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卫执业助理医师-5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A4 型题(总题数:15,分数:100.00)1岁婴儿常出现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可见方形颅,长到 1岁半时,两腿向内弯曲成“X”形。(分数:7.50)(1).从营养学考虑,可能缺乏下列哪种营养素(分数:2.50)A.维生素 AB.维生素 BC.维生素 CD.维生素 DE.维生素 E(2).该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是(分数:2.50)A.构成机体的氧化还原酶系B.与能量代谢有关C.调节体内钙、磷代谢D.是体内许多酶系统的重要辅基成分E.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3).从膳食考虑,应多食用下列哪种食物(分数:2.
2、50)A.粮谷类B.鱼肝油、各种动物肝脏C.新鲜蔬菜和水果D.豆类和豆制品E.坚果类某煤烟型氟中毒地区,病人牙齿微黄,牙齿缺损,四肢僵直,行动困难。(分数:5.00)(1).氟中毒的机制主要是(分数:2.50)A.维生素 D缺乏B.氟磷灰石被取代C.骨钙吸收过度D.骨钙沉积过度E.破坏了钙磷代谢(2).控制该地区氟中毒的主要方法是(分数:2.50)A.补充维生素B.加强营养C.推广使用低氟煤D.改水化学降氟E.改水物理降氟某厂计量车间仪表校验工,近 2周时常感到头晕、头痛、发热、手足多汗,易激动,爱哭,口内金属味较重。查体:患者口腔黏膜充血,齿龈红肿,流涎,手指细震颤。尿检可见蛋白、管型。(分
3、数:5.00)(1).考虑中毒的毒物是(分数:2.50)A铅B汞C铬D锰E砷(2).治疗的特效药物是(分数:2.50)A.依地酸二钠钙B.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C.二巯基丙磺酸钠D.亚甲蓝E.葡萄糖酸钙6个月女婴,人工喂养为主,其母亲诉其食欲缺乏,时有呕吐或腹泻;体格检查发现其皮肤、黏膜苍白,易烦躁哭闹,注意力不集中,生长迟缓;呼吸、脉率加快,心尖部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血红蛋白(Hb)值偏低。(分数:5.00)(1).该婴儿可能患有(分数:2.50)A.缺铁性贫血B.先天性心脏病C.胃肠型感冒D.缺钙E.缺氧性脑病(2).应添加的辅食主要是(分数:2.50)A.米粉B.蛋黄泥C.西红柿泥D.肝泥
4、E.苹果泥1955年夏,美国洛杉矶发生了著名的大气污染事件,导致人群中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升高。研究发现,引起人群健康危害的是一组经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含有多种光化学氧化剂的浅蓝色烟雾。(分数:7.50)(1).不属于光化学氧化剂的是(分数:2.50)A.臭氧B.过氧酰基硝酸酯C.甲醛D.乙醛E.二氧化硫(2).有利于该类大气污染事件发生的气象因素是(分数:2.50)A.风速高B.气温低C.气压高D.空气湿度大E.太阳辐射强(3).若要对该类污染程度进行监测,你认为最合适的指示污染物是(分数:2.50)A.臭氧B.二氧化硫C.氮氧化物D.挥发性有机物E.一氧化碳(1).由两县男性食管癌
5、死亡率(下表)可认为 甲乙两县男性食管癌患者死亡率(1/10 万) 年龄(岁) 甲县 乙县 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 0.2 5.1 35.8 148.6 263.3 336.8 0.3 8.6 50.1 179.9 325.2 324.7 合计 20.3 19.6 (分数:2.50)A.两县男性年龄别食管癌死亡率与总食管癌死亡率一致B.甲县男性年龄别食管癌死亡率高,而总死亡率低C.乙县男性年龄别食管癌死亡率低,而总死亡率高D.两县的男性人口年龄构成可能不同E.甲县年龄别食管癌死亡率低,而总食管癌死亡率也低(2).采取何种方法比较两县男性食管癌死亡率更好 A.增加人
6、口数 B.作行列表 2检验 C.计算标化食管癌死亡率 D.用构成比的指标来代替 E.计算相对比(分数:2.50)A.B.C.D.E.某医院用中药合剂治疗乙型肝炎,HBsAg 阴转效果见下表。 HBsAg阴转情况 受试对象(人) 阴转人数 实验组 对照组 24 14 14 0 (分数:5.00)(1).欲研究该中药合剂治疗乙型肝炎有无效果,宜做 A. 2检验 B.方差分析 C.t检验 D.配对 2检验 E.秩和检验(分数:2.50)A.B.C.D.E.(2).该检验的无效假设为(分数:2.50)A.1=2B.1=2C.1=0D.12E.12为研究两类病人的红细胞总体水平有无差别,分别测定 30例
