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7,分数:20.00)1.医院感染的主要易感人群是(分数:2.00)A.所有医院内的工作人员B.门诊患者C.护工D.院内的护理人员E.免疫力低下的患者2.下列哪项不是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数:3.00)A.病原体的种类繁多,且来源也广泛B.易感人群的抵抗力较低,而且病死率高C.医疗垃圾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D.在医院内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扩散E.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有多重耐药性3.以下关于患者对医院感染易感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3.00)A.老年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B.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对
2、医院感染易感性低C.患有血液病的患者易患医院感染D.接受放射治疗患者对医院感染的易感性高E.婴幼儿易患医院感染4.医院感染监测的常用指标不包括(分数:3.00)A.比值比B.发病率C.患病率D.漏报率E.续发率5.以下关于医院感染监测指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3.00)A.医院感染患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时期医院感染总病例数B.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时期医院感染总病例数C.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是以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医院感染例次数为分子D.漏报率的分母是已报医院感染病例数和医院感染漏报病例数之和E.医院感染续发率是以续发病例数为分子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3.00)A.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是评价
3、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准确性的一种方法B.对于无明显潜伏期的疾病,其感染发生在入院 48 小时后即为医院感染C.婴儿经胎盘而导致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且在出生后 48 小时内出现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D.当出现医院感染时应采取封锁疫情的管理措施E.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7.下列哪项措施不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分数:3.00)A.对医院建筑设计进行合理布局B.对住院患者进行系统的带菌检查C.严格执行医院的隔离、消毒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D.对入院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以避免医院感染E.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体检二、A2 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8.对某地 10 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
4、 20 人,因此得出(分数:2.00)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 20/10 万B.某地某病续发率为 20/10 万C.某地某病患病率为 20/10 万D.某地某病感染率为 20/10 万E.以上都不是9.1990 年 8 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暴发流行。船离开港口时载有 400 人。8 月 1 日前,有 50人遇难身亡。8 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 30 人发生军团病,其中一半很快死亡。随后的一周内又有 20 人发病,但无死亡。假设症状持续一个月。8 月 14 日,军团病的患病率是(分数:2.00)A.(30+20)400B.(30+20)(400-50)C.(15+20)(400-50-30
5、)D.(15+20)(400-50-15)E.用该资料不能计算10.1999 年夏季某校发生急性肠道疾病流行,暴露总人口有 4889 人,经调查诊断发病共 680 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分数:2.00)A.感染率B.发病率C.时点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罹患率11.观察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250 个肺癌患者中吸烟者 150 人,250 个非肺癌患者中吸烟者50 人,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分数:2.00)A.人群归因危险度B.特异危险度C.相对危险度D.比值比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12.在一所医院的 300 名吸烟男医师中,有 100 人自动戒烟,200 人继续吸
6、烟,研究者进行了 20 年的随访观察,以确定两组肺癌的发生与死亡情况,这种研究属于(分数:2.00)A.实验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描述性研究D.队列研究E.理论性研究13.随机选择 5 所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某种新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 3 年结果表明 95%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生该病,由此研究者认为(分数:2.00)A.该疫苗预防效果好,因可预防 95%儿童不生病B.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仍有 5%的儿童生病C.不能下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D.不能下结论,因未设对照组E.不能下结论,因 3 年观察时间不够14.普查中对 400 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 400 名正常妇女进行 X 线诊断,结果
7、是前者中 100 例阳性,后者 50例阳性。该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分数:2.00)A.87%、12%B.67%、33%C.25%、87.5%D.33%、67%E.12%、25%15.已知某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用该试验筛检两个人群,其中甲人群的患病率为 10%,乙人群为 1%,下述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分数:2.00)A.甲人群的阴性结果中假阴性的百分率比乙人群的低B.关于筛检的特异度,甲人群的比乙人群的低C.关于筛检的可靠性,甲人群的比乙人群的高D.甲人群的阳性结果中假阳性的百分率比乙人群的低E.甲、乙两人群的阳性预测值相同16.入院率偏倚又可以称为(分数:2.00)A.奈曼偏倚(
8、Neyman bias)B.出偏倚(detection bias)C.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D.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E.伯克森偏倚(Berkson bias)17.横断面研究中,常常会因危险因素和疾病同时存在,而很难确定因素和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联,这时容易产生的偏倚称为(分数:2.00)A.时序模糊偏倚B.伯克森偏倚C.混杂偏倚D.奈曼偏倚E.特发性偏倚18.某疾病控制中心收到一个急性痢疾传染病报告,患者已经住院隔离,该中心于 12 小时内派人前往患者家对患者的接触物品、餐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这属于以下哪种消毒方式(分数:2.00)A.及
