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卫执业医师-27-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态平衡,是何种性质的平衡 A自然的、暂时的相对平衡 B封闭的绝对平衡 C间断性平衡 D波动式平衡 E永恒的开放式平衡(分数:1.00)A.B.C.D.E.2.表示率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A标准差 B标准化率 C方差 D变异系数 E率的标准误(分数:1.00)A.B.C.D.E.3.研究者收集了某地两年三种疾病的死亡率(1/10 万)数据(见下表),你认为描述该资料适宜的统计图是(分数:1.00)A.B.C.D.E.4.某研究室用甲、乙两种血清学
2、方法检查 410 例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结果如下:(分数:1.00)A.B.C.D.E.5.关于环境有害因素造成受害人群损伤健康效应谱的论述,下述错误的是 A整个效应从弱到强可分为 5级 B健康效应谱又称为冰山现象 C多是以亚临床状态为主 D出现明显的临床损伤的只是少数 E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损伤人群个体的差异无关(分数:1.00)A.B.C.D.E.6.下列指标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身高(cm) B体重(kg) C血压(mmHg) D脉搏(次/分) E职业(分数:1.00)A.B.C.D.E.7.在直线回归分析中,若算得回归系数 b0,可以认为 A大于 0 B小于 0 C等于 0 D不等于 0
3、E还需进一步检验确定(分数:1.00)A.B.C.D.E.8.有关抽样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A 越大,说明此次抽样所得样本均数的可靠性越好 B 越小,说明此次抽样例数越小 C抽样误差可用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 D 越大,表示观察值的变异程度越大 E (分数:1.00)A.B.C.D.E.9.变异系数是o A描述计量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o B描述计量资料绝对离散程度的指标o C描述计量资料相对离散程度的指标o D描述计数资料各部分构成的指标o E描述计数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分数:1.00)A.B.C.D.E.10.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中,当两组间出现相同观察值时,编秩方法是o A舍去不计o B
4、取较小秩次o C取较大秩次o D取其平均秩次o E不必平均(分数:1.00)A.B.C.D.E.11.反映事物内部结构特征的指标是o A率o B相对比o C构成比o D百分位数o E变异系数(分数:1.00)A.B.C.D.E.12.测得 200名 3岁女孩的身高,最小值为 80cm,最大值是 106cm,作频数分布表时,取合适的组距(cm)是o A1o B3o C6o D7o E8(分数:1.00)A.B.C.D.E.13.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检验,如果不满足方差齐性,那么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统计方法o A配对 t检验o B方差分析o C校正的 t检验o D成组设计 t检验o E无合适的
5、统计方法(分数:1.00)A.B.C.D.E.14.关于 t分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o At 分布是一种连续性分布o B是以 0为中心的对称分布o Ct 分布就是样本均数的分布o D当自由度为无穷大时,t 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o Et 分布的曲线形状固定(分数:1.00)A.B.C.D.E.15.配对设计时对两组均数的差别作假设检验,则o A只能用配伍组方差分析o B只能用配对 t检验o C用配伍组方差分析或用配对 t检验均可o D只能用成组 t检验o E可用秩和检验(分数:1.00)A.B.C.D.E.16.实验设计中样本量估计需要的已知条件为o A、o Ba、o Ca、o Da、o Ea、
6、(分数:1.00)A.B.C.D.E.17.配对卡方检验的备择假设为o ABCo BBCo CP1P2o DP1P2o E 1 2(分数:1.00)A.B.C.D.E.18.成组四格表资料采用基本公式或专用公式计算不校正 2值的条件是o A所有的理论频数均大于 5o B样本总例数大于 40,且只有一个理论频数小于 5o C样本总例数大于 40,且最小的理论频数大于 5o D样本总例数小于 40,且最小的理论频数大于 5o E两个样本率均大于 5%(分数:1.00)A.B.C.D.E.19.计量资料的正确定义是指o A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绝对数的资料o B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相对数的资料
7、o C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平均数的资料o D每个观察单位都有一个数值,无论该观测值是绝对数、相对数还是平均数的资料o E将每个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的观测单位数得到的资料(分数:1.00)A.B.C.D.E.20.把 100个观察单位先编号,然后每隔若干个单位抽取一个单位进行调查,例如以尾数为 8的观察单位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o A单纯随机抽样o B系统抽样o C分层抽样o D整群抽样o E普查(分数:1.00)A.B.C.D.E.21.统计表中数字暂缺或未记录时,通常用以下哪项表示o Ao Bo C0o D/o E(分数:1.00)A.B.C.D.E.22.上四
8、分位数即o A第 5百分位数o B第 25百分位数o C第 50百分位数o D第 75百分位数o E第 95百分位数(分数:1.00)A.B.C.D.E.23.随访 15年 260名宫颈癌患者治疗情况,资料整理时将生存时间划分为组距为 1年的多个时间段,估计生存率可采用o A秩和检验o B寿命表法o C方差分析法o D乘积极限法o Elog-rank 检验(分数:1.00)A.B.C.D.E.24.与平均死亡年龄相比,平均寿命的优点是o A很稳定,不随时期的变化而变化o B很稳定,不随地区的变化而变化o C反映了当地人口的实际寿命o D不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o E计算简便(分数:1.00)A.
