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卫执业医师-8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评价一项疾病筛检试验测量值和实际值符合的程度称为 A.可靠性 B.真实性 C.灵敏度 D.特异度 E.阳性预测值(分数:2.00)A.B.C.D.E.2.对病例研究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 A.提高分析效率 B.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C.控制混杂偏倚 D.控制选择偏倚 E.控制信息偏倚(分数:2.00)A.B.C.D.E.3.霍乱流行期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A.重症病人 B.典型病人 C.隐性感染及轻症病人 D.恢复期带菌者 E.慢性带菌者(分数:2.00)A.B
2、.C.D.E.4.伤寒病病原学检查时,病程第 1 周应采集的标本是 A.痰液或唾液 B.尿液 C.血或骨髓 D.粪便 E.肠引流液(分数:2.00)A.B.C.D.E.5.下列指标中,既可以反映室内空气清洁度,又可以反映室内通风换气效果的是 A.微生物 B.悬浮颗粒物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E.一氧化碳(分数:2.00)A.B.C.D.E.6.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吞饮(分数:2.00)A.B.C.D.E.7.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 A.Na+ B.K+ C.Cl- D.Ca2+ E.Mg2+(分数:2.0
3、0)A.B.C.D.E.8.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 A.心肌是功能合胞体 B.兴奋传导有房室延搁 C.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有抑制作用 D.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E.收缩期较短(分数:2.00)A.B.C.D.E.9.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 A.心率 B.外周阻力 C.循环血量 D.每搏输出量 E.主动脉管壁弹性(分数:2.00)A.B.C.D.E.10.血氧含量是指在 100ml 血液中 A.血红蛋白结合氧的最大量 B.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C.物理溶解氧的最大量 D.实际溶解的氧量 E.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分数:2.00)A.B.C.D.E.11.胆汁中促进脂肪消化吸收的主要成分
4、是 A.胆盐 B.胆固醇 C.胆色素 D.脂肪酶 E.脂肪酸(分数:2.00)A.B.C.D.E.12.关于胰液的分泌调节,以下正确的是 A.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B.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调节,以交感神经调节为主 C.促胃液素可以抑制胰液的分泌 D.缩胆囊素可以促进胰液的分泌 E.盐酸可以抑制胰液的分泌(分数:2.00)A.B.C.D.E.13.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 A.循环血量减少 B.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D.动脉血压降低 E.疼痛刺激(分数:2.00)A.B.C.D.E.14.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促胰液素
5、C.血糖浓度 D.迷走神经 E.交感神经(分数:2.00)A.B.C.D.E.15.甲状腺激素影响发育的主要器官是 A.肝和肾 B.骨和心 C.骨和脑 D.肝和脑 E.心和脑(分数:2.00)A.B.C.D.E.二、BA2 型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6.在某化工厂的一次事故中,有多名作业工人出现恶心、呕吐、震颤等症状,体检发现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呼出的气体有苦杏仁味。这一职业中毒最可能是 A.一氧化碳中毒 B.硫化氢中毒 C.苯胺中毒 D.砷化氢中毒 E.氰化物中毒(分数:2.00)A.B.C.D.E.17.欲比较甲乙两地区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进行标准化率的计算,标准化
6、的基本原理是假设甲乙两地 A.人口数量相同 B.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量相同 C.人口性别分布相同 D.人口年龄分布相同 E.人口性别与年龄分布相同(分数:2.00)A.B.C.D.E.18.某男性锅炉操作工,在通风不良的条件下,连续工作 34 小时,突然出现头痛、头晕,同时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具有呼吸加快等表现。可疑何种毒物中毒 A.氰化物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氮氧化物 E.硫化氢(分数:2.00)A.B.C.D.E.19.4 个月的女婴,冬季出生,足月顺产,单纯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近半个月来较烦躁,夜间哭闹不安,多汗。体检:体重 6kg,有颅骨软化。最可能的诊断是 A.营养
7、不良 B.亚临床维生素 A 缺乏症 C.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D.婴儿肠痉挛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20.某段河流含氮化合物。监测结果显示,水体中硝酸盐氮含量高,而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不高,说明该段河流 A.新近受到明显的有机物污染 B.新近可能发生过有机物的污染 C.以前受到有机物污染,自净过程尚未完成 D.过去曾受到有机物的污染,现已完成自净过程 E.水体过去和新近均发生过有机物污染(分数:2.00)A.B.C.D.E.21.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其原因是 A.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 B.吸气时肺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肺弹性阻力增大 C.