9、时消毒B.临时性消毒C.疫源地消毒D.随时消毒E.终末消毒19.若某城市自来水输送管道被该市传染病医院的卫生间排出的污水污染,则有可能导致以下哪项病毒性肝炎的暴发或流行(分数:2.00)A.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B.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C.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D.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E.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20.某单位体检时发现一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该患者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B.该患者不会传播肺结核C.应该采取短程督导化疗D.此类患者是结核病病例发现的目标E.对其家属采取药物性预防措施21.某医院的外科住院患者由于换药时使用未经消毒的敷料而导致的外科切口感染,这种感
10、染属于(分数:2.00)A.外源性感染B.交叉感染C.医源性感染D.自身感染E.带入感染22.已知某医院去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 10000,该年发生的医院感染新病例数为 60,医院感染总病例数为 80,医院感染例次数为 100,则该医院去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为(分数:2.00)A.0.2%B.0.6%C.0.8%D.1%E.1.4%三、B1 型题(总题数:9,分数:50.00) A.引入率 B.续发率 C.发病率 D.病死率 E.累积死亡率(分数:5.00)(1).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为(分数:2.50)A.B.C.D.E.(2
11、).指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为(分数:2.50)A.B.C.D.E.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大暴发(分数:10.00)(1).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分数:2.50)A.B.C.D.E.(2).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分数:2.50)A.B.C.D.E.(3).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患者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患者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分数:2.50)A.B.C.D.E.(4).某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
12、,迅速蔓延跨省、国家、洲界(分数:2.50)A.B.C.D.E. A.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 B.一次因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C.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 D.在社区居民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 E.对个别发生的艾滋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数:5.00)(1).抽样调查为(分数:2.50)A.B.C.D.E.(2).普查为(分数:2.50)A.B.C.D.E. A.人群归因危险度 B.特异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相对危险度 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数:5.00)(1).表明暴露组与对照组发病危险相差的指标是(分数:2.50)A.B.C.D.E.(2).表明暴
13、露组的危险度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的指标是(分数:2.50)A.B.C.D.E. A.失访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时间领先偏倚 E.时间效应偏倚(分数:5.00)(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对暴露与疾病进行测量时,可能发生(分数:2.50)A.B.C.D.E.(2).在队列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随访可能发生(分数:2.50)A.B.C.D.E. A.随访 5 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 5 年的总病例数100% B.对照组的死亡(发病)率实验组的死亡(发病)率100% C.对照组的死亡(发病)率-实验组的死亡(发病)率对照组的死亡(发病)率100% D.治疗好转的例数治疗的总例数100% E
14、.治愈人数治疗的总例数100%(分数:5.00)(1).效果指数为(分数:2.50)A.B.C.D.E.(2).保护率为(分数:2.50)A.B.C.D.E. A.预防性消毒 B.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 C.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D.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E.单病种如流行性感冒、艾滋病、出血热、伤寒等的监测(分数:5.00)(1).在不明确有传染病病原体存在的时候采取的消毒措施称为(分数:2.50)A.B.C.D.E.(2).以上哪项属于主动监测(分数:2.50)A.B.C.D.E. A.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B.法定传染病报告 C.主动监测 D.被动监测 E.哨点监测(分数:5.00)(
15、1).在高危人群中进行 HIV 抗体筛检来了解艾滋病的流行概况属于(分数:2.50)A.B.C.D.E.(2).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属于(分数:2.50)A.B.C.D.E. A.失访偏倚 B.混杂偏倚 C.选择偏倚 D.回忆偏倚 E.测量偏倚(分数:5.00)(1).在一项饮酒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中,如果对照组的女性比例显著比病例组高,则很可能会产生的偏倚是(分数:2.50)A.B.C.D.E.(2).调查研究中,对研究因素所需的指标或数据进行测定或测量所出现的错误分类属于哪类偏倚(分数:2.50)A.B.C.D.E.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
16、0 分钟)一、A1 型题(总题数:7,分数:20.00)1.医院感染的主要易感人群是(分数:2.00)A.所有医院内的工作人员B.门诊患者C.护工D.院内的护理人员E.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解析:解析 此题是考核考生关于医院感染的特征的掌握情况。 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2.下列哪项不是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数:3.00)A.病原体的种类繁多,且来源也广泛B.易感人群的抵抗力较低,而且病死率高C.医疗垃圾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 D.在医院内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扩散E.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有多重耐药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医院感染特征的掌握情况
17、。 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而不是医疗垃圾,所以正确答案为 C。3.以下关于患者对医院感染易感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3.00)A.老年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B.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对医院感染易感性低 C.患有血液病的患者易患医院感染D.接受放射治疗患者对医院感染的易感性高E.婴幼儿易患医院感染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医院感染易感性的认识。 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可改变人体皮肤、黏膜的正常菌群,造成菌群失调症而且促使耐药菌株的生长。所以长期使用抗生素可使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性升高。正确答案为 B。4.医院感染监测的常用指标不包括(分数:3.00)A.比值比 B.发病率C.患病率D.漏报率E.
