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真题汇总一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5739       资源大小:156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真题汇总一及答案解析.doc

    1、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真题汇总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1.酸雨是指降水的 pH 值小于( )。 (分数:1.00)A.6.6B.5.6C.4.6D.3.6E.2.62.一次污染物是指( )。 (分数:1.00)A.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其理化性状保持未变B.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发生了一些物理性变化C.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与其它物质发生了反应D.这种污染物不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而是原来就存在在环境中的化学物E.以上都不对3.净化饮水最常用的混凝剂是( )。 (分数:1.00)A.漂白粉B.硫酸钙C.硫酸铝

    2、D.臭氧E.硫代硫酸钠4.交通运输污染大气的特点是( )。 (分数:1.00)A.流动性,排放高度高,排放污染物主要是 SO2、NOX、CO 等B.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接近人呼吸带,污染物主要是 NOX、CO、醛类、Pb 等C.流动性,排放高度较高,排放污染物主要是 SO2、Pb、CO 等D.流动性,排放高度较低,排放污染物主要是 Pb、SO2、醛类等E.流动性,排放高度一般较低,排放污染物主要是 NOX、醛类、Pb 等5.原生环境是指( )。 (分数:1.00)A.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没有人为作用影响B.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人为作用的严重影响C.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受到动物活动的影响D

    3、.人为作用所形成的优美环境E.天然形成的环境,但受到工业“三废”的污染6.出厂水采样进行全分析每年至少( )。 (分数:1.00)A.1 次B.2 次C.3 次D.4 次E.5 次7.毒物作用于机体,使机体产生超出其维持平衡状态能力的生物学变化的最小暴露水平或剂量称为( )。(分数:1.00)A.阈浓度B.阈上浓度C.阈下浓度D.急性阈浓度E.慢性阈浓度8.1986 年 4 月 25 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反应堆发生的产物主要是( )。 (分数:1.00)A.90Sr、60Co、137CsB.131I、103Ru、137CsC.32P、60Co、103RuD.90Sr、137Cs、14

    4、CE.14C、103Ru、60Co9.进行大气样品采集时,用多孔玻板吸收管主要适用于哪种物质( )。 (分数:1.00)A.烟B.粉尘C.总悬浮颗粒物D.可吸入颗粒物E.气态、蒸气态和雾态物质10.垃圾在进一步处理前,先要进行压缩,粉碎和分选,何种分选方法可以回收金属( )。 (分数:1.00)A.筛选B.静电分选C.磁选D.浮选E.粉碎11.有机前体物通常是指( )。 (分数:1.00)A.水中的有机物B.水中能与氯形成氯化副产物的有机物C.水中能与氯形成氯化副产物的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D.水中能与氯形成氯化副产物的有机物和无机物E.水中能与氯形成氯化副产物的化合物12.测定大气中有害气体的采

    5、样高度为( )。 (分数:1.00)A.呼吸带高度B.0.5 米的高度C.1.0 米的高度D.3 米的高度E.5 米以上高度13.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规定大肠菌群不超过( )。 (分数:1.00)A.100 个/mlB.100 个/3mlC.3 个/mlD.100 个/100mlE.3 个/1000ml14.生活垃圾的热解是( )。 (分数:1.00)A.生活垃圾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产生无机物B.生活垃圾在无氧条件且较低温度(380450)下发生分解C.生活垃圾在高温嗜热菌的作用下进行有氧分解D.生活垃圾被高温焚烧E.生活垃圾热解产生的主要是 CO2 气体15.复氧作用是指( )。 (分数:

    6、1.00)A.水中溶解氧为不饱和状态时,水中氧逐渐逸散到空气中的过程B.水中氧为不饱和状态时,空气氧不断地溶解在地面水的过程C.水中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时,水中氧逐渐逸散到空气中的过程D.水中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时,空气中氧不断溶解在地面水的过程E.地面水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所含的氧量16.下列哪种疾病属公害病( )。 (分数:1.00)A.痛痛病B.克山病C.大骨关节病D.地甲病E.黑脚病17.在进行地面水流行病学调查时,应调查下列哪一项( )。 (分数:1.00)A.该污染物在水中的含量,并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B.该污染在水生生物和水中的含量,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C.该污染物在水中及底质中的含量,对居

    7、民进行生物监测D.该污染物在水中、水生生物及底质中的含量,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E.该污染物在水中、水生生物及底质中的含量,不需对居民进行生物监测18.需氯量等于( )。 (分数:1.00)A.加氯量+余氯量B.加氯量-余氯量C.加氯量余氯量D.加氯量/余氯量E.以上都不是19.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是指( )。 (分数:1.00)A.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密度球具有终末沉降颗粒直径B.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单位密度球具有终末沉降颗粒直径C.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颗粒单位密度球具有初始沉降颗粒直径D.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颗粒与单位密度球具有中间沉降颗粒直径E.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密度球具有初始沉降颗粒直径2

