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9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5698       资源大小:115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91及答案解析.doc

    1、公卫执业医师-9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6,分数:66.00) A.脊髓灰质炎 B.麻疹 C.狂犬病 D.黄热病 E.登革热(分数:4.50)(1).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分数:1.50)A.B.C.D.E.(2).以显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分数:1.50)A.B.C.D.E.(3).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的传染病(分数:1.50)A.B.C.D.E. A.鼠疫 B.黄热病 C.狂犬病 D.流行性感冒 E.水痘(分数:4.50)(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分数:1.50)A.B.C.D.E.(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

    2、传染病为(分数:1.50)A.B.C.D.E.(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为(分数:1.50)A.B.C.D.E. A.易感人口迁入 B.全球气候变暖 C.计划免疫 D.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E.二代发病率增加(分数:6.00)(1).可以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分数:1.50)A.B.C.D.E.(2).可以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分数:1.50)A.B.C.D.E.(3).能影响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因素(分数:1.50)A.B.C.D.E.(4).能影响传染病流行的自然因素(分数:1.50)A.B.C.D.E. A.二代发病率 B.感染率 C.阳转率 D.保护率 E.相对危险度(分数:3.

    3、00)(1).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是(分数:1.50)A.B.C.D.E.(2).预防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分数:1.50)A.B.C.D.E. A.应于 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B.城镇应于 6小时内,农村应于 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C.在 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D.在 2小时内向所在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E.在 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分数:4.50)(1).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患者、病原携带者报告时限为(分数:1.50)A.B.C.D.E.(2

    4、).对其他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脑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报告时限为(分数:1.50)A.B.C.D.E.(3).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报告时限为(分数:1.50)A.B.C.D.E. A.疫苗效果指数 B.抗体阳转率 C.建卡率 D.四苗覆盖率 E.接种率(分数:3.00)(1).免疫效果评价指标(分数:1.50)A.B.C.D.E.(2).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分数:1.50)A.B.C.D.E. A.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 B.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C.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D.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 E.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分数:3.00)(1).以上均

    5、具有家庭聚集现象的是(分数:1.50)A.B.C.D.E.(2).以上均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要防治措施的是(分数:1.50)A.B.C.D.E. A.痰涂片阳性结核患者 B.痰培养阳性结核患者 C.潜隐感染结核患者 D.活动性结核患者 E.复燃结核患者(分数:3.00)(1).不会传播结核病的患者是(分数:1.50)A.B.C.D.E.(2).病例发现的主要目标是(分数:1.50)A.B.C.D.E. A.外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医源性感染 D.自身感染 E.带入感染(分数:3.00)(1).医生与患者通过直接接触而导致的医院感染为(分数:1.50)A.B.C.D.E.(2).入院时患者已

    6、处于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住院后发病而引起其他患者患该种传染病的感染,则称之为(分数:1.50)A.B.C.D.E.下列每种疾病最常见或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 A.直接通过飞沫传播 B.直接接触传播 C.经接触疫水传播 D.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E.经污染媒介物间接传播(分数:4.50)(1).流感是(分数:1.50)A.B.C.D.E.(2).血吸虫病是(分数:1.50)A.B.C.D.E.(3).疟疾是(分数:1.50)A.B.C.D.E. A.自然人群(包括以往有过该传染病史或有过预防接种史者) B.健康人群(除去有预防接种史与传染病史者) C.易感人群 D.传染病的接触人群 E.特殊人群(分数

    7、:4.50)(1).调查麻疹、痢疾等家庭续发率的对象为(分数:1.50)A.B.C.D.E.(2).考核预防接种免疫学效果所选对象为(分数:1.50)A.B.C.D.E.(3).调查人群流脑血凝抗体水平的对象为(分数:1.50)A.B.C.D.E.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个体治疗 E.社区综合防治(分数:7.50)(1).为预防高血压,进行适度体力活动属于(分数:1.50)A.B.C.D.E.(2).冠心病发生后对患者进行康复体育治疗属于(分数:1.50)A.B.C.D.E.(3).对一级亲属有糖尿病的人群进行血糖筛查,尽量早期发现糖尿病属于(分数:1.50)A.B.C

