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卫执业医师-3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 lilist-style-ty(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列属于疏水性氨基酸的是_ A.谷氨酸 B.组氨酸 C.苏氨酸 D.半胱氨酸 E.苯丙氨酸(分数:2.00)A.B.C.D.E.2.维系蛋白质分子中 -螺旋的化学键是_ A.氢键 B.肽键 C.二硫键 D.疏水键 E.盐键(分数:2.00)A.B.C.D.E.3.核酸分子中百分比含量相对恒定的元素是_ A.氧 B.碳 C.氢 D.磷 E.氮(分数:2.00)A.B.C.D.E.4.碱基配对的原则是_ A.A=C,T=G B.A=T,C=
2、G C.A+T=C+G D.(A+T)/(C+G)=1 E.A=G,T=C(分数:2.00)A.B.C.D.E.5.紫外线消毒时,核酸的最大吸收峰为_ A.220nm B.240nm C.260nm D.280nm E.300nm(分数:2.00)A.B.C.D.E.6.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_ A.金属离子 B.酶蛋白 C.催化基团 D.辅基或辅酶 E.底物(分数:2.00)A.B.C.D.E.7.Km值是指反应速度为 1/2vmax时的_ A.底物浓度 B.抑制剂浓度 C.激活剂浓度 D.产物浓度 E.酶浓度(分数:2.00)A.B.C.D.E.8.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为_ A.2 种
3、 B.3 种 C.4 种 D.5 种 E.6 种(分数:2.00)A.B.C.D.E.9.下列不属于糖异生的原料是_ A.乳酸 B.脂肪酸 C.丙酮酸 D.氨基酸 E.甘油(分数:2.00)A.B.C.D.E.10.通常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_ A.脱氢反应 B.营养物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C.加氧反应 D.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 E.释放出电子的过程(分数:2.00)A.B.C.D.E.11.细胞内的脂肪酸合成部位是_ A.高尔基体 B.细胞液 C.线粒体 D.细胞核 E.细胞膜(分数:2.00)A.B.C.D.E.12.在体内脂肪大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辅酶 A 可生成_ A.胆固醇 B.草
4、酰乙酸 C.酮体 D.二氧化碳和水 E.葡萄糖(分数:2.00)A.B.C.D.E.13.下列氨基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 -氨基丁酸(GABA)的是_ A.谷氨酸 B.苏氨酸 C.天冬氨酸 D.蛋氨酸 E.色氨酸(分数:2.00)A.B.C.D.E.14.酪氨酸有节省下列哪种氨基酸的作用?_ A.蛋氨酸 B.赖氨酸 C.亮氨酸 D.组氨酸 E.苯丙氨酸(分数:2.00)A.B.C.D.E.15.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_ A.mRNA B.rRNA C.tRNA D.hdRNA E.DNA(分数:2.00)A.B.C.D.E.16.合成血红素的关键酶是_ A.丙氨酸激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葡萄
5、糖激酶 D.ALA 合酶 E.HMGCoA 裂解酶(分数:2.00)A.B.C.D.E.17.氨基酸进入肠黏膜上皮细胞是属于_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E.入胞作用(分数:2.00)A.B.C.D.E.18.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_ A.阈电位 B.阈值 C.动作电位的幅值 D.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E.刺激的频率(分数:2.00)A.B.C.D.E.19.心指数为_ A.射血分数/体表面积 B.每分功/体表面积 C.每搏功/体表而积 D.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E.心输出量/体表而积(分数:2.00)A.B.C.D.E.20.心室肌细胞的动
6、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_ A.0 期除极迅速 B.1 期复极化快 C.有缓慢的 2 期平台期 D.快速的 3 期复极化 E.有 4 期自动除极(分数:2.00)A.B.C.D.E.21.关于用力呼吸的描述,不正确的为_ A.吸气时膈肌收缩 B.吸气时辅助吸气肌参与收缩 C.呼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D.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 E.呼吸时腹壁肌收缩(分数:2.00)A.B.C.D.E.22.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导致_ A.肺顺应性增大 B.肺弹性阻力减小 C.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 D.肺难以扩张 E.肺泡内液体表面张力降低(分数:2.00)A.B.C.D.E.23.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_ A.
