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卫执业医师-8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2 型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某研究欲比较单纯肥胖者(n 1=8)与正常人(n 2=10)血浆总皮质醇是否有差异,采用 Wilcoxon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计算得单纯肥胖者的秩和 T1=74.5,正常人的秩和 T2=96.5,查两样本比较的 T 界值表:当双侧 =0.10 时,T 界值范围为 5696;当双侧 =0.05 时,T 界值范围为 5399;当双侧 =0.01 时,T 界值范围为 47105。则 P 为 A.P0.10 B.0.05P0.10 C.P=0.05 D.0.01P0.
2、05 E.P0.01(分数:2.00)A.B.C.D.E.2.某研究者对 8 例 3050 岁成年男子的舒张压(mmHg)与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进行研究,结果见下表。欲分析舒张压与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有无关系,宜采用 B8 例成年男子的舒张压(mmHg)与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测量值/B舒张压 75 80 80 90 95 100 110 110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 1 1 2 2 2 3 4 4 A.t 检验 B. 2检验 C.秩和检验 D.直线相关 E.等级相关(分数:2.00)A.B.C.D.E.3.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 r=1,则有 A.SS 总 =
3、SS 残 B.SS 残 =SS 回 C.SS 总 =SS 回 D.SS 总 SS 回 E.不能确定 SS 总 和 SS 回 的关系(分数:2.00)A.B.C.D.E.4.某研究者检测了 100 例 4550 岁女性的血清雌二醇(pg/ml)和腰椎骨密度 BMD(g/cm2)含量,拟进行回归分析,通过血清雌二醇水平预测腰椎 BMD,宜先绘制 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分数:2.00)A.B.C.D.E.5.欲研究新法接生是否能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某市级医院为试验组,进行新法接生,选择某县级医院为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接生,该方案 A.可行 B.不可行,未使用盲法
4、观察 C.不可行,未随机化 D.不可行,对照设立不当,可比性差 E.不可行,样本含量太小(分数:2.00)A.B.C.D.E.6.欲研究新药“胃痛颗粒”治疗胃病的疗效,在某医院选择了 100 例胃炎和胃溃疡患者,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胃痛颗粒”治疗,对照组服用公认有效的“胃苏冲剂”。这种对照属于 A.空白对照 B.安慰剂对照 C.实验对照 D.标准对照 E.自身对照(分数:2.00)A.B.C.D.E.7.对 2007 年某地人口指标进行统计,发现与 2006 年相比,2007 年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增加,则可能出现该地未来的 A.死亡率增加 B.死亡率下降 C.出生率增加 D.出生
5、率下降 E.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分数:2.00)A.B.C.D.E.8.2005 年甲市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为 71 岁,乙市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为 73 岁,可以将甲、乙两地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直接进行比较的原因是预期寿命不受人口 A.总数量的影响 B.死亡率的影响 C.疾病构成的影响 D.性别构成的影响 E.年龄构成的影响(分数:2.00)A.B.C.D.E.9.欲编制某地区某特定人群的寿命表,需利用该人群的 A.总死亡数 B.总死亡率 C.人口年龄构成 D.年龄别死亡率 E.不同性别的死亡率(分数:2.00)A.B.C.D.E.10.对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进行随访,其中 6 例患者的随访结果如
6、下表所示: B6 例肝癌患者手术后的随访记录/B患者编号 观察记录开始日期 终止日期 结局1234562004 年 2 月2003 年 3 月2003 年 4 月2001 年 1 月2001 年 8 月2004 年 9 月2006 年 10 月2006 年 9 月2007 年 1 月2006 年 5 月2006 年 3 月2005 年 6 月死于肝癌肝癌转移死亡研究终止仍存活失访死于食物中毒死于肝癌复发在随访结果中,生存时间属于截尾的患者编号是 A.1,2,5 B.1,3,6 C.2,4,6 D.3,4,5 E.4,5,6(分数:2.00)A.B.C.D.E.二、BB1 型题/B(总题数:8,
7、分数:36.00) A.定量资料 B.二项分类资料 C.无序多分类资料 D.有序多分类资料 E.可看作是定性资料,也可看作是定量资料(分数:4.00)(1).以人为观察单位,每个人的血球沉降率(%)属于(分数:2.00)A.B.C.D.E.(2).以学生为观察单位,检查学生大便中蛔虫卵的有无属于(分数:2.00)A.B.C.D.E.AP 95BCDE (分数:8.00)(1).估计正常成人红细胞数的 95%医学参考值范围宜采用(分数:2.00)A.B.C.D.E.(2).估计正常成人尿汞值的 95%医学参考值范围宜采用(分数:2.00)A.B.C.D.E.(3).假定正常成人血铅含量服从对数正
