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卫执业医师-91-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关于标准差与标准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误可用来估计医学参考值范围 B标准差可反映样本均数的变异程度 C标准误可描述正态 (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频数分布 D样本含量一定时,标准差越大,标准误越小 E标准误是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的指标(分数:1.00)A.B.C.D.E.2.5 个总体率比较的行 列表资料 2 检验的无效假设是 5 个总体率 A至少有 2 个相等 B至少有 3 个相等 C至少有 4 个相等 D全相等 E各不相等(分数:1.00)A.B.C.D.E.3.
2、关于型错误与型错误,说法正确的是 A若“拒绝 H0”,犯错误的可能性为 B B拒绝了实际成立的 H0 所犯的错误为型错误 C对同一资料, 型错误与 型错误的概率大小没有联系 D若想同时减少型错误与型错误的概率,只有减少样本含量 n E若“不拒绝 H0”,不可能犯型错误(分数:1.00)A.B.C.D.E.4.在死因统计分析中,描述死因顺位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病死率 D死因别死亡率 E死冈构成比(分数:1.00)A.B.C.D.E.5.某研究室用甲乙两种血清学方法检查 410 例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结果如下/r/n 乙法/r/n /r/n 甲法 /r/n + /r/n -合计/r/n
3、/r/n /r/n +/r/n 261/r/n 110/r/n 371/r/n /r/n /r/n /r/n /r/n /r/n - 8 31 39/r/n /r/n /r/n 合计/r/n 369/r/n 141/r/n 410/r/n /r/n该资料属何种类型 A配对计数资料 B成组计量资料 C配地计量资料 D成组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分数:1.00)A.B.C.D.E.6.溶菌酶溶菌作用的机制是 A切断肽聚糖中的 -1,4 糖苷键 B抑制转肽酶的作用 C结合 50S 大亚基干扰蛋白合成 D结合 30S 小亚基干扰蛋白合成 E抑制大小亚基的结合(分数:1.00)A.B.C.D.E.7.完全
4、随访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经方差分析,若 P,则结论为 A各样本均数全相等 B各样本均数全不相等 C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 D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 E各总体均数全相等(分数:1.00)A.B.C.D.E.8.用常规培养法与荧光抗体法对同一批肉制品沙门菌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欲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是否有差别,宜选用/r/n 常规培养法/r/n /r/n 荧光抗体法 /r/n + /r/n -合计/r/n /r/n /r/n +/r/n 160/r/n 26/r/n 186/r/n /r/n /r/n -/r/n 5/r/n 48/r/n 53/r/n /r/n A四格表资料配对 2 检
5、验 B两样本资料 2 检验 C行列表资料 2 检验 D配对 t 检验 E配对设计的符号秩和检验(分数:1.00)A.B.C.D.E.9.在进行临床试验没计时,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最大值是取 A=0.01 B=0.05 C=0.10 D =0.20 E=0.25(分数:1.00)A.B.C.D.E.10.某医院研究 -3 脂肪酸预防冠心病的作用,试验组服用 -3 脂肪酸,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该对照形式为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标准对照 E历史对照(分数:1.00)A.B.C.D.E.11.方差分析借助 F 分布作统计推断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变异来源分解 A方差 B均数 C离均数
6、平方和 D自由度 E离均差平方和与自由度(分数:1.00)A.B.C.D.E.12.反应一个测验工具的正确性是指该测验的 A效度 B信度 C样本 D常模 E概念(分数:1.00)A.B.C.D.E.13.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已知第 1 组的样本量为 n1=10,秩和 T1=136,第 2 组的样本量为 n2=15,秩和 T2=189,若双侧 0.05 的 T 界值范围为 94166,按 =0.05 ,作出的统计推断是 A94T 2, P0.05,拒绝 H0 BT 1166 , P0.05,不拒绝 H0 CT 2166 , P0.05,拒绝 H0 D 94T 1, P0.05,拒绝 H0
7、E94T 1166,P0.05,不拒绝 H0(分数:1.00)A.B.C.D.E.14.关于统计表的列表原则,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备注可在表内用“*”标出,写在表的底线下 B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上行 C表内的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D统计表中线条不宜过多 E标题在表的上方中央,简要说明表的内容(分数:1.00)A.B.C.D.E.15.在寿命表中, X 岁期望寿命的符号表示为 Adx Bqx Cmx D ex Elx(分数:1.00)A.B.C.D.E.16.百分条图表示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构成比,其作用同于 A条图 B线图 C圆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分数:1.00)A.B.C.D.
