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卫执业医师-56 (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2 型题/B(总题数:5,分数:10.00)1.胎儿水俣病的病因是_ A汞 B甲基汞 C农药 D二 (分数:2.00)A.B.C.D.E.2.某一高层封闭式办公大楼,终日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近日工作人员诉说呼吸道干燥、鼻塞、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等,但下班后返回家中,上述症状自行消失。此病症最可能是_ A.与建筑物有关的疾病(BRI) B.不良建筑综合征(SBS) C.CO 中毒 D.CO2中毒 E.流行性感冒(分数:2.00)A.B.C.D.E.3.一电影院春节期间放映新片,场场爆满,每场 3 小时,
2、场次间隔仅 15 分钟。而且管理混乱,吃东西、抽烟相当普遍。大多数观众散场后均感到疲乏、头晕、头痛,甚至恶心不适等,其原因可能是_ A.CO 中毒 B.室内通风不好 CO2浓度过高 C.放映时间过长 D.电影院建筑质量差 E.传染病流行(分数:2.00)A.B.C.D.E.4.某地妇女冬季喜围坐在煤炉旁做家务,致使其中部分中老年妇女经常出现鼻咽部、眼睛等刺激,与这些症状出现有关的最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是_ A.SO2 B.CO C.甲醛 D.IP E.NO2(分数:2.00)A.B.C.D.E.5.某农村曾用飞机喷洒农药以扑杀棉花害虫,事后不久,在这数十平方公里受到该农药污染的环境里,有少数人
3、群出现鼻刺激、咳嗽、头晕、恶心,更有甚者附近村民 8 人发生急性中毒(有多汗、呕吐、瞳孔缩小等症)而入院治疗,住院者中 5 人系同家族亲属,另 3 人情况不明。在上述同一污染环境中,人群之间的健康危害效应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其最大可能原因是_ A.个体接受农药的量不同 B.身体健康状况不同 C.个体营养状况有差异 D.个体年龄不同 E.个体易感性不同(分数:2.00)A.B.C.D.E.二、BB1 型题/B(总题数:6,分数:46.00)答题说明其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4、A.累计增长量 B.定基发展速度 C.环比发展速度 D.增长速度 E.平均增长速度(分数:8.00)(1).表示一定时期内逐年的平均增长程度_(分数:2.00)A.B.C.D.E.(2).表示报告期的指标值与某一固定期(基线)指标值之比_(分数:2.00)A.B.C.D.E.(3).表示报告期的指标值与某一固定期(基线)指标值的差值_(分数:2.00)A.B.C.D.E.(4).表示报告期的指标值与某一固定期指标值之比或与相邻的前期指标值相比,增长了多少倍_(分数:2.00)A.B.C.D.E. A.线图 B.圆图 C.条图 D.散点图 E.百分比条图(分数:10.00)(1).用相同宽度的直
5、条长短表示相互独立的统计指标的数值大小和他们之间的对比关系_(分数:2.00)A.B.C.D.E.(2).以圆的总面积表示食物的全部,将其分割成若干扇面表示事物内部各构成比部分所占的比重_(分数:2.00)A.B.C.D.E.(3).以某一矩形总长度表示食物的全部,将其分割成不同长度的段表示各构成的比重_(分数:2.00)A.B.C.D.E.(4).用线段的升降来表示数值的变化_(分数:2.00)A.B.C.D.E.(5).用直角坐标上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_(分数:2.00)A.B.C.D.E. A.工程性缺水 B.水质性缺水 C.资源性缺水 D.农业性缺水 E.工业性
6、缺水(分数:4.00)(1).我国南方主要的水资源问题是_(分数:2.00)A.B.C.D.E.(2).我国北方主要的水资源问题是_(分数:2.00)A.B.C.D.E. A.硫化作用 B.腐殖质化作用 C.氨化作用 D.亚硝化作用 E.硝化作用(分数:6.00)(1).土壤中蛋白质和其他含氮化合物,在需氧和厌氧条件下分解而产生氨的过程称为_(分数:2.00)A.B.C.D.E.(2).土壤中 NH3氧化为 HNO2的过程称为_(分数:2.00)A.B.C.D.E.(3).土壤有机物在细菌、真菌、放线菌的作用下形成腐殖酸、木质素、富里酸、胡敏酸的过程称为_(分数:2.00)A.B.C.D.E.