18、续发率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关于医院感染常用指标的内容。 比值比是用于分析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指标,不能应用于医院感染监测。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A。5.以下关于医院感染监测指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3.00)A.医院感染患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时期医院感染总病例数B.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时期医院感染总病例数 C.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是以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医院感染例次数为分子D.漏报率的分母是已报医院感染病例数和医院感染漏报病例数之和E.医院感染续发率是以续发病例数为分子解析:解析 此题是考查关于医院感染常用指标的概念。 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分子是一定时期内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数,所以正确答案为 B。6.以下
19、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3.00)A.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是评价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准确性的一种方法B.对于无明显潜伏期的疾病,其感染发生在入院 48 小时后即为医院感染C.婴儿经胎盘而导致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且在出生后 48 小时内出现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D.当出现医院感染时应采取封锁疫情的管理措施 E.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解析:解析 本题属于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医院感染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 当出现医院感染时应及时采取检疫,隔离患者,检查病原携带者以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等管理措施,而无封锁疫情这一项,所以此题选 D。7.下列哪项措施不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分数:3.00)A.对医院建筑设计进
20、行合理布局B.对住院患者进行系统的带菌检查C.严格执行医院的隔离、消毒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D.对入院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以避免医院感染 E.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体检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关于医院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 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从而导致患者对医院感染的易感性升高。所以正确答案为 D。二、A2 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8.对某地 10 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 20 人,因此得出(分数:2.00)A.某地某病发病率为 20/10 万B.某地某病续发率为 20/10 万C.某地某病患病率为 20/10 万 D.某地某病感染率为 20/10 万E.
21、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患病率的理解。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9.1990 年 8 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暴发流行。船离开港口时载有 400 人。8 月 1 日前,有 50人遇难身亡。8 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 30 人发生军团病,其中一半很快死亡。随后的一周内又有 20 人发病,但无死亡。假设症状持续一个月。8 月 14 日,军团病的患病率是(分数:2.00)A.(30+20)400B.(30+20)(400-50)C.(15+20)(400-50-30)D.(15+20)(400-50-15) E.用该资料不能计算解析:解析
22、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患病率的理解。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10.1999 年夏季某校发生急性肠道疾病流行,暴露总人口有 4889 人,经调查诊断发病共 680 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分数:2.00)A.感染率B.发病率C.时点患病率D.期间患病率E.罹患率 解析: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常用指标的理解。 由于是对一个局部单位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描述,故应选 E。11.观察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250 个肺癌患者中吸烟者 150 人,250 个非肺癌患者中吸烟者50 人,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分数:2.