7、气体的分压差 B.气体的溶解度 C.肺泡膜的通透性 D.气体分子量的大小 E.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分数:2.00)A.B.C.D.E.24.进食后引起胃液的分泌,属于_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正反馈调节(分数:2.00)A.B.C.D.E.25.促进胃排空的主要因素是_ A.十二指肠内的酸性刺激 B.十二指肠内的脂肪增加 C.十二指肠内渗透压增高 D.大量食物入胃的机械和化学刺激 E.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分数:2.00)A.B.C.D.E.26.胆汁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主要是由于它含有_ A.胆固醇 B.胆盐 C.胆绿素
8、D.胆红素 E.脂肪酶(分数:2.00)A.B.C.D.E.27.吸收胆盐、维生素 B12的主要部位是_ A.十二指肠 B.空肠 C.结肠升段 D.结肠降段 E.回肠(分数:2.00)A.B.C.D.E.28.食物的氧热价指_ A.1g 食物所含的能量 B.1g 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 C.1g 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D.氧化 1g 食物,消耗 1L 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E.食物氧化消耗 1L 氧时所释放的能量(分数:2.00)A.B.C.D.E.29.正常成年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_ A.2000ml 以上 B.10002000ml C.500999ml D.100499ml E.100ml
9、以下(分数:2.00)A.B.C.D.E.30.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是_ A.饮水量减少 B.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 C.饮水量增多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减少(分数:2.00)A.B.C.D.E.31.维持身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_ A.跟腱反射 B.膝反射 C.肱二头肌反射 D.对侧肌反射 E.肌紧张(分数:2.00)A.B.C.D.E.32.一昼夜人体血液中生长素水平最高为_ A.熟睡时 B.寒冷时 C.饥饿时 D.困倦时 E.觉醒时(分数:2.00)A.B.C.D.E.33.因为分泌不足而引起呆小症的激素为_ A.胰岛素 B.甲状腺素 C.生长激素 D.生长抑素 E.
10、甲状旁腺素(分数:2.00)A.B.C.D.E.34.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_ A.血中氨基酸浓度 B.血中脂肪酸浓度 C.迷走神经 D.血糖浓度 E.胰高血糖素(分数:2.00)A.B.C.D.E.35.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主要决定于_ A.核质结构 B.细胞壁结构 C.细胞膜结构 D.磷壁酸的有无 E.中介体的有无(分数:2.00)A.B.C.D.E.36.细菌芽孢特有的并与其高度耐热性有关的成分是_ A.磷脂 B.肽聚糖 C.磷壁酸 D.二氨基庚二酸 E.吡啶二羧酸(分数:2.00)A.B.C.D.E.37.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_ A.消毒 B.无菌 C.灭菌 D.灭
11、活 E.防腐(分数:2.00)A.B.C.D.E.38.下列无芽孢的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是_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淋病奈瑟菌 D.肺炎球菌 E.脑膜炎奈瑟菌(分数:2.00)A.B.C.D.E.39.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_ A.螺旋体 B.放线菌 C.衣原体 D.真菌 E.立克次体(分数:2.00)A.B.C.D.E.40.抢救青霉素引起过的敏性休克的首选药是_ A.去甲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普萘洛尔(分数:2.00)A.B.C.D.E.41.不良反应不包括_ A.副作用 B.变态反应 C.戒断效应 D.后遗效应 E.继发反应
12、(分数:2.00)A.B.C.D.E.42.首次剂量加倍的原因是_ A.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 Css B.为了使血药浓度维持高水平 C.为了增强药理作用 D.为了延长半衰期 E.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分数:2.00)A.B.C.D.E.43.吗啡一般不用于治疗_ A.急性锐痛 B.心源性哮喘 C.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D.心肌梗死 E.肺水肿(分数:2.00)A.B.C.D.E.44.在解热镇痛抗炎药中,对 PG 合成酶抑制作用最强的是_ A.阿司匹林 B.保泰松 C.非那西丁 D.吡罗昔康 E.吲哚美辛(分数:2.00)A.B.C.D.E.45.氢化可的松入血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可达_ A.70%
13、 B.80% C.90% D.85% E.95%(分数:2.00)A.B.C.D.E.46.平喘药的分类和代表药搭配正确的是_ A.拟肾上腺素药倍氯米松 B.糖皮质激素药克伦特罗 C.M 胆碱受体阻断药色甙酸钠 D.过敏介质阻滞药沙丁胺醇 E.茶碱类药物茶碱(分数:2.00)A.B.C.D.E.47.肾上腺素与异丙肾上腺素共同的适应证是_ A.过敏性休克 B.房室传导阻滞 C.与局麻药配伍,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 D.心脏骤停 E.局部止血(分数:2.00)A.B.C.D.E.48.血脑屏障的作用是_ A.阻止外来物进入脑组织 B.使药物不易穿透,保护大脑 C.阻止药物进入大脑 D.阻止所有细菌
14、进入大脑 E.以上都不对(分数:2.00)A.B.C.D.E.49.关于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错误的是_ A.重视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 B.理解临终病人 C.维护临终病人的生命尊严 D.不涉及对临终病人家属的关心 E.尊重临终病人的权利(分数:2.00)A.B.C.D.E.50.下列不属于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的是_ A.公正原则 B.尊重原则 C.有利原则 D.有理原则 E.不伤害原则(分数:2.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3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 lilist-style-ty(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列属于疏水性氨基酸
