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93-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5702       资源大小:68.50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93-1及答案解析.doc

    1、公卫执业医师-93-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根据哪项可大致判断肠道杆菌的致病性A分解葡萄糖 B分解乳糖C分解麦芽糖 D分解甘露糖E分解蔗糖(分数:1.00)A.B.C.D.E.2.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钠泵能逆着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 Na+移出膜外B钠泵可顺着浓度差使细胞外的 K+转入膜内C由于从膜内移出 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内D钠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高 K+,使许多代谢反应得以进行E钠泵的活动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分数:1.00)A.B.C.D.E.3.关于蛋白质沉淀、变性和凝

    2、固的关系,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A蛋白质变性后不一定沉淀B蛋白质沉淀后不一定变性C凝固的蛋白质一定已变性D蛋白质变性后必然发展为凝固E变性蛋白质不一定凝固(分数:1.00)A.B.C.D.E.4.下列关于 DNA 中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B碱基平面与螺旋走行方向垂直C碱基配对有摆动现象D磷酸脱氧核糖在双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E脱氧核糖平面与螺旋轴垂直(分数:1.00)A.B.C.D.E.5.骨骼肌能与 Ca2+结合的位点是在A肌动蛋白 B肌球蛋白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E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分数:1.00)A.B.C.D.E.6.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B载体介

    3、导的易化扩散C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D原发性主动运输E继发性主动转运(分数:1.00)A.B.C.D.E.7.下列哪项是专性厌氧菌A结核杆菌 B霍乱弧菌C空肠弯曲茵 D破伤风杆菌E痢疾杆菌(分数:1.00)A.B.C.D.E.8.神经一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A化学性突触传递B局部电流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D非突触性传递E电传递(分数:1.00)A.B.C.D.E.9.关于 mRNA 结构不正确的叙述是A分子量大小不一,代谢活跃B真核生物 mRNA 一般都有 5端帽子结构,3端多聚腺苷酸尾,而原核生物则无C编码区是所有 mRNA 分子主要结构部分D真核生物 mRNA 存在 5端和 3端两个非编

    4、码区,而原核生物则不存在E每分子 mRNA 与几个或几十个核蛋白体结合形成多核蛋白体形式而存在(分数:1.00)A.B.C.D.E.10.对近缘细菌有杀伤作用的是A类毒素 B细菌素C抗生素 D维生素E外毒素(分数:1.00)A.B.C.D.E.11.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A窦房结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B窦房结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C窦房结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减慢D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延长E窦房结的一次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分数:1.00)A.B.C.D.E.12.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A极化 B去极化C复极化 D反极化E超极化(分数:1.00)A.B.

    5、C.D.E.13.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范围是A慢性病 B急性病C流行病 D传染病E疾病和健康状况(分数:1.00)A.B.C.D.E.14.Lys 的 pI=9.74,在不同 pH 缓冲液中的电泳方向,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在 pH=5 时,泳向负极B在 pH=8 时,泳向正极C在 pH=9.74 时,泳向负极D在 pH=11 时,不泳动E在 pH=12 时,泳向负极(分数:1.00)A.B.C.D.E.15.关于微生物,错误的是A正常菌群不可能对人体致病B空气可达之处均有可能存在微生物C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统称为广义的细菌D自然界中微生物多以种群形式出现E条件致病菌只能在一定条件下致病(分数:1

    6、.00)A.B.C.D.E.16.目前,适合我国流行病学的定义是A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的学科B预防医学的一门方法学C研究常见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D研究疾病与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E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分数:1.00)A.B.C.D.E.17.IL-10 所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A抑制 TH1细胞合成分泌 IFN- 等细胞B抑制巨噬细胞功能,减少单核因子生成C促进 B 细胞增殖和抗体生成D增强巨噬细胞抗原提呈作用E降低巨噬细胞抗原提呈作用(分数:1.00)A.B.C.D.E.18.有