8、态分布,估计其 95%医学参考值范围宜采用(分数:2.00)A.B.C.D.E.(4).估计 5 岁男童身高的 99%医学参考值范围宜采用(分数:2.00)A.B.C.D.E.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B.配对 t 检验 C.成组 t 检验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分数:4.00)(1).抽样调查某市正常成年男性与女性各 300 人,测得其血红蛋白含量(g/L)。欲比较男性与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否有差异,假设男性和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的总体方差相等,应采用(分数:2.00)A.B.C.D.E.(2).欲比较某县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
9、否高于该省正常水平,应采用(分数:2.00)A.B.C.D.E.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假设检验 D.医学参考值范围 E.均数的标准误(分数:4.00)(1).随机抽取某市 100 名 10 岁女孩,测得其体重均数为 35kg,若以一定概率估计该市 10 岁女孩体重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这是(分数:2.00)A.B.C.D.E.(2).评价某市某 6 岁男童的身高是否正常,宜采用(分数:2.00)A.B.C.D.E. A.率 B.标准化率 C.构成比 D.相对比 E.绝对数(分数:4.00)(1).反映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指标是(分数:2.00)A.B.C.D.E.(2).动
10、态数列指标中的发展速度属于(分数:2.00)A.B.C.D.E. A.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公式 B.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的校正公式 C.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的专用公式 D.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的校正公式 E.四格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分数:4.00)(1).对 96 例期煤工尘肺患者,分别用排螺旋 CT 和 HRCT 两种 CT 方法扫描检查肺气肿患病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B两种 CT 方法检查煤工尘肺肺气肿患病结果/BHRCT排螺旋 CT有 无合计有无7372147521合计 80 16 96欲比较两种 CT 的煤工尘肺肺气肿检出率是否有差异,宜采用(分数:2.00)
11、A.B.C.D.E.(2).某研究欲比较 A、B 两种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将 84 例患者随机等分成两组,一组采用A 药治疗,一组采用 B 药治疗,7 天后观察疗效,资料如下表所示,宜采用 BA、B 两种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的疗效/B组别 有效 无效 合计 有效率(%)抗生素 A抗生素 B3729513424288.1069.05合计 66 18 84 78.57(分数:2.00)A.B.C.D.E. A.b0 B.b=0 C.b0 D.b=1 E.不能确定正负(分数:4.00)(1).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 r=0.9,对该资料拟合回归直线
12、,则其回归系数 b 值(分数:2.00)A.B.C.D.E.(2).若某一回归直线走向为从左上方走向右下方,则其回归系数 b 值(分数:2.00)A.B.C.D.E. A.直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分数:4.00)(1).描述某大学本科一年级女生体质指数的频数分布情况,宜绘制(分数:2.00)A.B.C.D.E.(2).比较甲、乙两地新生儿的死因构成比,宜绘制(分数:2.00)A.B.C.D.E.三、BA3/A4 型题/B(总题数:8,分数:44.00)某研究者欲了解 2007 年某地成年男性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抽样调查了 200 名当地的成年男性,测量并记录其收缩压和
13、舒张压值。(分数:4.00)(1).该地成年男性的血压测量值的资料类型为 A.定量资料 B.二项分类资料 C.有序多分类资料 D.无序多分类资料 E.可看作定性资料,也可看作定量资料(分数:2.00)A.B.C.D.E.(2).若数据记录形式为调查对象中有多少名高血压患者,则该资料的类型为 A.定量资料 B.二项分类资料 C.有序多分类资料 D.无序多分类资料 E.可看作定性资料,也可看作定量资料(分数:2.00)A.B.C.D.E.抽样调查得某地 200 名正常成人的发汞值,资料如下表所示: B某地 200 名正常成人的发汞值频数分布/B发汞值(g/g) 人数0.30.71.11.51.92
14、.32.73.13.53.94.32855453512107521合计 200(分数:6.00)(1).描述该资料的集中位置,宜选用 A.均数 B.中位数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E.四分位数间距(分数:2.00)A.B.C.D.E.(2).描述该资料的变异程度,宜选用 A.极差 B.四分位数间距 C.方差 D.标准差 E.变异系数(分数:2.00)A.B.C.D.E.(3).若计算发汞值的均数及中位数,则均数 A.小于中位数 B.等于中位数 C.大于中位数 D.大于等于中位数 E.小于等于中位数(分数:2.00)A.B.C.D.E.据大量调查知,健康成年男性身高的均数为 170.0cm,某