8、吸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增大 D.吸气时气道阻力减小,呼气时气道阻力增大 E.吸气时胸内负压减小,呼气时胸内负压增大(分数:2.00)A.B.C.D.E.22.静脉注射美洲箭毒 34 分钟即可产生肌肉松弛作用,其作用机制是 A.它增加接头前膜对 Mg2+的通透性 B.抑制 Ca2+进入接头前膜 C.它与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 D.抑制囊泡移向接头前膜 E.抑制终板膜的离子通道开放(分数:2.00)A.B.C.D.E.23.在动物实验中,暴露家兔颈部的双侧迷走神经并进行切断,则家兔的呼吸将发生什么变化 A.呼吸频率加快 B.呼吸幅度减小 C.吸气时相缩短 D.呼吸变深变慢
9、E.呼吸节律不变(分数:2.00)A.B.C.D.E.24.现在医学科学工作者通过获得大量特异 DNA 片段,结合适当的分析技术,可以鉴定基因缺陷。当前临床或研究室获得大量特异 DNA 片段最流行的方法是 A.化学合成 B.DNA 合成仪合成 C.从外周血细胞大量制备 D.基因克隆 E.聚合酶链反应(分数:2.00)A.B.C.D.E.25.镰刀形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血红蛋白 链 N 端第 6 个氨基酸残基谷氨酸被下列哪种氨基酸代替 A.缬氨酸 B.丙氨酸 C.丝氨酸 D.酪氨酸 E.色氨酸(分数:2.00)A.B.C.D.E.26.某哮喘患者,伴有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和眼内压升高,应当选用 A.异
10、丙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氨茶碱 D.阿托品 E.多巴胺(分数:2.00)A.B.C.D.E.27.女,26 岁。发热 39,咳铁锈色痰。X 线检查:右肺上叶有大片阴影,胸腔有少量积液。临床诊断为大叶性肺炎。致病的微生物可能是 A.嗜肺军团菌 B.肺炎链球菌 C.肺炎克雷伯杆菌 D.肺炎支原体 E.肺炎衣原体(分数:2.00)A.B.C.D.E.28.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离心后取沉渣涂片镜检,墨汁染色,镜下可以看到直径为 412m 的圆形菌体,且外周有一透明、肥厚的荚膜。引起此脑膜炎的微生物最可能是 A.新型隐球菌 B.白色念珠菌 C.肺炎链球菌 D.脑膜炎球菌 E.B 群链球菌(分数
11、:2.00)A.B.C.D.E.29.潜伏期可长达数年之久,但发病后却呈亚急性、进行性、直至死亡的疾病是 A.带状疱疹 B.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C.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D.原发性肝细胞癌 E.登革热(分数:2.00)A.B.C.D.E.30.标本涂片镜检时,见圆形或卵圆形菌体,革兰染色阳性,从菌体上有芽管伸出,但不与菌体脱离,形成假菌丝;将标本接种至玉米粉培养基上,可以长出厚膜孢子,此微生物可能是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白色念珠菌 D.放线菌 E.毛癣菌(分数:2.00)A.B.C.D.E.三、BB1 型题/B(总题数:8,分数:40.00) A.臭氧层破坏 B.形成酸雨 C.产生温室
12、效应 D.产生光化学烟雾 E.使大气混浊度增加,造成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为减少(分数:4.00)(1).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碳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分数:2.00)A.B.C.D.E.(2).大气污染物碳氢化合物与氮氧化物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分数:2.00)A.B.C.D.E. A.慢性汞中毒 B.慢性铅中毒 C.慢性苯中毒 D.慢性砷中毒 E.慢性锰中毒(分数:4.00)(1).有易兴奋症的精神-神经症状、口腔炎和震颤等主要表现的职业中毒最可能的是(分数:2.00)A.B.C.D.E.(2).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和造血系统异常的职业中毒最可能的是(分数:2.00)A.B.C.D.E. A.智力低下 B
13、.骨质硬化与骨质疏松 C.语言障碍 D.视野缩小 E.皮肤色素沉着(分数:6.00)(1).与碘缺乏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是(分数:2.00)A.B.C.D.E.(2).与地方性氟中毒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是(分数:2.00)A.B.C.D.E.(3).与地方性砷中毒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是(分数:2.00)A.B.C.D.E. A.假性近视 B.真性近视 C.斜视 D.远视 E.散光(分数:4.00)(1).轴长度正常而晶状体屈折力过强是(分数:2.00)A.B.C.D.E.(2).婴幼儿时期绝大部分是(分数:2.00)A.B.C.D.E. A.四周布点 B.扇形布点 C.捕捉烟波布点 D.几何状布点 E.沿
