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卫执业助理医师-22-3 及答案解析(总分:42.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8,分数:10.00)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被动自动免疫(分数:1.00)(1).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分数:0.50)A.B.C.D.E.(2).注射狂犬疫苗属于(分数:0.50)A.B.C.D.E. A生产过程中使用毒物 B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C噪声环境中每天工作 4小时 D工作场所射频辐射 6V/m E作业地点局部通风(分数:1.00)(1).属于有害因素接触机会的是(分数:0.50)A.B.C.D.E.(2).属于有害因素接触强度的是(分数
2、:0.50)A.B.C.D.E. A依地酸二钠钙 B亚甲蓝 C二巯基丙磺酸钠 D解磷定 E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疗法(分数:1.00)(1).汞中毒时用(分数:0.50)A.B.C.D.E.(2).铅中毒时用(分数:0.50)A.B.C.D.E. A紫外线 B可见光 C微波 D红外线 EX 射线和 射线(分数:1.50)(1).何种射线可致皮肤癌(分数:0.50)A.B.C.D.E.(2).何种射线可致白内障(分数:0.50)A.B.C.D.E.(3).何种射线可致白血病(分数:0.50)A.B.C.D.E. A铅和汞 B刺激性气体 C二氧化硅 D有机溶剂 E高分子聚合物(分数:1.00)(1)
3、.可经乳汁进入乳儿体内的毒物是(分数:0.50)A.B.C.D.E.(2).可随父母呼出气使婴儿接触的毒物是(分数:0.50)A.B.C.D.E. A维生素 B1 B维生素 B2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A E维生素 D(分数:1.50)(1).抗脚气病维生素是(分数:0.50)A.B.C.D.E.(2).抗干眼病维生素是(分数:0.50)A.B.C.D.E.(3).抗佝偻病维生素是(分数:0.50)A.B.C.D.E. A海产品 B动物性食品 C剩米饭 D自制发酵食品 E豆类制品(分数:1.50)(1).沙门菌食物中毒常见的中毒食品是(分数:0.50)A.B.C.D.E.(2).副溶血性弧菌
4、食物中毒常见的中毒食品是(分数:0.50)A.B.C.D.E.(3).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常见的中毒食品是(分数:0.50)A.B.C.D.E. A沙门菌食物中毒 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D肉毒中毒 E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分数:1.50)(1).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分数:0.50)A.B.C.D.E.(2).沿海地区高发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分数:0.50)A.B.C.D.E.(3).死亡率最高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分数:0.50)A.B.C.D.E.二、A2 型题(总题数:27,分数:27.00)1.为探索脑血栓的病因,将脑血栓患者与非脑血栓患者按年龄、性别、职
5、业以及文化程度进行配比,然后调查、比较两组既往饮酒的情况,这种研究属于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实验研究 D回顾性队列研究 E横断面调查(分数:1.00)A.B.C.D.E.2.某人酒后闹事被拘留,社会舆论对酗酒的谴责对酗酒行为是一种 A促成因素 B倾向因素 C强化因素 D以上都不是 EA、B、C 都是(分数:1.00)A.B.C.D.E.3.被评价者的实际年龄 47岁,评价年龄 43岁,增长年龄 42岁,此被评者属于 A健康型 B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C一般性危险型 D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 E少量危险型(分数:1.00)A.B.C.D.E.4.被评价者的实际年龄 41岁,评价年龄 43.5
6、岁,增长年龄 36岁,此被评者属于 A健康型 B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C一般性危险型 D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 E少量危险型(分数:1.00)A.B.C.D.E.5.某研究者对某工厂 3801名工人的职业伤害事故发生进行追踪调查 2年。控制疲劳、睡眠及工作满意度等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发现人机工效分值高和体重指数高的工人发生职业伤害事故的危险性高 46 倍。该项研究属于 A前瞻性队列研究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干预性队列研究 E横断面研究(分数:1.00)A.B.C.D.E.6.某粮库库存一批大豆油,为检验是否有早期酸败的发生,可选用的指标是 A酸价 B过氧化值 C羰基价 D丙二醛 E皂化
