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卫执业助理医师-25-1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选择严重污染区、轻度污染区和清洁对照区进行大气监测,其目的是 A调查个别污染源 B地区性污染调查 C交通干线污染调查 D采暖锅炉污染调查 E自然因素污染调查(分数:1.00)A.B.C.D.E.2.用于灌溉农田的污水,需要预处理,除外 A生活污水需沉淀处理,以除去寄生虫卵和悬浮物 B工业废水中有毒物质需处理掉 C医院污水中有病原体,需消毒处理 D生物制品厂,兽医站等的污水含病原体,需消毒处理 E生活污水含有机物,需生物氧化处理(分数:1.00)A.B.C.D.
2、E.3.关于解偶联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使 ATP 生成减少 B影响呼吸链电子传递 C使呼吸加快,耗氧增加 D使氧化反应和磷酸化反应脱节 E2,4-二硝基酸是一种解偶剂(分数:1.00)A.B.C.D.E.4.土壤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不能称为 A无害化过程 B无机化过程 C自净过程 D腐殖质化过程 E生物氧化过程(分数:1.00)A.B.C.D.E.5.居室净高的确切概念是 A地面至屋顶的高度 B地面至天花板的高度 C地面至楼顶的高度 D地板至天花板的高度 E地板至上层楼地板的高度(分数:1.00)A.B.C.D.E.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 A极差 B
3、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以上都可以(分数:1.00)A.B.C.D.E.7.呼吸带的高度是 A0.5m B1.0m C1.5m D1.8m E2.0m(分数:1.00)A.B.C.D.E.8.调查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进行医学检查时被查人群应该是 A年幼人群 B年老人群 C残疾人群 D敏感人群 E病人(分数:1.00)A.B.C.D.E.9.计算某地某年总死亡率,分母是 A年内实际死亡人数 B年内平均死亡人数 C年初人口数 D年末人口数 E该年平均人口数(分数:1.00)A.B.C.D.E.10.对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B腋窝温直肠温口腔温 C女性排卵期后基
4、础体温略高 D一昼夜中下午 16 时最高 E剧烈运动或精神紧张时有所升高(分数:1.00)A.B.C.D.E.11.重碳酸盐硬度是暂时硬度,因为 A能经混凝沉淀而被除去 B能经离子交换而被除去 C能经煮沸生成沉淀而被除去 D能经过滤而被除去 E能经反渗析而被除去(分数:1.00)A.B.C.D.E.12.住宅前后的绿地,适宜主要种植 A灌木 B乔木 C经济林 D建筑用材 E适合鸟类筑巢的树木(分数:1.00)A.B.C.D.E.13.糖尿病人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肾小管中溶质浓度增加 C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E醛固醇分泌减少(分数:1.00)A.B.C
5、.D.E.14.下列统计方法中不属于参数统计的是 Au 检验 Bt 检验 C方差分析 D总体均数可信区间估计 E秩和检验(分数:1.00)A.B.C.D.E.15.胃液中不含哪一成分 A盐酸 B胃蛋白酶原 C粘液 D淀粉酶 E内因子(分数:1.00)A.B.C.D.E.16.水体自净作用的概念是 A水污染后可通过水体自身的理化生物学作用,将污染浓度逐渐降至污染前的状况 B水污染后可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使之达到污染前状况 C投入相应的净化剂,使污染物分解掉 D投入大量需氧菌,使污染物分解掉 E污水经综合利用后再排出(分数:1.00)A.B.C.D.E.17.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
6、满足的条件是 A总例数大于 40 B理论数大于 5 C实际数均大于 1 D总例数大于 40 或理论数大于 5 E总例数大于 40 且理论数大于 5(分数:1.00)A.B.C.D.E.18.“室内日照”的概念是指通过门窗透光部分,进入室内的 A直射光 B散射光 C可见光 D红外光 E所有的亮光(分数:1.00)A.B.C.D.E.19.生物转化可使毒物转变为 A毒性降低 B毒性增加 C活性降低 D活性增加 E有的毒物毒性降低,有的毒性则增加(分数:1.00)A.B.C.D.E.20.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B心输出量 C阻力血管的口径 D血液粘滞度 E血管长度(分数:1.0
7、0)A.B.C.D.E.21.血小板数目减少导致皮肤出现瘀斑的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分散而不易聚集成血栓 B血小板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量不足 C血小板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D影响了血管收缩功能 E影响了血凝块的回缩(分数:1.00)A.B.C.D.E.22.看近物时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调节是 A晶状体变凸,瞳孔散大,眼球会聚 B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眼球会聚 C晶状体变平,瞳孔散大,眼球会聚 D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眼球散开 E晶状体变平,瞳孔缩小,眼球会聚(分数:1.00)A.B.C.D.E.23.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随 X 值增大 Y 值减小。可初步判断两变量为 A正相关关系 B负