14、道路布点(分数:6.00)(1).若要对某一工厂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已知该地区常年或季节风玫瑰图,最为合适的布点方式为(分数:2.00)A.B.C.D.E.(2).某流域地区农村土壤受到广泛污染,若对该地区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合适的布点方式为(分数:2.00)A.B.C.D.E.(3).用于线源污染监测的布点方法是(分数:2.00)A.B.C.D.E. A.局部电位 B.阈电位 C.锋电位 D.负后电位 E.正后电位(分数:4.00)(1).可兴奋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出现(分数:2.00)A.B.C.D.E.(2).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静息电位达到(分数:2.00)A.B.C.D.E
15、. A.心房收缩期末 B.快速射血期末 C.快速充盈期末 D.等容收缩期末 E.等容舒张期末(分数:6.00)(1).心室容积最大是在(分数:3.00)A.B.C.D.E.(2).主动脉压最高是在(分数:3.00)A.B.C.D.E. A.脂肪酸合成 B.脂肪酸- 氧化 C.甘油三酯合成 D.胆固醇合成 E.甘油三酯分解(分数:6.00)(1).线粒体内进行的代谢反应属于(分数:2.00)A.B.C.D.E.(2).柠檬酸-丙酮酸循环的代谢反应属于(分数:2.00)A.B.C.D.E.(3).由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参与的代谢反应属于(分数:2.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83
16、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1 型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评价一项疾病筛检试验测量值和实际值符合的程度称为 A.可靠性 B.真实性 C.灵敏度 D.特异度 E.阳性预测值(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这是考查对流行病学筛查方法的评价方法的掌握情况。 A 是评价筛检试验稳定性与可重复程度;C 是反映筛检试验鉴别真阳性能力的指标;D 是反映筛检试验鉴别真阴性能力的指标;E 是评价在人群中进行筛检收益的指标;B 是疾病筛检试验测量值和实际值符合的程度,真实性包括灵敏度和特异度两方面,故答案 B 是正确的。2.对病例研究所获取的
17、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 A.提高分析效率 B.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C.控制混杂偏倚 D.控制选择偏倚 E.控制信息偏倚(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这是考查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理解。 分层分析是将研究资料按照可能产生混杂的因素或人口学特征(代理混杂)进行分层,控制混杂偏倚的影响后,评价暴露因素与结局变量的关系。所以只有答案 C 是正确的。3.霍乱流行期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A.重症病人 B.典型病人 C.隐性感染及轻症病人 D.恢复期带菌者 E.慢性带菌者(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病人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病人在发病期间可以连续排菌,但
18、轻型病人易被忽视,常得不到及时隔离和治疗,在传播过程中是重要的传染源。所以,正确答案为 C。4.伤寒病病原学检查时,病程第 1 周应采集的标本是 A.痰液或唾液 B.尿液 C.血或骨髓 D.粪便 E.肠引流液(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伤寒沙门菌侵入机体,经 1014 天的潜伏期后,出现第一次菌血症,即相当于临床前驱期。继而细菌在肝、脾、肾和胆囊等器官内繁殖后,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菌血症,即相当于发病早期。其后,细菌定位于胆囊、肠壁、淋巴组织及肾组织,在发病的第 23 周从粪便及尿液中排出细菌。发病第13 周骨髓中可查到细菌。因此,伤寒患者于发病第 1 周内,采集血或
19、骨髓标本,病原菌的检出率最高,至发病后第 23 周,则采集粪便或尿液标本,病原菌的检出率较高。所以,正确答案为 C。5.下列指标中,既可以反映室内空气清洁度,又可以反映室内通风换气效果的是 A.微生物 B.悬浮颗粒物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E.一氧化碳(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室内 CO2主要来自人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若室内空气中不含其他有害成分,当 CO2浓度升高到 5%以上时,人们才会有相应不舒服的感觉。但是,人体在呼出 CO2的同时,也呼出诸如二甲基胺、硫化氢、醋酸等数十种有害物质。所有这些有害物质随室内 CO2浓度的增加而相应地增加。因此,室内 CO2浓