    7、氨基酸混合液(Leu、Arg、Lys、Glu、Gly)一份,调节其 pH 至 5,然后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柱,下面哪种氨基酸首先流出ALeu BArgCLys DGluEGly(分数:1.00)A.B.C.D.E.19.下列哪项属于药物的副反应A随给药剂量而变B随血药浓度而变C固定不变D随给药途径而变E随给药剂型而变(分数:1.00)A.B.C.D.E.20.单链 DNA 5- CCGTTA-3能与下列哪一种 RNA 杂交A5- GCCAATp -3B5- GCCAAUp -3C5- UAACCGp -3D5- TAAGGCp -3E5- TUUCCGp -3(分数:1.00)A.B.C.D

    8、.E.21.下列有关动作电位传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分数:1.00)A.B.C.D.E.22.下述脱氧核苷酸不存在于 DNA 中的是AdAMP BdGMPCdCMP DdTMPEdUMP(分数:1.00)A.B.C.D.E.23.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是A铁和维生素 B12B铁、维生素 B12和叶酸C铁和蛋白质D维生素 B12和叶酸E蛋白质(分数:1.00)A.B.C.D.E.24.在下列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

    9、是A甘氨酸 B谷氨酸C色氨酸 D赖氨酸E精氨酸(分数:1.00)A.B.C.D.E.25.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A循环系统 B呼吸系统C神经系统 D消化系统E内分泌系统(分数:1.00)A.B.C.D.E.26.正常人的 HbA 和镰状细胞贫血病 HbS 的区别是A亚基数不一样B每个亚基的一级结构不同C-亚基 N 端第六位氨基酸不同D-亚基 N 端第六位氨基酸不一样E以上都正确(分数:1.00)A.B.C.D.E.27.热变形的 DNA 有以下哪些特征A碱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B双螺旋结构更加紧密C260nm 处的吸光度下降D旋光性下降,黏度升高E旋光性和黏度均降低(分数:1.00)A.B.C

    10、.D.E.28.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B阚电位C肌肉收缩强度或腺体分泌量D阈强度E静息电位(分数:1.00)A.B.C.D.E.29.应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局麻药是A利多卡因 B依替卡因C普鲁卡因 D布比卡因E罗哌卡因(分数:1.00)A.B.C.D.E.30.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外正内负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分数:1.00)A.B.C.D.E.31.阿托品对眼的作

    11、用是A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B扩瞳,降低眼压,调节麻痹C扩瞳,升高眼压,调节痉挛D缩瞳,降低眼压,调节麻痹E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分数:1.00)A.B.C.D.E.32.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骨骼肌对运动神经动作电位的反应降低是由于A囊泡内 ACh 分子减少B突触前末梢对镁的电导增大C可利用的突触后受体数目减少或功能障碍D突触后受体的转换率增加E微终板电位减小(分数:1.00)A.B.C.D.E.33.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的作用比较,不同点是A兴奋心脏B升高血压C肾血流量减少D血糖及血乳酸增加E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分数:1.00)A.B.C.D.E.34.引起单纯扩散的驱动力是A通道的开启

    12、B分子的热运动C溶解度 D化学梯度E膜蛋白质的特性(分数:1.00)A.B.C.D.E.35.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在于A抑制 G-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干扰甘氨酸交联桥与四肽侧链的链接C干扰肽聚糖骨架的形成D增加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E破坏细菌脂多糖(分数:1.00)A.B.C.D.E.36.核酸与蛋白质比较,正确的是A核酸与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B核酸与蛋白质都有变性的特点C两者对紫外光有吸收性质D两者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37.茚三酮能使氨基酸发生哪种反应A氧化反应 B脱羧作用C脱氨作用 D氧化脱羧E氧化脱羧又脱氨(分数:1.00)A.B.C.D.E.3

    13、8.维持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的力主要是A氢键 B范德华力C盐键 D疏水性相互作用E共价键(分数:1.00)A.B.C.D.E.39.H2S 试验阳性表明细菌可产生A色氨酸酶 B胱氨酸酶C神经氨酸酶 D谷氨酸酶E溶酶体酶(分数:1.00)A.B.C.D.E.40.促进神经一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的是AMg 2+ BNa +CK + DCa 2+EMn 2+(分数:1.00)A.B.C.D.E.41.药物首过消除可能发生于A口服给药后 B舌下给药后C皮下给药后 D静脉给药后E动脉给药后(分数:1.00)A.B.C.D.E.42.必须依赖活细胞生存的微生物是A细菌 B支原体C放线菌 D病毒E真菌(分数