15、的是_ A.谷氨酸 B.组氨酸 C.苏氨酸 D.半胱氨酸 E.苯丙氨酸(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氨基酸的分类可根据是否溶于水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疏水性指该氨基酸无亲水的基团,含有非极性基团,如丙氨酸、苯丙氨酸等。2.维系蛋白质分子中 -螺旋的化学键是_ A.氢键 B.肽键 C.二硫键 D.疏水键 E.盐键(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螺旋是属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右手螺旋。-螺旋的每一个肽键的 N-H 和第四个肽键的羧基形成氢键,氢键是维系结构的化学键。3.核酸分子中百分比含量相对恒定的元素是_ A.氧 B.碳 C.氢 D.磷 E.氮(分数:2.0
16、0)A.B.C.D. E.解析:解析 组成核苷酸的主要元素有 C、H、O、N、P。核酸的组成 P 含量较多,并且相对稳定。4.碱基配对的原则是_ A.A=C,T=G B.A=T,C=G C.A+T=C+G D.(A+T)/(C+G)=1 E.A=G,T=C(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在 DNA 分子中合成的核糖核苷酸 A、T、C、G 根据碱基配对原则配对,答案为 B。5.紫外线消毒时,核酸的最大吸收峰为_ A.220nm B.240nm C.260nm D.280nm E.300nm(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生物体内的核酸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
17、功能被损伤和破坏时微生物死亡,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光谱为 240280nm,对于 260nm 的光吸收达到最大值。6.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_ A.金属离子 B.酶蛋白 C.催化基团 D.辅基或辅酶 E.底物(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酶蛋白决定酶专一性。底物的浓度决定反应速度。催化基团是酶蛋白的一部分。辅基与辅酶在反应中起传递某些化学基团或电子与原子的作用。7.Km值是指反应速度为 1/2vmax时的_ A.底物浓度 B.抑制剂浓度 C.激活剂浓度 D.产物浓度 E.酶浓度(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K m为米氏常数,
18、是研究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常数。它的意义是酶促反应达到最大速度 Vmax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可表示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其值越大,亲和力越强。8.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为_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 E.6 种(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乳酸脱氢酶能催化乳酸脱氢生成丙酮酸,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有 5 种同工酶,可用电泳的方法分离。9.下列不属于糖异生的原料是_ A.乳酸 B.脂肪酸 C.丙酮酸 D.氨基酸 E.甘油(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糖异生是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其原料包括甘油、乳酸、氨基酸。丙酮酸为糖代谢的枢纽物质
19、。10.通常生物氧化是指生物体内_ A.脱氢反应 B.营养物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C.加氧反应 D.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 E.释放出电子的过程(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生物氧化是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过程,糖、脂类、蛋白质在体内都可发生生物氧化,这个过程不需要高温、强酸、强碱、氧化剂。11.细胞内的脂肪酸合成部位是_ A.高尔基体 B.细胞液 C.线粒体 D.细胞核 E.细胞膜(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脂肪酸的合成主要在肝、肾、脑、肺、乳腺及脂肪等组织的细胞液中。肝是人体合成脂肪酸的主要场所。12.在体内脂肪大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辅酶
20、 A 可生成_ A.胆固醇 B.草酰乙酸 C.酮体 D.二氧化碳和水 E.葡萄糖(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正常情况下,血中的酮体含量极低,当人体在饥饿、高脂低糖膳食及糖尿病时,葡萄糖利用较少,酮体将会代替葡萄糖成为脑组织、肌肉的主要能源。当脂肪大量动员时,脂肪酸氧化增多,乙酰CoA 大量转化成酮体。正常情况下,乙酰 CoA 生成胆固醇、二氧化碳、水。13.下列氨基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 -氨基丁酸(GABA)的是_ A.谷氨酸 B.苏氨酸 C.天冬氨酸 D.蛋氨酸 E.色氨酸(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谷氨酸脱羧作用生成 GABA,为抑制性神经递质
21、,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14.酪氨酸有节省下列哪种氨基酸的作用?_ A.蛋氨酸 B.赖氨酸 C.亮氨酸 D.组氨酸 E.苯丙氨酸(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酪氨酸在体内由苯丙氨酸合成,而这种氨基酸在食物中含量丰富,可节省苯丙氨酸,因此是半必需氨基酸。15.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_ A.mRNA B.rRNA C.tRNA D.hdRNA E.DNA(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中心法则为 DNA 到 RNA 再到蛋白质。翻译过程中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tRNA 为转运RNA。16.合成血红素的关键酶是_ A.丙氨酸激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22、C.葡萄糖激酶 D.ALA 合酶 E.HMGCoA 裂解酶(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ALA 是甘氨酸与琥珀酸辅酶 A 在 ALA 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的。ALA 合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17.氨基酸进入肠黏膜上皮细胞是属于_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E.入胞作用(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主动转运有两种方式: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上皮的主动吸收,是钠离子-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和钠泵耦联完成的。18.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_ A.阈电位 B.阈值 C.动作电位的幅值