7、 A.地方性砷中毒 B.铊中毒 C.地方性氟病 D.痛痛病 E.地方性克汀病(分数:6.00)(1).以皮肤损害为显著特点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为_(分数:2.00)A.B.C.D.E.(2).胚胎期和婴儿发育早期机体严重缺乏碘易引起_(分数:2.00)A.B.C.D.E.(3).以斑釉牙和骨骼损害为特征的疾病是_(分数:2.00)A.B.C.D.E. A.脂/水分配系数与毒效应 B.电离度与毒效应 C.挥发度和蒸气压与毒效应 D.绝对毒性和相对毒性与毒效应 E.分散度与毒效应(分数:12.00)(1).pKa值对弱酸性或弱碱性有机化合物,只有在 pH 条件适宜,非离子型浓度达到最高才易吸收,发
8、挥毒效应最大_(分数:2.00)A.B.C.D.E.(2).苯的沸点 80.1,在常温下容易挥发,形成较大的蒸气压,易经呼吸道吸收_(分数:2.00)A.B.C.D.E.(3).化合物经皮肤吸收脂/水分配系数近于 1,最易吸收,显示其毒性_(分数:2.00)A.B.C.D.E.(4).苯与苯乙烯的 LC50值均为 45mg/L,即其绝对毒性相同,如果考虑到挥发度,苯的挥发度为苯乙烯的11 倍_(分数:2.00)A.B.C.D.E.(5).颗粒越小分散度越大,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越强,AS 2O3细粉状的比粗粉状的毒性大_(分数:2.00)A.B.C.D.E.(6).有机酸 pKa3,或有机碱的
9、 pKa8 时不易吸收_(分数:2.00)A.B.C.D.E.三、A3/A4 型题(总题数:7,分数:44.00)答题说明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试题下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的A、B、C、D、E 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框内。某地 5 人接种某疫苗后抗体滴度为:1:20、1:40、1:80、1:160、1:320。(分数:4.00)(1).求平均滴度,最好选用_ A.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平均数 E.算术平均数(分数:2.00)A.B.C.D.E.(2).求变异程度,最好选用_ A.极差 B.百分位数 C
10、.方差 D.几何标准差 E.变异系数(分数:2.00)A.B.C.D.E.用甲、乙两种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45 份,得资料如下表。 B甲乙两种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的结果/B甲的结果乙的结果+ -合计+ 10 16 26- 6 13 19合计 16 29 45(分数:8.00)(1).该资料的类型为_ A.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 B.配对设计的计数资料 C.完全随机设计的计量资料 D.完全随机设计的计数资料 E.完全随机设计的等级资料(分数:2.00)A.B.C.D.E.(2).预比较甲、乙两种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有无差异,应进行_ A.t 检验 B.方差分析 C.独立样本四格表的 2检验 D.配对样本四
11、格表的 2检验 E.配对设计符号秩和检验(分数:2.00)A.B.C.D.E.(3).应选用的公式为_ A B C D E (分数:2.00)A.B.C.D.E.(4).经检验,P0.05,按 =0.05,可认为_ A.甲乙两种培养基的培养结果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B.甲乙两种培养基的培养结果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C.甲培养基的培养结果比乙培养基的培养结果好 D.乙培养基的培养结果比甲培养基的培养结果好 E.甲培养基的培养结果与乙培养基的培养结果相等(分数:2.00)A.B.C.D.E.调查某市 2009 年市区 200 名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得均数为 4.00kg,标准差为 0.60kg;出生身长
12、均数55cm,标准差为 3cm。过去该市区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 2.90kg。(分数:10.00)(1).该研究的总体为_ A.某市 2009 年市区总人数 B.某市 2009 年市区所有新生儿 C.某市 2009 年市区 200 名新生儿 D.某市 2009 年市区所有新生儿的出生体重 E.某市 2009 年市区所有新生儿的出生身长(分数:2.00)A.B.C.D.E.(2).体重的变异系数为_ A.5.46% B.6.67% C.10% D.15% E.20.69%(分数:2.00)A.B.C.D.E.(3).身高的变异系数为_ A.5.46% B.6.67% C.10% D.15% E
13、.20.69%(分数:2.00)A.B.C.D.E.(4).比较体重与身高的离散程度_ A.该市新生儿体重的变异大于身高的变异 B.该市新生儿体重的变异等于身高的变异 C.该市新生儿体重的变异小于身高的变异 D.该市 200 名新生儿体重的变异大于身高的变异 E.该市 200 名新生儿体重的变异小于身高的变异(分数:2.00)A.B.C.D.E.(5).欲研究该市新生儿 2009 年出生体重有无变化,应进行_ A.单样本 t 检验 B.配对 t 检验 C.两独立样本 t 检验 D.配对四格表 2检验 E.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分数:2.00)A.B.C.D.E.某山区,长年累月多阴雨