    8、0.“密封发酵法”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时,杀死病原菌与寄生虫卵的主要因素是( )。 (分数:1.00)A.高温B.缺氧C.氨气D.缺乏营养物质E.生物拮抗21.臭氧消毒( )。 (分数:1.00)A.效果好、用量少、接触时间短、不产生三卤甲烷B.效果差、消毒费用高,pH 值宽C.效果好、接触时间长、不产生三卤甲烷D.效果一般、费用高、pH 值窄E.效果好,不产生三卤甲烷、接触时间要求长22.某工厂每日燃煤 1000 吨,煤中含硫量为 1%,约有 10%的硫转入炉渣中,该工厂每日可向大气中排放SO2( )。(分数:1.00)A.9.0 吨B.4.5 吨C.18 吨D.90 吨E.45 吨23.水体

    9、的污染源主要有( )。 (分数:1.00)A.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B.冷却水、洗涤污水、化工污水C.有机污水、无机污水、混合性污水D.物理性污水、化学性污水、生物性污水E.以上都不对24.对大气中某一点污染源的污染现状进行监测时,在风向比较固定情况 2 下,其布点可选用( )。 (分数:1.00)A.扇形布点B.方格布点C.棋盘布点D.梅花布点E.以上都不是25.水体自净是指( )。 (分数:1.00)A.水体中的污染物越来越少B.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状况C.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水质好于污染前的状况D.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没有改变,但水体可以使用E.水体中

    10、的污染物浓度无限降低,水质越来越好26.水的硬度取决于( )。 (分数:1.00)A.水中碳酸盐的含量B.水中硫酸盐的含量C.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D.水中钙镁盐的含量E.水中氯化钙的含量27.因地质地理原因,使某地区土壤饮水中微量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导致该地区居民发生一种特殊性疾病,该病称( )。 (分数:1.00)A.公害病B.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C.慢性营养性缺乏病D.代谢障碍病E.以上都不是28.混凝沉淀的原理为( )。 (分数:1.00)A.水解+电中和+吸附B.压缩双电层+电中和+水解C.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D.压缩双电层+电中和+吸附架桥E.水解+吸附架桥+压缩双电压作用29.慢性

    11、阻塞性肺部疾患是由于( )。 (分数:1.00)A.大气污染物在体内蓄积的结果B.大气污染物对机体微小损害逐次累积的结果C.水体污染物在体内蓄积的结果D.水体污染物对机体微小损害逐次累积的结果E.大气二次污染物对机体微小损害逐次累积的结果30.对区域全市性大气进行监测时,一般常采用的指标是( )。 (分数:1.00)A.Pb、CO、NO2B.SO2、IP、TSPC.SO2、NOX、COD.SO2、BaP、NOXE.CI、SO2、BaP31.水中总固体是( )。 (分数:1.00)A.水中溶解性固体的总称B.水中悬浮性固体的总称C.水中有机物的总称D.水中无机物的总称E.以上都不对32.HOCI

    12、 和 OCI-的杀菌效果为( )。 (分数:1.00)A.HOCI 的杀菌效果与 OCI-相同B.HOCI 的杀菌效果与 OCI-低 80 倍C.HOCI 的杀菌效果与 OCI-高 80 倍D.HOCI 的杀菌效果与 OCI-低 20 倍E.HOCI 的杀菌效果与 OCI-高 20 倍33.下列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分数:1.00)A.土壤成分仅能吸附重金属和农药B.污染土壤的所有有机物都最终变成简单的无机化合物C.进入土壤的所有病原体由于环境不利,全部很快死亡D.土壤有机物的腐殖质化是土壤自净的重要过程E.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后都很局限,不致影响周围环境34.水源水往往不能满足饮

    13、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因而需要进行处理,地面水的常规处理为( )。 (分数:1.00)A.过滤-混凝沉淀-消毒B.过滤-澄清-消毒C.混凝沉淀-过滤-消毒D.消毒-过滤-再消毒E.消毒-混凝沉淀-再过滤35.可吸入尘是指颗粒直径( )。 (分数:1.00)A.5mB.5mC.10mD.1mE.0.1m36.溶解氧含量可作为( )。(分数:1.00)A.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B.水体自净的间接指标C.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间接指标D.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直接指标E.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的指标37.环境卫生学研究( )。 (分数:1.00)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B.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