7、价(分数:1.00)A.B.C.D.E.7.某户村民进食自制面酱数小时后,家人相继出现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瞳孔扩大、言语不清等神经麻痹症状,不发热,这很可能是一起 A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B沙门菌食物中毒 C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D肉毒中毒 E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分数:1.00)A.B.C.D.E.8.某乡 6000户约 2.5万人,欲抽取其中 1/6人口进行糖尿病调查,随机抽取 1户开始后,即每隔 6户抽取 1户,抽到的户,对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A分层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简单抽样 E多级抽样(分数:1.00)A.B.C.D.E.9.选择 200例肝癌患者和 30
8、0例对照进行饮酒与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发现患者中有 100人饮酒,对照中也有 100人饮酒,肝癌与饮酒的 OR值是 A1.0 B1.5 C2.0 D2.5 E3.0(分数:1.00)A.B.C.D.E.10.某地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 40%,抽样调查时至少需调查人数为(设 =0.05,d=0.1P) A400 B460 C500 D560 E600(分数:1.00)A.B.C.D.E.11.某农村地区,农民家庭电视拥有率为 20%,家家户户都可以收听到有线广播,广播内容有农村环境卫生、疾病预防等健康信息。如主要选择电视为健康传播媒介即违背了媒介选择的 A保证效果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速度
9、快原则 D可及性原则 E经济性原则(分数:1.00)A.B.C.D.E.12.2000年某院入院的新发心肌梗死患者 1320名,每年定期对 500名患者进行电话随访,2001 年死亡 21名, 2002 年死亡 18名,2003 年死亡 39名,2004 年死亡 43名,2005 年死亡 31名,则该院心肌梗死患者的 5年生存率为 A92.2% B96.0% C27.4% D75.8% E69.6%(分数:1.00)A.B.C.D.E.13.普查中对 500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 500名正常妇女进行 X线诊断,结果是前者 300例阳性,后者 100例阳性。该试验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A85
10、%、10% B60%、35% C60%、75% D33%、67% E50%、20%(分数:1.00)A.B.C.D.E.14.为了防止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在其 46 个月时,开始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蛋黄并非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因为其中含有干扰铁吸收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A抗胰蛋白酶因子 B抗生物素 C胆固醇 D卵黄高磷蛋白 E磷脂(分数:1.00)A.B.C.D.E.15.某男,其行为表现为做事动作快,总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说话大声并具爆发性,喜欢竞争,对人怀有潜在的敌意和戒心。对人常常不耐烦和有敌意。该男子的行为属于 AB 型行为 BA 型行为 CC 型行为 DD 型行为 E
11、E 型行为(分数:1.00)A.B.C.D.E.16.以玉米为主食地区的居民易于发生癞皮病,其原因除与玉米中结合型的米中能够合成烟酸的某种氨基酸含量不足有关,这种氨基酸是 A赖氨酸 B蛋氨酸 C酪氨酸 D色氨酸 E苏氨酸(分数:1.00)A.B.C.D.E.17.在某公共场所,当吸烟者吸烟时给予经济处罚,从而帮助矫正吸烟行为,这种个体行为矫正方法称为 A厌恶法 B脱敏法 C示范法 D强化法 E消除法(分数:1.00)A.B.C.D.E.18.某校在 2006年 8月底突然发生大批腹泻病人,不少人需住院治疗,临床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了 4194人,共查出病例 769人。最好
12、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为 18.3% B现患率为 18.3% C罹患率为 18.3% D续发率为 18.3% E感染率为 18.3%(分数:1.00)A.B.C.D.E.19.某地区用 2周的时间进行了一次本地区妇女乳腺癌的普查工作,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发病专率 C罹患率 D时点患病率 E期间患病率(分数:1.00)A.B.C.D.E.20.某社区医生将要进行社区高血压诊断调查,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A个案调查 B典型调查 C现况调查 D问卷调查 E暴发调查(分数:1.00)A.B.C.D.E.21.我国云南个旧地区锡矿山,自实行机械化采矿以来,矿工肺癌发生逐年