7、甲类病人和 25例乙类病人的红细胞数,计算得其均数 和 (分数:10.00)(1).其对应的变量和统计资料类型是(分数:2.50)A.数值变量、计数资料B.数值变量、等级资料C.分类变量、计量资料D.分类变量、计数资料E.数值变量、计量资料(2).若进行两个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如果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条件,则其假设检验可用(分数:2.50)A.t检验B.u检验C.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D.配对计数资料卡方检验E.行列表资料卡方检验(3).若进行两个小样本的计量资料比较,如果方差不齐,则其假设检验可用(分数:2.50)A.t检验B.u检验C.方差分析D.卡方检验E.秩和检验(4).若作两均数比较的假设
8、检验时(=0.05),假设检验结果为 P0.05,则可以认为(分数:2.50)A.两样本均数无差异B.两样本均数有差异C.两总体均数有差异D.两总体均数无差异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某厂计量车间仪表校验工,近 2周时感头晕、头痛、发热,手足多汗,易激动,爱哭,口内金属味较重,遂到医院就诊。检查:患者口腔黏膜充血,齿龈红肿,流涎,手指细震颤;尿检可见蛋白、管型。(分数:7.50)(1).考虑其中毒的毒物是(分数:2.50)A铅B汞C铬D锰E砷(2).为确诊可以进一步测定(分数:2.50)A.尿汞B.尿铅C.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D.尿锰E.尿砷(3).治疗的特效药物是(分数:2.50)A.依地酸二钠钙B
9、.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C.二巯基丙磺酸钠D.亚甲蓝E.葡萄糖酸钙患者女,某厂装配车间油漆工,头晕、四肢无力 1年余,伴有脾气急躁、爱哭闹、记忆力减退、入睡难,多噩梦。体检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2.410 9 /L,中性粒细胞 44%、淋巴细胞 49%、嗜酸性粒细胞 2%、单核细胞 5%,红细胞 3.610 12 /L,血红蛋白 91.9g/L,血小板 8010 9 /L;骨髓象表现,中幼及晚幼粒细胞较少,红细胞系统大致正常。(分数:7.50)(1).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50)A.慢性甲醇中毒B.慢性汽油中毒C.慢性苯中毒D.慢性甲苯中毒E.慢性二甲苯中毒(2).为明确诊断应
10、当着重了解(分数:2.50)A.职业史B.现病史C.接触毒物的方式D.既往病史E.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浓度(3).防止中毒最有效的措施是(分数:2.50)A.通风排毒B.自动化喷漆C.使用湿式除漆柜D.防毒口罩E.定期体检某日,某区医院相继接收了 20多名病人,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阵发性绞痛,继而腹泻,一天 610 次,为洗肉水样血水便,里急后重不明显,部分病人有畏寒、发热,体温为 3839,据了解病人当天中午都在该区某饭店用过餐,潜伏期为 610 小时,区防疫站接到报告后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分数:7.50)(1).调查时首先确定中毒的(分数:2.50)A.潜伏期B.类型C.场所D.与食物的
11、关系E.原因(2).经调查初步判定引起中毒的可疑食物为盐水虾,关于中毒与盐水虾的关系,下列叙述哪一项不正确(分数:2.50)A.病人都吃过盐水虾B.未吃者不发病C.吃过的都发病D.吃过的不一定发病E.停止食用该食物发病很快停止(3).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判断哪一种食物中毒的可能性较大(分数:2.50)A.沙门菌食物中毒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C.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D.肉毒梭菌毒素中毒E.组胺中毒某中等氟病区的患者,其症状为肉眼可见牙齿微黄,并有部分人的牙齿缺损,骨关节疼痛,四肢僵直,进而行动困难。化验:尿氟、发氟均增高。(分数:7.50)(1).最常见的氟中毒流行类型是(分数:2.50)A.饮