    14、:1.00)A.B.C.D.E.43.静脉注射 2g 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 10mg/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0.05L B2LC5L D20LE200L(分数:1.00)A.B.C.D.E.44.在某氨基酸水溶液中加入碱,使溶液 pH 为 8 此时氨基酸为阴离子,该氨基酸 pI 是A8 B9.7C10 D8.5E2.7(分数:1.00)A.B.C.D.E.45.肾上腺素激动 受体与 B 受体产生的药理作用应除外A促进肝糖原分解B加速脂肪分解C抑制胰岛素释放D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E抑制组胺等过敏物质释放(分数:1.00)A.B.C.D.E.46.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

    15、于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 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分数:1.00)A.B.C.D.E.47.药物在防治疾病时产生副反应的原因A与遗传因素有关B与特异质有关C大剂量用药D药物的多重作用E与药物的药型有关(分数:1.00)A.B.C.D.E.48.一种核酸外切酶与 pApGpUpCpApGpU 一起保温,其水解产物中不含有APA+pG+pUpCpApGpUBPApG+pUpC+pApGpUC2pA+2pG+2pU+pCDPApGpUpCpA+pG+pUEPApGpUpCpApG+pU(分数:1.00)A.B.C.D.E.49.将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

    16、键部位是A横管系统 B纵管系统C肌浆 D纵管终末池E三联管结构(分数:1.00)A.B.C.D.E.50.有机磷中毒时,可使A乙酰胆碱释放增加B乙酰胆碱释放减少C胆碱酯酶活性增加D胆碱酯酶活性减少E骨骼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分数:1.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93-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根据哪项可大致判断肠道杆菌的致病性A分解葡萄糖 B分解乳糖C分解麦芽糖 D分解甘露糖E分解蔗糖(分数:1.00)A.B. C.D.E.解析:2.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钠泵能逆着浓度差将

    17、进入细胞内的 Na+移出膜外B钠泵可顺着浓度差使细胞外的 K+转入膜内C由于从膜内移出 Na+,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内D钠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高 K+,使许多代谢反应得以进行E钠泵的活动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储备(分数:1.00)A.B. C.D.E.解析:3.关于蛋白质沉淀、变性和凝固的关系,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A蛋白质变性后不一定沉淀B蛋白质沉淀后不一定变性C凝固的蛋白质一定已变性D蛋白质变性后必然发展为凝固E变性蛋白质不一定凝固(分数:1.00)A.B.C.D. E.解析:4.下列关于 DNA 中双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B碱基平面与螺旋走行方向垂直C碱基配对有摆动现象

    18、D磷酸脱氧核糖在双螺旋外侧,碱基位于内侧E脱氧核糖平面与螺旋轴垂直(分数:1.00)A.B.C.D. E.解析:5.骨骼肌能与 Ca2+结合的位点是在A肌动蛋白 B肌球蛋白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E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分数:1.00)A.B.C.D. E.解析:6.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B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C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D原发性主动运输E继发性主动转运(分数:1.00)A.B. C.D.E.解析:7.下列哪项是专性厌氧菌A结核杆菌 B霍乱弧菌C空肠弯曲茵 D破伤风杆菌E痢疾杆菌(分数:1.00)A.B.C.D. E.解析:8.神经一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A化学性突触传递

    19、B局部电流C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D非突触性传递E电传递(分数:1.00)A. B.C.D.E.解析:9.关于 mRNA 结构不正确的叙述是A分子量大小不一,代谢活跃B真核生物 mRNA 一般都有 5端帽子结构,3端多聚腺苷酸尾,而原核生物则无C编码区是所有 mRNA 分子主要结构部分D真核生物 mRNA 存在 5端和 3端两个非编码区,而原核生物则不存在E每分子 mRNA 与几个或几十个核蛋白体结合形成多核蛋白体形式而存在(分数:1.00)A.B.C.D. E.解析:10.对近缘细菌有杀伤作用的是A类毒素 B细菌素C抗生素 D维生素E外毒素(分数:1.00)A.B. C.D.E.解析:11.期