    8、.D.E.(4).在全部人群中开展戒烟运动预防肺癌属于(分数:1.50)A.B.C.D.E.(5).宫颈脱落细胞筛检宫颈癌属于(分数:1.50)A.B.C.D.E. A.观察法 B.描述性研究 C.分析性研究 D.实验法 E.数理法(分数:4.50)(1).通常被用来描述分布现象,获得病因线索的方法是(分数:1.50)A.B.C.D.E.(2).通常被用来检验病因假说的方法是(分数:1.50)A.B.C.D.E.(3).通常被用来评价防治措施效果的方法是(分数:1.50)A.B.C.D.E. 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DALY E.YLD(分数:3.00)(1).在反映人群中慢性

    9、病流行水平和疾病负担的全球和国家报告中,最不常见到的频率指标是(分数:1.50)A.B.C.D.E.(2).在慢性病病因研究中,优先使用的频率指标是(分数:1.50)A.B.C.D.E. A.第一级预防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根本预防 E.三早预防(分数:4.50)(1).政府出台政策禁止在加工食品中使用反式脂肪酸,属于(分数:1.50)A.B.C.D.E.(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属于(分数:1.50)A.B.C.D.E.(3).45岁以上男性,吸烟,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常规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属于(分数:1.50)A.B.C.D.E. A.

    10、整群筛检 B.多项筛检 C.选择性筛检 D.预防性筛检 E.治疗性筛检(分数:3.00)(1).子宫颈癌的筛检属于(分数:1.50)A.B.C.D.E.(2).通过筛检高血压预防脑卒中属于(分数:1.50)A.B.C.D.E.二、A3/A4 型题(总题数:8,分数:34.00)1990年 8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暴发流行。船离开港口时载有 350名乘客、50 名船员。8 月1日前的一周内,在一次风暴中有 1/7的乘客遇难。8 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 30人发生军团病,其中一半很快死亡。随后的一周内又有 20人发病,但无死亡。假设症状持续一个月。(分数:6.00)(1).8月 1日至 14

    11、日,军团病的累积发病率是(以 8月 1日凌晨零点零 1分时船上人口作为危险人群)(分数:2.00)A.0B.0C.0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E.以上答案均不是(2).8月 7日(8 月份第一周的最后一天)军团病的患病率是(分数:2.00)A.0B.0C.0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E.以上答案均不是(3).8月 14日军团病的患病率是(分数:2.00)A.0B.0C.0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E.以上答案均不是为了调查某市慢性病的分布情况,对 3个区 8个不同地段抽取 50岁及以上的老人共 5800人进行调查。(分数:4.00)这是A.普查B.抽样调查C.筛查D.发病率调查E.回顾性调查(2).该调查可计算

    12、(分数:2.00)A.发病专率B.罹患率C.患病率D.存活率E.发病率在某地区进行男性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研究资料如下表: 膀胱癌发病率(1/10 万) 吸烟 50 不吸烟 25 (分数:4.00)(1).根据该资料,比较男性吸烟和不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相对危险度为(分数:2.00)A.50B.25C.2D.0E.本资料不能计算(2).比较男性吸烟和不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特异危险度为(分数:2.00)A.50B.25C.2D.0E.本资料不能计算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妊娠期母亲的各种暴露史与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之间的联系。在调查时,那些生畸形孩子的母亲由于心理压力常常隐瞒怀孕时的吸烟情况,而那些对照组儿

    13、童的母亲,其报告就较准确。(分数:4.00)(1).上述情况可能带来(分数:2.00)A.选择偏倚B.存活病例偏倚C.信息偏倚D.混杂偏倚E.入院率偏倚(2).如果上述情况确实存在,并且吸烟确实增加生畸形儿的危险,那么研究结果估计的相对危险度与真实的危险度相比是(分数:2.00)A.相同B.高估C.低估D.颠倒E.不能确定为评价某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其随访结果见下表: 组别 接种人数 病例数 接种组 1000 10 对照组 1000 40 (分数:4.00)(1).该疫苗的保护率是(分数:2.00)A.80%B.75%C.90%D.50%E.30%(2).该疫苗的保护指数是(分数:2.00)A