12、水型B.饮食型C.空气型D.煤烟型E.饮水与煤烟型(2).氟中毒的机制主要在于(分数:2.50)A.破坏了钙磷代谢B.氟磷灰石被取代C.骨钙被取代D.钙质在骨内过多沉积E.碱性磷酸酶的破坏(3).预防氟中毒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分数:2.50)A.增加营养B.饮水化学除氟C.饮水物理除氟D.改用低氟水源及低氟煤E.改用低氟煤10名女油漆工在一大罐内手工涂漆,未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罐内亦无通风设备。工作不久即感头昏、胸闷、气短、全身无力,1520 分钟内有 4名油漆工倒地昏迷,神志不清,立即送医院抢救。经对症治疗,3天后均痊愈出院。经了解,稀释油漆的溶剂为二甲苯。模拟现场作业条件,测定空气中二甲苯浓度
13、为1020mg/m 3 。(分数:7.50)(1).对 4名油漆工的诊断是(分数:2.50)A.急性职业中毒B.缺氧昏迷C.急性油漆中毒D.急性二甲苯中毒E.以上都不是(2).最理想的预防措施是(分数:2.50)A.涂漆时佩戴纱布口罩B.增加工间休息C.加强罐内通风换气D.采用自动化喷漆E.采用人工喷漆(3).最经济可行的防护措施是(分数:2.50)A.涂漆时佩戴纱布口罩B.涂漆时佩戴送风式面罩C.加强罐内通风换气D.采用自动化喷漆E.采用人工喷漆某农药厂包装工,因敌敌畏瓶破碎浸湿上衣。工作中出现头晕、流涕、咳嗽而急诊,按感冒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加重,伴恶心、多汗,再次就诊。检查中医生闻到衣服
14、上有大蒜气味,曾怀疑农药中毒,但继续对症处理,未入院。次日,患者头晕、视物模糊、频繁呕吐、走路不稳,继而躁动不安,全身肌束颤动。入院后用阿托品、解磷定治疗,但不久因呼吸、心跳停止,复苏无效死亡。(分数:7.50)(1).本病诊断中最大的疏漏是(分数:2.50)A.未认真做体格检查B.未认真听取患者主诉C.未认真采集职业史和病史D.未密切观察病情变化E.未进行血常规检查(2).第二次就诊时医生在处理中的最大疏漏是(分数:2.50)A.未进一步采集职业史和病史B.未密切观察病情变化C.完全未考虑到敌敌畏中毒的可能性D.考虑到敌敌畏中毒的可能性,但未清洗被污染的衣服和皮肤E.考虑到敌敌畏中毒的可能性
15、,但未做有关必要的检查和处理(3).促使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原因是(分数:2.50)A.患者的中毒表现不典型B.解毒药物使用不当C.对症治疗掩盖了病情D.诊断不明,延误治疗E.诊断和治疗手段落后采用负荷试验评价成人维生素 B 1 营养状态时:(分数:5.00)(1).维生素 B 1 经口给予的剂量为(分数:2.50)A.3mgB.4mgC.5mgD.8mgE.10mg(2).摄入维生素 B 1 后,收集尿液的时间为(分数:2.50)A.4小时内B.6小时内C.8小时内D.12小时内E.24小时内公卫执业助理医师-5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3/A4 型题(总题数
16、:15,分数:100.00)1岁婴儿常出现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可见方形颅,长到 1岁半时,两腿向内弯曲成“X”形。(分数:7.50)(1).从营养学考虑,可能缺乏下列哪种营养素(分数:2.50)A.维生素 AB.维生素 BC.维生素 CD.维生素 D E.维生素 E解析:(2).该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是(分数:2.50)A.构成机体的氧化还原酶系B.与能量代谢有关C.调节体内钙、磷代谢 D.是体内许多酶系统的重要辅基成分E.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解析:(3).从膳食考虑,应多食用下列哪种食物(分数:2.50)A.粮谷类B.鱼肝油、各种动物肝脏 C.新鲜蔬菜和水果D.豆类和豆制品E.坚果类解析
