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3 及答案解析(总分:3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12,分数:12.00)1.今研制成一种预防某种传染病的新疫苗,为观察该疫苗的流行病学预防效果,你准备选择的观察人群是 A预期患病率低的人群 B免疫水平高的人群 C预期发病率低的人群 D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 E隐性感染率高的人群(分数:1.00)A.B.C.D.E.2.男性,40 岁。多年饮酒,不饮酒则身体难受、失眠、出汗、心烦等。两天来停饮,出现幻视,并且听到声音议论他。此人所患疾病可能是 A心因性精神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酒精中毒性幻觉症 D焦虑症 E抑郁症(分数:1.00)A.B.C.D.
2、E.3.某研究者为了评价拜新同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从 10 家市级医院中随机抽取 200 名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服用拜新同,另一组服用安慰剂,随访 6 个月,观察血压的变化情况,比较、分析两组的效果,以判断拜新同的疗效。这种研究属于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研究 E理论研究(分数:1.00)A.B.C.D.E.4.某国家针对某种病研制了一种药物,该药只能延长病人的生命,不能治愈疾病,其结果可能导致该病 A患病率减少 B发病率减少 C患病率增加 D发病率增加 E发病率和患病率减少(分数:1.00)A.B.C.D.E.5.医生为了帮助病人戒烟,在病人每次吸烟后给他
3、服用某种能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这样反复几次以后,病人就不再想吸烟了。这样的治疗方法称为 A系统脱敏疗法 B冲击疗法 C自我调整法 D厌恶疗法 E暴露疗法(分数:1.00)A.B.C.D.E.6.某市艾滋病检测中心检出一居民 HIV 抗体阳性,该机构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卫生防疫部门 A1 小时内 B2 小时内 C6 小时内 D12 小时内 E24 小时内(分数:1.00)A.B.C.D.E.7.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 OR 值的 95%的可信区间为 0.20.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是 A混杂因素 B保护因素 C危险因素 D无关因素 E有害因素(分数:1.00)A.
4、B.C.D.E.8.在某地发生的一次不明原因的甲型肝炎的爆发中,当地居民的罹患率高,外地前来旅游的人该病的罹患率也高,在寻找病因过程中可以利用下列哪种逻辑思维方法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排除法 E类推法(分数:1.00)A.B.C.D.E.9.400 名肥胖患者用气功疗法减肥,随访半年,60%的人体重降至正常。对此项研究,你的结论是 A气功疗法减肥效果好,观察半年 60%的病人有效 B此法效果可疑,40%未见效 C无法做出结论,因样本较小 D无法做出结论,因未设对照组 E无法做出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数:1.00)A.B.C.D.E.10.为制定某地区人群高血压的社会综合防制方
5、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这类研究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研究 D现况研究 E生态学研究(分数:1.00)A.B.C.D.E.11.选择 100 例肺癌患者和 200 例对照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发现 100 例患者中有 50人吸烟, 200 例对照中也有 50 人吸烟。估计肺癌与吸烟的相对危险度是 A1 B2 C3 D4 E不能从所给资料中求出(分数:1.00)A.B.C.D.E.1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把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的情况称之为 A危险因素 B病因 C暴露 D高危人群 E病例组(分数:1.00)A.B.C.D
6、.E.二、B1 型题(总题数:11,分数:16.50) A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 B经常参加步行、游泳、打太极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动 C反感他人在自己身边吸烟 D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 E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分数:1.50)(1).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上表述属于最高层次效果的是(分数:0.50)A.B.C.D.E.(2).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上表述属于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的是(分数:0.50)A.B.C.D.E.(3).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上表述属于最低层次效果的是(分数:0.50)A.B.C.D.E. A听觉适应 B听觉疲劳 C暂时性听阈位移 D永久性听阈位移 E噪声聋