8、E.17.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抑制白三烯的生成 B抑制 PGE2 的生成 C抑制 PGE2 的生成 D抑制 PGI2 的生成 E抑制 TXA2 的生成(分数:1.00)A.B.C.D.E.18.下列关于方差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A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变异进行分解 B方差分析直接将 SS 进行分解 C方差分析直接将 进行分解 D方差分析直接将 MS 进行分解 E方差分析直接将总变异进行分解(分数:1.00)A.B.C.D.E.19.总体率的 99%可信区间是 A99%的总体率分布的范围 B99%的样本率分布的范围 C99%的样本率可能所在范围 D 99%的总体率的可能所在范围
9、E估计总体率居此范围的概率为 99%(分数:1.00)A.B.C.D.E.20.计算某地某年孕产妇死亡率的分母是 A某地某年年中妇女人口数 B某地某年年末妇女人口数 C某地某年年中 1549 岁育龄妇女数 D某地某年年末 1549 岁育龄妇女数 E某地某年活产数(分数:1.00)A.B.C.D.E.21.寿命表的主要指标不包括 A死亡概率 B尚存人数 C死亡人数 D年龄别死亡率 E期望寿命(分数:1.00)A.B.C.D.E.22.一个测验工具中对于对象可以测量到的程度,是指该工具的 A信度 B常模 C样本 D效度 E标准(分数:1.00)A.B.C.D.E.23.用某中草药预防流感,其用药组
10、与对照组的流感发病率情况如下表/r/n /r/n 组别/r/n 观察人数/r/n 发病人数/r/n 发病率(%)/r/n /r/n /r/n 用药组/r/n 100/r/n 14/r/n 14/r/n /r/n /r/n 对照组/r/n 120/r/n 30/r/n 25/r/n /r/n则构成四格表的四个基本数据是 A100 14 120 30 B100 14 120 25 C100 86 120 90 D 14 86 30 90 E14 14 30 25(分数:1.00)A.B.C.D.E.24.直线回归方程主要的应用有 A估计 a,b 的值 B判断是否直线相关 C确定 x,y 间存在的因
11、果关系 D进行预测 E绘制散点图(分数:1.00)A.B.C.D.E.25.少年儿童人口增加,将可能使 A粗死亡率增加 B孕产妇死亡率降低 C粗出生率增加 D粗出生率下降 E生育率下降(分数:1.00)A.B.C.D.E.26.用某疗法治疗胃溃疡病人 50 例,一个月后 40 例好转,由此可认为 A该疗法疗效好 B该疗法疗效一般 C该疗法疗效只有近期疗效 D因治疗例数少,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 E因无对照,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分数:1.00)A.B.C.D.E.27.成组四格表资料采用基本公式或专用公式计算不校正 2 值的条件是 A所有的理论频数均大于 5 B样本总例数大于 40,
12、且只有一个理论频数小于 5 C样本总例数大于 40,且最小的理论频数小于 5 D样本总例数小于 40,且最小理论频数大于 5 E两个样本率均大于 5%(分数:1.00)A.B.C.D.E.28.某人算得某资料的标准差为 -3.4,可认为 A变量值都是负数 B变量值负的比正的多 C计算有错 D变量值多数为 0 E变量值一个比一个小(分数:1.00)A.B.C.D.E.29.调查研究的基本抽样方法有几种 A1 B2 C3 D 4 E5(分数:1.00)A.B.C.D.E.30.细菌细胞膜的功能,例外的是 A参与物质交换 B参与生物合成 C参与呼吸过程 D形成中介体 E决定遗传性状(分数:1.00)
13、A.B.C.D.E.31.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若最小样本例数大于 5,统计量 H 近似服从的分布是 At 分布 B正态分布 C 2 分布 D F 分布 E标准正态分布(分数:1.00)A.B.C.D.E.32.以死亡为终止事件的随访资料分析中,应选用的指标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出生率 D生存率 E死亡率(分数:1.00)A.B.C.D.E.33.设两个定性因素为 A 和 B,每个因素的两水平分别用“+ ”和“ -”表示有无,则配对四格资料是检验 AA+B-与 A-B+差别 BA+B+与 A-B-差别 CA+A+与 B+B+差别 D A-A-与 B
14、+B+差别 EA-A-与 B-B-差别(分数:1.00)A.B.C.D.E.34.常用于防治心绞痛急性发作的药物是 A硝酸甘油 B普萘洛尔 C美托洛尔 D硝普钠 E硝苯地平(分数:1.00)A.B.C.D.E.35.同类定量资料下列指标,反映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代表性的是 A四分位数间距 B标准误 C变异系数 D百分位数 E中位数(分数:1.00)A.B.C.D.E.36.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最根本的区别是 A调查研究以人为对象 B实验研究以动物为对象 C调查研究不能随机分组 D实验研究可人为设置处理因素,给予干预措施 E调查研究也可以给予干预措施(分数:1.00)A.B.C.D.E.37.若 X
