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4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415154       资源大小:267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4及答案解析.doc

    1、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通常用 P表示B.大小在 0与 100%之间C.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D.在实际工作中,概率常难以直接获得E.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P0.05 时,称为小概率事件2.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样本应该是(分数:2.00)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B.从总体中随便抽取的一部分C.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D.总体中便于测量的一部分E.从总体中随意抽取的部分3.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无疾病者的解剖

    2、、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B.习惯以包含 95%或 99%的观察值为界值C.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单侧范围或双侧范围D.资料为正态分布时,可用正态分布法计算E.资料为偏态分布时,可用百分位数法计算4.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 99%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 Z的范围是(分数:2.00)A.-1.2821.282B.-1.6451.645C.-1.961.96D.-2.3262.326E.-2.582.585.下列关于均数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B反映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 C与总体标准差 成正比,与 (分数:2.00)A.B.C.D.E.6.下列关于 t分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3、分数:2.00)A.t分布为单峰分布B.t分布曲线是一簇曲线C.以 0为中心,左右对称D.自由度越大,t 分布曲线的峰部越低,尾部越高E.自由度为无穷大时,t 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7.反映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指标是(分数:2.00)A率B.标准化率C.定基比D.相对比E.绝对数8.下列关于率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样本率的标准差称为率的标准误 B率的标准误反映率的抽样误差大小 C率的标准误越小,用样本率估计总体率的可靠性越大 D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为 (分数:2.00)A.B.C.D.E.9.采用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率的置信区间,要求(分数:2.00)A.n50B.p不接近 0C.

    4、p接近 0.50D.np或 n(1-p)大于 5E.np与 n(1-p)均大于 510.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 r0,若对该资料拟合回归方程,则其回归系数 b(分数:2.00)A.60B.60C.6=0D.-1b1E.不能确定正负11.最小二乘法原理是指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的(分数:2.00)A.垂直距离相等B.垂直距离的和最小C.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之和最小E.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12.下列关于统计表的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纵标目间用竖线分隔B.横、纵标目用斜线分隔C.要求各种指标小数位数一致D.一张表应包含尽量多的内容E.通常

    5、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 4部分13.下列关于统计图的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为 1:1B.标题一般放在图的正下方C.绘制图形应注意准确、美观和清晰D.通常需附图例说明不同事物的统计量E.纵、横轴的刻度值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4.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随机化、对照、盲法B.随机化、盲法、配对C.随机化、重复、配对D.随机化、齐同、均衡E.随机化、对照、重复15.下列关于调查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最核心的问题B.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由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的C.调查设计出现缺陷时,都可以通

    6、过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弥补D.一旦制定了调查研究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能改变E.调查的质量控制主要在调查问卷设计阶段16.计算 2007年某地的婴儿死亡率,分母应为 2007年(分数:2.00)A.年初 0岁组人口数B.年中 0岁组人口数C.年末 0岁组人口数D.活产数E.平均人口数17.老年人口增加可能使(分数:2.00)A.死亡率下降B.死亡率增加C.婴儿死亡率下降D.婴儿死亡率增加E.新生儿死亡率增加二、A2 型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8.若以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 120g/L为贫血判断标准,调查某地成年男性 1000人,记录每人是否患有贫血,结果有 19名贫血患者,9

    7、81 名非贫血患者,则该资料的类型为(分数:2.00)A.定量资料B.二项分类资料C.有序多分类资料D.无序多分类资料E.可看作定性资料,也可看作定量资料19.测得某地 200名健康成年人的血红蛋白含量均数为 125.4g/L,标准差为 8.6g/L,则其 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 A125.41.968.6 B125.42.588.6 C D E (分数:2.00)A.B.C.D.E.20.抽样调查了某地 103名 10岁男孩的生长发育情况,得身高均数为 142.82cm,标准差为 5.63cm;体重均数为 28.24kg,标准差为 5.62kg。比较两者的变异程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分数:2

    8、.00)A.身高变异程度大B.体重变异程度大C.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相同D.由于单位不同,不能比较二者的变异程度E.题中所给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1.已知某常规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率为 70%。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 3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某新药进行治疗,结果 240例患者有效。欲比较新药的疗效是否好于常规药,宜进行(分数:2.00)A.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 Z检验B.两样本率比较的 Z检验C.两样本均数的 t检验D.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的 2 检验E.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的 2 检验22.欲了解某药治疗人工荨麻疹的效果,将 100名人工荨麻疹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试验组用该药,对照组用已知的阳性

