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流行病学(三)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 型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病例与对照配比的因素必须是 A.可疑的混淆因子 B.可疑的暴露因子 C.未知的混淆因子 D.未知的暴露因子 E.已知的混淆因子或至少有充分理由怀疑的混淆因子(分数:2.00)A.B.C.D.E.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过头会造成 A.降低研究效率 B.提高研究效率 C.对研究效率无影响 D.无法估算暴露因素的作用 E.高估暴露因素的作用(分数:2.00)A.B.C.D.E.3.一项食盐量与高血压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经分析后获如下数据: 2=12.
2、26,P=0.01,OR=3.4,正确的研究结论是 A.高盐者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者 B.高盐组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 C.高盐组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组 D.高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 E.低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高盐组(分数:2.00)A.B.C.D.E.4.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因素比值比的 95%可信区间为 0.81.8,此因素可能为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无关因素 D.无法判断 E.混淆因素(分数:2.00)A.B.C.D.E.5.混淆因素的作用是 A.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减弱 B.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增强 C.使
3、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增强或减弱 D.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无关 E.以上均不对(分数:2.00)A.B.C.D.E.6.为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职业进行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的吸烟情况进行调查,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研究 A.描述性研究 B.现况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实验研究(分数:2.00)A.B.C.D.E.7.选择 100 例肺癌患者和 200 例对照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发现 100 例患者中有 50人吸烟,200 例对照中也有 50 人吸烟,则 OR 值为 A.OR=1 B.OR=2 C.OR=3 D.O
4、R=5 E.OR=1.5(分数:2.00)A.B.C.D.E.8.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是 A.患某病的人群 B.健康人群 C.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D.患某病且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E.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分数:2.00)A.B.C.D.E.9.指出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队列研究中可用人年率来表示 B.由发病率可计算出危险度 C.队列研究各种率都可作显著性检验 D.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都主要用于检验病因假设 E.各种研究都要估算样本含量(分数:2.00)A.B.C.D.E.10.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 A.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B.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比病例对照研究少 C.可直接
5、确定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容易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 E.对较多人进行长时间随访(分数:2.00)A.B.C.D.E.11.确定某因素与某病联系的程度用 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C.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 D.暴露于某因素的暴露率 E.相对危险度(分数:2.00)A.B.C.D.E.1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 A.均是分析性研究 B.均是前瞻性研究 C.均是回顾性研究 D.均是实验性研究 E.均是描述性研究(分数:2.00)A.B.C.D.E.13.欲探讨某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常用 A.遗传流行病学方法 B.血清
6、流行病学方法 C.移民流行病学方法 D.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E.理论流行病学方法(分数:2.00)A.B.C.D.E.14.队列研究中,确定样本含量时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A.研究因素的人群暴露率 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C.研究因素的相对危险度 D.一类错误大小 E.二类错误大小(分数:2.00)A.B.C.D.E.15.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 A.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B.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C.在队列研究中,被观察人数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年数 D.病例对照研究中的相对危险度是对角乘积比 E.特异危险性是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非暴露
7、组死亡率(发病率)之差,常用于卫生宣教时(分数:2.00)A.B.C.D.E.16.下列哪一条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A.主要的偏倚有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B.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 C.结果可靠,多用于稀有之病 D.能直接估计因素与发病联系和相关程度,可计算发病率 E.因素的作用可分为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分数:2.00)A.B.C.D.E.17.指出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队列研究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只能提供一些病因线索 C.根据队列研究的结果能直接判定因果关系 D.队列研究观察时间长,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失访偏倚 E.从特殊职业的人群所得
8、到的结果,不可外推到其他人群或较大的人群(分数:2.00)A.B.C.D.E.18.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联系强度用 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C.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 D.某人群中该病的暴露率 E.相对危险度(分数:2.00)A.B.C.D.E.19.下列哪一项论述不正确 A.队列研究资料较可靠,发生偏差较少 B.队列研究较易分析病因的作用 C.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材料易于收集 D.队列研究常用于探索罕见疾病的各种因素 E.队列研究比病例对照研究费时、费人力、费钱(分数:2.00)A.B.C.D.E.20.在一项队列研究中,某年龄组的观察人数如下(分数:2.00)A.B
9、.C.D.E.21.流行病学试验要求当样本量确定后,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与对照组,其理由是 A.可消除各种偏倚 B.从工作方便出发 C.可提高依从性 D.可平衡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混杂因素,提高可比性 E.可制止医德方面的争议(分数:2.00)A.B.C.D.E.22.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 B.探讨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并验证病因假说 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疾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进行临床比较(分数:2.00)A.