23、00)A.人群归因危险度B.特异危险度C.相对危险度D.比值比 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解析:解析 此题为理解判断题。 此题是以是否患病进行分组,比较的是病例组与非病例组的暴露率,这样的数据只可计算比值比。12.在一所医院的 300 名吸烟男医师中,有 100 人自动戒烟,200 人继续吸烟,研究者进行了 20 年的随访观察,以确定两组肺癌的发生与死亡情况,这种研究属于(分数:2.00)A.实验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描述性研究D.队列研究 E.理论性研究解析:解析 此题为理解判断题。 此题是以吸烟与戒烟分为两组,长期随访结局的差异,这是典型的队列研究的设计类型。13.随机选择 5 所幼儿园小
24、班儿童,进行某种新流感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 3 年结果表明 95%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生该病,由此研究者认为(分数:2.00)A.该疫苗预防效果好,因可预防 95%儿童不生病B.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仍有 5%的儿童生病C.不能下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D.不能下结论,因未设对照组 E.不能下结论,因 3 年观察时间不够解析:解析 无比较组的研究不能下结论。14.普查中对 400 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 400 名正常妇女进行 X 线诊断,结果是前者中 100 例阳性,后者 50例阳性。该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分数:2.00)A.87%、12%B.67%、33%C.25%、87.5% D.33
25、%、67%E.12%、25%解析:15.已知某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用该试验筛检两个人群,其中甲人群的患病率为 10%,乙人群为 1%,下述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分数:2.00)A.甲人群的阴性结果中假阴性的百分率比乙人群的低B.关于筛检的特异度,甲人群的比乙人群的低C.关于筛检的可靠性,甲人群的比乙人群的高D.甲人群的阳性结果中假阳性的百分率比乙人群的低 E.甲、乙两人群的阳性预测值相同解析:解析 在此考查考生对预测值的理解。 人群的患病率高低与筛检方法的灵敏度有关,与特异度无关,患病率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16.入院率偏倚又可以称为(分数:2.00)A.奈曼偏倚(Neyman bias)
26、B.出偏倚(detection bias)C.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D.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E.伯克森偏倚(Berkson bias) 解析:17.横断面研究中,常常会因危险因素和疾病同时存在,而很难确定因素和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联,这时容易产生的偏倚称为(分数:2.00)A.时序模糊偏倚 B.伯克森偏倚C.混杂偏倚D.奈曼偏倚E.特发性偏倚解析:18.某疾病控制中心收到一个急性痢疾传染病报告,患者已经住院隔离,该中心于 12 小时内派人前往患者家对患者的接触物品、餐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这属于以下哪种消毒方式(分数:2.00)A.及时消毒B
27、.临时性消毒C.疫源地消毒D.随时消毒E.终末消毒 解析:解析 此题考核疫源地消毒的内容,为记忆性基础知识。 急性痢疾患者的接触物品、餐具及周围环境传染病的疫源地;对其进行消毒疫源地消毒;当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对传染源进行的彻底消毒终末消毒。因此,这是一个疫源地消毒,是疫源地消毒中的终末消毒。所以,答案 E 是最佳答案。19.若某城市自来水输送管道被该市传染病医院的卫生间排出的污水污染,则有可能导致以下哪项病毒性肝炎的暴发或流行(分数:2.00)A.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B.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C.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D.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E.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解析:解析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是通过
28、粪-口途径传播,所以当城市自来水管道被粪便污染时,极有可能导致这两种病毒性肝炎的暴发或流行。20.某单位体检时发现一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该患者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B.该患者不会传播肺结核 C.应该采取短程督导化疗D.此类患者是结核病病例发现的目标E.对其家属采取药物性预防措施解析:解析 本题属于理解判断题。 病例发现的主要目标是传染源即痰涂片阳性患者,此类患者会传播肺结核,故此题选 B。21.某医院的外科住院患者由于换药时使用未经消毒的敷料而导致的外科切口感染,这种感染属于(分数:2.00)A.外源性感染B.交叉感染C.医源性感染 D.自身感染E.带入感
29、染解析:解析 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医院感染分类的理解。 在诊断治疗或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材料及场所的消毒不严,或由于制剂不纯而造成的感染称作医源性感染。所以该题选 C。22.已知某医院去年全年住院患者总数为 10000,该年发生的医院感染新病例数为 60,医院感染总病例数为 80,医院感染例次数为 100,则该医院去年的医院感染患病率为(分数:2.00)A.0.2%B.0.6%C.0.8% D.1%E.1.4%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关于医院感染患病率的计算。 医院感染患病率的分子是该年医院感染总病例数,所以选 C。三、B1 型题(总题数:9,分数:50.00) A.引入率 B.续发率