17、:解析 此题是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几种主要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和食物来源等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能力的考查,应注意区分鉴别。 题目中所述患儿的临床症状明显,是婴幼儿佝偻病的典型表现,而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维生素 D的缺乏。维生素 D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如果体内维生素 D缺乏,钙磷代谢紊乱,血中钙磷水平降低,使骨组织发生障碍,就会引起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方形颅、“X”形或“O”形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而维生素 D最丰富的食物来源是鱼肝油、各种动物肝脏和蛋黄等,所以以上答案依次为 D、C、B。某煤烟型氟中毒地区,病人牙齿微黄,牙齿缺损,四肢僵直,行动困难
18、。(分数:5.00)(1).氟中毒的机制主要是(分数:2.50)A.维生素 D缺乏B.氟磷灰石被取代C.骨钙吸收过度D.骨钙沉积过度E.破坏了钙磷代谢 解析:解析 此题是考查对氟中毒的机制与控制煤烟型氟中毒的理解。 氟中毒与维生素 D缺乏无关,答案 A错误;氟对牙齿的作用机制在于羟磷灰石中的羟根被取代,形成氟磷灰石,答案 B错误。氟中毒的机制是氟破坏了钙磷代谢。氟过量时可影响细胞酶系统的功能,破坏钙磷代谢平衡,抑制酶活性。钙是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氟和钙有很大亲和力,当大量的氟进入体内后,钙与氟化合成氟化钙,沉积于骨组织中,引起血中钙离子浓度下降。临床上出现骨质脱钙的变化,发生骨骼变形等,
19、故答案 E正确。(2).控制该地区氟中毒的主要方法是(分数:2.50)A.补充维生素B.加强营养C.推广使用低氟煤 D.改水化学降氟E.改水物理降氟解析:解析 既然已经说明该地区为煤烟型氟中毒,那么改水与加强营养都没有推广使用低氟煤重要,故答案 C正确。某厂计量车间仪表校验工,近 2周时常感到头晕、头痛、发热、手足多汗,易激动,爱哭,口内金属味较重。查体:患者口腔黏膜充血,齿龈红肿,流涎,手指细震颤。尿检可见蛋白、管型。(分数:5.00)(1).考虑中毒的毒物是(分数:2.50)A铅B汞 C铬D锰E砷解析:(2).治疗的特效药物是(分数:2.50)A.依地酸二钠钙B.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C.
20、二巯基丙磺酸钠 D.亚甲蓝E.葡萄糖酸钙解析:解析 本题难点在于区分铅和汞,题干为计量车间仪表校验工,提示接触汞。症状中有易激动、爱哭,查患者口腔黏膜充血、齿龈红肿(铅为少见铅线),检查有手指细颤(轻度),肾脏受损害。这些都是汞中毒表现。所以,第一问的正确答案为 B。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汞中毒。依地酸二钠钙治疗铅中毒。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治疗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亚甲蓝治疗氰化物中毒。所以,第二问的正确答案为C。6个月女婴,人工喂养为主,其母亲诉其食欲缺乏,时有呕吐或腹泻;体格检查发现其皮肤、黏膜苍白,易烦躁哭闹,注意力不集中,生长迟缓;呼吸、脉率加快,心尖部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血红蛋白(Hb)
21、值偏低。(分数:5.00)(1).该婴儿可能患有(分数:2.50)A.缺铁性贫血 B.先天性心脏病C.胃肠型感冒D.缺钙E.缺氧性脑病解析:(2).应添加的辅食主要是(分数:2.50)A.米粉B.蛋黄泥C.西红柿泥D.肝泥 E.苹果泥解析:解析 Hb 值偏低,表明儿童有贫血倾向,而且缺铁性贫血是我国最主要、最常见的贫血类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 6个月至 2岁最多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为明显。易感疲乏无力,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退。所以,第一问的正确答案为 A。人工喂养应增加铁的供给,肝泥含有丰富的铁,故添加肝泥作为辅