    14、系C.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D.社会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E.地理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38.SO2 与烟尘共同存在时联合作用比 SO2 单独的危害大,其理由是( )。 (分数:1.00)A.烟尘的刺激性比 SO2 大B.SO2 可以吸附在烟尘上进入上呼吸道C.烟尘中的氧化铁可催化 SO2 转变成硫酸雾D.SO2 可以吸附在 IP 上进入肺深部,同时 IP 上氧化剂能催化 SO2 氧化成硫酸雾E.以上都不是39.总大肠菌数作为水质污染指标的理由( )。 (分数:1.00)A.数目多、生存时间较致病菌稍短,抵抗力较芽胞弱B.数目多、生存时间与致病菌相近,检测方法较容易C.数目多、生存时间

    15、比致病菌长,检测办法较容易D.数目一般、生存时间较致病菌较长,检测办法较难E.数目一般、生存时间与致病菌相近,检测办法尚能掌握40.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是指( )。 (分数:1.00)A.各工厂企业等污染源在排放口向环境中排放所容许的“三废”数量B.各工厂企业在其规定地点所排放出来的“三废”数量C.各工厂企业在其烟波着陆点所测出的“三废”数量D.各工厂企业所辖的范围内测出的“三废”数量E.以上都不是41.环境污染物在体内蓄积的程度与哪些项因素有关( )。 (分数:1.00)A.吸收量、排出率、作用时间B.进入途径、排出方式、作用时间C.吸收量、排出方式、排出时间D.吸收量、排出方式、作用时间E.吸

    16、收量、蓄积量、排出量42.决定大气污染程度最基本的因素是( )。 (分数:1.00)A.加高烟囱高度B.提高抬升高度C.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D.加强绿化E.提高除尘措施效果43.湍流是指( )。 (分数:1.00)A.空气不规则的上下摆动B.空气不规则的上下流动C.空气水平流动D.空气垂直流动E.以上都不是44.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污染大气的特点是( )。 (分数:1.00)A.燃烧完全、烟囱高度低、比较集中、季节性强B.燃烧不完全、燃烧效率低、比较集中、季节性强C.燃烧不完全、燃烧效率低、不太集中、低空排放D.低空排放、比较集中、燃烧不完全、烟囱高度低E.燃烧完全、烟囱高度较高、比较集中、有季节

    17、性45.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圈被称为( )。 (分数:1.00)A.自然环境B.生活居住环境C.城乡生活居住环境D.次生环境E.生态环境46.土壤中镉的卫生标准是 1.0ppm,经调查研究认为某一土壤环境的环境容量为 0.6ppm,该环境单元的镉的自然本底值是( )。 (分数:1.00)A.0.1B.0.2C.0.3D.0.4E.0.647.次生环境是指( )。 (分数:1.00)A.天然形成的环境B.某些元素分布不均所造成的环境C.由于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D.无生物所形成的环境E.以上都不是48.水体污染物的转化是指( )。 (分数:1.00)A.污染物从一点转移

    18、到另一点B.污染物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一介质C.污染物改变了原有的化学性质、毒性和生物学效应D.污染物在水中逐渐扩散,以致于浓度降低E.污染物在水中只发生浓度的变化49.土壤污染的来源有( )。 (分数:1.00)A.生活污染 城市污水 化肥污染B.工业“三废”及汽车废气污染、生活污染、农药污染C.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染D.重金属污染、放射性污染、农业污染E.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工业“三废”及汽车废气污染50.随着高层建筑物增多,高位水箱水使用普遍,其水质监测除增设项目外,有( )。 (分数:1.00)A.pH、余氯、浑浊度、细菌总数B.pH、余氯、总大肠菌群、铁C.pH、余氯、细菌总数、

    19、总大肠菌群D.浑浊度、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E.浑浊度、pH、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51.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指( )。 (分数:1.00)A.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尘肺的统称B.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肿的统称C.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和尘肺的统称D.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的统称E.以上都不是52.城市热岛风通常是指( )。 (分数:1.00)A.城市热空气上升,四郊冷空气流向城市B.四郊热空气上升,城市冷空气流向郊区C.冬季城市空气流向四郊,夏季四郊空气流向城市D.夏季城市空气流向四郊,冬季四郊空气流向城市E.以上都不是53.水体藻类污染的重要原因是( )。 (分