15、 值的均数等于 7,标准差等于 2,则 X+3 的均数 A也等于 7 B等于 9 C等于 10 D界于 7-3 与 7+3 之间 E界于 7-1.962 与 7+1.962 之间(分数:1.00)A.B.C.D.E.38.统计上称小概率事件是指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P A等于 0.05 B0.50 C0.10 D 0.05 E0.05(分数:1.00)A.B.C.D.E.39.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中,回归系数 b=-2.689,P0.05,则 A回归直线斜率等于零 B相关系数 r 小于零 C相关系数 r 大于零 D截距 a 一定等于 1 E截距 a 一定等于-1(分数:1.00)A.B.C.D.E
16、.40.研究者欲对某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项目实施 5 年后的效果进行评价,项目结束时甲、乙两个项目的部分县区第五年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 12.5和 15.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地的新生儿死亡率是整个项目评价的一个指标 B可以得出甲地新生儿死亡率低于乙地的结论 C应对该资料进行假设检验 D该题目中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平均水平的指标 E该题目中新生儿死亡率是绝对数(分数:1.00)A.B.C.D.E.41.下列指标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身高(cm) B体重(kg) C血压(mmHg) D脉搏 (次/分) E职业(分数:1.00)A.B.C.D.E.42.率的标准化法的意义是 A使计算的结果相同
17、 B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 C减少第 类错误 D养活第 类错误 E减少抽样误差(分数:1.00)A.B.C.D.E.43.统计推断的两个方面为 A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B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与假设检验 D统计图表与参数估计 E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分数:1.00)A.B.C.D.E.44.强心苷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A动脉压升高,外周阻力上升 B利尿作用 C中毒量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 D T 波幅度减少, S-T 段降低 E加速房室传导(分数:1.00)A.B.C.D.E.45.四个处理组均数比较时,直接采用两组比较的 t 检验 A会增加犯型错误的概率 B会增加犯 型错误的概率 C会出现
18、检验效能不够的情况 D由于方差分析的两两比较方法不完善,故 t 检验更优 E不能确定犯 型错误和 型错误的概率是否会增加(分数:1.00)A.B.C.D.E.46.不符合脑膜炎球菌送检标本要求的一项是 A采集标本注意无菌操作 B根据该病原菌主要存在部位取材 C采集标本一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D采集的标本要立即送检 E标本送检过程中要保持低温和干燥(分数:1.00)A.B.C.D.E.47.标准化死亡比 (SMR)属 A构成比 B定基比 C相对比 D比数此 E环化(分数:1.00)A.B.C.D.E.48.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用正态近似法的条件是 An25 Bn30 Cn40 D n50
19、 En25(分数:1.00)A.B.C.D.E.49.方差分析中计算得到的 F 值 A一定小于 0 B一定小于 1 C一定等于 0 D可以为负值 E一定为正值(分数:1.00)A.B.C.D.E.50.现测得 15 名正常人、 13 名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 12 名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白细胞介素,其均数分别为:0.203、2.738 和 2.844。欲判断上述三类人群白细胞介素均数是否不同,宜选择 A经 2 检验后才能确定 B先作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再作 q 检验才能确定 C作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再作 q 检验才能确定 D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 t 检验才能确定 E需分别作两类患者与正常人的 q 检验才能确定(分数:1.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91-1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