15、医生在某山区随机调查了 30 名健康成年男性,其身高均数为 168.9cm,标准差为 9.7cm。(分数:8.00)(1).该资料类型是 A.二项分类资料 B.无序多项分类资料 C.有序多项分类资料 D.离散型定量资料 E.连续型定量资料(分数:2.00)A.B.C.D.E.(2).欲估计该医生此次调查的山区健康成年男性身高的抽样误差,计算公式为 AS B C D E (分数:2.00)A.B.C.D.E.(3).欲估计该山区健康成年男性身高均数的 95%置信区间,计算公式为 A B C D E (分数:2.00)A.B.C.D.E.(4).欲比较该山区健康成年男性与一般健康成年男性的身高是否
16、有差异,检验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 AB C D E (分数:2.00)A.B.C.D.E.某研究者欲了解某地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总体平均水平是否有差异,随机抽样测定了该地 40 名正常成年男性和 40 名正常成年女性的红细胞数,算得男性红细胞均数为 4.681012/L,标准差为0.571012/L;女性红细胞均数为 4.161012/L,标准差为 0.311012/L。(分数:6.00)(1).该研究设计类型和资料类型分别是 A.配对,定量 B.配对,分类 C.成组,定量 D.成组,分类 E.成组,等级(分数:2.00)A.B.C.D.E.(2).若男性和女性红细胞数的总体方差相等,欲比
17、较该地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数平均水平是否有差异,宜选用 A. 2检验 B.配对 t 检验 C.成组 t 检验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分数:2.00)A.B.C.D.E.(3).取 =0.05,若假设检验结果 P0.01,可认为 A.该地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总体均数无差异 B.该地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总体均数有差异 C.该地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总体均数有很大差异 D.该地 40 名正常成年男性和 40 名正常成年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无差异 E.该地 40 名正常成年男性和 40 名正常成年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有差异(分数:2.00)A.
18、B.C.D.E.某医生欲了解 A、B 两药治疗某病的疗效有无差别,将某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 A、B 两药治疗一个疗程,测得治疗前后的血沉(mm/h),见下表(假定A、B 两药治疗前后的血沉之差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分数:6.00)(1).欲分别比较 A、B 两药是否有效,宜采用 A. 2检验 B.配对 t 检验 C.成组 t 检验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分数:2.00)A.B.C.D.E.(2).欲比较 A、B 两药疗效是否有差别,设计类型和资料类型分别是 A.配对,分类 B.配对,定量 C.成组,分类 D.成组,定量 E.区组,定量
19、(分数:2.00)A.B.C.D.E.(3).欲比较 A、B 两药疗效是否有差别,宜采用的检验方法是 A. 2检验 B.配对 t 检验 C.成组 t 检验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分数:2.00)A.B.C.D.E.欲比较 A、B、C 三种药物对雄性 Wistar 大鼠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将 36 只大鼠按照体重和月龄相近的原则每 3 只为 1 区组,共 12 区组,每个区组的 3 只大鼠随机分配到 A、B、C 三个药物组。一个月后观察尿中氨基氮的排出量。(分数:6.00)(1).若用方差分析来比较三种药物对大鼠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变异分解正确
20、的为 A.SS 总 =SS 组内 +SS 组间 B.MS 总 =MS 组内 +MS 组间 C.SS 总 =SS 处理 +SS 区组 +SS 误差 D.SS 总 =SS 组间 +SS 组内 +SS 组间组内 E.MS 总 =MS 处理 +MS 区组 +MS 误差(分数:2.00)A.B.C.D.E.(2).若检验水准定为 0.05,欲比较不同三种药物对大鼠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界值应为 A.t0.05,29 B.F0.05(11,22) C.F0.05(2,22) D.F0.05(2,24) E.F0.025(11,22)(分数:2.00)A.B.C.D.E.(3).如果经方差分析得到三种药物
21、对大鼠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不同(P0.05),欲进一步比较哪两种药物对大鼠尿中氨基氮排出量的影响有差别,宜采用 A.SNK 法 B.配对设计 t 检验 C.配对设计的符号秩和检验 D.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E.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秩和检验(分数:2.00)A.B.C.D.E.已知 2005 年甲省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以及同年该省某市年龄别人口数,如下表所示,且该市恶性肿瘤死亡总数为 1500 人。 B2005 年甲省恶性肿瘤的死亡率(1/10 万)及该省某市年龄别人口数、预期死亡数/B年龄组 甲省恶性肿瘤死亡率 Pi 该省某市人口数 ni 该省某市预期死亡人数* niPi0