    20、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A窦房结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B窦房结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C窦房结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减慢D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延长E窦房结的一次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分数:1.00)A.B.C.D.E. 解析:12.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A极化 B去极化C复极化 D反极化E超极化(分数:1.00)A.B.C.D.E. 解析:13.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范围是A慢性病 B急性病C流行病 D传染病E疾病和健康状况(分数:1.00)A.B.C.D.E. 解析:14.Lys 的 pI=9.74,在不同 pH 缓冲液中的电泳方向,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在 p

    21、H=5 时,泳向负极B在 pH=8 时,泳向正极C在 pH=9.74 时,泳向负极D在 pH=11 时,不泳动E在 pH=12 时,泳向负极(分数:1.00)A. B.C.D.E.解析:15.关于微生物,错误的是A正常菌群不可能对人体致病B空气可达之处均有可能存在微生物C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可统称为广义的细菌D自然界中微生物多以种群形式出现E条件致病菌只能在一定条件下致病(分数:1.00)A. B.C.D.E.解析:16.目前,适合我国流行病学的定义是A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的学科B预防医学的一门方法学C研究常见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D研究疾病与健康状况在人群

    22、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E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的学科(分数:1.00)A.B.C.D. E.解析:17.IL-10 所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A抑制 TH1细胞合成分泌 IFN- 等细胞B抑制巨噬细胞功能,减少单核因子生成C促进 B 细胞增殖和抗体生成D增强巨噬细胞抗原提呈作用E降低巨噬细胞抗原提呈作用(分数:1.00)A.B.C.D. E.解析:18.有氨基酸混合液(Leu、Arg、Lys、Glu、Gly)一份,调节其 pH 至 5,然后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柱,下面哪种氨基酸首先流出ALeu BArgCLys DGluEGly(分数:1.00)

    23、A.B.C.D. E.解析:19.下列哪项属于药物的副反应A随给药剂量而变B随血药浓度而变C固定不变D随给药途径而变E随给药剂型而变(分数:1.00)A.B.C. D.E.解析:20.单链 DNA 5- CCGTTA-3能与下列哪一种 RNA 杂交A5- GCCAATp -3B5- GCCAAUp -3C5- UAACCGp -3D5- TAAGGCp -3E5- TUUCCGp -3(分数:1.00)A.B.C. D.E.解析:21.下列有关动作电位传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D有

    24、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分数:1.00)A.B.C.D.E. 解析:22.下述脱氧核苷酸不存在于 DNA 中的是AdAMP BdGMPCdCMP DdTMPEdUMP(分数:1.00)A.B.C. D.E.解析:23.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是A铁和维生素 B12B铁、维生素 B12和叶酸C铁和蛋白质D维生素 B12和叶酸E蛋白质(分数:1.00)A.B.C. D.E.解析:24.在下列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是A甘氨酸 B谷氨酸C色氨酸 D赖氨酸E精氨酸(分数:1.00)A.B. C.D.E.解析:25.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A循环系统 B呼吸系统C神经

    25、系统 D消化系统E内分泌系统(分数:1.00)A.B.C. D.E.解析:26.正常人的 HbA 和镰状细胞贫血病 HbS 的区别是A亚基数不一样B每个亚基的一级结构不同C-亚基 N 端第六位氨基酸不同D-亚基 N 端第六位氨基酸不一样E以上都正确(分数:1.00)A.B.C. D.E.解析:27.热变形的 DNA 有以下哪些特征A碱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B双螺旋结构更加紧密C260nm 处的吸光度下降D旋光性下降,黏度升高E旋光性和黏度均降低(分数:1.00)A.B.C. D.E.解析:28.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B阚电位C肌肉收缩强度或腺体分泌量D阈强度E静息电位(分数:1.

