合吸收 E.胃酸进入小肠促进胰液和胆汁分泌(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胃内消化。胃蛋白酶原由胃腺主细胞分泌,在盐酸的作用下转变为有
18、活性的胃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为胨、少量氨基酸和多肽,胃蛋白酶不能水解淀粉。8.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 A.入球动脉压 B.出球动脉压 C.有效滤过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 E.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是滤过的动力。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内压)。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在不断生成原尿的同时,血液中血浆蛋白浓度也逐渐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随之升高,有效滤过压逐渐下降。当有效滤过压下降到零,滤过停止。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局部电位 D.静息电位 E.后电
19、位(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经典突触传递过程。突触前膜兴奋,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 Na+内流,产生局部去极化的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EPSP 本质为局部电位,当其达阈电位即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始段产生动作电位,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10.对脑和长骨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性激素 C.降钙素 D.促甲状腺激素 E.甲状腺激素(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激素的生物作用广泛,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特别是对儿童期脑和骨的生长发育尤
20、为重要。在缺乏甲状腺激素分泌时,大脑发育和骨骼成熟受阻,导致呆小症。11.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二硫键 B.肽键 C.离子键 D.氢键 E.疏水键(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指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连接顺序和方式。一级结构化学键的主键是肽键,次级键是二硫键。12.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是 A.含有大量的碳 B.含氮量平均为 16% C.含少量的硫 D.含氧量为 19%24% E.含有少量金属离子(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蛋白质分子的元素组成。蛋白质元素组成的特点是含有较大量
21、的氮,平均含氮量是 16%,即每单位氮相当于 6.25单位蛋白质。据此可通过测定样品的含氮量推算其蛋白质含量。13.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连接的方式是 A.2,3-磷酸二酯键 B.5,3-磷酸二酯键 C.3,5-磷酸二酯键 D.1,3-磷酸二酯键 E.1,5-磷酸二酯键(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核酸的一级结构指核酸链中核苷酸的连接顺序及连接方式。其一级结构的核苷酸之间经 3,5-磷酸二酯键相连接。14.DNA变性主要是下列哪种键断裂 A.碱基间氢键 B.磷酸二酯键 C.链中疏水键 D.核苷酸的糖苷键 E.离子键(分数:2.00)A.
22、B.C.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 DNA变性的概念。DNA 变性指双螺旋 DNA分子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使互补碱基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的过程。15.酶原没有活性是因为 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整 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酶原的本质是核酸 D.缺少辅酶或辅基 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酶原及酶原激活的概念。酶原指无活性的酶的前体,酶原转变成活性酶的过程叫作酶原激活。酶原激活的实质是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16.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是因为肌肉组织中不含 A.磷酸化酶 B.己糖激酶 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23、D.葡萄糖-6-磷酸酶 E.丙酮酸激酶(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是血糖的调节。体内肝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血糖。肌肉组织含有大量的糖原,但肌肉组织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不能使 6-磷酸葡萄糖脱去磷酸基团而产生葡萄糖。17.酮体合成的限速酶是 A.HMG-CoA合成酶 B.乙酰 CoA羧化酶 C.脂肪酸合成酶系 D.HMG-CoA还原酶 E.丙二酰单酰辅酶 A(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酮体的生成。酮体在肝线粒体内以乙酰 CoA为原料生成,包括 3种成分,即乙酰乙酸、-羟丁酸、丙酮。酮体合成的限速酶是 HMG-C
24、oA合成酶。18.下列哪种物质不是胆固醇转变的 A.胆汁酸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维生素 D3 D.肾上腺素 E.性激素(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在体内不能分解,只可转化。在肝脏转化成胆汁酸、在肾上腺转化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皮肤转化成维生素 D3、在性腺转化为性激素。肾上腺素是酪氨酸在体内代谢生成的,不是胆固醇的转化产物。19.某人摄取 60g蛋白质,其中 5g未被消化,经过 24小时后从尿中排出 10g氮,他处于 A.总氮平衡 B.负氮平衡 C.正氮平衡 D.必须明确年龄而后判断 E.必须明确性别而后判断(分数:2.00)A.B.