14、天,天气寒冷、潮湿。客厅内有开放式炉灶,日夜燃烧,一边取暖一边烤食物,燃料为当地产的浅层煤块。当地农民多有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牙。腰背、四肢大关节疼痛,肢体、脊柱骨骼变形者亦有之。(分数:6.00)(1).对病人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测项目是_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血钙 D.血钾 E.尿氟(分数:2.00)A.B.C.D.E.(2).此种类型疾病在流行病学上的主要特征是_ A.多在长江以北山区流行 B.多在长江以南山区流行 C.全国各地散发 D.多见于儿童 E.多见于妇女(分数:2.00)A.B.C.D.E.(3).此型疾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_ A.预防性服药 B.降低饮水中氟含量 C.降低食物中
15、氟含量 D.改换燃料、改良炉灶(增设烟囱) E.加强营养(分数:2.00)A.B.C.D.E.冬季北方平原某燃煤城市发生了一次急性大气污染事件,一周内城区居民普遍出现咳嗽、胸闷以及气管炎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当时天气晴朗,风速小。(分数:6.00)(1).该污染事件可能的污染物是_ A.CO、SO 2 B.颗粒物、SO 2 C.O3、SO 2 D.甲醛、O 3 E.NO2、碳氢化合物(分数:2.00)A.B.C.D.E.(2).当时最可能的气象条件是_ A.气压低、逆温 B.气压高、逆温 C.气旋、逆温 D.反气旋、大气不稳定 E.辐射逆温(分数:2.00)A.B.C.D.E.(3).如
16、果进行大气质量监测,其布点方式应采取_ A.四周布点 B.扇形布点 C.烟波下方布点 D.按城市道路交通线布点 E.根据城市污染源及人口分布布点(分数:2.00)A.B.C.D.E.夏季,在某装有集中式空调的宾馆住宿的团体人群中,数天内持续出现了一种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及肺部炎症的疾病。以后的病因学调查认为与空调系统污染有关。(分数:6.00)(1).该病为_ A.流感 B.百日咳 C.结核 D.军团菌病 E.大叶性肺炎(分数:2.00)A.B.C.D.E.(2).引起该病的病菌是_ A.感冒病毒 B.结核杆菌 C.嗜肺军团菌 D.肺炎双球菌 E.百日咳杆菌(分数:2.00)A.B.C.D.E
17、.(3).该病菌主要存在于空调的_ A.回风管道 B.风机 C.过滤系统 D.冷却塔水 E.通风管道(分数:2.00)A.B.C.D.E.我国不少湖泊、海湾水域不断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给当地居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太湖流域每年因水体富营养化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 50 亿元左右。(分数:4.00)(1).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是_ A.有机氯和有机磷 B.汞和镉 C.磷和氮 D.硫和碘 E.铅和铝(分数:2.00)A.B.C.D.E.(2).水体富营养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是_ A.水产养殖破坏 B.农田灌溉造成的作物减产 C.作为饮水水源带来健康危险 D.作为工业用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18、 E.景观破坏(分数:2.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56 (1)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2 型题/B(总题数:5,分数:10.00)1.胎儿水俣病的病因是_ A汞 B甲基汞 C农药 D二 (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水俣病是因食入被有机汞污染河水中的鱼、贝类所引起的甲基汞为主的有机汞中毒或是孕妇吃了被有机汞污染的海产品后引起婴儿患先天性水俣病,是有机汞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2.某一高层封闭式办公大楼,终日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近日工作人员诉说呼吸道干燥、鼻塞、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等,但下班后返回家中,
19、上述症状自行消失。此病症最可能是_ A.与建筑物有关的疾病(BRI) B.不良建筑综合征(SBS) C.CO 中毒 D.CO2中毒 E.流行性感冒(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发病快,患病人数多,病因很难鉴别确认,患者一旦离开污染的建筑物后,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3.一电影院春节期间放映新片,场场爆满,每场 3 小时,场次间隔仅 15 分钟。而且管理混乱,吃东西、抽烟相当普遍。大多数观众散场后均感到疲乏、头晕、头痛,甚至恶心不适等,其原因可能是_ A.CO 中毒 B.室内通风不好 CO2浓度过高 C.放映时间过长 D.电影院建筑质量差 E.传染病流行(分数:2.00)A.