30、 C.发病率 D.病死率 E.累积死亡率(分数:5.00)(1).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为(分数:2.50)A.B. C.D.E.解析:(2).指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为(分数:2.50)A.B.C.D. E.解析:解析 以上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几个率的理解。 续发率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是指在一个家庭、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第 1 个病例发生后,在该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因受其感染而发病的续发病例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比例。累积死亡率是指一定时间内死亡人
31、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例。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大暴发(分数:10.00)(1).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分数:2.50)A. B.C.D.E.解析:(2).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分数:2.50)A.B.C. D.E.解析:(3).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患者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患者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分数:2.50)A.B. C.D.E.解析:(4).某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迅速蔓延跨省、国家、洲界(分数:2.50)A.B
32、.C.D. E.解析:解析 以上题目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疾病流行强度几个指标的理解。 散发是指在一定地区内某病的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当某病发病迅速,涉及地域广,危及人口多,在短期内可能越过省、国家、洲界,造成世界性流行的这种现象,称为大流行。暴发是指在集体单位或局部地区,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患者出现。 A.为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 B.一次因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C.为了调查大学生乙型肝炎感染情况 D.在社区居民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 E.对个别发生的艾滋病
33、患者进行调查(分数:5.00)(1).抽样调查为(分数:2.50)A.B.C. D.E.解析:解析 本题为理解判断题。为了估计一个人群患病的特点,最好的方法是作抽样调查。(2).普查为(分数:2.50)A. B.C.D.E.解析:解析 “三早”预防的主要工作是对高危人群的普查。 A.人群归因危险度 B.特异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D.相对危险度 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分数:5.00)(1).表明暴露组与对照组发病危险相差的指标是(分数:2.50)A.B. C.D.E.解析:解析 是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2).表明暴露组的危险度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的指标是(分数:2.50)A
34、.B.C.D. E.解析:解析 是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A.失访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时间领先偏倚 E.时间效应偏倚(分数:5.00)(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对暴露与疾病进行测量时,可能发生(分数:2.50)A.B. C.D.E.解析:解析 病例对照研究需要收集既往暴露因素的信息,由于时间久回忆不清,记录不准或不完整常会发生信息偏倚。(2).在队列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随访可能发生(分数:2.50)A. B.C.D.E.解析:解析 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由于随访时间较长,最容易发生的是由于失访造成的误差即失访偏倚。 A.随访 5 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 5 年的总病例数100
35、% B.对照组的死亡(发病)率实验组的死亡(发病)率100% C.对照组的死亡(发病)率-实验组的死亡(发病)率对照组的死亡(发病)率100% D.治疗好转的例数治疗的总例数100% E.治愈人数治疗的总例数100%(分数:5.00)(1).效果指数为(分数:2.50)A.B. C.D.E.解析:(2).保护率为(分数:2.50)A.B.C. D.E.解析: A.预防性消毒 B.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 C.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D.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E.单病种如流行性感冒、艾滋病、出血热、伤寒等的监测(分数:5.00)(1).在不明确有传染病病原体存在的时候采取的消毒措施称为(分数
36、:2.50)A. B.C.D.E.解析:(2).以上哪项属于主动监测(分数:2.50)A.B. C.D.E.解析: A.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B.法定传染病报告 C.主动监测 D.被动监测 E.哨点监测(分数:5.00)(1).在高危人群中进行 HIV 抗体筛检来了解艾滋病的流行概况属于(分数:2.50)A.B.C.D.E. 解析:(2).卫生防疫部门开展的传染病漏报调查属于(分数:2.50)A.B.C. D.E.解析: A.失访偏倚 B.混杂偏倚 C.选择偏倚 D.回忆偏倚 E.测量偏倚(分数:5.00)(1).在一项饮酒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中,如果对照组的女性比例显著比病例组高,则很可能会产生的偏倚是(分数:2.50)A.B. C.D.E.解析:解析 性别因素很可能成为该项研究的混杂因素,性别比例不均衡产生混杂偏倚。(2).调查研究中,对研究因素所需的指标或数据进行测定或测量所出现的错误分类属于哪类偏倚(分数:2.50)A.B.C.D.E. 解析:解析 测量偏倚多发生在对研究因素所需的指标或数据进行测定或测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