13、增多,某些学者认为其发生原因为矿山中含有砷所致,这是通过病例尸解的肺组织中分析出砷所证明的。但是,要证明这是个旧锡矿山特有的情况,最好还需要有流行病学人群及现场环境调查测定等资料对比的证明,才算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因此,在下列比较资料中哪一项可以认为不必要 A与国内同一矿脉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锡矿山比较 B与国内不同矿脉的其他锡矿山比较 C与国外同类型锡矿山比较 D在同一矿区内井上(如冶炼厂等)工人和井下工人间的比较 E在同一地区内矿工与当地居民间的比较(分数:1.00)A.B.C.D.E.22.上海某锅炉厂包装车间的张某进入气包进行油漆。工作约 20分钟后,张感觉不适,即从气包中爬出,出气
14、包口时,从 1m高处摔倒,瞬间失去知觉。经事后现场测试,气包内苯的含量大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轻度苯中毒 B急性中度苯中毒 C急性重度苯中毒 D慢性轻度苯中毒 E慢性中度苯中毒(分数:1.00)A.B.C.D.E.23.某村民家中的一条耕牛突然死亡,死因不明,这样的病畜肉如何处理是正确的 A去掉内脏,肉高温处理后食用 B去掉内脏,肉腌制后食用 C肉和内脏均经低温冷冻 1周后食用 D内脏高温处理,肉可不经处理直接食用 E一律不准食用(分数:1.00)A.B.C.D.E.24.某男性,年龄 37岁,建筑工人,长期使用各种振动工具搅拌水泥等工作。因手指麻木和感觉异常等症状而就诊。此
15、工人可能患何种疾病 A局部振动病 B末梢神经炎 C风湿性关节炎 D周围神经炎 E骨关节病(分数:1.00)A.B.C.D.E.25.打字员李某,长期坐姿作业,引起颈、肩和腕部损伤,其常见原因是 A缺乏锻炼 B缺少休息 C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 D组织不合理 E劳动强度过大(分数:1.00)A.B.C.D.E.26.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若移民中某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与移民地当地居民人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接近,则引起发病率及死亡率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 D很难判断 E与上述因素都无关(分数:1
16、.00)A.B.C.D.E.27.1999年夏季某校发现急性肠道疾病流行,暴露总人口 4889人,经调查诊断发病共 680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感染率 B发病率 C时点患病率 D期间患病率 E罹患率(分数:1.00)A.B.C.D.E.三、A3/A4 型题(总题数:5,分数:5.50)某县的 3个乡上报了 2000年的肠道传染病统计资料,结果如下:甲乡人口数是 91960,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人数为 1122例,乙乡人口数是 76740,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人数为 1499例,丙乡人口数是 108930,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人数为 866例。(分数:1.00)(1).3个乡肠道传染病
17、的总发病率是(分数:0.50)A.1.25%B.1.22%C.1.95%D.0.80%E.无法计算(2).哪个乡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分数:0.50)A.甲乡B.乙乡C.丙乡D.一样高E.无法比较美国医师 Herbs选择 19661969 年间在 Boston诊断的 8例年轻女性阴道腺癌病例,每个病例配 4个非该病患者作对照,对病例、对照以及她们的母亲进行随访调查。通过对 8个病例与 32个对照的研究,Herbs等作出结论,母亲在妊娠早期服用己烯雌酚使她们在子宫中的女儿以后发生阴道腺癌的危险性增加。(分数:1.00)(1).该研究属于(分数:0.50)A.现况调查B.实验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
18、.队列研究E.生态学研究(2).该研究采用(分数:0.50)A.不匹配设计B.1:1匹配设计C.1:4匹配设计D.1:6匹配设计E.成组匹配设计某制药厂工人,在常规操作加入苯胺时,由于不慎污染衣服,经擦拭后继续工作。临下班时,出现头晕、恶心,继而出现口唇、指甲发绀等症状,随即送医院救治。(分数:1.50)(1).急性苯胺中毒患者皮肤黏膜发绀的原因是(分数:0.50)A.血红蛋白氧运输障碍B.肺氧分压下降引起血氧分压下降C.形成碳氧血红蛋白D.抑制了细胞内呼吸E.形成高铁血红蛋白(2).苯胺中毒时在血液的何种细胞上可查到赫恩小体(分数:0.50)A.白细胞B.红细胞C.淋巴细胞D.网织红细胞E.