    9、药物。治疗 30天后,试验组 30例有效,有效率为 60.0%;对照组 37例有效,有效率为74.0%。采用成组设计四格表的 2 检验,则构成四格表的 4个基本数据是 A B C D E (分数:2.00)A.B.C.D.E.23.某研究欲比较单纯肥胖者(n 1 =8)与正常人(n 2 =10)血浆总皮质醇是否有差异,采用 Wilcoxon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计算得单纯肥胖者的秩和 T 1 =74.5,正常人的秩和 T 2 =96.5,查两样本比较的 T界值表:当双侧 =0.10 时,T 界值范围为 5696;当双侧 =0.05 时,T 界值范围为 5399;当双侧=0.01 时,T 界值范

    10、围为 47105。则 P值为(分数:2.00)A.P0.10B.0.05P0.10C.P=0.05D.0.01P0.05E.p0.0124.某研究者对 8例 3050 岁成年男子的舒张压(mmHg)与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进行研究,结果见下表。欲分析两者有无关系宜选用 8例成年男子的舒张压(mmHg)与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测量值 舒张压 75 80 80 90 95 100 110 110 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 1 1 2 2 2 3 4 4 (分数:2.00)A.t检验B.2 检验C.秩和检验D.直线相关E.等级相关25.某医师对 10例某病成年男性患者的血浆清蛋白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资料进行了

    11、分析,得到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 r=0.916,且经 t检验得 P0.001,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认为两变量呈正相关关系B.可认为两变量呈负相关关系C.两变量不存在相关关系D.两变量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不高E.若对该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则回归系数 b可能小于零26.2005年某地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见下表,欲比较该地男性与女性居民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年龄构成比,宜绘制 2005年某地细菌性痢疾患者的年龄分布 年龄(岁) 男性 女性 0 20 40 60 87 70 50 23 51 55 40 29 合计 230 175 (分数:2.00)A.条图B.圆图C.线图D.直方图E.散点图

    12、27.欲研究新药“胃痛颗粒”治疗胃病的疗效,在某医院选择了 100例胃炎和胃溃疡患者,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胃痛颗粒”治疗,对照组服用公认有效的“胃苏冲剂”。这种对照属于(分数:2.00)A.空白对照B.安慰剂对照C.实验对照D.标准对照E.自身对照28.对 2007年某地人口指标进行统计,发现与 2006年相比,2007 年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增加,则可能出现该地未来的(分数:2.00)A.死亡率增加B.死亡率下降C.出生率增加D.出生率下降E.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三、B1 型题(总题数:4,分数:12.00)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标准差(分数:

    13、3.00)(1).正常成人发汞值呈偏态分布,描述其变异程度宜用(分数:1.00)A.B.C.D.E.(2).正常成人血铅值呈正偏态分布,但经对数变换后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描述其集中位置宜用(分数:1.00)A.B.C.D.E.(3).某病患者的潜伏期(天)为一端没有确切值的资料,描述其集中位置宜用(分数:1.00)A.B.C.D.E.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假设检验 D.医学参考值范围 E.均数的标准误(分数:3.00)(1).随机抽取某市 100名 10岁女孩,测得其体重均数为 35kg,若以一定概率估计该市 10岁女孩体重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这是(分数:1.00)A.B.C.D.E

    14、.(2).评价某市某 6岁男童的身高是否正常,宜采用(分数:1.00)A.B.C.D.E.(3).某研究者欲了解某市 20岁成年男性身高(cm),抽样调查 300人,欲估计抽样误差大小,宜计算(分数:1.00)A.B.C.D.E. A.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公式 B.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的校正公式 C.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的专用公式 D.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 2检验的校正公式 E.四格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分数:3.00)(1).对 96例期煤工尘肺患者,分别用排螺旋 CT和 HRCT两种 CT方法扫描检查肺气肿患病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数:1.00)A.B.C.D.E.(2

    15、).某研究者欲比较甲、乙两种抗生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将 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甲、乙两药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见下表。欲比较两疗法的有效率是否有差别,可采用 甲、乙两种抗生素治疗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 感染的效果 组别 有效 无效 合计 有效率(%) 甲药 乙药 12 8 2 8 14 16 85.71 50.00 合计 20 10 30 66.67 (分数:1.00)A.B.C.D.E.(3).某研究欲比较 A、B 两种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将 84例患者随机等分成两组,一组采用A药治疗,一组采用 B药治疗,7 天后观察疗效,资料如表所示,宜采用 A