7、(分数:2.00)(1).离开噪声环境 12 小时后听力恢复称(分数:0.50)A.B.C.D.E.(2).听觉疲劳又称(分数:0.50)A.B.C.D.E.(3).停止接触噪声 16 小时后进行测定发现语频听力下降5dB 的称(分数:0.50)A.B.C.D.E.(4).听阈提高 1015dB,离开噪声环境几分钟之内可以恢复的称(分数:0.50)A.B.C.D.E. A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 B识别职业性有害因素 C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职业病 D提高劳动生产率 E提高劳动卫生科学水平(分数:1.00)(1).劳动卫生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数:0.50)A.B.C.D.E.(2).职业病学的
8、主要任务是(分数:0.50)A.B.C.D.E. A石棉 B玻璃棉 C二氧化硅 D木粉 D水泥尘(分数:1.00)(1).致石棉肺的物质是(分数:0.50)A.B.C.D.E.(2).致矽肺的物质是(分数:0.50)A.B.C.D.E. A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的措施 B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措施 C加强疫情和病毒变异的监测 D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 E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下列疾病,主要采取哪项措施(分数:2.50)麻疹A.B.C.D.E.(2).流行性感冒(分数:0.50)A.B.C.D.E.(3).钩端螺旋体病(分数:0.50)A.B.C.D.E.(4).乙型肝炎(分数:
9、0.50)A.B.C.D.E.(5).感染性腹泻(分数:0.50)A.B.C.D.E. A罹患率 B相对危险度 C有效率、副反应发生率 D抗体阳转率、效果指数 E患病率(分数:2.00)(1).在某地开展一次龋齿调查,可以得到指标(分数:0.50)A.B.C.D.E.(2).调查某市甲型肝炎爆发,分析时可选用指标(分数:0.50)A.B.C.D.E.(3).某医院进行了一次罗布麻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分析时最好选用指标(分数:0.50)A.B.C.D.E.(4).对一批餐饮服务人员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分析时可选用指标 (分数:0.50)A.B.C.D.E. A三带喙库蚊 B中华按蚊 C格氏血历
10、螨 D微小按蚊 E白纹伊蚊(分数:2.00)(1).我国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分数:0.50)A.B.C.D.E.(2).我国平原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分数:0.50)A.B.C.D.E.(3).我国北纬 25以南山地和丘陵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分数:0.50)A.B.C.D.E.(4).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分数:0.50)A.B.C.D.E.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分数:1.00)(1).给予研究对象某种干预措施的研究是(分数:0.50)A.B.C.D.E.(2).主要根据暴露状况来抽取样本的研究是(分数:0.50)A.B.C.D
11、.E. A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B中止医师执业活动 C申请执业医师注册 D不予医师执业注册 E注销执业医师注册(分数:1.00)(1).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二年的(分数:0.50)A.B.C.D.E.(2).医师注册后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决定的(分数:0.50)A.B.C.D.E. A普鲁卡因 B普萘洛尔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氯丙嗪(分数:1.00)(1).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可静滴的药物是(分数:0.50)A.B.C.D.E.(2).阿司匹林哮喘时选用何药治疗无效(分数:0.50)A.B.C.D.E. A普萘洛尔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多巴
12、胺 E酚妥拉明(分数:1.50)(1).静滴去甲肾上腺素发生外漏可于局部注射(分数:0.50)A.B.C.D.E.(2).上消化道出血可选用(分数:0.50)A.B.C.D.E.(3).具有同时阻断民和 1和 2受体的药物是(分数:0.50)A.B.C.D.E.三、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2.50)有研究者欲分析白酒的平均销售量与肝癌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收集了 1998 年全国二十个大城市白酒的平均销售量与肝癌的死亡率资料。(分数:1.00)(1).该研究者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分数:0.50)A.历史资料分析B.随访研究C.生态学研究D.筛查E.现况研究(2).在应用该方法时易发生
13、哪类错误(分数:0.50)A.暴露污染B.匹配过度C.生态学谬误D.霍桑效应E.失访某男性工人,在硝胺炸药生产过程中,从事装药和轮碾等工种工作长在 5 年以上。患者主诉视力减弱。(分数:1.50)(1).询问现病史时应注意接触下列何种工业毒物(分数:0.50)A.硝酸胺B.木粉C.食盐D.三硝基甲苯E.氯化胺(2).在进行体检时应注意何种检查(分数:0.50)A.X 线胸部透视B.X 线拍摄胸片C.化验肾功能D.裂隙灯显微镜查晶状体E.脑电图检查(3).防止中毒的防护措施有以下几方面,除外(分数:0.50)A.降低车间粉尘浓度B.防止皮肤污染C.及时清除皮肤污染D.就业前体检E.可根据经 9:
14、1 酒精氢氧化钠溶液擦后是否变红,判断有无皮肤污染公卫执业助理医师-4-3 答案解析(总分:3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2 型题(总题数:12,分数:12.00)1.今研制成一种预防某种传染病的新疫苗,为观察该疫苗的流行病学预防效果,你准备选择的观察人群是 A预期患病率低的人群 B免疫水平高的人群 C预期发病率低的人群 D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 E隐性感染率高的人群(分数:1.00)A.B.C.D. E.解析:要评价一种新疫苗的流行病学效果应选择易感人群,即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如果选择免疫水平高的人群,即预期发病率低的人群,那么,很难观察到新疫苗的预防效果。2.男性,40 岁。多年饮酒
15、,不饮酒则身体难受、失眠、出汗、心烦等。两天来停饮,出现幻视,并且听到声音议论他。此人所患疾病可能是 A心因性精神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酒精中毒性幻觉症 D焦虑症 E抑郁症(分数:1.00)A.B.C. D.E.解析:此病人长期多年饮酒,已对酒形成依赖,两天来停止饮酒,出现幻视和幻听,此病人所患疾病可能是酒精中毒性幻觉症,因为酒精中毒性幻觉症状是指长期饮酒后突然减量或停饮后 12 天内出现大量幻觉,以幻视为主,也可有幻听,所以此病人很符合。3.某研究者为了评价拜新同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从 10 家市级医院中随机抽取 200 名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服用拜新同,另一组服用安慰剂,随访 6
16、 个月,观察血压的变化情况,比较、分析两组的效果,以判断拜新同的疗效。这种研究属于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研究 E理论研究(分数:1.00)A.B.C.D. E.解析:这种研究属于典型的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并将样本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对照组不给予措施或给予安慰剂,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的效果。随机分组和给予干预措施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特点,并与其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相区别。4.某国家针对某种病研制了一种药物,该药只能延长病人的生命,不能治愈疾病,其结果可能导致该病
17、A患病率减少 B发病率减少 C患病率增加 D发病率增加 E发病率和患病率减少(分数:1.00)A.B.C. D.E.解析:如果一种药物不能治愈疾病,仅能延长病人的生命,那么,人群中带病生存的人数将会不断增加,该病的患病率就会逐渐升高。5.医生为了帮助病人戒烟,在病人每次吸烟后给他服用某种能引起恶心、呕吐的药物,这样反复几次以后,病人就不再想吸烟了。这样的治疗方法称为 A系统脱敏疗法 B冲击疗法 C自我调整法 D厌恶疗法 E暴露疗法(分数:1.00)A.B.C.D. E.解析:厌恶疗法的目的是通过一种不良刺激与患者所习惯的不良行为建立起条件反射,使之逐渐摆脱这种不良行为,达到治疗目的。其他的方法
18、不属于这种类型。6.某市艾滋病检测中心检出一居民 HIV 抗体阳性,该机构应在多少小时内报告给发病地区所属的卫生防疫部门 A1 小时内 B2 小时内 C6 小时内 D12 小时内 E24 小时内(分数:1.00)A.B.C. D.E.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时,在城镇于 6 小时内,农村于 12 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发病地区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7.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 OR 值的 95%的可信区间为 0.20.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是 A混杂因素 B
19、保护因素 C危险因素 D无关因素 E有害因素(分数:1.00)A.B. C.D.E.解析:总体的 OR 有 95%的可能性落在 0.2-0.8 的范围,即 OR 小于 1,它说明暴露因素存在时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比暴露因素不存在时发生这种疾病的危险性小,即暴露因素是该疾病的保护性因素。8.在某地发生的一次不明原因的甲型肝炎的爆发中,当地居民的罹患率高,外地前来旅游的人该病的罹患率也高,在寻找病因过程中可以利用下列哪种逻辑思维方法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排除法 E类推法(分数:1.00)A. B.C.D.E.解析:根据本题资料,寻找病因可以利用求同法。求同法,或称“异中求同法”,是指在不同
20、条件下,如果病人都具有相同的因素,则此因素可能是致病因素。例如 1958 年川西平原发生一次大规模的以不明原因的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流行,经朱聘等调查发现农民罹患率高,而且参加过支农劳动的国家职工发病率也较高。循“求同法”的思路,找出这两种人群具有的共同因素。原来这两组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职业的人群近期都曾从事过田间下水劳动和垦荒。由此形成假设,即到田间下水劳动和垦荒可能是这次疾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环节。果然,经过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此次疾病流行属一次罕见的钩端螺旋体病大流行。本题其余备选答案均为干扰项。求异法,或称“同中求异法”,是指处在相同环境中两组人群,如果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并且这两