    20、数:1.00)A.大量含氮、硫、氯的污水进入水体B.大量含钾、钠、磷的污水进入水体C.大量含氨、磷、钠的污水进入水体D.大量含氮、磷的污水进入水体E.大量含硫、镁、磷的污水进入水体54.腐殖质是( )。 (分数:1.00)A.有机含氮化合物分解形成的最简单的无机成分B.腐殖质化学性质很不稳定C.土壤中有机物厌氧分解形成的腐败产物D.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简单化合物的同时又重新合成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E.腐殖质成分较单一55.下列哪些物质是氯化副产物( )。 (分数:1.00)A.氯仿、酸性氯化呋喃B.卤化氢、氯化氢C.酸性氯化呋喃、环已烷D.卤乙氢、氯化钾E.二氯化氢、溴仿56.慢性吸入染

    21、毒试验的目的是( )。 (分数:1.00)A.求 LC50B.观察中毒症状C.找出最敏感指标D.研究有无蓄积作用E.确定阈浓度和阈下浓度57.制订环境卫生标准时,首先要考虑( )。 (分数:1.00)A.老年人B.年轻人C.健康人D.高危险人群E.低危险人群58.海陆风的风向是( )。 (分数:1.00)A.白天由陆地吹向水面,夜间由水面吹向陆地B.白天由水面吹向陆地,夜间由陆地吹向水面C.冬天由陆地吹向水面,夏天由水面吹向陆地D.夏天由陆地吹向水面,冬天由水面吹向陆地E.以上都不是59.地下水的温度突然发生改变,其原因可能是( )。 (分数:1.00)A.太阳剧烈日照所致B.所地球内部突然发

    22、生变化C.地下水矿物盐突然发生变化D.地面水大量渗入所致E.地下水温经常在发生变动60.环境污染对遗传影响的典型事例是( )。 (分数:1.00)A.痛痛病事件B.黑脚病事件C.光化学烟雾事件D.水俣病事件E.煤烟型烟雾事件61.在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物中,80%以上是( )。 (分数:1.00)A.过氧乙酰硝酸酯B.醛类C.臭氧D.氧化烃E.过氧化氢62.制订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的原则是( )。 (分数:1.00)A.防止地面水传播疾病B.防止地面水引起急、慢性中毒及远期效应C.保证地面水感官性状良好D.保证地面水自净过程正常进行E.以上都是63.煤烟型大气污染事件发生特点是( )。 (分数:1.

    23、00)A.污染物来自煤炭燃烧物,气温低有逆温,天气寒冷,受害者妇女居多B.污染物来自煤炭燃烧物,气温低无逆温,天气寒冷,受害者老人、幼儿多C.污染物来自汽车排出物,气温低有逆温,受害者妇女、婴幼儿多D.污染物来自汽车排出物,气温低有逆温,受害者以妇女、婴幼儿多E.污染物来自煤炭燃烧物,气温低有逆温,天气寒冷,受害者以老人、婴幼儿居多6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范畴( )。 (分数:1.00)A.环境质量评价B.家用化学品卫生C.城乡规划卫生D.环境污染治理E.公共场所卫生65.压缩双电层作用的含意是( )。 (分数:1.00)A.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其正离子挤入扩散层使之变薄,进而挤入

    24、吸附层,使胶核表面负电性降低B.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其正离子直接进入吸附层,使胶核表面负电性降低C.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分子本身成为带电的粒子使胶核表面电性降低D.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其负离子直接挤入吸附层,中和胶核表面的正电荷E.水中加入电解质后,其正离子直接挤入吸附层,中和胶核表面的负电荷66.气块干绝热垂直递减率为 0.986/100,含意是( )。 (分数:1.00)A.气块每上升 100 米,气块内部温度增加 0.986B.气块每下降 100 米,气块内部温度增加 0.986C.气块每上升 100 米,气块内部温度下降 0.986D.气块每下降 100 米,气块内部温度下降 0.986E.

    25、以上都不是67.引起痛痛病的化学元素是( )。 (分数:1.00)A.CrB.AsC.HgD.CdE.Cu68.排气有效高度是指( )。 (分数:1.00)A.烟囱高度B.烟气抬升高度C.烟囱高度与抬升高度之和D.抬升高度加建筑物高度E.烟囱高度与海拔高度之和69.垃圾的主要用途是( )。 (分数:1.00)A.作肥料B.回收利用C.发电D.焚烧E.以上都不是70.环境中的电离辐射主要来自( )。 (分数:1.00)A.自然环境B.建筑材料C.装饰材料D.人类生产活动排出的放射性废弃物E.工人排出的废弃物71.水的浑浊程度主要取决于( )。 (分数:1.00)A.沉降于水中砂土的含量B.悬浮于

    26、水中胶体颗粒物的含量C.悬浮于水表面混杂物质的含量D.存在于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E.存在于水体中有机盐的含量72.当大气垂直递减率 0 时,此时( )。 (分数:1.00)A.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升高而上升B.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升高而下降C.大气温度随着高度下降而上升D.大气温度随着高度下降而下降E.以上都不是73.山谷风的风向是( )。 (分数:1.00)A.白天由山坡吹向谷地,夜间由谷地吹向山坡B.白天由谷地吹向山坡,夜间由山坡吹向谷地C.冬天由山坡吹向谷地,夏天由谷地吹向山坡D.夏天由山坡吹向谷地,冬天由谷地吹向山坡E.以上都不是74.气管注入染毒,适用于( )。 (分数:1.00)A.气体B.