    16、、B 两种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的疗效 组别 有效 无效 合计 有效率(%) 抗生素 A 抗生素 B 37 29 5 13 42 42 88.10 69.05 合计 66 18 84 78.57 (分数:1.00)A.B.C.D.E. A.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分数:3.00)(1).欲通过血清雌二醇(pg/ml)预测腰椎骨密度 BMD含量(g/cm 2 ),拟进行回归分析,宜先绘制(分数:1.00)A.B.C.D.E.(2).描述某年某地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宜绘制(分数:1.00)A.B.C.D.E.(3).欲描述 1990年以来,某地疟疾发病率随时间

    17、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宜绘制(分数:1.00)A.B.C.D.E.四、A3/A4 型题(总题数:6,分数:32.00)抽样调查得某市 100名 7岁男童身高(cm),资料如下表所示: 某市 100名 7岁男童身高(cm)频数分布 身高(cm) 人数 1 3 8 10 17 26 18 9 6 2 120 122 124 126 128 130 132 134 136 138140 合计 100 (分数:4.00)(1).欲描述该资料的集中位置,宜选用(分数:2.00)A.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2).欲描述该资料的变异程度,宜选用(分数:2.00)A.均数B.标准差C

    18、.百分位数D.变异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某研究者欲了解某地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总体平均水平是否有差异,随机抽样测定了该地 40名正常成年男性和 40名正常成年女性的红细胞数,算得男性红细胞的均数为 =4.6810 12 /L,标准差为 S 1 =0.5710 12 /L;女性红细胞的均数为 (分数:8.00)(1).该研究设计类型和资料类型分别是(分数:2.00)A.配对,定量B.配对,分类C.成组,定量D.成组,分类E.成组,等级(2).设男性红细胞总体标准差为 1 ,若欲估计此次抽样调查时男性红细胞均数的抽样误差,计算公式为 AS 1 B 1 C D E (分数:2.00)A.B.C.

    19、D.E.(3).若男性和女性红细胞数的总体方差相等,欲比较该地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数平均水平是否有差异,宜选用(分数:2.00)A.2 检验B.配对 t检验C.成组 t检验D.配对设计差值的符号秩和检验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4).05,若假设检验结果 P0.01,可认为(分数:2.00)A.该地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总体均数无差异B.该地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总体均数有差异C.该地正常成年男性和女性的红细胞总体均数有很大差异D.该地 40名正常成年男性和 40名正常成年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无差异E.该地 40名正常成年男性和 40名正常成年女性的红细胞均数有差异欲了解 2

    20、007年某地 35岁及以上人口肥胖的患病情况,抽样调查了 13549人,结果见下表: 2007年某地 35岁及以上人口肥胖的患病情况 年龄组 (岁) 调查 人数 肥胖 人数 肥胖患病率 (%) 35 55 75 5586 6656 1307 653 869 143 11.69 13.06 10.94 合计 13549 1665 (分数:4.00)(1).肥胖患病率属于(分数:2.00)A率B.标准化率C.构成比D.相对比E.绝对数(2).2007年该地 35岁及以上人口的肥胖患病率(%)为(分数:2.00)A.11.32B.11.55C.11.90D.12.29E.13.06对 4种食品抽样进

    21、行真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4种食品的真菌检验结果 样品名 未生长 真菌 生长 真菌 合计 检出率 (%) 大米 地瓜粉 豆浆 咸酸菜 17 1 6 2 13 29 24 28 30 30 30 30 43.3 96.7 80.0 93.3 合计 26 94 120 78.3 (分数:4.00)(1).用 2 检验比较 4种食品的真菌检出率,宜选用的公式是 A B C D E (分数:2.00)A.B.C.D.E.(2).若 2 检验的结果为 P0.01 且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分数:2.00)A.4种食品的真菌检出率都不相同B.4种食品的真菌检出率差别很大C.4种食品的