20、度可以反映出室内空气清洁度,也可以反映出室内通风换气的实际效果,可以作为居室内空气污染的一项指标。所以,正确答案为 C。6.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吞饮(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该试题是理解判断型题目,考查对物质转运机制的理解。 单纯扩散(A)是一种顺电-化学梯度的转运方式;主动转运(C)是一种逆电-化学梯度的转运方式,需要消耗代谢能量;入胞作用(D)、吞饮(E)是对于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物质的转运方式,也需要消耗代谢能量;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特殊的载体蛋白协助,顺浓度差进入红细胞,无须额外消耗代谢能量,属易化扩散
21、。所以,正确答案为 B。7.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 A.Na+ B.K+ C.Cl- D.Ca2+ E.Mg2+(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该试题是理解判断型题目,考查对生物电形成原理的理解。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 Na+不通透,所以,备选答案 A 是错误的;此时,对 Cl-(备选答案 C)可以自由通透而不致对膜两侧浓度差产生很大影响;此时,Ca 2+(备选答案 D)和 Mg2+(备选答案 E)不易通透。由于膜两侧电化学梯度较大,且此时对 K+易通透,所以,K +的通透性最大。这样,有利于形成 K+的平衡电位,这正是静息电位产生的原因。所以,正确答案
22、为 B。8.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 A.心肌是功能合胞体 B.兴奋传导有房室延搁 C.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有抑制作用 D.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E.收缩期较短(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该考试题是基本概念理解型题目,考查对强直收缩和心肌不应期概念的理解。 强直收缩是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之一,也可能发生在平滑肌,但是不出现在心肌。心肌是功能合胞体(备选答案 A),平滑肌也可以是功能合胞体,但是,这并非是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兴奋在心肌的传导有房室延搁(备选答案 B),只是保证房室的节律性收缩活动顺序,与强直收缩无关。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有抑制作用(备选答案 C),只是说明窦房结
23、是心脏的起搏点,与不产生强直收缩也无关系。骨骼肌产生强直收缩的根本原因是两次刺激到达的间隔时间小于肌肉收缩的周期,即第二次刺激落在了第一次收缩的收缩期内,而收缩期较短(备选答案 E)并非是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心肌有效不应期长(备选答案 D),几乎占了全部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因此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所以,正确答案为 D。9.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 A.心率 B.外周阻力 C.循环血量 D.每搏输出量 E.主动脉管壁弹性(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该试题是理解判断型题目,考查对动脉血压形成原理和影响动脉血压因素的理解。 血量和每搏输出量首先是影响收缩压高低的重
24、要因素,因此备选答案 C 和 D 是错误的。心率、主动脉管壁弹性和外周阻力对舒张压均有重要影响,但三者比较,心率和主动脉管壁弹性虽然可以影响舒张压高低,但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条件之一(另一个条件是心输出量)。因为外周阻力大小对舒张压高低的影响远比对收缩压影响大,所以,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所以,正确答案为 B。10.血氧含量是指在 100ml 血液中 A.血红蛋白结合氧的最大量 B.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C.物理溶解氧的最大量 D.实际溶解的氧量 E.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该试题是概念理解型题目,考查考生对血氧含量的理解。