22、食较为恰当。所以,第二问的正确答案为 D。1955年夏,美国洛杉矶发生了著名的大气污染事件,导致人群中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升高。研究发现,引起人群健康危害的是一组经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含有多种光化学氧化剂的浅蓝色烟雾。(分数:7.50)(1).不属于光化学氧化剂的是(分数:2.50)A.臭氧B.过氧酰基硝酸酯C.甲醛D.乙醛E.二氧化硫 解析:(2).有利于该类大气污染事件发生的气象因素是(分数:2.50)A.风速高B.气温低C.气压高D.空气湿度大E.太阳辐射强 解析:(3).若要对该类污染程度进行监测,你认为最合适的指示污染物是(分数:2.50)A.臭氧 B.二氧化硫C.氮氧化物D
23、.挥发性有机物E.一氧化碳解析:解析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可以生成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其主要成分为臭氧、醛类和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统称为光化学氧化剂。二氧化硫不是光化学氧化剂。所以,第一问的正确答案为 E。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的气象条件是:气温高、风速低、湿度低、气压低、太阳辐射强烈。所以,第二问的正确答案为 E。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其刺激性强并有强氧化性,属于二次污染物。臭氧约占烟雾中光化学氧化剂的 90%以上,是光化学烟雾的指示物。所以,第三问的正确答案为 A。(1).由两县男性食管癌死亡率(下表)可认为 甲乙两县男性食管
24、癌患者死亡率(1/10 万) 年龄(岁) 甲县 乙县 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 0.2 5.1 35.8 148.6 263.3 336.8 0.3 8.6 50.1 179.9 325.2 324.7 合计 20.3 19.6 (分数:2.50)A.两县男性年龄别食管癌死亡率与总食管癌死亡率一致B.甲县男性年龄别食管癌死亡率高,而总死亡率低C.乙县男性年龄别食管癌死亡率低,而总死亡率高D.两县的男性人口年龄构成可能不同 E.甲县年龄别食管癌死亡率低,而总食管癌死亡率也低解析:解析 该题目中备选答案 A、B、C、E 答案明显错误。题中虽未明确交待甲、乙两县的年龄构成
25、,但从资料上看,甲县年龄别食管癌死亡率低,而总食管癌死亡率却高,这很可能是甲县老年人口占比重较乙县大,因为老年人口食管癌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组,而且 70岁及以上年龄组食管癌死亡率甲县高于乙县。因此,就该资料,认为“两县的男性人口年龄构成可能不同”是有根据的。所以,正确答案为 D。该题难度系数 0.6045,大部分考生能就本资料的特点,作出正确判断。(2).采取何种方法比较两县男性食管癌死亡率更好 A.增加人口数 B.作行列表 2检验 C.计算标化食管癌死亡率 D.用构成比的指标来代替 E.计算相对比(分数:2.50)A.B.C. D.E.解析:某医院用中药合剂治疗乙型肝炎,HBsAg 阴转效果
26、见下表。 HBsAg阴转情况 受试对象(人) 阴转人数 实验组 对照组 24 14 14 0 (分数:5.00)(1).欲研究该中药合剂治疗乙型肝炎有无效果,宜做 A. 2检验 B.方差分析 C.t检验 D.配对 2检验 E.秩和检验(分数:2.50)A. B.C.D.E.解析:解析 题干中是计数资料,备选答案 B、C 显然不正确;该考试题非配对设计,不能作配对 2 检验,备选答案 D不正确;就本题资料无法做秩和检验,备选答案 E不正确;另外,在可以做 2 检验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考虑采用秩和检验。所以,正确答案为 A。该题难度系数 0.3304,难点在于应当掌握分析何种资料该用相应的假设检验