    14、.5B.4C.7D.8E.9某饭店职工健康体检时发现一名职工为甲型肝炎患者。(分数:4.00)(1).该职工最有可能通过哪种途径患病(分数:2.00)A.粪-口途径B.献血C.性接触D.接触污染的医疗器械E.母婴垂直传播(2).对该患者所采取的措施为(分数:2.00)A.接种乙肝疫苗B.接种甲肝疫苗C.隔离治疗D.仍可继续工作,但要接受药物治疗E.痊愈后也不能在饮食行业工作某患者在医院就诊时,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分数:4.00)(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该患者不会传播结核病B.应对该患者立即接种卡介苗C.此类患者是结核病病例发现的主要目标D.对该患者

    15、应进行药物预防E.给予短程抗结核药物治疗(2).对与该患者有密切接触的患者家属应采取的措施为(分数:2.00)A.长期服用抗结核药以提高抵抗力B.药物预防C.接种卡介苗D.长期督导化疗E.不用采取任何措施已知某医院 2003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 20000例,该年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为 30例,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为 20例,所有医院感染病例中当年新发生的病例数为 40例。(分数:4.00)(1).该医院 2003年的医院感染漏报率为(分数:2.00)A.0B.0C.0D.40%E.60%(2).该医院 2003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为(分数:2.00)A.0B.0C.0D.0E.40%公卫执业医师

    16、-9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16,分数:66.00) A.脊髓灰质炎 B.麻疹 C.狂犬病 D.黄热病 E.登革热(分数:4.50)(1).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分数:1.50)A. B.C.D.E.解析:解析 在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中,隐性感染者所占的比例较大,只有一小部分感染后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重症和死亡病例罕见。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因此,正确选项为A。(2).以显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分数:1.50)A.B. C.D.E.解析:(3).大部分感染者以死亡为结局的传染病(分数:1.50)A.B.C. D.E.

    17、解析: A.鼠疫 B.黄热病 C.狂犬病 D.流行性感冒 E.水痘(分数:4.50)(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分数:1.50)A. B.C.D.E.解析:(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为(分数:1.50)A.B.C. D.E.解析:(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为(分数:1.5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属记忆性考题。 传染病防治法第 3条规定了甲、乙、丙三类传染病名单。甲类:鼠疫、霍乱容易记住,但乙类、丙类病种较多,不易记忆,尤其要注意的是,原卫生部在 20世纪 90年代初已将丙类传染病中的肺结核和新生儿破伤风划为乙类。 A.易感人口迁入 B.全球气候

    18、变暖 C.计划免疫 D.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E.二代发病率增加(分数:6.00)(1).可以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分数:1.50)A. B.C.D.E.解析:解析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故选项 A正确。(2).可以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分数:1.50)A.B.C. D.E.解析:(3).能影响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因素(分数:1.50)A.B.C.D. E.解析:(4).能影响传染病流行的自然因素(分数:1.50)A.B. C.D.E.解析: A.二代发病率 B.感染率 C.阳转率 D.保护率 E.相对危险度(分数:3.00

    19、)(1).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是(分数:1.5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属于传染病流行病学中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的内容,为记忆性基础知识。 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的效果就是用预防接种前后抗体变动情况,即人体抗体阳转率和抗体平均滴度两个指标来评价免疫学效果。显然最佳答案是选项 C。(2).预防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分数:1.50)A.B.C.D. E.解析: A.应于 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B.城镇应于 6小时内,农村应于 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C.在 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D.在 2小时内向所在地

    20、区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E.在 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分数:4.50)(1).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患者、病原携带者报告时限为(分数:1.50)A. B.C.D.E.解析:解析 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患者、病原携带者网络应于 2小时内进行报告。因此,正确答案为 A。(2).对其他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脑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报告时限为(分数:1.50)A.B.C. D.E.解析:(3).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报告时限为(分数:1.5