25、 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备选答案E)是指备选答案 A 与 B 的比值百分数,所以,答案 E 是错误的。血氧含量又称血红蛋白氧含量,是指在100ml 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备选答案 B),而非血红蛋白结合氧的最大量(备选答案 A),也不是在 100ml 血液中物理溶解氧的最大量(备选答案 C)和实际溶解的氧量(备选答案 D),所以,正确答案为B。11.胆汁中促进脂肪消化吸收的主要成分是 A.胆盐 B.胆固醇 C.胆色素 D.脂肪酶 E.脂肪酸(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该试题是理解判断型题目,考查对胆汁组成成分和作用的理解。 胆汁中并无任何消化酶的成分,这是首先要明
26、确的,所以,备选答案 D 是错误的。胆汁源于肝脏,而脂肪酸是脂肪消化产物之一,并非胆汁成分,所以,备选答案 E 是错误的。胆盐(备选答案 A)、胆固醇(备选答案 B)和胆色素(备选答案C)均为胆汁成分,胆汁中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关系最密切的成分是胆盐(备选答案 A),所以,正确答案为A。12.关于胰液的分泌调节,以下正确的是 A.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B.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调节,以交感神经调节为主 C.促胃液素可以抑制胰液的分泌 D.缩胆囊素可以促进胰液的分泌 E.盐酸可以抑制胰液的分泌(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该试题是理解判断型题目,考查考生对胰液
27、分泌调节的理解。 胰液的分泌调节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所以,备选答案 A 错误。胰液的分泌调节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调节,但以副交感神经调节为主,所以,备选答案 B 错误。促胃液素可以刺激胰液的分泌,所以,备选答案 C 错误。盐酸可以刺激胰液分泌,所以,备选答案 E 错误。缩胆囊素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胆囊收缩和促进胰酶分泌,所以,正确答案为 D。13.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 A.循环血量减少 B.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D.动脉血压降低 E.疼痛刺激(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该试题是理解记忆型题目,考查考生对抗利尿激素分泌调
28、节的理解。 血浆胶体渗透压(备选答案 C)对抗利尿激素分泌不敏感,备选答案 A、D 和 E 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均有关,即循环血量减少(备选答案 A),动脉血压降低(备选答案 D)和疼痛(备选答案 E)均可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而最敏感的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备选答案 B),可以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所以,该考试题的正确答案为 B。14.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促胰液素 C.血糖浓度 D.迷走神经 E.交感神经(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该试题是理解记忆类题目,考查考生对胰岛素分泌调节的理解。 胰高血糖素(备选答案
29、 A)由胰岛 A 细胞分泌,促进其释放的主要因素是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胰岛素释放。促胰液素(备选答案 B)由小肠 S 细胞分泌,促进其释放的主要因素是酸化小肠上部,与胰岛素分泌无直接关系。迷走神经(备选答案 D)和交感 -肾上腺素能神经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交感 -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胰岛素分泌。与以上因素相比,血糖浓度(备选答案 C)是调节胰岛素分泌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因素。胰岛素由胰岛 B 细胞分泌,高血糖促进其分泌,低血糖则抑制其分泌,所以,该考试题的正确答案为 C。15.甲状腺激素影响发育的主要器官是 A.肝和肾 B.骨和心 C.骨和脑 D.肝和脑 E.心和脑(分数:2.00)A.B.C.