    27、液体C.颗粒物D.蒸气E.以上都不是75.发生光化学烟雾时受害者主要症状为( )。 (分数:1.00)A.咳嗽、胸痛、呼吸困难B.眼睛红肿、咽喉痛、流泪C.头痛、皮肤潮红、恶心D.呼吸急促、咳嗽、呕吐E.恶心、呕吐、眼睛红肿76.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用氯消毒时( )。 (分数:1.00)A.接触 12h,游离性余氯不低于是 1mg/LB.接触 12h,游离性余氯不低于是 0.5mg/LC.接触 30min,游离性余氯不低于是 0.5mg/LD.接触 30min,游离性余氯不低于是 0.3mg/LE.接触 30min,游离性余氯不低于是 1mg/L77.水体酚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分数:1

    28、.00)A.工业废水B.生活污水C.农业污水D.炼油废水E.炼焦废水78.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主要是( )。 (分数:1.00)A.急慢性中毒、三致作用B.慢性中毒、致癌作用C.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D.致癌、致畸、致突变E.慢性中毒、致癌作用79.SO2 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其主要来源( )。 (分数:1.00)A.石油B.煤C.汽油D.天然气E.柴油80.聚合氯化铝( )。 (分数:1.00)A.腐蚀性小、成本低、适宜 pH 值较宽,形成絮状体快B.腐蚀性小、成本高、适宜 pH 值较宽,形成絮状体慢C.腐蚀性小、成本高、适宜 pH 值窄,形成絮状体快D.腐蚀性小、成本高、适宜

    29、pH 值窄,形成絮状体慢E.腐蚀性小、成本低、适宜 pH 值较宽,形成絮状体慢81.水体被粪便污染的最好的判断指标是( )(分数:1.00)A.细菌总数B.大肠菌群C.痢疾杆菌D.伤寒杆菌E.肠球菌82.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 )。 (分数:1.00)A.工业企业B.生活炉灶C.交通运输D.地面尘土飞扬E.意外事故排放83.黑脚病的病因是( )。 (分数:1.00)A.慢性镉中毒B.慢性砷中毒C.慢性氟中毒D.慢性汞中毒E.慢性甲基汞中毒84.评价氯化消毒的简便指标是( )。 (分数:1.00)A.加氯量B.有效氯C.余氯量D.细菌总数E.大肠菌数85.下列哪些污染物可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

    30、降造成组织缺氧( )。 (分数:1.00)A.SO2、NOX、HgB.CO、SO2、NOXC.CO、NOX、O3D.SO2、CO、HgE.SO2、O3、CO86.下列哪项不是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制定的依据( )。 (分数:1.00)A.毒理学指标B.细菌学指标C.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D.放射性指标E.流行病学指标87.饮水消毒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 (分数:1.00)A.O3B.KMnO3C.溴仿D.碘E.氯88.目前应用最广泛并且安全卫生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处理垃圾的方法是( )。 (分数:1.00)A.卫生填埋B.焚烧C.热解D.堆肥E.低温氧化法89.在 1962 年和 1952 年英

    31、国伦敦两次烟雾事件中发生多种急慢性疾病,其中起主层作用的污染物是( )。(分数:1.00)A.SO2B.烟尘C.NOXD.酸雾E.甲醛90.BOD 表示( )。 (分数:1.00)A.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B.容易氧化的有机物含量C.一切有机物含量D.含碳和含氮有机物的含量E.需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91.根据实验研究资料估计,诱发人类癌肿主要与( )。 (分数:1.00)A.病毒因素有关B.放射性因素有关C.化学因素有关D.物理因素有关E.遗传因素有关92.大气中的氟化氢主要来自下列哪些工厂( )。 (分数:1.00)A.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冰晶石工厂、焦化厂B.