10、B.C.D.E.23.队列研究属于 A.试验性研究 B.相关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分析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分数:2.00)A.B.C.D.E.24.在队列研究设计阶段,利用限制和匹配方法主要是为了控制 A.失访偏倚 B.选择偏倚 C.信息偏倚 D.混杂偏倚 E.回忆偏倚(分数:2.00)A.B.C.D.E.25.相对危险度 A.是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之间的效果差别 B.是暴露比未暴露情况下增加超额疾病的数量 C.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的差值 D.比特异危险度更有病因学意义 E.比特异危险度更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意义(分数:2.00)A.B.C.D.E.26.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
11、是 A.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发生死亡前开始研究,并同时确定暴露情况 B.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经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分组,并追踪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者 C.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就分清人群队列 D.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E.以上均不是(分数:2.00)A.B.C.D.E.27.衡量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A.总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 B.暴露者中疾病的发生率 C.因素的流行率 D.相对危险度 E.特异危险度(分数:2.00)A.B.C.D.E.28.下列哪种偏倚只可能出现在队列研究中,而不会出现在病例对照研究中
12、 A.选择偏倚 B.失访偏倚 C.调查偏倚 D.混杂偏倚 E.信息偏倚(分数:2.00)A.B.C.D.E.29.与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相比,队列研究的主要优点是 A.易于研究发病很低的疾病 B.能够探索有无因果联系 C.易于获得非暴露组的观察对象 D.可直接估计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 E.省钱、省时(分数:2.00)A.B.C.D.E.30.在什么情况下,队列研究比病例对照研究有独特的优点 A.研究时间不足时 B.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C.资金缺乏 D.研究的暴露因素可定量测定 E.研究的疾病为某种不常见疾病时(分数:2.00)A.B.C.D.E.31.如果 A 病的特异危险度大于
13、 B 病的特异危险度,那么可以认为 A.暴露于 A 病的联系比之于 B 病的联系,更可能是因果关系 B.去除暴露因素后,减少的 A 病病例数将会多于减少的 B 病病例数 C.患 A 病者暴露的概率大于患 B 病者 D.A 病的相对危险度大于 B 病的相对危险度 E.以上都是(分数:2.00)A.B.C.D.E.32.用人群 S 作为标准对人群 X 进行标化,计算标准化死亡比的公式为 A.人群 X 中总观察死亡数/根据人群 S 死亡专率求出人群 X 的总期望死亡数 B.人群 S 中总观察死亡数/根据人群 X 死亡专率求出人群 S 的总期望死亡数 C.根据人群 S 死亡专率求出的人群 X 年期望死
14、亡数/人群 X 中总观察死亡数 D.根据人群 X 死亡专率求出的人群 S 年期望死亡数/人群 S 中总观察死亡数 E.人群 X 中总观察死亡数/人群 S 中总观察死亡数(分数:2.00)A.B.C.D.E.33.在队列研究分析阶段,利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模型,主要是为了控制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混杂偏倚 E.回忆偏倚(分数:2.00)A.B.C.D.E.34.在队列研究中,控制信息偏倚的主要手段是 A.在研究设计阶段利用限制和匹配的方法来控制 B.提高调查诊断技术,精确测量,同等地对待每个研究对象 C.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D.严格按规定的标准选择对象 E.以上都不
15、是(分数:2.00)A.B.C.D.E.35.在某病的队列研究中,最开始选择的队列应为 A.患某病的患者 B.有暴露的患者 C.暴露与不暴露于所研究的某种因素的人 D.某病的患者与非患者 E.任意选择一个人群即可(分数:2.00)A.B.C.D.E.36.在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 A.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的两组人群 B.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的为一组;在无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的为另一组 C.在无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的为一组;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的各为一组 E.任选有、无某种暴露的各为一
16、组(分数:2.00)A.B.C.D.E.37.队列研究中对研究对象分组的原则是 A.根据有无发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B.根据接受干预的情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C.根据暴露与否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D.利用随机的原则分组 E.根据对干预措施的效果分组(分数:2.00)A.B.C.D.E.38.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联系程度应用下列哪一个指标 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C.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 D.特异危险度 E.相对危险度(分数:2.00)A.B.C.D.E.39.下列有关队列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研究的危险因子暴露较普遍时,暴露组应从暴露率较高的人群中选择 B.当研究
17、的危险因子暴露较普遍时,暴露组应从一般人群中选择 C.当研究的危险因子暴露并不普遍时,暴露组应从一般人群中选择 D.选择暴露组时,不必考虑暴露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40.最不适合作为队列研究的人群是 A.一个地区一定年龄组的全部人口 B.暴露于某一危险因子的人群 C.医疗就诊和随访观察方便的人群 D.志愿者 E.有某种暴露的职业人群(分数:2.00)A.B.C.D.E.41.进行队列研究时比较方法有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 B.队列内部按照暴露程度比较 C.与全人群的率比较 D.A+C E.A+B+C(分数:2.00)A.B.C.D.E.