30、 D.E.解析:解析 该试题是理解判断型题目,考查对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理解。 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广泛影响机体代谢和各器官生理活动的激素,对于骨骼和脑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如果幼年甲状腺激素缺乏,则首先表现骨和脑发育的不完善而出现呆小症,所以,该考试题的正确答案为 C。二、BA2 型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6.在某化工厂的一次事故中,有多名作业工人出现恶心、呕吐、震颤等症状,体检发现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呼出的气体有苦杏仁味。这一职业中毒最可能是 A.一氧化碳中毒 B.硫化氢中毒 C.苯胺中毒 D.砷化氢中毒 E.氰化物中毒(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该试题
31、考查对职业中毒中各种有害气体特点的了解情况。 A、B、C、D、E 均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但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气体,硫化氢中毒有臭鸡蛋的味道,苯胺中毒会出现发绀症状,砷化氢中毒有大蒜味道,氰化物中毒病人口中有苦杏仁味,故答案最可能是 E。17.欲比较甲乙两地区居民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进行标准化率的计算,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假设甲乙两地 A.人口数量相同 B.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量相同 C.人口性别分布相同 D.人口年龄分布相同 E.人口性别与年龄分布相同(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该试题考查对不同地区的资料进行对比时,标准化的意义与作用。 大多数疾病的患病率与人口的年龄、性
32、别构成有密切关系。当比较甲乙两地疾病患病率时,需要进行标准化调整。标准化的基本假设就是两个地区的人口性别与年龄分布相同。答案 A 与 B 完全不对,答案 C 与 D 均不完全,只有答案 E是正确的。18.某男性锅炉操作工,在通风不良的条件下,连续工作 34 小时,突然出现头痛、头晕,同时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具有呼吸加快等表现。可疑何种毒物中毒 A.氰化物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氮氧化物 E.硫化氢(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答案 A,氰化物中毒病人口中有苦杏仁味。答案 B,职业性接触二氧化碳的场所和工种有不通风的矿井、植物酿造等,急性中毒表现为昏迷,反射
33、消失等。答案 D,接触氮氧化物的行业和工种有:制造硝酸、硝化纤维;苯胺染料的重氮化过程;焊接、气割操作等。其中毒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答案 E,硫化氢中毒有臭鸡蛋味道。答案 C,锅炉房内的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可以产生一氧化碳,因此,锅炉操作工在通风不良的条件下,很容易吸入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窒息气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使机体缺氧,导致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并出现代偿性呼吸加快。由于碳氧血红蛋白呈红色,所以,患者无青紫,口唇呈樱桃红色。所以,正确答案为 C。19.4 个月的女婴,冬季出生,足月顺产,单纯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近半个月来较烦躁,夜间哭闹不安,多汗。体检:体
34、重 6kg,有颅骨软化。最可能的诊断是 A.营养不良 B.亚临床维生素 A 缺乏症 C.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 D.婴儿肠痉挛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冬季出生,日照不足,未及时添加辅食,说明存在维生素 D 不足。4 个月、烦躁、夜间哭闹不安、多汗是佝偻病初期特点。所以,正确答案为 C。20.某段河流含氮化合物。监测结果显示,水体中硝酸盐氮含量高,而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不高,说明该段河流 A.新近受到明显的有机物污染 B.新近可能发生过有机物的污染 C.以前受到有机物污染,自净过程尚未完成 D.过去曾受到有机物的污染,现已完成自净过程 E.水体过去和
35、新近均发生过有机物污染(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水体受到有机含氮物的污染后,在水体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降解。其降解过程如下图所示:* 当水体有机含氮物降解成为硝酸盐氮时,完成自净。因此,如水体中硝酸盐氮含量高,而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不高,表明该水体过去曾受过有机物污染,现已完成自净过程。所以,正确答案为 D。21.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其原因是 A.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 B.吸气时肺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肺弹性阻力增大 C.吸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减小,呼气时胸廓弹性阻力增大 D.吸气时气道阻力减小,呼气时气道阻力增大 E.吸气时胸内负压减小,呼气时胸内负