    22、真菌检出率不全相同D.地瓜粉的真菌检出率比其他 3种食品的都高E.大米的真菌检出率与其他 3种食品的差别较大某研究用甲、乙两种方法测量某市 10处水源中氟含量(mg/L),采用 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测量结果是否有差别。(分数:6.00)(1).正确的编秩方法是按两组(分数:2.00)A.差值从小到大编秩B.差值的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C.原始值从小到大分别编秩D.差值的原始值从大到小统一编秩E.原始值的绝对值从小到大统一编秩(2).如果甲、乙两种方法测量值之差中有-0.02、0.02,其绝对值的位次是 3、4,则这两个差值的秩次分别为(分数:2.00)A.-3.5,3.5B.-

    23、3.5,-3.5C.3.5,3.5D.-3,4E.3,4(3).计算得 T + =24.5,T - =20.5,查配对比较的符号秩和检验用 T界值表:当双侧 =0.10 时,T 界值范围为 837;当双侧 =0.05 时,T 界值范围为 342;当双侧 =0.01 时,T 界值范围为 144。则 P值为(分数:2.00)A.P0.10B.0.05P0.10C.P=0.05D.0.01P0.05E.P0.01为研究肺癌患者肺组织中的 DNA加合物含量(个/10 8 核苷酸)与吸烟的关系,某研究者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了 12名肺癌患者肺组织中 DNA加合物含量(y),并调查其每日吸烟量(x),结

    24、果如下表。 肺组织中 DNA加合物含量(个/10 8 核苷酸)与每日吸烟量(支/天) x 5 5 10 15 15 15 20 20 20 25 25 30 y 9.26 3.17 6.34 14.92 7.78 12.00 9.70 15.66 12.40 11.40 17.20 19.34 (分数:6.00)(1).以每日吸烟量为自变量 x,肺组织中 DNA加合物含量为应变量 y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则要求(分数:2.00)A.肺组织中 DNA加合物含量来自于正态总体B.肺组织中 DNA加合物含量可以来自于分布类型未知总体C.每日吸烟量和肺组织中 DNA加合物含量必须都来自于正态总体D.每日吸

    25、烟量和肺组织中 DNA加合物含量可以来自于对数正态分布E.每日吸烟量和肺组织中 DNA加合物含量其中之一来自于正态总体(2).若每日吸烟量也服从正态分布,对该资料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则 t r 与 t b 的关系是(分数:2.00)A.trtbB.trtbC.tr=tbD.trtbE.trtb(3).若回归方程 y=3.500+0.474x有统计学意义,则(分数:2.00)A.每日吸烟量随肺组织中 DNA加合物含量增大而减小B.每日吸烟量每增加 1支,肺组织中 DNA加合物含量平均增加 0.474个/108 核苷酸C.肺组织中 DNA加合物含量随每日吸烟量增大而减小D.肺组织中 DNA加合物含

    26、量每增加 1个/108 核苷酸,每日吸烟量平均增加 0.474支E.可以通过肺组织中 DNA加合物含量的值来预测每日吸烟量大小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通常用 P表示B.大小在 0与 100%之间C.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在实际工作中,概率常难以直接获得E.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P0.05 时,称为小概率事件解析:解析 在现实中,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往往是未知的,因此常用样本中事件的实际发生率来估计概率,这种实际发生率称为频率。由于抽样误差的存

    27、在,频率只是概率的估计值。当观测单位较少时,用频率估计概率是不可靠的。故选项 C的说法错误。2.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样本应该是(分数:2.00)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B.从总体中随便抽取的一部分C.总体中有价值的一部分D.总体中便于测量的一部分E.从总体中随意抽取的部分解析:解析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作为样本去推断总体信息,这样的样本对总体才具有代表性。故选项 A正确。3.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无疾病者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 B.习惯以包含 95%或 99%的观察值为界值C.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单侧范围或双侧范围D.资料为正态分布时

    28、,可用正态分布法计算E.资料为偏态分布时,可用百分位数法计算解析:解析 医学参考值范围是指大多数“正常人”的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产物等各种生理及生化指标的波动范围,所谓“正常人”不是指完全健康的人,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故 A选项不正确,本题应选 A。4.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 99%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 Z的范围是(分数:2.00)A.-1.2821.282B.-1.6451.645C.-1.961.96D.-2.3262.326E.-2.582.58 解析:解析 对于任意正态分布,在(-2.58,+2.58)范围内曲线下面积为 99%,而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