    21、0)A.B.C. D.E.解析: A.疫苗效果指数 B.抗体阳转率 C.建卡率 D.四苗覆盖率 E.接种率(分数:3.00)(1).免疫效果评价指标(分数:1.50)A.B. C.D.E.解析:(2).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分数:1.50)A. B.C.D.E.解析:解析 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常采用保护率和效果指数来评价。因此,正确答案为 A。 A.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 B.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C.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D.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 E.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分数:3.00)(1).以上均具有家庭聚集现象的是(分数:1.50)A.B. C.D.E.解析:解析 理解判断题。 HBV感染具有明

    22、显的家族聚集性,在乙型肝炎高流行区尤为明显。这种聚集性与母婴传播、长期密切接触传播有关,与遗传因素的关系不能排除。丙型肝炎有家庭聚集现象,若夫妻一方抗-HCV 阳性,对方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则正确答案为 B。(2).以上均以接种乙肝疫苗为主要防治措施的是(分数:1.50)A.B.C.D. E.解析:解析 由于 HDV的复制依赖于 HBV,因此接种乙肝疫苗等预防乙型肝炎的一系列措施能有效地预防 HDV感染。所以正确答案为 D。 A.痰涂片阳性结核患者 B.痰培养阳性结核患者 C.潜隐感染结核患者 D.活动性结核患者 E.复燃结核患者(分数:3.00)(1).不会传播结核病的患者是(分数:1.50

    23、)A.B.C. D.E.解析:解析 理解判断题。 处于潜隐感染的感染者没有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也不会传播结核病,其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常处于休眠静止状态,所以正确答案为 C。 传染源即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病例发现的主要对象。A 为正确答案。(2).病例发现的主要目标是(分数:1.50)A. B.C.D.E.解析: A.外源性感染 B.交叉感染 C.医源性感染 D.自身感染 E.带入感染(分数:3.00)(1).医生与患者通过直接接触而导致的医院感染为(分数:1.50)A.B. C.D.E.解析:解析 理解判断题,主要考核考生是否能够掌握关于医院感染分类。 交叉感染指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务人员及

    24、患者和探视人员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途径而引起的感染。所以 B为正确答案。 容易被误选 B,入院时已处于另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住院后发病而引起其他患者或医院职工的医院感染为带入感染而不是交叉感染。(2).入院时患者已处于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住院后发病而引起其他患者患该种传染病的感染,则称之为(分数:1.50)A.B.C.D.E. 解析:下列每种疾病最常见或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 A.直接通过飞沫传播 B.直接接触传播 C.经接触疫水传播 D.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E.经污染媒介物间接传播(分数:4.50)(1).流感是(分数:1.50)A. B.C.D.E.解析:解析 此题是记忆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常

    25、见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的认识。(2).血吸虫病是(分数:1.50)A.B.C. D.E.解析:(3).疟疾是(分数:1.50)A.B.C.D. E.解析: A.自然人群(包括以往有过该传染病史或有过预防接种史者) B.健康人群(除去有预防接种史与传染病史者) C.易感人群 D.传染病的接触人群 E.特殊人群(分数:4.50)(1).调查麻疹、痢疾等家庭续发率的对象为(分数:1.50)A.B.C.D. E.解析:解析 此题是理解及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续发率、易感人群等概念的理解,并会区分自然人群、健康人群和易感人群,同时还要能够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合理选择相应的人群。(2).考核预防接种免疫学

    26、效果所选对象为(分数:1.50)A.B.C. D.E.解析:(3).调查人群流脑血凝抗体水平的对象为(分数:1.50)A. B.C.D.E.解析: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个体治疗 E.社区综合防治(分数:7.50)(1).为预防高血压,进行适度体力活动属于(分数:1.50)A. B.C.D.E.解析:解析 理解型判断题。 适度体力活动预防高血压、全部人群戒烟预防肺癌均属于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进而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属于一级预防;对亲属有糖尿病者进行血糖筛检和宫颈脱落细胞筛检宫颈癌均属于对疾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因此属于二级预防;冠心病发生后对患者进行康复体育治疗则