22、2545655.2925.90170.00421.511658924078292586141573748.776105.628439.644663.347合计 63.84 989709 1217.395注:*:以甲省作为标准(分数:2.00)(1).欲了解该市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是否高于甲省的平均水平,采用间接标准化法,以甲省作为标准,该市恶性肿瘤的标准化死亡比为 SMR,若经标准化后该市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低于甲省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可得 A.SMR1 B.SMR1 C.SMR1 D.SMR1 E.SMR=1(分数:1.00)A.B.C.D.E.(2).以甲省作为标准,若计算得到 SMR1,说明该市恶
23、性肿瘤 A.患病率高于甲省平均水平 B.病死率高于甲省平均水平 C.死亡率高于甲省平均水平 D.发病人数在甲省所占比重较大 E.病死人数在甲省所占比重较大(分数:1.00)A.B.C.D.E.某卫生局对其辖区内甲、乙两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考核,在甲医院随机抽取 100 人,80 人考核结果为优良;乙医院随机抽取 150 人,100 人考核结果为优良。(分数:6.00)(1).设计类型与资料类型分别为 A.成组,定量 B.配对,定量 C.成组,定性 D.配对,定性 E.区组,定性(分数:2.00)A.B.C.D.E.(2).欲比较甲、乙两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宜采用 A.样本率与
24、总体率比较的 x 检验 B.两样本率比较的 x 检验 C.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D.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 E.配对四格表资料的 2检验(分数:2.00)A.B.C.D.E.(3).若上题中假设检验结果为 P0.01 且 =0.05,则 A.可认为两个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优良率没有差别 B.可认为两个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优良率有很大差别 C.可认为两个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优良率有差别 D.尚不能认为两个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优良率有差别 E.还不能确定两个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优良率有无差别(分数:2.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8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25、BA2 型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某研究欲比较单纯肥胖者(n 1=8)与正常人(n 2=10)血浆总皮质醇是否有差异,采用 Wilcoxon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计算得单纯肥胖者的秩和 T1=74.5,正常人的秩和 T2=96.5,查两样本比较的 T 界值表:当双侧 =0.10 时,T 界值范围为 5696;当双侧 =0.05 时,T 界值范围为 5399;当双侧 =0.01 时,T 界值范围为 47105。则 P 为 A.P0.10 B.0.05P0.10 C.P=0.05 D.0.01P0.05 E.P0.01(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Wil
26、coxon 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确定统计量 T 时,以样本例数较小者对应的秩和为统计量T,本题 n1n 2,故取检验统计量 T=T1=74.5;查 T 界值表时,若 T 值在上、下界值范围内,则 P 值大于相应的概率;若 T 值在上、下界值上或范围外,则 P 值等于或小于相应的概率。本题 T=74.5 在 5696 内,故 P0.10。故选项 A 正确。2.某研究者对 8 例 3050 岁成年男子的舒张压(mmHg)与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进行研究,结果见下表。欲分析舒张压与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有无关系,宜采用 B8 例成年男子的舒张压(mmHg)与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测量值/B舒张压 75 80
27、 80 90 95 100 110 110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 1 1 2 2 2 3 4 4 A.t 检验 B. 2检验 C.秩和检验 D.直线相关 E.等级相关(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通常不服从正态分布,资料不满足直线相关分析要求的“双变量正态分布”条件,不宜做直线相关分析,而宜用等级相关分析,故选项 E 正确。3.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 r=1,则有 A.SS 总 =SS 残 B.SS 残 =SS 回 C.SS 总 =SS 回 D.SS 总 SS 回 E.不能确定 SS 总 和 SS 回 的关系(分数:2
28、.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中 R2=r2=1,因此 R2=*=1,即 SS 总 =SS 回 。R 2反映了在应变量 y 的总变异中能用 x 与y 的回归关系解释的比例,R 2越接近于 1,表明回归方程的效果越好。故选项 C 正确。4.某研究者检测了 100 例 4550 岁女性的血清雌二醇(pg/ml)和腰椎骨密度 BMD(g/cm2)含量,拟进行回归分析,通过血清雌二醇水平预测腰椎 BMD,宜先绘制 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拟进行两变量的回归分析,通过血清雌二醇水平预测 BMD 含量时,应先绘