9、B.C.D.E.25.作两样本均数的 t检验,当有统计学意义时,t 值越大则o A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大o B两总体均数差异越大o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o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o E两样本均数差异越小(分数:1.00)A.B.C.D.E.26.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o A集中趋势和分布类型o B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o C标准差和离均差o D对称分布和偏态分布o E资料的类型(分数:1.00)A.B.C.D.E.27.下列关于太阳紫外线的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o A色素沉着o B红斑、抗佝偻病o C杀菌o D增强免疫力o E消炎、镇静(分数:1.00)A.B.C.D.E.28.两个
10、样本率比较,一般情况下首选考虑的检验方法是o AZ 检验o B 2检验o C四格表的精确概率法o D检验o E秩和检验(分数:1.00)A.B.C.D.E.29.统计工作的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是o A分析资料o B搜集资料o C整理资料o D设计o E调查资料(分数:1.00)A.B.C.D.E.30.下列哪项指标属相对比o A各类死因百分比o B变异系数o C绝对增长量o D死因顺位o E年龄构成比(分数:1.00)A.B.C.D.E.31.关于半对数线图的纵轴与横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以对数的 1/2值作纵、横轴尺度o B必须以纵轴为对数尺度,横轴为算术尺度o C必须以横轴为对数尺度,纵
11、轴为算术尺度o D纵横轴之一为对数尺度,另一为算术尺度o E纵、横轴都必须为对数尺度(分数:1.00)A.B.C.D.E.32.关于环境污染的特征,以下不正确的是o A影响范围大,作用时间长o B影响人群面广o C多为低剂量、高浓度、多种物质联合作用o D环境污染一旦形成,消除很困难o E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大,对人体健康影响小(分数:1.00)A.B.C.D.E.33.环境卫生学所研究的环境是o A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o B自然环境和劳动环境o C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o D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o E生活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分数:1.00)A.B.C.D.E.34.来自正态总体且方差齐的多个独立样
12、本均数比较时,通常采用的统计方法为o A 2检验o Bt 检验o CZ 检验o Dt 检验o E方差分析(分数:1.00)A.B.C.D.E.35.比较 A、B 两药疗效(以优、良、中、差记录)的优劣,宜用o A秩和检验o Bt 检验o C行列表 2检验o D四格表 2检验o E四格表精确概率法(分数:1.00)A.B.C.D.E.36.关于标准差,表述正确的是o A标准差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o B标准差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同o C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小o D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大o E标准差就是标准误(分数:1.00)A.B.C.D.E.37.反映一般人口增长趋势的统计
13、指标是o A粗出生率o B总生育率o C年龄别生育率o D总和生育率o E自然增长率(分数:1.00)A.B.C.D.E.38.两组资料中,回归系数 b较大的一组o Ar 也较大o Br 较小o C两变量关系密切o Dr 可能大也可能小o Ea 也较大(分数:1.00)A.B.C.D.E.39.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有o ASS 总 SS 组间 +SS 组内o BMS 总 MS 组间 +MS 组内o CSS 组间 SS 组内o DMS 组间 MS 组内o Ev 组间 v 组内(分数:1.00)A.B.C.D.E.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据报道“2000 年某市肺癌患病率为 30/1