19、中性粒细胞(3).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血液损害不包括(分数:0.50)A.溶血作用B.形成变性珠蛋白小体C.白血病D.形成硫血红蛋白E.贫血某冶炼厂男工,52 岁,从事冶炼工作近 25 年。近年出现鼻黏膜糜烂、溃疡,鼻中隔穿孔。皮肤出现侵蚀性溃疡,久治不愈。(分数:1.00)(1).该名工人最可能接触的有害物质是(分数:0.50)A.砷化物B.铬酸盐C.氯乙烯D.石棉E.铅氧化物(2).如果长期接触该物质可发生哪种肿瘤(分数:0.50)A.皮肤癌B.肝血管肉瘤C.肺癌D.白血病E.膀胱癌N-亚硝基化合物是一类对动物有较强致癌作用的化学物,其可在体内外合成,并具有一定的特点。(分数:1.0
20、0)(1).何种胺类更适宜与亚硝酸盐合成 N-亚硝基化合物(分数:0.50)A.仲胺B.酰胺C.伯胺D.叔胺E.季胺(2).体内合成的主要部位是(分数:0.50)A.小肠B.胃C.肝D.膀胱E.口腔公卫执业助理医师-22-3 答案解析(总分:42.5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1 型题(总题数:8,分数:10.00)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被动自动免疫(分数:1.00)(1).注射丙种球蛋白属于(分数:0.50)A.B.C.D. E.解析:(2).注射狂犬疫苗属于(分数:0.50)A.B.C. D.E.解析: A生产过程中使用毒物 B苯经呼吸道进
21、入人体 C噪声环境中每天工作 4小时 D工作场所射频辐射 6V/m E作业地点局部通风(分数:1.00)(1).属于有害因素接触机会的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属于有害因素接触强度的是(分数:0.50)A.B.C.D. E.解析: A依地酸二钠钙 B亚甲蓝 C二巯基丙磺酸钠 D解磷定 E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疗法(分数:1.00)(1).汞中毒时用(分数:0.50)A.B.C. D.E.解析:(2).铅中毒时用(分数:0.50)A. B.C.D.E.解析: A紫外线 B可见光 C微波 D红外线 EX 射线和 射线(分数:1.50)(1).何种射线可致皮肤癌(分数:0
22、.50)A. B.C.D.E.解析:(2).何种射线可致白内障(分数:0.50)A.B.C. D.E.解析:(3).何种射线可致白血病(分数:0.50)A.B.C.D.E. 解析: A铅和汞 B刺激性气体 C二氧化硅 D有机溶剂 E高分子聚合物(分数:1.00)(1).可经乳汁进入乳儿体内的毒物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可随父母呼出气使婴儿接触的毒物是(分数:0.50)A.B.C.D. E.解析: A维生素 B1 B维生素 B2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A E维生素 D(分数:1.50)(1).抗脚气病维生素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
23、抗干眼病维生素是(分数:0.50)A.B.C.D. E.解析:(3).抗佝偻病维生素是(分数:0.50)A.B.C.D.E. 解析: A海产品 B动物性食品 C剩米饭 D自制发酵食品 E豆类制品(分数:1.50)(1).沙门菌食物中毒常见的中毒食品是(分数:0.50)A.B. C.D.E.解析:(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常见的中毒食品是(分数:0.50)A. B.C.D.E.解析:(3).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常见的中毒食品是(分数:0.50)A.B.C. D.E.解析: A沙门菌食物中毒 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D肉毒中毒 E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分数:1.50)(
24、1).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分数:0.50)A. B.C.D.E.解析:(2).沿海地区高发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分数:0.50)A.B. C.D.E.解析:(3).死亡率最高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分数:0.50)A.B.C.D. E.解析:二、A2 型题(总题数:27,分数:27.00)1.为探索脑血栓的病因,将脑血栓患者与非脑血栓患者按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文化程度进行配比,然后调查、比较两组既往饮酒的情况,这种研究属于 A队列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实验研究 D回顾性队列研究 E横断面调查(分数:1.00)A.B. C.D.E.解析:2.某人酒后闹事被拘留,社会舆论对酗酒的谴责对酗酒行为是
25、一种 A促成因素 B倾向因素 C强化因素 D以上都不是 EA、B、C 都是(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促成因素”是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和资源,正如提倡人们喝安全水,就得提供安全水源及获得保持清洁饮水的技能。这些资源也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健康教育队伍、健康信息和技术,以及行政部门的支持、立法等,还包括一些影响行为实现的生活条件,如交通、住房等。因此,对促成因素的确认包含环境因素评估。3.被评价者的实际年龄 47岁,评价年龄 43岁,增长年龄 42岁,此被评者属于 A健康型 B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C一般性危险型 D难以改变的危