21、组人群在某种因素的暴露程度上也有所不同,那么这种不同的暴露因素可能是致病因素。例如在同一地区内,察布查尔病只发生在锡伯族,而不发生在当地的其他民族。技求异法的原理,须在民族杂居的地方寻找锡伯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点。通过比较,发现察布察尔病与锡伯族的特殊饮食“米送乎乎”有关。共变法,是指某因素量的改变,引起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变化,则此因素为可能的致病因素。分析该因素在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以及人群分布中的特点,并与所研究疾病的频率进行比较以形成假设。例如一英国学者发现哮喘死亡率升高与一种治疗哮喘的气溶胶的销售量的增加相一致,当停止该药的销售后,死亡率随之下降,从而建立起哮喘的死亡率的变化与此种药物有
22、关的假设。排除法,是指在寻找病因的过程中,针对多个可疑致病因素,利用所掌握的资料排除不可能的因素,保留最可能的因素以形成假设的方法。类推法,是从已知的相似的事件推导所研究事物的特征的方法。9.400 名肥胖患者用气功疗法减肥,随访半年,60%的人体重降至正常。对此项研究,你的结论是 A气功疗法减肥效果好,观察半年 60%的病人有效 B此法效果可疑,40%未见效 C无法做出结论,因样本较小 D无法做出结论,因未设对照组 E无法做出结论,因未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数:1.00)A.B.C.D. E.解析:要说明干预措施是否有效不能仅仅只有干预组,而没有对照组。一项干预研究没有设立相应的对照组是难以说明
23、干预措施与效果之间的关系的。10.为制定某地区人群高血压的社会综合防制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这类研究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研究 D现况研究 E生态学研究(分数:1.00)A.B.C.D. E.解析:在某个时点对人群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属于现况研究。11.选择 100 例肺癌患者和 200 例对照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发现 100 例患者中有 50人吸烟, 200 例对照中也有 50 人吸烟。估计肺癌与吸烟的相对危险度是 A1 B2 C3 D4 E不能从所给资料中求出(分数:1.00)A.B.C. D.E.解析:相对危险度的计算如下:1
24、)将资料整理成四格表*1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把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的情况称之为 A危险因素 B病因 C暴露 D高危人群 E病例组(分数:1.00)A.B.C. D.E.解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把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的情况称之为暴露。二、B1 型题(总题数:11,分数:16.50) A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 B经常参加步行、游泳、打太极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动 C反感他人在自己身边吸烟 D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 E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分数:1.50)(1).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上表述属于最高层次效果的是(分数:0.50)A.B. C.D.E.解析
25、:健康传播的效果,按可达到的难度层次由低向高依次分为四个层次:即知晓健康信息,这是传播效果中的最低层次;健康信念认同;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采纳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这是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只有 B 属于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故为正确答案。(2).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上表述属于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的是(分数:0.50)A.B.C. D.E.解析:健康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技能、情感、思想、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反应。健康传播的效果,按可达到的难度层次由低向高依次分为四个层次:即知晓健康信息,这是传播效果中的最低层次;知晓健康信息是促使有效思考所必须的。健康信念认同;