    32、焦化厂、有色金属冶炼厂、铝厂、氮肥厂C.铝厂、磷肥厂、冰晶石工厂、玻璃厂D.氮肥厂、石油化工厂、磷肥厂、焦化厂E.灯泡厂、仪表厂、玻璃厂、水力发电厂93.总悬浮颗粒物的粒径范围是( )。 (分数:1.00)A.100mB.100mC.10mD.10mE.以上都不是94.土壤处于什么状态有利于农作物吸收重金属( )。 (分数:1.00)A.土壤富含有大量的腐殖质B.土壤的 pH 值较高,呈碱性C.土壤处于还原状态D.土壤呈酸性状态,pH 较低E.土壤富含无机矿物质胶体95.制定大气卫生标准的研究中,进行长期吸入染毒实验的目的是( )。 (分数:1.00)A.观察有害物质的毒性大小B.观察实验动物

    33、的中毒症状,机能改变C.确定有害物质的阈下浓度D.判断有害物质有无蓄积能力E.以上都不是96.湖水如呈现绿色、红色或黄绿色时表明( )。 (分数:1.00)A.水中藻类大量生长B.含低铁的水排入湖内C.含硫酸盐的污水排入湖内D.含氯化钠的污水排入湖内E.含硫酸锰的污水排入湖内97.一般认为以大肠菌群为水污染的批示菌较为合适是因为( )。 (分数:1.00)A.大肠菌群的数量多,生存条件与肠道病原菌相似B.大肠菌群的数量多,生存时间较粪链球菌短C.大肠菌群数量多,其抵抗力较病原菌弱D.与肠道病原菌的数量相一致E.其数量少于肠道病原菌98.土壤的生物性污染对人类健康有很大威胁,下列哪种疾病可以直接

    34、由土壤传播给人类( )。 (分数:1.00)A.肠道传染病B.寄生虫病C.钩端螺旋体病D.肉毒中毒症E.军团菌病99.酚在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中为不超过 0.002mg/L,其制定依据为( )。 (分数:1.00)A.毒理学指标B.感官性状指标C.一般化学指标D.细菌学指标E.放射性指标100.大气卫生标准中规定两种浓度,其中制定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污染物的( )。 (分数:1.00)A.急性中毒和刺激作用B.人群过敏和慢性中毒C.急慢性中毒D.潜在性危害和急性刺激作用E.慢性中毒和潜在性危害101.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 )。 (分数:1.00)A.SO2、N

    35、O2、醛类B.硫酸盐、O3、醛类C.O3、醛类、过氧酰基硝酸酯D.过氧酰基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E.O3、H2O、硫酸盐102.近年来认为反映人体暴露水平较为准确的方法是( )。 (分数:1.00)A.大气监测、生物材料监测B.疾病资料调查、大气监测C.个体采样、疾病资料调查D.个体采样、生物材料监测E.疾病资料调查、生物材料监测103.氯化消毒剂灭菌主要作用是( )。 (分数:1.00)A.溶菌作用B.破坏细菌的生活环境C.抑制细菌对氧的利用D.干扰细菌的糖代谢E.吞噬作用104.水中细菌,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氯化消毒时所消耗的氯量为( )。 (分数:1.00)A.加氯量B.有效氯C.需氯量

    36、D.余氯量E.以上都不是105.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 )。 (分数:1.00)A.CO2B.NOXC.SO2D.O3E.CO106.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 (分数:1.00)A.慢性砷中毒B.慢性镉中毒C.慢性铅中毒D.慢性硒中毒E.慢性汞中毒107.下列哪些污染物易在体内蓄积( )。 (分数:1.00)A.SO2、NOX、苯并芘B.DDT、Hg、CdC.CO、酚、甲醛D.甲醛、氡、氨E.有机磷、有机氯、有机酸108.多氯联苯进入人体后,可蓄积在各组织中,其中哪种组织中含量最高( )。 (分数:1.00)A.肝B.血液C.淋巴D.脂肪E.四肢109.地面水自净作用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净

    37、化是( )。 (分数:1.00)A.物理净化过程B.化学净化过程C.物理化学净化过程D.生物净化过程E.微生物净化过程110.臭氧层受到破坏和下列哪些气体有关( )。 (分数:1.00)A.氯氟烃、NOXB.NOX、SO2C.氟化氢、氯氟烃D.SO2、氯氟烃E.甲醛、氯氟烃111.进行最大一次浓度采样应在( )。 (分数:1.00)A.工厂排放量最大,气象条件好,烟波着陆点处B.工厂排放量最大,污染源的下风侧,气象条件好C.工厂排放量最大,气象条件恶劣,烟波着陆点D.工厂排放量最大,污染源的下风侧、气象条件恶劣时E.以上都不是112.污染物在生物材料中的含量可以反映被吸收到体内的实际含量,能确