8、相关关系 C完全正相关 D完全负相关 E尚不能确定(分数:1.00)A.B.C.D.E.24.计算病死率的公式中,分母是 A该病死亡人数 B该病患者数 C某地平均人口数 D某地死于各类疾病的总人数 E该病的治愈人数(分数:1.00)A.B.C.D.E.25.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实验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指标 B实验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C实验因素、混杂因素、实验效应 D对照。随机化、重复 E科学假设、实验控制、预期结果(分数:1.00)A.B.C.D.E.26.消毒胡刷、发梳、刀具的常用方法中除外 A漂白粉液浸泡 B新洁尔灭加亚硝酸钠浸泡 C杜灭芬加亚硝酸钠浸泡 D来苏液浸泡 E酒精
9、或消毒净擦拭(分数:1.00)A.B.C.D.E.27.以下有关“总大肠菌群”的论述,有一条是错误的 A在人体肠道内,大肠菌群的数量最多 B在外环境中的生存条件与肠道致病菌相似 C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 D是反映水体受粪便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 E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每升水中不得超过 3 个(分数:1.00)A.B.C.D.E.28.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的检验假设是 AP 1P 2 BP 1P 2 C 1 2 D 1 2 EP(分数:1.00)A.B.C.D.E.29.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气象条件是 A气温高、湿度大 B气温高、紫外线强烈 C气温低、风速大 D气温低、湿度小 E气温低、天气阴(分
10、数:1.00)A.B.C.D.E.30.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四部分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食物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大气圈、水圈、有机圈、无机圈 D大气圈、水圈、土壤圈、食物圈 E生产圈、消费圈、分解圈、非生命圈(分数:1.00)A.B.C.D.E.31.下列哪项关于酮体的叙述是错误的 A酮体是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的总称 B生成酮体的原料是乙酰 CoA C肝既可生成酮体也可氧化酮体 D酮体可代替葡萄糖成:为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E酮体生成过多,严重时可发生酸中毒(分数:1.00)A.B.C.D.E.32.样本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其备择假设为 A0 Br0 C0 D两变量相关关
11、系密切 E两变量有直线相关关系(分数:1.00)A.B.C.D.E.33.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D、L- 氨基酸 BD-氨基酸 CD-氨基酸 DL-氨基酸 EL-氨基酸(分数:1.00)A.B.C.D.E.34.有关 tRNA 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氨基酸的转运工具 B其 3端结合氨基酸 C有反密码子可识别 mRNA 上的密码子 D分子量比 mRNA 小 E只有 20 种 tRNA(分数:1.00)A.B.C.D.E.35.描述一组对称(或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时,最适宜选择的指标是 A极差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百分位数(分数:1.00)A.B.C.D.E.36.有关太阳辐
12、射的论述,以下有一条是错误的 A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以电磁波形式放射的辐射能源 B通常以垂直于太阳辐射的平面上每平方厘米每分钟所获得的贝克数来表示其辐射强度 C海拔越高,大气透明度越好,太阳辐射强度就越大 D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其光谱通常分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E太阳辐射是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自然因素,但过强的太阳辐射能对抗体产生不良影响(分数:1.00)A.B.C.D.E.37.每一实验单位具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对比组的原则属于 A随机原则 B重复原则 C对照原则 D均衡原则 E抽样原则(分数:1.00)A.B.C.D.E.38.人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最本质的联系是 A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