    29、横轴上中间 99%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 Z的范围应是-2.582.58,故选项 E正确。5.下列关于均数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B反映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 C与总体标准差 成正比,与 (分数:2.00)A.B.C.D.E. 解析:解析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 ,是描述样本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计算式为: ,其大小与总体标准差 成正比,与 成反比。6.下列关于 t分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t分布为单峰分布B.t分布曲线是一簇曲线C.以 0为中心,左右对称D.自由度越大,t 分布曲线的峰部越低,尾部越高 E.自由度为无穷大时,t 分布就是标

    30、准正态分布解析:解析 t 分布的特征为:以 0为中心,左右对称的单峰分布;t 分布曲线是一簇曲线,其形态与自由度 v的大小有关。自由度越小,曲线的峰部越低,尾部越高;随着自由度的增大,t 分布逐渐逼近标准正态分布;当自由度为时,t 分布就是标准正态分布。故选项 D叙述错误,本题选 D。7.反映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指标是(分数:2.00)A率B.标准化率C.定基比 D.相对比E.绝对数解析:解析 构成比是指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数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观察单位总数之比,用以说明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故选项 C正确。8.下列关于率的标准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样本率的标准差称为

    31、率的标准误 B率的标准误反映率的抽样误差大小 C率的标准误越小,用样本率估计总体率的可靠性越大 D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为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为9.采用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率的置信区间,要求(分数:2.00)A.n50B.p不接近 0C.p接近 0.50D.np或 n(1-p)大于 5E.np与 n(1-p)均大于 5 解析:解析 当 n足够大,p 和 1-p均不太小时,一般要求 np与 n(1-p)均大于 5,样本率的抽样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这时可采用正态近似法来估计总体率的置信区间,故选项 E正确。10.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

    32、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 r0,若对该资料拟合回归方程,则其回归系数 b(分数:2.00)A.60 B.60C.6=0D.-1b1E.不能确定正负解析:解析 对于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同一组数据,b 和 r的符号一致。本题 r0,两变量之间为正相关关系,b0,故选项 A正确。11.最小二乘法原理是指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的(分数:2.00)A.垂直距离相等B.垂直距离的和最小C.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之和最小E.纵向距离平方和最小 解析:解析 在直线回归分析中,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推导出截距和回归系数的计算公式,从而建立回归方程。最小二乘法原理即各实测点距回归直线纵向距离平方和12.下列关于统计

    33、表的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纵标目间用竖线分隔B.横、纵标目用斜线分隔C.要求各种指标小数位数一致D.一张表应包含尽量多的内容E.通常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 4部分 解析:解析 统计表通常由标题、标目、线条、数字 4部分组成,多采用 3条线,即顶线、底线、纵标目下横线,其他竖线和斜线一概省去。故选项 E正确,选项 A、B 错误。统计表要求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位次对齐,故选项 C错误。制作统计表要求重点突出,即一张表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内容,尽量避免把过多的内容放在同一张表里,故选项 D错误。13.下列关于统计图的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纵横轴的比例一般

    34、为 1:1 B.标题一般放在图的正下方C.绘制图形应注意准确、美观和清晰D.通常需附图例说明不同事物的统计量E.纵、横轴的刻度值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解析:解析 统计图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标目、刻度和图例。其中,标题一般放在图的正下方,并加图号,故选项 B正确。统计图绘图原则之一:“绘制图形应注意准确、美观和清晰”,故选项 C正确。当统计图用不同线条和颜色表示不同事物的统计量时,通常需要附图例加以说明,故选项 D正确。刻度数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纵横轴的比例一般以 5:7或 7:5为宜,故选项 E正确,选项 A错误。14.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随机化、对照、盲法B.

    35、随机化、盲法、配对C.随机化、重复、配对D.随机化、齐同、均衡E.随机化、对照、重复 解析:解析 在实验设计时,为更好地控制非处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以较少的受试对象取得较为可靠的信息,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必须遵循随机化、对照和重复的原则,故选项 E正确。15.下列关于调查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最核心的问题 B.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由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的C.调查设计出现缺陷时,都可以通过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弥补D.一旦制定了调查研究计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能改变E.调查的质量控制主要在调查问卷设计阶段解析:解析 明确调查目的是调查研究各个环节中最核

    36、心的问题,故选项 A正确。采用抽样调查还是普查是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条件决定的,通常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故选项 B不正确。调查设计是对调查研究所作的周密计划,出现缺陷时很难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弥补,故选项 C不正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调查研究计划进行适当调整,故选项 D不正确。调查的各阶段均需进行质量控制,故选项E不正确。16.计算 2007年某地的婴儿死亡率,分母应为 2007年(分数:2.00)A.年初 0岁组人口数B.年中 0岁组人口数C.年末 0岁组人口数D.活产数 E.平均人口数解析:解析 婴儿死亡率指某年某地活产儿中不满 1周岁婴儿的死亡频率。计算公式为:17.老年人口