23、D.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E.刺激的频率(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阈电位:能够使细胞膜去极化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的值。阈值: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19.心指数为_ A.射血分数/体表面积 B.每分功/体表面积 C.每搏功/体表而积 D.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E.心输出量/体表而积(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每分输出量,正常人为 33.5L/(minm 2)。20.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_ A.0 期除极迅速 B.1 期复极化快 C.有缓慢的 2 期平台期 D.快速的 3 期复极化 E.有 4
24、 期自动除极(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特征如题中所述都是,其中的 C 项缓慢的 2 期平台期是 Ca2+的内流导致的,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所特有的。21.关于用力呼吸的描述,不正确的为_ A.吸气时膈肌收缩 B.吸气时辅助吸气肌参与收缩 C.呼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D.呼气时肋间内肌收缩 E.呼吸时腹壁肌收缩(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吸气有膈肌、肋间外肌、辅助吸气肌参与;呼气有肋间内肌、腹肌参与。22.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将导致_ A.肺顺应性增大 B.肺弹性阻力减小 C.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
25、 D.肺难以扩张 E.肺泡内液体表面张力降低(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型细胞合成并分泌。其主要作用为降低肺的弹性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保持肺泡的干燥和稳定。23.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_ A.气体的分压差 B.气体的溶解度 C.肺泡膜的通透性 D.气体分子量的大小 E.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人体呼吸时,氧气的扩散首先从肺泡进入到动脉血,由红细胞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氧气的扩散方向是氧分压的分布梯度,而肺泡中的气体的氧分压最高。24.进食后引起胃液的分泌,属于_ A.神经调节 B.
26、体液调节 C.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正反馈调节(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胃液的分泌调节如下表。 分泌调节 分泌特点头期 神经调节包括 受情绪和食欲影响甚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大,其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均高,消化能力强胃期迷走-迷走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占分泌量的 60%,酸度高,胃蛋白酶比头期少肠期 以体液调节为主 占量少,酸度和胃蛋白酶都低25.促进胃排空的主要因素是_ A.十二指肠内的酸性刺激 B.十二指肠内的脂肪增加 C.十二指肠内渗透压增高 D.大量食物入胃的机械和化学刺激 E.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分数:2.00)A.B.C.D
27、. E.解析:解析 胃排空取决于幽门两侧的压力差,此为直接动力。胃运动产生的胃内压增高是胃排空的原始动力。影响胃排空的因素:促进因素为胃内食物的机械和化学刺激、胃泌素。26.胆汁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主要是由于它含有_ A.胆固醇 B.胆盐 C.胆绿素 D.胆红素 E.脂肪酶(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胆盐是胆汁的最重要的成分,是胆固醇经过肝脏细胞作用而凝变成类固醇酸,以与甘氨酸结合的形式存在。功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激活胰消化酶。27.吸收胆盐、维生素 B12的主要部位是_ A.十二指肠 B.空肠 C.结肠升段 D.结肠降段 E.回肠(分数
28、:2.00)A.B.C.D.E. 解析:解析 维生素 B12与蛋白质结合,进入消化道,在胃酸、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维生素 B释放,与胃黏膜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 IF 结合,这个复合物在回肠被吸收。28.食物的氧热价指_ A.1g 食物所含的能量 B.1g 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 C.1g 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D.氧化 1g 食物,消耗 1L 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E.食物氧化消耗 1L 氧时所释放的能量(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食物的氧热价:通常指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 1L 氧所产生的能量,在能量代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9.正常成年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_
29、 A.2000ml 以上 B.10002000ml C.500999ml D.100499ml E.100ml 以下(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成人排尿量为每日 10002000ml。增多为 24 小时多于 2.5L 即为多尿,减少为小于0.4L/24h,小于 0.1L/24h 为无尿。30.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是_ A.饮水量减少 B.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 C.饮水量增多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减少(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血糖升高,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中的水分回收到血管中,同时在肾小管内造成高渗状态,