29、制散点图,初步判断两变量间是否存在线性趋势,故选项 E 正确。5.欲研究新法接生是否能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某市级医院为试验组,进行新法接生,选择某县级医院为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接生,该方案 A.可行 B.不可行,未使用盲法观察 C.不可行,未随机化 D.不可行,对照设立不当,可比性差 E.不可行,样本含量太小(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本题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来自不同级别的医院,其医疗技术、设备、人员素质等可能存在较大差别,试验组与对照组可比性差,故选项 D 正确。6.欲研究新药“胃痛颗粒”治疗胃病的疗效,在某医院选择了 100 例胃炎和胃溃疡患者,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
30、照组。试验组服用“胃痛颗粒”治疗,对照组服用公认有效的“胃苏冲剂”。这种对照属于 A.空白对照 B.安慰剂对照 C.实验对照 D.标准对照 E.自身对照(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标准对照是指用公认有效的药物、现有的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作对照。本题对照为公认有效的“胃苏冲剂”,属于标准对照,故选项 D 正确。7.对 2007 年某地人口指标进行统计,发现与 2006 年相比,2007 年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增加,则可能出现该地未来的 A.死亡率增加 B.死亡率下降 C.出生率增加 D.出生率下降 E.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死亡率
31、的分母为某年平均人口数,分子为同年内死亡总数,从本资料只能得知少年儿童人口数增加,故死亡率的大小变化无法确定,选项 A、B、E 均不正确。出生率的分母为某年平均人口数,分子为同年内活产总数,从本资料得知少年儿童人口数增加,故未来的出生率增加,故选项 C 正确。8.2005 年甲市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为 71 岁,乙市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为 73 岁,可以将甲、乙两地男性人口的预期寿命直接进行比较的原因是预期寿命不受人口 A.总数量的影响 B.死亡率的影响 C.疾病构成的影响 D.性别构成的影响 E.年龄构成的影响(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由于寿命表是根据年龄别死亡率计算得
32、到,因此作为寿命表指标之一的预期寿命并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故选项 E 正确。9.欲编制某地区某特定人群的寿命表,需利用该人群的 A.总死亡数 B.总死亡率 C.人口年龄构成 D.年龄别死亡率 E.不同性别的死亡率(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编制寿命表时,若已知年龄别死亡率 nmx,则可计算年龄别死亡概率, nqx尚存人数 lx、死亡人数 ndx、生存人年数 nLx和预期寿命 ex等指标,故选项 D 正确。10.对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进行随访,其中 6 例患者的随访结果如下表所示: B6例肝癌患者手术后的随访记录/B观察记录患者编号开始日期终止日期结
33、局1234562004年2月2003年32006年10月2006年死于肝癌肝癌转移死亡研究终月2003年4月2001年1月2001年8月2004年9月9月2007年1月2006年5月2006年3月2005年6月止仍存活失访死于食物中毒死于肝癌复发在随访结果中,生存时间属于截尾的患者编号是 A.1,2,5 B.1,3,6 C.2,4,6 D.3,4,5 E.4,5,6(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由于某种原因未能观察到终点事件的发生,无法得知研究对象的确切生存时间,这种现象称为截尾。截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种:失访:指与研究对象失去联系;退出:由于非研究因素而退出研究;终止:
34、由于研究时限已到而终止观察,但研究对象仍然存活。随访结果中仅 3,4,5 号患者的生存时间属于截尾,故选项 D 正确。二、BB1 型题/B(总题数:8,分数:36.00) A.定量资料 B.二项分类资料 C.无序多分类资料 D.有序多分类资料 E.可看作是定性资料,也可看作是定量资料(分数:4.00)(1).以人为观察单位,每个人的血球沉降率(%)属于(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这里关注每个人的血球沉降率的数值大小,为定量资料,故选项 A 正确。(2).以学生为观察单位,检查学生大便中蛔虫卵的有无属于(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每个学生大便中有无
35、蛔虫卵的分类结果表现为两种互不相容的属性,为二项分类资料,故选项 B 正确。AP 95BCDE (分数:8.00)(1).估计正常成人红细胞数的 95%医学参考值范围宜采用(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成人红细胞数服从正态分布,而且过高过低均不正常,所以宜用正态分布法计算双侧 95%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公式为:*,故选项 C 正确。(2).估计正常成人尿汞值的 95%医学参考值范围宜采用(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成人尿汞值呈偏态分布,且过高为异常,故应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单侧 95%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上限,计算公式为:P 95,故选项 A 正确。(3)