20、B.C.D.E.解析:解析 CO 中毒临床表现主要为缺氧,患者口唇呈樱桃红色,可有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虚脱或昏迷。由于电影院在春节期间的开放的太频繁,且人数多,通风不好,吃东西、抽烟相当普遍,吸烟能够产生 CO。4.某地妇女冬季喜围坐在煤炉旁做家务,致使其中部分中老年妇女经常出现鼻咽部、眼睛等刺激,与这些症状出现有关的最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是_ A.SO2 B.CO C.甲醛 D.IP E.NO2(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人体接触二氧化硫后可表现为双相反应:即刻反应包括对眼、鼻、喉的刺激和灼伤,如结膜炎、角膜炎、咽炎,表现打喷嚏、流泪、视物模糊,并有胸部紧束感、呼吸
21、困难和刺激性咳嗽,肺部可有啰音;接触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在数小时内可引起急性肺水肿和死亡。5.某农村曾用飞机喷洒农药以扑杀棉花害虫,事后不久,在这数十平方公里受到该农药污染的环境里,有少数人群出现鼻刺激、咳嗽、头晕、恶心,更有甚者附近村民 8 人发生急性中毒(有多汗、呕吐、瞳孔缩小等症)而入院治疗,住院者中 5 人系同家族亲属,另 3 人情况不明。在上述同一污染环境中,人群之间的健康危害效应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其最大可能原因是_ A.个体接受农药的量不同 B.身体健康状况不同 C.个体营养状况有差异 D.个体年龄不同 E.个体易感性不同(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易感性是指由
22、遗传基础所决定的一个个体患病的风险。也可以理解为在相同环境下,不同个体患病的风险。易感性完全由基因决定。二、BB1 型题/B(总题数:6,分数:46.00)答题说明其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累计增长量 B.定基发展速度 C.环比发展速度 D.增长速度 E.平均增长速度(分数:8.00)(1).表示一定时期内逐年的平均增长程度_(分数:2.00)A.B.C.D.E. 解析:(2).表示报告期的指标值与某一固定期(基线)指标值之比_(分数:2.00)A.B. C.D.E
23、.解析:(3).表示报告期的指标值与某一固定期(基线)指标值的差值_(分数:2.00)A. B.C.D.E.解析:(4).表示报告期的指标值与某一固定期指标值之比或与相邻的前期指标值相比,增长了多少倍_(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平均增长速度是说明一定时期内逐年的平均增长程度;定基发展速度指表示报告期的指标值与某一固定期(基线)指标值之比;累计增长量指表示报告期的指标值与某一固定期(基线)指标值的差值;增长速度指报告期的指标值与某一固定期指标值之比或与相邻的前期指标值相比,增长了多少倍。 A.线图 B.圆图 C.条图 D.散点图 E.百分比条图(分数:10.00)(1)
24、.用相同宽度的直条长短表示相互独立的统计指标的数值大小和他们之间的对比关系_(分数:2.00)A.B.C. D.E.解析:(2).以圆的总面积表示食物的全部,将其分割成若干扇面表示事物内部各构成比部分所占的比重_(分数:2.00)A.B. C.D.E.解析:(3).以某一矩形总长度表示食物的全部,将其分割成不同长度的段表示各构成的比重_(分数:2.00)A.B.C.D.E. 解析:(4).用线段的升降来表示数值的变化_(分数:2.00)A. B.C.D.E.解析:(5).用直角坐标上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_(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条图用相同宽度
25、的直条长短表示相互独立的统计指标的数值大小和他们之间的对比关系。圆图以圆的总面积表示食物的全部,将其分割成若干扇面表示事物内部各构成比部分所占的比重。百分比条图以某一矩形总长度表示食物的全部,将其分割成不同长度的段表示各构成的比重。线图用线段的升降来表示数值的变化。散点图用直角坐标上点的密集程度和趋势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 A.工程性缺水 B.水质性缺水 C.资源性缺水 D.农业性缺水 E.工业性缺水(分数:4.00)(1).我国南方主要的水资源问题是_(分数:2.00)A.B. C.D.E.解析:(2).我国北方主要的水资源问题是_(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北方的降水
26、量比南方少得多且蓄水的河流湖泊也少。所以北方是资源性缺水。南方的水资源丰富,水质污染严重,影响水资源的有效性。 A.硫化作用 B.腐殖质化作用 C.氨化作用 D.亚硝化作用 E.硝化作用(分数:6.00)(1).土壤中蛋白质和其他含氮化合物,在需氧和厌氧条件下分解而产生氨的过程称为_(分数:2.00)A.B.C. D.E.解析:(2).土壤中 NH3氧化为 HNO2的过程称为_(分数:2.00)A.B.C.D. E.解析:(3).土壤有机物在细菌、真菌、放线菌的作用下形成腐殖酸、木质素、富里酸、胡敏酸的过程称为_(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硫化作用:还原态无机硫化物如