    27、属于康复预防,因此属于三级预防。(2).冠心病发生后对患者进行康复体育治疗属于(分数:1.50)A.B.C. D.E.解析:(3).对一级亲属有糖尿病的人群进行血糖筛查,尽量早期发现糖尿病属于(分数:1.50)A.B. C.D.E.解析:(4).在全部人群中开展戒烟运动预防肺癌属于(分数:1.50)A. B.C.D.E.解析:(5).宫颈脱落细胞筛检宫颈癌属于(分数:1.50)A.B. C.D.E.解析: A.观察法 B.描述性研究 C.分析性研究 D.实验法 E.数理法(分数:4.50)(1).通常被用来描述分布现象,获得病因线索的方法是(分数:1.50)A.B. C.D.E.解析:解析 各

    28、题对应的是各类研究的主要用途。(2).通常被用来检验病因假说的方法是(分数:1.50)A.B.C. D.E.解析:(3).通常被用来评价防治措施效果的方法是(分数:1.50)A.B.C.D. E.解析: 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DALY E.YLD(分数:3.00)(1).在反映人群中慢性病流行水平和疾病负担的全球和国家报告中,最不常见到的频率指标是(分数:1.50)A.B. C.D.E.解析:解析 由于多数国家和地区没有建立完善的慢性病发病监测系统,因此很难在反映人群慢性病流行水平和疾病负担的全球和国家报告中看到关于发病率水平的介绍。更常见到的是慢性病死亡率和患病率指标,以及

    29、反映疾病负担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和健康寿命损失年(YLD)。(2).在慢性病病因研究中,优先使用的频率指标是(分数:1.50)A.B. C.D.E.解析: A.第一级预防 B.第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根本预防 E.三早预防(分数:4.50)(1).政府出台政策禁止在加工食品中使用反式脂肪酸,属于(分数:1.50)A.B.C.D. E.解析:解析 政府出台政策禁止在加工食品中使用反式脂肪酸,是从根本上去除了反式脂肪酸这个危险因素,属于根本预防。(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属于(分数:1.50)A.B.C. D.E.解析:解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可以改

    30、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属于第三级预防。(3).45岁以上男性,吸烟,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常规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属于(分数:1.50)A. B.C.D.E.解析:解析 该男性属于高危人群,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较高,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属于第一级预防。 A.整群筛检 B.多项筛检 C.选择性筛检 D.预防性筛检 E.治疗性筛检(分数:3.00)(1).子宫颈癌的筛检属于(分数:1.50)A.B.C.D.E. 解析:解析 依照筛检的目的可区分为治疗性筛检和预防性筛检。子宫颈癌的筛检属于治疗性筛检,而通过筛检高血压预防脑卒中则为预防性筛

    31、检。(2).通过筛检高血压预防脑卒中属于(分数:1.50)A.B.C.D. E.解析:二、A3/A4 型题(总题数:8,分数:34.00)1990年 8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暴发流行。船离开港口时载有 350名乘客、50 名船员。8 月1日前的一周内,在一次风暴中有 1/7的乘客遇难。8 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 30人发生军团病,其中一半很快死亡。随后的一周内又有 20人发病,但无死亡。假设症状持续一个月。(分数:6.00)(1).8月 1日至 14日,军团病的累积发病率是(以 8月 1日凌晨零点零 1分时船上人口作为危险人群)(分数:2.00)A.0B.0C.0 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E

    32、.以上答案均不是解析:解析 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发病率和患病率的理解。 发病率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2).8月 7日(8 月份第一周的最后一天)军团病的患病率是(分数:2.00)A.0 B.0C.0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E.以上答案均不是解析:(3).8月 14日军团病的患病率是(分数:2.00)A.0B.0 C.0D.用该资料不能计算E.以上答案均不是解析:为了调查某市慢性病的分布情况,对 3个区 8个不同地段抽取 50岁及以上的老人共 5800人进行调查。(分数:4.00)这是A.普查B.抽样调查 C

    33、.筛查D.发病率调查E.回顾性调查解析: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 为了解总体分布的特点,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故答案为 B。(2).该调查可计算(分数:2.00)A.发病专率B.罹患率C.患病率 D.存活率E.发病率解析:解析 此题为理解判断题。 在进行疾病的横断面调查时,所获指标只能选患病率。在某地区进行男性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研究资料如下表: 膀胱癌发病率(1/10 万) 吸烟 50 不吸烟 25 (分数:4.00)(1).根据该资料,比较男性吸烟和不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相对危险度为(分数:2.00)A.50B.25C.2 D.0E.本资料不能计算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相对危险度的理解。