13、碳 B吸收与排泄 C新陈代谢 D营养物质的转换 E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分数:1.00)A.B.C.D.E.39.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草酰乙酸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 B谷氨酸 C苏氨酸 D脯氨酸 E天冬氨酸(分数:1.00)A.B.C.D.E.40.可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A循环血量增加 B血浆晶体渗透压增加 C肾素分泌减少 D血管紧张素增加 E血钠增高,血钾降低(分数:1.00)A.B.C.D.E.41.酶促反应中决定酶特异性的部分是 A辅基 B辅酶 C酶蛋白 D金属离子 EB 族维生素(分数:1.00)A.B.C.D.E.42.原始数据分布不明时,表示其集中趋势宜采用 AG BR CM D
14、E (分数:1.00)A.B.C.D.E.43.适用于频数分布资料,说明观察单位的分布状况的统计图是o A直方图o B圆图o C散点图o D直条图o E线图(分数:1.00)A.B.C.D.E.44.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第一阶段工作是o A环境监测o B污染源调查o C收集人群资料o D健康监测o E建立教学模式(分数:1.00)A.B.C.D.E.45.下列有关维生素 D 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o A维生素 D 的活性形式是 1,25-(OH)2-D3o B维生素 D 的两次羟化作用都是在肝中进行o C促进小肠中钙结合蛋白的合成o D提高血浆钙、磷含量o E缺乏时可发生佝偻病(分数:1.00)A
15、.B.C.D.E.46.肝不能合成哪种蛋白质o A清蛋白o B-球蛋白o C-球蛋白o D凝血酶原o E纤维蛋白原(分数:1.00)A.B.C.D.E.47.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o A是在中枢神经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o B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o C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o D只要中枢存在,刺激即可引起反射o E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分数:1.00)A.B.C.D.E.48.柠檬酸钠抗凝血的原理是o A与血液中 Ca2+结合,使之不能发挥作用o B抑制凝血酶的形成o C抑制凝血酶的活性o D加强抗凝血酶的作用o E溶解纤维蛋白(分数:1.0
16、0)A.B.C.D.E.49.关于逆转录过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o A由反转录酶催化o B要以 RNA 为模板o C遵守碱基配对规律o D合成的 DNA 称为互补 DNA(cD- NA)o EDNA 沿 35方向延长,故称反转录(分数:1.00)A.B.C.D.E.50.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慢的是o A心房肌o B心室肌o C房室交界区o D左、右束支o E浦肯野纤维(分数:1.00)A.B.C.D.E.公卫执业助理医师-25-1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A1 型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选择严重污染区、轻度污染区和清洁对照区进行大气监测,其目
17、的是 A调查个别污染源 B地区性污染调查 C交通干线污染调查 D采暖锅炉污染调查 E自然因素污染调查(分数:1.00)A.B. C.D.E.解析:选择污染程度不同的地区进行大气监测,其目的是要调查整个地区的污染现状。而对 A、C、D 单个污染源对大气污染的调查,则应在污染源附近不同距离的地点进行。2.用于灌溉农田的污水,需要预处理,除外 A生活污水需沉淀处理,以除去寄生虫卵和悬浮物 B工业废水中有毒物质需处理掉 C医院污水中有病原体,需消毒处理 D生物制品厂,兽医站等的污水含病原体,需消毒处理 E生活污水含有机物,需生物氧化处理(分数:1.00)A.B.C.D.E. 解析:灌溉农田本身就是要将
18、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作为肥料利用,同时,也被农田里的微生物进行分解。因此,不必事先进行生物氧化处理。而 A、B、C、D 是必须预处理的。3.关于解偶联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使 ATP 生成减少 B影响呼吸链电子传递 C使呼吸加快,耗氧增加 D使氧化反应和磷酸化反应脱节 E2,4-二硝基酸是一种解偶剂(分数:1.00)A.B. C.D.E.解析:解偶联剂并不影响呼吸链电子传递,只是拆开氧化磷酸化,即只能氧化,不产生 ATP,其他四项叙述无误。4.土壤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不能称为 A无害化过程 B无机化过程 C自净过程 D腐殖质化过程 E生物氧化过程(分数:1.00)A.B. C.D.E.解
19、析:腐殖质是有机物。是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又重新合成的一种新的有机物。在形成过程中,病原体均被杀灭。所以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可以称为 A、 C、D、E,但它是有机物,故不能称为无机化过程。5.居室净高的确切概念是 A地面至屋顶的高度 B地面至天花板的高度 C地面至楼顶的高度 D地板至天花板的高度 E地板至上层楼地板的高度(分数:1.00)A.B.C.D. E.解析:居室净高一定是指地板到天花板的高度,不能笼统地指地面到楼板的高度,如果室内进行装修、铺的地板或石板,天花板有很厚的吊顶,则净高应按照装修后的实际高度来表示。所以 D 是正确的。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时,最适宜选择的