27、H2S、S 或 FeS2等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氧化,最后生成硫酸及其盐类的过程,称为硫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使硝酸盐还原成氮气,从而降低了土壤中氮素营养的含量,对农业生产不利。亚硝化,即铵银(*)氧化为亚硝酸根(*)的阶段。 A.地方性砷中毒 B.铊中毒 C.地方性氟病 D.痛痛病 E.地方性克汀病(分数:6.00)(1).以皮肤损害为显著特点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为_(分数:2.00)A. B.C.D.E.解析:(2).胚胎期和婴儿发育早期机体严重缺乏碘易引起_(分数:2.00)A.B.C.D.E. 解析:(3).以斑釉牙和骨骼损害为特征的疾病是_(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28、 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体征较为复杂,其中以皮肤病变为主要临床症状,即通常所说的地砷病皮肤三联征掌跖角化、躯干皮肤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因其他疾病很少发生,故具有诊断上的特异性。地方性克汀病是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流行特征:地区分布:山区高于丘陵,丘陵高于平原,平原高于沿海。内陆高于沿海,内陆河的上游高于下游,农业地区高于牧区。人群分布:在流行区任何年龄的人都可发病,女性早于男性。时间趋势:采取补碘干预后,可以迅速改变碘缺乏病的流行状况。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
29、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又称地方性氟病。 A.脂/水分配系数与毒效应 B.电离度与毒效应 C.挥发度和蒸气压与毒效应 D.绝对毒性和相对毒性与毒效应 E.分散度与毒效应(分数:12.00)(1).pKa值对弱酸性或弱碱性有机化合物,只有在 pH 条件适宜,非离子型浓度达到最高才易吸收,发挥毒效应最大_(分数:2.00)A.B. C.D.E.解析:(2).苯的沸点 80.1,在常温下容易挥发,形成较大的蒸气压,易经呼吸道吸收_(分数:2.00)A.B.C. D.E.解析:(3).化合物经皮肤吸收脂/水分配系数近于 1,最易吸收,显示其毒性_(分数:2.00)A. B.C.D.E.解析
30、:(4).苯与苯乙烯的 LC50值均为 45mg/L,即其绝对毒性相同,如果考虑到挥发度,苯的挥发度为苯乙烯的11 倍_(分数:2.00)A.B.C.D. E.解析:(5).颗粒越小分散度越大,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越强,AS 2O3细粉状的比粗粉状的毒性大_(分数:2.00)A.B.C.D.E. 解析:(6).有机酸 pKa3,或有机碱的 pKa8 时不易吸收_(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脂水分配系数是指毒物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分配率。在构效关系研究中,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化学物的物理参数。它有助于说明有机化合物在体内的分配规律。分散度:一些毒物以气溶胶形态存在于环境空气中
31、,它们是一团气体和悬浮于其中的微粒组成的混合体,分散度以微粒的直径大小表示,只有直径5m 的微粒才可以进入肺泡。进入肺泡的气溶胶分散度越大,比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也越强。挥发度:有些毒物的 LD50相当,即其绝对毒性相似,但由于各自的挥发度不同,所以形成实际的毒性危害或危险性就可有很大的差异。电离度:对于弱酸性与弱碱性有机物只有在适宜的 pH 条件下,维持非离子型才能经胃肠吸收。当弱酸性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下将部分解离时,则不易吸收。纯度是指该毒物纯品的毒性。毒物的纯度不同,它的毒性也不同。三、A3/A4 型题(总题数:7,分数:44.00)答题说明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