18、42.特异危险度是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差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C.D.E.43.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比病例对照研究费时、费力、费钱 B.适用于罕见病 C.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 D.能验证暴露与疾病因果关系 E.设立对照组(分数:2.00)A.B.C.D.E.44.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适用于罕见病 B.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C.不设立对照组 D.由果及因
19、 E.不必进行繁重的暴露人年的计算(分数:2.00)A.B.C.D.E.45.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为 A.AR B.PAR C.AR% D.r(相关系数) E.OR(分数:2.00)A.B.C.D.E.46.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所研究的暴露是人为给予的 B.不适用于罕见病 C.设立对照组 D.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 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分数:2.00)A.B.C.D.E.47.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属于观察法 B.关联指标只能计算 OR 值 C.研究的暴露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D.不适用于罕见病 E.能验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分数
20、:2.00)A.B.C.D.E.48.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不能计算 AR 值 B.适用于罕见病 C.随机分组 D.可以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E.研究周期短,省时省力(分数:2.00)A.B.C.D.E.49.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历史性队列研究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A.前者为随访研究,后者为横断面研究 B.前者研究对象进入队列的时间是即时的,后者是过去的 C.前者为由因及果的研究,后者为由果及因的研究 D.前者设立对照组,后者不设立对照组 E.前者有失访,后者没有(分数:2.00)A.B.C.D.E.50.人群疾病的自然史研究,可见于下列哪一项研究 A.病例对照研究 B.实验研
21、究 C.横断面研究 D.队列研究 E.类实验研究(分数:2.00)A.B.C.D.E.公卫执业助理医师-流行病学(三)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A 型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病例与对照配比的因素必须是 A.可疑的混淆因子 B.可疑的暴露因子 C.未知的混淆因子 D.未知的暴露因子 E.已知的混淆因子或至少有充分理由怀疑的混淆因子(分数:2.00)A.B.C.D.E. 解析: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过头会造成 A.降低研究效率 B.提高研究效率 C.对研究效率无影响 D.无法估算暴露因素的作用 E.高估暴露因素的作用(分数:2.00)A.B
22、.C.D. E.解析:3.一项食盐量与高血压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经分析后获如下数据: 2=12.26,P=0.01,OR=3.4,正确的研究结论是 A.高盐者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者 B.高盐组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 C.高盐组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组 D.高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 E.低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高盐组(分数:2.00)A. B.C.D.E.解析:4.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因素比值比的 95%可信区间为 0.81.8,此因素可能为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无关因素 D.无法判断 E.混淆因素(分数:2.00)A.B.C. D.E
23、.解析:5.混淆因素的作用是 A.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减弱 B.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增强 C.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增强或减弱 D.使暴露因素与研究结果之间的关联无关 E.以上均不对(分数:2.00)A.B.C. D.E.解析:6.为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职业进行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的吸烟情况进行调查,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研究 A.描述性研究 B.现况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实验研究(分数:2.00)A.B.C. D.E.解析:7.选择 100 例肺癌患者和 200 例对照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发现
24、100 例患者中有 50人吸烟,200 例对照中也有 50 人吸烟,则 OR 值为 A.OR=1 B.OR=2 C.OR=3 D.OR=5 E.OR=1.5(分数:2.00)A.B.C. D.E.解析:8.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是 A.患某病的人群 B.健康人群 C.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D.患某病且具有暴露因素的人群 E.未患某病而有暴露因素的人群(分数:2.00)A.B.C.D.E. 解析:9.指出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队列研究中可用人年率来表示 B.由发病率可计算出危险度 C.队列研究各种率都可作显著性检验 D.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都主要用于检验病因假设 E.各种研究都要估算样本含量(分
25、数:2.00)A.B.C. D.E.解析:10.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 A.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B.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比病例对照研究少 C.可直接确定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D.容易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 E.对较多人进行长时间随访(分数:2.00)A.B.C. D.E.解析:11.确定某因素与某病联系的程度用 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C.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 D.暴露于某因素的暴露率 E.相对危险度(分数:2.00)A.B.C.D.E. 解析:1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 A.均是分析性研究 B.均是前瞻性研究 C.均是回顾性研究 D.均是实