20、指标是 A极差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以上都可以(分数:1.00)A. B.C.D.E.解析:偏态分布资料不能计算 S、S 2、CV。7.呼吸带的高度是 A0.5m B1.0m C1.5m D1.8m E2.0m(分数:1.00)A.B.C. D.E.解析:5m 高度。这是根据人体站立时,鼻孔呼吸空气的平均高度。在大气采样以及测量室内小气候时,测量高度都是在呼吸带的高度。8.调查水体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进行医学检查时被查人群应该是 A年幼人群 B年老人群 C残疾人群 D敏感人群 E病人(分数:1.00)A.B.C.D. E.解析:要了解居民健康是否受到环境的影响,则被查对象应该选敏感
21、人群。因为敏感人群出现健康影响比较早,表现也比较明显。9.计算某地某年总死亡率,分母是 A年内实际死亡人数 B年内平均死亡人数 C年初人口数 D年末人口数 E该年平均人口数(分数:1.00)A.B.C.D.E. 解析:10.对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B腋窝温直肠温口腔温 C女性排卵期后基础体温略高 D一昼夜中下午 16 时最高 E剧烈运动或精神紧张时有所升高(分数:1.00)A.B. C.D.E.解析:直肠温度正常值为 36.937.9,比较接近机体深部温度;口腔温度为 36.737.7,腋窝温度为 3637.4。故正确的应是直肠温口腔温腋窝温。11.重碳酸盐硬度是暂
22、时硬度,因为 A能经混凝沉淀而被除去 B能经离子交换而被除去 C能经煮沸生成沉淀而被除去 D能经过滤而被除去 E能经反渗析而被除去(分数:1.00)A.B.C. D.E.解析:水的硬度是表示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暂时硬度是指能通过煮沸而从水中除去的硬度。重碳酸钙(镁)经煮沸后能形成碳酸钙和碳酸镁而沉降下来,从水中除去。而通过其他理化作用被消除的硬度不称为暂时硬度。12.住宅前后的绿地,适宜主要种植 A灌木 B乔木 C经济林 D建筑用材 E适合鸟类筑巢的树木(分数:1.00)A. B.C.D.E.解析:灌木比较矮,种在住宅前后,既可绿化,净化空气,又不会遮挡窗户的光线。所以比较适宜。13.糖尿病
23、人尿量增多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肾小管中溶质浓度增加 C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E醛固醇分泌减少(分数:1.00)A.B. C.D.E.解析: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通常高于肾糖阈,因部分肾小管中葡萄糖未被完全重吸收而留在肾小管内,使肾小管中溶质浓度升高而渗透压升高,导致水的重吸收减少出现尿量增多。14.下列统计方法中不属于参数统计的是 Au 检验 Bt 检验 C方差分析 D总体均数可信区间估计 E秩和检验(分数:1.00)A.B.C.D.E. 解析:15.胃液中不含哪一成分 A盐酸 B胃蛋白酶原 C粘液 D淀粉酶 E内因子(分数:1.00)A.B.C.D. E.
24、解析:16.水体自净作用的概念是 A水污染后可通过水体自身的理化生物学作用,将污染浓度逐渐降至污染前的状况 B水污染后可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使之达到污染前状况 C投入相应的净化剂,使污染物分解掉 D投入大量需氧菌,使污染物分解掉 E污水经综合利用后再排出(分数:1.00)A. B.C.D.E.解析:水体自净作用一定是依靠水体自身的理化生物学作用来降低污染。所以,A 是对的。而B、C、D、E 都是人为的净化措施,不是自净作用。17.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A总例数大于 40 B理论数大于 5 C实际数均大于 1 D总例数大于 40 或理论数大于 5 E总例数大于 40
25、 且理论数大于 5(分数:1.00)A.B.C.D.E. 解析:两者必须同时满足18.“室内日照”的概念是指通过门窗透光部分,进入室内的 A直射光 B散射光 C可见光 D红外光 E所有的亮光(分数:1.00)A. B.C.D.E.解析:这是个概念题,室内日照是指进入室内的直射光。不包括散射光。19.生物转化可使毒物转变为 A毒性降低 B毒性增加 C活性降低 D活性增加 E有的毒物毒性降低,有的毒性则增加(分数:1.00)A.B.C.D.E. 解析:对生物转化的后果,要全面认识。并非所有毒物经生物转化后的毒性都能降低,而有的反而升高,所以 E 的答案最全面。20.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动脉
26、管壁的弹性 B心输出量 C阻力血管的口径 D血液粘滞度 E血管长度(分数:1.00)A.B.C. D.E.解析:外周阻力增大时,大动脉内的血液不易流向外周,心舒末期留存在大动脉内的血量增加,舒张压将明显增加。21.血小板数目减少导致皮肤出现瘀斑的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分散而不易聚集成血栓 B血小板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量不足 C血小板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 D影响了血管收缩功能 E影响了血凝块的回缩(分数:1.00)A.B.C. D.E.解析:血小板能随时沉着于血管壁以填补内皮细胞脱落留下的空隙,还可融入血管内皮细胞,保持内皮细胞完整性,对内皮细胞修复有重要作用,当血小板太少时,这些功能难