36、.假定正常成人血铅含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估计其 95%医学参考值范围宜采用(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成人血铅含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且过高为异常,故应将原始观察值进行对数变换后,采用正态分布法估计单侧 95%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上限,再求反对数即得到正常成人血铅含量的 95%医学参考值范围,公式为:*,故选项 E 正确。(4).估计 5 岁男童身高的 99%医学参考值范围宜采用(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人体身高属于正态分布资料,且过高或过低均为异常,故应采用正态分布法计算双侧 99%医学参考值范围,公式为:*,故选项 D 正确。 A.样本均数与总体
37、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B.配对 t 检验 C.成组 t 检验 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 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分数:4.00)(1).抽样调查某市正常成年男性与女性各 300 人,测得其血红蛋白含量(g/L)。欲比较男性与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否有差异,假设男性和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的总体方差相等,应采用(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资料为成组设计定量资料,目的是比较某市正常成年男性与女性的血红蛋白均数是否有差异。据医学知识可知正常成人的血红蛋白含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男性和女性的血红蛋白含量的总体方差相等,故采用成组 t 检验,选项 C 正确。(2).
38、欲比较某县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含量是否高于该省正常水平,应采用(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据医学知识可知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含量服从正态分布,故应采用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 t 检验,选项 A 正确。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假设检验 D.医学参考值范围 E.均数的标准误(分数:4.00)(1).随机抽取某市 100 名 10 岁女孩,测得其体重均数为 35kg,若以一定概率估计该市 10 岁女孩体重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这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即按一定的概率 100(1-)%估计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故选项 B
39、 正确。(2).评价某市某 6 岁男童的身高是否正常,宜采用(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指大多数“正常人”的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产物等各种生理及生化指标的波动范围,可判断观察对象的某项指标是否正常,故选项 D 正确。 A.率 B.标准化率 C.构成比 D.相对比 E.绝对数(分数:4.00)(1).反映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指标是(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构成比是指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数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观察单位的总数之比,用以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故选项 C 正确。(2).动态数列指标中的发展速度
40、属于(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相对比是指两个有关指标之比,用以说明一个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发展速度表示报告期指标的水平与某一固定期指标值相比或与相邻的前期指标值相比,属于相对比,故选项 D正确。 A.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公式 B.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的校正公式 C.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的专用公式 D.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的校正公式 E.四格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分数:4.00)(1).对 96 例期煤工尘肺患者,分别用排螺旋 CT 和 HRCT 两种 CT 方法扫描检查肺气肿患病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B两种 CT 方法检查煤工尘肺