26、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促进态度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转变。采纳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这是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只有 C 属于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故为正确答案。(3).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上表述属于最低层次效果的是(分数:0.50)A.B.C.D.E. 解析:健康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知识、技能、情感、思想、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反应。健康传播的效果,按可达到的难度层次由低向高依次分为四个层次:即知晓健康信息,这是传播效果中的最低层次;健康信念认同;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采纳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这是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E 属于知晓健康信息,故为最低层次效果。 A听觉适应 B听觉
27、疲劳 C暂时性听阈位移 D永久性听阈位移 E噪声聋(分数:2.00)(1).离开噪声环境 12 小时后听力恢复称(分数:0.50)A.B. C.D.E.解析:(2).听觉疲劳又称(分数:0.50)A.B.C. D.E.解析:(3).停止接触噪声 16 小时后进行测定发现语频听力下降5dB 的称(分数:0.50)A.B.C.D. E.解析:(4).听阈提高 1015dB,离开噪声环境几分钟之内可以恢复的称(分数:0.50)A. B.C.D.E.解析:较长时间保留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引起听力明显下降。一般以离开噪声环境 16 小时之内,听力恢复称听觉疲劳。听觉疲劳又称暂时性听阈位移。停止接触噪声 1
28、6 小时后,听力下降25dB,称永久性听阈位移。听阈提高 1015dB,离开噪声环境几分钟之内可以恢复,称之为听觉适应。 A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 B识别职业性有害因素 C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职业病 D提高劳动生产率 E提高劳动卫生科学水平(分数:1.00)(1).劳动卫生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职业病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数:0.50)A.B.C. D.E.解析:劳动卫生学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职业病是研究在不良劳动条件下,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处理及其预防。 A石棉
29、B玻璃棉 C二氧化硅 D木粉 D水泥尘(分数:1.00)(1).致石棉肺的物质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致矽肺的物质是(分数:0.50)A.B.C. D.E.解析:游离 SiO2粉尘,俗称矽尘。在生产中长期吸入此类粉尘,引起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称为矽肺。而石棉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石棉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A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的措施 B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措施 C加强疫情和病毒变异的监测 D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 E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下列疾病,主要采取哪项措施(分数:2.50)麻疹A.B. C.D.E.解析:(2).流行
30、性感冒(分数:0.50)A.B.C. D.E.解析:(3).钩端螺旋体病(分数:0.50)A. B.C.D.E.解析:(4).乙型肝炎(分数:0.50)A.B. C.D.E.解析:(5).感染性腹泻(分数:0.50)A.B.C.D.E. 解析: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麻疹疫苗广泛使用之前,全国麻疹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自 1965 年麻疹疫苗广泛使用之后,全国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流行高峰基本削平。95%的麻疹病例出现在 5 岁以下,但 6 个月内的婴儿极少发病。广泛使用麻疹疫苗后,发病年龄明显后移,周期性流行的规律不复存在。目前,对麻疹的防治措施是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措
31、施。流行性感冒商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以起病急。传播快、病毒抗原变异大、具有周期性流行为其主要特点。流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目前尚缺乏能有效控制流行的措施,一旦出现新的亚型,各国都难幸免。目前,流感防制措施的重点是疫情监测,包括流感流行监测和病原学监测网方面。1)流行监测:流行监测是为厂早期发现疫情,早期发现疫情是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的前提和基础。2)病原学监测:病原学监测是预测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为此,WHO 设立了两个国际流感协作中心,并与许多国家流感中心保持直接联系。我国于 1957 年以预防医学科学院牵头,成立了国家流感中心,并建立了遍布