25、C.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氮平衡的概念。食物中的含氮物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概况可根据氮平衡实验来确定,即测定尿与粪中的含氮量(排出氮)及食物的含氮量(摄入氮)。氮平衡包括总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 3种。总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反映正常成人的蛋白质代谢情况。正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见于儿童、孕妇及恢复期患者。负氮平衡:摄入氮排出氮,见于饥饿或消耗性疾病患者。20.体内氨储存及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A.谷氨酸 B.酪氨酸 C.谷氨酰胺 D.谷胱甘肽 E.天冬酰胺(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要点为氨基酸在体内的储存及运输形式。血液中氨主要以无毒的
26、丙氨酸及谷氨酰胺两种形式运输。肌肉中的氨通过丙氨酸-葡萄糖循环以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脏;谷氨酰胺是脑组织向肝脏运输氨的形式。21.下列描述微生物的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只有病毒、衣原体和立克次体。22.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遗传物质是 A.质粒 B.性菌毛 C.异染颗粒 D.细菌的核蛋白体 E.毒性噬菌体(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为 R质粒,分接合型与非接合型。23.乙醇消毒最适
27、宜的浓度应是 A.20% B.25% C.50% D.75% E.90%(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更高浓度因能使菌体表面蛋白质凝固,杀菌效力反而降低。24.下述微生物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是 A.细菌 B.病毒 C.放线菌 D.衣原体 E.支原体(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病毒结构简单,表现为无完整的细胞结构,仅含一种类型核酸,为保护核酸不被核酸酶破坏,外围有蛋白衣壳或包膜,为非细胞型微生物。25.可经垂直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的病毒 A.麻疹病毒 B.风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乙脑病毒 E.甲肝病毒(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28、风疹病毒感染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能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26.下列呈高度多形态性的微生物是 A.真菌 B.螺旋体 C.支原体 D.衣原体 E.立克次体(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态性,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7.下列不属于生物制品的是 A.卡介苗 B.链霉素 C.乙肝疫苗 D.转移因子 E.白喉类毒素(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生物制品是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学技术制成的生物制剂或生物活性制剂。主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而链霉素是医用药品。28.引起皮肤烫伤样综
29、合征的微生物是 A.肺炎链球菌 B.沙眼衣原体 C.产气荚膜梭菌 D.回归热螺旋体 E.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引起,婴幼儿多见。29.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弱的是 A.石油醚 B.三氯甲烷 C.丙酮 D.醋酸乙酯 E.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选项溶剂极性次序为 AEBDC,所以选 A答案。30.下列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A.酮基 B.酚羟基 C.甲氧基 D.酯基 E.醛基(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酚羟基极性最大,答案只能是 B。31.最难水解的苷类是 A.碳苷 B.硫苷
30、C.氮苷 D.酚苷 E.醇苷(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碳-碳键最难断裂,所以答案只能是 A。32.茵陈中具有利胆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桂皮酸 B.奎宁酸 C.阿魏酸 D.绿原酸 E.咖啡酸(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A 有抗菌作用;B 和 E是 D的分解产物;C 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所以答案只能是 D。33.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之一是 A.大黄酸 B.大黄素 C.大黄酚 D.番泻苷 A E.大黄素-8-葡萄糖苷(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答案只能是 D,其他均为干扰答案。34.下列检识黄酮的首选试剂是 A.四氢硼钠反
31、应 B.三氯化铝反应 C.二氯化锶反应 D.锆-枸橼酸反应 E.盐酸-镁粉反应(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答案只能是 E,其他均为干扰答案。35.薄荷油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龙脑 B.樟脑 C.薄荷醇 D.梓醇 E.茴香醇(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答案只能是 C,其他均为干扰答案。36.属于甾体皂苷类结构的是 A.四环三萜 B.五环三萜 C.螺甾烷醇型 D.强心甾烷型 E.达玛烷型(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答案只能是 C,其他均为干扰答案。37.具有强心作用的化合物是 A.异羟基洋地黄毒苷 B.薯蓣皂苷 C.贝母碱 D
32、.甘草酸 E.儿茶素(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答案只能是 A,其他均为干扰答案。38.具有止痛作用的生物碱是 A.吗啡 B.秋水仙碱 C.苦参碱 D.麻黄碱 E.小檗碱(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答案只能是 A,其他均为干扰答案。二、B/B(总题数:4,分数:24.00) A.败血症 B.毒血症 C.菌血症 D.脓毒血症 E.菌群失调症(分数:4.00)(1).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可引起(分数:2.00)A. B.C.D.E.解析:(2).病菌不侵入血流,其产生的毒素入血可引起(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细菌在血液中大量
33、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病菌只在局部繁殖,但产生的毒素吸收入血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A.酰胺类生物碱 B.有机胺类生物碱 C.异喹啉类生物碱 D.莨菪烷类生物碱 E.喹啉类生物碱(分数:6.00)(1).麻黄碱的结构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2).阿托品的结构属于(分数:2.00)A.B.C.D. E.解析:(3).小檗碱的结构属于(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麻黄碱的结构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阿托品的结构属于莨菪烷类生物碱;小檗碱的结构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 A.去甲肾上腺素 B.阿替洛尔 C.盐酸普萘洛尔 D.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E.
34、盐酸麻黄碱(分数:6.00)(1).主要作用于 受体的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主要作用于 1受体的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既作用于 受体,又作用于 受体的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选项药物的作用特点与机制。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 受体;阿替洛尔主要作用于 1受体;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和盐酸普萘洛尔作用于 1受体和 2受体,无选择性;盐酸麻黄碱作用于 受体和 受体(混合作用)。 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B. 肾上腺素受体 C.羟甲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 D.钙离子通道 E.钾离子通道(分数:8.01)(1).洛伐他汀的作用靶点是(分数:2.67)A.B.C. D.E.解析:(2).卡托普利的作用靶点是(分数:2.67)A. B.C.D.E.解析:(3).硝苯地平的作用靶点是(分数:2.67)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选项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于 肾上腺受体的为拟肾上腺素药和洛尔类抗肾上腺素药,作用于钾离子通道的主要为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卡托普利的作用靶点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洛伐他汀的作用靶点是羟甲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硝苯地平的作用靶点是钙离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