26、险因素型 E少量危险型(分数:1.00)A. B.C.D.E.解析:4.被评价者的实际年龄 41岁,评价年龄 43.5岁,增长年龄 36岁,此被评者属于 A健康型 B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C一般性危险型 D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 E少量危险型(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自创性危险因素型的特点是被评价者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并且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之差值大。这种类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说明危险因素平均水平较高。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相差较大,说明这些危险因素属自创性,通过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有可能延长预期寿命。5.某研究者对某工厂 3801名工人的职业伤害事故发生进行追踪调查
27、 2年。控制疲劳、睡眠及工作满意度等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发现人机工效分值高和体重指数高的工人发生职业伤害事故的危险性高 46 倍。该项研究属于 A前瞻性队列研究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干预性队列研究 E横断面研究(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本题的关键字是“追踪调查”,提示进行的是前瞻性研究。6.某粮库库存一批大豆油,为检验是否有早期酸败的发生,可选用的指标是 A酸价 B过氧化值 C羰基价 D丙二醛 E皂化价(分数:1.00)A.B. C.D.E.解析:7.某户村民进食自制面酱数小时后,家人相继出现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瞳孔扩大、言语不清等神经麻痹症状,不发热,
28、这很可能是一起 A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B沙门菌食物中毒 C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D肉毒中毒 E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分数:1.00)A.B.C.D. E.解析:8.某乡 6000户约 2.5万人,欲抽取其中 1/6人口进行糖尿病调查,随机抽取 1户开始后,即每隔 6户抽取 1户,抽到的户,对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A分层抽样 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 D简单抽样 E多级抽样(分数:1.00)A.B.C. D.E.解析:9.选择 200例肝癌患者和 300例对照进行饮酒与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发现患者中有 100人饮酒,对照中也有 100人饮酒,肝癌与饮酒的 OR值是 A1.0
29、 B1.5 C2.0 D2.5 E3.0(分数:1.00)A.B.C. D.E.解析:10.某地高血压的患病率约为 40%,抽样调查时至少需调查人数为(设 =0.05,d=0.1P) A400 B460 C500 D560 E600(分数:1.00)A.B.C.D.E. 解析:11.某农村地区,农民家庭电视拥有率为 20%,家家户户都可以收听到有线广播,广播内容有农村环境卫生、疾病预防等健康信息。如主要选择电视为健康传播媒介即违背了媒介选择的 A保证效果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速度快原则 D可及性原则 E经济性原则(分数:1.00)A.B.C.D. E.解析:12.2000年某院入院的新发心肌梗
30、死患者 1320名,每年定期对 500名患者进行电话随访,2001 年死亡 21名, 2002 年死亡 18名,2003 年死亡 39名,2004 年死亡 43名,2005 年死亡 31名,则该院心肌梗死患者的 5年生存率为 A92.2% B96.0% C27.4% D75.8% E69.6%(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生存率是指接受某种治疗的患者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 1、3、5 年)后,尚存活的患者数所占的比例。生存率=随访满 n年尚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 n年的病例数100%。本题中500名患者随访 5年尚存活的病例数为 500-21- 18-39-4
31、3-31=348,生存率=348/500100%=69.6%。13.普查中对 500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 500名正常妇女进行 X线诊断,结果是前者 300例阳性,后者 100例阳性。该试验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A85%、10% B60%、35% C60%、75% D33%、67% E50%、20%(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真阳性数=300,假阳性数=100,真阴性数=500-100=400,假阴性数= 500-300=200,灵敏度=300/500=60%,阳性预测值:300/(300+100)=75%。14.为了防止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在其 46 个月时,开始