27、。(2).该检验的无效假设为(分数:2.50)A.1=2B.1=2 C.1=0D.12E.12解析:解析 检验假设为 1 = 2 ,正确答案为 B。备选答案 A是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检验的检验假设;备选答案 C是配对计量资料比较的 t检验的检验假设;备选答案 D是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检验的备择假设;备选答案 E是两样本率(或比)比较的 2 检验的备择假设。该考试题的难度系数为 0.28,说明大部分考生尚不了解各种不同的假设检验所做检验假设的意义。为研究两类病人的红细胞总体水平有无差别,分别测定 30例甲类病人和 25例乙类病人的红细胞数,计算得其均数 和 (分数:10.00)(1).其对应的变
28、量和统计资料类型是(分数:2.50)A.数值变量、计数资料B.数值变量、等级资料C.分类变量、计量资料D.分类变量、计数资料E.数值变量、计量资料 解析:解析 首先必须清楚“数值变量”、“分类变量”、“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这些在“规划教材”的绪论中就交代的基本概念。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了解红细胞数属于数值变量,数值变量的一个特征是有单位,红细胞数是单位体积中的计数,它不属于“分类变量”,亦不属于“计数资料”。计数资料是按性质区分的数字资料。等级资料是计数资料中按不同程度分组的资料,亦是一种分类(有序分类)变量。所以,正确答案为 E。该考试题的难度系数为 0.3214,难点在
29、于应当分清资料的性质。(2).若进行两个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如果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条件,则其假设检验可用(分数:2.50)A.t检验 B.u检验C.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D.配对计数资料卡方检验E.行列表资料卡方检验解析:解析 两个小样本、计量资料比较,如果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条件,则其假设检验可以用 t检验,正确答案为 A。理由是小样本两样本均数之差在题干中的上述条件之下服从 t分布,因此其假设检验可用t检验。“检验适用于大样本,所以,备选答案 B不正确。备选答案 C、D、E 都只适用于计数资料。(3).若进行两个小样本的计量资料比较,如果方差不齐,则其假设检验可用(分数:2.50)A.t检验B.
30、u检验C.方差分析D.卡方检验E.秩和检验 解析:解析 两个小样本的计量资料比较,如果方差不齐,则其假设检验可用秩和检验,正确答案为E。除了秩和检验外,还可作 t“检验,但是,备选答案中无 t“检验,只列了 t检验、“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这几种假设检验方法都不适用于方差不齐的两个小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t 检验的前提之一是方差必须齐,u 检验仅适用于大样本,方差分析也要求方差齐,卡方检验不适用于计量资料。该考试题的难度系数为 0.2898,难点在于必须了解假设检验适用资料的条件。(4).若作两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时(=0.05),假设检验结果为 P0.05,则可以认为(分数:2.50)A.两
31、样本均数无差异B.两样本均数有差异C.两总体均数有差异 D.两总体均数无差异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析:解析 涉及假设检验基本概念,正确答案为 C。考生之所以有较高比例选择了备选答案 B与 E,是不了解 H 0 : 1 = 2 ,H 1 : 1 2 ,=0.05,P0.05 是说明在 =0.05 的检验水准上拒绝 H 0 ,接受 H 1 ,而 H 1 是 1 2 ,即两总体均数有差别。某厂计量车间仪表校验工,近 2周时感头晕、头痛、发热,手足多汗,易激动,爱哭,口内金属味较重,遂到医院就诊。检查:患者口腔黏膜充血,齿龈红肿,流涎,手指细震颤;尿检可见蛋白、管型。(分数:7.50)(1).考虑其中