27、以完成,血管壁完整性受影响而导致皮肤出现瘀斑。22.看近物时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调节是 A晶状体变凸,瞳孔散大,眼球会聚 B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眼球会聚 C晶状体变平,瞳孔散大,眼球会聚 D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眼球散开 E晶状体变平,瞳孔缩小,眼球会聚(分数:1.00)A.B. C.D.E.解析:晶状体变凸,使折光力增加,辐射的光线聚焦前移至视网膜上;瞳孔缩小可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和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增加视觉清晰度;眼球会聚使物像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产生单一视觉。23.散点分布大致呈直线,随 X 值增大 Y 值减小。可初步判断两变量为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
28、完全正相关 D完全负相关 E尚不能确定(分数:1.00)A.B. C.D.E.解析:24.计算病死率的公式中,分母是 A该病死亡人数 B该病患者数 C某地平均人口数 D某地死于各类疾病的总人数 E该病的治愈人数(分数:1.00)A.B. C.D.E.解析:病死率某病死亡人数/该病患者数K25.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实验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指标 B实验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C实验因素、混杂因素、实验效应 D对照。随机化、重复 E科学假设、实验控制、预期结果(分数:1.00)A.B. C.D.E.解析:26.消毒胡刷、发梳、刀具的常用方法中除外 A漂白粉液浸泡 B新洁尔灭加亚硝酸钠浸泡
29、C杜灭芬加亚硝酸钠浸泡 D来苏液浸泡 E酒精或消毒净擦拭(分数:1.00)A. B.C.D.E.解析:漂白粉的氧化能力极强,对胡刷、刀具等的材料有一定损伤。故一般都使用 B、C、D、E、消毒效果好,而且不损伤用具。27.以下有关“总大肠菌群”的论述,有一条是错误的 A在人体肠道内,大肠菌群的数量最多 B在外环境中的生存条件与肠道致病菌相似 C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 D是反映水体受粪便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 E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每升水中不得超过 3 个(分数:1.00)A.B.C. D.E.解析:总大肠菌群不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其所以作为水质的细菌学指标,是由于在肠道内的数量最多。水
30、、土中总大肠菌群数值高,说明有粪便污染。28.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的检验假设是 AP 1P 2 BP 1P 2 C 1 2 D 1 2 EP(分数:1.00)A.B.C. D.E.解析:即 H029.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气象条件是 A气温高、湿度大 B气温高、紫外线强烈 C气温低、风速大 D气温低、湿度小 E气温低、天气阴(分数:1.00)A.B. C.D.E.解析: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尾气中的 NO2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光化学作用而形成的烟雾。可见,紫外线越强烈,形成的光化学烟雾越多。没有紫外线,就形成不了光化学烟雾。30.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四部分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食物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
31、圈、生物圈 C大气圈、水圈、有机圈、无机圈 D大气圈、水圈、土壤圈、食物圈 E生产圈、消费圈、分解圈、非生命圈(分数:1.00)A.B. C.D.E.解析: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是地球上自然环境的四个部分,虽然有的书上将岩石圈改为土壤圈,或二者都写上,这都认为是对的。但是,一定要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31.下列哪项关于酮体的叙述是错误的 A酮体是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的总称 B生成酮体的原料是乙酰 CoA C肝既可生成酮体也可氧化酮体 D酮体可代替葡萄糖成:为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E酮体生成过多,严重时可发生酸中毒(分数:1.00)A.B.C. D.E.解析:肝只有合成酮体的酶,但不含利用酮体的酶即不含乙酰乙酸硫激酶或琥珀酸单酰 CoA 转硫酸。32.样本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其备择假设为 A0 Br0 C0 D两变量相关关系密切 E两变量有直线相关关系(分数:1.00)A.B.C. D.E.解析:即 H1:033.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D、L- 氨基酸 BD-氨基酸 CD-氨基酸 DL-氨基酸 EL-氨基酸(分数:1.00)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