32、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蛋黄并非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因为其中含有干扰铁吸收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A抗胰蛋白酶因子 B抗生物素 C胆固醇 D卵黄高磷蛋白 E磷脂(分数:1.00)A.B.C.D. E.解析:15.某男,其行为表现为做事动作快,总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说话大声并具爆发性,喜欢竞争,对人怀有潜在的敌意和戒心。对人常常不耐烦和有敌意。该男子的行为属于 AB 型行为 BA 型行为 CC 型行为 DD 型行为 EE 型行为(分数:1.00)A.B. C.D.E.解析:16.以玉米为主食地区的居民易于发生癞皮病,其原因除与玉米中结合型的米中能够合成烟酸的某种氨基酸含量不足有关,这种
33、氨基酸是 A赖氨酸 B蛋氨酸 C酪氨酸 D色氨酸 E苏氨酸(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60mg 的色氨酸在人体内可以合成 1mg的烟酸。17.在某公共场所,当吸烟者吸烟时给予经济处罚,从而帮助矫正吸烟行为,这种个体行为矫正方法称为 A厌恶法 B脱敏法 C示范法 D强化法 E消除法(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强化法是一种在行为发生后通过正强化或负强化来矫正行为的方法。当矫正对象表现出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时,对矫正对象施以正强化,去肯定和巩固健康行为,常用方法有口头表扬、物质和货币奖励等。反之,当矫正对象表现出对健康有危害的行为时,对其施以负强化,如批评
34、、惩罚等,使矫正对象由于逃避负强化而放弃不利于健康的行为。18.某校在 2006年 8月底突然发生大批腹泻病人,不少人需住院治疗,临床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了 4194人,共查出病例 769人。最好用下列哪种指标 A发病率为 18.3% B现患率为 18.3% C罹患率为 18.3% D续发率为 18.3% E感染率为 18.3%(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罹患率也是人群新发病例数的指标,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暴发流行情况。19.某地区用 2周的时间进行了一次本地区妇女乳腺癌的
35、普查工作,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A发病率 B发病专率 C罹患率 D时点患病率 E期间患病率(分数:1.00)A.B.C.D. E.解析:20.某社区医生将要进行社区高血压诊断调查,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A个案调查 B典型调查 C现况调查 D问卷调查 E暴发调查(分数:1.00)A.B.C. D.E.解析:21.我国云南个旧地区锡矿山,自实行机械化采矿以来,矿工肺癌发生逐年增多,某些学者认为其发生原因为矿山中含有砷所致,这是通过病例尸解的肺组织中分析出砷所证明的。但是,要证明这是个旧锡矿山特有的情况,最好还需要有流行病学人群及现场环境调查测定等资料对比的证明,才算是有充分的科学依
36、据。因此,在下列比较资料中哪一项可以认为不必要 A与国内同一矿脉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锡矿山比较 B与国内不同矿脉的其他锡矿山比较 C与国外同类型锡矿山比较 D在同一矿区内井上(如冶炼厂等)工人和井下工人间的比较 E在同一地区内矿工与当地居民间的比较(分数:1.00)A.B.C. D.E.解析:22.上海某锅炉厂包装车间的张某进入气包进行油漆。工作约 20分钟后,张感觉不适,即从气包中爬出,出气包口时,从 1m高处摔倒,瞬间失去知觉。经事后现场测试,气包内苯的含量大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轻度苯中毒 B急性中度苯中毒 C急性重度苯中毒 D慢性轻度苯中毒 E慢性中度苯中毒(分数:
37、1.00)A. B.C.D.E.解析:解析 根据工作环境中苯检测结果及该名工人的临床表现,可以确定是急性苯中毒。由于国家对急性苯中毒的分级诊断只规定了急性轻度和重度苯中毒,结合该工人是瞬间失去知觉等具体表现,应诊断为急性轻度苯中毒。23.某村民家中的一条耕牛突然死亡,死因不明,这样的病畜肉如何处理是正确的 A去掉内脏,肉高温处理后食用 B去掉内脏,肉腌制后食用 C肉和内脏均经低温冷冻 1周后食用 D内脏高温处理,肉可不经处理直接食用 E一律不准食用(分数:1.00)A.B.C.D.E. 解析:24.某男性,年龄 37岁,建筑工人,长期使用各种振动工具搅拌水泥等工作。因手指麻木和感觉异常等症状而就诊。此工人可能患何种疾病 A局部振动病 B末梢神经炎 C风湿性关节炎 D周围神经炎 E骨关节病(分数:1.00)A. B.C.D.E.解析:25.打字员李某,长期坐姿作业,引起颈、肩和腕部损伤,其常见原因是 A缺乏锻炼 B缺少休息 C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 D组织不合理 E劳动强度过大(分数:1.00)A.B.C. D.E.解析:26.移民流行病学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若移民中某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与移民地当地居民人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接近,则引起发病率及死亡率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遗传因素