    38、切反映体内暴露水平,目前常采用的指标是( )。 (分数:1.00)A.血液中的 COHb、尿 Pb、血 PbB.呼出气中的 Cr、尿 Pb、血 HgC.乳汁中的有机氯化合物、血液 Hg、尿 CrD.尿 F、血液中的有机氯化合物、发 CdE.血 Pb、呼出气中 Pb、血液中 COHb113.堆肥法的原理是( )。 (分数:1.00)A.人畜粪便、垃圾在适宜条件下和微生物作用形成腐殖质B.人畜粪便在有氧条件下发生化学分解达到无机化C.人畜粪便、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达到无害化D.人畜粪便、有机垃圾在密封容器中氧化分解,然后又在厌氧菌作用下发酵腐熟E.以上都不是114.汞和甲基汞进入机体后,其靶

    39、器官是( )。 (分数:1.00)A.心B.肝C.肾D.骨髓E.脑115.生活饮用水标准中增加三氯甲烷与四氯化碳指标,其理由是( )。 (分数:1.00)A.这两种物质可使水的感官性状变化B.这两种物质可损害肾脏,引起人群中毒C.这两种物质在加氯消毒时,可与原水中存在的有机前体物形成氯化副产物D.这两种物质可以影响混凝沉淀和消毒效果E.以上都不是116.焚烧法适用于处理何种工业废物( )。 (分数:1.00)A.含氰化物B.工业矿渣C.含汞化合物D.含镉化合物E.含铝化合物117.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可分为( )。 (分数:1.00)A.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B.微生物污染、化学性污染

    40、、物理性污染C.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化肥污染D.无机毒物、有机农药污染、放射性污染E.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118.一次性给动物注射毒物,经过 3 个月生物半衰期后,该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量为( )。 (分数:1.00)A.87.5%B.75%C.5%D.25%E.12.5%119.土壤中何种物质的吸附作用最强( )。 (分数:1.00)A.土壤胶体颗粒B.土壤矿物质胶体C.土壤中的砂粒D.土壤中的动物有机残体E.土壤中的腐殖质120.水质的化验结果: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请判断( )。 (分数:1.00)A.受到污染后,自净已结束B.过去受到污染已经逐渐自净

    41、,最近又受到污染C.过去受到污染,自净正在进行D.新近受到污染,自净正在开始E.没有受到污染12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 )。 (分数:1.00)A.以生物为中心的环境B.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C.以动植物为中心的环境D.以动植物和微生物为中心的环境E.以人类和生物为中心的环境122.某工厂烟囱有效排出高度为 100 米,风向为东北风,地面污染的最大浓度大概在该工厂的( )。 (分数:1.00)A.东北方位 5001000 米处B.东北方位 10002000 米处C.西南方位 5001000 米处D.西南方位 10002000 米处E.东北方位 100500 米处123.辐射逆温往往发生在(

    42、) (分数:1.00)A.秋冬季傍晚或夜间,地面物体的辐射吸入量小于散出量时B.秋冬季傍晚或夜间,地面物体的辐射吸入量大于散出量时C.春夏季上午或下午,地面物体的辐射吸入量小于散出量时D.春夏季上午或下午,地面物体的辐射吸入量大于散出量时E.以上都不是124.水井受有机物和细菌严重污染时,应选用哪一种消毒法( )。 (分数:1.00)A.普通氯化消毒法B.二重氯消毒法C.过量氯消毒法D.折点氯消毒法E.氯胺消毒法125.天然水的 pH 值一般为( )。 (分数:1.00)A.7.0B.6.57.0C.7.28.5D.8.09.0E.5.09.0126.水的化学耗氧量代表( )。 (分数:1.0

    43、0)A.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的总量B.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无机物的总量C.水体中氧化和还原性有机物的总量D.水体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的总量E.水体中氧化物的含量127.环境流行病学的研究特点是( )。 (分数:1.00)A.多因素 弱效应 特异性 潜伏期长B.单因素 强效应 非特异性 潜伏期短C.多因素 强效应 非特异性 潜隐期D.单因素 弱效应 非特异性 潜隐期E.多因素 弱效应 非特异性 潜隐期128.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无外来含碘的食物下,水碘含量可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及时于衡量当地居民摄碘量,当饮水碘含量低于多少时,往往有本病流行( )。 (分数:1.00)