    26、00)A.B.C.D. E.解析:29.应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局麻药是A利多卡因 B依替卡因C普鲁卡因 D布比卡因E罗哌卡因(分数:1.00)A.B.C. D.E.解析:30.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外正内负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分数:1.00)A.B.C. D.E.解析:31.阿托品对眼的作用是A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B扩瞳,降低眼压,调节麻痹C扩瞳,升高眼压,调节痉挛D缩瞳,降

    27、低眼压,调节麻痹E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分数:1.00)A. B.C.D.E.解析:32.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骨骼肌对运动神经动作电位的反应降低是由于A囊泡内 ACh 分子减少B突触前末梢对镁的电导增大C可利用的突触后受体数目减少或功能障碍D突触后受体的转换率增加E微终板电位减小(分数:1.00)A.B.C. D.E.解析:33.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的作用比较,不同点是A兴奋心脏B升高血压C肾血流量减少D血糖及血乳酸增加E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分数:1.00)A.B.C.D. E.解析:34.引起单纯扩散的驱动力是A通道的开启 B分子的热运动C溶解度 D化学梯度E膜蛋白质的特性(分数:1.00)

    28、A.B.C.D. E.解析:35.青霉素的抗菌作用在于A抑制 G-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干扰甘氨酸交联桥与四肽侧链的链接C干扰肽聚糖骨架的形成D增加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E破坏细菌脂多糖(分数:1.00)A.B. C.D.E.解析:36.核酸与蛋白质比较,正确的是A核酸与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B核酸与蛋白质都有变性的特点C两者对紫外光有吸收性质D两者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E以上均正确(分数:1.00)A.B.C.D.E. 解析:37.茚三酮能使氨基酸发生哪种反应A氧化反应 B脱羧作用C脱氨作用 D氧化脱羧E氧化脱羧又脱氨(分数:1.00)A.B.C.D.E. 解析:38.维持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的力主要是

    29、A氢键 B范德华力C盐键 D疏水性相互作用E共价键(分数:1.00)A. B.C.D.E.解析:39.H2S 试验阳性表明细菌可产生A色氨酸酶 B胱氨酸酶C神经氨酸酶 D谷氨酸酶E溶酶体酶(分数:1.00)A.B. C.D.E.解析:40.促进神经一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的是AMg 2+ BNa +CK + DCa 2+EMn 2+(分数:1.00)A.B.C.D. E.解析:41.药物首过消除可能发生于A口服给药后 B舌下给药后C皮下给药后 D静脉给药后E动脉给药后(分数:1.00)A. B.C.D.E.解析:42.必须依赖活细胞生存的微生物是A细菌 B支原体C放线菌 D病毒E真菌(分数:1

    30、.00)A.B.C.D. E.解析:43.静脉注射 2g 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 10mg/L,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0.05L B2LC5L D20LE200L(分数:1.00)A.B.C.D.E. 解析:44.在某氨基酸水溶液中加入碱,使溶液 pH 为 8 此时氨基酸为阴离子,该氨基酸 pI 是A8 B9.7C10 D8.5E2.7(分数:1.00)A.B.C.D.E. 解析:45.肾上腺素激动 受体与 B 受体产生的药理作用应除外A促进肝糖原分解B加速脂肪分解C抑制胰岛素释放D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E抑制组胺等过敏物质释放(分数:1.00)A.B.C.D. E.解析:46.神经纤维中相邻

    31、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 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分数:1.00)A.B. C.D.E.解析:47.药物在防治疾病时产生副反应的原因A与遗传因素有关B与特异质有关C大剂量用药D药物的多重作用E与药物的药型有关(分数:1.00)A.B.C.D. E.解析:48.一种核酸外切酶与 pApGpUpCpApGpU 一起保温,其水解产物中不含有APA+pG+pUpCpApGpUBPApG+pUpC+pApGpUC2pA+2pG+2pU+pCDPApGpUpCpA+pG+pUEPApGpUpCpApG+pU(分数:1.00)A.B. C.D.E.解析:49.将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是A横管系统 B纵管系统C肌浆 D纵管终末池E三联管结构(分数:1.00)A.B.C.D.E. 解析:50.有机磷中毒时,可使A乙酰胆碱释放增加B乙酰胆碱释放减少C胆碱酯酶活性增加D胆碱酯酶活性减少E骨骼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分数:1.00)A.B.C.D. E.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93-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