    37、增加可能使(分数:2.00)A.死亡率下降B.死亡率增加 C.婴儿死亡率下降D.婴儿死亡率增加E.新生儿死亡率增加解析:解析 二、A2 型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8.若以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 120g/L为贫血判断标准,调查某地成年男性 1000人,记录每人是否患有贫血,结果有 19名贫血患者,981 名非贫血患者,则该资料的类型为(分数:2.00)A.定量资料B.二项分类资料 C.有序多分类资料D.无序多分类资料E.可看作定性资料,也可看作定量资料解析:解析 该资料将该地成年男性分为“贫血”和“非贫血”两类,表现为两种互不相容的属性,为二项分类资料,故选项 B正确。19.测得某

    38、地 200名健康成年人的血红蛋白含量均数为 125.4g/L,标准差为 8.6g/L,则其 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 A125.41.968.6 B125.42.588.6 C D E (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 健康成年人的血红蛋白含量服从正态分布,且过高过低均数异常,故用正态分布法计算其双侧 95%医学参考值范围,根据公式20.抽样调查了某地 103名 10岁男孩的生长发育情况,得身高均数为 142.82cm,标准差为 5.63cm;体重均数为 28.24kg,标准差为 5.62kg。比较两者的变异程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分数:2.00)A.身高变异程度大B.体重变异

    39、程度大 C.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相同D.由于单位不同,不能比较二者的变异程度E.题中所给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解析 身高和体重量纲不同,应当用变异系数比较其变异程度的大小,而不能仅凭标准差来判断。根据变异系数的公式21.已知某常规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率为 70%。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 3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某新药进行治疗,结果 240例患者有效。欲比较新药的疗效是否好于常规药,宜进行(分数:2.00)A.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 Z检验 B.两样本率比较的 Z检验C.两样本均数的 t检验D.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的 2 检验E.成组设计四格表资料的 2 检验解析:解析 本题为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

    40、较,目的是推断样本所代表的未知总体率 与已知总体率 0 。是否不同。当样本含量 n较大,p 和 1-p均不太小,如 np和 n(1-p)均大于 5时,可采用 Z检验。本题n=300, 0 =0.7,符合 Z检验的条件,故选项 A正确。22.欲了解某药治疗人工荨麻疹的效果,将 100名人工荨麻疹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试验组用该药,对照组用已知的阳性药物。治疗 30天后,试验组 30例有效,有效率为 60.0%;对照组 37例有效,有效率为74.0%。采用成组设计四格表的 2 检验,则构成四格表的 4个基本数据是 A B C D E (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 试验组有效人数

    41、 a=A 11 =30,无效人数 b=A 12 =50-30=20;对照组有效人数 c=A 21 =37,无效人数 d=A 22 =50-37=13。将资料整理为成组设计四格表,如下表所示: 试验药与对照药治疗人工荨麻疹的疗效 组别 有效 无效 合计 有效率(%) 试验药 对照药 30(a) 37(c) 20(b) 13(d) 50 50 60.0 74.0 合计 67 33 100 67.0 故选项 D正确。23.某研究欲比较单纯肥胖者(n 1 =8)与正常人(n 2 =10)血浆总皮质醇是否有差异,采用 Wilcoxon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计算得单纯肥胖者的秩和 T 1 =74.5,正常

    42、人的秩和 T 2 =96.5,查两样本比较的 T界值表:当双侧 =0.10 时,T 界值范围为 5696;当双侧 =0.05 时,T 界值范围为 5399;当双侧=0.01 时,T 界值范围为 47105。则 P值为(分数:2.00)A.P0.10 B.0.05P0.10C.P=0.05D.0.01P0.05E.p0.01解析:解析 Wilcoxon 两样本比较秩和检验确定统计量 T时,以样本例数较小者对应的秩和为统计量T,本题 n 1 n 2 ,故取检验统计量 T=T 1 =74.5;查 T界值表时,若 T值在上、下界值范围内,则 P值大于相应的概率,若 T值在上、下界值上或范围外,则 P值