36、压增大(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该试题是结合临床的理解题,考查对呼吸阻力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气道阻力属非弹性阻力,是影响呼吸运动的重要原因,其主要与呼吸道口径和气体流速有关,而与肺或胸廓容积大小改变无关。一般呼气阻力大于吸气阻力,哮喘病人更加明显,哮喘病人肺弹性减退,回缩力下降,呼气阻力增大,呼气肌参与主动呼气,使胸膜腔内压增高(可达正值),致使气道外压力增高而大于呼吸道内压,从而挤压管腔,造成呼气困难。哮喘病人吸气与呼气均为主动,故备选答案 A 错误;吸气时,哮喘病人肺及胸廓弹性阻力均增高,故备选答案 B 和 C 错误;一般吸气时胸膜腔内负压增大,呼气时胸膜腔内负压
37、减小,故备选答案E 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 D。22.静脉注射美洲箭毒 34 分钟即可产生肌肉松弛作用,其作用机制是 A.它增加接头前膜对 Mg2+的通透性 B.抑制 Ca2+进入接头前膜 C.它与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 D.抑制囊泡移向接头前膜 E.抑制终板膜的离子通道开放(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该试题是理解分析型题目,考查对箭毒作用机制的理解。 美洲箭毒是一种生物碱,是 N 受体阻断剂。终板膜上存在 N 受体,静脉注射美洲箭毒后,可与运动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争夺终板膜上的 N 受体,从而阻碍正常兴奋-收缩偶联的形成而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所以,正确答
38、案为 C。23.在动物实验中,暴露家兔颈部的双侧迷走神经并进行切断,则家兔的呼吸将发生什么变化 A.呼吸频率加快 B.呼吸幅度减小 C.吸气时相缩短 D.呼吸变深变慢 E.呼吸节律不变(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该试题是结合动物实验的理解分析题,考查对肺牵张反射的理解。家兔颈部的双侧迷走神经可以完成肺牵张反射的传入冲动,从而使家兔呼吸节律适当,即吸气不致过长并适时转入呼气。双侧迷走神经切断后,肺牵张反射传入途径中断,使吸气不能适时转入呼气而导致呼吸变深变慢(备选答案 D),而不会出现备选答案 A、B、C 和 E 的结果,所以,正确答案为 D。24.现在医学科学工作者通过
39、获得大量特异 DNA 片段,结合适当的分析技术,可以鉴定基因缺陷。当前临床或研究室获得大量特异 DNA 片段最流行的方法是 A.化学合成 B.DNA 合成仪合成 C.从外周血细胞大量制备 D.基因克隆 E.聚合酶链反应(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该试题考查“聚合酶链反应”的应用。原则上讲,备选答案 AE 所叙述方法均可获得大量特异 DNA,但是,当前在临床实验室或研究室常用于临床诊断的方法当属聚合酶链反应(PCR),其他方法费时、费力,甚至对大多数临床单位或机构还存在技术上的困难问题,所以,备选答案 E 是最佳选择。考试经验表明,更多考生选择备选答案 D(基因克隆),因
40、为忽略了“当前临床或研究室”中“最流行方法”的限定。25.镰刀形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血红蛋白 链 N 端第 6 个氨基酸残基谷氨酸被下列哪种氨基酸代替 A.缬氨酸 B.丙氨酸 C.丝氨酸 D.酪氨酸 E.色氨酸(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该试题考查“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的分子机制”。 镰刀形红细胞贫血是典型分子病,其血红蛋白 链氨基端(即 N 端)第 6 位氨基酸是缬氨酸,而正常人为谷氨酸。所以,正确答案为 A。26.某哮喘患者,伴有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和眼内压升高,应当选用 A.异丙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氨茶碱 D.阿托品 E.多巴胺(分数:2.00)A. B.C.D
41、.E.解析:解析 该试题属于基础与临床相联系的基本知识类题目,考查“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和眼内压升高的哮喘患者的选择用药”。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是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药、抑制炎症过程为主的抗炎平喘药及影响免疫过程的药物等。5 个备选药物中,只有异丙肾上腺素(备选答案 A)和氨茶碱(备选答案 C)属于平喘药,具有较强的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异丙肾上腺素是 受体激动药,对心脏 1受体有激动作用,表现为正性肌力和频率作用,加速传导,对窦房结有兴奋作用,对眼内压无影响。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脏骤停。所以,正确答案为 A。选择该正确答案的考生仅占 22.2%。选择氨茶碱的考生比例最大,达到