30、减少水、钠的重吸收而使尿量增多。31.维持身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_ A.跟腱反射 B.膝反射 C.肱二头肌反射 D.对侧肌反射 E.肌紧张(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肌紧张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能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拉长,它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32.一昼夜人体血液中生长素水平最高为_ A.熟睡时 B.寒冷时 C.饥饿时 D.困倦时 E.觉醒时(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正常生理睡眠可分非快速动眼睡眠和快速动眼睡眠,慢波睡眠有利于机体的发育和疲劳的消除,在慢波睡眠的时候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33.因为
31、分泌不足而引起呆小症的激素为_ A.胰岛素 B.甲状腺素 C.生长激素 D.生长抑素 E.甲状旁腺素(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甲状腺素对生长与发育的影响:是胎儿和新生儿脑发育的关键激素,在胚胎时期,甲状腺素能促进神经元增殖分化,促进突起和突触形成,促进胶质细胞生长和髓鞘的形成,诱导神经生长因子和某些酶的合成,促进神经元骨架的发育。34.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_ A.血中氨基酸浓度 B.血中脂肪酸浓度 C.迷走神经 D.血糖浓度 E.胰高血糖素(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重要的因素,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明显
32、增加,从而促进血糖降低。许多氨基酸都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其中以精氨酸和赖氨酸的作用最强。35.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主要决定于_ A.核质结构 B.细胞壁结构 C.细胞膜结构 D.磷壁酸的有无 E.中介体的有无(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
33、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36.细菌芽孢特有的并与其高度耐热性有关的成分是_ A.磷脂 B.肽聚糖 C.磷壁酸 D.二氨基庚二酸 E.吡啶二羧酸(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细菌芽孢特有的并与其高度耐热性有关的成分是吡啶二羧酸。37.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_ A.消毒 B.无菌 C.灭菌 D.灭活 E.防腐(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的过程。这里所说的一切微生物包括一切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具体包括细菌繁殖体
34、和芽孢、真菌及其孢子、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还包括原生动物和藻类。38.下列无芽孢的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是_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淋病奈瑟菌 D.肺炎球菌 E.脑膜炎奈瑟菌(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抵抗力强。39.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_ A.螺旋体 B.放线菌 C.衣原体 D.真菌 E.立克次体(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原核生物的 7 种类型:细菌(狭义)、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40.抢救青霉素引起过的敏性休克的首选药是_ A.去甲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35、 C.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普萘洛尔(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抢救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首选药为肾上腺素。41.不良反应不包括_ A.副作用 B.变态反应 C.戒断效应 D.后遗效应 E.继发反应(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 凡用药后产生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效应,特异质反应及“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一般是可预知的,但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则是难以恢复的。42.首次剂量加倍的原因是_ A.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 Css B.为了使血
36、药浓度维持高水平 C.为了增强药理作用 D.为了延长半衰期 E.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首次剂量加倍的原因是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 Css。43.吗啡一般不用于治疗_ A.急性锐痛 B.心源性哮喘 C.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D.心肌梗死 E.肺水肿(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吗啡一般不用于治疗心肌梗死。44.在解热镇痛抗炎药中,对 PG 合成酶抑制作用最强的是_ A.阿司匹林 B.保泰松 C.非那西丁 D.吡罗昔康 E.吲哚美辛(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吲哚美辛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抗炎、解热及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通过对环氧酶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制止炎症组织痛觉神经冲动的形成,抑制炎性反应。45.氢化可的松入血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可达_ A.70% B.80% C.90% D.85% E.95%(分数:2.00)A.B.C.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