32、全国的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其工作重点是分离鉴定病毒,分析抗原变异和调查人群免疫状况。流感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对流感流行趋势做出估计、预测,以便提前做好防治准备。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的分布广泛,遍及全球,但以东南亚国家为主,我国南方高于北方。全年均可发病,但夏秋季高发。凡接触疫水者均易感染钩端螺旋体。发病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在我国有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流行。对钩端螺旋体的防治措施是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的措施。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在五型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目前,乙肝的防制措施是以接种
33、疫苗为主的综合措施。1)接种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手段,是预防乙肝的根本途径。2)管理传染源:包括乙肝病人管理。HBsAg 携带者管理、献血人员管理。3)切断传播途径:包括防止医源性传播。感染性腹泻是由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腹泻。所谓腹泻是指每日 3 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感染性腹泻主要表现为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发病率高,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可致死亡。对感染性腹泻的防治,目前主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具体是:1)“三管一灭”:即管理水源、管理粪便、管理饮食和消灭苍蝇。“三管一灭”是我国多年来提倡的预防
34、腹泻病措施,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可大大降低腹泻病发病率。2)注意个人卫生:主要是饭前便后洗手。3)改善饮食:主要是提倡喝开水和使用清洁水,提高婴儿母乳喂养率。 A罹患率 B相对危险度 C有效率、副反应发生率 D抗体阳转率、效果指数 E患病率(分数:2.00)(1).在某地开展一次龋齿调查,可以得到指标(分数:0.50)A.B.C.D.E. 解析:(2).调查某市甲型肝炎爆发,分析时可选用指标(分数:0.50)A. B.C.D.E.解析:(3).某医院进行了一次罗布麻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分析时最好选用指标(分数:0.50)A.B.C. D.E.解析:(4).对一批餐饮服务人员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35、分析时可选用指标 (分数:0.50)A.B.C.D. E.解析:在一个地区开展一次龋齿调查,属于横断面调查,只能得到患病率指标。患病率是指观察期内观察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有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之分,其计算公式是:*2)调查某市甲型肝炎爆发,分析时可选用罹患率。罹患率是反映较小范围和较短时间内某种疾病新病例发生的频率。计算公式是*3)在临床试验中,评价药物疗效可以选用有效率和副反应发生率。其计算公式是:*4)评价预防接种效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流行病学效果,一是免疫学效果。本题备选答案 D 项为免疫学效果指标:抗体阳转率和效果指数。其计算公式是:* A三带喙库蚊 B中华按蚊 C格氏血历
36、螨 D微小按蚊 E白纹伊蚊(分数:2.00)(1).我国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我国平原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分数:0.50)A.B. C.D.E.解析:(3).我国北纬 25以南山地和丘陵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分数:0.50)A.B.C.D. E.解析:(4).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分数:0.50)A.B.C. D.E.解析: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它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平原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中华按蚊。在我国北纬 25以南山地和丘陵地区,疟
37、疾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微小按蚊。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汉坦病毒属)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格氏血历螨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性研究 E理论性研究(分数:1.00)(1).给予研究对象某种干预措施的研究是(分数:0.50)A.B.C.D. E.解析:(2).主要根据暴露状况来抽取样本的研究是(分数:0.50)A.B.C. D.E.解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能随机分配受试者进入研究组并组予其某种干预措施的研究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这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特点之一,并与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相区别。根据暴露与否来选择研究对象的研究是队列研究。 A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B中止医师