26、验性研究 E.均是描述性研究(分数:2.00)A.B. C.D.E.解析:13.欲探讨某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常用 A.遗传流行病学方法 B.血清流行病学方法 C.移民流行病学方法 D.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E.理论流行病学方法(分数:2.00)A.B.C. D.E.解析:14.队列研究中,确定样本含量时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A.研究因素的人群暴露率 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C.研究因素的相对危险度 D.一类错误大小 E.二类错误大小(分数:2.00)A. B.C.D.E.解析:15.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 A.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B.在病例
27、对照研究中,病例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 C.在队列研究中,被观察人数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年数 D.病例对照研究中的相对危险度是对角乘积比 E.特异危险性是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非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之差,常用于卫生宣教时(分数:2.00)A.B. C.D.E.解析:16.下列哪一条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A.主要的偏倚有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B.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 C.结果可靠,多用于稀有之病 D.能直接估计因素与发病联系和相关程度,可计算发病率 E.因素的作用可分为等级,以便计算“剂量”-反应关系(分数:2.00)A.B.C. D.E.解析:17.指出下列哪一项
28、是错误的 A.队列研究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只能提供一些病因线索 C.根据队列研究的结果能直接判定因果关系 D.队列研究观察时间长,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失访偏倚 E.从特殊职业的人群所得到的结果,不可外推到其他人群或较大的人群(分数:2.00)A.B.C.D.E. 解析:18.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联系强度用 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C.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 D.某人群中该病的暴露率 E.相对危险度(分数:2.00)A.B.C.D.E. 解析:19.下列哪一项论述不正确 A.队列研究资料较可靠,发生偏差较少 B.队列研究较易分析病因的作用 C.
29、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材料易于收集 D.队列研究常用于探索罕见疾病的各种因素 E.队列研究比病例对照研究费时、费人力、费钱(分数:2.00)A.B.C.D. E.解析:20.在一项队列研究中,某年龄组的观察人数如下(分数:2.00)A.B.C. D.E.解析:21.流行病学试验要求当样本量确定后,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与对照组,其理由是 A.可消除各种偏倚 B.从工作方便出发 C.可提高依从性 D.可平衡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混杂因素,提高可比性 E.可制止医德方面的争议(分数:2.00)A.B.C.D. E.解析:22.队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A.描述疾病分布特征,寻找病因线索
30、B.探讨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及其差别,并验证病因假说 C.探讨干预措施在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的效果及差别,评价干预效果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疾病组与对照组的分布特征,进行临床比较(分数:2.00)A.B. C.D.E.解析:23.队列研究属于 A.试验性研究 B.相关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分析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分数:2.00)A.B.C.D. E.解析:24.在队列研究设计阶段,利用限制和匹配方法主要是为了控制 A.失访偏倚 B.选择偏倚 C.信息偏倚 D.混杂偏倚 E.回忆偏倚(分数:2.00)A.B.C.D. E.解析:25.
31、相对危险度 A.是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之间的效果差别 B.是暴露比未暴露情况下增加超额疾病的数量 C.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的差值 D.比特异危险度更有病因学意义 E.比特异危险度更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意义(分数:2.00)A.B.C.D. E.解析:26.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A.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发生死亡前开始研究,并同时确定暴露情况 B.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经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分组,并追踪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者 C.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就分清人群队列 D.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 E.以上均不是(分数:
32、2.00)A.B. C.D.E.解析:27.衡量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A.总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 B.暴露者中疾病的发生率 C.因素的流行率 D.相对危险度 E.特异危险度(分数:2.00)A.B.C.D. E.解析:28.下列哪种偏倚只可能出现在队列研究中,而不会出现在病例对照研究中 A.选择偏倚 B.失访偏倚 C.调查偏倚 D.混杂偏倚 E.信息偏倚(分数:2.00)A.B. C.D.E.解析:29.与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相比,队列研究的主要优点是 A.易于研究发病很低的疾病 B.能够探索有无因果联系 C.易于获得非暴露组的观察对象 D.可直接估计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 E