42、37.9%。原因可能是氨茶碱还具强心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排出量,并降低右心房压力,增加冠脉血流,适用于心衰时的喘息(心脏性哮喘),但不适用于伴房室传导阻滞的哮喘。其次为选择阿托品(备选答案 D)者,占 16.5%。该药对支气管松弛作用弱,虽能改善房室传导阻滞,但选择性差,不良反应多,伴眼内压升高患者应当禁用。27.女,26 岁。发热 39,咳铁锈色痰。X 线检查:右肺上叶有大片阴影,胸腔有少量积液。临床诊断为大叶性肺炎。致病的微生物可能是 A.嗜肺军团菌 B.肺炎链球菌 C.肺炎克雷伯杆菌 D.肺炎支原体 E.肺炎衣原体(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该试题为基本技能类
43、题目,考查肺炎链球菌所致人类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肺炎链球菌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其临床表现如题干所述,咳铁锈色痰和 X 线检查肺部有大片阴影是其特征。肺炎支原体(备选答案 D)可以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肺炎衣原体(备选答案 E)主要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肺炎者很少;嗜肺军团菌(备选答案 A)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备选答案 C)虽然也可以引起肺炎,但均无上述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所以,该考试题的正确答案为 B。28.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标本离心后取沉渣涂片镜检,墨汁染色,镜下可以看到直径为 412m 的圆形菌体,且外周有一透明、肥厚的荚膜。引起此脑膜炎的微生物最可能是 A.新型隐球菌 B.白色念珠
44、菌 C.肺炎链球菌 D.脑膜炎球菌 E.B 群链球菌(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该试题为基本技能类题目,考查新型隐球菌形态学特征及其致病性。 新型隐球菌(备选答案 A)经印度墨汁负染,镜下可见在黑色背景中直径 412m 的圆形或卵圆形菌体,外周有一透明、肥厚的荚膜。新型隐球菌可引起真菌性脑膜炎。引起脑膜炎的病原微生物有病毒、细菌和真菌。已知病原体直径为 412m,便可除外病原性球菌(直径为 0.61.0m)。在真菌中,白色念珠菌罕见引起脑膜炎,其圆形菌体常与假菌丝、芽生孢子共存,革兰染色为阳性,只有新型隐球菌具有墨汁负染,而革兰染色不着色的特征,故称为隐球菌。根据题目所
45、述,正确答案为 A。29.潜伏期可长达数年之久,但发病后却呈亚急性、进行性、直至死亡的疾病是 A.带状疱疹 B.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C.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D.原发性肝细胞癌 E.登革热(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该试题为基本概念类题目,考查慢发病毒感染的概念。 在儿童时感染麻疹病毒,由于病毒发生变异,使麻疹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脑组织内,经 10 年左右(217 年)潜伏期后才发生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呈亚急性、进行性脑损伤而致死,称为慢发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感染引起。EB 病毒或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可以引起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或原发性肝
46、细胞癌。登革热由登革病毒经虫媒传播的急性感染引起。所以,该试题的正确答案为 B。30.标本涂片镜检时,见圆形或卵圆形菌体,革兰染色阳性,从菌体上有芽管伸出,但不与菌体脱离,形成假菌丝;将标本接种至玉米粉培养基上,可以长出厚膜孢子,此微生物可能是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白色念珠菌 D.放线菌 E.毛癣菌(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该试题为基本知识类题目,考查白色念珠菌的形态学特征。 有菌丝或假菌丝以及孢子的形态学特征的微生物,必定是真菌。该考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属于真菌的微生物为白色念珠菌(备选答案 C)和毛癣菌(备选答案 E)。题干中所描述的微生物形态学特征,符合白
47、色念珠菌。所以,该考试题的正确答案为 C。毛癣菌(备选答案 E)在显微镜下可见细长壁薄的大分子孢子和葡萄状或梨状的小分子孢予以及多种形态的菌丝。放线菌(备选答案 D)为丝状细菌,其菌体直径为 0.50.8m,比真菌小得多,丝状菌体细长无色,有分支,且易断裂为链杆菌样,与白喉杆菌形态上相似。其余备选答案也不符合题目要求。三、BB1 型题/B(总题数:8,分数:40.00) A.臭氧层破坏 B.形成酸雨 C.产生温室效应 D.产生光化学烟雾 E.使大气混浊度增加,造成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为减少(分数:4.00)(1).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碳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各类大气污染对环境破坏的特点。 氯氟烃化合物污染主要造成的是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