14、0 万,肺癌死亡率为 32/10万”。这里同年肺癌死亡率高于其患病率显然不正确o B某工厂保健站在调查中发现 946名工人中,患慢性病的 274人,其中女性 219人,占 80%,男性 55人,占 20%,由此得出结论,女工易患慢性病o C率的标准化是为了消除内部构成的影响o D某病的构成比增大,该病的发病率亦增高o E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麻疹易感儿数(分数:1.00)A.B.C.D.E.41.概率等于 1的事件称为o A小概率事件o B必然事件o C不可能事件o D随机事件o E互斥事件(分数:1.00)A.B.C.D.E.42.用某中草药预防流感,其用药组与对照组的流
15、感发病率情况如下表:则构成四格表的四个基本数据是(分数:1.00)A.B.C.D.E.43.下述关于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步骤,错误的是o A危害鉴别o B暴露评价o C剂量-反应关系评定o D危险度特征分析o E统计学评估(分数:1.00)A.B.C.D.E.44.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o A对照原则、随机原则、重复原则o B抽样原则、随机原则、重复原则o C对照原则、随机原则、抽样原则o D分组原则、随机原则、重复原则o E对照原则、随机原则、分组原则(分数:1.00)A.B.C.D.E.45.下列关于 t分布与正态分布的关系,正确的是o A均以 0为中心,左右对称o B总体均数增大,曲线变
16、得瘦长o C曲线下两端 5%的面积对应的分位点为1.96o D随样本含量增大,t 分布逼近标准正态分布o E样本含量无限增大,两者分布完全一致(分数:1.00)A.B.C.D.E.46.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经方差分析,若户a,则结论为o A各样本均数全相等o B各样本均数全不相等o C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o D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o E各总体均数全相等(分数:1.00)A.B.C.D.E.47.四格表 2检验的无效假设是o AP 1P 2o BP 1P 2o C 1 2o D 1 2o EP(分数:1.00)A.B.C.D.E.48.用某疗法治疗胃溃疡病人 50例,一个月后 4
17、0例好转,由此可认为o A该疗法疗效好o B该疗法疗效一般o C该疗法只有近期疗效o D因治疗例数少,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o E因无对照,尚不能说明该疗法的疗效如何(分数:1.00)A.B.C.D.E.49.下列关于总体均数置信区间的论述都是正确的,除了o A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是一种常用的参数估计方法o B总体均数 95%置信区间的公式是 o C求出总体均数置信区间后,即可推断总体均数一定会在此范围内o D大样本估计总体均数时,t 0.05/2,v 可近似用 1.96代替o E总体均数 99%置信区间的公式是 (分数:1.00)A.B.C.D.E.50.计算中位数时,要求 A原始数据为偏
18、态分布 B原始数据分布对称 C原始数据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 D原始数据对数正态分布 E对原始数据的分布没有要求(分数:1.00)A.B.C.D.E.公卫执业医师-27-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态平衡,是何种性质的平衡 A自然的、暂时的相对平衡 B封闭的绝对平衡 C间断性平衡 D波动式平衡 E永恒的开放式平衡(分数:1.00)A. B.C.D.E.解析:2.表示率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A标准差 B标准化率 C方差 D变异系数 E率的标准误(分数:1.00)A.B.C.D.E. 解析:3.研究者
19、收集了某地两年三种疾病的死亡率(1/10 万)数据(见下表),你认为描述该资料适宜的统计图是(分数:1.00)A.B.C.D.E. 解析:4.某研究室用甲、乙两种血清学方法检查 410 例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结果如下:(分数:1.00)A. B.C.D.E.解析:5.关于环境有害因素造成受害人群损伤健康效应谱的论述,下述错误的是 A整个效应从弱到强可分为 5级 B健康效应谱又称为冰山现象 C多是以亚临床状态为主 D出现明显的临床损伤的只是少数 E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损伤人群个体的差异无关(分数:1.00)A.B.C.D.E. 解析:6.下列指标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身高(cm) B体重(kg) C