32、据试题下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的A、B、C、D、E 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框内。某地 5 人接种某疫苗后抗体滴度为:1:20、1:40、1:80、1:160、1:320。(分数:4.00)(1).求平均滴度,最好选用_ A.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平均数 E.算术平均数(分数:2.00)A.B.C. D.E.解析:(2).求变异程度,最好选用_ A.极差 B.百分位数 C.方差 D.几何标准差 E.变异系数(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该资料原始观察值呈正态分布,但经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描述集中
33、位置采用几何均数,描述离散程度用几何标准差。用甲、乙两种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45 份,得资料如下表。 B甲乙两种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的结果/B甲的结果 合计乙的结果+ -+ 10 16 26- 6 13 19合计 16 29 45(分数:8.00)(1).该资料的类型为_ A.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 B.配对设计的计数资料 C.完全随机设计的计量资料 D.完全随机设计的计数资料 E.完全随机设计的等级资料(分数:2.00)A.B. C.D.E.解析:(2).预比较甲、乙两种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有无差异,应进行_ A.t 检验 B.方差分析 C.独立样本四格表的 2检验 D.配对样本四格表的 2检验 E.
34、配对设计符号秩和检验(分数:2.00)A.B.C.D. E.解析:(3).应选用的公式为_ A B C D E (分数:2.00)A.B. C.D.E.解析:(4).经检验,P0.05,按 =0.05,可认为_ A.甲乙两种培养基的培养结果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B.甲乙两种培养基的培养结果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C.甲培养基的培养结果比乙培养基的培养结果好 D.乙培养基的培养结果比甲培养基的培养结果好 E.甲培养基的培养结果与乙培养基的培养结果相等(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由题干知该研究属于配对设计,所得资料为定量资料。应采用配对样本四格表的 2检验。因 b+c40,需作连
35、续校正,采用公式*。经检验,P0.05,按 =0.05,拒绝 H0假设,接受 H1假设,可以认为甲乙两种培养基的培养结果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调查某市 2009 年市区 200 名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得均数为 4.00kg,标准差为 0.60kg;出生身长均数55cm,标准差为 3cm。过去该市区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 2.90kg。(分数:10.00)(1).该研究的总体为_ A.某市 2009 年市区总人数 B.某市 2009 年市区所有新生儿 C.某市 2009 年市区 200 名新生儿 D.某市 2009 年市区所有新生儿的出生体重 E.某市 2009 年市区所有新生儿的出生身长(分数:2
36、.00)A.B. C.D.E.解析:(2).体重的变异系数为_ A.5.46% B.6.67% C.10% D.15% E.20.69%(分数:2.00)A.B.C.D. E.解析:(3).身高的变异系数为_ A.5.46% B.6.67% C.10% D.15% E.20.69%(分数:2.00)A. B.C.D.E.解析:(4).比较体重与身高的离散程度_ A.该市新生儿体重的变异大于身高的变异 B.该市新生儿体重的变异等于身高的变异 C.该市新生儿体重的变异小于身高的变异 D.该市 200 名新生儿体重的变异大于身高的变异 E.该市 200 名新生儿体重的变异小于身高的变异(分数:2.0
37、0)A. B.C.D.E.解析:(5).欲研究该市新生儿 2009 年出生体重有无变化,应进行_ A.单样本 t 检验 B.配对 t 检验 C.两独立样本 t 检验 D.配对四格表 2检验 E.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体重的变异系数=标准差(0.60kg)/均数(4.00kg)100%=15%。身高的变异系数=3cm/55cm100%=5.46%。变异系数值越大,表示该总体的变异越大。样本与总体均数的比较采用单样本 t 检验。某山区,长年累月多阴雨天,天气寒冷、潮湿。客厅内有开放式炉