    44、A.2g/LB.5g/LC.510g/LD.1020g/LE.2040g/L129.通过哪种方式可以减少金属镉向农作物的转移( )。 (分数:1.00)A.加入石灰使 pH 值增加,使其转化成难溶盐B.加入 Ca(COI)CI 使 pH 值增加,转化成难溶盐C.加入硅酸使 pH 值降低,转化成难溶盐D.加入 CaCI2 使 pH 值降低,转化成难溶盐E.加入 NaCI 与镉元素结合130.硫酸铝为常用的混凝剂,其操作液为 10%20%,使用时( )。 (分数:1.00)A.腐蚀性小,对水质无不良影响,水温低时形成絮凝体较松散B.腐蚀性较大,对水质无不良影响,效果一般C.腐蚀性小,对水质有些影响

    45、,水温低时形成絮凝体较紧密D.腐蚀性小,使用不方便,对水质无不良影响E.腐蚀性小,水温低时形成絮凝体较紧密,效果好131.目前我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主要措施是( )。 (分数:1.00)A.增加食物中蛋白质的比例B.提倡喝开水C.多吃海带D.供给碘化食盐E.改善居住条件132.在大气污染物中具有致癌作用的污染物有( )。 (分数:1.00)A.BaP、As、SO2B.BaP、As、NiC.Hg、BaP、NiD.As、Hg、BaPE.BaP、Cr、NOX133.大气处于什么情况下,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 (分数:1.00)A.大气处于不稳定状况B.大气处于稳定状况C.大气处于中性状况D.大

    46、气处于极稳定状况E.大气处于逆温状况134.在日本四日市发生的哮喘病主要污染物是( )。 (分数:1.00)A.烟尘B.镉C.氟化物D.SO2E.铬135.大气垂直递减率的含意是( )。 (分数:1.00)A.气温随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的现象B.气温随高度上升气温增加的现象C.气温随高度上升气温下降的度数D.气温随高度上升气温增加的度数E.以上都不是136.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的飘尘,主要是( )。 (分数:1.00)A.颗粒直径5m 的颗粒B.颗粒直径10m 的颗粒C.颗粒直径5m 的颗粒D.颗粒直径0.4m 的颗粒E.以上都不是137.光化学烟雾中很多物质具有强烈氧化作用,故总称为总氧化剂。其中

    47、以 O3 为代表,当大气中 O3 浓度为多大时,可视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信号( )。 (分数:1.00)A.10ppmB.5 ppmC.1 ppmD.0.5 ppmE.0.1 ppm138.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是( )。 (分数:1.00)A.频繁的交通运输,向大气中排放各种有害物质所形成的烟雾B.汽车中的有害物质,排入大气所形成的烟雾C.在生产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在阳光作用下所形成的烟雾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等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于特定的气候状况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烟雾E.以上都不是139.大气中铅主要来自( )。 (分数:1.00)A.灯泡厂排放物B.汽车尾气C.铝厂排放物D.氯碱工厂E.煤气厂1

    48、40.臭氧层受到破坏可使人类接触过多紫外线,导致( )。 (分数:1.00)A.皮肤癌和肺癌的发病率上升B.皮肤癌和心血管系统发病率增高C.白内障和心血管系统发病率增高D.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上升E.肺癌和白内障发病率上升141.土壤对重金属的环境容量是指( )。 (分数:1.00)A.重金属溶解在土壤中的最大值B.土壤中重金属能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最小量C.土壤中重金属不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最大负荷量D.土壤中重金属的实际含量E.以上都不是142.小气候是( )。 (分数:1.00)A.人体周围环境中的气温、气湿、气流辐射等所形成的气候B.室外的气温、气湿、气流、辐射所形成的气候C.大气的温度

    49、、湿度、气流、气压所形成的气候D.室内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组成的气候E.在一定的气候的地区中,由于自然因素或人工条件,所形成的有别于大气候的局部气候143.下列哪些病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分数:1.00)A.黑脚病,痛痛病B.水俣病,地方性氟病C.黑脚病,碘缺乏病D.心血管病,黑脚病E.痛痛病,地方性氟病144.下列何种行为属于大气自净作用( ) (分数:1.00)A.被植物吸收B.污染物下风侧浓度增加C.降落到地面又被风吹起再次进入大气D.转变成毒性更大的污染物E.污染物上升至平流层145.二氧化氯消毒( )。 (分数:1.00)A.消毒效果稳定,受 pH 影响,能除臭色,成本高B.消毒效果稳定,不受 pH 影响,不与氨反应,成本高C.消毒效果不太稳定,不受 pH 影响,不与氨反应,成本高D.消毒效果不太稳定,受 pH 影响,能与氨反应,并能除臭E.消毒效果不太稳定,不受 pH 影响,但能与氨反应,成本较高_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真题汇总一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