    34、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比,即相对危险度。(2).比较男性吸烟和不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特异危险度为(分数:2.00)A.50B.25 C.2D.0E.本资料不能计算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特异危险度的理解。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即为特异危险度。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妊娠期母亲的各种暴露史与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之间的联系。在调查时,那些生畸形孩子的母亲由于心理压力常常隐瞒怀孕时的吸烟情况,而那些对照组儿童的母亲,其报告就较准确。(分数:4.00)(1).上述情况可能带来(分数:2.00)A.选择偏倚B.存活病例偏倚C.信息偏倚 D.混杂偏倚E.入院率偏倚解析:解析 凡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由

    35、于收集暴露信息方面出现问题,无论是记忆不准或者有意隐瞒,都称为信息偏倚。(2).如果上述情况确实存在,并且吸烟确实增加生畸形儿的危险,那么研究结果估计的相对危险度与真实的危险度相比是(分数:2.00)A.相同B.高估C.低估 D.颠倒E.不能确定解析:解析 由于病例有意隐瞒暴露史,会使得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吸烟的暴露率趋同,这样研究的相对危险度会被低估。为评价某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其随访结果见下表: 组别 接种人数 病例数 接种组 1000 10 对照组 1000 40 (分数:4.00)(1).该疫苗的保护率是(分数:2.00)A.80%B.75% C.90%D.50%E.30%解析:(2).该

    36、疫苗的保护指数是(分数:2.00)A.5B.4 C.7D.8E.9解析:某饭店职工健康体检时发现一名职工为甲型肝炎患者。(分数:4.00)(1).该职工最有可能通过哪种途径患病(分数:2.00)A.粪-口途径 B.献血C.性接触D.接触污染的医疗器械E.母婴垂直传播解析:解析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所以正确答案为 A。(2).对该患者所采取的措施为(分数:2.00)A.接种乙肝疫苗B.接种甲肝疫苗C.隔离治疗 D.仍可继续工作,但要接受药物治疗E.痊愈后也不能在饮食行业工作解析:解析 对甲型肝炎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期从发病之日起为三周,可在医院或家中

    37、隔离治疗,注意对患者居住和活动场所的消毒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45天,以早期发现新病例。饮食行业和保育人员中的甲型肝炎患者须痊愈后方可恢复工作。所以正确答案为 C。某患者在医院就诊时,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分数:4.00)(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该患者不会传播结核病B.应对该患者立即接种卡介苗C.此类患者是结核病病例发现的主要目标 D.对该患者应进行药物预防E.给予短程抗结核药物治疗解析:解析 传染源即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病例发现的主要对象。及时发现肺结核患者,尤其是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并治愈患者是防止结核病传播和预防耐药

    38、结核产生的有效措施。所以正确答案为 C。(2).对与该患者有密切接触的患者家属应采取的措施为(分数:2.00)A.长期服用抗结核药以提高抵抗力B.药物预防 C.接种卡介苗D.长期督导化疗E.不用采取任何措施解析:解析 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家庭中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成员,结核菌素试验新近转阳的儿童均为药物预防的对象。所以正确答案为 B。已知某医院 2003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 20000例,该年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为 30例,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为 20例,所有医院感染病例中当年新发生的病例数为 40例。(分数:4.00)(1).该医院 2003年的医院感染漏报率为(分数:2.00)A.0B.0C.0D.40% E.60%解析:解析 医院感染漏报率的分子是该年漏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为 20,而分母是已报病例数+漏报病例数为 50。所以正确答案为 D。(2).该医院 2003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为(分数:2.00)A.0B.0C.0D.0 E.40%解析:解析 医院感染患病率分子是观察期内医院感染总病例数为已经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数加上漏报医院感染病例数为 50,分母为全年住院患者总数,所以答案选 D。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医师-9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