33、.省钱、省时(分数:2.00)A.B.C.D. E.解析:30.在什么情况下,队列研究比病例对照研究有独特的优点 A.研究时间不足时 B.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C.资金缺乏 D.研究的暴露因素可定量测定 E.研究的疾病为某种不常见疾病时(分数:2.00)A.B. C.D.E.解析:31.如果 A 病的特异危险度大于 B 病的特异危险度,那么可以认为 A.暴露于 A 病的联系比之于 B 病的联系,更可能是因果关系 B.去除暴露因素后,减少的 A 病病例数将会多于减少的 B 病病例数 C.患 A 病者暴露的概率大于患 B 病者 D.A 病的相对危险度大于 B 病的相对危险度 E.以上都是(
34、分数:2.00)A.B. C.D.E.解析:32.用人群 S 作为标准对人群 X 进行标化,计算标准化死亡比的公式为 A.人群 X 中总观察死亡数/根据人群 S 死亡专率求出人群 X 的总期望死亡数 B.人群 S 中总观察死亡数/根据人群 X 死亡专率求出人群 S 的总期望死亡数 C.根据人群 S 死亡专率求出的人群 X 年期望死亡数/人群 X 中总观察死亡数 D.根据人群 X 死亡专率求出的人群 S 年期望死亡数/人群 S 中总观察死亡数 E.人群 X 中总观察死亡数/人群 S 中总观察死亡数(分数:2.00)A. B.C.D.E.解析:33.在队列研究分析阶段,利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模型
35、,主要是为了控制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失访偏倚 D.混杂偏倚 E.回忆偏倚(分数:2.00)A.B.C.D. E.解析:34.在队列研究中,控制信息偏倚的主要手段是 A.在研究设计阶段利用限制和匹配的方法来控制 B.提高调查诊断技术,精确测量,同等地对待每个研究对象 C.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D.严格按规定的标准选择对象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 C.D.E.解析:35.在某病的队列研究中,最开始选择的队列应为 A.患某病的患者 B.有暴露的患者 C.暴露与不暴露于所研究的某种因素的人 D.某病的患者与非患者 E.任意选择一个人群即可(分数:2.00)A.B.C.
36、D.E.解析:36.在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 A.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的两组人群 B.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的为一组;在无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的为另一组 C.在无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某种暴露的为一组;在有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无某种暴露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种疾病者中,选择有、无某种暴露的各为一组 E.任选有、无某种暴露的各为一组(分数:2.00)A.B.C.D. E.解析:37.队列研究中对研究对象分组的原则是 A.根据有无发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B.根据接受干预的情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C.根据暴露与否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D.利用随机的原则分组 E.根据
37、对干预措施的效果分组(分数:2.00)A.B.C. D.E.解析:38.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联系程度应用下列哪一个指标 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 C.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 D.特异危险度 E.相对危险度(分数:2.00)A.B.C.D.E. 解析:39.下列有关队列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研究的危险因子暴露较普遍时,暴露组应从暴露率较高的人群中选择 B.当研究的危险因子暴露较普遍时,暴露组应从一般人群中选择 C.当研究的危险因子暴露并不普遍时,暴露组应从一般人群中选择 D.选择暴露组时,不必考虑暴露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 C.
38、D.E.解析:40.最不适合作为队列研究的人群是 A.一个地区一定年龄组的全部人口 B.暴露于某一危险因子的人群 C.医疗就诊和随访观察方便的人群 D.志愿者 E.有某种暴露的职业人群(分数:2.00)A.B.C.D. E.解析:41.进行队列研究时比较方法有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 B.队列内部按照暴露程度比较 C.与全人群的率比较 D.A+C E.A+B+C(分数:2.00)A.B.C.D.E. 解析:42.特异危险度是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未暴露组的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
39、与对照组有该因素的比例之差 E.以上都不是(分数:2.00)A.B. C.D.E.解析:43.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比病例对照研究费时、费力、费钱 B.适用于罕见病 C.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 D.能验证暴露与疾病因果关系 E.设立对照组(分数:2.00)A.B. C.D.E.解析:44.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适用于罕见病 B.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C.不设立对照组 D.由果及因 E.不必进行繁重的暴露人年的计算(分数:2.00)A.B. C.D.E.解析:45.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为 A.AR B.PAR C.AR% D.r
40、(相关系数) E.OR(分数:2.00)A.B.C.D.E. 解析:46.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所研究的暴露是人为给予的 B.不适用于罕见病 C.设立对照组 D.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合理 E.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分数:2.00)A. B.C.D.E.解析:47.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属于观察法 B.关联指标只能计算 OR 值 C.研究的暴露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D.不适用于罕见病 E.能验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分数:2.00)A.B. C.D.E.解析:48.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不能计算 AR 值 B.适用于罕见病 C.随机分组 D.可以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结局的关系 E.研究周期短,省时省力(分数:2.00)A.B.C.D. E.解析:49.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历史性队列研究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A.前者为随访研究,后者为横断面研究 B.前者研究对象进入队列的时间是即时的,后者是过去的 C.前者为由因及果的研究,后者为由果及因的研究 D.前者设立对照组,后者不设立对照组 E.前者有失访,后者没有(分数:2.0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