    43、等于或小于相应的概率,本题 T=74.5在5696 内,故 P0.10。故选项 A正确。24.某研究者对 8例 3050 岁成年男子的舒张压(mmHg)与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进行研究,结果见下表。欲分析两者有无关系宜选用 8例成年男子的舒张压(mmHg)与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测量值 舒张压 75 80 80 90 95 100 110 110 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 1 1 2 2 2 3 4 4 (分数:2.00)A.t检验B.2 检验C.秩和检验D.直线相关E.等级相关 解析:解析 夜间最低血氧含量分级通常不服从正态分布,资料不满足直线相关分析要求的“双变量正态分布”条件,不宜做直线相关分析

    44、,而宜用等级相关,故选项 E正确。25.某医师对 10例某病成年男性患者的血浆清蛋白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到两变量的相关系数为 r=0.916,且经 t检验得 P0.001,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认为两变量呈正相关关系 B.可认为两变量呈负相关关系C.两变量不存在相关关系D.两变量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不高E.若对该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则回归系数 b可能小于零解析:解析 当 r0 时,表示两变量呈正相关,本题 r=0.916,且对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得 P0.001,可以认为两变量的直线相关关系是存在的,故选项 A正确。26.2005年某地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见下表,欲

    45、比较该地男性与女性居民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年龄构成比,宜绘制 2005年某地细菌性痢疾患者的年龄分布 年龄(岁) 男性 女性 0 20 40 60 87 70 50 23 51 55 40 29 合计 230 175 (分数:2.00)A.条图B.圆图 C.线图D.直方图E.散点图解析:解析 圆图用于描述或比较分类变量各类别所占的构成比。本题欲比较该地男性和女性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年龄构成比,应绘制圆图,故选项 B正确。27.欲研究新药“胃痛颗粒”治疗胃病的疗效,在某医院选择了 100例胃炎和胃溃疡患者,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胃痛颗粒”治疗,对照组服用公认有效的“胃苏冲剂”。这种对照属于

    46、(分数:2.00)A.空白对照B.安慰剂对照C.实验对照D.标准对照 E.自身对照解析:解析 标准对照是指用公认有效的药物、现有的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作对照。本题对照为公认有效的“胃苏冲剂”,属于标准对照,故选项 D正确。28.对 2007年某地人口指标进行统计,发现与 2006年相比,2007 年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增加,则可能出现该地未来的(分数:2.00)A.死亡率增加B.死亡率下降C.出生率增加 D.出生率下降E.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解析:解析 死亡率的分母为某年平均人口数,分子为同年内死亡总数,从本资料只能得知少年儿童人口数增加,故死亡率的大小变化无法确定,选项 A、B、E 均不正确。出生率

    47、的分母为某年平均人口数,分子为同年内活产总数从本资料得知少年儿童人口数增加,故未来的出生率增加,故选项 C正确。三、B1 型题(总题数:4,分数:12.00)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标准差(分数:3.00)(1).正常成人发汞值呈偏态分布,描述其变异程度宜用(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常用四分位数间距描述偏态分布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切值或分布不明确资料的变异程度。正常成人发汞值呈偏态分布,故选项 D正确。(2).正常成人血铅值呈正偏态分布,但经对数变换后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描述其集中位置宜用(分数:1.00)A.B. C.D.E.解析:

    48、解析 几何均数适用于描述原始观察值呈偏态分布,但经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的集中位置。正常成人血铅值经对数变换后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故选项 B正确。(3).某病患者的潜伏期(天)为一端没有确切值的资料,描述其集中位置宜用(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常用中位数来描述偏态分布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切值或分布不明确资料的集中位置。某病患者的潜伏期(天)为一端没有确切值的资料,故选项 C正确。 A.点估计 B.区间估计 C.假设检验 D.医学参考值范围 E.均数的标准误(分数:3.00)(1).随机抽取某市 100名 10岁女孩,测得其体重均数为 35kg,若以一定概率估计该市 10岁女孩体重的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这是(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即按一定的概率 100(1-)%估计总体均数的可能范围,故选项 B正确。(2).评价某市某 6岁男童的身高是否正常,宜采用(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医学参考值范围指大多数“正常人”的人体形态、功能和代谢产物等各种生理及生化指标的波动范围,可判断观察对象的某项指标是否正常,故选项 D正确。(3).某研究者欲了解某市 20岁成年男性身高(cm),抽样调查 300人,欲估计抽样误差大小,


    注意事项

    本文(【医学类职业资格】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4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