20、血压(mmHg) D脉搏(次/分) E职业(分数:1.00)A.B.C.D.E. 解析:7.在直线回归分析中,若算得回归系数 b0,可以认为 A大于 0 B小于 0 C等于 0 D不等于 0 E还需进一步检验确定(分数:1.00)A.B.C.D.E. 解析:8.有关抽样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A 越大,说明此次抽样所得样本均数的可靠性越好 B 越小,说明此次抽样例数越小 C抽样误差可用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计 D 越大,表示观察值的变异程度越大 E (分数:1.00)A.B.C.D.E. 解析:9.变异系数是o A描述计量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o B描述计量资料绝对离散程度的指标o C描述计量资料相对离
21、散程度的指标o D描述计数资料各部分构成的指标o E描述计数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分数:1.00)A.B.C. D.E.解析:10.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中,当两组间出现相同观察值时,编秩方法是o A舍去不计o B取较小秩次o C取较大秩次o D取其平均秩次o E不必平均(分数:1.00)A.B.C.D. E.解析:11.反映事物内部结构特征的指标是o A率o B相对比o C构成比o D百分位数o E变异系数(分数:1.00)A.B.C. D.E.解析:12.测得 200名 3岁女孩的身高,最小值为 80cm,最大值是 106cm,作频数分布表时,取合适的组距(cm)是o A1o B3o C
22、6o D7o E8(分数:1.00)A.B. C.D.E.解析:13.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检验,如果不满足方差齐性,那么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统计方法o A配对 t检验o B方差分析o C校正的 t检验o D成组设计 t检验o E无合适的统计方法(分数:1.00)A.B.C. D.E.解析:14.关于 t分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o At 分布是一种连续性分布o B是以 0为中心的对称分布o Ct 分布就是样本均数的分布o D当自由度为无穷大时,t 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o Et 分布的曲线形状固定(分数:1.00)A.B.C.D.E. 解析:15.配对设计时对两组均数的差别作假设检验,则o A
23、只能用配伍组方差分析o B只能用配对 t检验o C用配伍组方差分析或用配对 t检验均可o D只能用成组 t检验o E可用秩和检验(分数:1.00)A.B.C. D.E.解析:16.实验设计中样本量估计需要的已知条件为o A、o Ba、o Ca、o Da、o Ea、(分数:1.00)A.B.C. D.E.解析:17.配对卡方检验的备择假设为o ABCo BBCo CP1P2o DP1P2o E 1 2(分数:1.00)A. B.C.D.E.解析:18.成组四格表资料采用基本公式或专用公式计算不校正 2值的条件是o A所有的理论频数均大于 5o B样本总例数大于 40,且只有一个理论频数小于 5o
24、 C样本总例数大于 40,且最小的理论频数大于 5o D样本总例数小于 40,且最小的理论频数大于 5o E两个样本率均大于 5%(分数:1.00)A.B.C. D.E.解析:19.计量资料的正确定义是指o A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绝对数的资料o B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相对数的资料o C每个观察单位的观测值都是平均数的资料o D每个观察单位都有一个数值,无论该观测值是绝对数、相对数还是平均数的资料o E将每个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的观测单位数得到的资料(分数:1.00)A.B.C.D. E.解析:20.把 100个观察单位先编号,然后每隔若干个单位抽取一个单位进行调查,例如以尾数为 8的观察单位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称为o A单纯随机抽样o B系统抽样o C分层抽样o D整群抽样o E普查(分数:1.00)A.B. C.D.E.解析:21.统计表中数字暂缺或未记录时,通常用以下哪项表示o Ao Bo C0o D/o E(分数:1.00)A. B.C.D.E.解析:22.上四分位数即o A第 5百分位数o B第 25百分位数o C第 50百分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