41、肺气肿患病结果/BHRCT排螺旋CT有 无合计有无7372147521合计801696欲比较两种 CT 的煤工尘肺肺气肿检出率是否有差异,宜采用(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该资料中,同一患者分别用两种 CT 方法进行扫描检查,为配对设计的四格表资料。本例b+c=940,宜采用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的校正公式,故选项 B 正确。(2).某研究欲比较 A、B 两种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将 84 例患者随机等分成两组,一组采用A 药治疗,一组采用 B 药治疗,7 天后观察疗效,资料如下表所示,宜采用 BA、B 两种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的疗效/B组别有效无效合
42、计有效率(%)抗生素A抗生素B3729513424288.1069.05合计66188478.57(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该资料为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目的在于比较两种药物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的有效率是否有差异。本例中,n=8440,最小理论频数*,可用 2检验基本公式*或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的专用公式 2=*,故选项 C 正确。 A.b0 B.b=0 C.b0 D.b=1 E.不能确定正负(分数:4.00)(1).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 r=0.9,对该资料拟合回归直线,则其回归系数 b 值(分数:2.00)A. B.C.D.
43、E.解析:解析 对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同一样本,若同时计算 b 和 r,其符号是一致的。本题r=0.90,两变量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回归直线从左下方走向右上方,b0,故选项 A 正确。(2).若某一回归直线走向为从左上方走向右下方,则其回归系数 b 值(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回归直线从左上方走向右下方,即了随 x 增大而减小,其回归系数 b0,故选项 C 正确。 A.直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分数:4.00)(1).描述某大学本科一年级女生体质指数的频数分布情况,宜绘制(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直方图用于描述定量变量
44、的频数分布。本题体质指数是定量变量,描述其频数分布宜绘制直方图,故选项 D 正确。(2).比较甲、乙两地新生儿的死因构成比,宜绘制(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圆图用于描述或比较分类变量各类别所占的构成比。本题中,两地新生儿的各种死因可看成分类变量的各类别,比较其构成宜绘制圆图,故选项 B 正确。三、BA3/A4 型题/B(总题数:8,分数:44.00)某研究者欲了解 2007 年某地成年男性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抽样调查了 200 名当地的成年男性,测量并记录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值。(分数:4.00)(1).该地成年男性的血压测量值的资料类型为 A.定量资料 B.二项分类资料
45、C.有序多分类资料 D.无序多分类资料 E.可看作定性资料,也可看作定量资料(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这里关注每个个体的血压值大小,为定量资料,故选项 A 正确。(2).若数据记录形式为调查对象中有多少名高血压患者,则该资料的类型为 A.定量资料 B.二项分类资料 C.有序多分类资料 D.无序多分类资料 E.可看作定性资料,也可看作定量资料(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每个个体是否患高血压表现为两种互不相容的属性,为二项分类资料,故选项 B 正确。抽样调查得某地 200 名正常成人的发汞值,资料如下表所示: B某地 200名正常成人的发汞值频数分
46、布/B发汞值(g/g)人数0.30.7285545351.11.51.92.32.73.13.53.94.312107521合计 200(分数:6.00)(1).描述该资料的集中位置,宜选用 A.均数 B.中位数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E.四分位数间距(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从频数表看出 200 名正常成人的发汞值频数集中分布在数值较小的一侧,呈正偏态分布。常用中位数来描述偏态分布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切值或分布不明确资料的集中位置,故选项 B 正确。均数和标准差分别用于描述单峰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和变异程度,故选项 A、C 不正确。变异系数用于比较计量单位不同及均数相差悬殊的几组资料的变异程度,四分位数间距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切值或分布不明确资料的变异程度,故选项 D、E 不正确。(2).描述该资料的变异程度,宜选用 A.极差 B.四分位数间距 C.方差 D.标准差 E.变异系数(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四分位数间距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切值或分布不明确资料的变异程度,本资料呈偏态分布,故选项 B 正确。极差是最简单但又较粗略的变异指标,可用于粗估定量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