38、灶,日夜燃烧,一边取暖一边烤食物,燃料为当地产的浅层煤块。当地农民多有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牙。腰背、四肢大关节疼痛,肢体、脊柱骨骼变形者亦有之。(分数:6.00)(1).对病人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测项目是_ A.血常规 B.尿常规 C.血钙 D.血钾 E.尿氟(分数:2.00)A.B.C.D.E. 解析:(2).此种类型疾病在流行病学上的主要特征是_ A.多在长江以北山区流行 B.多在长江以南山区流行 C.全国各地散发 D.多见于儿童 E.多见于妇女(分数:2.00)A.B. C.D.E.解析:(3).此型疾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_ A.预防性服药 B.降低饮水中氟含量 C.降低食物中氟含量 D.改换燃料
39、、改良炉灶(增设烟囱) E.加强营养(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形成氟斑牙和氟骨症。最好的防治措施是改水源。除上海市、海南省以外,其余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均有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存在。在我国主要有3 种类型: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此地为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其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冬季北方平原某燃煤城市发生了一次急性大气污染事件,一周内城区居民普遍出现咳嗽、胸闷以及气管炎等呼吸系
40、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当时天气晴朗,风速小。(分数:6.00)(1).该污染事件可能的污染物是_ A.CO、SO 2 B.颗粒物、SO 2 C.O3、SO 2 D.甲醛、O 3 E.NO2、碳氢化合物(分数:2.00)A.B. C.D.E.解析:(2).当时最可能的气象条件是_ A.气压低、逆温 B.气压高、逆温 C.气旋、逆温 D.反气旋、大气不稳定 E.辐射逆温(分数:2.00)A.B. C.D.E.解析:(3).如果进行大气质量监测,其布点方式应采取_ A.四周布点 B.扇形布点 C.烟波下方布点 D.按城市道路交通线布点 E.根据城市污染源及人口分布布点(分数:2.00)A.B.C.D.
41、E. 解析:解析 根据其为冬季,以及燃煤,出现咳嗽、胸闷以及气管炎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可判断为颗粒物、SO 2,煤烟型烟雾主要由燃煤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排入大气,在不良气象条件下不能充分扩散所致;大气主要呈逆温状态。气温在-34,空气静止。监测点的宗旨就是用最少的资源所测的浓度能够反映大地的大气情况。根据城市分区,及人口分布检测。夏季,在某装有集中式空调的宾馆住宿的团体人群中,数天内持续出现了一种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及肺部炎症的疾病。以后的病因学调查认为与空调系统污染有关。(分数:6.00)(1).该病为_ A.流感 B.百日咳 C.结核 D.军团菌病 E.大叶性肺炎(分数:2.00)A.
42、B.C.D. E.解析:(2).引起该病的病菌是_ A.感冒病毒 B.结核杆菌 C.嗜肺军团菌 D.肺炎双球菌 E.百日咳杆菌(分数:2.00)A.B.C. D.E.解析:(3).该病菌主要存在于空调的_ A.回风管道 B.风机 C.过滤系统 D.冷却塔水 E.通风管道(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题中给出了军团菌发生的条件和病症,提示与空调有关。我国不少湖泊、海湾水域不断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给当地居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太湖流域每年因水体富营养化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 50 亿元左右。(分数:4.00)(1).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是_ A.有机氯和有机磷 B.
43、汞和镉 C.磷和氮 D.硫和碘 E.铅和铝(分数:2.00)A.B.C. D.E.解析:(2).水体富营养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是_ A.水产养殖破坏 B.农田灌溉造成的作物减产 C.作为饮水水源带来健康危险 D.作为工业用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E.景观破坏(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当湖泊、水库等接受过多含磷、氮的水污染时,可致使水体富营养化,其现象为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