38、执业活动 C申请执业医师注册 D不予医师执业注册 E注销执业医师注册(分数:1.00)(1).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之日起不满二年的(分数:0.50)A.B.C.D. E.解析:见医师法第十五条第三款。(2).医师注册后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决定的(分数:0.50)A.B.C.D.E. 解析:见医师法第十六条第三款。 A普鲁卡因 B普萘洛尔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氯丙嗪(分数:1.00)(1).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可静滴的药物是(分数:0.50)A.B.C.D. E.解析:氯丙嗪具有明显的。受体阻断作用,可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还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并有直接舒张血管
39、平滑肌的作用,因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静注或肌注后,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应迅速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宜用去甲肾上腺素或麻黄碱提升血压。(2).阿司匹林哮喘时选用何药治疗无效(分数:0.50)A.B.C. D.E.解析:有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诱发支气管哮喘称“阿司匹林”哮喘。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抑制了环氧酶,使 PG 合成受阻,而不影响白三烯 (LT)(引起支气管强烈痉挛)合成,二者失去平衡而诱发哮喘,用肾上腺素治疗无效。 A普萘洛尔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酚妥拉明(分数:1.50)(1).静滴去甲肾上腺素发生外漏可于局部注射(分数:0.50)A.B.C.D.E
40、. 解析:去甲肾上腺素为 受体激动药,静滴时药液外漏,可使注射部位局部血管剧烈收缩,引起皮肤苍白、发凉、疼痛,甚至缺血坏死。此时,可局部热敷,并用普鲁卡因或 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作局部浸润注射,使血管扩张,止痛,预防组织坏死。(2).上消化道出血可选用(分数:0.50)A.B. C.D.E.解析:上消化道出血可将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口服,使食道和胃血管收缩,产生局部止血作用。(3).具有同时阻断民和 1和 2受体的药物是(分数:0.50)A. B.C.D.E.解析:同时阻断 1和 2受体的药物是普萘洛尔,阻断心脏 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和传导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阻断血管平滑
41、肌的 2受体,可使静脉血流量减少。阻断支气管的 2受体,可诱发或加重哮喘。三、A3/A4 型题(总题数:2,分数:2.50)有研究者欲分析白酒的平均销售量与肝癌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收集了 1998 年全国二十个大城市白酒的平均销售量与肝癌的死亡率资料。(分数:1.00)(1).该研究者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分数:0.50)A.历史资料分析B.随访研究C.生态学研究 D.筛查E.现况研究解析:(2).在应用该方法时易发生哪类错误(分数:0.50)A.暴露污染B.匹配过度C.生态学谬误 D.霍桑效应E.失访解析:通过收集白酒的平均销售量与肝癌的死亡率资料,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这种研究形式称为生
42、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在流行病学研究分类中属于描述性研究,它是以群体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收集疾病和某些因素的资料,计算二者的平均水平,并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在生态学研究中容易发生生态学谬误。生态学谬误是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探讨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偏倚的存在,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一致,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生态学谬误。某男性工人,在硝胺炸药生产过程中,从事装药和轮碾等工种工作长在 5 年以上。患者主诉视力减弱。(分数:1.50)(1).询问现病史时应注意接触下列何种工业毒物(分数:0.50)A.硝酸胺B.木粉C.食盐D.三硝基甲苯 E.氯化胺解析:(2).在进行体检时应注意何种检查(分数:0.50)A.X 线胸部透视B.X 线拍摄胸片C.化验肾功能D.裂隙灯显微镜查晶状体 E.脑电图检查解析:(3).防止中毒的防护措施有以下几方面,除外(分数:0.50)A.降低车间粉尘浓度B.防止皮肤污染C.及时清除皮肤污染D.就业前体检E.可根据经 9:1 酒精氢氧化钠溶液擦后是否变红,判断有无皮肤污染 解析:三硝基甲苯是硝胺炸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并对接触者可致白内障,影响接触者视力。对接触者检查有无 TNT 污染不能达到预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