32、毒的毒物是(分数:2.50)A铅B汞 C铬D锰E砷解析:解析 该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困难在于区分铅或汞。题干为计量车间仪表校验工,提示接触汞,症状中有易激动、爱哭,检查发现患者口腔黏膜充血、齿龈红肿(铅为少见铅线)检查有手指细颤(轻度),肾脏受损害,这些都是汞中毒表现,所以,正确答案为 B。(2).为确诊可以进一步测定(分数:2.50)A.尿汞 B.尿铅C.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D.尿锰E.尿砷解析:(3).治疗的特效药物是(分数:2.50)A.依地酸二钠钙B.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C.二巯基丙磺酸钠 D.亚甲蓝E.葡萄糖酸钙解析:患者女,某厂装配车间油漆工,头晕、四肢无力 1年余,伴有脾气急躁、爱哭
33、闹、记忆力减退、入睡难,多噩梦。体检无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白细胞 2.410 9 /L,中性粒细胞 44%、淋巴细胞 49%、嗜酸性粒细胞 2%、单核细胞 5%,红细胞 3.610 12 /L,血红蛋白 91.9g/L,血小板 8010 9 /L;骨髓象表现,中幼及晚幼粒细胞较少,红细胞系统大致正常。(分数:7.50)(1).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分数:2.50)A.慢性甲醇中毒B.慢性汽油中毒C.慢性苯中毒 D.慢性甲苯中毒E.慢性二甲苯中毒解析:(2).为明确诊断应当着重了解(分数:2.50)A.职业史B.现病史C.接触毒物的方式D.既往病史E.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浓度 解析:(3).防止中毒最
34、有效的措施是(分数:2.50)A.通风排毒B.自动化喷漆 C.使用湿式除漆柜D.防毒口罩E.定期体检解析:解析 该考试题重点是最有效的措施,则采用先进技术,即备选答案 B,自动化喷漆。某日,某区医院相继接收了 20多名病人,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阵发性绞痛,继而腹泻,一天 610 次,为洗肉水样血水便,里急后重不明显,部分病人有畏寒、发热,体温为 3839,据了解病人当天中午都在该区某饭店用过餐,潜伏期为 610 小时,区防疫站接到报告后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分数:7.50)(1).调查时首先确定中毒的(分数:2.50)A.潜伏期B.类型C.场所D.与食物的关系 E.原因解析:(2).经调查
35、初步判定引起中毒的可疑食物为盐水虾,关于中毒与盐水虾的关系,下列叙述哪一项不正确(分数:2.50)A.病人都吃过盐水虾B.未吃者不发病C.吃过的都发病 D.吃过的不一定发病E.停止食用该食物发病很快停止解析:解析 该考试题的正确答案为 C,即“吃过的都发病”是不正确的,选择正确答案者占 58%。另有26%选择备选答案 D,即“吃过的不一定发病”,实际上这个叙述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目要求。分析这道考试题,首先要考虑到盐水虾引起的食物中毒通常是副溶血性弧菌中毒,而在沿海地区居民对副溶血性弧菌有一定的免疫力:吃入带菌水产品不一定发病。即使不把盐水虾引起的中毒看作副溶血性弧菌中毒,食用其他食物也不是
36、食入有毒食物者都是百分之百发病。(3).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判断哪一种食物中毒的可能性较大(分数:2.50)A.沙门菌食物中毒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D.肉毒梭菌毒素中毒E.组胺中毒解析:某中等氟病区的患者,其症状为肉眼可见牙齿微黄,并有部分人的牙齿缺损,骨关节疼痛,四肢僵直,进而行动困难。化验:尿氟、发氟均增高。(分数:7.50)(1).最常见的氟中毒流行类型是(分数:2.50)A.饮水型B.饮食型C.空气型D.煤烟型E.饮水与煤烟型 解析:解析 题干中已经明确指出是氟中毒病人,但未曾指出氟的来源。因此,应当将两种氟中毒类型的可能性都指出,所以,正确答案为 E。通过该
37、考试题应当掌握地方性氟中毒不仅是饮水型,还可能有煤烟型。由于当地的煤中含氟量高,燃烧后,大量氟化物污染了空气和食物,引起氟中毒。(2).氟中毒的机制主要在于(分数:2.50)A.破坏了钙磷代谢 B.氟磷灰石被取代C.骨钙被取代D.钙质在骨内过多沉积E.碱性磷酸酶的破坏解析:解析 氟中毒机制主要是氟破坏了钙磷代谢。氟与钙形成氟化钙,然后才引起牙钙化不全,与钙有关的酶活性受到抑制,骨质进一步脱钙,造成骨质疏松。所以,该考试题正确答案为 A。(3).预防氟中毒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分数:2.50)A.增加营养B.饮水化学除氟C.饮水物理除氟D.改用低氟水源及低氟煤 E.改用低氟煤解析:解析 预防氟中毒最
38、根本的有效措施是彻底消除氟的来源,所以,正确答案为 D。由于题干中并未说明该地区氟的来源,因此,在回答时应当将两种来源都考虑到。而备选答案 E只考虑煤,不全面。物理除氟尚无好措施,化学除氟成本高,尽量不用。10名女油漆工在一大罐内手工涂漆,未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罐内亦无通风设备。工作不久即感头昏、胸闷、气短、全身无力,1520 分钟内有 4名油漆工倒地昏迷,神志不清,立即送医院抢救。经对症治疗,3天后均痊愈出院。经了解,稀释油漆的溶剂为二甲苯。模拟现场作业条件,测定空气中二甲苯浓度为1020mg/m 3 。(分数:7.50)(1).对 4名油漆工的诊断是(分数:2.50)A.急性职业中毒B.缺氧
39、昏迷C.急性油漆中毒D.急性二甲苯中毒 E.以上都不是解析:(2).最理想的预防措施是(分数:2.50)A.涂漆时佩戴纱布口罩B.增加工间休息C.加强罐内通风换气D.采用自动化喷漆 E.采用人工喷漆解析:(3).最经济可行的防护措施是(分数:2.50)A.涂漆时佩戴纱布口罩B.涂漆时佩戴送风式面罩 C.加强罐内通风换气D.采用自动化喷漆E.采用人工喷漆解析:解析 该考试题要求回答的是最经济可行的防护措施。其中备选答案 A(佩戴纱布口罩)是最省钱的办法,但效果不佳;因为油漆作业在大罐内,备选答案 C(加强罐内通风换气)难以实现;备选答案 D(采用自动化喷漆)、E(采用人工喷漆)二者价钱昂贵。所以
40、,最经济可行的防护措施应当为备选答案 B(佩戴送风式面罩)。某农药厂包装工,因敌敌畏瓶破碎浸湿上衣。工作中出现头晕、流涕、咳嗽而急诊,按感冒对症治疗。1周后症状加重,伴恶心、多汗,再次就诊。检查中医生闻到衣服上有大蒜气味,曾怀疑农药中毒,但继续对症处理,未入院。次日,患者头晕、视物模糊、频繁呕吐、走路不稳,继而躁动不安,全身肌束颤动。入院后用阿托品、解磷定治疗,但不久因呼吸、心跳停止,复苏无效死亡。(分数:7.50)(1).本病诊断中最大的疏漏是(分数:2.50)A.未认真做体格检查B.未认真听取患者主诉C.未认真采集职业史和病史 D.未密切观察病情变化E.未进行血常规检查解析:(2).第二次
41、就诊时医生在处理中的最大疏漏是(分数:2.50)A.未进一步采集职业史和病史B.未密切观察病情变化C.完全未考虑到敌敌畏中毒的可能性D.考虑到敌敌畏中毒的可能性,但未清洗被污染的衣服和皮肤E.考虑到敌敌畏中毒的可能性,但未做有关必要的检查和处理 解析:(3).促使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原因是(分数:2.50)A.患者的中毒表现不典型B.解毒药物使用不当C.对症治疗掩盖了病情D.诊断不明,延误治疗 E.诊断和治疗手段落后解析:解析 该考试题中毒患者曾按照感冒对症治疗 1周以上,其间病人二次复诊时表现为病情加重,所以备选答案 C(对症治疗掩盖了病情)是不可能的(近 14%考生选择了备选答案 C)。根据治
42、疗过程可以确定正确答案为 D(诊断不明,延误治疗)。采用负荷试验评价成人维生素 B 1 营养状态时:(分数:5.00)(1).维生素 B 1 经口给予的剂量为(分数:2.50)A.3mgB.4mgC.5mg D.8mgE.10mg解析:解析 正确答案为 C,即 5mg。评定维生素 B 1 营养状态时,常采用负荷试验,进行负荷试验时,往往给予较大的负荷量,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给予 5mg,此为试验中的常规做法。考生作答时选择备选答案A(3mg)、B(4mg)、D(8mg)、E(10mg)者均有,表明没有确切掌握要点,而是加以猜测,导致选择不正确。(2).摄入维生素 B 1 后,收集尿液的时间为(分数:2.50)A.4小时内 B.6小时内C.8小时内D.12小时内E.24小时内解析:解析 正确答案为 A,即 4小时内。由于维生素 B 1 是水溶性,摄入体内后吸收较快,排泄至体外也较快,故试验中收集尿液时间为 4小时内(备选答案 A)的尿液,此为试验中的常规做法,实施中易于操作。考生答题中,选择备选答案 B(6小时内)、C(8 小时内)、D(12 小时内)、E(24 小时内)者各占相当比例,说明对负荷试验原理没有正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